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專欄丨汨羅端午水,沉浮湖湘魂

端午節 汨羅江 屈原 伍子胥 紅網論道湖南 2017-06-09

品讀專欄丨汨羅端午水,沉浮湖湘魂

今日關鍵詞:端午

節日未必都快樂。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清明的場景,通常“雨紛紛”“欲斷魂”;端午呢,一發端,即貼上“惡日”標籤。傳說五月初五這天,五毒特別拉風,形形色色的“牛鬼蛇神”,也組團出動。插菖蒲、薰蒼朮、喝雄黃酒……端午日必須的“標配”。為啥?以驅鬼避疫。端午“惡日”習俗,至少到北宋不衰。宋徽宗趙佶,只因生逢端午,不被視作皇家“吉祥物”。像扔燙手山芋,尊貴王子,扔出皇宮寄養。這位書、畫雙絕的“文藝帝”,偏偏又做過端王,真沒掙脫“端”字宿命,禍及祖宗如畫江山,連國帶家,讓一群來自北方的狼一鍋端。

對於一位楚地大材來說,端午實實在在是個“惡日”,是他捨身滔滔江水的日子。這位“楚材”,誰呀?屈原!不知斯人,除非你來自火星。

屈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至死不忘愛國。可謂舉世混濁他獨清,眾人皆醉他獨醒。這等特立獨行,“木秀於林,風必摧;行高於人,眾必非”。諂佞烏雀擠滿朝堂,肱股鸞鳥日漸不受當權大佬待見。相繼遭楚懷王、楚頃襄王爺兒倆打壓,屈原兩次由“廟堂高處”,放逐至“江湖遠處”。第二次流放,行吟湖南沅水、湘水流域,邊緣化長達18年。前路漫漫,召回遙遙無期,上下求索的屈原長歌當哭,字字含淚,融貫《九章》《天問》等詩作。“掩太息以長涕,哀民生之多艱”,上憂國下憂民。

品讀專欄丨汨羅端午水,沉浮湖湘魂

(雨中漫步屈原廟。 圖/紅圖匯攝友心旺)

該還的,遲早要還。棄守屈原聯齊抗秦的“統戰”佈局,兩代楚王自咽苦酒。楚懷王讓秦國軟禁三年,客死他鄉。君王委身異國階下囚,愴惶度日不得善終者,宋徽宗父子是“後來人”。楚王羋姓、熊氏。接過父王撂下的挑子,楚頃襄王這個“熊孩子”,“熊”得沒個底線,“熊”到國都淪喪。公元前278年,秦軍噠噠馬蹄,踏破楚國郢都。就在這一年五月初五,回望楚國,已是風燭殘年,平生抱負,如流水落花春去匆匆,屈原蘸最後一滴淚水,寫完《九章》最後一章絕韻,在汨羅江入洞庭附近的河伯潭,懷沙去會水神,自沉殉國,期盼以死喚醒楚王,震撼國民。

一位楚地大材魂歸碧水,一個憑弔他的節日代代傳承。

端午起源,還有一個伍子胥版。伍子胥也是“楚材”,父兄給楚平王冤殺,自身上了楚國追逃名單。一夜白頭混過昭關,伍子胥操練吳軍伐楚。楚國國都,特扛不住事!這次,城頭變幻吳軍旌旗。“斬首行動”大功告成時,“債務人”楚平王早一病嗚呼。血債清算到九泉下,伍子胥掘墓鞭屍。復仇大業辦結,伍子胥聚精會神打理吳國。孰料,吳王聽信讒言,翻臉快過翻書,賜伍子胥自盡,並在五月初五,將其拋屍錢塘江。端午水裡,沉睡著比屈原先行200多年的魂靈。

屈原流放沅、湘流域期間,作《九章·涉江》,“同病相憐”伍子胥,慨嘆不遇賢主,“伍子逢殃”。屈原與伍子胥,雖許多人生際遇相似,值得跨越時空惺惺相惜,但兩者的精神境界,不住同一樓層。伍子胥心頭家仇充斥,借敵國刀兵剿殺母國,洗不清“楚奸”嫌疑。掘墓鞭屍驚世駭俗,不地道不厚道不人道。由此產生一個出自伍子胥的成語——倒行逆施。屈原胸中,懷藏天下,一顆顛沛流離的報國心,死而後已!捨命彈唱的楚地愛國樂章,慷慨悲壯。掂量汨羅、錢塘兩江江底,浮上來的情感穿透力、情感共鳴力,屈原後來居上。每年端午,人們更願意百舸爭流,打撈一種叫“憂國憂民”的情懷。

品讀專欄丨汨羅端午水,沉浮湖湘魂

(汨羅江上的角逐。 圖/紅圖匯攝友手動咔嚓)

臺灣詩人余光中,曾到汨羅江畔祭拜屈原,放言“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藍墨水的上游”,如何解讀?一層意思,點贊屈原的《離騷》,跟《詩經》中的《國風》,並領“風騷”。“風騷人物”屈原,在楚地策源中華詩歌。另一層意思,推崇屈原墨水裡,憂國憂民情愫汩汩流淌,流淌出一股源頭活水。開源即成流,中國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由汨羅江奔湧而來,滾滾不息注入洞庭,進而在洞庭湖邊的岳陽樓,借范仲淹大手筆,提煉出一句千古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湖湘魂精髓:“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琢玉成型。

湖南有天下樓、天下水、天下書院,湖南先民多系移民,來自五湖四海,滋養出天下基因、天下胸襟。古往今來,求索征途,湖湘仁人志士,總能洞察天下憂患,總能捕捉天下先機,總能製造天下快樂……圍繞湖湘魂“以天下為己任”的主幹,不斷開枝散葉,去解天下憂、謀天下福。王船山主張“經世致用”“實事求是”,吐槽不揣時勢,空談民生國命。這一顯學,庫存下近代中國救亡的思想資源。“師夷長技以制夷”,魏源編纂百卷鉅著《海國圖志》,引導國人目光,遠渡重洋,睡獅睜眼打量世界。恰同學少年,常來常往嶽麓書院,立身湘水中流指點江山,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掌舵一條紅船,締造紅色中國!

天行健,湘人自強不息。如今殷實富足時代,構築幸福中國,提升中國的快樂指數,湖南依舊做著急先鋒。曾幾何時,這個內陸省份,拿得出手的家當,不過一條芙蓉王、一瓶酒鬼酒,不通江達海,必坐吃山空。但一粒雜交稻種,湖南填飽世界肚腹,令世界側目。袁隆平給“湖廣熟,天下足”,賦予新內涵。電視湘軍遣快男、快女,唱響四面“楚歌”圍城,一枚芒果盡顯鋒芒,歲月崢嶸。果中王者芒果,既像魚米,寓意洞庭魚米鄉,又像眼睛,寓意湖南睜著第三隻眼看世界。湖南不光會製造快樂,還會經營快樂,向大眾推銷笑臉,向快樂要生產力。中南傳媒旗下《快樂老人報》,在紙媒整體走勢有點“黴”時,成功逆襲,期發行量攀220萬份高峰,坐上全國第四把交椅,憑“快樂老人生活”理念翹楚業界。

品讀專欄丨汨羅端午水,沉浮湖湘魂

(一位老人認真閱讀《快樂老人報》。圖/邵驍歆)

湖南人憂天下時,敢叫日月換新天;湖南人樂天下時,站著笑著把錢掙了!湖南人心憂天下的終極訴求,是共建天下、共榮天下、共享天下。當前,“一帶一路”上,中國航母劈波斬浪,湖南艦隊順風揚帆:偉人氣質相通,湖南“公眾號”,已忝列列寧故里、胡志明家鄉;安化黑茶、銅官瓷器,擔當湖湘文化使者大任,重沐絲路花雨。湖南“朋友圈”,刷遍地球村。一片“惟楚有材”的大地,無時不“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無時不血性沸騰、靈性洋溢。

清明,我們緬懷先人;端午,我們緬懷先賢。又到龍舟競渡時,汨羅端午水裡,沉澱的湖湘魂,我們年年親近,年年激揚。社會責任集體自覺,湖湘兒女年年磨礪。

文/陳乘

【“品讀”專欄2017年第33期(總第87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