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提分密碼:散文閱讀(標題類)

中考語文提分密碼:散文閱讀(標題類)

中考語文提分密碼:散文閱讀(標題類)


晒書 賀寬葉

①那年回到鄉下老家,院子裡的情景讓我很是吃驚:滿地都是書,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擺滿整個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過道。風吹過來,書頁波浪般嘩嘩翻動,陽光打下來,“波浪”有點炫目。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飄落,鑽進翻動的書頁裡,成了書籤。母親從書堆裡站起來,挪開小馬紮,摘下老花鏡,慈愛地笑著說:“我給你晒晒書。”

②進城之後,兩大櫥子書我都擱在了老家,沒往城裡運。母親主動擔起了保管的重任。兄弟姊妹來拿書看,母親都牢牢記在心裡,催促他們按時歸還。母親上過“文化大革命”前的掃盲識字班,認識1000字左右,已經夠用了。舅舅是文盲,出門舉步維艱,由此母親深知讀書的重要性。家裡用度再緊巴,只要我說買書,母親總是東挪西湊及時給我錢。打小,農活再忙,只要我在看書,母親絕不會派活給我。母親在和左鄰右舍閒聊的時候,總是有意無意地說一句:“我兒子在看書呢!”母親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我是村裡屈指可數的考上大學躍過“龍門”的農家子弟。

③午後,我和母親把書一本一本翻過來,晒晒封底那一面。母親笑道:“我看看我的寶貝兒子看什麼寶貝書。”說著,她拿起一本荷爾德林的詩集,翻開扉頁上我的淘書小記念起來:“在暮色蒼茫裡漫步遼寧師範大學校園,於櫻花樹影裡邂逅小書攤,一靦腆女生處理舊書,遇此書,半價購之乃去。1994年4月16日晚於大連。”母親翻了一下內文,說看不懂,就放下了。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書《鄉愁的理念》,是董橋的,照例還是先念扉頁上的購書小記:“逛大學扎堆的濟南文化東路,往來皆年輕面孔,間或遇到面熟之老學生,頷首微笑。路東段三聯書店濟南分銷店購董橋《這一代的事》及《鄉愁的理念》,久慕董橋文名,今足願矣。1992年6月2日。”母親慨然嘆道:“兒子啊,原來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

④母親捧著書,小心地翻閱著,輕聲讀著書上的小記,嘴角上揚,咯咯笑著喊我過去看她手中拿著的一本《酒徒》。多年前一幫書友聚飲後去莊君家小坐,趁莊君去沏茶的機會,我們幾個書友紛紛去她的書櫥前竊書。我一眼看見《酒徒》,抽出來藏到了包裡。回家後打開,見扉頁上有莊君龍飛鳳舞之小記:“老賀贈王書一捆,王大醉,半夜醒來,探手入包,書尚在,安心睡去。”一本我送出去的小書,在輾轉了近十年後,居然以“竊”的方式重回我的手上,真是奇妙。幾乎每一本書都有來歷,都有故事。整個下午,母親一直笑個不停。

⑤那是在初夏,梔子花氤(yīn)氳(yūn)的香氣裡,我和母親坐在書堆裡,一本一本翻晒我喜歡的書。母親用棉布仔細拂拭著,孃兒倆漫無目的地聊天,光陰在從書本上抬頭、低頭瞬間消失。梔子花開的時節,已經有點熱,母親用手背拂了一下額前的頭髮,衝我一笑,她的白髮從發間探出來,讓我心驚。

⑥多年以後,母親因心臟病突發溘然長逝。那兩大櫥子書我經常撫摩、翻閱,心裡時時升騰起無盡的思念。因為,每一本書上都留下了母親的手印。

思考:文章題為“晒書”,卻詳寫了我與母親一起讀“小記”的事,有什麼作用?


開在心裡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週日的清晨,穿上運動裝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風徐徐,吹拂著臉龐。突然,隱隱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處張望,並沒有看見有花啊。我循著花香一路尋去,轉過一座小山坡,頓覺眼前一亮,滿眼繽紛,這裡竟是一片翠綠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綴滿枝頭,金黃的花蕊一團團,一簇簇,擠擠挨挨,肆意綻放,像調皮可愛的小精靈。真香啊!它靜靜的開著,不張揚,不喧譁,自然開放在荒郊僻野。一陣風吹過,幾朵小花飄落於掌心,花瓣雖已漸漸枯落,卻仍可嗅到淡淡餘香,我的心裡充盈著滿滿的感動。

③小時候,故鄉很多人都會栽種橘樹,父親在老屋後也種了兩棵。用不著精心打理,經過陽光雨露的沭浴,橘樹很快長得高大茂盛,綠意盎然。每年清明幾場春雨後,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問,你家的橘子花開了,他家的橘子花開了,全村的橘子花都開了,整個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裡。我和小夥伴們常常跑到樹下玩耍,摘幾朵橘子花別在發間,披著滿身的花香,歡天喜地滿村子瘋跑。這時,父親看著滿樹橘花,臉上露出笑容。“看這花開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錯啊!”他彷彿已看見金黃的橘子綴滿枝頭。

④橘子成熟了,我們幾兄妹幫著父母採摘橘子,分享著收穫的喜悅。橘子圓溜溜、黃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會送些給親戚、鄉鄰,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蟲害,收成很少,母親把橘子鎖在櫃子裡,家裡來了客人才拿出來招待,我們才能分到幾瓣吃,讓人覺得心裡欠欠的。

⑤一次放學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過一片橘林,樹上的橘子笑紅了臉,像一個個晶瑩的紅燈籠,刺激著我的味蕾。我嚥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邊的同伴。同伴環顧四周悄然無人,便給我使了個眼色,我們迅速摘下了兩個橘子,飛也似地逃離橘林,心怦怦亂跳。掰開橘子一陣狼吞虎嚥,酸甜的滋味讓我們開心不已。我捨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幾瓣放書包裡。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幾瓣橘子,不巧被進屋的父親發現。他沉著臉問:“小惠,哪來的橘子?”“我,我,別人給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頭不敢看父親的臉。“是不是在村頭樹上摘的?聽說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臉唰地紅了:“爸,我,我錯了!”

⑦“你記住了,別人家的東西,咱千萬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點點頭,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父親的聲音不大,卻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讓我牢記一生,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④橘子花開了一年又一年,父親已過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後的橘子花開了嗎?——於我,它們一定開了,開在我的心裡,芬芳著我生命的每一天

(2018年襄陽中考卷)

思考:文章以“開在心裡的橘了花”為標題,有何作用?

幽幽七里香

  • 丁立梅

①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種叫美好的東西,在暗地裡生長。

②三層小樓,粉牆黛瓦,閱覽室設在二層。靠樓梯的一面牆上,滿滿當當的,擺的全是書。朝南的窗戶外面,植著七里香。人坐在室內看書,總有花香飄進來,深深淺淺,纏綿不絕

③這是當年我念大學時學校的閱覽室。對於像我那樣痴迷讀書而又無錢買書的窮學生來說,這間免費開放的閱覽室,無疑是上帝賜予的一座寶藏。在那裡,我如飢似渴,閱讀了大量的中外文學書籍。

④其實那時,我心卑微。我來自貧困的鄉下,無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簡樸,囊中時常羞澀。在一群光華灼灼的城裡同學跟前,我覺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醜陋。

⑤是讀書使我的內心慢慢地變得豐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陰。每日黃昏,一下課,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亂塞點食物當晚飯,就直奔閱覽室。看管閱覽室的管理員,是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個高,膚黑,表情嚴肅。他一見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詩經》取出來,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書卡拿去,插到書架上。這一連串的動作,跟上了發條似的,機械連貫,滴水不漏。我起初還對他說聲“謝謝”,但看他反應冷淡,後來,我連“謝謝”兩字也免了,只管捧了書去讀。

⑥讀著讀著,我貪心了,想把它據為己有。無錢購買,我就採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辦法——抄寫。一本《詩經》連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著,常常抄著抄著,就忘了時間。年輕的管理員站在我身邊許久,我也沒有發覺,直到他不耐煩地伸出兩指,在桌上輕叩,“該走了,要關門了。”語調冷冷的。我才吃一驚,抬頭,閱覽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歸還了書。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樣遊走,帶著露水的清涼。我心情愉悅,摸黑蹦跳著下樓,才走兩級樓梯,身後突然傳來管理員的聲音:“慢點走,樓梯口黑。”依舊是冷冷的語調,我卻聽出了溫度。我站在黑地裡,獨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樣浸透在《詩經》裡,忘了憂傷,忘了惆悵,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邊的荇菜、野地裡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單純地迷戀著、摯愛著,無關其他。

⑨很快,我要畢業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禮物,是一本《詩集傳·楚辭章句》,嶽麓書社出版的,定價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頁上寫著:贈給丁小姐,一個愛讀書的好姑娘。下面沒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誰寄的,我猜過是閱覽室那個年輕的管理員。我再去借書,探尋似的看他,他卻無毫無異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樣子,表情嚴肅。我又懷疑過經常坐我旁邊讀書的男生和女生,或許是他?或許是她?他們卻埋首在書裡面,無波,亦無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著芬芳

⑾我最終沒有相問。這份特殊的禮物,被我帶回了故鄉。後來,又隨我進城,擺到了我的辦公桌上。我結婚後,數次搬家,東遷西走,丟了很多東西,但它卻一直被我珍藏。每當我的目光撫過它時,心中總有一絲細微的溫暖。我知道,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總有一種叫美好的東西,在暗地裡生長。

((2018年孝感中考卷)

思考:聯繫全文,體會標題中“七里香”的含義。


世界還很年輕

劉麗麗

①初中畢業,我考到縣城讀書,母親做了個相當前衛的決定:墾荒種棉花,來年用自家的棉絮給女兒做一床新鋪蓋。在這個精彩紛呈的世界上,彰顯母愛的事每天都會發生,沒有什麼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覺她的這個決定又笨又沒有必要。

②那時環繞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沒有現成的棉花地,就算種出了棉花,變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再者,種棉花幾乎要天天噴藥,否則蟲子猖獗,到秋後留不下幾個棉桃。但是在成堆的困難面前,母親大手一,她很堅決,她的理由也很簡單:女兒考到縣城就必須配好的被褥,公家發的她信不過。

③開學後我就忙碌自己的學業,母親也忙,忙秋收,忙著打聽種棉花的事。那時候村裡沒有電話,她又不會騎自行車,種棉花的親戚離我們村十幾裡地,她都是一步步走著去的,從沒有喊過累。她選中的棉田依傍著溝渠,是一塊撂荒地,長滿了白茅和蘆葦。土地解凍之後,母親就扛著鐵鍬去墾荒。茅草根和小蘆葦的根,把那塊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條錯綜的毯子。這樣的地塊,掘起來很費勁。往常一鍬下去就能翻上來的土,這裡得多費幾倍的力氣。一個春天下來,母親的臉變得又黑又瘦,以致我回家看到她的模樣,嚇了一跳。母親黑了瘦了,但是那塊荒地卻變得有邊有角,平頭正臉。種子已經播到地裡,蓋了白生生的薄膜蕪雜的世界在春天中呈現出新的秩序。

④學校的功課緊張,她每天如何辛勞我是不知道的。後來聽鄰居說起,每天下地回來,她就鑽進廚房先忙活出一家人的飯食,然後趁著薄暮時分的天光,再鑽進棉花趟子裡,掐杈子,打花心,捉蟲子。幹這些活都是零打碎敲的工夫,犧牲的卻是她的休息時間。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親竟然歪在棉花地旁邊的草溝裡睡著了。

⑤那段時間我的成績並不穩定,心情晴朗的時候少,陰天的時候多。功課緊張,偏偏班主任又指定讓我參加學校的演講賽。雖說我普通話比較標準,但是以我內向的性格,讓我在人前侃侃而談,甚至連比劃帶拍桌子的演講,把觀眾感動到掉眼淚,我實在覺得為難。當我站在棉花地頭跟母親大吐苦水的時候,就是懷著這樣一種抗拒的心情,我想打退堂鼓。

⑥那是秋天的清晨,草籽在秋風中陸續成熟,草葉上閃爍著晶瑩的光亮。母親正在棉田裡忙碌著,她的腰間繫了一塊塑料布,防止露打溼衣服,但是褲腳上卻已經變得溼漉漉的。她一邊掐去瘋長的權子,一邊仔細翻檢棉花嫩蕾上的蟲子。在一棵棵棉苗前,母親的急性子和壞脾氣都消失了,她變成了一個極其耐心的人,就像面對著十分寵愛的孩子。是啊,從春天到秋天,田裡的無數棵棉花,就是這樣一遍遍翻檢過去,又撫摸過來的,每一棵棉花上都留下了她的指紋和溫度。母親的情意沒有白費,棉花們都很爭氣,葉子深綠,極力展開的枝權間已經見到累累的棉桃。聽完我的訴苦,母親說:“老師讓咱講是看得起咱,那你就好好地講。”回頭揪下一個被雨水捂爛的桃子,惋惜嘆了一口氣,繼續說,“一遍講不好,你就多講幾遍。好東西都是熬出來的。

⑦最後的這句話突然擊中。了我的心。看著黑瘦的母親,我突然一陣心酸,同時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心底泛起。為了我的新鋪蓋,母親在“熬”;為了演講賽的好成績,我也要“熬”。她雖然講不出深刻的道理給我聽,但她倔強地認定,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最終會變成潔白的棉絮,去溫暖女兒,讓她在白天繁重的課業之後,夜有一個輕盈幸福的夢。為了這份信念,她不喊苦不叫屈,硬生生將一塊荒地變成了棉田。那時候,她既要照顧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處理一大攤子家務。在焦頭爛額裡,信念如同一盞孤燈,在黑暗中亮起。循著這光亮,她看到了豐收在望的棉花,她的女兒也讀出了一番人生的雋語。

⑧多年之後回望,我還記得整日裡那個勞碌的身影,記得她的不服輸和堅持。這些年來,每當我疲倦偷懶,我便習慣性地向著故鄉的方向張望一會兒,然後俯下身子繼續我的工作。

⑨世界在窗外,未來在遠方,親愛的同學,你準備好出發了嗎?希望你的心頭也有一盞燈照拂,希望你堅定而努力。正如茨維塔耶娃在詩中寫的那樣:

⑩世界還很年輕,一切都將發生,為了你能到來。

(2018年山東濱州卷)

思考:文章用“世界還很年輕”做標題,有何用意?

撈月亮的母親

石 兵

①彼時我還只有二十出頭,心性跳脫,常常只揹著簡單的行囊漫無目的地四處遊蕩。那天天黑之後,我來到川藏交界處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貧瘠大山的一處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帳篷,準備在野外過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際,我聽到遠處傳來了寒寒率率的聲音。

②我吃了一驚,以為是有野獸出沒,頓時睡意全無,連忙小心地坐起身來,慢慢拉開帳篷一角,仔細尋找聲音的來源。很快,順著聲響傳來的方向,我看到一個提著水桶的女人領著一個髒兮兮的小男孩,披著漫山的月光從山下走來。

③我屏住呼吸,這時已經接近午夜,居然還有人來山上汲水,種種靈異傳說讓我不寒而慄。可是,母子倆似乎根本沒有注意到山路旁邊突兀而出的帳篷,女人一手提著水桶,一手牽著男孩,兩人一言不發,不疾不徐地走著。

④好奇心最終讓我戰勝了恐懼,我走出帳篷,小心翼翼地循著他們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約半個小時,遠遠地,我看到母子倆停下了腳步,那裡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將水桶拴上繩子,放入井中,嘴裡開始喃喃地說:“只有這個時候,井裡的月亮才最大最圓,狗兒莫急,娘給你撈一個上來,回家以後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鄉音十分綿軟,不像山裡女子所固有的潑辣。

⑤“娘,月亮落在水裡,是不是就被洗乾淨了,不像在天上那樣模糊著讓人看不清楚了?”兒子稚嫩的聲音充滿著期待。

⑥女人頓了一頓,說:“狗兒說得對,月亮被水洗了以後,可好看了,就像狗兒的眼睛一樣好看。”

⑦聽了母親的話,小男孩笑了起來,奶聲奶氣的笑聲頓時讓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機。

母親用力地從井中提出水桶,然後弓著腰提起水桶,另一隻手牽著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歸途。走上十幾步,瘦弱的母親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時候,還摸了摸小男孩的頭。隨後,母親又看了看天上與桶裡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憂傷。

⑨我不再猶豫,快步從低凹處走了出來,來到他們的面前。在寂靜的午夜,這對母子竟對我這個不速之客沒有絲毫不安與恐懼。

⑩我說:“大嫂,我來幫你提水吧。”

⑩女人沒回答我,自顧自地說:“你是剛才路邊帳篷裡的遊客吧,這山上很涼,收了帳篷跟我們到家裡休息吧。本想下山時再叫醒你的,沒想到你跟著我們上了山。”

⑥我頓時恍然,原來,她早就發現路邊的帳篷和我了,也許只是早巳司空見慣,所以沒有刻意多看幾眼罷了。

⑩走近以後,我才發現,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問題。女人對我說:“狗兒眼上有病,長了白瘡,我正在攢錢給他治。聽說這病不難治,但是耗不起時間,要早治。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給人紡絲線,晚上才能照管家裡的田地。剛剛散了工,想起家裡沒水,才在這個時候上山,好在狗兒眼不好上不了學,不用擔心明天他要早起。”

⑩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著母子倆下了山。

⑥這個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戶人家,同樣的貧窮讓女人無法得到他人的幫助,可女人跟我說起這些時卻一如既往的平靜。她說,鄉鄰們已經幫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煩人家了。

⑩在家裡,女人熟練地燒水給我喝,然後鋪床,哄兒子睡覺,一切都像外面森嚴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

⑥我躺在外間屋的床上,聽到了母子倆在睡前的交談。

⑩母親說:“狗兒知道嗎?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樣好看,娘就是這條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從水裡撈上來,讓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

⑩或許是怕打擾,母子倆說話的聲音很輕很輕,我卻早巳聽得淚流滿面難以自抑。

④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結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時間聯繫好醫院,然後找朋友開車來到大山接這母子倆去醫治眼患。面對他們的道謝,我竟羞愧得無地自容。

⑨時過境遷,那位撈月亮的母親或許並不知道,她撈起的並非只有一份屬於自己的美好願望,更有一個旁觀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當時的自己正因為一場懵懂愛情的破碎而選擇了放逐與放縱,卻忽略了這世間還有那麼多更加珍貴的事物,譬如四處尋找我去向的焦慮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霧迷失視線的純真心靈,譬如這世間那麼多的悲涼與溫暖、傷痛與希望……

(2018年無錫中考卷)

思考:小說標題為“撈月亮的母親”,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撈月亮”的理解。(3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