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魯門為何要將麥克阿瑟革職

二戰 杜魯門 軍事歷史 陸軍 日本 上官婉婉 2018-11-30

1951年4月10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簽署了兩份文件,一份是給駐日盟軍最高統帥、聯合國軍總司令、美軍遠東總司令、美國陸軍遠東司令麥克阿瑟的命令,告知解除他以上職務;另一份是就麥克阿瑟解職一事提交新聞界的公開聲明。兩份文件都是正式的,任何一份的公開即意味著解職的生效。杜魯門為何要將麥克阿瑟革職呢?

杜魯門為何要將麥克阿瑟革職

與前線統帥不能合作

美國方面關於麥克阿瑟被解職的原因說來話長,簡單說就是總司令與前線統帥不能合作。杜魯門沒有要求麥克阿瑟辭職而是命令解職的做法略帶懲罰的含意(1950年9月杜魯門認為國防部長約翰遜不能勝任,採取的是溫和方式即讓約翰遜辭去職務由馬歇爾接任),而命令送交方式、生效方式的選擇顯然又照顧了麥克阿瑟的面子。其時陸軍部長佩斯正在東京是恰當的送信人選。國防部長馬歇爾通知佩斯立即到朝鮮去等待進一步指令,解職電報避開陸軍通訊系統而是由國務院發給在釜山的美國大使穆喬,由穆喬交佩斯,然後佩斯飛回東京當面交給麥克阿瑟。

白宮之所以如此慎重處置解職事項,是因為麥克阿瑟問題的特殊性。麥克阿瑟資格老、威望高,一戰時就在美國駐歐遠征軍任旅長、師長等職,戰後任過西點軍校校長;1930至1935年任陸軍參謀長;二戰時期任盟軍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戰後任駐日本盟軍最高統帥。他是美軍10名五星上將尚在任的4人之一。

杜魯門為何要將麥克阿瑟革職

依陸軍部長佩斯的說法,“當麥克阿瑟是陸軍參謀長時我還在賓州一所預科學校裡呢”。佩斯設想他將這樣去送信:我到麥克阿瑟總部,把門鈴一按,把解職命令往門口一塞,然後拼命跑掉。

麥克阿瑟擔負重大責任,即代表盟國對日本實行佔領,指揮正在進行的朝鮮戰爭。德國為四大國分區佔領,美、蘇、英都派出了戰爭期間的頭號軍事統帥——艾森豪威爾、朱可夫、蒙哥馬利——任佔領軍總司令,但他們都只任職至多一年。而麥克阿瑟卻是唯一的日本“太上皇”,而且已有5年又7個月之久。

因為資格老、權力大,麥克阿瑟又以桀驁不馴著稱。1937年麥克阿瑟在菲律賓任軍事顧問時曾回國完婚,此後再未回國。二戰與朝鮮戰爭期間,兩任總統多次召他回國述職,他均以軍務在身而推託。達成的妥協是在華盛頓與麥克阿瑟總部之間的地點會晤:與羅斯福僅有的會晤是1944年7月在檀香山,總統攜參謀長萊希同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尼米茲研究太平洋戰場形勢;與杜魯門終其一生的唯一會晤是1950年10月在威克島,時間不過三小時,麥克阿瑟甚至謝絕了杜魯門共進午餐的邀請,匆匆飛回東京。

杜魯門為何要將麥克阿瑟革職

實際發生的事情

杜魯門關於麥克阿瑟被解職的兩份文件簽署後接下去實際發生的事情是:由於技術原因,國務院發給在釜山穆喬大使的電報未能到達;隨著時間的拖延,新聞界似乎有所察覺;考慮到麥克阿瑟在被解職尚未生效(即個人電報未送達且白宮新聞會未開)之前可能提出辭職以抵抗,杜魯門決定改變預定程序,立即通過陸軍通訊系統將解職命令發東京盟軍總部麥克阿瑟本人,然後在4月11日1時(華盛頓時間)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總統聲明。

杜魯門為何要將麥克阿瑟革職

有記者電話告知麥克阿瑟副官赫夫注意聽15時(東京時間)新聞廣播,他認為會有麥克阿瑟被解職的消息。大吃一驚的赫夫聽了15時開始的新聞廣播後立即打電話給麥克阿瑟夫人珍妮,珍妮將解職的消息告訴正在宴請客人的麥克阿瑟。緊接著不久,陸軍通訊兵將剛收到的電報送交赫夫,赫夫即驅車前往麥克阿瑟處,麥克阿瑟親自拆開信封閱讀解職命令電文。

以上情節中有些說法各異,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聞傳播速度超過了軍用電報的速度,程序顛倒了。麥克阿瑟被解職引起了軒然大波。日本內閣曾考慮以總辭職表示對解除他們“救星”職務的不滿,裕仁天皇到美國大使館與麥克阿瑟依依惜別,麥克阿瑟啟程的當天數十萬日本人在通往機場的公路旁列隊送行。

杜魯門為何要將麥克阿瑟革職

公眾表示強烈不解和不滿

麥克阿瑟一家飛抵檀香山受到20萬人歡迎,在舊金山歡迎人群達30萬人以上,抵達華盛頓時國防部長馬歇爾、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陸軍參謀長柯林斯、海軍作戰部長謝爾曼、空軍參謀長范登堡以及眾多三軍將領在機場迎候(這裡需要加一個附註:布萊德雷與三軍首腦一致建議總統罷免麥克阿瑟,上任才半年又常因患病而不在職的馬歇爾在總統要求他查閱戰爭以來華盛頓與東京的往來電報後得出的結論是早在兩年前麥克阿瑟就應被解職)。

另一方面,公眾對白宮表示強烈不解和不滿,人們不能原諒總統對他們心目中的這位“英雄”的無禮行為,據白宮新聞辦公室的統計,他們總共收到了近3萬封公眾信件和電文,其中超過95%的信件和電文是批評總統的解職決定。

杜魯門為何要將麥克阿瑟革職

5月3日開始,參院軍事委員會與外交委員會聯合舉行有關朝鮮戰爭問題的聽證會,麥克阿瑟首先作證,他的證詞達20小時以上。政府方面出席的首席反證人是馬歇爾,兩位年資相當、卻分別出身於西點軍校與弗吉尼亞軍校的陸軍五星上將進行面對面的辯論,繼而布萊德雷、柯林斯、謝爾曼、范登堡相繼到場作證,當然都是作為麥克阿瑟的對立面。

參院聽證會持續到6月25日,沒有什麼結論。之後,麥克阿瑟的巡迴演講也風光不再。在達拉斯的一次集會不過2.7萬聽眾,有人嘲笑說這還不如一場中學生橄欖球比賽的吸引力。顯然,公眾與輿論終於想通了:在解職一事上總統沒有大錯,至於麥克阿瑟本人52年傳奇軍人生涯與特有魅力那是另一回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