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小學生端午經典誦讀傳承傳統文化

端午節 屈原 賽龍舟 詩歌 央廣網 2017-06-02

央廣網青島5月30日消息(記者王偉 通訊員餘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青島市李滄路小學啟動“我們的節日-端午”經典誦讀展演活動,小朋友們用自編自導的舞臺劇、歌舞、詩歌、吟誦、賽龍舟的方式,緬懷屈原,傳承端午文化,表達家國情懷。

青島:小學生端午經典誦讀傳承傳統文化

詩詞朗誦《端午由來》中,同學們身著古代服飾,分角色飾演屈原、楚王及古時百姓,以半吟誦半表演的形式講述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讚揚屈原大夫的愛國情懷。小演員們認真細緻的表演贏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

在舞臺的一側,青島李滄路小學小小書法家們也正忙著書寫端午節相關詩詞,用自己的方式講述端午故事。五年級二班的於兆宇選擇了唐代詩人文秀的《端午》詩。“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於兆宇告訴大家,這首詩是他最喜歡的端午詩詞之一,“詩人寥寥數語,不僅點明瞭端午節的起源,還表達了對屈原大夫的緬懷之情,屈原剛正不阿、熱愛祖國、關懷百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青島:小學生端午經典誦讀傳承傳統文化

圍繞端午傳統文化,孩子們查閱資料、自主設計活動環節及節目內容,還自己設計了旱地龍舟模型。活動最後,孩子們與家長和老師們一起展開了一場盛大的旱地龍舟比賽,孩子們舉著自制的龍舟模型,模擬賽龍舟的場景,玩得不亦樂乎。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端午節在2009年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青島李滄路小學畢元敏校長告訴記者,孩子們一定要有文化自信,我們的民族才會有未來,在傳統文化節日裡感悟精神力量,在中華優秀文化中積聚內心自信,通過經典誦讀活動,讓孩子們更加深入瞭解端午節的文化、習俗及歷史,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進一步培育孩子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