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東旭和曼大的故事 你該重新認識石墨烯產業了'

"

作者:一條輝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

作者:一條輝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聽了東旭和曼大的故事 你該重新認識石墨烯產業了

石墨烯行業的新窗口期正在來臨的路上,帶著新的想象和希望。

東旭光電(000413)8月18日晚間發佈公告稱,公司近日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曼大電子工程系項目團隊、英國IPGroup公司共同簽署了《股東協議》,擬共同投資英國RIPTRON LIMITED(簡稱“RIPTRON”),開展與曼大及其項目團隊的深度合作。

熟悉石墨烯行業的人都知道,曼徹斯特大學可謂是孕育石墨烯文明的搖籃,而東旭光電是近幾年石墨烯行業的龍頭企業,兩者攜手將利用曼大的懸浮石墨烯技術正式涉足高端傳感芯片領域,打破國內相關領域高端產品的空白局面。

業內人士稱,中英聯手將石墨烯產品推向高端化殿堂,不亞於二戰時期盟軍登陸諾曼底的決勝戰役。那麼,石墨烯高端傳感芯片為啥這麼厲害?它將如何漂洋過海落地中國?聽了東旭和曼大的故事,相信你就該重新認識中國石墨烯產業了。

新材料界“當紅辣子雞”

先來說說,石墨烯作為新材料領域的“當紅辣子雞”肯定不是蓋的,那它到底有多硬核?坊間測試,它的厚度是頭髮絲的二十萬分之一,強度是鋼的兩百倍。足夠薄、強度大、能導熱導電,這讓石墨烯行業很“膨脹”。

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用微機械剝離法成功從石墨中分離出了石墨烯,石墨烯的“彪悍”人生由此開啟。2010年,因對石墨烯的卓著貢獻,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共同獲得當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而作為石墨烯文明的誕生地,曼徹斯特大學也從此成了材料界供全球朝拜的耶路撒冷。這家大學集納了石墨烯最前沿的科技研究和智囊團隊,擁有兩大研發基地,分別是國家石墨烯研究所(NGI)和石墨烯工程創新中心(GEIC)。

其中,NGI在歐洲石墨烯旗艦項目中擔任領導角色,旨在對各種類型石墨烯以及二維材料進行標準化基礎研究和質量評估。GEIC則是曼大石墨烯材料的工程應用基地,著重於石墨烯產品的工程化研發,並將其成功實現商業應用。

你或許無法想象曼大對於石墨烯的重視程度。據悉,NGI和GEIC兩大中心均為投資6000萬英鎊(約5.5億元)設立。一個世界知名學府,擁有兩個石墨烯專門研究所,投資規模合計高達11億元,這是什麼概念?在中國,這大概相當於一個城市經濟開發區的財政資金投放力度。

而回頭看看國內,那個時候中國石墨烯領域發展最快的東旭光電,也剛剛處於石墨烯業務產業化蹣跚起步、漸漸成型的時候。所以,在那個時候的東旭和曼大兩個世界石墨烯賽道的種子選手就命中註定了一場牽手。

跨過海洋的握手

於是,有了跨過海洋的握手。

2018年11月,東旭光電與曼大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東旭光電從此有機會針對曼大開發的所有石墨烯及其他相關科學技術進行進一步研發、生產和商業化。 隨後,嚐到甜頭的東旭還沒等到過年,就與曼大石墨烯工程創新中心(GEIC)在北京簽署了正式一級會員協議,也是在華為和中航發之後第三個與曼大成為全球戰略合作伙伴的中國企業。

這樣一來,東旭可以在曼大GEIC中設立他自己的石墨烯產品工程化實驗室,還可以打入GEIC技術諮詢委員會內部,參與管理GEIC所有石墨烯工程化開發活動的信息。怎麼樣?這下地雷的祕密探清楚了!(有代溝的迴避)

而且實話實說,中國民企限於資金與研發實力,石墨烯產品工程化能力普遍偏弱,這次握手正好彌補了東旭石墨烯產業工程化的短板。

這裡要解釋一下,所謂工程化,其根本目標就是以儘可能快的速度實現可信賴的產品,所以也可以通俗理解成產品化。所以說曼大不僅可以讓中國石墨烯企業找到產品化的科學實施路徑,還可以提供殺手級技術,最接地氣的是可以提供大家最急需的產品實戰攻略,簡直是一站式服務。

模式創新的力量

那話說回來,曼大看上東旭光電什麼了?除了廣闊的中國市場,自然是中國企業特有的靈活創新與產業落地能力。

就說這次雙方簽約合作的技術,是在硅晶圓表面列的懸浮石墨烯陣列,這種設計抓住了石墨烯最根子上的特性——電子性能上的優勢,極大程度上保證了單層碳原子層的電子移動速率和傳感特性。所以其落地產品——懸浮石墨烯傳感芯片只要漂洋過海落地中國,那就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了,掰手指頭說:氣體、應變、光學等等眾多領域,都可以落地應用。

而一切的實現,就在於中國企業東旭光電在產業化應用和模式創新上的功力。

先說產業化落地。話說東旭和曼大一牽手,馬上火花滿地走。根據目前的新聞披露,預計雙方合作的第一款傳感芯片和終端產品今年內即可問世。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院士親自背書,說這種懸浮石墨烯傳感器技術應用無論在學術界還是在產業界均屬首例,既是東旭光電與曼大合作結出的第一個碩果,更是開啟全球石墨烯產業化應用新時代的標誌性產品。

可見牛P不是吹的。

但產品好是一方面,如何把這麼好的技術和產品在中國落地生根、實現量產,這種模式上的創新能力才是真正的硬核實力。具體玩兒法是這樣的,曼大將知識產權轉讓給一家叫RIPTRON的目標公司,目標公司與東旭光電共同在中國成立由東旭光電控股的合資公司平臺。這個平臺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對目標公司交付的芯片和終端產品進行生產製造和銷售。

所以想象一下未來的中國石墨烯產業,這家叫東旭的公司如果在中國半導體產業發達地區一口氣建上幾個生產運營平臺,通過和曼大更加精準和深入的合作,把這些石墨烯傳感器實現量產和銷售,再把應用領域向環保、生命健康以及酒精、毒品檢測等方面擴展一下,那未來的中國石墨烯產業,這張舊船票還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