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和高考:“高粽”還是“高中”?

又是一年高考時,又恰逢撞上端午節,當端午和高考相遇不能不說是一次歷史的絕妙相逢。在這個端午假期裡,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過在關注高考的同時也可以享受民間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端午和高考:“高粽”還是“高中”?

端午節是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最熟悉也最廣為流傳的還是紀念屈原的說法。戰國時期,屈原實行政治改革的主張未能實現,被削職流放,後楚國亡,屈原內心痛苦,於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各種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和高考:“高粽”還是“高中”?

常見的端午節的習俗有賽龍舟、掛艾草、吃粽子等,在不同地區還有其他的一些傳統。其中得重點提一下的就是端午食粽的風俗,其是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而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風味,口味上有鹹粽和甜粽兩大類,先前在網上的關於“甜粽”和“鹹粽”哪個更正宗的爭論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其實各有各的風味,只要味道好就行!

端午和高考:“高粽”還是“高中”?

粽子不僅是食物,在明清兩代還是吉祥食品。相傳那時凡參加科舉考試的秀才,在赴考場前,要吃家中特意給他們包的“筆粽”,樣子細長很像毛筆,諧音“必中”,為的是討個口彩。而現在端午吃粽子的習俗和高考相會,合在一起不就是“高粽”,諧音“高中”?也是一個很好的彩頭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