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精神力量丨黨校學員“兩帶來”'

""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精神力量丨黨校學員“兩帶來”"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精神力量丨黨校學員“兩帶來”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精神力量丨黨校學員“兩帶來”

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首先體現在它是以馬克思主義這種“世界歷史”中產生的優秀文化成果武裝起來的政黨組織,“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因此,探討“中國共產黨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主題,必須先要搞清楚作為一種文化形態的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係。

一、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

習近平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20世紀,中國文化最重大的事件無疑就是,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外來先進文化融入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先鋒隊組織—中國共產黨隊伍中,使中國的發展道路、社會制度煥然一新,並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偉大歷史成就。

馬克思主義及其主張的科學社會主義文化,是在新文化運動特別是五四運動前後各種文化主張的競爭中、在俄國革命成功實踐的經驗參考中脫穎而出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幹部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鬥爭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作為“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它反對的是與舊統治集團聯繫在一起的“舊禮教、舊道德、舊思想、舊文化”等意識形態。此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意味著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引入的馬克思主義及其社會主義文化,在凝聚民族力量的先進政黨組織文化中落地生根。從此,主要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上的一盤散沙的中國社會形態,“自上而下”被廣泛地組織和動員起來,中華民族真正以獨立和平等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全面邁向現代化,讓中華文明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的選擇,既不是在中國原有傳統文化形態中進行註解和修補,也不是把外來思想文化引進後簡單嫁接到中國國情上;毋寧說,它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革命”和“改革”等創新思想,以世界眼光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從而使中國人民有了“全新的選擇”,也使得中國文化通過吸納世界文明成果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如毛澤東指出的:“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後,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在文化的物質、制度、觀念等不同層面上,中國文化形態在20世紀的變革舉世矚目,樹立起一個全面引導傳統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典範。無疑,中國共產黨是以自己的文化創造—革命文化、新民主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文化—提煉至今日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一新文化形態,為忠實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了非凡的貢獻。

亦不應當把這種變革與中華文明“斷裂”開。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對歷史的“接續”和繼承,需具備恢宏視野、在大時空中進行觀照。如果把歷史隔斷,本身即違背了馬克思恩格斯開創的歷史唯物主義。不但我們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延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安排也“是在我國曆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系統科學的理論體系”則“深刻揭示和自覺遵循中華民族傳承發展的歷史邏輯,承載著中華文明再創輝煌的歷史責任,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光輝典範”。一句話,今天很多的成就都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離開這一點,遑論“四個自信”。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重要思想文化資源

任何科學的社會理論和制度,必須本土化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資源。我們黨傑出領袖毛澤東就是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手。他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說,“我們馬克思主義者,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總結,繼承一份珍貴遺產”。毛澤東本人的傳統文化修養極其深厚,其詩詞、書法等天然雄偉、自成一體,其古代文史知識和智慧的運用堪稱純熟。他既與黨內同志共同研讀馬列主義的經典與教科書,借鑑蘇俄經驗教訓,又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批閱中國古代文史典籍。他說:“馬列主義的書要經常讀。《共產黨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於應用,要應用就要經常讀,重點讀。”有人稱毛澤東是“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他的書房僅《紅樓夢》一書就有10種版本以上。從文學書中他看歷史、看社會、看政治、看軍事、看思想方法,汲取其中對現實有用的東西。毛澤東一生批閱《資治通鑑》十幾遍,通讀4000萬字的二十四史,用不同顏色的筆墨圈點批註,並將一些內容印發批轉為高級幹部學習材料。他提出“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認為“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於實際運動的深刻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實事求是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是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所作的高度概括。毛澤東的黨建思想、軍事思想、哲學思想、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在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的典範之作,體現了中國表述、中國風格、中國智慧。

習近平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注意汲取其中積極的養分。”重視歷史、重視歷史思維能力的運用,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個非常鮮明的特色。習近平書記在中央黨校對黨的領導幹部發表的許多講話中,都包含了這樣一層深意:不僅馬列主義的經典著作要反覆讀,中華文化的經典也要去讀。他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昇華境界、指導實踐。”2013年3月1日,習近平書記在中央黨校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指出:“各種文史知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幹部也要學習,以學益智,以學修身。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全球治理提供重要啟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價值理念、道德規範等,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中國共產黨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積極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積極的處世之道、治理理念同當今時代的共鳴點,努力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中國共產黨人從毛澤東周恩來運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國際關係,到鄧小平主張和平解決爭端,再到後來提出“和而不同”的文明多樣性、“建設和諧世界”等理念,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這種自信和自覺,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即源於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在當今多元文化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關係理念包含著古老智慧的新運用,日益成為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中華民族很早就認識到,“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其中的“天下”理念和“大同”信仰經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即能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傳統“天下觀”其實給現代人提供了一種更寬闊的視野、更寬廣的胸懷來觀察和處理世界大勢、全球問題。因為貫穿其中的乃超出家國的“大道”,並非僅僅適合於本國本民族的“道”。根本的一個字是要做到“公”,需“不獨親其親”,達到無遺漏的“皆有所養”才是目標之所在。

湯因比曾經講到類似的話,中國把各民族統一在一起的幾千年經驗,可以為形成一個統一的和平世界提供諸多啟示。中華文明長期在世界歷史上處於前列,其中心部位甚至對周邊形成強大的向心力,不能不說與它本身即處在時時更新、吸收外來文明有關。“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的“中華文明”,其最高層的概念即為“道”—亦為中華哲學思想的核心價值理念。它表明,中華文明是主講道義的文明形態,始終將人道高高擎舉,使五千年文明綿延不絕。有了此“道”,才能持久不息。這是中華民族共同體能夠長期生存、發展的根本基因,也是我們今天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智慧源泉。

(作者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範麗君

微信編輯:孫 潔

"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精神力量丨黨校學員“兩帶來”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精神力量丨黨校學員“兩帶來”

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首先體現在它是以馬克思主義這種“世界歷史”中產生的優秀文化成果武裝起來的政黨組織,“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因此,探討“中國共產黨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主題,必須先要搞清楚作為一種文化形態的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係。

一、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

習近平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20世紀,中國文化最重大的事件無疑就是,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外來先進文化融入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先鋒隊組織—中國共產黨隊伍中,使中國的發展道路、社會制度煥然一新,並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偉大歷史成就。

馬克思主義及其主張的科學社會主義文化,是在新文化運動特別是五四運動前後各種文化主張的競爭中、在俄國革命成功實踐的經驗參考中脫穎而出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幹部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鬥爭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作為“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它反對的是與舊統治集團聯繫在一起的“舊禮教、舊道德、舊思想、舊文化”等意識形態。此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意味著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引入的馬克思主義及其社會主義文化,在凝聚民族力量的先進政黨組織文化中落地生根。從此,主要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上的一盤散沙的中國社會形態,“自上而下”被廣泛地組織和動員起來,中華民族真正以獨立和平等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全面邁向現代化,讓中華文明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的選擇,既不是在中國原有傳統文化形態中進行註解和修補,也不是把外來思想文化引進後簡單嫁接到中國國情上;毋寧說,它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革命”和“改革”等創新思想,以世界眼光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從而使中國人民有了“全新的選擇”,也使得中國文化通過吸納世界文明成果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如毛澤東指出的:“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後,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在文化的物質、制度、觀念等不同層面上,中國文化形態在20世紀的變革舉世矚目,樹立起一個全面引導傳統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典範。無疑,中國共產黨是以自己的文化創造—革命文化、新民主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文化—提煉至今日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一新文化形態,為忠實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了非凡的貢獻。

亦不應當把這種變革與中華文明“斷裂”開。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對歷史的“接續”和繼承,需具備恢宏視野、在大時空中進行觀照。如果把歷史隔斷,本身即違背了馬克思恩格斯開創的歷史唯物主義。不但我們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延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安排也“是在我國曆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系統科學的理論體系”則“深刻揭示和自覺遵循中華民族傳承發展的歷史邏輯,承載著中華文明再創輝煌的歷史責任,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光輝典範”。一句話,今天很多的成就都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離開這一點,遑論“四個自信”。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重要思想文化資源

任何科學的社會理論和制度,必須本土化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資源。我們黨傑出領袖毛澤東就是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手。他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說,“我們馬克思主義者,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總結,繼承一份珍貴遺產”。毛澤東本人的傳統文化修養極其深厚,其詩詞、書法等天然雄偉、自成一體,其古代文史知識和智慧的運用堪稱純熟。他既與黨內同志共同研讀馬列主義的經典與教科書,借鑑蘇俄經驗教訓,又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批閱中國古代文史典籍。他說:“馬列主義的書要經常讀。《共產黨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於應用,要應用就要經常讀,重點讀。”有人稱毛澤東是“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他的書房僅《紅樓夢》一書就有10種版本以上。從文學書中他看歷史、看社會、看政治、看軍事、看思想方法,汲取其中對現實有用的東西。毛澤東一生批閱《資治通鑑》十幾遍,通讀4000萬字的二十四史,用不同顏色的筆墨圈點批註,並將一些內容印發批轉為高級幹部學習材料。他提出“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認為“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於實際運動的深刻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實事求是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是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所作的高度概括。毛澤東的黨建思想、軍事思想、哲學思想、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在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的典範之作,體現了中國表述、中國風格、中國智慧。

習近平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注意汲取其中積極的養分。”重視歷史、重視歷史思維能力的運用,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個非常鮮明的特色。習近平書記在中央黨校對黨的領導幹部發表的許多講話中,都包含了這樣一層深意:不僅馬列主義的經典著作要反覆讀,中華文化的經典也要去讀。他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昇華境界、指導實踐。”2013年3月1日,習近平書記在中央黨校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指出:“各種文史知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幹部也要學習,以學益智,以學修身。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全球治理提供重要啟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價值理念、道德規範等,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中國共產黨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積極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積極的處世之道、治理理念同當今時代的共鳴點,努力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中國共產黨人從毛澤東周恩來運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國際關係,到鄧小平主張和平解決爭端,再到後來提出“和而不同”的文明多樣性、“建設和諧世界”等理念,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這種自信和自覺,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即源於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在當今多元文化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關係理念包含著古老智慧的新運用,日益成為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中華民族很早就認識到,“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其中的“天下”理念和“大同”信仰經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即能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傳統“天下觀”其實給現代人提供了一種更寬闊的視野、更寬廣的胸懷來觀察和處理世界大勢、全球問題。因為貫穿其中的乃超出家國的“大道”,並非僅僅適合於本國本民族的“道”。根本的一個字是要做到“公”,需“不獨親其親”,達到無遺漏的“皆有所養”才是目標之所在。

湯因比曾經講到類似的話,中國把各民族統一在一起的幾千年經驗,可以為形成一個統一的和平世界提供諸多啟示。中華文明長期在世界歷史上處於前列,其中心部位甚至對周邊形成強大的向心力,不能不說與它本身即處在時時更新、吸收外來文明有關。“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的“中華文明”,其最高層的概念即為“道”—亦為中華哲學思想的核心價值理念。它表明,中華文明是主講道義的文明形態,始終將人道高高擎舉,使五千年文明綿延不絕。有了此“道”,才能持久不息。這是中華民族共同體能夠長期生存、發展的根本基因,也是我們今天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智慧源泉。

(作者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範麗君

微信編輯:孫 潔

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精神力量丨黨校學員“兩帶來”

歡迎關注中國黨政幹部論壇微信公眾號

歡迎訂閱中國黨政幹部論壇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 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學術期刊認定A類

解疑釋惑·切磋交流·探索創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