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董酒是老八大名酒之一,擁有國家保密配方,是獨特的董香型,130多種名貴中藥材入曲……這麼多令人羨慕的傳家寶,但卻沒有讓董酒獲得很好的市場份額,甚至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董酒是老八大名酒之一,擁有國家保密配方,是獨特的董香型,130多種名貴中藥材入曲……這麼多令人羨慕的傳家寶,但卻沒有讓董酒獲得很好的市場份額,甚至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997年:董酒崩塌,振業入主

20世紀90年代盛極一時的董酒,因為老董事長的辭世,管理的鬆弛和內部的混亂,讓這個名門之秀迅速崩塌,一度停止生產,市場迅速萎縮。

面對迅速崛起的市場經濟和川酒軍團一路高歌走向全國,這個輝煌的品牌卻漸漸淡出了人民的視野,成為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酒廠,苟延殘喘在遵義城的山水中,甚至到了資不抵債的境地。最後地方政府不得不將其拱手讓給深圳振業集團,以維繫董香一脈的香火。

"

董酒是老八大名酒之一,擁有國家保密配方,是獨特的董香型,130多種名貴中藥材入曲……這麼多令人羨慕的傳家寶,但卻沒有讓董酒獲得很好的市場份額,甚至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997年:董酒崩塌,振業入主

20世紀90年代盛極一時的董酒,因為老董事長的辭世,管理的鬆弛和內部的混亂,讓這個名門之秀迅速崩塌,一度停止生產,市場迅速萎縮。

面對迅速崛起的市場經濟和川酒軍團一路高歌走向全國,這個輝煌的品牌卻漸漸淡出了人民的視野,成為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酒廠,苟延殘喘在遵義城的山水中,甚至到了資不抵債的境地。最後地方政府不得不將其拱手讓給深圳振業集團,以維繫董香一脈的香火。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1997年入主董酒之後的深圳振業到2007年總共10年時間裡,除了在資本上給予了一些注入之外,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董酒市場營銷的問題,甚至連生產都沒有恢復,只是保留了一部分生產,為董酒延續了10年的光陰。也就是這10年,讓董酒徹底從中國消費者的視野中落幕,曾經一度客商雲集人流鼎盛的"董苑",也在這十年中變成了雜草叢生的廢苑。

"

董酒是老八大名酒之一,擁有國家保密配方,是獨特的董香型,130多種名貴中藥材入曲……這麼多令人羨慕的傳家寶,但卻沒有讓董酒獲得很好的市場份額,甚至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997年:董酒崩塌,振業入主

20世紀90年代盛極一時的董酒,因為老董事長的辭世,管理的鬆弛和內部的混亂,讓這個名門之秀迅速崩塌,一度停止生產,市場迅速萎縮。

面對迅速崛起的市場經濟和川酒軍團一路高歌走向全國,這個輝煌的品牌卻漸漸淡出了人民的視野,成為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酒廠,苟延殘喘在遵義城的山水中,甚至到了資不抵債的境地。最後地方政府不得不將其拱手讓給深圳振業集團,以維繫董香一脈的香火。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1997年入主董酒之後的深圳振業到2007年總共10年時間裡,除了在資本上給予了一些注入之外,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董酒市場營銷的問題,甚至連生產都沒有恢復,只是保留了一部分生產,為董酒延續了10年的光陰。也就是這10年,讓董酒徹底從中國消費者的視野中落幕,曾經一度客商雲集人流鼎盛的"董苑",也在這十年中變成了雜草叢生的廢苑。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老謀深算的振業接手了這個燙手山芋之後,才發現原來白酒市場不是那麼好玩的。本想迅速做出一點業績,然後運作上市,但是沒想到生不逢時,在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以及國內市場環境下,中國白酒迎來了1998年到2002年中國白酒第一輪調整,這讓深圳振業這個"霸王"不得不選擇別姬,選派了一個大內總管留守,對董酒進行美其名曰"保護式"看守,不生產不營銷,只是保留部分市場。

2004年:命不該有,董酒再入冷宮

讓振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2003年起中國白酒市場又開始了新的增長苗頭,此後一直增長到2012年。如果這10年時間裡,振業抓住機會奮力一博,也許董酒這個老酒完全有可能老樹發新芽,重新煥發昔日榮光。

也不知道是董酒命裡該絕,還是振業命不該有,好不容易過了行業"生理期",沒想到2004年7月23日一場大火,使董酒保留下來的一點嫁妝——240噸基酒庫起火了,損失嚴重,這讓很多原本對董酒振興還存在幻想的人,夢想徹底破滅了。

"

董酒是老八大名酒之一,擁有國家保密配方,是獨特的董香型,130多種名貴中藥材入曲……這麼多令人羨慕的傳家寶,但卻沒有讓董酒獲得很好的市場份額,甚至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997年:董酒崩塌,振業入主

20世紀90年代盛極一時的董酒,因為老董事長的辭世,管理的鬆弛和內部的混亂,讓這個名門之秀迅速崩塌,一度停止生產,市場迅速萎縮。

面對迅速崛起的市場經濟和川酒軍團一路高歌走向全國,這個輝煌的品牌卻漸漸淡出了人民的視野,成為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酒廠,苟延殘喘在遵義城的山水中,甚至到了資不抵債的境地。最後地方政府不得不將其拱手讓給深圳振業集團,以維繫董香一脈的香火。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1997年入主董酒之後的深圳振業到2007年總共10年時間裡,除了在資本上給予了一些注入之外,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董酒市場營銷的問題,甚至連生產都沒有恢復,只是保留了一部分生產,為董酒延續了10年的光陰。也就是這10年,讓董酒徹底從中國消費者的視野中落幕,曾經一度客商雲集人流鼎盛的"董苑",也在這十年中變成了雜草叢生的廢苑。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老謀深算的振業接手了這個燙手山芋之後,才發現原來白酒市場不是那麼好玩的。本想迅速做出一點業績,然後運作上市,但是沒想到生不逢時,在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以及國內市場環境下,中國白酒迎來了1998年到2002年中國白酒第一輪調整,這讓深圳振業這個"霸王"不得不選擇別姬,選派了一個大內總管留守,對董酒進行美其名曰"保護式"看守,不生產不營銷,只是保留部分市場。

2004年:命不該有,董酒再入冷宮

讓振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2003年起中國白酒市場又開始了新的增長苗頭,此後一直增長到2012年。如果這10年時間裡,振業抓住機會奮力一博,也許董酒這個老酒完全有可能老樹發新芽,重新煥發昔日榮光。

也不知道是董酒命裡該絕,還是振業命不該有,好不容易過了行業"生理期",沒想到2004年7月23日一場大火,使董酒保留下來的一點嫁妝——240噸基酒庫起火了,損失嚴重,這讓很多原本對董酒振興還存在幻想的人,夢想徹底破滅了。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基酒損失慘重,恢復生產需要投入大量的費用,市場營銷也要投入大量的費用,可以說前途未卜。而且振業作為資產管理公司,根本不懂酒。

就這樣,這個1992年酒突破1萬噸工程的老八大名酒,比茅臺突破萬噸工程還早的董酒,只能選擇繼續被雪藏。冷宮啊冷宮,本宮一直都在冷宮!

就這樣一待三年又過去了,中國白酒黃金髮展期的三年,徹底與董酒無緣了。到了2007年振業才又想起來了,遠在黔北的山裡還有一個董酒,這麼好的市場環境,如果再不弄的話,就徹底沒有機會了,可能連轉手的機會都沒有了。

2008年:辛辛苦苦幹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精明的振業,似乎看到了什麼機會,於是乎找來了白酒包裝界的泰斗花了兩百多萬設計了兩款產品,然後又從廣東找來了一支營銷團隊,全面進駐董酒。

"

董酒是老八大名酒之一,擁有國家保密配方,是獨特的董香型,130多種名貴中藥材入曲……這麼多令人羨慕的傳家寶,但卻沒有讓董酒獲得很好的市場份額,甚至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997年:董酒崩塌,振業入主

20世紀90年代盛極一時的董酒,因為老董事長的辭世,管理的鬆弛和內部的混亂,讓這個名門之秀迅速崩塌,一度停止生產,市場迅速萎縮。

面對迅速崛起的市場經濟和川酒軍團一路高歌走向全國,這個輝煌的品牌卻漸漸淡出了人民的視野,成為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酒廠,苟延殘喘在遵義城的山水中,甚至到了資不抵債的境地。最後地方政府不得不將其拱手讓給深圳振業集團,以維繫董香一脈的香火。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1997年入主董酒之後的深圳振業到2007年總共10年時間裡,除了在資本上給予了一些注入之外,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董酒市場營銷的問題,甚至連生產都沒有恢復,只是保留了一部分生產,為董酒延續了10年的光陰。也就是這10年,讓董酒徹底從中國消費者的視野中落幕,曾經一度客商雲集人流鼎盛的"董苑",也在這十年中變成了雜草叢生的廢苑。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老謀深算的振業接手了這個燙手山芋之後,才發現原來白酒市場不是那麼好玩的。本想迅速做出一點業績,然後運作上市,但是沒想到生不逢時,在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以及國內市場環境下,中國白酒迎來了1998年到2002年中國白酒第一輪調整,這讓深圳振業這個"霸王"不得不選擇別姬,選派了一個大內總管留守,對董酒進行美其名曰"保護式"看守,不生產不營銷,只是保留部分市場。

2004年:命不該有,董酒再入冷宮

讓振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2003年起中國白酒市場又開始了新的增長苗頭,此後一直增長到2012年。如果這10年時間裡,振業抓住機會奮力一博,也許董酒這個老酒完全有可能老樹發新芽,重新煥發昔日榮光。

也不知道是董酒命裡該絕,還是振業命不該有,好不容易過了行業"生理期",沒想到2004年7月23日一場大火,使董酒保留下來的一點嫁妝——240噸基酒庫起火了,損失嚴重,這讓很多原本對董酒振興還存在幻想的人,夢想徹底破滅了。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基酒損失慘重,恢復生產需要投入大量的費用,市場營銷也要投入大量的費用,可以說前途未卜。而且振業作為資產管理公司,根本不懂酒。

就這樣,這個1992年酒突破1萬噸工程的老八大名酒,比茅臺突破萬噸工程還早的董酒,只能選擇繼續被雪藏。冷宮啊冷宮,本宮一直都在冷宮!

就這樣一待三年又過去了,中國白酒黃金髮展期的三年,徹底與董酒無緣了。到了2007年振業才又想起來了,遠在黔北的山裡還有一個董酒,這麼好的市場環境,如果再不弄的話,就徹底沒有機會了,可能連轉手的機會都沒有了。

2008年:辛辛苦苦幹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精明的振業,似乎看到了什麼機會,於是乎找來了白酒包裝界的泰斗花了兩百多萬設計了兩款產品,然後又從廣東找來了一支營銷團隊,全面進駐董酒。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這個營銷團隊還是蠻拼的,而且也很專業,但是對於一個老酒廠,一個沉寂了10年的酒廠,要想迅速起銷量其實很難,而且那個兩百多萬設計的產品,價格定在300多元,其實蠻難銷售的,因為劍南春也不過是200多最好賣,中國白酒當時最暢銷的價位是60-80元,有口子窖等各種名酒及區域酒佔據著。

當時大家都在衝擊的價位是100元價位,以洋河海之藍、五糧春為代表的價位層,兩百元價位層成功的產品很少,董酒要想在這個價位層迅速開啟市場其實非常難。

當時很多名酒廠靠的還是光瓶酒的量在支撐,比如說衡水老白乾,如果沒有幾塊錢的光瓶酒做基礎,很難有十八酒坊的成功。

"

董酒是老八大名酒之一,擁有國家保密配方,是獨特的董香型,130多種名貴中藥材入曲……這麼多令人羨慕的傳家寶,但卻沒有讓董酒獲得很好的市場份額,甚至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997年:董酒崩塌,振業入主

20世紀90年代盛極一時的董酒,因為老董事長的辭世,管理的鬆弛和內部的混亂,讓這個名門之秀迅速崩塌,一度停止生產,市場迅速萎縮。

面對迅速崛起的市場經濟和川酒軍團一路高歌走向全國,這個輝煌的品牌卻漸漸淡出了人民的視野,成為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酒廠,苟延殘喘在遵義城的山水中,甚至到了資不抵債的境地。最後地方政府不得不將其拱手讓給深圳振業集團,以維繫董香一脈的香火。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1997年入主董酒之後的深圳振業到2007年總共10年時間裡,除了在資本上給予了一些注入之外,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董酒市場營銷的問題,甚至連生產都沒有恢復,只是保留了一部分生產,為董酒延續了10年的光陰。也就是這10年,讓董酒徹底從中國消費者的視野中落幕,曾經一度客商雲集人流鼎盛的"董苑",也在這十年中變成了雜草叢生的廢苑。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老謀深算的振業接手了這個燙手山芋之後,才發現原來白酒市場不是那麼好玩的。本想迅速做出一點業績,然後運作上市,但是沒想到生不逢時,在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以及國內市場環境下,中國白酒迎來了1998年到2002年中國白酒第一輪調整,這讓深圳振業這個"霸王"不得不選擇別姬,選派了一個大內總管留守,對董酒進行美其名曰"保護式"看守,不生產不營銷,只是保留部分市場。

2004年:命不該有,董酒再入冷宮

讓振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2003年起中國白酒市場又開始了新的增長苗頭,此後一直增長到2012年。如果這10年時間裡,振業抓住機會奮力一博,也許董酒這個老酒完全有可能老樹發新芽,重新煥發昔日榮光。

也不知道是董酒命裡該絕,還是振業命不該有,好不容易過了行業"生理期",沒想到2004年7月23日一場大火,使董酒保留下來的一點嫁妝——240噸基酒庫起火了,損失嚴重,這讓很多原本對董酒振興還存在幻想的人,夢想徹底破滅了。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基酒損失慘重,恢復生產需要投入大量的費用,市場營銷也要投入大量的費用,可以說前途未卜。而且振業作為資產管理公司,根本不懂酒。

就這樣,這個1992年酒突破1萬噸工程的老八大名酒,比茅臺突破萬噸工程還早的董酒,只能選擇繼續被雪藏。冷宮啊冷宮,本宮一直都在冷宮!

就這樣一待三年又過去了,中國白酒黃金髮展期的三年,徹底與董酒無緣了。到了2007年振業才又想起來了,遠在黔北的山裡還有一個董酒,這麼好的市場環境,如果再不弄的話,就徹底沒有機會了,可能連轉手的機會都沒有了。

2008年:辛辛苦苦幹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精明的振業,似乎看到了什麼機會,於是乎找來了白酒包裝界的泰斗花了兩百多萬設計了兩款產品,然後又從廣東找來了一支營銷團隊,全面進駐董酒。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這個營銷團隊還是蠻拼的,而且也很專業,但是對於一個老酒廠,一個沉寂了10年的酒廠,要想迅速起銷量其實很難,而且那個兩百多萬設計的產品,價格定在300多元,其實蠻難銷售的,因為劍南春也不過是200多最好賣,中國白酒當時最暢銷的價位是60-80元,有口子窖等各種名酒及區域酒佔據著。

當時大家都在衝擊的價位是100元價位,以洋河海之藍、五糧春為代表的價位層,兩百元價位層成功的產品很少,董酒要想在這個價位層迅速開啟市場其實非常難。

當時很多名酒廠靠的還是光瓶酒的量在支撐,比如說衡水老白乾,如果沒有幾塊錢的光瓶酒做基礎,很難有十八酒坊的成功。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振業不怎麼想,這是一塊美玉,國家保密配方,比茅臺還多一次的國祕董酒,怎麼可能走大眾化路線呢?

更重要的是,如果走大眾化的路線,振業堅守10年的市場估值將付之東流,根本不可能在資本市場上獲得很好的溢價,也就是說轉手會非常難。

所以振業"看守政府"只能在違背市場規律的前提下,拔高整個董酒的市場價位,不斷地堆砌那個所謂的國家保密配方,以營造稀缺性獲得資本市場的高價值。

"

董酒是老八大名酒之一,擁有國家保密配方,是獨特的董香型,130多種名貴中藥材入曲……這麼多令人羨慕的傳家寶,但卻沒有讓董酒獲得很好的市場份額,甚至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997年:董酒崩塌,振業入主

20世紀90年代盛極一時的董酒,因為老董事長的辭世,管理的鬆弛和內部的混亂,讓這個名門之秀迅速崩塌,一度停止生產,市場迅速萎縮。

面對迅速崛起的市場經濟和川酒軍團一路高歌走向全國,這個輝煌的品牌卻漸漸淡出了人民的視野,成為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酒廠,苟延殘喘在遵義城的山水中,甚至到了資不抵債的境地。最後地方政府不得不將其拱手讓給深圳振業集團,以維繫董香一脈的香火。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1997年入主董酒之後的深圳振業到2007年總共10年時間裡,除了在資本上給予了一些注入之外,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董酒市場營銷的問題,甚至連生產都沒有恢復,只是保留了一部分生產,為董酒延續了10年的光陰。也就是這10年,讓董酒徹底從中國消費者的視野中落幕,曾經一度客商雲集人流鼎盛的"董苑",也在這十年中變成了雜草叢生的廢苑。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老謀深算的振業接手了這個燙手山芋之後,才發現原來白酒市場不是那麼好玩的。本想迅速做出一點業績,然後運作上市,但是沒想到生不逢時,在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以及國內市場環境下,中國白酒迎來了1998年到2002年中國白酒第一輪調整,這讓深圳振業這個"霸王"不得不選擇別姬,選派了一個大內總管留守,對董酒進行美其名曰"保護式"看守,不生產不營銷,只是保留部分市場。

2004年:命不該有,董酒再入冷宮

讓振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2003年起中國白酒市場又開始了新的增長苗頭,此後一直增長到2012年。如果這10年時間裡,振業抓住機會奮力一博,也許董酒這個老酒完全有可能老樹發新芽,重新煥發昔日榮光。

也不知道是董酒命裡該絕,還是振業命不該有,好不容易過了行業"生理期",沒想到2004年7月23日一場大火,使董酒保留下來的一點嫁妝——240噸基酒庫起火了,損失嚴重,這讓很多原本對董酒振興還存在幻想的人,夢想徹底破滅了。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基酒損失慘重,恢復生產需要投入大量的費用,市場營銷也要投入大量的費用,可以說前途未卜。而且振業作為資產管理公司,根本不懂酒。

就這樣,這個1992年酒突破1萬噸工程的老八大名酒,比茅臺突破萬噸工程還早的董酒,只能選擇繼續被雪藏。冷宮啊冷宮,本宮一直都在冷宮!

就這樣一待三年又過去了,中國白酒黃金髮展期的三年,徹底與董酒無緣了。到了2007年振業才又想起來了,遠在黔北的山裡還有一個董酒,這麼好的市場環境,如果再不弄的話,就徹底沒有機會了,可能連轉手的機會都沒有了。

2008年:辛辛苦苦幹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精明的振業,似乎看到了什麼機會,於是乎找來了白酒包裝界的泰斗花了兩百多萬設計了兩款產品,然後又從廣東找來了一支營銷團隊,全面進駐董酒。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這個營銷團隊還是蠻拼的,而且也很專業,但是對於一個老酒廠,一個沉寂了10年的酒廠,要想迅速起銷量其實很難,而且那個兩百多萬設計的產品,價格定在300多元,其實蠻難銷售的,因為劍南春也不過是200多最好賣,中國白酒當時最暢銷的價位是60-80元,有口子窖等各種名酒及區域酒佔據著。

當時大家都在衝擊的價位是100元價位,以洋河海之藍、五糧春為代表的價位層,兩百元價位層成功的產品很少,董酒要想在這個價位層迅速開啟市場其實非常難。

當時很多名酒廠靠的還是光瓶酒的量在支撐,比如說衡水老白乾,如果沒有幾塊錢的光瓶酒做基礎,很難有十八酒坊的成功。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振業不怎麼想,這是一塊美玉,國家保密配方,比茅臺還多一次的國祕董酒,怎麼可能走大眾化路線呢?

更重要的是,如果走大眾化的路線,振業堅守10年的市場估值將付之東流,根本不可能在資本市場上獲得很好的溢價,也就是說轉手會非常難。

所以振業"看守政府"只能在違背市場規律的前提下,拔高整個董酒的市場價位,不斷地堆砌那個所謂的國家保密配方,以營造稀缺性獲得資本市場的高價值。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這是營銷團隊所不能理解的,人家是要溢價,你們要銷量,有錢的是大爺。花錢的人和幹活的人理解不一致,最後發生的一幕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2008年11月7日董酒銷售團隊集體辭職,一時之間行業震驚。

僅僅一年時間,剛剛有點重返酒界的董酒,市場荒廢不說,瞬間又跌回瞭解放前。

再易其主,董酒的春天來了?

2007年是董酒一個新的轉折點。新資方的進入和振業的退出,讓這支原本屬於振業用來做業績的僱傭軍,成為了這場資本盛宴的"犧牲品",或者說根本談不上犧牲,大家各取所需,振業把這個燙手山芋終於成功轉手給來自福建的投資人了,而銷售團隊這一年也拿到了自己應有的回報。

只是,這幾匹來自福建的"狼",要想做好董酒其實很難。

"

董酒是老八大名酒之一,擁有國家保密配方,是獨特的董香型,130多種名貴中藥材入曲……這麼多令人羨慕的傳家寶,但卻沒有讓董酒獲得很好的市場份額,甚至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997年:董酒崩塌,振業入主

20世紀90年代盛極一時的董酒,因為老董事長的辭世,管理的鬆弛和內部的混亂,讓這個名門之秀迅速崩塌,一度停止生產,市場迅速萎縮。

面對迅速崛起的市場經濟和川酒軍團一路高歌走向全國,這個輝煌的品牌卻漸漸淡出了人民的視野,成為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酒廠,苟延殘喘在遵義城的山水中,甚至到了資不抵債的境地。最後地方政府不得不將其拱手讓給深圳振業集團,以維繫董香一脈的香火。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1997年入主董酒之後的深圳振業到2007年總共10年時間裡,除了在資本上給予了一些注入之外,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董酒市場營銷的問題,甚至連生產都沒有恢復,只是保留了一部分生產,為董酒延續了10年的光陰。也就是這10年,讓董酒徹底從中國消費者的視野中落幕,曾經一度客商雲集人流鼎盛的"董苑",也在這十年中變成了雜草叢生的廢苑。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老謀深算的振業接手了這個燙手山芋之後,才發現原來白酒市場不是那麼好玩的。本想迅速做出一點業績,然後運作上市,但是沒想到生不逢時,在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以及國內市場環境下,中國白酒迎來了1998年到2002年中國白酒第一輪調整,這讓深圳振業這個"霸王"不得不選擇別姬,選派了一個大內總管留守,對董酒進行美其名曰"保護式"看守,不生產不營銷,只是保留部分市場。

2004年:命不該有,董酒再入冷宮

讓振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2003年起中國白酒市場又開始了新的增長苗頭,此後一直增長到2012年。如果這10年時間裡,振業抓住機會奮力一博,也許董酒這個老酒完全有可能老樹發新芽,重新煥發昔日榮光。

也不知道是董酒命裡該絕,還是振業命不該有,好不容易過了行業"生理期",沒想到2004年7月23日一場大火,使董酒保留下來的一點嫁妝——240噸基酒庫起火了,損失嚴重,這讓很多原本對董酒振興還存在幻想的人,夢想徹底破滅了。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基酒損失慘重,恢復生產需要投入大量的費用,市場營銷也要投入大量的費用,可以說前途未卜。而且振業作為資產管理公司,根本不懂酒。

就這樣,這個1992年酒突破1萬噸工程的老八大名酒,比茅臺突破萬噸工程還早的董酒,只能選擇繼續被雪藏。冷宮啊冷宮,本宮一直都在冷宮!

就這樣一待三年又過去了,中國白酒黃金髮展期的三年,徹底與董酒無緣了。到了2007年振業才又想起來了,遠在黔北的山裡還有一個董酒,這麼好的市場環境,如果再不弄的話,就徹底沒有機會了,可能連轉手的機會都沒有了。

2008年:辛辛苦苦幹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精明的振業,似乎看到了什麼機會,於是乎找來了白酒包裝界的泰斗花了兩百多萬設計了兩款產品,然後又從廣東找來了一支營銷團隊,全面進駐董酒。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這個營銷團隊還是蠻拼的,而且也很專業,但是對於一個老酒廠,一個沉寂了10年的酒廠,要想迅速起銷量其實很難,而且那個兩百多萬設計的產品,價格定在300多元,其實蠻難銷售的,因為劍南春也不過是200多最好賣,中國白酒當時最暢銷的價位是60-80元,有口子窖等各種名酒及區域酒佔據著。

當時大家都在衝擊的價位是100元價位,以洋河海之藍、五糧春為代表的價位層,兩百元價位層成功的產品很少,董酒要想在這個價位層迅速開啟市場其實非常難。

當時很多名酒廠靠的還是光瓶酒的量在支撐,比如說衡水老白乾,如果沒有幾塊錢的光瓶酒做基礎,很難有十八酒坊的成功。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振業不怎麼想,這是一塊美玉,國家保密配方,比茅臺還多一次的國祕董酒,怎麼可能走大眾化路線呢?

更重要的是,如果走大眾化的路線,振業堅守10年的市場估值將付之東流,根本不可能在資本市場上獲得很好的溢價,也就是說轉手會非常難。

所以振業"看守政府"只能在違背市場規律的前提下,拔高整個董酒的市場價位,不斷地堆砌那個所謂的國家保密配方,以營造稀缺性獲得資本市場的高價值。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這是營銷團隊所不能理解的,人家是要溢價,你們要銷量,有錢的是大爺。花錢的人和幹活的人理解不一致,最後發生的一幕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2008年11月7日董酒銷售團隊集體辭職,一時之間行業震驚。

僅僅一年時間,剛剛有點重返酒界的董酒,市場荒廢不說,瞬間又跌回瞭解放前。

再易其主,董酒的春天來了?

2007年是董酒一個新的轉折點。新資方的進入和振業的退出,讓這支原本屬於振業用來做業績的僱傭軍,成為了這場資本盛宴的"犧牲品",或者說根本談不上犧牲,大家各取所需,振業把這個燙手山芋終於成功轉手給來自福建的投資人了,而銷售團隊這一年也拿到了自己應有的回報。

只是,這幾匹來自福建的"狼",要想做好董酒其實很難。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2008年這段時間如果"福建狼"抓住白酒上升的趨勢,不斷放大董酒的市場,董酒還有機會獲得一線生機,只要順應市場發展的潮流還能在白酒市場上咬到不少肉。但是這幾匹福建來的狼似乎並不急於捕獵,或者根本不用去捕獵,人家資金充裕,不是振業可以比的(這其實是不可能的)。

回過頭來看看,其實這幾匹狼根本不懂酒,被振業忽悠之後,把董酒當成一個傳家寶一樣去看待,似乎這是一個可以千秋萬代的偉業,所以不能急於做市場,要做好內部管理和生產重建,至於市場,慢慢來。

這個種想法本身沒有問題,但是有點像單相思者的一廂情願,在最好的時期沒有下手也沒有做最正確的事情,可以說這是新資方進入後董酒戰略最大的失誤。

"

董酒是老八大名酒之一,擁有國家保密配方,是獨特的董香型,130多種名貴中藥材入曲……這麼多令人羨慕的傳家寶,但卻沒有讓董酒獲得很好的市場份額,甚至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997年:董酒崩塌,振業入主

20世紀90年代盛極一時的董酒,因為老董事長的辭世,管理的鬆弛和內部的混亂,讓這個名門之秀迅速崩塌,一度停止生產,市場迅速萎縮。

面對迅速崛起的市場經濟和川酒軍團一路高歌走向全國,這個輝煌的品牌卻漸漸淡出了人民的視野,成為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酒廠,苟延殘喘在遵義城的山水中,甚至到了資不抵債的境地。最後地方政府不得不將其拱手讓給深圳振業集團,以維繫董香一脈的香火。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1997年入主董酒之後的深圳振業到2007年總共10年時間裡,除了在資本上給予了一些注入之外,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董酒市場營銷的問題,甚至連生產都沒有恢復,只是保留了一部分生產,為董酒延續了10年的光陰。也就是這10年,讓董酒徹底從中國消費者的視野中落幕,曾經一度客商雲集人流鼎盛的"董苑",也在這十年中變成了雜草叢生的廢苑。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老謀深算的振業接手了這個燙手山芋之後,才發現原來白酒市場不是那麼好玩的。本想迅速做出一點業績,然後運作上市,但是沒想到生不逢時,在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以及國內市場環境下,中國白酒迎來了1998年到2002年中國白酒第一輪調整,這讓深圳振業這個"霸王"不得不選擇別姬,選派了一個大內總管留守,對董酒進行美其名曰"保護式"看守,不生產不營銷,只是保留部分市場。

2004年:命不該有,董酒再入冷宮

讓振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2003年起中國白酒市場又開始了新的增長苗頭,此後一直增長到2012年。如果這10年時間裡,振業抓住機會奮力一博,也許董酒這個老酒完全有可能老樹發新芽,重新煥發昔日榮光。

也不知道是董酒命裡該絕,還是振業命不該有,好不容易過了行業"生理期",沒想到2004年7月23日一場大火,使董酒保留下來的一點嫁妝——240噸基酒庫起火了,損失嚴重,這讓很多原本對董酒振興還存在幻想的人,夢想徹底破滅了。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基酒損失慘重,恢復生產需要投入大量的費用,市場營銷也要投入大量的費用,可以說前途未卜。而且振業作為資產管理公司,根本不懂酒。

就這樣,這個1992年酒突破1萬噸工程的老八大名酒,比茅臺突破萬噸工程還早的董酒,只能選擇繼續被雪藏。冷宮啊冷宮,本宮一直都在冷宮!

就這樣一待三年又過去了,中國白酒黃金髮展期的三年,徹底與董酒無緣了。到了2007年振業才又想起來了,遠在黔北的山裡還有一個董酒,這麼好的市場環境,如果再不弄的話,就徹底沒有機會了,可能連轉手的機會都沒有了。

2008年:辛辛苦苦幹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精明的振業,似乎看到了什麼機會,於是乎找來了白酒包裝界的泰斗花了兩百多萬設計了兩款產品,然後又從廣東找來了一支營銷團隊,全面進駐董酒。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這個營銷團隊還是蠻拼的,而且也很專業,但是對於一個老酒廠,一個沉寂了10年的酒廠,要想迅速起銷量其實很難,而且那個兩百多萬設計的產品,價格定在300多元,其實蠻難銷售的,因為劍南春也不過是200多最好賣,中國白酒當時最暢銷的價位是60-80元,有口子窖等各種名酒及區域酒佔據著。

當時大家都在衝擊的價位是100元價位,以洋河海之藍、五糧春為代表的價位層,兩百元價位層成功的產品很少,董酒要想在這個價位層迅速開啟市場其實非常難。

當時很多名酒廠靠的還是光瓶酒的量在支撐,比如說衡水老白乾,如果沒有幾塊錢的光瓶酒做基礎,很難有十八酒坊的成功。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振業不怎麼想,這是一塊美玉,國家保密配方,比茅臺還多一次的國祕董酒,怎麼可能走大眾化路線呢?

更重要的是,如果走大眾化的路線,振業堅守10年的市場估值將付之東流,根本不可能在資本市場上獲得很好的溢價,也就是說轉手會非常難。

所以振業"看守政府"只能在違背市場規律的前提下,拔高整個董酒的市場價位,不斷地堆砌那個所謂的國家保密配方,以營造稀缺性獲得資本市場的高價值。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這是營銷團隊所不能理解的,人家是要溢價,你們要銷量,有錢的是大爺。花錢的人和幹活的人理解不一致,最後發生的一幕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2008年11月7日董酒銷售團隊集體辭職,一時之間行業震驚。

僅僅一年時間,剛剛有點重返酒界的董酒,市場荒廢不說,瞬間又跌回瞭解放前。

再易其主,董酒的春天來了?

2007年是董酒一個新的轉折點。新資方的進入和振業的退出,讓這支原本屬於振業用來做業績的僱傭軍,成為了這場資本盛宴的"犧牲品",或者說根本談不上犧牲,大家各取所需,振業把這個燙手山芋終於成功轉手給來自福建的投資人了,而銷售團隊這一年也拿到了自己應有的回報。

只是,這幾匹來自福建的"狼",要想做好董酒其實很難。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2008年這段時間如果"福建狼"抓住白酒上升的趨勢,不斷放大董酒的市場,董酒還有機會獲得一線生機,只要順應市場發展的潮流還能在白酒市場上咬到不少肉。但是這幾匹福建來的狼似乎並不急於捕獵,或者根本不用去捕獵,人家資金充裕,不是振業可以比的(這其實是不可能的)。

回過頭來看看,其實這幾匹狼根本不懂酒,被振業忽悠之後,把董酒當成一個傳家寶一樣去看待,似乎這是一個可以千秋萬代的偉業,所以不能急於做市場,要做好內部管理和生產重建,至於市場,慢慢來。

這個種想法本身沒有問題,但是有點像單相思者的一廂情願,在最好的時期沒有下手也沒有做最正確的事情,可以說這是新資方進入後董酒戰略最大的失誤。

董酒不懂酒,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它,如今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福建來的幾匹狼想圍獵,打一個大大的江山,於是不斷地恢復生產,夯實內部管理團隊,培養自己的隊伍,但是時間不等人,2012年好不容易恢復到歷史最高產能,中國白酒市場卻全面潰敗。這好像在重演振業入主一年後的情形,歷史如此的相似。

接下來的日子大家也就可想而知了,市場建設異常艱難,在白酒的叢林裡,不管你是來自哪裡的狼,如果你不遵循市場發展的規律,抓住市場的風口,迅速做出自己的表現,那麼等待你的只有遺憾和感嘆,或者抱著那幾個所謂的國密去敝帚自珍去吧!

這幾年裡,從董酒的廣告上就可以看出其有多麼迷惘,燒了那麼多錢竟然不斷地強調"不喝董酒不懂酒",到底是誰不懂酒呢?

歡迎感興趣的朋友點個小關注,關注東方盛禮,持續瞭解酒類資訊,同時歡迎大家一起在評論下方探討交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