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

成功從來不是萬事俱備才能達到的,當多爾袞出發的時候,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


打下北京城的多爾袞,現在正處於比較矛盾的地步,因為他此刻進退兩難。原本打算從山海關進來搶掠一番以後就跑路,可是現在壓根就沒人來跟他爭奪北京城。

"

成功從來不是萬事俱備才能達到的,當多爾袞出發的時候,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


打下北京城的多爾袞,現在正處於比較矛盾的地步,因為他此刻進退兩難。原本打算從山海關進來搶掠一番以後就跑路,可是現在壓根就沒人來跟他爭奪北京城。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打下北京後,是走是留,多爾袞心裡其實沒譜。

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多爾袞把幾個管事兒的王爺都叫到了身邊,他們必須要商量一下,下一步該怎麼做。有些人認為,現在應該留著一部分人馬在北京城鎮守,主力部隊則應該退回瀋陽,或者山海關,只有這樣對大清國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這倒也在多爾袞的考慮範圍之內,因為多爾袞真切地認識到,大明朝的版圖實在是太大了,壓根就不是他那點人馬能夠佔領的。當年皇太極臨終之前,跟大家曾經說過,如果能夠打下北京城,就一定要把大清國的國都從瀋陽遷徙到北京來。

這句話到現在還烙在多爾袞的心裡,所以多爾袞打心眼裡是不想走的。他希望能夠拿下淮河以北的地區,如果運氣好的話,可以拿下整個長江以北的地區,那就心滿意足了。

"

成功從來不是萬事俱備才能達到的,當多爾袞出發的時候,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


打下北京城的多爾袞,現在正處於比較矛盾的地步,因為他此刻進退兩難。原本打算從山海關進來搶掠一番以後就跑路,可是現在壓根就沒人來跟他爭奪北京城。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打下北京後,是走是留,多爾袞心裡其實沒譜。

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多爾袞把幾個管事兒的王爺都叫到了身邊,他們必須要商量一下,下一步該怎麼做。有些人認為,現在應該留著一部分人馬在北京城鎮守,主力部隊則應該退回瀋陽,或者山海關,只有這樣對大清國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這倒也在多爾袞的考慮範圍之內,因為多爾袞真切地認識到,大明朝的版圖實在是太大了,壓根就不是他那點人馬能夠佔領的。當年皇太極臨終之前,跟大家曾經說過,如果能夠打下北京城,就一定要把大清國的國都從瀋陽遷徙到北京來。

這句話到現在還烙在多爾袞的心裡,所以多爾袞打心眼裡是不想走的。他希望能夠拿下淮河以北的地區,如果運氣好的話,可以拿下整個長江以北的地區,那就心滿意足了。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多爾袞的一系列舉動,似乎也印證了他最初沒有一統天下的概念。

當多爾袞的大軍進入北京城以後,為了穩定明朝軍民的人心,他選擇為崇禎皇帝發喪三天。一方面可以穩定北京城內的人心,還有一方面則可以告訴天下人,自己是向著大明王朝的,明軍還有上百萬在江南盤旋,所以多爾袞必須要給接下來的南明一個面子。

過了這三天以後,他便讓漢族人開始剃頭髮,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這可是一件大事,不少漢族的讀書人告訴多爾袞,這麼做不利於一統天下,眼看著這麼多人拼死反對,多爾袞心裡也是打顫的。

但是多爾袞聽了這話以後,忍不住笑了起來說,什麼叫一統天下?進了山海關佔領多少地盤就算多少,怎麼可能一統天下呢!多爾袞當時的心態大抵如此,他只想著能佔多少算多少,可沒打算真正跟大明的百萬雄師硬碰硬。

"

成功從來不是萬事俱備才能達到的,當多爾袞出發的時候,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


打下北京城的多爾袞,現在正處於比較矛盾的地步,因為他此刻進退兩難。原本打算從山海關進來搶掠一番以後就跑路,可是現在壓根就沒人來跟他爭奪北京城。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打下北京後,是走是留,多爾袞心裡其實沒譜。

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多爾袞把幾個管事兒的王爺都叫到了身邊,他們必須要商量一下,下一步該怎麼做。有些人認為,現在應該留著一部分人馬在北京城鎮守,主力部隊則應該退回瀋陽,或者山海關,只有這樣對大清國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這倒也在多爾袞的考慮範圍之內,因為多爾袞真切地認識到,大明朝的版圖實在是太大了,壓根就不是他那點人馬能夠佔領的。當年皇太極臨終之前,跟大家曾經說過,如果能夠打下北京城,就一定要把大清國的國都從瀋陽遷徙到北京來。

這句話到現在還烙在多爾袞的心裡,所以多爾袞打心眼裡是不想走的。他希望能夠拿下淮河以北的地區,如果運氣好的話,可以拿下整個長江以北的地區,那就心滿意足了。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多爾袞的一系列舉動,似乎也印證了他最初沒有一統天下的概念。

當多爾袞的大軍進入北京城以後,為了穩定明朝軍民的人心,他選擇為崇禎皇帝發喪三天。一方面可以穩定北京城內的人心,還有一方面則可以告訴天下人,自己是向著大明王朝的,明軍還有上百萬在江南盤旋,所以多爾袞必須要給接下來的南明一個面子。

過了這三天以後,他便讓漢族人開始剃頭髮,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這可是一件大事,不少漢族的讀書人告訴多爾袞,這麼做不利於一統天下,眼看著這麼多人拼死反對,多爾袞心裡也是打顫的。

但是多爾袞聽了這話以後,忍不住笑了起來說,什麼叫一統天下?進了山海關佔領多少地盤就算多少,怎麼可能一統天下呢!多爾袞當時的心態大抵如此,他只想著能佔多少算多少,可沒打算真正跟大明的百萬雄師硬碰硬。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聯明滅順,這也是多爾袞當時的想法。

很奇怪的是,跟南明聯虜抗順的想法十分類似的是,多爾袞此刻的想法居然是聯明滅順。為此他還特地向全國發出了一封檄文,主要就是告訴天下人,大清國的軍隊這次入關,是為了幫助明朝皇帝報仇雪恨,並且希望南方的軍閥們,能夠趕快找一個賢能的人來做大明的皇帝。

大家聯合在一起,共同對付李自成。這話十分明顯,就是自己打算跟大明朝的餘部們合作了,希望這些人趕快擁立一個新皇帝,大家一起來對付李自成。多爾袞對自己到底能夠拿下多少地盤,心裡是沒數的,他最希望的就是拿下長江以北的所有地區,所以他特地提出了江南二字,不過他心裡也清楚,這並不容易。

因為清軍人口太少,不要說整個江北地區,就算是北京周圍這一帶,還是吳三桂幫忙才打下來的。所以多爾袞這個時候對自己的軍事實力還是持有一定懷疑態度的。

"

成功從來不是萬事俱備才能達到的,當多爾袞出發的時候,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


打下北京城的多爾袞,現在正處於比較矛盾的地步,因為他此刻進退兩難。原本打算從山海關進來搶掠一番以後就跑路,可是現在壓根就沒人來跟他爭奪北京城。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打下北京後,是走是留,多爾袞心裡其實沒譜。

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多爾袞把幾個管事兒的王爺都叫到了身邊,他們必須要商量一下,下一步該怎麼做。有些人認為,現在應該留著一部分人馬在北京城鎮守,主力部隊則應該退回瀋陽,或者山海關,只有這樣對大清國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這倒也在多爾袞的考慮範圍之內,因為多爾袞真切地認識到,大明朝的版圖實在是太大了,壓根就不是他那點人馬能夠佔領的。當年皇太極臨終之前,跟大家曾經說過,如果能夠打下北京城,就一定要把大清國的國都從瀋陽遷徙到北京來。

這句話到現在還烙在多爾袞的心裡,所以多爾袞打心眼裡是不想走的。他希望能夠拿下淮河以北的地區,如果運氣好的話,可以拿下整個長江以北的地區,那就心滿意足了。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多爾袞的一系列舉動,似乎也印證了他最初沒有一統天下的概念。

當多爾袞的大軍進入北京城以後,為了穩定明朝軍民的人心,他選擇為崇禎皇帝發喪三天。一方面可以穩定北京城內的人心,還有一方面則可以告訴天下人,自己是向著大明王朝的,明軍還有上百萬在江南盤旋,所以多爾袞必須要給接下來的南明一個面子。

過了這三天以後,他便讓漢族人開始剃頭髮,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這可是一件大事,不少漢族的讀書人告訴多爾袞,這麼做不利於一統天下,眼看著這麼多人拼死反對,多爾袞心裡也是打顫的。

但是多爾袞聽了這話以後,忍不住笑了起來說,什麼叫一統天下?進了山海關佔領多少地盤就算多少,怎麼可能一統天下呢!多爾袞當時的心態大抵如此,他只想著能佔多少算多少,可沒打算真正跟大明的百萬雄師硬碰硬。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聯明滅順,這也是多爾袞當時的想法。

很奇怪的是,跟南明聯虜抗順的想法十分類似的是,多爾袞此刻的想法居然是聯明滅順。為此他還特地向全國發出了一封檄文,主要就是告訴天下人,大清國的軍隊這次入關,是為了幫助明朝皇帝報仇雪恨,並且希望南方的軍閥們,能夠趕快找一個賢能的人來做大明的皇帝。

大家聯合在一起,共同對付李自成。這話十分明顯,就是自己打算跟大明朝的餘部們合作了,希望這些人趕快擁立一個新皇帝,大家一起來對付李自成。多爾袞對自己到底能夠拿下多少地盤,心裡是沒數的,他最希望的就是拿下長江以北的所有地區,所以他特地提出了江南二字,不過他心裡也清楚,這並不容易。

因為清軍人口太少,不要說整個江北地區,就算是北京周圍這一帶,還是吳三桂幫忙才打下來的。所以多爾袞這個時候對自己的軍事實力還是持有一定懷疑態度的。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南方重要的經濟地位,加上漢奸們的慫恿,使得多爾袞開始試探南明。

  1. 過了一個多月,多爾袞忽然發現,自己佔領的地盤上,稅收並不充足。這個時候在很多漢人嘴裡才聽說,原來南方尤其是江浙地區,才是當時的賦稅重地。萬曆朝以來,幾乎所有的重要軍備,都需要南方的賦稅來充當,一旦南方的物資運不到北方,那前線的將士極有可能會餓肚子。所以南方的賦稅,成為誘惑多爾袞的第一個重要因素。
  2. 此外,漢奸們在這件事上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很多投降清朝的官員,都是南方人。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再次形成南北分治的局面,也就是當年的南北朝。因為這樣的話,他們的親人跟自己可就被劃分為兩個敵對朝廷的人,而且極有可能永世不能相見。所以這幫漢奸一直在多爾袞耳邊慫恿他們南下。並且一個勁兒地告訴滿清貴族們,江南不僅富有,而且江南人比較柔弱,是非常容易就能平定的。

這個時候的多爾袞,內心終於動搖了,他徹底明白了皇太極臨終前要把國都定在北京的用意,那就是要一統整個大明王朝的地盤。所以他開始試探當時的南明王朝。

"

成功從來不是萬事俱備才能達到的,當多爾袞出發的時候,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


打下北京城的多爾袞,現在正處於比較矛盾的地步,因為他此刻進退兩難。原本打算從山海關進來搶掠一番以後就跑路,可是現在壓根就沒人來跟他爭奪北京城。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打下北京後,是走是留,多爾袞心裡其實沒譜。

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多爾袞把幾個管事兒的王爺都叫到了身邊,他們必須要商量一下,下一步該怎麼做。有些人認為,現在應該留著一部分人馬在北京城鎮守,主力部隊則應該退回瀋陽,或者山海關,只有這樣對大清國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這倒也在多爾袞的考慮範圍之內,因為多爾袞真切地認識到,大明朝的版圖實在是太大了,壓根就不是他那點人馬能夠佔領的。當年皇太極臨終之前,跟大家曾經說過,如果能夠打下北京城,就一定要把大清國的國都從瀋陽遷徙到北京來。

這句話到現在還烙在多爾袞的心裡,所以多爾袞打心眼裡是不想走的。他希望能夠拿下淮河以北的地區,如果運氣好的話,可以拿下整個長江以北的地區,那就心滿意足了。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多爾袞的一系列舉動,似乎也印證了他最初沒有一統天下的概念。

當多爾袞的大軍進入北京城以後,為了穩定明朝軍民的人心,他選擇為崇禎皇帝發喪三天。一方面可以穩定北京城內的人心,還有一方面則可以告訴天下人,自己是向著大明王朝的,明軍還有上百萬在江南盤旋,所以多爾袞必須要給接下來的南明一個面子。

過了這三天以後,他便讓漢族人開始剃頭髮,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這可是一件大事,不少漢族的讀書人告訴多爾袞,這麼做不利於一統天下,眼看著這麼多人拼死反對,多爾袞心裡也是打顫的。

但是多爾袞聽了這話以後,忍不住笑了起來說,什麼叫一統天下?進了山海關佔領多少地盤就算多少,怎麼可能一統天下呢!多爾袞當時的心態大抵如此,他只想著能佔多少算多少,可沒打算真正跟大明的百萬雄師硬碰硬。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聯明滅順,這也是多爾袞當時的想法。

很奇怪的是,跟南明聯虜抗順的想法十分類似的是,多爾袞此刻的想法居然是聯明滅順。為此他還特地向全國發出了一封檄文,主要就是告訴天下人,大清國的軍隊這次入關,是為了幫助明朝皇帝報仇雪恨,並且希望南方的軍閥們,能夠趕快找一個賢能的人來做大明的皇帝。

大家聯合在一起,共同對付李自成。這話十分明顯,就是自己打算跟大明朝的餘部們合作了,希望這些人趕快擁立一個新皇帝,大家一起來對付李自成。多爾袞對自己到底能夠拿下多少地盤,心裡是沒數的,他最希望的就是拿下長江以北的所有地區,所以他特地提出了江南二字,不過他心裡也清楚,這並不容易。

因為清軍人口太少,不要說整個江北地區,就算是北京周圍這一帶,還是吳三桂幫忙才打下來的。所以多爾袞這個時候對自己的軍事實力還是持有一定懷疑態度的。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南方重要的經濟地位,加上漢奸們的慫恿,使得多爾袞開始試探南明。

  1. 過了一個多月,多爾袞忽然發現,自己佔領的地盤上,稅收並不充足。這個時候在很多漢人嘴裡才聽說,原來南方尤其是江浙地區,才是當時的賦稅重地。萬曆朝以來,幾乎所有的重要軍備,都需要南方的賦稅來充當,一旦南方的物資運不到北方,那前線的將士極有可能會餓肚子。所以南方的賦稅,成為誘惑多爾袞的第一個重要因素。
  2. 此外,漢奸們在這件事上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很多投降清朝的官員,都是南方人。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再次形成南北分治的局面,也就是當年的南北朝。因為這樣的話,他們的親人跟自己可就被劃分為兩個敵對朝廷的人,而且極有可能永世不能相見。所以這幫漢奸一直在多爾袞耳邊慫恿他們南下。並且一個勁兒地告訴滿清貴族們,江南不僅富有,而且江南人比較柔弱,是非常容易就能平定的。

這個時候的多爾袞,內心終於動搖了,他徹底明白了皇太極臨終前要把國都定在北京的用意,那就是要一統整個大明王朝的地盤。所以他開始試探當時的南明王朝。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多爾袞恐嚇南明王朝,史可法卻表現柔弱。

多爾袞為此給史可法寫了一封信,信裡的意思十分明確,那就是不承認南明王朝的正統性質,而把滿清王朝自認為正統。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對於史可法包括弘光帝來說,聯虜抗順的口號才喊起來不久,現在滿清政府居然要吞併自己了。

多爾袞甚至告訴史可法,滿清王朝跟大順的李自成是沒什麼仇恨的,他們完全可以聯合大順一起南下,隨後瓜分天下。這封信徹底擊碎了史可法的夢想,但是史可法到底是怎麼辦的呢?他的回信實在是軟弱無力,完全沒有一點大國的風範,在多爾袞面前丟盡了顏面。甚至對已經投降了滿清的漢奸吳三桂,都尊稱一句大將軍!

他始終沒有表明自己的軍事動向,在弘光帝即位四個月的時間內,沒有發出一兵一卒奪取失去的土地。多爾袞終於明白,南明朝廷果然不堪一擊。史可法在外交上所表現出來的柔弱,使得南明失去了唯一一位恫嚇清軍的機會,讓尚在懵懂之中的多爾袞,忽然看到了一統天下的希望。

"

成功從來不是萬事俱備才能達到的,當多爾袞出發的時候,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


打下北京城的多爾袞,現在正處於比較矛盾的地步,因為他此刻進退兩難。原本打算從山海關進來搶掠一番以後就跑路,可是現在壓根就沒人來跟他爭奪北京城。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打下北京後,是走是留,多爾袞心裡其實沒譜。

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多爾袞把幾個管事兒的王爺都叫到了身邊,他們必須要商量一下,下一步該怎麼做。有些人認為,現在應該留著一部分人馬在北京城鎮守,主力部隊則應該退回瀋陽,或者山海關,只有這樣對大清國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這倒也在多爾袞的考慮範圍之內,因為多爾袞真切地認識到,大明朝的版圖實在是太大了,壓根就不是他那點人馬能夠佔領的。當年皇太極臨終之前,跟大家曾經說過,如果能夠打下北京城,就一定要把大清國的國都從瀋陽遷徙到北京來。

這句話到現在還烙在多爾袞的心裡,所以多爾袞打心眼裡是不想走的。他希望能夠拿下淮河以北的地區,如果運氣好的話,可以拿下整個長江以北的地區,那就心滿意足了。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多爾袞的一系列舉動,似乎也印證了他最初沒有一統天下的概念。

當多爾袞的大軍進入北京城以後,為了穩定明朝軍民的人心,他選擇為崇禎皇帝發喪三天。一方面可以穩定北京城內的人心,還有一方面則可以告訴天下人,自己是向著大明王朝的,明軍還有上百萬在江南盤旋,所以多爾袞必須要給接下來的南明一個面子。

過了這三天以後,他便讓漢族人開始剃頭髮,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這可是一件大事,不少漢族的讀書人告訴多爾袞,這麼做不利於一統天下,眼看著這麼多人拼死反對,多爾袞心裡也是打顫的。

但是多爾袞聽了這話以後,忍不住笑了起來說,什麼叫一統天下?進了山海關佔領多少地盤就算多少,怎麼可能一統天下呢!多爾袞當時的心態大抵如此,他只想著能佔多少算多少,可沒打算真正跟大明的百萬雄師硬碰硬。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聯明滅順,這也是多爾袞當時的想法。

很奇怪的是,跟南明聯虜抗順的想法十分類似的是,多爾袞此刻的想法居然是聯明滅順。為此他還特地向全國發出了一封檄文,主要就是告訴天下人,大清國的軍隊這次入關,是為了幫助明朝皇帝報仇雪恨,並且希望南方的軍閥們,能夠趕快找一個賢能的人來做大明的皇帝。

大家聯合在一起,共同對付李自成。這話十分明顯,就是自己打算跟大明朝的餘部們合作了,希望這些人趕快擁立一個新皇帝,大家一起來對付李自成。多爾袞對自己到底能夠拿下多少地盤,心裡是沒數的,他最希望的就是拿下長江以北的所有地區,所以他特地提出了江南二字,不過他心裡也清楚,這並不容易。

因為清軍人口太少,不要說整個江北地區,就算是北京周圍這一帶,還是吳三桂幫忙才打下來的。所以多爾袞這個時候對自己的軍事實力還是持有一定懷疑態度的。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南方重要的經濟地位,加上漢奸們的慫恿,使得多爾袞開始試探南明。

  1. 過了一個多月,多爾袞忽然發現,自己佔領的地盤上,稅收並不充足。這個時候在很多漢人嘴裡才聽說,原來南方尤其是江浙地區,才是當時的賦稅重地。萬曆朝以來,幾乎所有的重要軍備,都需要南方的賦稅來充當,一旦南方的物資運不到北方,那前線的將士極有可能會餓肚子。所以南方的賦稅,成為誘惑多爾袞的第一個重要因素。
  2. 此外,漢奸們在這件事上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很多投降清朝的官員,都是南方人。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再次形成南北分治的局面,也就是當年的南北朝。因為這樣的話,他們的親人跟自己可就被劃分為兩個敵對朝廷的人,而且極有可能永世不能相見。所以這幫漢奸一直在多爾袞耳邊慫恿他們南下。並且一個勁兒地告訴滿清貴族們,江南不僅富有,而且江南人比較柔弱,是非常容易就能平定的。

這個時候的多爾袞,內心終於動搖了,他徹底明白了皇太極臨終前要把國都定在北京的用意,那就是要一統整個大明王朝的地盤。所以他開始試探當時的南明王朝。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多爾袞恐嚇南明王朝,史可法卻表現柔弱。

多爾袞為此給史可法寫了一封信,信裡的意思十分明確,那就是不承認南明王朝的正統性質,而把滿清王朝自認為正統。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對於史可法包括弘光帝來說,聯虜抗順的口號才喊起來不久,現在滿清政府居然要吞併自己了。

多爾袞甚至告訴史可法,滿清王朝跟大順的李自成是沒什麼仇恨的,他們完全可以聯合大順一起南下,隨後瓜分天下。這封信徹底擊碎了史可法的夢想,但是史可法到底是怎麼辦的呢?他的回信實在是軟弱無力,完全沒有一點大國的風範,在多爾袞面前丟盡了顏面。甚至對已經投降了滿清的漢奸吳三桂,都尊稱一句大將軍!

他始終沒有表明自己的軍事動向,在弘光帝即位四個月的時間內,沒有發出一兵一卒奪取失去的土地。多爾袞終於明白,南明朝廷果然不堪一擊。史可法在外交上所表現出來的柔弱,使得南明失去了唯一一位恫嚇清軍的機會,讓尚在懵懂之中的多爾袞,忽然看到了一統天下的希望。

多爾袞本只想佔領半壁江山,史可法的一封信,堅定了他一統的決心

總結:史可法的軟弱堅定了多爾袞的信心,就算殉國也不足以平息民憤。

史可法是南明的實際掌舵人,即使他手裡已經沒有了兵部尚書的權力,也沒有了內閣首輔的地位。可是在外人看來,史可法的一言一行那代表著的就是整個南明的氣象。

多爾袞原本只是打算試探一下,如果南明的態度強硬一些,多爾袞或許都不敢貿然南下。畢竟多爾袞不知道南明的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強,在問及為何不發一兵奪回失地的時候,史可法也避而不談。

因為史可法本人就是在觀望之中,我懷疑他有嚴重的拖延症,一直拖到了清軍擊敗李自成,隨後南下他才知道誓死抵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