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以心為“體”

讀書 莊子 老子 善本古籍 2019-07-02
讀書以心為“體”讀書以心為“體”

有人說:當人從事無目的的活動,真正的樂趣才會產生。就好像看球、玩棋,無目的的讀書,單純為了讀書而讀書,也許才是享受。當我們假定讀書無用時,讀書才最有用,因為它讓人變得自由、放鬆。

反之,一旦有了目的,讀書則可能變得索然無趣,成為一種慾望,如同鐘擺,總是在厭倦和疲憊中擺動。書沒讀完前,拼了命想讀完,這是疲憊的;讀完之後,只會有厭倦。

再者說,讀書人到底能有什麼目的?為了升官發財?退一萬步講,就算讀書必能升官發財,又能怎麼樣?懷著這樣的心思讀書,只會讓讀書變得了無生趣,人生淪為慾望的奴隸。為了尋求知識?也不盡然。莊子就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許,只有在生存層面上,通過讀書獲得知識、技巧才是成立的。

在精神層面上,我們更需要“心為體,書為用”以讀書養心:讀書可以專心致志,也可以“漫不經心”,彷彿行雲流水,不刻意記一字。長此以往,不耗心神,而心性、情趣卻得以改善。守住心這個“體”不放,讀萬卷書方有意義。如不然,讀越多的書,迷失得可能越厲害。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不光是人生要訣,更是讀書竅門。知、止、定、靜、安、慮、得,是七個層次的學問修養。知止本意是知道止欲止妄、止於至善。論及讀書,則需知道貪求知識何嘗不是妄念?我一直以為,人生不一定需要讀很多很多書:六祖不識字而能佛。關鍵在於,讀一本書就要讀好一本書。不貪求知識才會定下心來靜靜地、安心思考書中趣味,而後才能真正有所心得。讀一本書,就一心一意享受讀一本書的時光。彷彿時間就在此刻停留,人入靜,而後慧誕生。

也許如此無目的的讀書,可以心平氣和,可以幫助我們領略書中妙趣,與古人為友,與聖賢作伴。正如古人所說,“剛日讀經,柔日讀史”,日日清淨,刻刻自在,天天都是讀書天。

當然,純粹為讀書而讀書,只是一種理想狀態。真能做到的人很少。“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老子都如此,何況你我?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