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店不做美團、餓了麼,為何每天還有不少於200份外賣訂單?

寫文章分享創業和營銷,如果你是老闆或將來想當老闆,請點擊關注贏銷參謀!

快餐店不做美團、餓了麼,為何每天還有不少於200份外賣訂單?


餐飲店

不做美團不做餓了麼

工作日每天不少於200份外賣訂單

月營業額15萬利潤翻3倍

你有沒有發現,最近有很多你以前經常點的外賣商家都不見了?

去年,我經常點外賣,但最近卻經常發現有些以前點過的店、看到過的店突然都消失了,難道是倒閉了?

某天路過發現它還開著,走進去點了點東西,付款的時候我就問老闆:怎麼不在外賣平臺上賣了?

老闆說:和外賣平臺合作,就是討苦,最早抽傭15%的,後來漲到18%了,現在都22%了,聽說還得漲,收100塊給它22塊,加上店租成本和人工成本,沒得賺了。(目前,餓了麼和美團在各城市的抽傭都已超過20%,且還在上漲)

的確,平臺發展初期,為了吸引商家入駐,對商家和用戶都是補貼的政策;反展到一定階段,補貼就會消失,開始盈利;等平臺成了獨角獸,用戶的習慣也養成,就開始割韭菜了。比如:餓了麼、美團、滴滴。

傳單宣傳+微信外賣

正在我想幫老闆出出主意的時候,卻看見店裡進來兩三個送餐員,跟老闆打了聲招呼,沒等我問,老闆就遞給我一張名片:正面是店招、手機號碼、一個微信二維碼、一個太陽碼;背面是主營菜品、門店地址。

老闆說:我這店就8張桌子,有小炒有套餐,按每桌4人全坐滿來算,中午的翻檯率1遍不到,晚餐吃的人也不多,好在時間長點,平均一天100人進店,賣得不貴,每單平均賺8元算不錯,扣除成本,利潤很低,所以還是得做外賣。

我這幾棟樓都是辦公樓,都是目標用戶,但是他們大多不下來吃飯。所以我就到他們那裡做推廣去,有的進不去,我就在門口發,打了個口號:把給美團/餓了麼的抽成還給消費者。

因為我這家店就在這裡,他們上下班路過也能看見,平常門店裡生意也不算太差,所以還是有信任感的,傳單發出去第一天就有30多人加了微信來點餐,效果是很不錯,但是很麻煩,每個客戶都需要一個個去聊,從今天有什麼菜、到怎麼付錢、到配送,忙不過來。

小程序下單+微信返利

後來,有顧客跟我反饋太麻煩了,問我店裡有沒有點餐的小程序。我才想到,好像別人的店裡很多都有小程序,於是就去諮詢,一個月後,店裡也有了小程序。

解決了後端的問題,就在全端大發力就行了。既然不再擔心顧客諮詢太多忙不過來,就加大推廣力度了,還推出了幾款店裡比較受歡迎的(確保效率)套餐,標價15元-25元不等,新用戶加微信只需9.9元的優惠活動。

加進來以後立即建群,有什麼問題可以讓顧客在群裡發問,因為問題都是一樣的。通知顧客優惠活動需要在小程序上點單,小程序上是原價,顧客點單以後截圖訂單詳情即可收到退款。

肯定有人質疑,但只需要兩三個人晒一下商家返錢的截圖,即可消除顧客疑慮。此時,在不虧本的情況下,推廣了小程序、建立了社群、還加了精準用戶群體。

社群裂變+小程序爆單

顧客進入你的社群,添加你的微信,不是來看你在朋友前瘋狂打廣告的、也不是每天接收你的群發私信,都會造成反感,所以,社群是轉化最好的渠道!

1.每天中午推出一道比較受歡迎的特價菜。華萊士學肯德基只一招天天特價就賺得盆滿缽滿了。

2.每天11點在群裡發紅包。手氣最佳者免費任選一份套餐,手氣最差者第二份半價。

3.限時辦理會員。在比較客戶比較成熟以後,通知用戶在小程序裡充值,充值500元送300元,充值300元送100元,充值200元送50元,辦理成為會員後立享9折優惠。

僅僅一個月,因為新用戶9.9元一直有效,很多人會拉自己的新同事進群享受9.9折的優惠,所以這家店的有三個社群超過1000個精準客戶,每天有超過100份的外賣訂單,晚餐則有很多人下班路上過來吃,營業額翻了3、4倍。

快餐店不做美團、餓了麼,為何每天還有不少於200份外賣訂單?

分析一下:

1.放棄外賣平臺。捉住地理位置優勢(附近都是辦公樓),捉住用戶群裡喜歡叫外賣的心理,選擇發傳單,並提出把給外賣平臺的佣金還給消費者的主張。

2.微信+社群的運用。利用9.9元優惠活動為微信號引流,利用社群增加顧客的信任度和減少對顧客的打擾。

3.小程序+社群。新用戶9.9折用來引流,小程序減輕了購買難度,每天特價和紅包激活了用戶訂單,充值卡鎖住了用戶的消費,因為吃飯是剛需。

我接觸了很多傳統行業或者實體店的老闆,他們都在尋求轉型,但又苦於對互聯網的不熟悉,其實轉型也並非只有轉型互聯網,但是互聯網確實是不錯的契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