多門類證據相互印證激活沉默的證據

法律 骨折 法制 社會 中國青年網 2017-06-23

□ 本報記者 黃潔

一名拾荒老人闖入拆遷工地,與工地保安發生衝突,保安稱老人用錘子將其掌骨打折,可老人堅稱自己沒有打人。沒有客觀證據,檢察官一時難以判斷,決定求助司法鑑定中心。通過對保安傷勢形成原因的鑑定和對老人開展的心理測試結果,兩項鑑定相互印證,最終查明瞭案件真相。

《法制日報》記者今天從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瞭解到,北京檢察機關開展司法責任制改革後,司法鑑定工作隨之轉變觀念、轉換模式、轉型發展,通過不斷推進各鑑定門類均衡發展,加強司法鑑定能力建設,為檢察業務辦案提供技術支持。

在拾荒老人與保安的案件中,接到鑑定申請後,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司法鑑定中心法醫唐晉馬上對保安馬某的掌骨骨折成傷機制進行專業鑑定。鑑定發現,送檢影像片上顯示的骨折特徵並不符合直接外力作用的表現,更可能是“拳擊手傷”,也就是說,這種傷更可能是傷者主動擊打他人或物體時形成的。

拿到鑑定結果,承辦此案的海淀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王敏產生懷疑——也許保安馬某和其他在場的保安說的是假話。但單憑這一項鑑定結果,仍然無法確切地得出結論,北京市檢察院司法鑑定中心工作人員劉菡建議,給拾荒老人張某做心理測試。

得知工作人員要給他做心理測試,張某竟然無比激動地說:“我終於能證明我說的是實話了。”測試結果正如張某所說,其不符合撒謊的特徵。

兩項鑑定相互印證、形成補充,海淀區檢察院對拾荒老人張某作出不起訴決定。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部主任閆仲毅對記者說,在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形勢下,司法鑑定對於檢察官提高證據採集和審查質量效率發揮著重要作用,多門類證據相互印證,能夠有效地減少對案件事實的錯誤認定,實現客觀、科學、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

近年來,北京市檢察院司法鑑定中心緊緊圍繞涉案證據做文章,致力於推進各鑑定門類的均衡發展,像拾荒老人張某這個案件,就是通過心理測試和法醫臨床技術激活了“沉默”的證據,最終還原了事實真相。

據瞭解,2016年以來,北京市檢察院司法鑑定中心法醫室重點加強對損傷形成機制類檢驗鑑定的工作力度,共辦理檢驗鑑定和技術性證據審查67件,其中檢驗鑑定46件,技術性證據審查21件。

記者瞭解到,今年以來,北京市檢察機關檢察技術部門已經與偵查監督、公訴等部門開展協作,進一步加強法醫技術性證據審查,修改完善法醫證據審查操作細則;加強文檢鑑定、司法會計鑑定等能力建設,為檢察業務辦案提供技術支持。此外,引入心理諮詢等專業手段,探索犯罪嫌疑人認罪服法和創傷干預等心理干預模式在檢察辦案中的運用,也是北京市檢察機關落實科技強檢戰略的一個工作重點。

本報北京6月21日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