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第一書記:《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市第一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舍小家、為大家,在最艱苦的基層一線揮灑汗水,取得了突出成績。為了真實記錄全市駐村第一書記紮根基層、心繫群眾、真抓實幹的感人事蹟,市委組織部在全市開展了“我眼中的第一書記”徵文活動,現將優秀作品分期推送,以餮讀者。今天推出第五篇《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平橋區王崗鄉山頭村黨支部書記劉洋

“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初看這句話,你肯定在猜想這是個什麼樣的第一書記,怎麼大家就都不答應了?!你也無法和村民們口口相傳的“全能書記”“賣瓜書記”聯繫到一起,但當你見到這位皮膚晒得黝黑,身高一米八零的“眼鏡兒”,走過他的足跡、聽過他的故事,就會不禁肅然起敬,為他點贊!

記得那是2017年11月初,我們在村部第一次見到了這位叫邱琳的駐村第一書記,初見這個從區食藥監局過來穿著制服的大個子,給人的感覺很踏實,可他能為我們村和村民做些啥呢?大家心裡還真是沒底。但是之後的一件事,算是讓我們對他刮目相看。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市第一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舍小家、為大家,在最艱苦的基層一線揮灑汗水,取得了突出成績。為了真實記錄全市駐村第一書記紮根基層、心繫群眾、真抓實幹的感人事蹟,市委組織部在全市開展了“我眼中的第一書記”徵文活動,現將優秀作品分期推送,以餮讀者。今天推出第五篇《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平橋區王崗鄉山頭村黨支部書記劉洋

“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初看這句話,你肯定在猜想這是個什麼樣的第一書記,怎麼大家就都不答應了?!你也無法和村民們口口相傳的“全能書記”“賣瓜書記”聯繫到一起,但當你見到這位皮膚晒得黝黑,身高一米八零的“眼鏡兒”,走過他的足跡、聽過他的故事,就會不禁肅然起敬,為他點贊!

記得那是2017年11月初,我們在村部第一次見到了這位叫邱琳的駐村第一書記,初見這個從區食藥監局過來穿著制服的大個子,給人的感覺很踏實,可他能為我們村和村民做些啥呢?大家心裡還真是沒底。但是之後的一件事,算是讓我們對他刮目相看。

我眼中的第一書記:《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2018年元月,邱書記還在忙著熟悉政策、整理檔案,一場突降的大雪著實給了他一個下馬威。連續多日的降雪和低溫天氣,通村道路結冰被封,積雪不斷增厚,在這關鍵時刻,他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指揮在前,戰鬥一線。為了防止暴雪毀屋傷人,保障貧困戶有糧食裹腹、有衣物禦寒,他冒雪驅車到出村的路口拉回了抗災的衣被和救濟的應急食品;每天天一亮,他就和村幹部帶上乾糧、背上救濟物資,到相對偏遠的五保戶、低保戶和困難戶家中走訪調查。此時五保戶家中生活情況和他住村部面臨的情況也差不多,風雪堵門、水暖不足、保障困難……在這無助的時候,他們看到邱書記和村幹部踏著齊膝深的大雪,揹著兩雙可以輪換的鞋,艱難的將衣被、方便麵送到家中時,他們更多的震驚,口中最多的就是:“沒想到啊,沒想到……”“感謝共產黨,感謝邱書記!”

在邱書記的帶領下,村支兩委在災害天氣面前,沒有退縮、沒有畏步,大家齊心協力遍訪了全村五保戶、低保戶和貧困戶,疏通了封了近半月道路,排查了全村的受災情況,拉近了幹群關係,也拉近了他和貧困戶之間的距離。從此,貧困戶們都拿他當家人,當自己人,大事小情都會找他反映、找他商量!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市第一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舍小家、為大家,在最艱苦的基層一線揮灑汗水,取得了突出成績。為了真實記錄全市駐村第一書記紮根基層、心繫群眾、真抓實幹的感人事蹟,市委組織部在全市開展了“我眼中的第一書記”徵文活動,現將優秀作品分期推送,以餮讀者。今天推出第五篇《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平橋區王崗鄉山頭村黨支部書記劉洋

“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初看這句話,你肯定在猜想這是個什麼樣的第一書記,怎麼大家就都不答應了?!你也無法和村民們口口相傳的“全能書記”“賣瓜書記”聯繫到一起,但當你見到這位皮膚晒得黝黑,身高一米八零的“眼鏡兒”,走過他的足跡、聽過他的故事,就會不禁肅然起敬,為他點贊!

記得那是2017年11月初,我們在村部第一次見到了這位叫邱琳的駐村第一書記,初見這個從區食藥監局過來穿著制服的大個子,給人的感覺很踏實,可他能為我們村和村民做些啥呢?大家心裡還真是沒底。但是之後的一件事,算是讓我們對他刮目相看。

我眼中的第一書記:《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2018年元月,邱書記還在忙著熟悉政策、整理檔案,一場突降的大雪著實給了他一個下馬威。連續多日的降雪和低溫天氣,通村道路結冰被封,積雪不斷增厚,在這關鍵時刻,他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指揮在前,戰鬥一線。為了防止暴雪毀屋傷人,保障貧困戶有糧食裹腹、有衣物禦寒,他冒雪驅車到出村的路口拉回了抗災的衣被和救濟的應急食品;每天天一亮,他就和村幹部帶上乾糧、背上救濟物資,到相對偏遠的五保戶、低保戶和困難戶家中走訪調查。此時五保戶家中生活情況和他住村部面臨的情況也差不多,風雪堵門、水暖不足、保障困難……在這無助的時候,他們看到邱書記和村幹部踏著齊膝深的大雪,揹著兩雙可以輪換的鞋,艱難的將衣被、方便麵送到家中時,他們更多的震驚,口中最多的就是:“沒想到啊,沒想到……”“感謝共產黨,感謝邱書記!”

在邱書記的帶領下,村支兩委在災害天氣面前,沒有退縮、沒有畏步,大家齊心協力遍訪了全村五保戶、低保戶和貧困戶,疏通了封了近半月道路,排查了全村的受災情況,拉近了幹群關係,也拉近了他和貧困戶之間的距離。從此,貧困戶們都拿他當家人,當自己人,大事小情都會找他反映、找他商量!

我眼中的第一書記:《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隨著邱書記工作的不斷深入,如果你想在村部裡見到他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他不是揣著筆記本在農戶家走訪拉家常,就是在田間地頭和種植戶攀談,尋找規劃適合種養植的項目。他帶領我們村支兩委一班人到湖北、安徽等地學習借鑑,到周邊發展較好的鄉鎮、村組“取經學道”。回來後,經大家反覆討論,提出了“加強黨建增強班子、提升基礎建設水平、增加集體經濟收益、發展農業綜合實體”的發展思路,擬定了山頭村發展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開始了“月月小變化,四季大變樣”的發展之路。

“要發展、要修路;要通車、靠項目”。道路硬化不足,通組道路行車艱難,甚至連個像樣的文化活動廣場都沒有。邱書記是記在心頭、忙在腳下,先後到區食藥局、區扶貧辦、區交通局彙報工作、爭取項目。2018年5月,第一條貫穿山頭村3個村民組,連接平橋和桐柏的3.2公里“主幹道”順利通車,山頭村的基礎建設駛上了快車道,新修彭灣1.2公里村組路、劉新1公里村組路,打造了南北兩條循環路,東西兩條縣域連接路,山頭村半小時環形路,今年6月徹底實現了全境村組通車道路硬化和新鋪。建成500平米的文化活動廣場,節律健身操、暑期電影檔等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新修“愛心書屋”成了留守兒童的好去處;全區首批“愛心超市”試點村,也成了全鄉的樣板。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市第一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舍小家、為大家,在最艱苦的基層一線揮灑汗水,取得了突出成績。為了真實記錄全市駐村第一書記紮根基層、心繫群眾、真抓實幹的感人事蹟,市委組織部在全市開展了“我眼中的第一書記”徵文活動,現將優秀作品分期推送,以餮讀者。今天推出第五篇《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平橋區王崗鄉山頭村黨支部書記劉洋

“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初看這句話,你肯定在猜想這是個什麼樣的第一書記,怎麼大家就都不答應了?!你也無法和村民們口口相傳的“全能書記”“賣瓜書記”聯繫到一起,但當你見到這位皮膚晒得黝黑,身高一米八零的“眼鏡兒”,走過他的足跡、聽過他的故事,就會不禁肅然起敬,為他點贊!

記得那是2017年11月初,我們在村部第一次見到了這位叫邱琳的駐村第一書記,初見這個從區食藥監局過來穿著制服的大個子,給人的感覺很踏實,可他能為我們村和村民做些啥呢?大家心裡還真是沒底。但是之後的一件事,算是讓我們對他刮目相看。

我眼中的第一書記:《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2018年元月,邱書記還在忙著熟悉政策、整理檔案,一場突降的大雪著實給了他一個下馬威。連續多日的降雪和低溫天氣,通村道路結冰被封,積雪不斷增厚,在這關鍵時刻,他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指揮在前,戰鬥一線。為了防止暴雪毀屋傷人,保障貧困戶有糧食裹腹、有衣物禦寒,他冒雪驅車到出村的路口拉回了抗災的衣被和救濟的應急食品;每天天一亮,他就和村幹部帶上乾糧、背上救濟物資,到相對偏遠的五保戶、低保戶和困難戶家中走訪調查。此時五保戶家中生活情況和他住村部面臨的情況也差不多,風雪堵門、水暖不足、保障困難……在這無助的時候,他們看到邱書記和村幹部踏著齊膝深的大雪,揹著兩雙可以輪換的鞋,艱難的將衣被、方便麵送到家中時,他們更多的震驚,口中最多的就是:“沒想到啊,沒想到……”“感謝共產黨,感謝邱書記!”

在邱書記的帶領下,村支兩委在災害天氣面前,沒有退縮、沒有畏步,大家齊心協力遍訪了全村五保戶、低保戶和貧困戶,疏通了封了近半月道路,排查了全村的受災情況,拉近了幹群關係,也拉近了他和貧困戶之間的距離。從此,貧困戶們都拿他當家人,當自己人,大事小情都會找他反映、找他商量!

我眼中的第一書記:《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隨著邱書記工作的不斷深入,如果你想在村部裡見到他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他不是揣著筆記本在農戶家走訪拉家常,就是在田間地頭和種植戶攀談,尋找規劃適合種養植的項目。他帶領我們村支兩委一班人到湖北、安徽等地學習借鑑,到周邊發展較好的鄉鎮、村組“取經學道”。回來後,經大家反覆討論,提出了“加強黨建增強班子、提升基礎建設水平、增加集體經濟收益、發展農業綜合實體”的發展思路,擬定了山頭村發展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開始了“月月小變化,四季大變樣”的發展之路。

“要發展、要修路;要通車、靠項目”。道路硬化不足,通組道路行車艱難,甚至連個像樣的文化活動廣場都沒有。邱書記是記在心頭、忙在腳下,先後到區食藥局、區扶貧辦、區交通局彙報工作、爭取項目。2018年5月,第一條貫穿山頭村3個村民組,連接平橋和桐柏的3.2公里“主幹道”順利通車,山頭村的基礎建設駛上了快車道,新修彭灣1.2公里村組路、劉新1公里村組路,打造了南北兩條循環路,東西兩條縣域連接路,山頭村半小時環形路,今年6月徹底實現了全境村組通車道路硬化和新鋪。建成500平米的文化活動廣場,節律健身操、暑期電影檔等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新修“愛心書屋”成了留守兒童的好去處;全區首批“愛心超市”試點村,也成了全鄉的樣板。

我眼中的第一書記:《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之前,我們村水利設施不足,農業生產難保障,沒有一條水渠,沒有一座水庫,僅有的3343畝耕地只能依靠零星分佈的坑塘望天收水。邱書記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實地走訪調研,摸清了全村塘堰分佈情況和蓄水情況,多次向鄉黨委、政府彙報和申請,2018年和2019年通過土地整理和補充耕地項目,先後新修和改造了塘堰38口,小型水庫2座,申報了3公里水渠。這些水利工程的竣工,從根本上解決了山頭村的農業生產用水,為水產養殖奠定了堅實基礎。

發展集體經濟,增強集體活力和造血能力,不是一句空話,確實一件需要群策群力的大事情。村裡多年來,守著10平方公里的山林、塘堰、房產卻沒有丁點兒集體經濟收入,他多次召開村支委會、黨員代表會和村民代表大會,共同協商,集思廣益,但是收效甚微;雖然收回了一些固定資產,卻沒有收益,他只好另闢蹊徑。他先後找到幫扶單位和鄉黨委、政府,訂方案談想法,有時為了取得各方支持,甚至拿著準備厚厚的一沓材料一位一位的談,可以算是苦口婆心。終於,他的“投資入股村企業、集體分紅獲收益、吸納貧困戶創收”的方案獲得多方支持,先後注資近80萬元到村企業,實現了村集體經濟五萬元保底收入。集體經濟增加了,村支兩委腰包也鼓了,開展工作腰桿也硬了,慰問黨員也不再僅僅是“茶話會”,帶領村民改善人居環境也不再是口頭表揚了,大家都能從集體經濟的紅利中得到看的到、摸得著的“表揚”了!

2018年1月,我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嫣然農業有限公司,組建了合作社,但是偏僻的地理位置和閉塞的信息渠道制約了企業發展,眼看著合作社飼養的走地雞、草雞蛋,公司收購的大西瓜、燈籠椒,不是賣不上價格,就是窩在地裡乾著急,一度使我產生了放棄的想法!他不斷鼓勵我、引導我,帶我訪遍了周邊鄉鎮成功的鄉村新型農業綜合體,通過他們的講解和鮮活的致富經裡,放下包袱重拾信心!為了打開市場,他帶領我主動尋找客戶,炎炎夏季,我們經常是帶著圖文資料和農產品,一家家的跑、一戶戶的談,即便是車上帶著作為樣品的西瓜,他也捨不得吃,還說“咱們大老遠把優勢農貨帶出來,可不是為了咱們方便,是為了更好的銷售!”就這樣,我們把燈籠椒籤成了訂單種植,把雞賣進了機關食堂,把西瓜賣到了大型連鎖商超,甚至合作社的西瓜還作為區委、區政府建軍九十二週年的慰問品送給到了人民子弟兵的軍營裡,這在以前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在他的幫助下,我做到了!在他的帶領下,我們村的兩家企業不僅僅對全村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產業扶貧疊加覆蓋,還帶動更多的村民通過田地入股、勞動薪酬、注資分紅等多種形式實現了貧困戶的穩定增收。

在民生問題上,老支書說過一句話,我記憶猶新:“只有邱書記想不到的,沒有他做不到的”!“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無論是貧困戶還是一般村民,只要他發現或是找到他,他都會想方設法在政策範圍內幫扶他們。貧困戶肖德兵兩口智力較低,甚至幾次在鄉里組織的評殘鑑定上門服務,均因他們找錯地方或記混時間而未能鑑定上,他同幫扶責任人積極聯繫區殘聯和市六院,親自開車把兩口帶到醫院,找到院長和鑑定專家說明情況,專家破例為他夫妻兩口召開了一次評審會議並順利通過,也解決了他兩口多年的難題;非貧困戶朱恩華子女常年在外,身邊無人照顧,他甚至多次開車帶著到區、鄉參加鑑定,最終也通過了評殘鑑定!記得有位領導說過“小邱,是個有情懷的第一書記!”這句話,我甚是認同。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市第一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舍小家、為大家,在最艱苦的基層一線揮灑汗水,取得了突出成績。為了真實記錄全市駐村第一書記紮根基層、心繫群眾、真抓實幹的感人事蹟,市委組織部在全市開展了“我眼中的第一書記”徵文活動,現將優秀作品分期推送,以餮讀者。今天推出第五篇《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平橋區王崗鄉山頭村黨支部書記劉洋

“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初看這句話,你肯定在猜想這是個什麼樣的第一書記,怎麼大家就都不答應了?!你也無法和村民們口口相傳的“全能書記”“賣瓜書記”聯繫到一起,但當你見到這位皮膚晒得黝黑,身高一米八零的“眼鏡兒”,走過他的足跡、聽過他的故事,就會不禁肅然起敬,為他點贊!

記得那是2017年11月初,我們在村部第一次見到了這位叫邱琳的駐村第一書記,初見這個從區食藥監局過來穿著制服的大個子,給人的感覺很踏實,可他能為我們村和村民做些啥呢?大家心裡還真是沒底。但是之後的一件事,算是讓我們對他刮目相看。

我眼中的第一書記:《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2018年元月,邱書記還在忙著熟悉政策、整理檔案,一場突降的大雪著實給了他一個下馬威。連續多日的降雪和低溫天氣,通村道路結冰被封,積雪不斷增厚,在這關鍵時刻,他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指揮在前,戰鬥一線。為了防止暴雪毀屋傷人,保障貧困戶有糧食裹腹、有衣物禦寒,他冒雪驅車到出村的路口拉回了抗災的衣被和救濟的應急食品;每天天一亮,他就和村幹部帶上乾糧、背上救濟物資,到相對偏遠的五保戶、低保戶和困難戶家中走訪調查。此時五保戶家中生活情況和他住村部面臨的情況也差不多,風雪堵門、水暖不足、保障困難……在這無助的時候,他們看到邱書記和村幹部踏著齊膝深的大雪,揹著兩雙可以輪換的鞋,艱難的將衣被、方便麵送到家中時,他們更多的震驚,口中最多的就是:“沒想到啊,沒想到……”“感謝共產黨,感謝邱書記!”

在邱書記的帶領下,村支兩委在災害天氣面前,沒有退縮、沒有畏步,大家齊心協力遍訪了全村五保戶、低保戶和貧困戶,疏通了封了近半月道路,排查了全村的受災情況,拉近了幹群關係,也拉近了他和貧困戶之間的距離。從此,貧困戶們都拿他當家人,當自己人,大事小情都會找他反映、找他商量!

我眼中的第一書記:《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隨著邱書記工作的不斷深入,如果你想在村部裡見到他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他不是揣著筆記本在農戶家走訪拉家常,就是在田間地頭和種植戶攀談,尋找規劃適合種養植的項目。他帶領我們村支兩委一班人到湖北、安徽等地學習借鑑,到周邊發展較好的鄉鎮、村組“取經學道”。回來後,經大家反覆討論,提出了“加強黨建增強班子、提升基礎建設水平、增加集體經濟收益、發展農業綜合實體”的發展思路,擬定了山頭村發展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開始了“月月小變化,四季大變樣”的發展之路。

“要發展、要修路;要通車、靠項目”。道路硬化不足,通組道路行車艱難,甚至連個像樣的文化活動廣場都沒有。邱書記是記在心頭、忙在腳下,先後到區食藥局、區扶貧辦、區交通局彙報工作、爭取項目。2018年5月,第一條貫穿山頭村3個村民組,連接平橋和桐柏的3.2公里“主幹道”順利通車,山頭村的基礎建設駛上了快車道,新修彭灣1.2公里村組路、劉新1公里村組路,打造了南北兩條循環路,東西兩條縣域連接路,山頭村半小時環形路,今年6月徹底實現了全境村組通車道路硬化和新鋪。建成500平米的文化活動廣場,節律健身操、暑期電影檔等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新修“愛心書屋”成了留守兒童的好去處;全區首批“愛心超市”試點村,也成了全鄉的樣板。

我眼中的第一書記:《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之前,我們村水利設施不足,農業生產難保障,沒有一條水渠,沒有一座水庫,僅有的3343畝耕地只能依靠零星分佈的坑塘望天收水。邱書記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實地走訪調研,摸清了全村塘堰分佈情況和蓄水情況,多次向鄉黨委、政府彙報和申請,2018年和2019年通過土地整理和補充耕地項目,先後新修和改造了塘堰38口,小型水庫2座,申報了3公里水渠。這些水利工程的竣工,從根本上解決了山頭村的農業生產用水,為水產養殖奠定了堅實基礎。

發展集體經濟,增強集體活力和造血能力,不是一句空話,確實一件需要群策群力的大事情。村裡多年來,守著10平方公里的山林、塘堰、房產卻沒有丁點兒集體經濟收入,他多次召開村支委會、黨員代表會和村民代表大會,共同協商,集思廣益,但是收效甚微;雖然收回了一些固定資產,卻沒有收益,他只好另闢蹊徑。他先後找到幫扶單位和鄉黨委、政府,訂方案談想法,有時為了取得各方支持,甚至拿著準備厚厚的一沓材料一位一位的談,可以算是苦口婆心。終於,他的“投資入股村企業、集體分紅獲收益、吸納貧困戶創收”的方案獲得多方支持,先後注資近80萬元到村企業,實現了村集體經濟五萬元保底收入。集體經濟增加了,村支兩委腰包也鼓了,開展工作腰桿也硬了,慰問黨員也不再僅僅是“茶話會”,帶領村民改善人居環境也不再是口頭表揚了,大家都能從集體經濟的紅利中得到看的到、摸得著的“表揚”了!

2018年1月,我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嫣然農業有限公司,組建了合作社,但是偏僻的地理位置和閉塞的信息渠道制約了企業發展,眼看著合作社飼養的走地雞、草雞蛋,公司收購的大西瓜、燈籠椒,不是賣不上價格,就是窩在地裡乾著急,一度使我產生了放棄的想法!他不斷鼓勵我、引導我,帶我訪遍了周邊鄉鎮成功的鄉村新型農業綜合體,通過他們的講解和鮮活的致富經裡,放下包袱重拾信心!為了打開市場,他帶領我主動尋找客戶,炎炎夏季,我們經常是帶著圖文資料和農產品,一家家的跑、一戶戶的談,即便是車上帶著作為樣品的西瓜,他也捨不得吃,還說“咱們大老遠把優勢農貨帶出來,可不是為了咱們方便,是為了更好的銷售!”就這樣,我們把燈籠椒籤成了訂單種植,把雞賣進了機關食堂,把西瓜賣到了大型連鎖商超,甚至合作社的西瓜還作為區委、區政府建軍九十二週年的慰問品送給到了人民子弟兵的軍營裡,這在以前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在他的幫助下,我做到了!在他的帶領下,我們村的兩家企業不僅僅對全村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產業扶貧疊加覆蓋,還帶動更多的村民通過田地入股、勞動薪酬、注資分紅等多種形式實現了貧困戶的穩定增收。

在民生問題上,老支書說過一句話,我記憶猶新:“只有邱書記想不到的,沒有他做不到的”!“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無論是貧困戶還是一般村民,只要他發現或是找到他,他都會想方設法在政策範圍內幫扶他們。貧困戶肖德兵兩口智力較低,甚至幾次在鄉里組織的評殘鑑定上門服務,均因他們找錯地方或記混時間而未能鑑定上,他同幫扶責任人積極聯繫區殘聯和市六院,親自開車把兩口帶到醫院,找到院長和鑑定專家說明情況,專家破例為他夫妻兩口召開了一次評審會議並順利通過,也解決了他兩口多年的難題;非貧困戶朱恩華子女常年在外,身邊無人照顧,他甚至多次開車帶著到區、鄉參加鑑定,最終也通過了評殘鑑定!記得有位領導說過“小邱,是個有情懷的第一書記!”這句話,我甚是認同。

我眼中的第一書記:《這個第一書記,我們不答應》

回顧邱書記駐村這三個年頭,他的駐村工作是紮紮實實,勤勤懇懇;他的工作態度是認認真真、兢兢業業;他的情懷是黨在心中、心中有民!鄉領導說過:有邱琳這樣的好書記在山頭,在百姓身邊,我們放心,組織放心!無論是市、區、鄉檢查還是暗訪,無論是調查還是觀摩,看到邱書記能長期堅守崗位,兢兢業業,成效顯著,都對他稱讚有加!鑑於他的勤懇、務實工作,他還獲得“信陽市優秀黨務工作者獎章”、被評為“平橋區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等榮譽稱號!

在邱書記走過的山頭村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寸土都留下了他厚實的身影和堅實的足跡。村民們從最早的“這個第一書記來幹啥”,到“這是書記是個幹事兒的書記”,到現在的“這個小邱琳要是沒我們同意走嘍,我們可不答應”!

是的,“村民不答應”——這不僅是對他工作的肯定,更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我相信,山頭村支兩委在鄉黨委、政府的關心幫助下,在邱書記的帶領下,我們會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成果,開闢更美好更壯麗的新篇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