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

文:夢迴欣意

圖:來自網絡

前天,在豐縣讀書的兒子決定留校住宿,從而也使我有機會再次重返校園,現場再感受一下自己當年求學時的場景。只是如今的學校和我們那個時代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他們大多十六七歲的年齡,每個人都步履匆匆,在食堂、宿舍、教室形成三點一線的生活,使得每位莘莘學子籠罩在嚴肅緊張的學習氛圍裡。單調的學習生活,是打開成功大門的敲門磚,如今他們苦點累點,都是值得的。


"

文:夢迴欣意

圖:來自網絡

前天,在豐縣讀書的兒子決定留校住宿,從而也使我有機會再次重返校園,現場再感受一下自己當年求學時的場景。只是如今的學校和我們那個時代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他們大多十六七歲的年齡,每個人都步履匆匆,在食堂、宿舍、教室形成三點一線的生活,使得每位莘莘學子籠罩在嚴肅緊張的學習氛圍裡。單調的學習生活,是打開成功大門的敲門磚,如今他們苦點累點,都是值得的。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看著他們的身影,這不禁讓我回想起自己當年的青春歲月。人,是不是常常回憶往昔,就代表自己已經老了?而我,回家生活已經很多年,但在東莞黃江鎮欣意製衣廠工作的那段時光,卻剝離了所有的經緯和空淺,總是有意無意的在我心間綻放。

15歲那年我初中畢業,當時哥哥和姐姐已經在豐縣歡口高中讀書,那時的家境並不好,父母每天躬身在土地裡掙扎求生,能夠供哥姐讀書,他們已經使出了渾身的解數。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我決定選擇棄學,於是,我把錄取通知書,悄悄的藏起來,以至於我這個舉動,在若干年後,母親談起,總是淚流滿面。

不上學的日子,打包、搓繩、餵豬、放羊,是農村孩子每天生活的內容,但貧窮並沒有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很多次,我和週日回家的哥哥,在家裡屋頂的走廊板上一起探討,幻想有一天在歡口鎮上,有屬於我自己的一家商店。

但那時,即便是一家耗資最少的玩具店,投入也要三四千元,這個金額,是我們當時無法企及的數字,於是,我就把這樣的盼望放在夢裡。


"

文:夢迴欣意

圖:來自網絡

前天,在豐縣讀書的兒子決定留校住宿,從而也使我有機會再次重返校園,現場再感受一下自己當年求學時的場景。只是如今的學校和我們那個時代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他們大多十六七歲的年齡,每個人都步履匆匆,在食堂、宿舍、教室形成三點一線的生活,使得每位莘莘學子籠罩在嚴肅緊張的學習氛圍裡。單調的學習生活,是打開成功大門的敲門磚,如今他們苦點累點,都是值得的。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看著他們的身影,這不禁讓我回想起自己當年的青春歲月。人,是不是常常回憶往昔,就代表自己已經老了?而我,回家生活已經很多年,但在東莞黃江鎮欣意製衣廠工作的那段時光,卻剝離了所有的經緯和空淺,總是有意無意的在我心間綻放。

15歲那年我初中畢業,當時哥哥和姐姐已經在豐縣歡口高中讀書,那時的家境並不好,父母每天躬身在土地裡掙扎求生,能夠供哥姐讀書,他們已經使出了渾身的解數。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我決定選擇棄學,於是,我把錄取通知書,悄悄的藏起來,以至於我這個舉動,在若干年後,母親談起,總是淚流滿面。

不上學的日子,打包、搓繩、餵豬、放羊,是農村孩子每天生活的內容,但貧窮並沒有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很多次,我和週日回家的哥哥,在家裡屋頂的走廊板上一起探討,幻想有一天在歡口鎮上,有屬於我自己的一家商店。

但那時,即便是一家耗資最少的玩具店,投入也要三四千元,這個金額,是我們當時無法企及的數字,於是,我就把這樣的盼望放在夢裡。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一次偶然的機會,學校在招代課教師,一個親戚推薦我去試試,誰知這一去,我竟然在孩子們中間呆了整整兩年。那時的收入我記得在兩百六十元左右,每到發工資的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日子,我把錢交給父母,作為哥姐讀書的費用,心裡總有一股濃濃的幸福感,因為,我終於能夠為父母分擔一些壓力了。

記得在1995年年底,我聽一個同事說,豐縣歡口鎮王營村一個叫劉尊心的人,帶了不少家鄉人,到廣東東莞黃江鎮欣意製衣廠工作,收入每月都過千。這個消息對我而言,很有誘惑力。

於是,外出打工的想法,在我的腦子裡悄然滋生,久久不散。春節後的第三天,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哥哥:“在學校代課,也沒有啥指望,收入工資已經漲到350元,但對家庭而言,依然是杯水車薪,我想到南方闖闖,說不定會有其它的機遇”。

哥哥說,到陌生的地方去,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要不咱們先去王營問問吧,就這樣,帶著憧憬,也帶著萬分的期待,我們來到了劉尊心的老家。但卻被告知,廠裡暫時不招人了。可我不甘心,後來又陸續去了王營三次。

也許是我的真切打動了對方,也許是上帝對我的眷顧,總之,好事多磨,我終於拿到了到“欣意製衣”的入門券。

毫不誇張的說,那天回家時,我幸福的眼淚灑了一路。行走了那麼久之後,欣然的發現,在歲月裡,總有一段時光為自己綻放。


"

文:夢迴欣意

圖:來自網絡

前天,在豐縣讀書的兒子決定留校住宿,從而也使我有機會再次重返校園,現場再感受一下自己當年求學時的場景。只是如今的學校和我們那個時代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他們大多十六七歲的年齡,每個人都步履匆匆,在食堂、宿舍、教室形成三點一線的生活,使得每位莘莘學子籠罩在嚴肅緊張的學習氛圍裡。單調的學習生活,是打開成功大門的敲門磚,如今他們苦點累點,都是值得的。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看著他們的身影,這不禁讓我回想起自己當年的青春歲月。人,是不是常常回憶往昔,就代表自己已經老了?而我,回家生活已經很多年,但在東莞黃江鎮欣意製衣廠工作的那段時光,卻剝離了所有的經緯和空淺,總是有意無意的在我心間綻放。

15歲那年我初中畢業,當時哥哥和姐姐已經在豐縣歡口高中讀書,那時的家境並不好,父母每天躬身在土地裡掙扎求生,能夠供哥姐讀書,他們已經使出了渾身的解數。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我決定選擇棄學,於是,我把錄取通知書,悄悄的藏起來,以至於我這個舉動,在若干年後,母親談起,總是淚流滿面。

不上學的日子,打包、搓繩、餵豬、放羊,是農村孩子每天生活的內容,但貧窮並沒有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很多次,我和週日回家的哥哥,在家裡屋頂的走廊板上一起探討,幻想有一天在歡口鎮上,有屬於我自己的一家商店。

但那時,即便是一家耗資最少的玩具店,投入也要三四千元,這個金額,是我們當時無法企及的數字,於是,我就把這樣的盼望放在夢裡。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一次偶然的機會,學校在招代課教師,一個親戚推薦我去試試,誰知這一去,我竟然在孩子們中間呆了整整兩年。那時的收入我記得在兩百六十元左右,每到發工資的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日子,我把錢交給父母,作為哥姐讀書的費用,心裡總有一股濃濃的幸福感,因為,我終於能夠為父母分擔一些壓力了。

記得在1995年年底,我聽一個同事說,豐縣歡口鎮王營村一個叫劉尊心的人,帶了不少家鄉人,到廣東東莞黃江鎮欣意製衣廠工作,收入每月都過千。這個消息對我而言,很有誘惑力。

於是,外出打工的想法,在我的腦子裡悄然滋生,久久不散。春節後的第三天,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哥哥:“在學校代課,也沒有啥指望,收入工資已經漲到350元,但對家庭而言,依然是杯水車薪,我想到南方闖闖,說不定會有其它的機遇”。

哥哥說,到陌生的地方去,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要不咱們先去王營問問吧,就這樣,帶著憧憬,也帶著萬分的期待,我們來到了劉尊心的老家。但卻被告知,廠裡暫時不招人了。可我不甘心,後來又陸續去了王營三次。

也許是我的真切打動了對方,也許是上帝對我的眷顧,總之,好事多磨,我終於拿到了到“欣意製衣”的入門券。

毫不誇張的說,那天回家時,我幸福的眼淚灑了一路。行走了那麼久之後,欣然的發現,在歲月裡,總有一段時光為自己綻放。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記得臨走前的那個晚上,我把自己蒙在被窩裡哭了很久,想著從此踏入社會,就此告別疼愛我的爺爺奶奶、父母和哥哥姐姐,而自己對外面的世界一片茫然,以後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了,心裡真是五味雜陳。但我知道那是一種甜蜜的憂傷。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出遠門,也是我第一次帶著家人的囑託,去感受南方的世界。

在欣意,我經歷短暫的適應後,迅速在車間裡結識了一大幫來自四面八方的工友們,有對外照顧有加的豐縣老鄉,有仗義豪爽的北方姑娘,有幹練利落的南方妹子,我們互相照顧,驅趕著離家的落寞和孤單,也一起加油打氣摸索著工作的方法,都希望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

只是,和他們相比,我有自己身上無法卸脫的重擔。哥哥和姐姐都已考上大學,每年鉅額的學費,讓父母已經無力承受,為此,我常常加班到很晚,每天都是帶著深深的疲憊回到宿舍。

記得最高的工資,竟然拿了近1800元,這對老家種地的父母而言,簡直是天文數字。發工資那天,我象徵性的自己留一點,剩下的都悉數郵寄父母。

工作之餘,我就給哥姐和父母寫信,述說著自己在外的快樂與思念。因著我的拼搏,哥哥和姐姐讀書,再也不用擔心學費之苦,哥哥說,你在咱們姊妹三個中,年齡最小,但為家中的付出,卻是最多的,如果哥哥哪天混好了,一定會好好報答你。姐姐也是,在大學期間,學習一直都很努力,成績一直在班級前幾名。我們,都沒有讓對方失望。


"

文:夢迴欣意

圖:來自網絡

前天,在豐縣讀書的兒子決定留校住宿,從而也使我有機會再次重返校園,現場再感受一下自己當年求學時的場景。只是如今的學校和我們那個時代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他們大多十六七歲的年齡,每個人都步履匆匆,在食堂、宿舍、教室形成三點一線的生活,使得每位莘莘學子籠罩在嚴肅緊張的學習氛圍裡。單調的學習生活,是打開成功大門的敲門磚,如今他們苦點累點,都是值得的。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看著他們的身影,這不禁讓我回想起自己當年的青春歲月。人,是不是常常回憶往昔,就代表自己已經老了?而我,回家生活已經很多年,但在東莞黃江鎮欣意製衣廠工作的那段時光,卻剝離了所有的經緯和空淺,總是有意無意的在我心間綻放。

15歲那年我初中畢業,當時哥哥和姐姐已經在豐縣歡口高中讀書,那時的家境並不好,父母每天躬身在土地裡掙扎求生,能夠供哥姐讀書,他們已經使出了渾身的解數。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我決定選擇棄學,於是,我把錄取通知書,悄悄的藏起來,以至於我這個舉動,在若干年後,母親談起,總是淚流滿面。

不上學的日子,打包、搓繩、餵豬、放羊,是農村孩子每天生活的內容,但貧窮並沒有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很多次,我和週日回家的哥哥,在家裡屋頂的走廊板上一起探討,幻想有一天在歡口鎮上,有屬於我自己的一家商店。

但那時,即便是一家耗資最少的玩具店,投入也要三四千元,這個金額,是我們當時無法企及的數字,於是,我就把這樣的盼望放在夢裡。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一次偶然的機會,學校在招代課教師,一個親戚推薦我去試試,誰知這一去,我竟然在孩子們中間呆了整整兩年。那時的收入我記得在兩百六十元左右,每到發工資的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日子,我把錢交給父母,作為哥姐讀書的費用,心裡總有一股濃濃的幸福感,因為,我終於能夠為父母分擔一些壓力了。

記得在1995年年底,我聽一個同事說,豐縣歡口鎮王營村一個叫劉尊心的人,帶了不少家鄉人,到廣東東莞黃江鎮欣意製衣廠工作,收入每月都過千。這個消息對我而言,很有誘惑力。

於是,外出打工的想法,在我的腦子裡悄然滋生,久久不散。春節後的第三天,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哥哥:“在學校代課,也沒有啥指望,收入工資已經漲到350元,但對家庭而言,依然是杯水車薪,我想到南方闖闖,說不定會有其它的機遇”。

哥哥說,到陌生的地方去,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要不咱們先去王營問問吧,就這樣,帶著憧憬,也帶著萬分的期待,我們來到了劉尊心的老家。但卻被告知,廠裡暫時不招人了。可我不甘心,後來又陸續去了王營三次。

也許是我的真切打動了對方,也許是上帝對我的眷顧,總之,好事多磨,我終於拿到了到“欣意製衣”的入門券。

毫不誇張的說,那天回家時,我幸福的眼淚灑了一路。行走了那麼久之後,欣然的發現,在歲月裡,總有一段時光為自己綻放。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記得臨走前的那個晚上,我把自己蒙在被窩裡哭了很久,想著從此踏入社會,就此告別疼愛我的爺爺奶奶、父母和哥哥姐姐,而自己對外面的世界一片茫然,以後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了,心裡真是五味雜陳。但我知道那是一種甜蜜的憂傷。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出遠門,也是我第一次帶著家人的囑託,去感受南方的世界。

在欣意,我經歷短暫的適應後,迅速在車間裡結識了一大幫來自四面八方的工友們,有對外照顧有加的豐縣老鄉,有仗義豪爽的北方姑娘,有幹練利落的南方妹子,我們互相照顧,驅趕著離家的落寞和孤單,也一起加油打氣摸索著工作的方法,都希望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

只是,和他們相比,我有自己身上無法卸脫的重擔。哥哥和姐姐都已考上大學,每年鉅額的學費,讓父母已經無力承受,為此,我常常加班到很晚,每天都是帶著深深的疲憊回到宿舍。

記得最高的工資,竟然拿了近1800元,這對老家種地的父母而言,簡直是天文數字。發工資那天,我象徵性的自己留一點,剩下的都悉數郵寄父母。

工作之餘,我就給哥姐和父母寫信,述說著自己在外的快樂與思念。因著我的拼搏,哥哥和姐姐讀書,再也不用擔心學費之苦,哥哥說,你在咱們姊妹三個中,年齡最小,但為家中的付出,卻是最多的,如果哥哥哪天混好了,一定會好好報答你。姐姐也是,在大學期間,學習一直都很努力,成績一直在班級前幾名。我們,都沒有讓對方失望。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時光如流水一般,向前流淌。生活看似平平凡凡,但我在那裡卻收穫了滿滿的感動,有溫暖的勸言,有挫折後的寬慰,有迷茫時的指引,有情竇初開的純真,也有遇到難處後大家不遺餘力的幫扶。

記得在我進廠三個月左右的樣子,因著重感冒掛鹽水,情緒特別低落,人在生病時特別容易想家,在宿舍休息的那幾天,一些並不熟悉的同事買來水果,紛紛過來看我,那種浸透我心靈的場景,讓我至今銘記。

還記得在1998年12月,當我得知爺爺患了肝癌晚期,我當時焦急萬分,同組的一個豐縣老鄉,趕緊在第一時間內自己掏錢給我買了火車票,另外一些同事,你三十我五十的湊錢,財務也馬上給我結清了工資……那一幕幕,很難忘,很溫馨。

這樣打工的日子,一晃就是4年,哥哥和姐姐畢業後先後分配到徐州工作,各自過上了穩定的生活。

一次,哥哥鄭重的對我說,你這個年紀,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要不,就回歡口,實現自己當年的夢想吧。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欣意的這些年,是我感覺人生中最充實最值得回味的日子。它不但讓我在友愛的氛圍內成長,更讓我知道為家庭分擔壓力的自我價值。

我為此猶豫了兩個多月。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後來,我終於決定回豐縣發展了,卻是開心中夾雜著傷感,原來離開那個漂泊的地方,心還是會極其難過。打工久了,不管喜不喜歡那份工作,離職時都會有些留戀;漂泊久了,不管喜不喜歡那座城市,臨走前還是有萬般的不捨。

每次走出欣意,徜徉在黃江鎮陌生的街頭,我就感到非常沒有歸宿感,更不敢想象在他鄉紮根,從小我就是一個重情又念家的人,離開故土,離開親人讓我都是迫不得已,東莞再好也不是我的家,畢竟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窮窩。何況後來歡口鎮也發展迅速,日新月異。


"

文:夢迴欣意

圖:來自網絡

前天,在豐縣讀書的兒子決定留校住宿,從而也使我有機會再次重返校園,現場再感受一下自己當年求學時的場景。只是如今的學校和我們那個時代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他們大多十六七歲的年齡,每個人都步履匆匆,在食堂、宿舍、教室形成三點一線的生活,使得每位莘莘學子籠罩在嚴肅緊張的學習氛圍裡。單調的學習生活,是打開成功大門的敲門磚,如今他們苦點累點,都是值得的。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看著他們的身影,這不禁讓我回想起自己當年的青春歲月。人,是不是常常回憶往昔,就代表自己已經老了?而我,回家生活已經很多年,但在東莞黃江鎮欣意製衣廠工作的那段時光,卻剝離了所有的經緯和空淺,總是有意無意的在我心間綻放。

15歲那年我初中畢業,當時哥哥和姐姐已經在豐縣歡口高中讀書,那時的家境並不好,父母每天躬身在土地裡掙扎求生,能夠供哥姐讀書,他們已經使出了渾身的解數。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我決定選擇棄學,於是,我把錄取通知書,悄悄的藏起來,以至於我這個舉動,在若干年後,母親談起,總是淚流滿面。

不上學的日子,打包、搓繩、餵豬、放羊,是農村孩子每天生活的內容,但貧窮並沒有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很多次,我和週日回家的哥哥,在家裡屋頂的走廊板上一起探討,幻想有一天在歡口鎮上,有屬於我自己的一家商店。

但那時,即便是一家耗資最少的玩具店,投入也要三四千元,這個金額,是我們當時無法企及的數字,於是,我就把這樣的盼望放在夢裡。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一次偶然的機會,學校在招代課教師,一個親戚推薦我去試試,誰知這一去,我竟然在孩子們中間呆了整整兩年。那時的收入我記得在兩百六十元左右,每到發工資的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日子,我把錢交給父母,作為哥姐讀書的費用,心裡總有一股濃濃的幸福感,因為,我終於能夠為父母分擔一些壓力了。

記得在1995年年底,我聽一個同事說,豐縣歡口鎮王營村一個叫劉尊心的人,帶了不少家鄉人,到廣東東莞黃江鎮欣意製衣廠工作,收入每月都過千。這個消息對我而言,很有誘惑力。

於是,外出打工的想法,在我的腦子裡悄然滋生,久久不散。春節後的第三天,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哥哥:“在學校代課,也沒有啥指望,收入工資已經漲到350元,但對家庭而言,依然是杯水車薪,我想到南方闖闖,說不定會有其它的機遇”。

哥哥說,到陌生的地方去,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要不咱們先去王營問問吧,就這樣,帶著憧憬,也帶著萬分的期待,我們來到了劉尊心的老家。但卻被告知,廠裡暫時不招人了。可我不甘心,後來又陸續去了王營三次。

也許是我的真切打動了對方,也許是上帝對我的眷顧,總之,好事多磨,我終於拿到了到“欣意製衣”的入門券。

毫不誇張的說,那天回家時,我幸福的眼淚灑了一路。行走了那麼久之後,欣然的發現,在歲月裡,總有一段時光為自己綻放。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記得臨走前的那個晚上,我把自己蒙在被窩裡哭了很久,想著從此踏入社會,就此告別疼愛我的爺爺奶奶、父母和哥哥姐姐,而自己對外面的世界一片茫然,以後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了,心裡真是五味雜陳。但我知道那是一種甜蜜的憂傷。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出遠門,也是我第一次帶著家人的囑託,去感受南方的世界。

在欣意,我經歷短暫的適應後,迅速在車間裡結識了一大幫來自四面八方的工友們,有對外照顧有加的豐縣老鄉,有仗義豪爽的北方姑娘,有幹練利落的南方妹子,我們互相照顧,驅趕著離家的落寞和孤單,也一起加油打氣摸索著工作的方法,都希望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

只是,和他們相比,我有自己身上無法卸脫的重擔。哥哥和姐姐都已考上大學,每年鉅額的學費,讓父母已經無力承受,為此,我常常加班到很晚,每天都是帶著深深的疲憊回到宿舍。

記得最高的工資,竟然拿了近1800元,這對老家種地的父母而言,簡直是天文數字。發工資那天,我象徵性的自己留一點,剩下的都悉數郵寄父母。

工作之餘,我就給哥姐和父母寫信,述說著自己在外的快樂與思念。因著我的拼搏,哥哥和姐姐讀書,再也不用擔心學費之苦,哥哥說,你在咱們姊妹三個中,年齡最小,但為家中的付出,卻是最多的,如果哥哥哪天混好了,一定會好好報答你。姐姐也是,在大學期間,學習一直都很努力,成績一直在班級前幾名。我們,都沒有讓對方失望。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時光如流水一般,向前流淌。生活看似平平凡凡,但我在那裡卻收穫了滿滿的感動,有溫暖的勸言,有挫折後的寬慰,有迷茫時的指引,有情竇初開的純真,也有遇到難處後大家不遺餘力的幫扶。

記得在我進廠三個月左右的樣子,因著重感冒掛鹽水,情緒特別低落,人在生病時特別容易想家,在宿舍休息的那幾天,一些並不熟悉的同事買來水果,紛紛過來看我,那種浸透我心靈的場景,讓我至今銘記。

還記得在1998年12月,當我得知爺爺患了肝癌晚期,我當時焦急萬分,同組的一個豐縣老鄉,趕緊在第一時間內自己掏錢給我買了火車票,另外一些同事,你三十我五十的湊錢,財務也馬上給我結清了工資……那一幕幕,很難忘,很溫馨。

這樣打工的日子,一晃就是4年,哥哥和姐姐畢業後先後分配到徐州工作,各自過上了穩定的生活。

一次,哥哥鄭重的對我說,你這個年紀,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要不,就回歡口,實現自己當年的夢想吧。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欣意的這些年,是我感覺人生中最充實最值得回味的日子。它不但讓我在友愛的氛圍內成長,更讓我知道為家庭分擔壓力的自我價值。

我為此猶豫了兩個多月。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後來,我終於決定回豐縣發展了,卻是開心中夾雜著傷感,原來離開那個漂泊的地方,心還是會極其難過。打工久了,不管喜不喜歡那份工作,離職時都會有些留戀;漂泊久了,不管喜不喜歡那座城市,臨走前還是有萬般的不捨。

每次走出欣意,徜徉在黃江鎮陌生的街頭,我就感到非常沒有歸宿感,更不敢想象在他鄉紮根,從小我就是一個重情又念家的人,離開故土,離開親人讓我都是迫不得已,東莞再好也不是我的家,畢竟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窮窩。何況後來歡口鎮也發展迅速,日新月異。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我喜歡家鄉,熱愛家鄉。無論我飛得多遠,都會回來,因為拴住我心的那根線,攥在親人手裡,永遠血脈相連。

如今,在豐縣老家,我早已有了自己的事業,但每每回憶起在欣意的那段經歷,都會熱血沸騰。雖然我的那段青春都奉獻給了欣意,但真的感謝曾經給我機會的劉尊心先生和孫淑亞小姐,是你們給了我一次賺錢的機會,使我的家庭在最無助的時候,重燃希望。當然,你們也照顧了很多很多歡口老家的人。

也感謝欣意的王琳主管,是你的慧眼識人,賦予了我繽紛多彩的青春打工歲月,讓我積累了豐厚的閱歷和工作經驗,更重要的是,在我肆意恣放的好年華里,收穫了人間最彌足珍貴的東西!

回首在欣意打工的點點滴滴,我很想說,感謝生活,感謝那段時光給我的啟迪和感悟,讓我的人生充滿了很多值得回憶的內容,也讓我的生活一直是如此這般的錯綜豐實。


"

文:夢迴欣意

圖:來自網絡

前天,在豐縣讀書的兒子決定留校住宿,從而也使我有機會再次重返校園,現場再感受一下自己當年求學時的場景。只是如今的學校和我們那個時代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他們大多十六七歲的年齡,每個人都步履匆匆,在食堂、宿舍、教室形成三點一線的生活,使得每位莘莘學子籠罩在嚴肅緊張的學習氛圍裡。單調的學習生活,是打開成功大門的敲門磚,如今他們苦點累點,都是值得的。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看著他們的身影,這不禁讓我回想起自己當年的青春歲月。人,是不是常常回憶往昔,就代表自己已經老了?而我,回家生活已經很多年,但在東莞黃江鎮欣意製衣廠工作的那段時光,卻剝離了所有的經緯和空淺,總是有意無意的在我心間綻放。

15歲那年我初中畢業,當時哥哥和姐姐已經在豐縣歡口高中讀書,那時的家境並不好,父母每天躬身在土地裡掙扎求生,能夠供哥姐讀書,他們已經使出了渾身的解數。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我決定選擇棄學,於是,我把錄取通知書,悄悄的藏起來,以至於我這個舉動,在若干年後,母親談起,總是淚流滿面。

不上學的日子,打包、搓繩、餵豬、放羊,是農村孩子每天生活的內容,但貧窮並沒有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很多次,我和週日回家的哥哥,在家裡屋頂的走廊板上一起探討,幻想有一天在歡口鎮上,有屬於我自己的一家商店。

但那時,即便是一家耗資最少的玩具店,投入也要三四千元,這個金額,是我們當時無法企及的數字,於是,我就把這樣的盼望放在夢裡。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一次偶然的機會,學校在招代課教師,一個親戚推薦我去試試,誰知這一去,我竟然在孩子們中間呆了整整兩年。那時的收入我記得在兩百六十元左右,每到發工資的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日子,我把錢交給父母,作為哥姐讀書的費用,心裡總有一股濃濃的幸福感,因為,我終於能夠為父母分擔一些壓力了。

記得在1995年年底,我聽一個同事說,豐縣歡口鎮王營村一個叫劉尊心的人,帶了不少家鄉人,到廣東東莞黃江鎮欣意製衣廠工作,收入每月都過千。這個消息對我而言,很有誘惑力。

於是,外出打工的想法,在我的腦子裡悄然滋生,久久不散。春節後的第三天,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哥哥:“在學校代課,也沒有啥指望,收入工資已經漲到350元,但對家庭而言,依然是杯水車薪,我想到南方闖闖,說不定會有其它的機遇”。

哥哥說,到陌生的地方去,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要不咱們先去王營問問吧,就這樣,帶著憧憬,也帶著萬分的期待,我們來到了劉尊心的老家。但卻被告知,廠裡暫時不招人了。可我不甘心,後來又陸續去了王營三次。

也許是我的真切打動了對方,也許是上帝對我的眷顧,總之,好事多磨,我終於拿到了到“欣意製衣”的入門券。

毫不誇張的說,那天回家時,我幸福的眼淚灑了一路。行走了那麼久之後,欣然的發現,在歲月裡,總有一段時光為自己綻放。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記得臨走前的那個晚上,我把自己蒙在被窩裡哭了很久,想著從此踏入社會,就此告別疼愛我的爺爺奶奶、父母和哥哥姐姐,而自己對外面的世界一片茫然,以後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了,心裡真是五味雜陳。但我知道那是一種甜蜜的憂傷。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出遠門,也是我第一次帶著家人的囑託,去感受南方的世界。

在欣意,我經歷短暫的適應後,迅速在車間裡結識了一大幫來自四面八方的工友們,有對外照顧有加的豐縣老鄉,有仗義豪爽的北方姑娘,有幹練利落的南方妹子,我們互相照顧,驅趕著離家的落寞和孤單,也一起加油打氣摸索著工作的方法,都希望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

只是,和他們相比,我有自己身上無法卸脫的重擔。哥哥和姐姐都已考上大學,每年鉅額的學費,讓父母已經無力承受,為此,我常常加班到很晚,每天都是帶著深深的疲憊回到宿舍。

記得最高的工資,竟然拿了近1800元,這對老家種地的父母而言,簡直是天文數字。發工資那天,我象徵性的自己留一點,剩下的都悉數郵寄父母。

工作之餘,我就給哥姐和父母寫信,述說著自己在外的快樂與思念。因著我的拼搏,哥哥和姐姐讀書,再也不用擔心學費之苦,哥哥說,你在咱們姊妹三個中,年齡最小,但為家中的付出,卻是最多的,如果哥哥哪天混好了,一定會好好報答你。姐姐也是,在大學期間,學習一直都很努力,成績一直在班級前幾名。我們,都沒有讓對方失望。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時光如流水一般,向前流淌。生活看似平平凡凡,但我在那裡卻收穫了滿滿的感動,有溫暖的勸言,有挫折後的寬慰,有迷茫時的指引,有情竇初開的純真,也有遇到難處後大家不遺餘力的幫扶。

記得在我進廠三個月左右的樣子,因著重感冒掛鹽水,情緒特別低落,人在生病時特別容易想家,在宿舍休息的那幾天,一些並不熟悉的同事買來水果,紛紛過來看我,那種浸透我心靈的場景,讓我至今銘記。

還記得在1998年12月,當我得知爺爺患了肝癌晚期,我當時焦急萬分,同組的一個豐縣老鄉,趕緊在第一時間內自己掏錢給我買了火車票,另外一些同事,你三十我五十的湊錢,財務也馬上給我結清了工資……那一幕幕,很難忘,很溫馨。

這樣打工的日子,一晃就是4年,哥哥和姐姐畢業後先後分配到徐州工作,各自過上了穩定的生活。

一次,哥哥鄭重的對我說,你這個年紀,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要不,就回歡口,實現自己當年的夢想吧。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欣意的這些年,是我感覺人生中最充實最值得回味的日子。它不但讓我在友愛的氛圍內成長,更讓我知道為家庭分擔壓力的自我價值。

我為此猶豫了兩個多月。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後來,我終於決定回豐縣發展了,卻是開心中夾雜著傷感,原來離開那個漂泊的地方,心還是會極其難過。打工久了,不管喜不喜歡那份工作,離職時都會有些留戀;漂泊久了,不管喜不喜歡那座城市,臨走前還是有萬般的不捨。

每次走出欣意,徜徉在黃江鎮陌生的街頭,我就感到非常沒有歸宿感,更不敢想象在他鄉紮根,從小我就是一個重情又念家的人,離開故土,離開親人讓我都是迫不得已,東莞再好也不是我的家,畢竟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窮窩。何況後來歡口鎮也發展迅速,日新月異。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我喜歡家鄉,熱愛家鄉。無論我飛得多遠,都會回來,因為拴住我心的那根線,攥在親人手裡,永遠血脈相連。

如今,在豐縣老家,我早已有了自己的事業,但每每回憶起在欣意的那段經歷,都會熱血沸騰。雖然我的那段青春都奉獻給了欣意,但真的感謝曾經給我機會的劉尊心先生和孫淑亞小姐,是你們給了我一次賺錢的機會,使我的家庭在最無助的時候,重燃希望。當然,你們也照顧了很多很多歡口老家的人。

也感謝欣意的王琳主管,是你的慧眼識人,賦予了我繽紛多彩的青春打工歲月,讓我積累了豐厚的閱歷和工作經驗,更重要的是,在我肆意恣放的好年華里,收穫了人間最彌足珍貴的東西!

回首在欣意打工的點點滴滴,我很想說,感謝生活,感謝那段時光給我的啟迪和感悟,讓我的人生充滿了很多值得回憶的內容,也讓我的生活一直是如此這般的錯綜豐實。


鄉村紀事:當年,我放棄了“代課教師”,去東莞打工……


我想,有一天,我一定再去東莞黃江欣意製衣廠,去看看那裡的人,去看看那個留下我生命厚重印跡的地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