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被三次入侵,是誰對帝堯一族有深仇大恨?真知堂

陶寺天文觀察臺遺址

陶寺是堯都還是夏早期都城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夏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這在以前是早有定論的。但今天,夏朝是否真的存在過?或者夏到底是一種文化還是一個文明?則成了很多人爭論不休的事情。原因何在?這得追溯到民國時期。

當時,以胡適之,顧頡剛為首的疑古派提出古代歷史不可信,非常符合那個革命年代的需要,再加上後來西方學者在寫作關於中國歷史的書籍時,普遍認為有文字記載的商代才是中國第一個朝代。所以近年來一些國內的學者也跟風傳播此論,到如今民間不少普通人亦相信夏朝是不存在的。

陶寺被三次入侵,是誰對帝堯一族有深仇大恨?真知堂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夏代宮殿復原

關於夏的文章已經寫了不少了。夏對應的時代,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定為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間。而西方則認為二里頭屬於商代文化,所以商代在西人眼裡早到了公元前1750年左右。如此,則發現青銅禮器和綠松石龍型器的河南二里頭就跟夏沒有關係了!這也就是夏朝是否存在爭論的焦點。

其實夏文化,不只是只有二里頭類型,還有東下馮類型,新砦期類型等類型。考古發掘報告可以證明它們是一脈相承的關係。也就是說我國曆史上並沒有出現斷層,夏是存在的,而且肯定是一個國家。只不過需要確認的是,夏作為國家是否已經出現了文字,青銅器和城市。

陶寺被三次入侵,是誰對帝堯一族有深仇大恨?真知堂

二里頭出土文物

而早於夏的山西陶寺遺址,始建於公元前2300年前,下限則是公元前1900年左右。已經出現了青銅器,城市和陶文!考古研究人員發現,陶寺歷史上似乎曾經經歷過三次入侵,出現了嚴重的毀墓辱屍現象。所以遺存的文物非常少。那麼,陶寺遺址是否就是傳說中陶唐氏帝堯的都城呢?

陶寺和石茆的建立與良渚龍山的滅亡

陶寺的建立和陝西神木石茆的建立差不多是同時進行的。而在這個節骨眼上,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覆滅了,山東半島的海岱龍山文化也出現了大面積的蕭條。

陶寺被三次入侵,是誰對帝堯一族有深仇大恨?真知堂

浙江良渚出土玉器

考古發掘證明,在公元前2300年前後,山東半島文化曾經大幅度倒退,接近消亡。後來接續海岱龍山文化的嶽石文化相比龍山文化而言,退步了不少。山東半島地區只到西周時代才開始重新繁榮昌盛起來。而長江中游地區的石家河文化也差不多在此時滅亡。

在陶寺和石茆把城池建立在山地之上的時候,位於長江,黃河下游靠海的良渚,龍山文化遭到了滅頂之災。有民科說良渚先民逃避大洪水打到了河南山西,我也只能笑一笑了。那麼,良渚等先進文化為什麼被毀滅呢?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一點,那就是史前大洪水。

陶寺被三次入侵,是誰對帝堯一族有深仇大恨?真知堂

龍山文化陶器

中國有顓頊大戰共工,共工怒撞不周山,天塌下來了,然後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而西方的《聖經》記載的大洪水,根據專業人士推定,則是在公元前2369年大洪水結束的。筆者根據《竹書紀年》推定的顓頊帝即位時間,剛好也是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東西方的歷史文獻共同證明,4300年前的地球,確實是發生過一場巨大的洪水的。

陶寺被三次入侵,是誰對帝堯一族有深仇大恨?真知堂

陶寺出土的龍盤

那麼,一切都昭然若揭,史前大洪水確實發生過,比較先進的江河下游文明良渚,龍山都基本上被洪水毀滅,只有居住在高地和山上的文明得以倖存下來。這場洪水淤積了長江和黃河下游地區,直到堯帝時期還沒有根治。所以後來還有大禹治水的故事發生。

關於陶寺和石茆,筆者早先就有文章指出,石茆的建立者極有可能是黃帝之子少昊金天氏。

少昊名為玄囂,他在黃帝時自己去開疆闢土,黃帝在位百年,少昊的王國也在這百年之中繁榮昌盛起來,所以後來黃帝駕崩之後,少昊年歲已高,讓自己的侄子,曾經輔佐自己的顓頊繼承了帝位。

陶寺被三次入侵,是誰對帝堯一族有深仇大恨?真知堂

陶寺出土的青銅齒輪型器

而後來,顓頊在位78年後,帝位不是傳給了自己的子孫,而到了少昊氏的孫子,當時的辛侯嚳之手,筆者的文章認為,石茆強大的軍事實力可能是帝嚳得到華夏王位的後盾。

陶寺的三次被入侵分別指向誰

今天看來,當時的猜測並沒有錯,陶寺遺址遭到三次外族入侵,第一次應該就是帝嚳繼承王位的改朝換代。

而石茆和陶寺的建立者,則分別指向大洪水初發時期的少昊和顓頊。

兩座古城都建立在山坡上,絕不是偶然。再者,兩座古城都屬於黃土高原,地理位置遠高於長江黃河下游入海口。這和海嘯之後的日本人把房子建造在遠離大海數公里以外的山坡上的意思是一樣的。

陶寺被三次入侵,是誰對帝堯一族有深仇大恨?真知堂

陝西神木石茆遺址

陶寺的第二次被入侵,應該就是夏禹死後,夏后氏啟大戰有扈氏,然後率領諸侯從陽城殺回冀方時候的事情。作為夏禹繼承人的伯益極有可能進行了反抗,然而兵敗被俘。後來被外放為費侯。這和歷代禪位之後的前朝帝王被新帝外放封為公侯的性質也是一樣的。

陶寺的第三次被入侵,則是夏啟之孫太康失位後,后羿和寒促先後把持朝政。後來寒促殺了后羿,並且弒君自立。夏啟的子孫少康之母在戰亂中逃回母家,後來生下少康。少康經過多年努力,建立了自己的武裝最後奪回了帝位的事情。

陶寺被三次入侵,是誰對帝堯一族有深仇大恨?真知堂

陶寺的文字

所以,陶寺,極有可能就是夏朝最初的都城,也是從顓頊以來到帝嚳,帝堯,帝舜,帝禹乃至於帝啟,帝太康,帝仲康,帝相,帝少康以來一直居住的都城。放棄陶寺而遷都的也是帝少康。史料記載少康十八年,遷於原。據筆者推定,少康遷都大致在公元前1862年前後,這也就是考古發掘陶寺古城大致被廢的年代。

而石茆古城的廢棄,考古發掘證明也是在夏早期。這或許說明了一點,就是夏帝少康遷都之後,原本在帝嚳時代就歸屬於華夏王朝的石茆文化,離夏朝政治中心越來越遠了。由於太過偏遠,被放棄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陶寺被三次入侵,是誰對帝堯一族有深仇大恨?真知堂

陶寺的彩陶

這一點,和商代早期湖北盤龍城,江西新干大洋洲在商王河亶甲放棄鄭州北上安陽一帶之後被荒蕪是一樣的道理。孤城遠懸於海外,沒有大後方的支持,是不可能長久堅持的。

以上結論為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獨家研究成果,首次公開發表於網絡平臺,請勿剽竊和抄襲。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和中國歷史文化,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歷史文化和文物鑑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