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

作者:無國界村民。一個大都市的鄉下人,曾混跡新聞業、投資銀行。

"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

作者:無國界村民。一個大都市的鄉下人,曾混跡新聞業、投資銀行。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到達倫敦的第三天,我到警察局登記(新留學生需要登記)。

警局給的表格裡要填:父親出生地、母親出生地、自己的出生地、護照簽發地。

我發現我的表格裡出現了四個完全不同的地點,而且不在同一個國家。

無須說什麼,我的身世背景已經大寫著“流動人口”(Migrant)這個詞。

哪裡是故鄉?這曾是困擾我的一個問題。我的祖父從福建移民印尼,我的爸爸生長在萬隆,媽媽下鄉插隊,我出生在大西北,大學在上海讀,畢業後歷經上海、北京、倫敦和新加坡工作生活。

曾有家長問:全家遷徙,或者讓孩子小小年紀出國,孩子未來會不會有身份的困惑,容易孤獨?

我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可以講講自己的故事。

01

森林裡的一條海魚,不一樣的自己

一位朋友曾問我:你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跟周圍小孩有點不一樣?

有意思的問題。其實作為移民的孩子,就好像一條海魚被誤投到森林裡,小孩子又很敏感,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不同。

我大概在幼兒園開學不久便注意到差異。首先是外形上面。北方孩子很結實,而我當時又瘦又小,大家笑我說,我的腿還沒人家胳膊粗;其次是語言。我和小夥伴之間,常常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比如我喊爸爸的哥哥“伯伯”,其他孩子喊“大爺”,而他們罵人也會說“你大爺的”,以至於好長一段時間,我覺得大爺是個神奇的詞……

那是人生第一次 culture shock(文化衝突),之後的生活中無論怎樣遷徙,彷佛都已有了經驗,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了。

"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

作者:無國界村民。一個大都市的鄉下人,曾混跡新聞業、投資銀行。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到達倫敦的第三天,我到警察局登記(新留學生需要登記)。

警局給的表格裡要填:父親出生地、母親出生地、自己的出生地、護照簽發地。

我發現我的表格裡出現了四個完全不同的地點,而且不在同一個國家。

無須說什麼,我的身世背景已經大寫著“流動人口”(Migrant)這個詞。

哪裡是故鄉?這曾是困擾我的一個問題。我的祖父從福建移民印尼,我的爸爸生長在萬隆,媽媽下鄉插隊,我出生在大西北,大學在上海讀,畢業後歷經上海、北京、倫敦和新加坡工作生活。

曾有家長問:全家遷徙,或者讓孩子小小年紀出國,孩子未來會不會有身份的困惑,容易孤獨?

我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可以講講自己的故事。

01

森林裡的一條海魚,不一樣的自己

一位朋友曾問我:你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跟周圍小孩有點不一樣?

有意思的問題。其實作為移民的孩子,就好像一條海魚被誤投到森林裡,小孩子又很敏感,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不同。

我大概在幼兒園開學不久便注意到差異。首先是外形上面。北方孩子很結實,而我當時又瘦又小,大家笑我說,我的腿還沒人家胳膊粗;其次是語言。我和小夥伴之間,常常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比如我喊爸爸的哥哥“伯伯”,其他孩子喊“大爺”,而他們罵人也會說“你大爺的”,以至於好長一段時間,我覺得大爺是個神奇的詞……

那是人生第一次 culture shock(文化衝突),之後的生活中無論怎樣遷徙,彷佛都已有了經驗,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了。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小時候,我的口音裡混雜了南洋味道的普通話。幼兒園開學後,我很快調整了自己的語調,習得一口北方口音,甚至為了融入,比小夥伴講得還要彪悍,不再是那個講話軟軟糯糯的小女孩。

回到家,父母很驚訝的發現,女兒變成了“另一個人”,他們常常提醒我不要總是模仿同學,要保留自己的文化,但小孩子怎麼會聽呢?就好像那些美國二代華人,從小拒絕講中文一樣。畢竟,大環境才是孩子最在意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家長會感到焦慮,覺得孩子沒有完全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式成長。但當你把這些經驗放到拉長的人生中看,會發現: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當我開始向身邊的小夥伴們學習,彷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同學們到我家吃飯,驚歎粽子居然包了肉;而我到同學家玩,才知道粽子裡還可以放紅棗,甜粽子居然也很好吃!

這樣的“文化交流”,讓我日後對於“差異”這件事,沒有很激烈的反應。很多人吐槽上海人“計較”、“小氣”,但我能理解這是在逼仄生活中長出來的另一種生存智慧;在北京工作,大家說這城市太大了,去哪都堵,但我在堵車時看了很多書、與周圍人聊有趣的事,學到不少東西;來到倫敦上學,夥伴們吐槽英國的食物沒法吃,但我覺得挺好啊,尤其各種烤雞;在倫敦的陰雨天,我發現他們創造了燦爛的藝術,博物館裡太棒了……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

"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

作者:無國界村民。一個大都市的鄉下人,曾混跡新聞業、投資銀行。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到達倫敦的第三天,我到警察局登記(新留學生需要登記)。

警局給的表格裡要填:父親出生地、母親出生地、自己的出生地、護照簽發地。

我發現我的表格裡出現了四個完全不同的地點,而且不在同一個國家。

無須說什麼,我的身世背景已經大寫著“流動人口”(Migrant)這個詞。

哪裡是故鄉?這曾是困擾我的一個問題。我的祖父從福建移民印尼,我的爸爸生長在萬隆,媽媽下鄉插隊,我出生在大西北,大學在上海讀,畢業後歷經上海、北京、倫敦和新加坡工作生活。

曾有家長問:全家遷徙,或者讓孩子小小年紀出國,孩子未來會不會有身份的困惑,容易孤獨?

我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可以講講自己的故事。

01

森林裡的一條海魚,不一樣的自己

一位朋友曾問我:你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跟周圍小孩有點不一樣?

有意思的問題。其實作為移民的孩子,就好像一條海魚被誤投到森林裡,小孩子又很敏感,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不同。

我大概在幼兒園開學不久便注意到差異。首先是外形上面。北方孩子很結實,而我當時又瘦又小,大家笑我說,我的腿還沒人家胳膊粗;其次是語言。我和小夥伴之間,常常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比如我喊爸爸的哥哥“伯伯”,其他孩子喊“大爺”,而他們罵人也會說“你大爺的”,以至於好長一段時間,我覺得大爺是個神奇的詞……

那是人生第一次 culture shock(文化衝突),之後的生活中無論怎樣遷徙,彷佛都已有了經驗,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了。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小時候,我的口音裡混雜了南洋味道的普通話。幼兒園開學後,我很快調整了自己的語調,習得一口北方口音,甚至為了融入,比小夥伴講得還要彪悍,不再是那個講話軟軟糯糯的小女孩。

回到家,父母很驚訝的發現,女兒變成了“另一個人”,他們常常提醒我不要總是模仿同學,要保留自己的文化,但小孩子怎麼會聽呢?就好像那些美國二代華人,從小拒絕講中文一樣。畢竟,大環境才是孩子最在意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家長會感到焦慮,覺得孩子沒有完全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式成長。但當你把這些經驗放到拉長的人生中看,會發現: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當我開始向身邊的小夥伴們學習,彷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同學們到我家吃飯,驚歎粽子居然包了肉;而我到同學家玩,才知道粽子裡還可以放紅棗,甜粽子居然也很好吃!

這樣的“文化交流”,讓我日後對於“差異”這件事,沒有很激烈的反應。很多人吐槽上海人“計較”、“小氣”,但我能理解這是在逼仄生活中長出來的另一種生存智慧;在北京工作,大家說這城市太大了,去哪都堵,但我在堵車時看了很多書、與周圍人聊有趣的事,學到不少東西;來到倫敦上學,夥伴們吐槽英國的食物沒法吃,但我覺得挺好啊,尤其各種烤雞;在倫敦的陰雨天,我發現他們創造了燦爛的藝術,博物館裡太棒了……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同時,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

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當然,這個大前提是,小時候沒有因為文化差異,受到過分的排擠和傷害。倘若周圍環境給孩子創傷,那麼差異化就變成恐懼的來源了。孩子需要先增加安全感,再迎接變化精彩的世界。

02

孤獨,鍛鍊了什麼能力?

生長在三代移民的家庭,我曾十分好奇:那些祖孫三、四代都待在同一個城市的一家人,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擁有自己的一片森林,從來沒有分開過,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那年7月份,我從倫敦畢業,準備留在英國找工作。有一天,我到車站去送即將回中國的薇薇。擁抱時,薇薇眼眶溼了,她說:“你知道嗎,我也很喜歡倫敦,好羨慕你可以開開心心留在這。而我,我的爸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嬸嬸,一大家人都在另一個城市。就我一個人在這,我好糾結啊,我又想留下,又捨不得她們……”

那時忽然明白了。我和薇薇的區別大概就是:我,擁有自由;而她,擁有故鄉。我們都偷偷的羨慕著對方。

"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

作者:無國界村民。一個大都市的鄉下人,曾混跡新聞業、投資銀行。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到達倫敦的第三天,我到警察局登記(新留學生需要登記)。

警局給的表格裡要填:父親出生地、母親出生地、自己的出生地、護照簽發地。

我發現我的表格裡出現了四個完全不同的地點,而且不在同一個國家。

無須說什麼,我的身世背景已經大寫著“流動人口”(Migrant)這個詞。

哪裡是故鄉?這曾是困擾我的一個問題。我的祖父從福建移民印尼,我的爸爸生長在萬隆,媽媽下鄉插隊,我出生在大西北,大學在上海讀,畢業後歷經上海、北京、倫敦和新加坡工作生活。

曾有家長問:全家遷徙,或者讓孩子小小年紀出國,孩子未來會不會有身份的困惑,容易孤獨?

我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可以講講自己的故事。

01

森林裡的一條海魚,不一樣的自己

一位朋友曾問我:你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跟周圍小孩有點不一樣?

有意思的問題。其實作為移民的孩子,就好像一條海魚被誤投到森林裡,小孩子又很敏感,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不同。

我大概在幼兒園開學不久便注意到差異。首先是外形上面。北方孩子很結實,而我當時又瘦又小,大家笑我說,我的腿還沒人家胳膊粗;其次是語言。我和小夥伴之間,常常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比如我喊爸爸的哥哥“伯伯”,其他孩子喊“大爺”,而他們罵人也會說“你大爺的”,以至於好長一段時間,我覺得大爺是個神奇的詞……

那是人生第一次 culture shock(文化衝突),之後的生活中無論怎樣遷徙,彷佛都已有了經驗,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了。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小時候,我的口音裡混雜了南洋味道的普通話。幼兒園開學後,我很快調整了自己的語調,習得一口北方口音,甚至為了融入,比小夥伴講得還要彪悍,不再是那個講話軟軟糯糯的小女孩。

回到家,父母很驚訝的發現,女兒變成了“另一個人”,他們常常提醒我不要總是模仿同學,要保留自己的文化,但小孩子怎麼會聽呢?就好像那些美國二代華人,從小拒絕講中文一樣。畢竟,大環境才是孩子最在意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家長會感到焦慮,覺得孩子沒有完全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式成長。但當你把這些經驗放到拉長的人生中看,會發現: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當我開始向身邊的小夥伴們學習,彷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同學們到我家吃飯,驚歎粽子居然包了肉;而我到同學家玩,才知道粽子裡還可以放紅棗,甜粽子居然也很好吃!

這樣的“文化交流”,讓我日後對於“差異”這件事,沒有很激烈的反應。很多人吐槽上海人“計較”、“小氣”,但我能理解這是在逼仄生活中長出來的另一種生存智慧;在北京工作,大家說這城市太大了,去哪都堵,但我在堵車時看了很多書、與周圍人聊有趣的事,學到不少東西;來到倫敦上學,夥伴們吐槽英國的食物沒法吃,但我覺得挺好啊,尤其各種烤雞;在倫敦的陰雨天,我發現他們創造了燦爛的藝術,博物館裡太棒了……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同時,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

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當然,這個大前提是,小時候沒有因為文化差異,受到過分的排擠和傷害。倘若周圍環境給孩子創傷,那麼差異化就變成恐懼的來源了。孩子需要先增加安全感,再迎接變化精彩的世界。

02

孤獨,鍛鍊了什麼能力?

生長在三代移民的家庭,我曾十分好奇:那些祖孫三、四代都待在同一個城市的一家人,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擁有自己的一片森林,從來沒有分開過,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那年7月份,我從倫敦畢業,準備留在英國找工作。有一天,我到車站去送即將回中國的薇薇。擁抱時,薇薇眼眶溼了,她說:“你知道嗎,我也很喜歡倫敦,好羨慕你可以開開心心留在這。而我,我的爸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嬸嬸,一大家人都在另一個城市。就我一個人在這,我好糾結啊,我又想留下,又捨不得她們……”

那時忽然明白了。我和薇薇的區別大概就是:我,擁有自由;而她,擁有故鄉。我們都偷偷的羨慕著對方。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作為移民的孩子,如果你問我從小最害怕什麼?我的答案是:怕過節

每到節日,學校提早放學,同學們都高高興興的,被父母親戚接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家;而我只能像平常一樣回到父母家。院子裡的小夥伴都不出來玩了,整個大院冷冷清清的。每家似乎都亮著幸福的團圓燈光,而我家仍然只有三個人,爸爸媽媽流露出對於家鄉的思念,一根電話線牽起遙遠的親情……那種淒涼的感覺一直印在腦海。

小時候,由於沒有祖父母的支持,也沒有表兄姐妹一起玩,我從很小就會被一個人鎖在家裡,爸媽都有事不在。

這樣的經歷當然不算愉快的。但回想起來,孩子也沒有想象中那麼脆弱。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光裡,為自己製造了一個豐富的想象世界。

那些安安靜靜的時光,讓我成為了一個細膩敏感的人。這個特質極大的幫助了我的寫作。小時候,我雖沒有讀書萬卷,但我的作文年年拿獎……彷彿並沒有做太多努力,我就成了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

作者:無國界村民。一個大都市的鄉下人,曾混跡新聞業、投資銀行。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到達倫敦的第三天,我到警察局登記(新留學生需要登記)。

警局給的表格裡要填:父親出生地、母親出生地、自己的出生地、護照簽發地。

我發現我的表格裡出現了四個完全不同的地點,而且不在同一個國家。

無須說什麼,我的身世背景已經大寫著“流動人口”(Migrant)這個詞。

哪裡是故鄉?這曾是困擾我的一個問題。我的祖父從福建移民印尼,我的爸爸生長在萬隆,媽媽下鄉插隊,我出生在大西北,大學在上海讀,畢業後歷經上海、北京、倫敦和新加坡工作生活。

曾有家長問:全家遷徙,或者讓孩子小小年紀出國,孩子未來會不會有身份的困惑,容易孤獨?

我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可以講講自己的故事。

01

森林裡的一條海魚,不一樣的自己

一位朋友曾問我:你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跟周圍小孩有點不一樣?

有意思的問題。其實作為移民的孩子,就好像一條海魚被誤投到森林裡,小孩子又很敏感,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不同。

我大概在幼兒園開學不久便注意到差異。首先是外形上面。北方孩子很結實,而我當時又瘦又小,大家笑我說,我的腿還沒人家胳膊粗;其次是語言。我和小夥伴之間,常常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比如我喊爸爸的哥哥“伯伯”,其他孩子喊“大爺”,而他們罵人也會說“你大爺的”,以至於好長一段時間,我覺得大爺是個神奇的詞……

那是人生第一次 culture shock(文化衝突),之後的生活中無論怎樣遷徙,彷佛都已有了經驗,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了。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小時候,我的口音裡混雜了南洋味道的普通話。幼兒園開學後,我很快調整了自己的語調,習得一口北方口音,甚至為了融入,比小夥伴講得還要彪悍,不再是那個講話軟軟糯糯的小女孩。

回到家,父母很驚訝的發現,女兒變成了“另一個人”,他們常常提醒我不要總是模仿同學,要保留自己的文化,但小孩子怎麼會聽呢?就好像那些美國二代華人,從小拒絕講中文一樣。畢竟,大環境才是孩子最在意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家長會感到焦慮,覺得孩子沒有完全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式成長。但當你把這些經驗放到拉長的人生中看,會發現: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當我開始向身邊的小夥伴們學習,彷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同學們到我家吃飯,驚歎粽子居然包了肉;而我到同學家玩,才知道粽子裡還可以放紅棗,甜粽子居然也很好吃!

這樣的“文化交流”,讓我日後對於“差異”這件事,沒有很激烈的反應。很多人吐槽上海人“計較”、“小氣”,但我能理解這是在逼仄生活中長出來的另一種生存智慧;在北京工作,大家說這城市太大了,去哪都堵,但我在堵車時看了很多書、與周圍人聊有趣的事,學到不少東西;來到倫敦上學,夥伴們吐槽英國的食物沒法吃,但我覺得挺好啊,尤其各種烤雞;在倫敦的陰雨天,我發現他們創造了燦爛的藝術,博物館裡太棒了……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同時,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

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當然,這個大前提是,小時候沒有因為文化差異,受到過分的排擠和傷害。倘若周圍環境給孩子創傷,那麼差異化就變成恐懼的來源了。孩子需要先增加安全感,再迎接變化精彩的世界。

02

孤獨,鍛鍊了什麼能力?

生長在三代移民的家庭,我曾十分好奇:那些祖孫三、四代都待在同一個城市的一家人,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擁有自己的一片森林,從來沒有分開過,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那年7月份,我從倫敦畢業,準備留在英國找工作。有一天,我到車站去送即將回中國的薇薇。擁抱時,薇薇眼眶溼了,她說:“你知道嗎,我也很喜歡倫敦,好羨慕你可以開開心心留在這。而我,我的爸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嬸嬸,一大家人都在另一個城市。就我一個人在這,我好糾結啊,我又想留下,又捨不得她們……”

那時忽然明白了。我和薇薇的區別大概就是:我,擁有自由;而她,擁有故鄉。我們都偷偷的羨慕著對方。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作為移民的孩子,如果你問我從小最害怕什麼?我的答案是:怕過節

每到節日,學校提早放學,同學們都高高興興的,被父母親戚接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家;而我只能像平常一樣回到父母家。院子裡的小夥伴都不出來玩了,整個大院冷冷清清的。每家似乎都亮著幸福的團圓燈光,而我家仍然只有三個人,爸爸媽媽流露出對於家鄉的思念,一根電話線牽起遙遠的親情……那種淒涼的感覺一直印在腦海。

小時候,由於沒有祖父母的支持,也沒有表兄姐妹一起玩,我從很小就會被一個人鎖在家裡,爸媽都有事不在。

這樣的經歷當然不算愉快的。但回想起來,孩子也沒有想象中那麼脆弱。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光裡,為自己製造了一個豐富的想象世界。

那些安安靜靜的時光,讓我成為了一個細膩敏感的人。這個特質極大的幫助了我的寫作。小時候,我雖沒有讀書萬卷,但我的作文年年拿獎……彷彿並沒有做太多努力,我就成了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成年後我注意到,那些和我經歷相似的人,有的成了優秀的程序員、有的成了科學家、喜劇演員、或編劇。

早年的孤獨經歷,讓他們更加專注、耐得住寂寞、甚至具備獨特的幽默感。他們知道怎麼讓自己開心,也知道如何不依靠別人的陪伴活著。

當然,凡事需要把握一個度,我並不贊成父母把年幼的孩子留在家裡,尤其現在樓裡鄰里不再那麼熟識,無法給孩子應急的支持。

但舉這個例子想說:凡事都可能有利弊兩面。孤獨、壓力、困惑這些聽起來很喪的詞,也可以很正能量孤獨引人思考,壓力催人努力,困惑代表還沒有放棄……無論是否在移民家庭,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些,理性看待它們,生活會變得不一樣。

有時候,我們的問題不在於孤獨或者壓力本身,而在於我們太愛孩子,會把一些事情想得過於負面,總想幫孩子避免,替他擋掉一切的風雨。豈不知,母的焦慮,可能比事情本身更傷害孩子。

"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

作者:無國界村民。一個大都市的鄉下人,曾混跡新聞業、投資銀行。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到達倫敦的第三天,我到警察局登記(新留學生需要登記)。

警局給的表格裡要填:父親出生地、母親出生地、自己的出生地、護照簽發地。

我發現我的表格裡出現了四個完全不同的地點,而且不在同一個國家。

無須說什麼,我的身世背景已經大寫著“流動人口”(Migrant)這個詞。

哪裡是故鄉?這曾是困擾我的一個問題。我的祖父從福建移民印尼,我的爸爸生長在萬隆,媽媽下鄉插隊,我出生在大西北,大學在上海讀,畢業後歷經上海、北京、倫敦和新加坡工作生活。

曾有家長問:全家遷徙,或者讓孩子小小年紀出國,孩子未來會不會有身份的困惑,容易孤獨?

我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可以講講自己的故事。

01

森林裡的一條海魚,不一樣的自己

一位朋友曾問我:你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跟周圍小孩有點不一樣?

有意思的問題。其實作為移民的孩子,就好像一條海魚被誤投到森林裡,小孩子又很敏感,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不同。

我大概在幼兒園開學不久便注意到差異。首先是外形上面。北方孩子很結實,而我當時又瘦又小,大家笑我說,我的腿還沒人家胳膊粗;其次是語言。我和小夥伴之間,常常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比如我喊爸爸的哥哥“伯伯”,其他孩子喊“大爺”,而他們罵人也會說“你大爺的”,以至於好長一段時間,我覺得大爺是個神奇的詞……

那是人生第一次 culture shock(文化衝突),之後的生活中無論怎樣遷徙,彷佛都已有了經驗,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了。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小時候,我的口音裡混雜了南洋味道的普通話。幼兒園開學後,我很快調整了自己的語調,習得一口北方口音,甚至為了融入,比小夥伴講得還要彪悍,不再是那個講話軟軟糯糯的小女孩。

回到家,父母很驚訝的發現,女兒變成了“另一個人”,他們常常提醒我不要總是模仿同學,要保留自己的文化,但小孩子怎麼會聽呢?就好像那些美國二代華人,從小拒絕講中文一樣。畢竟,大環境才是孩子最在意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家長會感到焦慮,覺得孩子沒有完全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式成長。但當你把這些經驗放到拉長的人生中看,會發現: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當我開始向身邊的小夥伴們學習,彷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同學們到我家吃飯,驚歎粽子居然包了肉;而我到同學家玩,才知道粽子裡還可以放紅棗,甜粽子居然也很好吃!

這樣的“文化交流”,讓我日後對於“差異”這件事,沒有很激烈的反應。很多人吐槽上海人“計較”、“小氣”,但我能理解這是在逼仄生活中長出來的另一種生存智慧;在北京工作,大家說這城市太大了,去哪都堵,但我在堵車時看了很多書、與周圍人聊有趣的事,學到不少東西;來到倫敦上學,夥伴們吐槽英國的食物沒法吃,但我覺得挺好啊,尤其各種烤雞;在倫敦的陰雨天,我發現他們創造了燦爛的藝術,博物館裡太棒了……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同時,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

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當然,這個大前提是,小時候沒有因為文化差異,受到過分的排擠和傷害。倘若周圍環境給孩子創傷,那麼差異化就變成恐懼的來源了。孩子需要先增加安全感,再迎接變化精彩的世界。

02

孤獨,鍛鍊了什麼能力?

生長在三代移民的家庭,我曾十分好奇:那些祖孫三、四代都待在同一個城市的一家人,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擁有自己的一片森林,從來沒有分開過,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那年7月份,我從倫敦畢業,準備留在英國找工作。有一天,我到車站去送即將回中國的薇薇。擁抱時,薇薇眼眶溼了,她說:“你知道嗎,我也很喜歡倫敦,好羨慕你可以開開心心留在這。而我,我的爸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嬸嬸,一大家人都在另一個城市。就我一個人在這,我好糾結啊,我又想留下,又捨不得她們……”

那時忽然明白了。我和薇薇的區別大概就是:我,擁有自由;而她,擁有故鄉。我們都偷偷的羨慕著對方。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作為移民的孩子,如果你問我從小最害怕什麼?我的答案是:怕過節

每到節日,學校提早放學,同學們都高高興興的,被父母親戚接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家;而我只能像平常一樣回到父母家。院子裡的小夥伴都不出來玩了,整個大院冷冷清清的。每家似乎都亮著幸福的團圓燈光,而我家仍然只有三個人,爸爸媽媽流露出對於家鄉的思念,一根電話線牽起遙遠的親情……那種淒涼的感覺一直印在腦海。

小時候,由於沒有祖父母的支持,也沒有表兄姐妹一起玩,我從很小就會被一個人鎖在家裡,爸媽都有事不在。

這樣的經歷當然不算愉快的。但回想起來,孩子也沒有想象中那麼脆弱。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光裡,為自己製造了一個豐富的想象世界。

那些安安靜靜的時光,讓我成為了一個細膩敏感的人。這個特質極大的幫助了我的寫作。小時候,我雖沒有讀書萬卷,但我的作文年年拿獎……彷彿並沒有做太多努力,我就成了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成年後我注意到,那些和我經歷相似的人,有的成了優秀的程序員、有的成了科學家、喜劇演員、或編劇。

早年的孤獨經歷,讓他們更加專注、耐得住寂寞、甚至具備獨特的幽默感。他們知道怎麼讓自己開心,也知道如何不依靠別人的陪伴活著。

當然,凡事需要把握一個度,我並不贊成父母把年幼的孩子留在家裡,尤其現在樓裡鄰里不再那麼熟識,無法給孩子應急的支持。

但舉這個例子想說:凡事都可能有利弊兩面。孤獨、壓力、困惑這些聽起來很喪的詞,也可以很正能量孤獨引人思考,壓力催人努力,困惑代表還沒有放棄……無論是否在移民家庭,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些,理性看待它們,生活會變得不一樣。

有時候,我們的問題不在於孤獨或者壓力本身,而在於我們太愛孩子,會把一些事情想得過於負面,總想幫孩子避免,替他擋掉一切的風雨。豈不知,母的焦慮,可能比事情本身更傷害孩子。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我在挪威的朋友kiki說,挪威人從小就教育孩子:“颳風下雨也是好天氣!” 所以,挪威的孩子下雨天,也不會取消戶外活動,高高興興穿上雨衣出門玩。

對於移居異鄉/孩子在異國上學的家庭,學會和當下的生活和解,不要總想把生活扭到自己認為對的方向上去,欣賞當地的智慧,這些都比焦慮和遠程遙控,更加有效,更能保護孩子。

03

多元世界,如何給孩子安全感?

遷徙讓人更包容,而獨處的時光引人思考。但你會發現,也有些人在變動和孤獨中,誘發了精神或身體的疾病。這該怎麼辦呢?

未來的世界變化越來越快,這一代孩子即使不主動遷移,也很難像老一輩一樣,一生待在一個地方/行業,固守著一群人,只會講一種語言。我們的下一代,是一歲就有護照的世界公民,他們將有更多旅行、遷徙、文化融合的機會,而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地球村。

面對這樣一個變化多元的世界,我們如何讓孩子勇敢、包容、接受多元文化和生活的挑戰、同時能夠幸福從容的生活?我在自己的成長裡,覺得下面幾點非常重要:

"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

作者:無國界村民。一個大都市的鄉下人,曾混跡新聞業、投資銀行。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到達倫敦的第三天,我到警察局登記(新留學生需要登記)。

警局給的表格裡要填:父親出生地、母親出生地、自己的出生地、護照簽發地。

我發現我的表格裡出現了四個完全不同的地點,而且不在同一個國家。

無須說什麼,我的身世背景已經大寫著“流動人口”(Migrant)這個詞。

哪裡是故鄉?這曾是困擾我的一個問題。我的祖父從福建移民印尼,我的爸爸生長在萬隆,媽媽下鄉插隊,我出生在大西北,大學在上海讀,畢業後歷經上海、北京、倫敦和新加坡工作生活。

曾有家長問:全家遷徙,或者讓孩子小小年紀出國,孩子未來會不會有身份的困惑,容易孤獨?

我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可以講講自己的故事。

01

森林裡的一條海魚,不一樣的自己

一位朋友曾問我:你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跟周圍小孩有點不一樣?

有意思的問題。其實作為移民的孩子,就好像一條海魚被誤投到森林裡,小孩子又很敏感,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不同。

我大概在幼兒園開學不久便注意到差異。首先是外形上面。北方孩子很結實,而我當時又瘦又小,大家笑我說,我的腿還沒人家胳膊粗;其次是語言。我和小夥伴之間,常常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比如我喊爸爸的哥哥“伯伯”,其他孩子喊“大爺”,而他們罵人也會說“你大爺的”,以至於好長一段時間,我覺得大爺是個神奇的詞……

那是人生第一次 culture shock(文化衝突),之後的生活中無論怎樣遷徙,彷佛都已有了經驗,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了。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小時候,我的口音裡混雜了南洋味道的普通話。幼兒園開學後,我很快調整了自己的語調,習得一口北方口音,甚至為了融入,比小夥伴講得還要彪悍,不再是那個講話軟軟糯糯的小女孩。

回到家,父母很驚訝的發現,女兒變成了“另一個人”,他們常常提醒我不要總是模仿同學,要保留自己的文化,但小孩子怎麼會聽呢?就好像那些美國二代華人,從小拒絕講中文一樣。畢竟,大環境才是孩子最在意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家長會感到焦慮,覺得孩子沒有完全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式成長。但當你把這些經驗放到拉長的人生中看,會發現: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當我開始向身邊的小夥伴們學習,彷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同學們到我家吃飯,驚歎粽子居然包了肉;而我到同學家玩,才知道粽子裡還可以放紅棗,甜粽子居然也很好吃!

這樣的“文化交流”,讓我日後對於“差異”這件事,沒有很激烈的反應。很多人吐槽上海人“計較”、“小氣”,但我能理解這是在逼仄生活中長出來的另一種生存智慧;在北京工作,大家說這城市太大了,去哪都堵,但我在堵車時看了很多書、與周圍人聊有趣的事,學到不少東西;來到倫敦上學,夥伴們吐槽英國的食物沒法吃,但我覺得挺好啊,尤其各種烤雞;在倫敦的陰雨天,我發現他們創造了燦爛的藝術,博物館裡太棒了……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同時,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

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當然,這個大前提是,小時候沒有因為文化差異,受到過分的排擠和傷害。倘若周圍環境給孩子創傷,那麼差異化就變成恐懼的來源了。孩子需要先增加安全感,再迎接變化精彩的世界。

02

孤獨,鍛鍊了什麼能力?

生長在三代移民的家庭,我曾十分好奇:那些祖孫三、四代都待在同一個城市的一家人,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擁有自己的一片森林,從來沒有分開過,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那年7月份,我從倫敦畢業,準備留在英國找工作。有一天,我到車站去送即將回中國的薇薇。擁抱時,薇薇眼眶溼了,她說:“你知道嗎,我也很喜歡倫敦,好羨慕你可以開開心心留在這。而我,我的爸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嬸嬸,一大家人都在另一個城市。就我一個人在這,我好糾結啊,我又想留下,又捨不得她們……”

那時忽然明白了。我和薇薇的區別大概就是:我,擁有自由;而她,擁有故鄉。我們都偷偷的羨慕著對方。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作為移民的孩子,如果你問我從小最害怕什麼?我的答案是:怕過節

每到節日,學校提早放學,同學們都高高興興的,被父母親戚接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家;而我只能像平常一樣回到父母家。院子裡的小夥伴都不出來玩了,整個大院冷冷清清的。每家似乎都亮著幸福的團圓燈光,而我家仍然只有三個人,爸爸媽媽流露出對於家鄉的思念,一根電話線牽起遙遠的親情……那種淒涼的感覺一直印在腦海。

小時候,由於沒有祖父母的支持,也沒有表兄姐妹一起玩,我從很小就會被一個人鎖在家裡,爸媽都有事不在。

這樣的經歷當然不算愉快的。但回想起來,孩子也沒有想象中那麼脆弱。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光裡,為自己製造了一個豐富的想象世界。

那些安安靜靜的時光,讓我成為了一個細膩敏感的人。這個特質極大的幫助了我的寫作。小時候,我雖沒有讀書萬卷,但我的作文年年拿獎……彷彿並沒有做太多努力,我就成了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成年後我注意到,那些和我經歷相似的人,有的成了優秀的程序員、有的成了科學家、喜劇演員、或編劇。

早年的孤獨經歷,讓他們更加專注、耐得住寂寞、甚至具備獨特的幽默感。他們知道怎麼讓自己開心,也知道如何不依靠別人的陪伴活著。

當然,凡事需要把握一個度,我並不贊成父母把年幼的孩子留在家裡,尤其現在樓裡鄰里不再那麼熟識,無法給孩子應急的支持。

但舉這個例子想說:凡事都可能有利弊兩面。孤獨、壓力、困惑這些聽起來很喪的詞,也可以很正能量孤獨引人思考,壓力催人努力,困惑代表還沒有放棄……無論是否在移民家庭,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些,理性看待它們,生活會變得不一樣。

有時候,我們的問題不在於孤獨或者壓力本身,而在於我們太愛孩子,會把一些事情想得過於負面,總想幫孩子避免,替他擋掉一切的風雨。豈不知,母的焦慮,可能比事情本身更傷害孩子。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我在挪威的朋友kiki說,挪威人從小就教育孩子:“颳風下雨也是好天氣!” 所以,挪威的孩子下雨天,也不會取消戶外活動,高高興興穿上雨衣出門玩。

對於移居異鄉/孩子在異國上學的家庭,學會和當下的生活和解,不要總想把生活扭到自己認為對的方向上去,欣賞當地的智慧,這些都比焦慮和遠程遙控,更加有效,更能保護孩子。

03

多元世界,如何給孩子安全感?

遷徙讓人更包容,而獨處的時光引人思考。但你會發現,也有些人在變動和孤獨中,誘發了精神或身體的疾病。這該怎麼辦呢?

未來的世界變化越來越快,這一代孩子即使不主動遷移,也很難像老一輩一樣,一生待在一個地方/行業,固守著一群人,只會講一種語言。我們的下一代,是一歲就有護照的世界公民,他們將有更多旅行、遷徙、文化融合的機會,而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地球村。

面對這樣一個變化多元的世界,我們如何讓孩子勇敢、包容、接受多元文化和生活的挑戰、同時能夠幸福從容的生活?我在自己的成長裡,覺得下面幾點非常重要: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01

給孩子愛和自信

無條件的愛、讓孩子獲得自信、懂得欣賞自己,這些可以幫助孩子在多變的環境裡降低焦慮感,勇敢面對自己的想法和獨特性。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從沒離開故土的人,也很難與周圍環境100%一致。而很多人的焦慮,正是無法預料周圍人如何看待自己……來自父母的苛責、更會加深孩子對自己的挑剔,總害怕自己與別人不一樣。

而“苛責”和“要求”之間,往往只是一句話之差。比如,父母說:“你可以起床嗎?”和“你怎麼又賴床”;“你可以加快一點嗎?”和“你太慢了!”……前者是正面要求,而後者則傳遞了負面的苛責情緒。無論是親子還是伴侶,親密關係中的一方如果總是指責,另一方容易在否定中自我懷疑。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比如遷徙),這種不安的情緒更容易被放大。

02

注重愛的表達和儀式感

曾看到一個調查報告,說為什麼現在的人到達異國後,不適感在降低?一個重要原因是跨國連鎖品牌的發達,讓你無論走到哪,都能找到熟悉的東西,比如,一杯星巴克咖啡。

然而,這是否意味著,人對故土家園的眷戀,也減少了呢?

這些年有一個地方常常感動我,就是倫敦希思羅機場的到達出口。

在那接人,你會看到好像電影一樣的場景:年邁的男人舉著鮮花,迎接旅行回來的妻子,兩人擁抱親吻;兄弟姐妹們唱著和聲,盛裝迎接遠行的親人,一大家人站在那擁抱,彷佛分開了幾個世紀……無數的鮮花、熱吻、笑容和淚水。那裡就是真實版的《真愛至上》,接站的儀式告訴每一個旅人:你到家了。

"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

作者:無國界村民。一個大都市的鄉下人,曾混跡新聞業、投資銀行。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到達倫敦的第三天,我到警察局登記(新留學生需要登記)。

警局給的表格裡要填:父親出生地、母親出生地、自己的出生地、護照簽發地。

我發現我的表格裡出現了四個完全不同的地點,而且不在同一個國家。

無須說什麼,我的身世背景已經大寫著“流動人口”(Migrant)這個詞。

哪裡是故鄉?這曾是困擾我的一個問題。我的祖父從福建移民印尼,我的爸爸生長在萬隆,媽媽下鄉插隊,我出生在大西北,大學在上海讀,畢業後歷經上海、北京、倫敦和新加坡工作生活。

曾有家長問:全家遷徙,或者讓孩子小小年紀出國,孩子未來會不會有身份的困惑,容易孤獨?

我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可以講講自己的故事。

01

森林裡的一條海魚,不一樣的自己

一位朋友曾問我:你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跟周圍小孩有點不一樣?

有意思的問題。其實作為移民的孩子,就好像一條海魚被誤投到森林裡,小孩子又很敏感,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不同。

我大概在幼兒園開學不久便注意到差異。首先是外形上面。北方孩子很結實,而我當時又瘦又小,大家笑我說,我的腿還沒人家胳膊粗;其次是語言。我和小夥伴之間,常常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比如我喊爸爸的哥哥“伯伯”,其他孩子喊“大爺”,而他們罵人也會說“你大爺的”,以至於好長一段時間,我覺得大爺是個神奇的詞……

那是人生第一次 culture shock(文化衝突),之後的生活中無論怎樣遷徙,彷佛都已有了經驗,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了。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小時候,我的口音裡混雜了南洋味道的普通話。幼兒園開學後,我很快調整了自己的語調,習得一口北方口音,甚至為了融入,比小夥伴講得還要彪悍,不再是那個講話軟軟糯糯的小女孩。

回到家,父母很驚訝的發現,女兒變成了“另一個人”,他們常常提醒我不要總是模仿同學,要保留自己的文化,但小孩子怎麼會聽呢?就好像那些美國二代華人,從小拒絕講中文一樣。畢竟,大環境才是孩子最在意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家長會感到焦慮,覺得孩子沒有完全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式成長。但當你把這些經驗放到拉長的人生中看,會發現: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當我開始向身邊的小夥伴們學習,彷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同學們到我家吃飯,驚歎粽子居然包了肉;而我到同學家玩,才知道粽子裡還可以放紅棗,甜粽子居然也很好吃!

這樣的“文化交流”,讓我日後對於“差異”這件事,沒有很激烈的反應。很多人吐槽上海人“計較”、“小氣”,但我能理解這是在逼仄生活中長出來的另一種生存智慧;在北京工作,大家說這城市太大了,去哪都堵,但我在堵車時看了很多書、與周圍人聊有趣的事,學到不少東西;來到倫敦上學,夥伴們吐槽英國的食物沒法吃,但我覺得挺好啊,尤其各種烤雞;在倫敦的陰雨天,我發現他們創造了燦爛的藝術,博物館裡太棒了……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同時,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

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當然,這個大前提是,小時候沒有因為文化差異,受到過分的排擠和傷害。倘若周圍環境給孩子創傷,那麼差異化就變成恐懼的來源了。孩子需要先增加安全感,再迎接變化精彩的世界。

02

孤獨,鍛鍊了什麼能力?

生長在三代移民的家庭,我曾十分好奇:那些祖孫三、四代都待在同一個城市的一家人,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擁有自己的一片森林,從來沒有分開過,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那年7月份,我從倫敦畢業,準備留在英國找工作。有一天,我到車站去送即將回中國的薇薇。擁抱時,薇薇眼眶溼了,她說:“你知道嗎,我也很喜歡倫敦,好羨慕你可以開開心心留在這。而我,我的爸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嬸嬸,一大家人都在另一個城市。就我一個人在這,我好糾結啊,我又想留下,又捨不得她們……”

那時忽然明白了。我和薇薇的區別大概就是:我,擁有自由;而她,擁有故鄉。我們都偷偷的羨慕著對方。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作為移民的孩子,如果你問我從小最害怕什麼?我的答案是:怕過節

每到節日,學校提早放學,同學們都高高興興的,被父母親戚接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家;而我只能像平常一樣回到父母家。院子裡的小夥伴都不出來玩了,整個大院冷冷清清的。每家似乎都亮著幸福的團圓燈光,而我家仍然只有三個人,爸爸媽媽流露出對於家鄉的思念,一根電話線牽起遙遠的親情……那種淒涼的感覺一直印在腦海。

小時候,由於沒有祖父母的支持,也沒有表兄姐妹一起玩,我從很小就會被一個人鎖在家裡,爸媽都有事不在。

這樣的經歷當然不算愉快的。但回想起來,孩子也沒有想象中那麼脆弱。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光裡,為自己製造了一個豐富的想象世界。

那些安安靜靜的時光,讓我成為了一個細膩敏感的人。這個特質極大的幫助了我的寫作。小時候,我雖沒有讀書萬卷,但我的作文年年拿獎……彷彿並沒有做太多努力,我就成了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成年後我注意到,那些和我經歷相似的人,有的成了優秀的程序員、有的成了科學家、喜劇演員、或編劇。

早年的孤獨經歷,讓他們更加專注、耐得住寂寞、甚至具備獨特的幽默感。他們知道怎麼讓自己開心,也知道如何不依靠別人的陪伴活著。

當然,凡事需要把握一個度,我並不贊成父母把年幼的孩子留在家裡,尤其現在樓裡鄰里不再那麼熟識,無法給孩子應急的支持。

但舉這個例子想說:凡事都可能有利弊兩面。孤獨、壓力、困惑這些聽起來很喪的詞,也可以很正能量孤獨引人思考,壓力催人努力,困惑代表還沒有放棄……無論是否在移民家庭,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些,理性看待它們,生活會變得不一樣。

有時候,我們的問題不在於孤獨或者壓力本身,而在於我們太愛孩子,會把一些事情想得過於負面,總想幫孩子避免,替他擋掉一切的風雨。豈不知,母的焦慮,可能比事情本身更傷害孩子。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我在挪威的朋友kiki說,挪威人從小就教育孩子:“颳風下雨也是好天氣!” 所以,挪威的孩子下雨天,也不會取消戶外活動,高高興興穿上雨衣出門玩。

對於移居異鄉/孩子在異國上學的家庭,學會和當下的生活和解,不要總想把生活扭到自己認為對的方向上去,欣賞當地的智慧,這些都比焦慮和遠程遙控,更加有效,更能保護孩子。

03

多元世界,如何給孩子安全感?

遷徙讓人更包容,而獨處的時光引人思考。但你會發現,也有些人在變動和孤獨中,誘發了精神或身體的疾病。這該怎麼辦呢?

未來的世界變化越來越快,這一代孩子即使不主動遷移,也很難像老一輩一樣,一生待在一個地方/行業,固守著一群人,只會講一種語言。我們的下一代,是一歲就有護照的世界公民,他們將有更多旅行、遷徙、文化融合的機會,而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地球村。

面對這樣一個變化多元的世界,我們如何讓孩子勇敢、包容、接受多元文化和生活的挑戰、同時能夠幸福從容的生活?我在自己的成長裡,覺得下面幾點非常重要: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01

給孩子愛和自信

無條件的愛、讓孩子獲得自信、懂得欣賞自己,這些可以幫助孩子在多變的環境裡降低焦慮感,勇敢面對自己的想法和獨特性。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從沒離開故土的人,也很難與周圍環境100%一致。而很多人的焦慮,正是無法預料周圍人如何看待自己……來自父母的苛責、更會加深孩子對自己的挑剔,總害怕自己與別人不一樣。

而“苛責”和“要求”之間,往往只是一句話之差。比如,父母說:“你可以起床嗎?”和“你怎麼又賴床”;“你可以加快一點嗎?”和“你太慢了!”……前者是正面要求,而後者則傳遞了負面的苛責情緒。無論是親子還是伴侶,親密關係中的一方如果總是指責,另一方容易在否定中自我懷疑。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比如遷徙),這種不安的情緒更容易被放大。

02

注重愛的表達和儀式感

曾看到一個調查報告,說為什麼現在的人到達異國後,不適感在降低?一個重要原因是跨國連鎖品牌的發達,讓你無論走到哪,都能找到熟悉的東西,比如,一杯星巴克咖啡。

然而,這是否意味著,人對故土家園的眷戀,也減少了呢?

這些年有一個地方常常感動我,就是倫敦希思羅機場的到達出口。

在那接人,你會看到好像電影一樣的場景:年邁的男人舉著鮮花,迎接旅行回來的妻子,兩人擁抱親吻;兄弟姐妹們唱著和聲,盛裝迎接遠行的親人,一大家人站在那擁抱,彷佛分開了幾個世紀……無數的鮮花、熱吻、笑容和淚水。那裡就是真實版的《真愛至上》,接站的儀式告訴每一個旅人:你到家了。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真愛至上》劇照

當世界既多元、又趨同,如何讓孩子在連鎖品牌之外,找到一份獨特的、來自故鄉的熟悉感覺?

一位兩年多沒有回家的朋友曾說,她不是不想家,但她從小被外婆帶大,對家的記憶,就是外婆燒菜的味道。現在外婆走了,每次回家就是“盡義務”,內心覺得,還是在餐館點一道外婆生前擅長的菜,更幸福和溫暖。

在現在的時代,什麼都容易買到,什麼知識都能學到,而我們為什麼仍會焦慮?也許有時候,我們需要一份儀式感,一個家庭傳統,來鎖住內心的安寧。而我們和愛的距離,差的不止是錢。

03

打開世界,尋找同類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Shigerhio Oishi研究稱,那些經常搬遷、多元文化的high movers(高頻遷徙者),交友看重的主要不是“我們是同鄉嗎”,而是與自己的相似度他們會根據興趣,把朋友圈細分為不同的小圈子,每個圈子未必有交集。

而固守原地的low movers(低頻遷徙者),往往圈子固定,一起聊生活和聊興趣的,是同一撥人。

我身邊朋友也有這樣的現象。那些在不同國家生活/工作過的人,更傾向於待在一個多元文化的圈子裡,這會讓他們獲得更多理解和支持。

"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

作者:無國界村民。一個大都市的鄉下人,曾混跡新聞業、投資銀行。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到達倫敦的第三天,我到警察局登記(新留學生需要登記)。

警局給的表格裡要填:父親出生地、母親出生地、自己的出生地、護照簽發地。

我發現我的表格裡出現了四個完全不同的地點,而且不在同一個國家。

無須說什麼,我的身世背景已經大寫著“流動人口”(Migrant)這個詞。

哪裡是故鄉?這曾是困擾我的一個問題。我的祖父從福建移民印尼,我的爸爸生長在萬隆,媽媽下鄉插隊,我出生在大西北,大學在上海讀,畢業後歷經上海、北京、倫敦和新加坡工作生活。

曾有家長問:全家遷徙,或者讓孩子小小年紀出國,孩子未來會不會有身份的困惑,容易孤獨?

我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可以講講自己的故事。

01

森林裡的一條海魚,不一樣的自己

一位朋友曾問我:你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跟周圍小孩有點不一樣?

有意思的問題。其實作為移民的孩子,就好像一條海魚被誤投到森林裡,小孩子又很敏感,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不同。

我大概在幼兒園開學不久便注意到差異。首先是外形上面。北方孩子很結實,而我當時又瘦又小,大家笑我說,我的腿還沒人家胳膊粗;其次是語言。我和小夥伴之間,常常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比如我喊爸爸的哥哥“伯伯”,其他孩子喊“大爺”,而他們罵人也會說“你大爺的”,以至於好長一段時間,我覺得大爺是個神奇的詞……

那是人生第一次 culture shock(文化衝突),之後的生活中無論怎樣遷徙,彷佛都已有了經驗,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了。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小時候,我的口音裡混雜了南洋味道的普通話。幼兒園開學後,我很快調整了自己的語調,習得一口北方口音,甚至為了融入,比小夥伴講得還要彪悍,不再是那個講話軟軟糯糯的小女孩。

回到家,父母很驚訝的發現,女兒變成了“另一個人”,他們常常提醒我不要總是模仿同學,要保留自己的文化,但小孩子怎麼會聽呢?就好像那些美國二代華人,從小拒絕講中文一樣。畢竟,大環境才是孩子最在意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家長會感到焦慮,覺得孩子沒有完全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式成長。但當你把這些經驗放到拉長的人生中看,會發現: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當我開始向身邊的小夥伴們學習,彷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同學們到我家吃飯,驚歎粽子居然包了肉;而我到同學家玩,才知道粽子裡還可以放紅棗,甜粽子居然也很好吃!

這樣的“文化交流”,讓我日後對於“差異”這件事,沒有很激烈的反應。很多人吐槽上海人“計較”、“小氣”,但我能理解這是在逼仄生活中長出來的另一種生存智慧;在北京工作,大家說這城市太大了,去哪都堵,但我在堵車時看了很多書、與周圍人聊有趣的事,學到不少東西;來到倫敦上學,夥伴們吐槽英國的食物沒法吃,但我覺得挺好啊,尤其各種烤雞;在倫敦的陰雨天,我發現他們創造了燦爛的藝術,博物館裡太棒了……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同時,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

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當然,這個大前提是,小時候沒有因為文化差異,受到過分的排擠和傷害。倘若周圍環境給孩子創傷,那麼差異化就變成恐懼的來源了。孩子需要先增加安全感,再迎接變化精彩的世界。

02

孤獨,鍛鍊了什麼能力?

生長在三代移民的家庭,我曾十分好奇:那些祖孫三、四代都待在同一個城市的一家人,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擁有自己的一片森林,從來沒有分開過,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那年7月份,我從倫敦畢業,準備留在英國找工作。有一天,我到車站去送即將回中國的薇薇。擁抱時,薇薇眼眶溼了,她說:“你知道嗎,我也很喜歡倫敦,好羨慕你可以開開心心留在這。而我,我的爸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嬸嬸,一大家人都在另一個城市。就我一個人在這,我好糾結啊,我又想留下,又捨不得她們……”

那時忽然明白了。我和薇薇的區別大概就是:我,擁有自由;而她,擁有故鄉。我們都偷偷的羨慕著對方。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作為移民的孩子,如果你問我從小最害怕什麼?我的答案是:怕過節

每到節日,學校提早放學,同學們都高高興興的,被父母親戚接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家;而我只能像平常一樣回到父母家。院子裡的小夥伴都不出來玩了,整個大院冷冷清清的。每家似乎都亮著幸福的團圓燈光,而我家仍然只有三個人,爸爸媽媽流露出對於家鄉的思念,一根電話線牽起遙遠的親情……那種淒涼的感覺一直印在腦海。

小時候,由於沒有祖父母的支持,也沒有表兄姐妹一起玩,我從很小就會被一個人鎖在家裡,爸媽都有事不在。

這樣的經歷當然不算愉快的。但回想起來,孩子也沒有想象中那麼脆弱。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光裡,為自己製造了一個豐富的想象世界。

那些安安靜靜的時光,讓我成為了一個細膩敏感的人。這個特質極大的幫助了我的寫作。小時候,我雖沒有讀書萬卷,但我的作文年年拿獎……彷彿並沒有做太多努力,我就成了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成年後我注意到,那些和我經歷相似的人,有的成了優秀的程序員、有的成了科學家、喜劇演員、或編劇。

早年的孤獨經歷,讓他們更加專注、耐得住寂寞、甚至具備獨特的幽默感。他們知道怎麼讓自己開心,也知道如何不依靠別人的陪伴活著。

當然,凡事需要把握一個度,我並不贊成父母把年幼的孩子留在家裡,尤其現在樓裡鄰里不再那麼熟識,無法給孩子應急的支持。

但舉這個例子想說:凡事都可能有利弊兩面。孤獨、壓力、困惑這些聽起來很喪的詞,也可以很正能量孤獨引人思考,壓力催人努力,困惑代表還沒有放棄……無論是否在移民家庭,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些,理性看待它們,生活會變得不一樣。

有時候,我們的問題不在於孤獨或者壓力本身,而在於我們太愛孩子,會把一些事情想得過於負面,總想幫孩子避免,替他擋掉一切的風雨。豈不知,母的焦慮,可能比事情本身更傷害孩子。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我在挪威的朋友kiki說,挪威人從小就教育孩子:“颳風下雨也是好天氣!” 所以,挪威的孩子下雨天,也不會取消戶外活動,高高興興穿上雨衣出門玩。

對於移居異鄉/孩子在異國上學的家庭,學會和當下的生活和解,不要總想把生活扭到自己認為對的方向上去,欣賞當地的智慧,這些都比焦慮和遠程遙控,更加有效,更能保護孩子。

03

多元世界,如何給孩子安全感?

遷徙讓人更包容,而獨處的時光引人思考。但你會發現,也有些人在變動和孤獨中,誘發了精神或身體的疾病。這該怎麼辦呢?

未來的世界變化越來越快,這一代孩子即使不主動遷移,也很難像老一輩一樣,一生待在一個地方/行業,固守著一群人,只會講一種語言。我們的下一代,是一歲就有護照的世界公民,他們將有更多旅行、遷徙、文化融合的機會,而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地球村。

面對這樣一個變化多元的世界,我們如何讓孩子勇敢、包容、接受多元文化和生活的挑戰、同時能夠幸福從容的生活?我在自己的成長裡,覺得下面幾點非常重要: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01

給孩子愛和自信

無條件的愛、讓孩子獲得自信、懂得欣賞自己,這些可以幫助孩子在多變的環境裡降低焦慮感,勇敢面對自己的想法和獨特性。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從沒離開故土的人,也很難與周圍環境100%一致。而很多人的焦慮,正是無法預料周圍人如何看待自己……來自父母的苛責、更會加深孩子對自己的挑剔,總害怕自己與別人不一樣。

而“苛責”和“要求”之間,往往只是一句話之差。比如,父母說:“你可以起床嗎?”和“你怎麼又賴床”;“你可以加快一點嗎?”和“你太慢了!”……前者是正面要求,而後者則傳遞了負面的苛責情緒。無論是親子還是伴侶,親密關係中的一方如果總是指責,另一方容易在否定中自我懷疑。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比如遷徙),這種不安的情緒更容易被放大。

02

注重愛的表達和儀式感

曾看到一個調查報告,說為什麼現在的人到達異國後,不適感在降低?一個重要原因是跨國連鎖品牌的發達,讓你無論走到哪,都能找到熟悉的東西,比如,一杯星巴克咖啡。

然而,這是否意味著,人對故土家園的眷戀,也減少了呢?

這些年有一個地方常常感動我,就是倫敦希思羅機場的到達出口。

在那接人,你會看到好像電影一樣的場景:年邁的男人舉著鮮花,迎接旅行回來的妻子,兩人擁抱親吻;兄弟姐妹們唱著和聲,盛裝迎接遠行的親人,一大家人站在那擁抱,彷佛分開了幾個世紀……無數的鮮花、熱吻、笑容和淚水。那裡就是真實版的《真愛至上》,接站的儀式告訴每一個旅人:你到家了。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真愛至上》劇照

當世界既多元、又趨同,如何讓孩子在連鎖品牌之外,找到一份獨特的、來自故鄉的熟悉感覺?

一位兩年多沒有回家的朋友曾說,她不是不想家,但她從小被外婆帶大,對家的記憶,就是外婆燒菜的味道。現在外婆走了,每次回家就是“盡義務”,內心覺得,還是在餐館點一道外婆生前擅長的菜,更幸福和溫暖。

在現在的時代,什麼都容易買到,什麼知識都能學到,而我們為什麼仍會焦慮?也許有時候,我們需要一份儀式感,一個家庭傳統,來鎖住內心的安寧。而我們和愛的距離,差的不止是錢。

03

打開世界,尋找同類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Shigerhio Oishi研究稱,那些經常搬遷、多元文化的high movers(高頻遷徙者),交友看重的主要不是“我們是同鄉嗎”,而是與自己的相似度他們會根據興趣,把朋友圈細分為不同的小圈子,每個圈子未必有交集。

而固守原地的low movers(低頻遷徙者),往往圈子固定,一起聊生活和聊興趣的,是同一撥人。

我身邊朋友也有這樣的現象。那些在不同國家生活/工作過的人,更傾向於待在一個多元文化的圈子裡,這會讓他們獲得更多理解和支持。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同樣,對於孩子也是這樣。有的家庭很重視孩子的英文學習,卻忽略了幫孩子尋找一個國際化的朋友圈,找到同類。以至於,孩子常玩的,還是同班同學 or 父母同學的孩子們。

然而每一種語言,都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當你的孩子擴大了思維維度,和身邊孩子理解力發生差異,但他又缺乏其他的朋友圈,這樣封閉性的友誼可能不再是激勵,反而造成傷害。只是孩子意識不到這點,他們可能抓住一個密友不放,害怕朋友離開,卻不知兩人的三觀不一致,對方不再是可以理解他的朋友。

跨文化的孩子,需要一個和他相似的朋友圈,來獲得更多的鼓勵、支持和啟發。

04

多讀書、建立同理心

在遷徙or旅行中、在多元的世界裡,孩子會看到很多、學到很多。

但同時,他也會遇到更多的挑戰和衝突。這些矛盾如何來解決呢?我的答案是:讀書。

讀好書就是和智者交友,獲得來自他人的啟發和忠告。更棒的是,你還可以從書裡瞭解他人的生活,獲得對別人的理解。人類的很多糾結氣惱,主要源於對他人行動的不理解,還總想控制和改變對方:為什麼那個人這樣?為什麼那個國家是這樣的?這裡的人怎麼這麼奇怪!?

但當你瞭解對方的行動原因,你會更加理解別人。還記得我舉的上海人的例子嗎?倘若沒有讀過描寫石庫門生活的作品,你可能永遠討厭上海人的“小氣”“精明”,而不會由衷理解,甚至產生對於平凡人間的一份敬意。

"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

作者:無國界村民。一個大都市的鄉下人,曾混跡新聞業、投資銀行。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到達倫敦的第三天,我到警察局登記(新留學生需要登記)。

警局給的表格裡要填:父親出生地、母親出生地、自己的出生地、護照簽發地。

我發現我的表格裡出現了四個完全不同的地點,而且不在同一個國家。

無須說什麼,我的身世背景已經大寫著“流動人口”(Migrant)這個詞。

哪裡是故鄉?這曾是困擾我的一個問題。我的祖父從福建移民印尼,我的爸爸生長在萬隆,媽媽下鄉插隊,我出生在大西北,大學在上海讀,畢業後歷經上海、北京、倫敦和新加坡工作生活。

曾有家長問:全家遷徙,或者讓孩子小小年紀出國,孩子未來會不會有身份的困惑,容易孤獨?

我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可以講講自己的故事。

01

森林裡的一條海魚,不一樣的自己

一位朋友曾問我:你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跟周圍小孩有點不一樣?

有意思的問題。其實作為移民的孩子,就好像一條海魚被誤投到森林裡,小孩子又很敏感,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不同。

我大概在幼兒園開學不久便注意到差異。首先是外形上面。北方孩子很結實,而我當時又瘦又小,大家笑我說,我的腿還沒人家胳膊粗;其次是語言。我和小夥伴之間,常常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比如我喊爸爸的哥哥“伯伯”,其他孩子喊“大爺”,而他們罵人也會說“你大爺的”,以至於好長一段時間,我覺得大爺是個神奇的詞……

那是人生第一次 culture shock(文化衝突),之後的生活中無論怎樣遷徙,彷佛都已有了經驗,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了。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小時候,我的口音裡混雜了南洋味道的普通話。幼兒園開學後,我很快調整了自己的語調,習得一口北方口音,甚至為了融入,比小夥伴講得還要彪悍,不再是那個講話軟軟糯糯的小女孩。

回到家,父母很驚訝的發現,女兒變成了“另一個人”,他們常常提醒我不要總是模仿同學,要保留自己的文化,但小孩子怎麼會聽呢?就好像那些美國二代華人,從小拒絕講中文一樣。畢竟,大環境才是孩子最在意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家長會感到焦慮,覺得孩子沒有完全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式成長。但當你把這些經驗放到拉長的人生中看,會發現: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當我開始向身邊的小夥伴們學習,彷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同學們到我家吃飯,驚歎粽子居然包了肉;而我到同學家玩,才知道粽子裡還可以放紅棗,甜粽子居然也很好吃!

這樣的“文化交流”,讓我日後對於“差異”這件事,沒有很激烈的反應。很多人吐槽上海人“計較”、“小氣”,但我能理解這是在逼仄生活中長出來的另一種生存智慧;在北京工作,大家說這城市太大了,去哪都堵,但我在堵車時看了很多書、與周圍人聊有趣的事,學到不少東西;來到倫敦上學,夥伴們吐槽英國的食物沒法吃,但我覺得挺好啊,尤其各種烤雞;在倫敦的陰雨天,我發現他們創造了燦爛的藝術,博物館裡太棒了……

一落地,就生根,這大概是從小經歷“文化差異”的孩子一項本能。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同時,我發現自己並不會過分焦慮所謂的“與眾不同”,反而可以讓自己這條魚在任何一片森林裡都發揮恰當的特點,不要拼命把自己變成另一棵樹。

自信從容的生活,這樣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見過的那個不同的世界。當然,這個大前提是,小時候沒有因為文化差異,受到過分的排擠和傷害。倘若周圍環境給孩子創傷,那麼差異化就變成恐懼的來源了。孩子需要先增加安全感,再迎接變化精彩的世界。

02

孤獨,鍛鍊了什麼能力?

生長在三代移民的家庭,我曾十分好奇:那些祖孫三、四代都待在同一個城市的一家人,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擁有自己的一片森林,從來沒有分開過,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那年7月份,我從倫敦畢業,準備留在英國找工作。有一天,我到車站去送即將回中國的薇薇。擁抱時,薇薇眼眶溼了,她說:“你知道嗎,我也很喜歡倫敦,好羨慕你可以開開心心留在這。而我,我的爸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嬸嬸,一大家人都在另一個城市。就我一個人在這,我好糾結啊,我又想留下,又捨不得她們……”

那時忽然明白了。我和薇薇的區別大概就是:我,擁有自由;而她,擁有故鄉。我們都偷偷的羨慕著對方。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作為移民的孩子,如果你問我從小最害怕什麼?我的答案是:怕過節

每到節日,學校提早放學,同學們都高高興興的,被父母親戚接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家;而我只能像平常一樣回到父母家。院子裡的小夥伴都不出來玩了,整個大院冷冷清清的。每家似乎都亮著幸福的團圓燈光,而我家仍然只有三個人,爸爸媽媽流露出對於家鄉的思念,一根電話線牽起遙遠的親情……那種淒涼的感覺一直印在腦海。

小時候,由於沒有祖父母的支持,也沒有表兄姐妹一起玩,我從很小就會被一個人鎖在家裡,爸媽都有事不在。

這樣的經歷當然不算愉快的。但回想起來,孩子也沒有想象中那麼脆弱。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光裡,為自己製造了一個豐富的想象世界。

那些安安靜靜的時光,讓我成為了一個細膩敏感的人。這個特質極大的幫助了我的寫作。小時候,我雖沒有讀書萬卷,但我的作文年年拿獎……彷彿並沒有做太多努力,我就成了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成年後我注意到,那些和我經歷相似的人,有的成了優秀的程序員、有的成了科學家、喜劇演員、或編劇。

早年的孤獨經歷,讓他們更加專注、耐得住寂寞、甚至具備獨特的幽默感。他們知道怎麼讓自己開心,也知道如何不依靠別人的陪伴活著。

當然,凡事需要把握一個度,我並不贊成父母把年幼的孩子留在家裡,尤其現在樓裡鄰里不再那麼熟識,無法給孩子應急的支持。

但舉這個例子想說:凡事都可能有利弊兩面。孤獨、壓力、困惑這些聽起來很喪的詞,也可以很正能量孤獨引人思考,壓力催人努力,困惑代表還沒有放棄……無論是否在移民家庭,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些,理性看待它們,生活會變得不一樣。

有時候,我們的問題不在於孤獨或者壓力本身,而在於我們太愛孩子,會把一些事情想得過於負面,總想幫孩子避免,替他擋掉一切的風雨。豈不知,母的焦慮,可能比事情本身更傷害孩子。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我在挪威的朋友kiki說,挪威人從小就教育孩子:“颳風下雨也是好天氣!” 所以,挪威的孩子下雨天,也不會取消戶外活動,高高興興穿上雨衣出門玩。

對於移居異鄉/孩子在異國上學的家庭,學會和當下的生活和解,不要總想把生活扭到自己認為對的方向上去,欣賞當地的智慧,這些都比焦慮和遠程遙控,更加有效,更能保護孩子。

03

多元世界,如何給孩子安全感?

遷徙讓人更包容,而獨處的時光引人思考。但你會發現,也有些人在變動和孤獨中,誘發了精神或身體的疾病。這該怎麼辦呢?

未來的世界變化越來越快,這一代孩子即使不主動遷移,也很難像老一輩一樣,一生待在一個地方/行業,固守著一群人,只會講一種語言。我們的下一代,是一歲就有護照的世界公民,他們將有更多旅行、遷徙、文化融合的機會,而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地球村。

面對這樣一個變化多元的世界,我們如何讓孩子勇敢、包容、接受多元文化和生活的挑戰、同時能夠幸福從容的生活?我在自己的成長裡,覺得下面幾點非常重要: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01

給孩子愛和自信

無條件的愛、讓孩子獲得自信、懂得欣賞自己,這些可以幫助孩子在多變的環境裡降低焦慮感,勇敢面對自己的想法和獨特性。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從沒離開故土的人,也很難與周圍環境100%一致。而很多人的焦慮,正是無法預料周圍人如何看待自己……來自父母的苛責、更會加深孩子對自己的挑剔,總害怕自己與別人不一樣。

而“苛責”和“要求”之間,往往只是一句話之差。比如,父母說:“你可以起床嗎?”和“你怎麼又賴床”;“你可以加快一點嗎?”和“你太慢了!”……前者是正面要求,而後者則傳遞了負面的苛責情緒。無論是親子還是伴侶,親密關係中的一方如果總是指責,另一方容易在否定中自我懷疑。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比如遷徙),這種不安的情緒更容易被放大。

02

注重愛的表達和儀式感

曾看到一個調查報告,說為什麼現在的人到達異國後,不適感在降低?一個重要原因是跨國連鎖品牌的發達,讓你無論走到哪,都能找到熟悉的東西,比如,一杯星巴克咖啡。

然而,這是否意味著,人對故土家園的眷戀,也減少了呢?

這些年有一個地方常常感動我,就是倫敦希思羅機場的到達出口。

在那接人,你會看到好像電影一樣的場景:年邁的男人舉著鮮花,迎接旅行回來的妻子,兩人擁抱親吻;兄弟姐妹們唱著和聲,盛裝迎接遠行的親人,一大家人站在那擁抱,彷佛分開了幾個世紀……無數的鮮花、熱吻、笑容和淚水。那裡就是真實版的《真愛至上》,接站的儀式告訴每一個旅人:你到家了。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真愛至上》劇照

當世界既多元、又趨同,如何讓孩子在連鎖品牌之外,找到一份獨特的、來自故鄉的熟悉感覺?

一位兩年多沒有回家的朋友曾說,她不是不想家,但她從小被外婆帶大,對家的記憶,就是外婆燒菜的味道。現在外婆走了,每次回家就是“盡義務”,內心覺得,還是在餐館點一道外婆生前擅長的菜,更幸福和溫暖。

在現在的時代,什麼都容易買到,什麼知識都能學到,而我們為什麼仍會焦慮?也許有時候,我們需要一份儀式感,一個家庭傳統,來鎖住內心的安寧。而我們和愛的距離,差的不止是錢。

03

打開世界,尋找同類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Shigerhio Oishi研究稱,那些經常搬遷、多元文化的high movers(高頻遷徙者),交友看重的主要不是“我們是同鄉嗎”,而是與自己的相似度他們會根據興趣,把朋友圈細分為不同的小圈子,每個圈子未必有交集。

而固守原地的low movers(低頻遷徙者),往往圈子固定,一起聊生活和聊興趣的,是同一撥人。

我身邊朋友也有這樣的現象。那些在不同國家生活/工作過的人,更傾向於待在一個多元文化的圈子裡,這會讓他們獲得更多理解和支持。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同樣,對於孩子也是這樣。有的家庭很重視孩子的英文學習,卻忽略了幫孩子尋找一個國際化的朋友圈,找到同類。以至於,孩子常玩的,還是同班同學 or 父母同學的孩子們。

然而每一種語言,都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當你的孩子擴大了思維維度,和身邊孩子理解力發生差異,但他又缺乏其他的朋友圈,這樣封閉性的友誼可能不再是激勵,反而造成傷害。只是孩子意識不到這點,他們可能抓住一個密友不放,害怕朋友離開,卻不知兩人的三觀不一致,對方不再是可以理解他的朋友。

跨文化的孩子,需要一個和他相似的朋友圈,來獲得更多的鼓勵、支持和啟發。

04

多讀書、建立同理心

在遷徙or旅行中、在多元的世界裡,孩子會看到很多、學到很多。

但同時,他也會遇到更多的挑戰和衝突。這些矛盾如何來解決呢?我的答案是:讀書。

讀好書就是和智者交友,獲得來自他人的啟發和忠告。更棒的是,你還可以從書裡瞭解他人的生活,獲得對別人的理解。人類的很多糾結氣惱,主要源於對他人行動的不理解,還總想控制和改變對方:為什麼那個人這樣?為什麼那個國家是這樣的?這裡的人怎麼這麼奇怪!?

但當你瞭解對方的行動原因,你會更加理解別人。還記得我舉的上海人的例子嗎?倘若沒有讀過描寫石庫門生活的作品,你可能永遠討厭上海人的“小氣”“精明”,而不會由衷理解,甚至產生對於平凡人間的一份敬意。

三代移民、四國生活,從小跨文化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只孤獨困惑,更多的是……

但不要強迫孩子按照書單“刷書”讀書不是刷題,讀的多,未必有感覺、有共鳴。孩子需要按照他們的興趣,慢慢深入書籍的世界。父母沒必要硬闖孩子的精神世界,強迫他們劃重點、記字數。當孩子自己沉浸其中,自然會打開一方世界,獲得啟發。

另外紀實作品(非虛構作品),相比小說和詩歌來說,更能幫助孩子瞭解真實世界,處理現實世界的問題。

我自己的生命,也在不斷的閱讀和擴大交友中,越來越找到獨特的價值。曾經,我很多次問過自己:我到底是哪裡人呢?那些有著意大利法國瑞士血統、生活過5個國家的美國同事;那些有著亞歐血統、搬了6個國家的英國人,他們到底想要住哪,他們沒有身份困惑嗎?

如今我已明白,其實每個人都需要與故鄉達成和解。

在變化的世界,我們心裡的那個故鄉,其實早就變了。每個人都浸入在一個多元變動的世界裡。我們和孩子需要的,是在變化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擁有內心的一份安寧。而越是經歷豐富的人,往往越具備這些能力。

就像我們的祖輩,那些年輕時勇敢外闖的人,往往在日後收穫了淡定和智慧。

而這,也正是讓孩子們勇敢出發的原因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