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唱片業,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去賣烤鴨,引來不小的震動和議論,也引起我們深刻的思考。唱片業怎麼啦?

雖然世界幾大唱片公司的日子可能也不算好過,也沒有見他們去賣漢堡。

就在太合麥田公司總經理宋柯去賣烤鴨,成都音樂公園初具規模之時,Decca唱片迎來了它的偉大錄音五十年。

像Decca這樣豐富多彩的唱片公司,一套50CD的唱片很難真的容下它的歷史。從1929年的第一張古典專輯(戴留斯的《漂流海上》,羅伊·亨德爾森任獨唱)到現在,Decca一直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先鋒。公司錄製的曲目橫跨上下千年,從素歌和其他早期音樂開始,貫穿歷史,直至對當代音樂和在世作曲家的積極探索。在唱片愛好者和音響發燒友心目中,Decca的錄音擁有深闊的音場、龐大的動態、逼真的舞臺感、精美的音色,會讓人產生如臨現場的幻覺,Decca就是完美錄音的代名詞。

今天,從Decca唱片——偉大錄音五十年,可以看到Decca唱片公司的發展,它同樣是唱片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是一個成功的典範。也許還有助於我們解宋柯去賣烤鴨之惑,看看唱片公司該怎樣運營,看清楚音像業運營、變革與發展……

□ 傳奇歷程

迪卡Decca的名字的出現要追溯到1914年一款名為“the Decca Dulcephone”的便攜式留聲機,Decca這個名字的緣起已無從查考,也許是Mecca和Dulcephone兩個單詞的結合,以便於發音。Decca最早是做留聲機起家,一次大戰中,英國軍隊的戰壕裡使用的就是Decca的便攜式留聲機;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愛德華·劉易斯

1929年,Decca更名為迪卡留聲機公司(當時的老闆是愛德華·劉易斯——他擁有並運營Decca長達50餘年,直到1980年逝世)。

1934年,Decca唱片公司的美國分公司在紐約成立;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阿瑟·哈蒂

1937年,Decca併購了Crystalate公司,並得到了才華橫溢的年輕錄音師阿瑟·哈蒂;

1946年,以FFRR技術錄製的安塞美的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魯什卡”唱片一出版,即令全世界為之矚目;

Decca唱片公司的美國分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獨立,一個新的品牌——倫敦唱片公司(London Gramophone Corporation)在1947年成立,負責在美國發行和銷售。(從1930年代到1970年代末,流行音樂佔據了該公司發行唱片的很大一部分——傳奇藝人如Very Lynn、Tom Jones、The Rolling Stones和The Moody Blues都有錄音。)

由於工程師西里爾·溫德班克(Cyril Windebank)的努力,迪卡不再使用笨重的蠟盤,轉而使用不易碎的金屬圓盤,這項革新使得公司可以在1949年夏天在美國發行了第一張FFRR技術錄製的密紋唱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Decca的工程師羅伊·華萊士

1954年,Decca的工程師羅伊·華萊士發明了著名的“迪卡樹”(Decca Tree)這一專為立體聲錄音而設計的獨一無二的麥克風擺位方式;

1957年Decca收購Argo唱片公司。Argo唱片公司由哈利·烏西爾(Harley Usill)和阿列克斯·赫比奇(Alex Herbage)於1951年創辦。1952年7月首發5張LP。該廠牌專攻管風琴、合唱和英國音樂;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肯尼思·威爾金森

1959年,經過肯尼思·威爾金森(Kenneth E. Wilkinson,1912-2004)的改進推出了新的迪卡樹,奠定完美迪卡之聲;

1962年,Decca的Dick Rowe在披頭四(Beatles)樂隊試音後,拒絕與其簽約,從而成為著名的商業決策反面教材。不過,其後Rowe與披頭四成員喬治·哈里森共同擔任某次選秀評委,後者建議他關注當時還默默無聞的滾石(Rolling Stone)樂隊,這次Rowe迅速將滾石簽下,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1970年,Decca收購了L'Oiseau-Lyre(琴鳥)廠牌。L'Oiseau-Lyre(琴鳥)由一位澳大利亞女商人、巴洛克音樂愛好者路易莎·漢森—黛爾(Louise Hanson-Dyer)創辦於1932年,起初是一家音樂出版公司。公司業務後來擴展到唱片,1953年起,Decca負責經銷其唱片;

1978年6月21日和22日,在倫敦的Kingsway Hall,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Vladimir Ashkenazy)和愛樂樂團正在錄製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迪卡悄然完成了第一個數碼錄音;

1979年,由威利·波斯科夫斯基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出的新年音樂會,是首張由歐洲唱片公司發行的數碼錄音唱片。

1980年愛德華·劉易斯爵士去世後,Decca的唱片業務被寶麗金(Polygram)收購,雷達、無線電和電視業務被Racal Electronics收購。一句題外話,今天著名的沃達豐公司的前身便是當初Racal Electronics的一個部門。

“1990年三大男高音音樂會”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古典音樂唱片,至今銷量已達1500萬張。

1990年世界盃上所使用的“今夜無人入眠”的錄音正是來自於Decca公司1972年錄製的梅塔指揮,帕瓦羅蒂、薩瑟蘭等演唱的《圖蘭朵》經典版本。

1998年美國Decca的母公司環球(Universal)收購了英國Decca的母公司寶麗金(Polygram),大西洋兩岸的Decca公司終於重聚同一屋簷下。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在《留聲機》2000年舉辦的民意票選中,索爾蒂的《尼伯龍根指環》獲選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錄音。

喬治·索爾蒂爵士為Decca錄製的唱片,先後31次贏得格萊美獎,沒有任何一位流行和古典藝人能超越此項紀錄。

在索爾蒂著名的瓦格納四聯劇《尼伯龍根指環》的錄音過程中,當比爾吉特·尼爾森召喚她的格拉納駿馬時,Decca的工程師真的將一匹活生生的駿馬牽到了舞臺上。

本傑明·布里頓1963年的《戰爭安魂曲》錄音一發行,便立即在藝術和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頭幾個月便賣出20萬套唱片——對於一部現代作品來說,這個銷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著名男高音帕瓦羅蒂一直是Decca的專屬藝人,在40多年中,他錄製了33部全本歌劇和12張獨唱專輯,唱片銷量超過5000萬張。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 錄音製作和技術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作為一家唱片公司,技術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Decca始終走在錄音技術的最前沿。1937年,Decca併購了Crystalate公司,並得到了才華橫溢的年輕錄音師阿瑟·哈蒂,他發明了新的動圈刻片刀技術,使得78 轉唱片的高頻可達7000赫茲。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迪卡之聲的開始。二次大戰期間,Decca的錄音專長被英國政府用來研發一種革命性的系統,以區分不同潛艇所發出的聲波。這一系統後來大獲成功,並被命名為迪卡導航系統(Decca Nevigator System)。突破性的戰時科技,令Decca的民用錄音也受益匪淺,Decca將其最新的錄音技術稱為“全頻錄音技術FFRR”(Full Frequency Range Recording)。1946年,以FFRR技術錄製的安塞美的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魯什卡”唱片一出版,即令全世界為之矚目。

由於工程師西里爾·溫德班克(Cyril Windebank)的努力,迪卡不再使用笨重的蠟盤,轉而使用不易碎的金屬圓盤,這項革新使得公司可以在1949年夏天在美國發行了第一張FFRR技術錄製的密紋唱片。

1954年,Decca的工程師羅伊·華萊士發明了著名的“迪卡樹”(Decca Tree)這一專為立體聲錄音而設計的獨一無二的麥克風擺位方式。這一擺位方式,用華萊士自己的話來說,“我只是把兩根鋼架綁成T字形然後支好……三支Neumann M49指向性麥克風左中右各一,中間麥克風前8英寸處放置左右麥克風,左右兩支相隔24英寸”。當阿瑟·哈蒂看到這個結果,他驚呼“看上去像棵血腥的聖誕樹”。此種方式結合了多點式與單點式擺位的眾多優點而彌補其缺點,因而成就了Decca多年來引以為傲的錄音成就,其獨特的錄音美學更被稱為“迪卡之聲”(Decca Sound),“迪卡樹”直到今天仍然是錄製大型管弦樂團的理想方式,併為全球範圍的錄音師所採用。

1954年5月,“迪卡樹”首次投入立體聲錄音應用,這次是和厄內斯特·安塞美帶領的瑞士羅德曼樂團合作,錄製裡姆斯基·科薩科夫的交響曲“安塔爾”,當在磁帶上完成了第一樂章的錄音後,Decca的工作小組等待著安塞美的反饋。“這太壯麗、太美妙了,彷彿我親自站在臺前!”大師的回答正是大家所期望的。

至此,離真正的迪卡之聲還差最後一步。當1937年收購Crystalate公司時,迪卡還得到了另外兩位人才:一位是阿瑟·李利(Arthur Lilley),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肯尼思·威爾金森(Kenneth E. Wilkinson,1912-2004)。威爾金森在單聲道混音臺前一直工作到1950年代,1958年春,他要求換去做立體聲錄音,哈蒂同意了。集合自己單聲道錄音的經驗,威爾金森果斷地在迪卡樹的左右加了一組“舷外”麥克風,在混入它們的聲音後音效更顯寬廣,這便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迪卡之聲。1959年,他推出了第一個新的迪卡樹,由他最喜歡的三隻M-50麥克風構成一束。威爾金森又在立體聲混音臺前工作了20年,隨著新一代工程師加入迪卡,才慢慢隱退。

此時的Decca,在錄音技術上已然傲視群雄,不過他們並未止步,阿瑟·哈蒂團隊的下一個目標是數碼錄音。1978年6月21日和22日,在倫敦的Kingsway Hall,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Vladimir Ashkenazy)和愛樂樂團正在錄製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迪卡悄然完成了第一個數碼錄音。1979年,Decca推出了由威利·波斯科夫斯基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出的新年音樂會唱片,這是首套由歐洲唱片公司發行的數碼錄音。

其後不久,Decca被寶麗金收購,但繼續保持其藝人和製作的獨立運作,甚至還為寶麗金旗下的其他夥伴研發和提供錄音設備,這正是阿瑟·哈蒂引以為傲的“迪卡製造”的技術傳統。

Decca錄音中心於1997年關閉,很多在這套唱片裡提到的工程師已經轉向了新的工作崗位,帶著迪卡的風格和他們的前輩在半個世紀前創造的迪卡之聲,這其中包括菲利浦·辛內(Philip Siney),他是Decca錄音中心最後一位錄音工程師,今天他依然在為Decca錄製高品質的古典音樂,延續著傳奇的迪卡之聲。

只有技術沒有藝術,那就好像是缺胳膊少腿的人,斷臂維納斯也只有那麼一個。Decca這套CD均為Decca目錄中普遍公認、在技術上、藝術上均獲譽甚豐的最佳古典錄音,涵蓋了1950年代起至今最偉大的古典音樂大師中的代表人物。大多數專輯都以最初的形式重現,包括最初的唱片封面。一些早期專輯,其播放時間在當時適合LP的長度,但以今天的標準看,就非常短了;因此,這些專輯裡還加上了相同藝術家的“補充”曲目;一兩個極個別的情況中,兩張原始LP的內容現在組成了一張完整的CD。

藝術與藝人有很大的關係,在Decca的歷史上有許多長期且通常是專屬的藝術合作關係。Decca過去和現在的專屬藝人中,本輯所選的有厄內斯特·安塞美(Ernest Ansermet)、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奇(Vladimir Ashkenazy)、切齊利婭·芭托莉(Cecilia Bartoli)、裡卡多·夏伊(Riccardo Chailly)、克利弗德·柯曾(Clifford Curzon)、瑞妮·弗萊明(Renée Fleming)、盧齊亞諾·帕瓦羅蒂(Luciano Pavarotti)、喬治·索爾蒂爵士(Sir Georg Solti)和瓊·薩瑟蘭(Joan Sutherland)等。


□ 藝術家和曲目

一個唱片公司若沒有藝術家就無法生存,而藝術家若沒有曲目則無法存在。

任何唱片公司的“藝術家和曲目”策略都必須很有技巧地將兩者結合起來,達到很好的平衡。在Decca公司,無論是早期的78轉唱片時代、LP時代還是數字錄音、CD唱片時代,這一策略均由人數雖少,但極具影響力的一小群主管掌握。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Decca的古典唱片產量很小——1930年代發行的許多古典唱片都出自德國Polydor公司的目錄,而Decca只是得到了其在英國的發行權。儘管安塞美(1883-1969)早在1929年9月就和“Decca絃樂團”錄製了亨德爾的《大協奏曲,作品6》,但直到17年後,在1946年12月,安塞美才為Decca唱片公司錄製第一張唱片——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魯什卡》和《火鳥》組曲,倫敦愛樂樂團演奏。1918年,安塞美創辦了瑞士羅曼德樂團(L'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並任指揮直至1966年退休,因此,他的大部分錄音都是和這個瑞士樂團合作、錄製於以音效著稱的日內瓦的維多利亞大廳。第一首曲子是德彪西的《大海》,錄於1947年2月。許多年來,他們的德彪西、拉威爾和斯特拉文斯基一直被奉為圭臬,許多唱片收藏者至今認為安塞美的詮釋和錄音效果比最近的其他唱片版本要好。專輯內所選的法雅《三角帽》是安塞美1961年錄製的立體聲版(早年的單聲道錄音是1952年的),並補白了同年錄製的德彪西《映象集》。安塞美於1969年去世,他的死給法國曲目方面留下了巨大空缺。(*圖5)CD1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安塞美的同時代人,美籍法國指揮家皮埃爾·蒙鐸(Pierre Monteux,1875-1964)指揮了許多20世紀早期傑作的世界首演,如《彼得魯什卡》、《春之祭》、《遊戲》和《達夫尼與克洛埃》。他在1956年和巴黎音樂學院樂團為Decca錄製了《春之祭》和《彼得魯什卡》,在1959年4月和倫敦交響樂團錄製了《達夫尼與克洛埃》全劇。(1961年,他在86歲高齡之際,和倫敦交響樂團簽約,任其首席指揮25年。)這個錄音很快風靡一時,被看作一張範本級的唱片。他錄製的英國人埃爾加的傑作《謎語變奏曲》也同樣成功。(這是當時RCA和Decca的合約下由Decca錄製的。)(*圖6)CD35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從1950年代晚期到1970年代,倫敦交響樂團長期為Decca錄音(通常在Kingsway大廳),其中1956年名為《西班牙》(Espana)的LP是早期立體聲的範本。指揮是天賦秉異的年輕西班牙人阿陶爾弗·阿根塔(Ataúlfo Argenta,1913-1958,他悲慘地死於一氧化碳中毒)。和《西班牙》同在一張CD的是阿爾弗雷多·坎波利(Alfredo Campoli)演奏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Campoli當時常為Decca錄音)。瑞典指揮家彼得·馬格(Peter Maag,1919-2001)是受人推崇的莫扎特專家,也指揮過許多浪漫主義早期曲目。他和倫敦交響樂團合作的門德爾鬆作品集就是對此的完美見證。讓·馬蒂儂(Jean Martinon,1910-1976)不是Decca的專屬藝人,但他為數不多而頗為著名的錄音中就包括1958年和倫敦交響樂團合作的鮑羅丁《第二交響曲》。這個錄音和他1960年指揮巴黎音樂學院樂團的法國作品合成一張CD。(*圖7)CD2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卡爾·明興格(Karl Münchinger)和斯圖加特室內樂團從1949年起,到1963年遷往其家鄉為止,也在日內瓦開展過錄音事業。這一組合對巴赫的敏銳詮釋極具聲望,並吸引了許多當時最好的歌唱家。(明興格也偶爾和巴黎音樂學院樂團及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錄音。)(*圖8)CD36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出生於匈牙利的伊斯特凡·科爾特斯(István Kertész,1929-1973)在1960年和倫敦交響樂團首度合作,並在1965年至1968年間任常任指揮。他曲目廣泛,從莫扎特到巴托克均有涉及,而他錄製的德沃夏克作品則聲名遠揚:他的德沃夏克交響曲全集是Decca目錄中最偉大的交響曲全集錄音之一。在這套專輯中,已成為傳奇的第八交響曲和他1961年在維也納錄製的“自新世界”交響曲組成一張CD。許多人認為,這一版“新世界”比他在全集中指揮倫敦交響樂團的那一版更好。(*圖9)CD24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安塞美—羅曼德”組合之接替者的尋找工作仍在進行,直到另一位瑞士指揮家——夏爾·迪圖瓦(Charles Dutoit)開始錄製一系列拉威爾和德彪西的管絃樂作品時,才宣告結束。迪圖瓦在1977年被聘為蒙特利爾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他的這一系列錄音始於1980年,曲目為《達夫尼與克洛埃》全劇。他的錄音設立了新的標準,在音樂上和錄音技術上均很快在全世界獲得好評。迪圖瓦也開始錄製一系列柏遼茲的作品,在1993年的《特洛伊人》後終於完成(這只是該劇全劇第二次在錄音室錄製)。1980年時,Decca對迪圖瓦已不陌生。他已和倫敦的幾個樂團及其他的Decca演奏家有過合作,特別是鄭京和(Kyung-Wha Chung)與帕斯卡·羅熱(Pascal Rogé)。鄭京和在國際樂壇聲名雀起靠的是她在Decca的首張唱片:西貝柳斯和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由安德列·普列文(André Previn)指揮倫敦交響樂團協奏。這套專輯中選的是她的經典之作——布魯赫的《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和《蘇格蘭幻想曲》,而她和迪圖瓦及蒙特利愛交響樂團合作的門德爾鬆《小提琴協奏曲》則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補充。迪圖瓦錄製的拉威爾作品包括在1983年5月和獨具風格的法國鋼琴家羅熱合作的兩首鋼琴協奏曲。羅熱在1969年和Decca簽約,他與迪圖瓦合作的聖—桑鋼琴協奏曲全集(錄於1978-79年)很快位列推薦榜之首。(*圖10)CD41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美國鋼琴家朱利烏斯·卡琴(Julius Katchen,1926-1969)是羅熱的老師之一。卡琴早在1949年10月就為Decca錄音,在之後的20年裡,他留下大量錄音,包括勃拉姆斯絕大部分有鋼琴的作品。他演奏和錄製的格什溫非常冷靜,而巴托克、普羅科菲耶夫和拉威爾的協奏曲則深受景仰。這些錄音裡,為他協奏的都是倫敦交響樂團,科爾特斯指揮。(*圖11)CD23

1940年代,在倫敦負責“藝術家和曲目”部門的是哈里·薩爾頓(Harry Sarton)。當時,古典和流行唱片都由他負責。直到1951年4月1日突然去世為止,他一直擔任這個職位。在此期間,維克托·奧洛夫(Victor Olof)起先擔任自由製作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成為Decca的全職員工,負責拓展錄音業務;同時,因為Decca的瑞士經銷商莫里斯·羅森加藤(Maurice Rosengarten)希望用全球範圍內的銷售提成來資助新的錄音計劃,奧洛夫在國外也錄製了越來越多的唱片。(直到1975年去世為止,羅森加藤一直擔任Decca唱片歐洲公司的主管並不斷推進全球古典音樂錄音的進展。)奧洛夫在1956年6月從Decca辭職,轉投EMI。(他在Decca的助手彼得·安德里(Peter Andry)也隨他去了EMI。)

1946年11月11日,現在已經是一個傳奇的約翰·庫爾肖(John Culshaw,1924-1980)加入Decca。他本來被聘在宣傳部門,但很快就將Decca推上成為全球古典音樂唱片界之主力軍的道路,並且,在短短几年內,他幾乎憑一己之力就把Decca打造成首屈一指的歌劇公司。這位年輕的製作人監製了幾張以英國為主的唱片,藝術家則包括已經是“名人”的凱瑟琳·費麗爾(Kathleen Ferrier)、柯曾和本傑明·布里頓(Benjamin Britten)。1953年1月,庫爾肖離開Decca,加入Capitol唱片公司,不過由於Decca負責經銷Capitol唱片的緣故,他仍和Decca有些聯繫。庫爾肖辭職前不久,即1952年12月,詹姆斯·沃克爾(James Walker)加入Decca(他也時常作為指揮出現。)

1947年1月,羅森加藤和一位年輕的匈牙利鋼琴家簽訂了一份僅一頁紙的合同。這位鋼琴家早先贏得日內瓦鋼琴大賽,請他是為了給小提琴家格奧爾格·庫倫坎普夫(Georg Kulenkampff)伴奏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奏鳴曲。沒有人能想到這一紙合同產生的巨大影響。這位鋼琴家是:索爾蒂(Georg Solti)。就在當年晚些時候,索爾蒂錄製了第一張樂隊唱片:一張貝多芬《埃格蒙特序曲》的78轉唱片,樂隊是蘇黎士市政廳樂團。這些錄音標誌著他和Decca專屬合作的開始——直到50年後的1997年9月索爾蒂去世為止。(他突然去世前的最後幾場音樂會是指揮蘇黎士市政廳演奏馬勒的《第五交響曲》,其錄音在2007年索爾蒂去世10週年紀念專輯中發行。)索爾蒂和倫敦愛樂樂團的第一個錄音錄製於1949年8月(海頓《第103交響曲》,由庫爾肖任製作人),這是他和該樂團長期合作的開始。索爾蒂和該團留下許多非常好的錄音,包括1990年代時的一套海頓的12部倫敦交響曲。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羅森加藤的另一個功績是把維也納愛樂樂團拉進Decca。一系列長久而著名的合作錄音始於1950年6月,莫扎特專家約瑟夫·克里普斯(Josef Krips)指揮該團在音樂之友協會的金色大廳錄製了《後宮誘逃》。同年9月,克納佩茨布什(Hans Knappertsbusch)指揮該團錄製了《紐倫堡名歌手》的第二幕(第一、第三幕於次年9月錄製)。兩部歌劇的製作人都是奧洛夫,錄音師為西里爾·溫德班克(Cyril Windebank)。1950年代早期(1951和1953年),Decca也錄製了拜魯伊特歌劇院演出現場,由庫爾肖任製作人,肯尼思·威爾金森(Kenneth Wilkinson)任錄音師。擁有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另一項優勢是,可以用樂隊成員組成各種靈活的室內樂編制來錄製室內樂曲目。由此,我們看到了一系列由樂團成員組成的“維也納八重奏”的錄音,還有其他組合。(*圖12)CD49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庫爾肖在1955年回到Decca,一個傳奇的時代開始了。另一個名叫戈登·帕裡(Gordon Parry)的才華出眾的年輕錄音師也加入Decca。庫爾肖此前已和布里頓、皮爾斯(Peter Pears)有過合作,他非常想再續前緣。於是,1955年,他們錄製了《清潔小工》(The Little Sweep),由帕裡任錄音師。此後20年,Decca錄製了布里頓幾乎所有的主要作品,在全世界為他贏得極多聽眾。1958年錄製的《彼得·格萊姆斯》(Peter Grimes)久銷不衰,5年後的《戰爭安魂曲》更上層樓,在藝術上、技術上、商業上都引起極大轟動。(*圖13)CD10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布里頓作為鋼琴家和指揮家,對其他作曲家的詮釋也非常敏銳,尤其對莫扎特情有獨鍾。布里頓的莫扎特錄音中,選入本輯的是他指揮英國室內樂團為柯曾協奏第20、27鋼琴協奏曲,1970年錄製於斯內普(Snape)。柯曾從1937年起就是Decca的藝術家,他對錄音過程的憎惡十分著名。他是完美主義者,幾部關鍵作品常要重錄。本輯的第27鋼琴協奏曲錄音就是他同一曲目的第三次錄音嘗試。他同意發行,但條件是還需進棚再錄一次。公司答應了,但他的這一願望並沒有實現,因此,這個錄音在1982年他去世後才作為紀念錄音發行。(*圖14)CD13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另一個討厭錄音過程的鋼琴家是拉杜·魯普(Radu Lupu),他已經公開宣佈再也不會錄製唱片。魯普在1969年贏得利茲國際鋼琴大賽後與Decca簽約。他的錄音以維也納古典派曲目為主,大多達到參考標準。(*圖15)CD28

1954年,克里斯托弗·雷伯恩(Christopher Raeburn,1928-2009)加入宣傳部門,走上庫爾肖走過的路。1955年,他離開Decca,獲Leverhulme獎學金,前往維也納研究莫扎特,並於1958年1月重回公司,擔任製作人。這一時期內,Decca團隊的另一個成員是指揮家漢斯·施密特—伊瑟施泰特(Hans Scmidt-Isserstedt)之子艾裡克·史密斯(Erik Smith,1931-2004),他於1967年離去,加入Philips,直至1991年退休。“藝術家與曲目”部門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是雷·明肖爾(Ray Minshull,1934-2007)。明肖爾1957年10月加入Decca,直到1994年正式退休才離職。1967年,他接替庫爾肖,擔任古典部門的經理。1981年,他被聘為執行副總經理。Decca在美國的古典分部名為“倫敦唱片”。加拿大人泰倫斯·麥克尤恩(Terence McEwen,1929-1998)起先在Decca的倫敦公司工作,1959年前往紐約掌管倫敦唱片。

庫爾肖和帕裡都是狂熱的瓦格納愛好者。1957年5月,他們請索爾蒂在索菲大廳錄製了《女武神》的第三幕(由弗拉格施塔特(Flagstad)飾演布倫希爾德)——這是一項龐大工程的前奏。6月,索爾蒂就第一次錄製了完整的歌劇:理查·施特勞斯的《阿拉貝拉》。他的施特勞斯系列直到1992年發行的《沒有影子的女人》才告終結,該片獲獎無數。但真正改變歷史的是Decca製作的音樂史上第一套錄音室製作的瓦格納《尼伯龍人的指環》全劇。從1958年9月到1965年11月,索爾蒂、維也納愛樂樂團和庫爾肖、帕裡及其他Decca成員斷斷續續地為這一項目忙碌著。演出陣容可謂星光四射,在今天絕無可能重現,飾演布倫希爾德的是無與倫比的尼爾森(Birgit Nilsson)。如今,這套《指環》裡的《萊茵的黃金》發行已逾50年之際,已經很難體會它當初帶來的衝擊力。而“索爾蒂指環”很快成為錄音史上最著名的古典唱片,也就不足為奇了。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在這期間,索爾蒂的國際聲譽日漸高漲,他和倫敦各樂團的錄音很受關注,不僅僅是和倫敦交響樂團合作的那張名為“浪漫俄羅斯”的範本級樂隊錄音唱片。1969年,索爾蒂就任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任職至1991年,之後被封為榮譽音樂總監。1971年,索爾蒂和芝加哥交響樂團在他們的第一次歐洲巡演過程中,在索菲大廳錄下了馬勒《第八交響曲》——這又是一個鮮有匹敵、更遑論超越的錄音。(*圖16、圖17)CD44、CD45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索爾蒂在芝加哥任職的時期,也是Decca在北美拓展錄音業務的時期。1967年,公司已在洛杉磯開始錄音業務(在加州大學的羅伊斯大廳),並宣佈洛杉磯愛樂樂團為“第一支專屬於英國唱片公司的美國樂團”。該團直到1980年為止,一直為Decca定期錄音。許多都是祖賓·梅塔(Zubin Mehta)擔任音樂總監時錄製的。19世紀晚期、20世紀早期曲目的錄音很快就因其壯觀的音效而廣受讚譽。其他北美錄音地點包括華盛頓(1972-1975)和底特律(1978-1984),由另一位老牌匈牙利大師安塔爾·多拉蒂(Antal Dorati)指揮,曲目是梅西安、科普蘭和斯特拉文斯基。合作時間最長的美國樂團是克利夫蘭樂團。從1973年至1997年,洛林·馬澤爾(Lorin Maazel)、阿什肯納奇和克里斯托弗·馮·多南伊(Christoph von Dohnanyi)均指揮該團定期錄音。在美國,最成功的合作伙伴之一是赫伯特·布隆施泰特(Herbert Blomstedt)和舊金山交響樂團。在從1987到1995的8年間,他們接連錄製了尼爾森、西貝柳斯和理查·施特勞斯的作品,其錄音質量和詮釋水準獲譽甚眾。巴爾的摩在1990年代成為重要的錄音地點。約舒亞·貝爾(Joshua Bell)在1986至1996年間是Decca的專屬藝人,他在巴爾的摩和大衛·津曼(David Zinman)錄製了巴伯和沃爾頓的小提琴協奏曲。Decca新近簽約的傑出藝人包括荷蘭小提琴家詹妮·揚森(Jenine Jansen),她2009年的專輯是本選輯中最新的錄音,貝多芬和布里頓的新鮮組合,當然也少不了“Decca之聲”的傳統品質。(*圖18、圖19)CD6、 CD21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Decca在維也納偏愛索菲大廳。該廳原是一個浴池,後來改為舞廳。這是唯一一個永久安置有Decca控制室的錄音廳,在1955年啟用,直到索爾蒂在1986年的最後一個維也納瓦格納錄音《羅恩格林》為止。Decca在維也納錄有大量交響樂和歌劇,1959至1965年間,赫伯特·馮·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在那兒錄有一系列唱片。他的曲目中,有一首當時仍然幾乎專屬於英國指揮家的作品,即《行星組曲》。他的“創新”非常成功。之後幾年,Decca錄製了相當成功的《蝴蝶夫人》,卡拉揚指揮,米瑞拉·弗蕾妮(Mirella Freni)和帕瓦羅蒂演唱。(*圖20)CD22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老一輩大師伯姆(Karl Bohm)在Decca只有很少的幾張唱片,但他1973年的布魯克納《第四交響曲》一經發行就極受好評,至今仍被許多人看作是終極版本。威利·博斯科夫斯基(Willi Boskovsky)在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1979年的新音樂會之前已經錄製了幾張施特勞斯家族作品的唱片,這場新音樂會也是Decca的第一張商業發行的數字LP錄音。Decca在1976至1982年錄製的、由查爾斯·麥克拉斯爵士(Sir Charles Mackerras)指揮的雅納切克歌劇集,給這位作曲家首次帶來真正遍佈全球的聽眾。同樣,多南伊對第二維也納學派作曲家的喜愛也催生出一系列出色的唱片,包括先在維也納、後在克利夫蘭錄製的勳伯格、貝爾格和韋伯恩。(*圖21)CD8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另一支偉大的歐洲樂團——阿姆斯特丹的皇家音樂廳樂團自其第二任音樂總監愛德華·範·貝努姆(Eduard van Beinum)任職起就和Decca有合作關係。範·貝努姆1945年起任音樂總監,直至1959年4月13日在排練時心臟病突發逝世為止。1949至1951年,他也指揮倫敦愛樂樂團。他和兩個樂團都錄過幾張唱片。Decca和皇家音樂廳樂團的合作在伯納德·海丁克(Bernard Haitink)開始錄製肖斯塔科維奇全集時(1977-1984)重新繼續。這套全集由兩個樂團——皇家音樂廳樂團和倫敦愛樂樂團分別擔任演奏。海丁克1988年離開皇家音樂廳樂團時,他的繼任者是意大利人裡卡多·夏伊(Riccardo Chailly),他只是這支百年樂團的第五位音樂總監。(*圖22)CD19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夏伊早在10年前就為Decca錄音了(《威廉·退爾》全劇,在1982年和Decca簽下專屬合約。他在博洛尼亞、柏林(指揮柏林廣播交響樂團)和阿姆斯特丹錄製了馬勒、布魯克納、勃拉姆斯和舒曼的交響曲全集、意大利歌劇和20世紀傑作。他1994年錄製的梅西安《圖倫加利拉交響曲》憑藉格羅特大廳(Grote Zaal)的完美音效、鋼琴家讓—伊夫·蒂博代(Jean-Yves Thibaudet,他在1989年和Decca簽約)舉重若輕的演奏而成為經典。2005年,夏伊成為全世界最古老的樂團之一——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他在1986年第一次指揮該團。他在萊比錫的錄音曲目目前集中在巴赫、貝多芬、門德爾鬆和勃拉姆斯。他在2005年和2006年錄製的勃拉姆斯鋼琴協奏曲(分別為第二和第一)獲《留聲機》雜誌至高榮譽,被選為2007年“年度唱片”。擔綱鋼琴獨奏的是內爾森·弗萊爾(Nelson Freier)。弗萊爾2001年簽約Decca,其肖邦、舒曼等浪漫主義作品很受歡迎。(*圖23)CD11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歌劇從1950年代起一直是Decca發行唱片的主力軍。1949年11月,雷娜塔·苔芭爾迪(Renata Tebaldi)為Decca錄下第一張唱片(詠歎調集,由阿爾伯託·埃列德(Alberto Erede)指揮瑞士羅曼德樂團)。這標誌著延續至1973年的專屬合作,並催生出20多部普契尼和威爾第歌劇的全劇錄音,其中多數至今仍是首選版本。不少錄音裡,和苔芭爾迪唱對手戲的是馬利奧·德爾·摩納科(Mario del Monaco)。本輯所選是他們演唱的、Decca目錄中唯一一版普契尼《西部女郎》的選段。該劇1958年在羅馬錄成(Decca在羅馬錄製了許多歌劇),幾乎一直保留在目錄中。(*圖24)CD48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苔芭爾迪簽約Decca十年後的1959年,公司發行了一位年輕歌唱家的處女作。該唱片早先已在琴鳥(Editions de l'Oiseau-Lyre)廠牌現聲,並很快就以“驚世美聲”(La Stupenda)之名為人所知。薩瑟蘭在1959年2月在科文特花園演唱《拉美摩爾的露琪婭》,一舉震驚樂界。她和Decca的專屬合作一直持續到1988年她的最後一張唱片為止。1960年代薩瑟蘭在音樂廳、劇場和錄音室經常合作的兩位歌唱家也是傳奇人物:瑪麗蓮·霍恩(Marilyn Horne)和帕瓦羅蒂。這個所向披靡的三人組於1981年3月聚師波寧吉(Richard Bonynge)麾下,由Decca錄製了一場史上罕見的音樂會:薩瑟蘭、霍恩、帕瓦羅蒂——林肯中心音樂會現場(*圖25)CD46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帕瓦羅蒂1964年首次為Decca錄音,發行了威爾第和普契尼詠歎調的EP唱片。1966年,他和薩瑟蘭、波寧吉合作他的首部歌劇全劇錄音(《丹達的貝雅特里齊》)。6年後,在1972年,帕瓦羅蒂、薩瑟蘭會師蒙塞拉特·卡芭耶(Montserrat Caballé)和梅塔,在Kingsway大廳錄下傳奇的《圖蘭朵》全劇。而“今夜無人入睡”當時還不是帕瓦羅蒂的招牌曲——那要到近20年後的1990年世界盃上此曲被廣泛運用時,才成為經典。那場音樂會在7月7日舉辦,是世界盃決賽前夜,三位男高音——荷塞·卡雷拉斯(José Carreras)、普拉西多·多明戈(Plácido Domingo)和帕瓦羅蒂團聚一堂,由梅塔任指揮。Decca進行了現場錄製併火速發行了唱片。這張唱片很快就成為史上最暢銷的古典唱片。(*圖26)CD38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1988年6月,由雷伯恩發現的一位來自羅馬的年輕女高音為Decca錄下第一張唱片。她就是芭托莉(Cecilia Bartoli)。很快,她就成為Decca旗下最耀眼的歌唱家。她主演的羅西尼《塞維利亞的理髮師》和詠歎調集在國際樂界引起強烈反響。接下去的幾年中,更多獨唱專輯和歌劇全劇錄音接踵而出,使芭托莉位列她這代歌唱家中最著名者之席。本輯所選的意大利歌曲獨唱唱片是她1992年錄製的,由安德拉斯·席夫(András Schiff)任鋼琴伴奏。席夫1978年首度和Decca合作,錄製的是貫穿他一生事業的兩位作曲家——巴赫和舒伯特。他1982年錄製的《哥德堡變奏曲》很快被譽為經典,並鞏固了他的國際聲譽。1988年,同樣來自匈牙利的塔卡契四重奏(Takács Quartet)加入Decca,後來成為專屬藝人,合作長達十餘年,錄下了獲得大獎的巴托克和貝多芬四重奏全集唱片。(*圖27、圖28)CD5、CD47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整個1990年代,Decca的聲樂藝人名錄一直在增長。1995年,新晉“藝術家和曲目”部門經理伊文斯·米拉吉亞斯(Evans Mirageas)和美國女高音弗萊明簽下專屬合約。弗萊明和索爾蒂幾度合作,本輯所選歌劇場景選輯為她在1996年所錄,展現出她多樣化的演唱,由索爾蒂指揮。(*圖29)CD17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立體聲發明之後,Decca的演奏家名錄上有的不只是歌唱家。已故的索爾蒂爵士的50年專屬合約已無人能及,而2013年3月將是阿什肯納奇首度為Decca錄音的50週年。他的第一張錄音——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始終在目錄上。這張唱片是一個起點,錄音史上沒有哪一位鋼琴家會留下如此廣泛而數量眾多的唱片。1970年代早期,阿什肯納奇開始對指揮感興趣,因此他作為指揮的曲目也開始擴展。拉赫瑪尼諾夫始終是阿什肯納奇的音樂中心:除了錄下所有的鋼琴獨奏作品和鋼琴與樂隊作品外,他還和皇家音樂廳樂團錄製了一套拉赫瑪尼諾夫管絃樂作品。西貝柳斯是阿什肯納奇的另一個終生痴迷的作曲家,他指揮愛樂樂團演奏的西貝柳斯交響曲全集一經發行,始終位於推薦榜前列。本輯中,和西貝柳斯第一交響曲組成一張CD的是阿什肯納奇配器的穆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他作為鋼琴家曾兩次錄製並無數次演奏此曲。(*圖30、圖31)CD3、CD4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1993年,由製作人麥克爾·哈斯(Michael Haas)策劃、專注於被第三帝國壓制的“頹廢音樂”的大系列發行了第一張唱片。該系列發掘了大量歌劇、交響樂、器樂曲和歌曲,許多都久未聽聞,也從未被錄音。德國歌唱家烏特·蘭帕(Ute Lemper)於1980年代晚期在Decca的“新線”系列中首度亮相,她演唱的庫爾特·魏爾一炮打紅。1996年“頹廢音樂”系列中的柏林卡巴萊歌劇專輯自然也非她莫屬。(*圖32)CD27

名為“Decca之聲”的專輯收錄的不僅是Decca的唱片。本輯也收入了初現於Decca的姐妹廠牌“琴鳥”和“Argo”的錄音。這些唱片所使用的錄音設備和大部分Decca唱片是一樣的,許多錄音師和製作人同時也出現在這些個廠牌。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琴鳥發行的更古老的音樂由菲利普·皮克特(Philip Pickett)和新倫敦樂社錄製。他們在1985與琴鳥簽約,先後錄下了普利托留斯《特耳西科瑞》舞曲選、中世紀原版《布蘭詩歌》、《聖地亞哥朝聖》和1991年的《蘇薩託》。(*圖33)CD40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1989年,年輕的法國羽管鍵琴家、指揮家克里斯托弗·魯塞(Christophe Rousset)成為琴鳥藝人,錄下一系列法國羽管鍵琴音樂、巴赫的獨奏作品和協奏曲等。魯塞和他的樂隊——抒情樂才(Les Talens Lyriques)協同Decca的兩位專屬歌唱家——女高音芭芭拉·邦妮(Barbara Bonney)和假聲男高音安德里亞斯·紹爾(Andreas Scholl),錄製了1999年的最暢銷唱片——佩戈萊西的《聖母頌》和《歡呼聖母》。(*圖34)CD42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Argo廠牌專攻管風琴、合唱和英國音樂。西蒙·普列斯頓(Simon Preston)和彼得·赫福德(Peter Hurford)先後錄下大量管風琴音樂。後者的錄音還包括巴赫的管風琴作品全集。國王學院合唱團和聖約翰學院合唱團則從1960年代起錄製了大量合唱音樂,內維爾·馬里納和聖馬丁學院樂團也在Argo公司留下大量唱片。他們的唱片至今仍極受好評。(*圖35、圖36)CD25、CD32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迪卡之聲唱片傳奇

□ 編後語

Decca之聲的50張小小的唱片,濃縮了一個優秀唱片品牌的輝煌。細細品味,業者可以悟出經營之道,消費者也不難找到好品牌和好產品的鑑別方法,而藝術家也可以從中發現其藝術的生命力有賴於優秀的錄音來延續。它集合了無限的藝術之美,無比珍貴,我們卻可以輕易收藏於家中,隨時藉助於音響的重播得到身臨其境的享受。如果我們的唱片業者能夠在如今這個重技術、缺藝術的時代,找到技術與藝術、藝術家與曲目的完美結合,我們的消費者將會有更多的音樂文化食糧。如果我們的藝術家能夠明白優秀錄音的不朽,將不會沒有留下不朽。如果我們消費者能夠有多一些藝術追求,生活也會更加璀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