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一、四娘娘的來歷

甘肅省隴中地區有很多娘娘廟,供奉著大娘娘、二孃娘、三娘娘娘四娘娘、五娘娘、六娘娘、七娘娘等七位女性神象。每座廟裡信士們根據自己的信仰只選供著其中的一位。其中信奉四娘娘的地域最遼闊。以定西、白銀二市為核心,輻射天水、平涼、隴南及陝西、河南兩省的部分地區。


定西市隴西縣宏偉鄉和安定區寧遠、李家堡二鎮交界處有一座剪金山,山上有一座四娘娘廟。其廟址原來並不是當今所在地,而在相鄰的今安定區寧遠鎮王坪村陽屲山上的四姑灣。民間有一個傳說:安定區東南部的蟾姆山(安定、通渭、隴西三區縣交界處。為東河、牛谷河、大河分水嶺。因主峰形似蟾姆,又為當地民間神話中蛤蟆神的道場,故名。


又名禪牧山,牛營大山。為隴西黃土高原上的巖島。拔一般為2000~2 500米,主峰海拔2 521米,差500~600米。山勢平緩,山坡上覆黃土,多滑坡,屬溫帶半乾早氣候區,山坡早年為牧場,現多闢為農田。)下有一鄭姓人家的第四個女兒出生了。此女面目嬌俏,琳瓏剔透。稍長,見人愛人,樂善好施。人們就叫她“鄭家四姑娘”。她非常崇拜剛強、善良、友愛的女神——涇川回山瑤池邊的西王母,每日在家跪拜。


有一天西王母從回山登大鳥之翼,去與東王公會面。經過蟾姆山,但見四面山坡綠草茵茵,山澗清水潺潺,牛羊撒歡,山花爛漫。突然一陣清脆的女高音傳來響遏行雲,何人的歌聲如此美妙?即使和自己瑤池會上仙女的歌聲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連自己駕的鯤鵬大鳥也陶醉忘飛了。真實此曲只應人間有,仙界哪得幾回聞啊!往下一看,原來是一位姑娘正在抱著一隻剛出生的小綿羊在花草叢中邊走邊唱:“三月裡來三月三(呀),桃花盛開杏花紅(呀)(哎嗨呀)。


採花的蜜蜂你就花心上站(呀),(那哈一呀嗨)……”看這姑娘的情態,感覺似曾相識。掐指一算,原來這位姑娘與自己有份師徒情緣。返回王母宮後派自己的使者、黃帝的老師九天玄女去蟾姆牧場教她修仙之法。她,就是鄭家四姑娘。漸漸地首先是她的父母,後來村裡的人都發現她變了。變得好清靜了,同時也更喜歡助人為樂了。


同時還有了一個令所有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怪”行為:一有閒暇就擰五色麻繩。轉眼間鄭家四姑娘二十歲的生日悄悄地到來了,十年前定的娃娃情,婆家已經催了四年了。可她死活不肯出嫁,近四年來她擰的麻繩已經長到足以接到南天門了。近四年來婆家和父兄逼婚的情形越來越急迫。她知道那一刻就要來臨了,忙著做各種準備工作。生日後又過了十天,婆家又派人來商量四姑娘的婚事來了。


四姑娘的父兄已答應了對方選擇的吉期。數十日後到了吉期前的最後一天。十幾天來家人什麼活都不讓她幹,她也不肯聲,只是在自己的閨房裡不分晝夜地擰著五色麻繩。這天一大早四姑娘手裡拿著五色麻繩走出閨房,聲稱要去蟾姆山放羊。哥哥不讓她去。只見妹妹將手輕輕一拋,那手中的五色麻繩恰似離弦的響箭射向九霄雲外。頃刻間,天空出現了一朵五彩祥雲,妹妹站在雲端,飄然而去。


哥哥慌了,騎馬追趕。這樣,妹妹在天空中飛,哥哥在地面上跑,兄妹倆先後到了前述寧遠鎮王坪村的陽屲山上,妹妹說“哥你回去吧,回去就把我的婚退了。這兒才是我落腳之處,我哪兒也不去,誰也別想讓我離開這裡。”哥哥聽說,大怒,上前捉拿,只見妹妹用手一指,剎那間哥哥眼前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他慌了,立刻醒悟妹妹已不是凡人了。忙說“如果妹妹能讓哥的眼睛明亮,哥回去和父母商量,不但給你退婚,並傾全家之力,在這裡為妹妹修一間供妹妹繼續修煉的廟宇。”話剛一說完,眼睛立刻就明亮了。


不久陽屲山上的一眼泉水旁出現了一座寺廟,人們管它叫“清泉寺”,寺廟裡修行的就是鄭家四姑娘。時間一久,人們省了“鄭家”二字,統稱 “四姑娘”,簡稱“四姑”。寺廟所處的灣叫 “四姑灣”。寺廟下面有一平坦地勢,約定俗成為“寺下川”。 此後,四娘娘一直保佑著當地一方平安。老百姓對她頂禮膜拜。


廟裡有一本《隴西剪金山祖廟籤簿》,其序雲:“四元君出世於雪花之世,登殿於祥符之年。”所謂“雪花之世”指遠古時代,語出《老母三元救生歸原真經》之“雪花飄飄生,生生朝世靈”句。 “祥符之年”為北宋真宗的第三個年號(1008年—1016年)。


據《宋史·本紀第七》:“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有黃帛曳左承天門南鴟尾上,守門卒塗榮告,有司以聞。上召群臣拜迎於朝元殿啟封,號稱天書。丁卯,紫雲見,如龍鳳覆宮殿。戊辰,大赦,改元。” 祥符年間中國古代第一部由官方主修的韻書《廣韻》及北宋四大部書之一《冊府元龜》成書。 另外軍事家狄青、楊延昭,理學家邵雍,政治家書法家蔡襄,政治家天文學家劉羲叟,政治家呂蒙正及後來的仁宗皇帝均出生於這一時期。


如此算來四娘娘在甘肅隴中一帶被供奉的時間最遲為北宋真宗祥符年間,距今已有1000年曆史了。


後來由於世事滄桑,年久失修,寺廟破敗不堪。據傳某天夜裡當地一位姓董的富人夢見一人向他借牛,說是建廟用。第二天佛曉他去牽牛犁地,發現牛大汗淋漓,突然想到昨夜的夢,大吃一驚,忙到四娘娘廟上去看,只見一片斷垣殘壁,磚瓦椽檁不翼而飛。忙帶村鄰們四處查尋,發現建廟材料全都集中在距原址不遠的奭家岔山上(今屬隴西宏偉,當時都屬今安定區)。原來是自家的牛一夜之間運來的!


於是他和信士們集資在這裡為心目中的偶像修建了一座嶄新的廟宇,並稱之為四娘娘廟,即剪金山祖廟。神廟的建築基本上以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風格為主,磚木結構,青磚藍瓦,圓木為柱,漆紅油彩,託舉華蓋,頂部起脊臥閣,四角飛簷高翹,配以雕刻和藍磚燒製的龍、羊等圖形,古樸典雅、莊重含蓄。


大殿裡供奉四娘娘和蓋國爺(將軍爺)的神位。對當地百姓來說,敬四娘娘成了他們精神生活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為了供奉方便,很多地方還為她修建了歇馬店(相當於皇帝的行宮)。原先寺廟裡有一座大鍾,為明朝正統年(公元1436——1449)鑄造,說明剪金山寺廟建成迄今已有近560多年的歷史了。


可惜該鍾大躍進時被砸碎鍊鋼了。寺廟裡還有兩棵大白楊樹,每棵樹幹需要六人合抱,才能圍住。就當地的乾旱條件,沒有五、六百年是長不成如此大樹的。其中一棵在1972年被砍下做了40套課桌凳。另一棵尚存,當為鎮山之寶。此廟文革期間拆掉建了學校(即今隴西縣金山學校,筆者曾在該校讀完了初中),上世紀八十年代依原樣進行了重建。


關於這位四元君 (有的地方稱四姑娘、四娘娘、四菩薩或四聖母)的來歷還有一種說法,她是王母娘娘的第四個女兒。神話中的王母娘娘共生了七個女兒。她們在《西遊記》裡依次是:紅衣仙女、素衣仙女、青衣仙女、皁衣仙女、紫衣仙女、黃衣仙女、綠衣仙女。名字分別是天壽、天陽、天榮、天昌、天顯、天慶、天羽。其中三仙女嫁給了劉彥昌(《寶蓮燈》裡的故事),七仙女嫁給了董永(《天仙配》裡的故事)。


相傳北宋仁宗年間,今白銀市靖遠縣(原屬定西地區)四龍鎮有一座百花山(又名剪金山)。書生崔文瑞在百花山下耕讀砍柴為生。有一天,天氣晴朗,他便上山去砍柴。恰逢四姑娘從天上路過,眺望百花山,主峰巍峨,紫氣氤氳,周邊五座山峰環繞。山上萬木蔥蘢,百花爭妍,鳥鳴翠綠;山下,黃河巨龍,從西向東,波光熠熠,舒緩而行。兩岸沃野,碧波萬頃,麥浪飄香,魚肥果美,真乃豐裕富庶之地也。


四仙姑心中甚喜,於是扮做村姑在百花山上駐足漫步,巧遇砍柴的崔文瑞,倆人寒暄交談後,看到崔文瑞相貌英俊,談吐文雅,勤奮善良,便生愛慕之情。於是羨慕人間幸福生活,私自下凡,嫁與崔文瑞,男耕女織,郎讀妻伴,琴瑟和諧。不料,好景不長,消息走漏,天庭震怒,玉帝傳旨,硬是將一對鴛鴦拆散。


四仙姑留戀人間,整日以淚洗面,淚水每每化做甘霖,滋潤著山川大地和黃河兩岸的父老鄉親,使百花山一帶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當地老百姓感念四仙姑的大慈大恩,遂建廟塑身,尊為聖母,香火不斷。

"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一、四娘娘的來歷

甘肅省隴中地區有很多娘娘廟,供奉著大娘娘、二孃娘、三娘娘娘四娘娘、五娘娘、六娘娘、七娘娘等七位女性神象。每座廟裡信士們根據自己的信仰只選供著其中的一位。其中信奉四娘娘的地域最遼闊。以定西、白銀二市為核心,輻射天水、平涼、隴南及陝西、河南兩省的部分地區。


定西市隴西縣宏偉鄉和安定區寧遠、李家堡二鎮交界處有一座剪金山,山上有一座四娘娘廟。其廟址原來並不是當今所在地,而在相鄰的今安定區寧遠鎮王坪村陽屲山上的四姑灣。民間有一個傳說:安定區東南部的蟾姆山(安定、通渭、隴西三區縣交界處。為東河、牛谷河、大河分水嶺。因主峰形似蟾姆,又為當地民間神話中蛤蟆神的道場,故名。


又名禪牧山,牛營大山。為隴西黃土高原上的巖島。拔一般為2000~2 500米,主峰海拔2 521米,差500~600米。山勢平緩,山坡上覆黃土,多滑坡,屬溫帶半乾早氣候區,山坡早年為牧場,現多闢為農田。)下有一鄭姓人家的第四個女兒出生了。此女面目嬌俏,琳瓏剔透。稍長,見人愛人,樂善好施。人們就叫她“鄭家四姑娘”。她非常崇拜剛強、善良、友愛的女神——涇川回山瑤池邊的西王母,每日在家跪拜。


有一天西王母從回山登大鳥之翼,去與東王公會面。經過蟾姆山,但見四面山坡綠草茵茵,山澗清水潺潺,牛羊撒歡,山花爛漫。突然一陣清脆的女高音傳來響遏行雲,何人的歌聲如此美妙?即使和自己瑤池會上仙女的歌聲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連自己駕的鯤鵬大鳥也陶醉忘飛了。真實此曲只應人間有,仙界哪得幾回聞啊!往下一看,原來是一位姑娘正在抱著一隻剛出生的小綿羊在花草叢中邊走邊唱:“三月裡來三月三(呀),桃花盛開杏花紅(呀)(哎嗨呀)。


採花的蜜蜂你就花心上站(呀),(那哈一呀嗨)……”看這姑娘的情態,感覺似曾相識。掐指一算,原來這位姑娘與自己有份師徒情緣。返回王母宮後派自己的使者、黃帝的老師九天玄女去蟾姆牧場教她修仙之法。她,就是鄭家四姑娘。漸漸地首先是她的父母,後來村裡的人都發現她變了。變得好清靜了,同時也更喜歡助人為樂了。


同時還有了一個令所有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怪”行為:一有閒暇就擰五色麻繩。轉眼間鄭家四姑娘二十歲的生日悄悄地到來了,十年前定的娃娃情,婆家已經催了四年了。可她死活不肯出嫁,近四年來她擰的麻繩已經長到足以接到南天門了。近四年來婆家和父兄逼婚的情形越來越急迫。她知道那一刻就要來臨了,忙著做各種準備工作。生日後又過了十天,婆家又派人來商量四姑娘的婚事來了。


四姑娘的父兄已答應了對方選擇的吉期。數十日後到了吉期前的最後一天。十幾天來家人什麼活都不讓她幹,她也不肯聲,只是在自己的閨房裡不分晝夜地擰著五色麻繩。這天一大早四姑娘手裡拿著五色麻繩走出閨房,聲稱要去蟾姆山放羊。哥哥不讓她去。只見妹妹將手輕輕一拋,那手中的五色麻繩恰似離弦的響箭射向九霄雲外。頃刻間,天空出現了一朵五彩祥雲,妹妹站在雲端,飄然而去。


哥哥慌了,騎馬追趕。這樣,妹妹在天空中飛,哥哥在地面上跑,兄妹倆先後到了前述寧遠鎮王坪村的陽屲山上,妹妹說“哥你回去吧,回去就把我的婚退了。這兒才是我落腳之處,我哪兒也不去,誰也別想讓我離開這裡。”哥哥聽說,大怒,上前捉拿,只見妹妹用手一指,剎那間哥哥眼前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他慌了,立刻醒悟妹妹已不是凡人了。忙說“如果妹妹能讓哥的眼睛明亮,哥回去和父母商量,不但給你退婚,並傾全家之力,在這裡為妹妹修一間供妹妹繼續修煉的廟宇。”話剛一說完,眼睛立刻就明亮了。


不久陽屲山上的一眼泉水旁出現了一座寺廟,人們管它叫“清泉寺”,寺廟裡修行的就是鄭家四姑娘。時間一久,人們省了“鄭家”二字,統稱 “四姑娘”,簡稱“四姑”。寺廟所處的灣叫 “四姑灣”。寺廟下面有一平坦地勢,約定俗成為“寺下川”。 此後,四娘娘一直保佑著當地一方平安。老百姓對她頂禮膜拜。


廟裡有一本《隴西剪金山祖廟籤簿》,其序雲:“四元君出世於雪花之世,登殿於祥符之年。”所謂“雪花之世”指遠古時代,語出《老母三元救生歸原真經》之“雪花飄飄生,生生朝世靈”句。 “祥符之年”為北宋真宗的第三個年號(1008年—1016年)。


據《宋史·本紀第七》:“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有黃帛曳左承天門南鴟尾上,守門卒塗榮告,有司以聞。上召群臣拜迎於朝元殿啟封,號稱天書。丁卯,紫雲見,如龍鳳覆宮殿。戊辰,大赦,改元。” 祥符年間中國古代第一部由官方主修的韻書《廣韻》及北宋四大部書之一《冊府元龜》成書。 另外軍事家狄青、楊延昭,理學家邵雍,政治家書法家蔡襄,政治家天文學家劉羲叟,政治家呂蒙正及後來的仁宗皇帝均出生於這一時期。


如此算來四娘娘在甘肅隴中一帶被供奉的時間最遲為北宋真宗祥符年間,距今已有1000年曆史了。


後來由於世事滄桑,年久失修,寺廟破敗不堪。據傳某天夜裡當地一位姓董的富人夢見一人向他借牛,說是建廟用。第二天佛曉他去牽牛犁地,發現牛大汗淋漓,突然想到昨夜的夢,大吃一驚,忙到四娘娘廟上去看,只見一片斷垣殘壁,磚瓦椽檁不翼而飛。忙帶村鄰們四處查尋,發現建廟材料全都集中在距原址不遠的奭家岔山上(今屬隴西宏偉,當時都屬今安定區)。原來是自家的牛一夜之間運來的!


於是他和信士們集資在這裡為心目中的偶像修建了一座嶄新的廟宇,並稱之為四娘娘廟,即剪金山祖廟。神廟的建築基本上以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風格為主,磚木結構,青磚藍瓦,圓木為柱,漆紅油彩,託舉華蓋,頂部起脊臥閣,四角飛簷高翹,配以雕刻和藍磚燒製的龍、羊等圖形,古樸典雅、莊重含蓄。


大殿裡供奉四娘娘和蓋國爺(將軍爺)的神位。對當地百姓來說,敬四娘娘成了他們精神生活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為了供奉方便,很多地方還為她修建了歇馬店(相當於皇帝的行宮)。原先寺廟裡有一座大鍾,為明朝正統年(公元1436——1449)鑄造,說明剪金山寺廟建成迄今已有近560多年的歷史了。


可惜該鍾大躍進時被砸碎鍊鋼了。寺廟裡還有兩棵大白楊樹,每棵樹幹需要六人合抱,才能圍住。就當地的乾旱條件,沒有五、六百年是長不成如此大樹的。其中一棵在1972年被砍下做了40套課桌凳。另一棵尚存,當為鎮山之寶。此廟文革期間拆掉建了學校(即今隴西縣金山學校,筆者曾在該校讀完了初中),上世紀八十年代依原樣進行了重建。


關於這位四元君 (有的地方稱四姑娘、四娘娘、四菩薩或四聖母)的來歷還有一種說法,她是王母娘娘的第四個女兒。神話中的王母娘娘共生了七個女兒。她們在《西遊記》裡依次是:紅衣仙女、素衣仙女、青衣仙女、皁衣仙女、紫衣仙女、黃衣仙女、綠衣仙女。名字分別是天壽、天陽、天榮、天昌、天顯、天慶、天羽。其中三仙女嫁給了劉彥昌(《寶蓮燈》裡的故事),七仙女嫁給了董永(《天仙配》裡的故事)。


相傳北宋仁宗年間,今白銀市靖遠縣(原屬定西地區)四龍鎮有一座百花山(又名剪金山)。書生崔文瑞在百花山下耕讀砍柴為生。有一天,天氣晴朗,他便上山去砍柴。恰逢四姑娘從天上路過,眺望百花山,主峰巍峨,紫氣氤氳,周邊五座山峰環繞。山上萬木蔥蘢,百花爭妍,鳥鳴翠綠;山下,黃河巨龍,從西向東,波光熠熠,舒緩而行。兩岸沃野,碧波萬頃,麥浪飄香,魚肥果美,真乃豐裕富庶之地也。


四仙姑心中甚喜,於是扮做村姑在百花山上駐足漫步,巧遇砍柴的崔文瑞,倆人寒暄交談後,看到崔文瑞相貌英俊,談吐文雅,勤奮善良,便生愛慕之情。於是羨慕人間幸福生活,私自下凡,嫁與崔文瑞,男耕女織,郎讀妻伴,琴瑟和諧。不料,好景不長,消息走漏,天庭震怒,玉帝傳旨,硬是將一對鴛鴦拆散。


四仙姑留戀人間,整日以淚洗面,淚水每每化做甘霖,滋潤著山川大地和黃河兩岸的父老鄉親,使百花山一帶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當地老百姓感念四仙姑的大慈大恩,遂建廟塑身,尊為聖母,香火不斷。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據確切記載,山上的寺廟群,始建於北宋天聖元年(公元 1023 年),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 1754 年)兩次維修擴建,文革被毀,後又重建。兩種傳說,筆者覺得定西的傳說更原始。白銀的傳說顯然了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從建廟年代上也可以印證這一點:定西建廟時間在北宋祥符年間(1008—1016年), 白銀建廟時間在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2年)當然,不管是白銀,還是定西,虔誠善良的百姓們都認為四娘娘很靈驗:為他們都指點過迷津,開啟過愚頑,消弭過災難,慰藉過心靈。


所以他們對她無比信賴,頂禮膜拜。為她開廟會,為她獻牛羊,為他唱大戲,為她打大醮,為她燒香表。但凡神廟都開廟會,在時間的的選擇上都有一定的歷史淵源。定西剪金山廟會是陰曆三月初三,不知道剪金山廟會的日子是怎樣形成傳統而流傳的,但從現實角度分析,陰曆三月三,正是春播剛剛結束,,料峭春寒已去,酷熱暑夏未到。


微風拂袖,渾身清爽;楊柳依依,心曠神怡。放眼望去:綠秧茵茵,莊家茁壯的長;桃杏花開,牛羊正在撒歡。離夏收尚有一段時間,農活較閒。加上在這樣的季節辦廟會,既可滿足求神祈雨,拜神還願的宗教情懷,又可以藉此消閒,觀看秦腔大戲,享受精神愉悅,還可以銷售瓜果等農產品,促進經濟的交流發展。

"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一、四娘娘的來歷

甘肅省隴中地區有很多娘娘廟,供奉著大娘娘、二孃娘、三娘娘娘四娘娘、五娘娘、六娘娘、七娘娘等七位女性神象。每座廟裡信士們根據自己的信仰只選供著其中的一位。其中信奉四娘娘的地域最遼闊。以定西、白銀二市為核心,輻射天水、平涼、隴南及陝西、河南兩省的部分地區。


定西市隴西縣宏偉鄉和安定區寧遠、李家堡二鎮交界處有一座剪金山,山上有一座四娘娘廟。其廟址原來並不是當今所在地,而在相鄰的今安定區寧遠鎮王坪村陽屲山上的四姑灣。民間有一個傳說:安定區東南部的蟾姆山(安定、通渭、隴西三區縣交界處。為東河、牛谷河、大河分水嶺。因主峰形似蟾姆,又為當地民間神話中蛤蟆神的道場,故名。


又名禪牧山,牛營大山。為隴西黃土高原上的巖島。拔一般為2000~2 500米,主峰海拔2 521米,差500~600米。山勢平緩,山坡上覆黃土,多滑坡,屬溫帶半乾早氣候區,山坡早年為牧場,現多闢為農田。)下有一鄭姓人家的第四個女兒出生了。此女面目嬌俏,琳瓏剔透。稍長,見人愛人,樂善好施。人們就叫她“鄭家四姑娘”。她非常崇拜剛強、善良、友愛的女神——涇川回山瑤池邊的西王母,每日在家跪拜。


有一天西王母從回山登大鳥之翼,去與東王公會面。經過蟾姆山,但見四面山坡綠草茵茵,山澗清水潺潺,牛羊撒歡,山花爛漫。突然一陣清脆的女高音傳來響遏行雲,何人的歌聲如此美妙?即使和自己瑤池會上仙女的歌聲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連自己駕的鯤鵬大鳥也陶醉忘飛了。真實此曲只應人間有,仙界哪得幾回聞啊!往下一看,原來是一位姑娘正在抱著一隻剛出生的小綿羊在花草叢中邊走邊唱:“三月裡來三月三(呀),桃花盛開杏花紅(呀)(哎嗨呀)。


採花的蜜蜂你就花心上站(呀),(那哈一呀嗨)……”看這姑娘的情態,感覺似曾相識。掐指一算,原來這位姑娘與自己有份師徒情緣。返回王母宮後派自己的使者、黃帝的老師九天玄女去蟾姆牧場教她修仙之法。她,就是鄭家四姑娘。漸漸地首先是她的父母,後來村裡的人都發現她變了。變得好清靜了,同時也更喜歡助人為樂了。


同時還有了一個令所有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怪”行為:一有閒暇就擰五色麻繩。轉眼間鄭家四姑娘二十歲的生日悄悄地到來了,十年前定的娃娃情,婆家已經催了四年了。可她死活不肯出嫁,近四年來她擰的麻繩已經長到足以接到南天門了。近四年來婆家和父兄逼婚的情形越來越急迫。她知道那一刻就要來臨了,忙著做各種準備工作。生日後又過了十天,婆家又派人來商量四姑娘的婚事來了。


四姑娘的父兄已答應了對方選擇的吉期。數十日後到了吉期前的最後一天。十幾天來家人什麼活都不讓她幹,她也不肯聲,只是在自己的閨房裡不分晝夜地擰著五色麻繩。這天一大早四姑娘手裡拿著五色麻繩走出閨房,聲稱要去蟾姆山放羊。哥哥不讓她去。只見妹妹將手輕輕一拋,那手中的五色麻繩恰似離弦的響箭射向九霄雲外。頃刻間,天空出現了一朵五彩祥雲,妹妹站在雲端,飄然而去。


哥哥慌了,騎馬追趕。這樣,妹妹在天空中飛,哥哥在地面上跑,兄妹倆先後到了前述寧遠鎮王坪村的陽屲山上,妹妹說“哥你回去吧,回去就把我的婚退了。這兒才是我落腳之處,我哪兒也不去,誰也別想讓我離開這裡。”哥哥聽說,大怒,上前捉拿,只見妹妹用手一指,剎那間哥哥眼前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他慌了,立刻醒悟妹妹已不是凡人了。忙說“如果妹妹能讓哥的眼睛明亮,哥回去和父母商量,不但給你退婚,並傾全家之力,在這裡為妹妹修一間供妹妹繼續修煉的廟宇。”話剛一說完,眼睛立刻就明亮了。


不久陽屲山上的一眼泉水旁出現了一座寺廟,人們管它叫“清泉寺”,寺廟裡修行的就是鄭家四姑娘。時間一久,人們省了“鄭家”二字,統稱 “四姑娘”,簡稱“四姑”。寺廟所處的灣叫 “四姑灣”。寺廟下面有一平坦地勢,約定俗成為“寺下川”。 此後,四娘娘一直保佑著當地一方平安。老百姓對她頂禮膜拜。


廟裡有一本《隴西剪金山祖廟籤簿》,其序雲:“四元君出世於雪花之世,登殿於祥符之年。”所謂“雪花之世”指遠古時代,語出《老母三元救生歸原真經》之“雪花飄飄生,生生朝世靈”句。 “祥符之年”為北宋真宗的第三個年號(1008年—1016年)。


據《宋史·本紀第七》:“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有黃帛曳左承天門南鴟尾上,守門卒塗榮告,有司以聞。上召群臣拜迎於朝元殿啟封,號稱天書。丁卯,紫雲見,如龍鳳覆宮殿。戊辰,大赦,改元。” 祥符年間中國古代第一部由官方主修的韻書《廣韻》及北宋四大部書之一《冊府元龜》成書。 另外軍事家狄青、楊延昭,理學家邵雍,政治家書法家蔡襄,政治家天文學家劉羲叟,政治家呂蒙正及後來的仁宗皇帝均出生於這一時期。


如此算來四娘娘在甘肅隴中一帶被供奉的時間最遲為北宋真宗祥符年間,距今已有1000年曆史了。


後來由於世事滄桑,年久失修,寺廟破敗不堪。據傳某天夜裡當地一位姓董的富人夢見一人向他借牛,說是建廟用。第二天佛曉他去牽牛犁地,發現牛大汗淋漓,突然想到昨夜的夢,大吃一驚,忙到四娘娘廟上去看,只見一片斷垣殘壁,磚瓦椽檁不翼而飛。忙帶村鄰們四處查尋,發現建廟材料全都集中在距原址不遠的奭家岔山上(今屬隴西宏偉,當時都屬今安定區)。原來是自家的牛一夜之間運來的!


於是他和信士們集資在這裡為心目中的偶像修建了一座嶄新的廟宇,並稱之為四娘娘廟,即剪金山祖廟。神廟的建築基本上以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風格為主,磚木結構,青磚藍瓦,圓木為柱,漆紅油彩,託舉華蓋,頂部起脊臥閣,四角飛簷高翹,配以雕刻和藍磚燒製的龍、羊等圖形,古樸典雅、莊重含蓄。


大殿裡供奉四娘娘和蓋國爺(將軍爺)的神位。對當地百姓來說,敬四娘娘成了他們精神生活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為了供奉方便,很多地方還為她修建了歇馬店(相當於皇帝的行宮)。原先寺廟裡有一座大鍾,為明朝正統年(公元1436——1449)鑄造,說明剪金山寺廟建成迄今已有近560多年的歷史了。


可惜該鍾大躍進時被砸碎鍊鋼了。寺廟裡還有兩棵大白楊樹,每棵樹幹需要六人合抱,才能圍住。就當地的乾旱條件,沒有五、六百年是長不成如此大樹的。其中一棵在1972年被砍下做了40套課桌凳。另一棵尚存,當為鎮山之寶。此廟文革期間拆掉建了學校(即今隴西縣金山學校,筆者曾在該校讀完了初中),上世紀八十年代依原樣進行了重建。


關於這位四元君 (有的地方稱四姑娘、四娘娘、四菩薩或四聖母)的來歷還有一種說法,她是王母娘娘的第四個女兒。神話中的王母娘娘共生了七個女兒。她們在《西遊記》裡依次是:紅衣仙女、素衣仙女、青衣仙女、皁衣仙女、紫衣仙女、黃衣仙女、綠衣仙女。名字分別是天壽、天陽、天榮、天昌、天顯、天慶、天羽。其中三仙女嫁給了劉彥昌(《寶蓮燈》裡的故事),七仙女嫁給了董永(《天仙配》裡的故事)。


相傳北宋仁宗年間,今白銀市靖遠縣(原屬定西地區)四龍鎮有一座百花山(又名剪金山)。書生崔文瑞在百花山下耕讀砍柴為生。有一天,天氣晴朗,他便上山去砍柴。恰逢四姑娘從天上路過,眺望百花山,主峰巍峨,紫氣氤氳,周邊五座山峰環繞。山上萬木蔥蘢,百花爭妍,鳥鳴翠綠;山下,黃河巨龍,從西向東,波光熠熠,舒緩而行。兩岸沃野,碧波萬頃,麥浪飄香,魚肥果美,真乃豐裕富庶之地也。


四仙姑心中甚喜,於是扮做村姑在百花山上駐足漫步,巧遇砍柴的崔文瑞,倆人寒暄交談後,看到崔文瑞相貌英俊,談吐文雅,勤奮善良,便生愛慕之情。於是羨慕人間幸福生活,私自下凡,嫁與崔文瑞,男耕女織,郎讀妻伴,琴瑟和諧。不料,好景不長,消息走漏,天庭震怒,玉帝傳旨,硬是將一對鴛鴦拆散。


四仙姑留戀人間,整日以淚洗面,淚水每每化做甘霖,滋潤著山川大地和黃河兩岸的父老鄉親,使百花山一帶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當地老百姓感念四仙姑的大慈大恩,遂建廟塑身,尊為聖母,香火不斷。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據確切記載,山上的寺廟群,始建於北宋天聖元年(公元 1023 年),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 1754 年)兩次維修擴建,文革被毀,後又重建。兩種傳說,筆者覺得定西的傳說更原始。白銀的傳說顯然了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從建廟年代上也可以印證這一點:定西建廟時間在北宋祥符年間(1008—1016年), 白銀建廟時間在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2年)當然,不管是白銀,還是定西,虔誠善良的百姓們都認為四娘娘很靈驗:為他們都指點過迷津,開啟過愚頑,消弭過災難,慰藉過心靈。


所以他們對她無比信賴,頂禮膜拜。為她開廟會,為她獻牛羊,為他唱大戲,為她打大醮,為她燒香表。但凡神廟都開廟會,在時間的的選擇上都有一定的歷史淵源。定西剪金山廟會是陰曆三月初三,不知道剪金山廟會的日子是怎樣形成傳統而流傳的,但從現實角度分析,陰曆三月三,正是春播剛剛結束,,料峭春寒已去,酷熱暑夏未到。


微風拂袖,渾身清爽;楊柳依依,心曠神怡。放眼望去:綠秧茵茵,莊家茁壯的長;桃杏花開,牛羊正在撒歡。離夏收尚有一段時間,農活較閒。加上在這樣的季節辦廟會,既可滿足求神祈雨,拜神還願的宗教情懷,又可以藉此消閒,觀看秦腔大戲,享受精神愉悅,還可以銷售瓜果等農產品,促進經濟的交流發展。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每逢剪金山廟會,人群熙攘,車水馬龍;男女老幼,摩肩接踵;善男信女,燒香抽籤;鼓樂協奏,戲曲悅目又悅耳;餐飲張隆,美味飄香;吆喊叫賣,不絕於聲。


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類活動基本的出發點,而對大自然的敬畏,使人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時候總是有不如願。到寺廟祈福,不是祈求五穀豐登,就是祈求天將甘霖。生活貧困時,祈求神靈改變現狀;生活富裕時,祈求永享康泰。


總之,為了彌補精神的空虛,生活的缺憾,無論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都想從敬奉神靈中找到慰藉和啟迪。當然,其間不乏長期以來形成的民俗文化傳統。作為漢族的敬神並不像西方人具有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那樣的宗教信仰和情懷,其一切出發點都源自於現實利益的考慮。但它所湧動的文化光芒和精神情操是社會文明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剪金山的來歷


甘肅隴中地區有兩座剪金山。一座是白銀市四龍剪金山,另一座是定西市宏偉剪金山。兩處剪金山都有寺廟,廟裡主殿供奉的都是四娘娘。


定西剪金山由“剪脛山”而來。蟾姆山原名禪牧山,即封為放牧的山。相傳山裡有一隻蟾蜍採天地之靈氣,攝日月之精華修行萬年,終有道行。但他道行雖深,卻品行不端。專以禍害百姓為能事,被當地百姓稱為邪神。他規定老百姓每月都要供給牛羊果品。要是那個地方供不及時,就馬上讓那裡出現滅頂之災。


自從四娘娘成道後樂善好施,解民於倒懸。甘肅省隴中地區位居大陸腹地,遠離海洋,其東、南兩面都有秦嶺等大山阻擋,海洋暖溼氣流不易到達,而西、北兩面則地形開闊,途經蒙新高原的西伯利亞乾冷空氣從河西走廊直貫無阻,所處地理位置決定了該區氣候乾燥。


從大氣環流方面分析,準定常的東亞大槽其後部之下沉氣流構成了本地冬春乾旱的大環流背景,在青藏高原東北側由於高原的熱力和動力作用形成一個氣候上的反氣旋環流,定西地區正處在反氣旋的下沉氣流之中,降水天氣系統常受其影響而減弱或消失,所以乾旱是該地區最主要也是影響最嚴重的氣象災害,其特點是發生頻率高,影響範圍大,危害程度重。

"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一、四娘娘的來歷

甘肅省隴中地區有很多娘娘廟,供奉著大娘娘、二孃娘、三娘娘娘四娘娘、五娘娘、六娘娘、七娘娘等七位女性神象。每座廟裡信士們根據自己的信仰只選供著其中的一位。其中信奉四娘娘的地域最遼闊。以定西、白銀二市為核心,輻射天水、平涼、隴南及陝西、河南兩省的部分地區。


定西市隴西縣宏偉鄉和安定區寧遠、李家堡二鎮交界處有一座剪金山,山上有一座四娘娘廟。其廟址原來並不是當今所在地,而在相鄰的今安定區寧遠鎮王坪村陽屲山上的四姑灣。民間有一個傳說:安定區東南部的蟾姆山(安定、通渭、隴西三區縣交界處。為東河、牛谷河、大河分水嶺。因主峰形似蟾姆,又為當地民間神話中蛤蟆神的道場,故名。


又名禪牧山,牛營大山。為隴西黃土高原上的巖島。拔一般為2000~2 500米,主峰海拔2 521米,差500~600米。山勢平緩,山坡上覆黃土,多滑坡,屬溫帶半乾早氣候區,山坡早年為牧場,現多闢為農田。)下有一鄭姓人家的第四個女兒出生了。此女面目嬌俏,琳瓏剔透。稍長,見人愛人,樂善好施。人們就叫她“鄭家四姑娘”。她非常崇拜剛強、善良、友愛的女神——涇川回山瑤池邊的西王母,每日在家跪拜。


有一天西王母從回山登大鳥之翼,去與東王公會面。經過蟾姆山,但見四面山坡綠草茵茵,山澗清水潺潺,牛羊撒歡,山花爛漫。突然一陣清脆的女高音傳來響遏行雲,何人的歌聲如此美妙?即使和自己瑤池會上仙女的歌聲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連自己駕的鯤鵬大鳥也陶醉忘飛了。真實此曲只應人間有,仙界哪得幾回聞啊!往下一看,原來是一位姑娘正在抱著一隻剛出生的小綿羊在花草叢中邊走邊唱:“三月裡來三月三(呀),桃花盛開杏花紅(呀)(哎嗨呀)。


採花的蜜蜂你就花心上站(呀),(那哈一呀嗨)……”看這姑娘的情態,感覺似曾相識。掐指一算,原來這位姑娘與自己有份師徒情緣。返回王母宮後派自己的使者、黃帝的老師九天玄女去蟾姆牧場教她修仙之法。她,就是鄭家四姑娘。漸漸地首先是她的父母,後來村裡的人都發現她變了。變得好清靜了,同時也更喜歡助人為樂了。


同時還有了一個令所有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怪”行為:一有閒暇就擰五色麻繩。轉眼間鄭家四姑娘二十歲的生日悄悄地到來了,十年前定的娃娃情,婆家已經催了四年了。可她死活不肯出嫁,近四年來她擰的麻繩已經長到足以接到南天門了。近四年來婆家和父兄逼婚的情形越來越急迫。她知道那一刻就要來臨了,忙著做各種準備工作。生日後又過了十天,婆家又派人來商量四姑娘的婚事來了。


四姑娘的父兄已答應了對方選擇的吉期。數十日後到了吉期前的最後一天。十幾天來家人什麼活都不讓她幹,她也不肯聲,只是在自己的閨房裡不分晝夜地擰著五色麻繩。這天一大早四姑娘手裡拿著五色麻繩走出閨房,聲稱要去蟾姆山放羊。哥哥不讓她去。只見妹妹將手輕輕一拋,那手中的五色麻繩恰似離弦的響箭射向九霄雲外。頃刻間,天空出現了一朵五彩祥雲,妹妹站在雲端,飄然而去。


哥哥慌了,騎馬追趕。這樣,妹妹在天空中飛,哥哥在地面上跑,兄妹倆先後到了前述寧遠鎮王坪村的陽屲山上,妹妹說“哥你回去吧,回去就把我的婚退了。這兒才是我落腳之處,我哪兒也不去,誰也別想讓我離開這裡。”哥哥聽說,大怒,上前捉拿,只見妹妹用手一指,剎那間哥哥眼前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他慌了,立刻醒悟妹妹已不是凡人了。忙說“如果妹妹能讓哥的眼睛明亮,哥回去和父母商量,不但給你退婚,並傾全家之力,在這裡為妹妹修一間供妹妹繼續修煉的廟宇。”話剛一說完,眼睛立刻就明亮了。


不久陽屲山上的一眼泉水旁出現了一座寺廟,人們管它叫“清泉寺”,寺廟裡修行的就是鄭家四姑娘。時間一久,人們省了“鄭家”二字,統稱 “四姑娘”,簡稱“四姑”。寺廟所處的灣叫 “四姑灣”。寺廟下面有一平坦地勢,約定俗成為“寺下川”。 此後,四娘娘一直保佑著當地一方平安。老百姓對她頂禮膜拜。


廟裡有一本《隴西剪金山祖廟籤簿》,其序雲:“四元君出世於雪花之世,登殿於祥符之年。”所謂“雪花之世”指遠古時代,語出《老母三元救生歸原真經》之“雪花飄飄生,生生朝世靈”句。 “祥符之年”為北宋真宗的第三個年號(1008年—1016年)。


據《宋史·本紀第七》:“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有黃帛曳左承天門南鴟尾上,守門卒塗榮告,有司以聞。上召群臣拜迎於朝元殿啟封,號稱天書。丁卯,紫雲見,如龍鳳覆宮殿。戊辰,大赦,改元。” 祥符年間中國古代第一部由官方主修的韻書《廣韻》及北宋四大部書之一《冊府元龜》成書。 另外軍事家狄青、楊延昭,理學家邵雍,政治家書法家蔡襄,政治家天文學家劉羲叟,政治家呂蒙正及後來的仁宗皇帝均出生於這一時期。


如此算來四娘娘在甘肅隴中一帶被供奉的時間最遲為北宋真宗祥符年間,距今已有1000年曆史了。


後來由於世事滄桑,年久失修,寺廟破敗不堪。據傳某天夜裡當地一位姓董的富人夢見一人向他借牛,說是建廟用。第二天佛曉他去牽牛犁地,發現牛大汗淋漓,突然想到昨夜的夢,大吃一驚,忙到四娘娘廟上去看,只見一片斷垣殘壁,磚瓦椽檁不翼而飛。忙帶村鄰們四處查尋,發現建廟材料全都集中在距原址不遠的奭家岔山上(今屬隴西宏偉,當時都屬今安定區)。原來是自家的牛一夜之間運來的!


於是他和信士們集資在這裡為心目中的偶像修建了一座嶄新的廟宇,並稱之為四娘娘廟,即剪金山祖廟。神廟的建築基本上以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風格為主,磚木結構,青磚藍瓦,圓木為柱,漆紅油彩,託舉華蓋,頂部起脊臥閣,四角飛簷高翹,配以雕刻和藍磚燒製的龍、羊等圖形,古樸典雅、莊重含蓄。


大殿裡供奉四娘娘和蓋國爺(將軍爺)的神位。對當地百姓來說,敬四娘娘成了他們精神生活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為了供奉方便,很多地方還為她修建了歇馬店(相當於皇帝的行宮)。原先寺廟裡有一座大鍾,為明朝正統年(公元1436——1449)鑄造,說明剪金山寺廟建成迄今已有近560多年的歷史了。


可惜該鍾大躍進時被砸碎鍊鋼了。寺廟裡還有兩棵大白楊樹,每棵樹幹需要六人合抱,才能圍住。就當地的乾旱條件,沒有五、六百年是長不成如此大樹的。其中一棵在1972年被砍下做了40套課桌凳。另一棵尚存,當為鎮山之寶。此廟文革期間拆掉建了學校(即今隴西縣金山學校,筆者曾在該校讀完了初中),上世紀八十年代依原樣進行了重建。


關於這位四元君 (有的地方稱四姑娘、四娘娘、四菩薩或四聖母)的來歷還有一種說法,她是王母娘娘的第四個女兒。神話中的王母娘娘共生了七個女兒。她們在《西遊記》裡依次是:紅衣仙女、素衣仙女、青衣仙女、皁衣仙女、紫衣仙女、黃衣仙女、綠衣仙女。名字分別是天壽、天陽、天榮、天昌、天顯、天慶、天羽。其中三仙女嫁給了劉彥昌(《寶蓮燈》裡的故事),七仙女嫁給了董永(《天仙配》裡的故事)。


相傳北宋仁宗年間,今白銀市靖遠縣(原屬定西地區)四龍鎮有一座百花山(又名剪金山)。書生崔文瑞在百花山下耕讀砍柴為生。有一天,天氣晴朗,他便上山去砍柴。恰逢四姑娘從天上路過,眺望百花山,主峰巍峨,紫氣氤氳,周邊五座山峰環繞。山上萬木蔥蘢,百花爭妍,鳥鳴翠綠;山下,黃河巨龍,從西向東,波光熠熠,舒緩而行。兩岸沃野,碧波萬頃,麥浪飄香,魚肥果美,真乃豐裕富庶之地也。


四仙姑心中甚喜,於是扮做村姑在百花山上駐足漫步,巧遇砍柴的崔文瑞,倆人寒暄交談後,看到崔文瑞相貌英俊,談吐文雅,勤奮善良,便生愛慕之情。於是羨慕人間幸福生活,私自下凡,嫁與崔文瑞,男耕女織,郎讀妻伴,琴瑟和諧。不料,好景不長,消息走漏,天庭震怒,玉帝傳旨,硬是將一對鴛鴦拆散。


四仙姑留戀人間,整日以淚洗面,淚水每每化做甘霖,滋潤著山川大地和黃河兩岸的父老鄉親,使百花山一帶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當地老百姓感念四仙姑的大慈大恩,遂建廟塑身,尊為聖母,香火不斷。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據確切記載,山上的寺廟群,始建於北宋天聖元年(公元 1023 年),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 1754 年)兩次維修擴建,文革被毀,後又重建。兩種傳說,筆者覺得定西的傳說更原始。白銀的傳說顯然了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從建廟年代上也可以印證這一點:定西建廟時間在北宋祥符年間(1008—1016年), 白銀建廟時間在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2年)當然,不管是白銀,還是定西,虔誠善良的百姓們都認為四娘娘很靈驗:為他們都指點過迷津,開啟過愚頑,消弭過災難,慰藉過心靈。


所以他們對她無比信賴,頂禮膜拜。為她開廟會,為她獻牛羊,為他唱大戲,為她打大醮,為她燒香表。但凡神廟都開廟會,在時間的的選擇上都有一定的歷史淵源。定西剪金山廟會是陰曆三月初三,不知道剪金山廟會的日子是怎樣形成傳統而流傳的,但從現實角度分析,陰曆三月三,正是春播剛剛結束,,料峭春寒已去,酷熱暑夏未到。


微風拂袖,渾身清爽;楊柳依依,心曠神怡。放眼望去:綠秧茵茵,莊家茁壯的長;桃杏花開,牛羊正在撒歡。離夏收尚有一段時間,農活較閒。加上在這樣的季節辦廟會,既可滿足求神祈雨,拜神還願的宗教情懷,又可以藉此消閒,觀看秦腔大戲,享受精神愉悅,還可以銷售瓜果等農產品,促進經濟的交流發展。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每逢剪金山廟會,人群熙攘,車水馬龍;男女老幼,摩肩接踵;善男信女,燒香抽籤;鼓樂協奏,戲曲悅目又悅耳;餐飲張隆,美味飄香;吆喊叫賣,不絕於聲。


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類活動基本的出發點,而對大自然的敬畏,使人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時候總是有不如願。到寺廟祈福,不是祈求五穀豐登,就是祈求天將甘霖。生活貧困時,祈求神靈改變現狀;生活富裕時,祈求永享康泰。


總之,為了彌補精神的空虛,生活的缺憾,無論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都想從敬奉神靈中找到慰藉和啟迪。當然,其間不乏長期以來形成的民俗文化傳統。作為漢族的敬神並不像西方人具有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那樣的宗教信仰和情懷,其一切出發點都源自於現實利益的考慮。但它所湧動的文化光芒和精神情操是社會文明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剪金山的來歷


甘肅隴中地區有兩座剪金山。一座是白銀市四龍剪金山,另一座是定西市宏偉剪金山。兩處剪金山都有寺廟,廟裡主殿供奉的都是四娘娘。


定西剪金山由“剪脛山”而來。蟾姆山原名禪牧山,即封為放牧的山。相傳山裡有一隻蟾蜍採天地之靈氣,攝日月之精華修行萬年,終有道行。但他道行雖深,卻品行不端。專以禍害百姓為能事,被當地百姓稱為邪神。他規定老百姓每月都要供給牛羊果品。要是那個地方供不及時,就馬上讓那裡出現滅頂之災。


自從四娘娘成道後樂善好施,解民於倒懸。甘肅省隴中地區位居大陸腹地,遠離海洋,其東、南兩面都有秦嶺等大山阻擋,海洋暖溼氣流不易到達,而西、北兩面則地形開闊,途經蒙新高原的西伯利亞乾冷空氣從河西走廊直貫無阻,所處地理位置決定了該區氣候乾燥。


從大氣環流方面分析,準定常的東亞大槽其後部之下沉氣流構成了本地冬春乾旱的大環流背景,在青藏高原東北側由於高原的熱力和動力作用形成一個氣候上的反氣旋環流,定西地區正處在反氣旋的下沉氣流之中,降水天氣系統常受其影響而減弱或消失,所以乾旱是該地區最主要也是影響最嚴重的氣象災害,其特點是發生頻率高,影響範圍大,危害程度重。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而該地區又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乾旱缺水歷來成為制約該地區農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一碗油換不來一碗水”“十年九旱”適當地氣候環境的真式寫照。姑娘找婆家,首要條件就是先看男方家有沒有穩定的人畜水源。同時冰雹也是該地區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每年4—9月都有不同程度的雹災出現,往往對農業生產、國民經濟甚至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嚴重損失。所以當地百姓敬神的最大動機是期盼神靈保佑每年風調雨順。哪座廟裡的神靈能在乾旱時節降下甘霖,就會受到老百姓就信仰和膜拜。反之亦然。


據說四娘娘很靈驗,常常施以甘霖。所以贏得了當地百姓的信仰。廟裡香火不斷,供品如山。而蟾蜍廟裡冷冷清清,日漸荒涼。蟾蜍神惱羞成怒,決心和四娘娘一決高下。雙方就在剪金山斗起了法,蟾蜍神跳躍著要降冰雹,四娘娘駕彩雲要施甘霖。互相阻撓對方。


你來我往,鬥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回合,四娘娘將五色麻繩在手中一晃,化為一把金燦燦的剪刀,朝蟾蜍神的後左脛奮力一剪,蟾蜍神功力頓減,跌落山頭,落荒而逃。此後人們管被剪脛後的蟾蜍神叫跛蛤蟆,管四娘娘廟所在的山叫剪脛山。又因 “脛”“金”諧音(隴中地區前後鼻音不分),且 “金”為五行之一,貨幣之首,在生活中使用頻率很高,所以就將“剪脛山”寫成了“剪金山”。

"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一、四娘娘的來歷

甘肅省隴中地區有很多娘娘廟,供奉著大娘娘、二孃娘、三娘娘娘四娘娘、五娘娘、六娘娘、七娘娘等七位女性神象。每座廟裡信士們根據自己的信仰只選供著其中的一位。其中信奉四娘娘的地域最遼闊。以定西、白銀二市為核心,輻射天水、平涼、隴南及陝西、河南兩省的部分地區。


定西市隴西縣宏偉鄉和安定區寧遠、李家堡二鎮交界處有一座剪金山,山上有一座四娘娘廟。其廟址原來並不是當今所在地,而在相鄰的今安定區寧遠鎮王坪村陽屲山上的四姑灣。民間有一個傳說:安定區東南部的蟾姆山(安定、通渭、隴西三區縣交界處。為東河、牛谷河、大河分水嶺。因主峰形似蟾姆,又為當地民間神話中蛤蟆神的道場,故名。


又名禪牧山,牛營大山。為隴西黃土高原上的巖島。拔一般為2000~2 500米,主峰海拔2 521米,差500~600米。山勢平緩,山坡上覆黃土,多滑坡,屬溫帶半乾早氣候區,山坡早年為牧場,現多闢為農田。)下有一鄭姓人家的第四個女兒出生了。此女面目嬌俏,琳瓏剔透。稍長,見人愛人,樂善好施。人們就叫她“鄭家四姑娘”。她非常崇拜剛強、善良、友愛的女神——涇川回山瑤池邊的西王母,每日在家跪拜。


有一天西王母從回山登大鳥之翼,去與東王公會面。經過蟾姆山,但見四面山坡綠草茵茵,山澗清水潺潺,牛羊撒歡,山花爛漫。突然一陣清脆的女高音傳來響遏行雲,何人的歌聲如此美妙?即使和自己瑤池會上仙女的歌聲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連自己駕的鯤鵬大鳥也陶醉忘飛了。真實此曲只應人間有,仙界哪得幾回聞啊!往下一看,原來是一位姑娘正在抱著一隻剛出生的小綿羊在花草叢中邊走邊唱:“三月裡來三月三(呀),桃花盛開杏花紅(呀)(哎嗨呀)。


採花的蜜蜂你就花心上站(呀),(那哈一呀嗨)……”看這姑娘的情態,感覺似曾相識。掐指一算,原來這位姑娘與自己有份師徒情緣。返回王母宮後派自己的使者、黃帝的老師九天玄女去蟾姆牧場教她修仙之法。她,就是鄭家四姑娘。漸漸地首先是她的父母,後來村裡的人都發現她變了。變得好清靜了,同時也更喜歡助人為樂了。


同時還有了一個令所有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怪”行為:一有閒暇就擰五色麻繩。轉眼間鄭家四姑娘二十歲的生日悄悄地到來了,十年前定的娃娃情,婆家已經催了四年了。可她死活不肯出嫁,近四年來她擰的麻繩已經長到足以接到南天門了。近四年來婆家和父兄逼婚的情形越來越急迫。她知道那一刻就要來臨了,忙著做各種準備工作。生日後又過了十天,婆家又派人來商量四姑娘的婚事來了。


四姑娘的父兄已答應了對方選擇的吉期。數十日後到了吉期前的最後一天。十幾天來家人什麼活都不讓她幹,她也不肯聲,只是在自己的閨房裡不分晝夜地擰著五色麻繩。這天一大早四姑娘手裡拿著五色麻繩走出閨房,聲稱要去蟾姆山放羊。哥哥不讓她去。只見妹妹將手輕輕一拋,那手中的五色麻繩恰似離弦的響箭射向九霄雲外。頃刻間,天空出現了一朵五彩祥雲,妹妹站在雲端,飄然而去。


哥哥慌了,騎馬追趕。這樣,妹妹在天空中飛,哥哥在地面上跑,兄妹倆先後到了前述寧遠鎮王坪村的陽屲山上,妹妹說“哥你回去吧,回去就把我的婚退了。這兒才是我落腳之處,我哪兒也不去,誰也別想讓我離開這裡。”哥哥聽說,大怒,上前捉拿,只見妹妹用手一指,剎那間哥哥眼前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他慌了,立刻醒悟妹妹已不是凡人了。忙說“如果妹妹能讓哥的眼睛明亮,哥回去和父母商量,不但給你退婚,並傾全家之力,在這裡為妹妹修一間供妹妹繼續修煉的廟宇。”話剛一說完,眼睛立刻就明亮了。


不久陽屲山上的一眼泉水旁出現了一座寺廟,人們管它叫“清泉寺”,寺廟裡修行的就是鄭家四姑娘。時間一久,人們省了“鄭家”二字,統稱 “四姑娘”,簡稱“四姑”。寺廟所處的灣叫 “四姑灣”。寺廟下面有一平坦地勢,約定俗成為“寺下川”。 此後,四娘娘一直保佑著當地一方平安。老百姓對她頂禮膜拜。


廟裡有一本《隴西剪金山祖廟籤簿》,其序雲:“四元君出世於雪花之世,登殿於祥符之年。”所謂“雪花之世”指遠古時代,語出《老母三元救生歸原真經》之“雪花飄飄生,生生朝世靈”句。 “祥符之年”為北宋真宗的第三個年號(1008年—1016年)。


據《宋史·本紀第七》:“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有黃帛曳左承天門南鴟尾上,守門卒塗榮告,有司以聞。上召群臣拜迎於朝元殿啟封,號稱天書。丁卯,紫雲見,如龍鳳覆宮殿。戊辰,大赦,改元。” 祥符年間中國古代第一部由官方主修的韻書《廣韻》及北宋四大部書之一《冊府元龜》成書。 另外軍事家狄青、楊延昭,理學家邵雍,政治家書法家蔡襄,政治家天文學家劉羲叟,政治家呂蒙正及後來的仁宗皇帝均出生於這一時期。


如此算來四娘娘在甘肅隴中一帶被供奉的時間最遲為北宋真宗祥符年間,距今已有1000年曆史了。


後來由於世事滄桑,年久失修,寺廟破敗不堪。據傳某天夜裡當地一位姓董的富人夢見一人向他借牛,說是建廟用。第二天佛曉他去牽牛犁地,發現牛大汗淋漓,突然想到昨夜的夢,大吃一驚,忙到四娘娘廟上去看,只見一片斷垣殘壁,磚瓦椽檁不翼而飛。忙帶村鄰們四處查尋,發現建廟材料全都集中在距原址不遠的奭家岔山上(今屬隴西宏偉,當時都屬今安定區)。原來是自家的牛一夜之間運來的!


於是他和信士們集資在這裡為心目中的偶像修建了一座嶄新的廟宇,並稱之為四娘娘廟,即剪金山祖廟。神廟的建築基本上以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風格為主,磚木結構,青磚藍瓦,圓木為柱,漆紅油彩,託舉華蓋,頂部起脊臥閣,四角飛簷高翹,配以雕刻和藍磚燒製的龍、羊等圖形,古樸典雅、莊重含蓄。


大殿裡供奉四娘娘和蓋國爺(將軍爺)的神位。對當地百姓來說,敬四娘娘成了他們精神生活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為了供奉方便,很多地方還為她修建了歇馬店(相當於皇帝的行宮)。原先寺廟裡有一座大鍾,為明朝正統年(公元1436——1449)鑄造,說明剪金山寺廟建成迄今已有近560多年的歷史了。


可惜該鍾大躍進時被砸碎鍊鋼了。寺廟裡還有兩棵大白楊樹,每棵樹幹需要六人合抱,才能圍住。就當地的乾旱條件,沒有五、六百年是長不成如此大樹的。其中一棵在1972年被砍下做了40套課桌凳。另一棵尚存,當為鎮山之寶。此廟文革期間拆掉建了學校(即今隴西縣金山學校,筆者曾在該校讀完了初中),上世紀八十年代依原樣進行了重建。


關於這位四元君 (有的地方稱四姑娘、四娘娘、四菩薩或四聖母)的來歷還有一種說法,她是王母娘娘的第四個女兒。神話中的王母娘娘共生了七個女兒。她們在《西遊記》裡依次是:紅衣仙女、素衣仙女、青衣仙女、皁衣仙女、紫衣仙女、黃衣仙女、綠衣仙女。名字分別是天壽、天陽、天榮、天昌、天顯、天慶、天羽。其中三仙女嫁給了劉彥昌(《寶蓮燈》裡的故事),七仙女嫁給了董永(《天仙配》裡的故事)。


相傳北宋仁宗年間,今白銀市靖遠縣(原屬定西地區)四龍鎮有一座百花山(又名剪金山)。書生崔文瑞在百花山下耕讀砍柴為生。有一天,天氣晴朗,他便上山去砍柴。恰逢四姑娘從天上路過,眺望百花山,主峰巍峨,紫氣氤氳,周邊五座山峰環繞。山上萬木蔥蘢,百花爭妍,鳥鳴翠綠;山下,黃河巨龍,從西向東,波光熠熠,舒緩而行。兩岸沃野,碧波萬頃,麥浪飄香,魚肥果美,真乃豐裕富庶之地也。


四仙姑心中甚喜,於是扮做村姑在百花山上駐足漫步,巧遇砍柴的崔文瑞,倆人寒暄交談後,看到崔文瑞相貌英俊,談吐文雅,勤奮善良,便生愛慕之情。於是羨慕人間幸福生活,私自下凡,嫁與崔文瑞,男耕女織,郎讀妻伴,琴瑟和諧。不料,好景不長,消息走漏,天庭震怒,玉帝傳旨,硬是將一對鴛鴦拆散。


四仙姑留戀人間,整日以淚洗面,淚水每每化做甘霖,滋潤著山川大地和黃河兩岸的父老鄉親,使百花山一帶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當地老百姓感念四仙姑的大慈大恩,遂建廟塑身,尊為聖母,香火不斷。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據確切記載,山上的寺廟群,始建於北宋天聖元年(公元 1023 年),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 1754 年)兩次維修擴建,文革被毀,後又重建。兩種傳說,筆者覺得定西的傳說更原始。白銀的傳說顯然了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從建廟年代上也可以印證這一點:定西建廟時間在北宋祥符年間(1008—1016年), 白銀建廟時間在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2年)當然,不管是白銀,還是定西,虔誠善良的百姓們都認為四娘娘很靈驗:為他們都指點過迷津,開啟過愚頑,消弭過災難,慰藉過心靈。


所以他們對她無比信賴,頂禮膜拜。為她開廟會,為她獻牛羊,為他唱大戲,為她打大醮,為她燒香表。但凡神廟都開廟會,在時間的的選擇上都有一定的歷史淵源。定西剪金山廟會是陰曆三月初三,不知道剪金山廟會的日子是怎樣形成傳統而流傳的,但從現實角度分析,陰曆三月三,正是春播剛剛結束,,料峭春寒已去,酷熱暑夏未到。


微風拂袖,渾身清爽;楊柳依依,心曠神怡。放眼望去:綠秧茵茵,莊家茁壯的長;桃杏花開,牛羊正在撒歡。離夏收尚有一段時間,農活較閒。加上在這樣的季節辦廟會,既可滿足求神祈雨,拜神還願的宗教情懷,又可以藉此消閒,觀看秦腔大戲,享受精神愉悅,還可以銷售瓜果等農產品,促進經濟的交流發展。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每逢剪金山廟會,人群熙攘,車水馬龍;男女老幼,摩肩接踵;善男信女,燒香抽籤;鼓樂協奏,戲曲悅目又悅耳;餐飲張隆,美味飄香;吆喊叫賣,不絕於聲。


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類活動基本的出發點,而對大自然的敬畏,使人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時候總是有不如願。到寺廟祈福,不是祈求五穀豐登,就是祈求天將甘霖。生活貧困時,祈求神靈改變現狀;生活富裕時,祈求永享康泰。


總之,為了彌補精神的空虛,生活的缺憾,無論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都想從敬奉神靈中找到慰藉和啟迪。當然,其間不乏長期以來形成的民俗文化傳統。作為漢族的敬神並不像西方人具有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那樣的宗教信仰和情懷,其一切出發點都源自於現實利益的考慮。但它所湧動的文化光芒和精神情操是社會文明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剪金山的來歷


甘肅隴中地區有兩座剪金山。一座是白銀市四龍剪金山,另一座是定西市宏偉剪金山。兩處剪金山都有寺廟,廟裡主殿供奉的都是四娘娘。


定西剪金山由“剪脛山”而來。蟾姆山原名禪牧山,即封為放牧的山。相傳山裡有一隻蟾蜍採天地之靈氣,攝日月之精華修行萬年,終有道行。但他道行雖深,卻品行不端。專以禍害百姓為能事,被當地百姓稱為邪神。他規定老百姓每月都要供給牛羊果品。要是那個地方供不及時,就馬上讓那裡出現滅頂之災。


自從四娘娘成道後樂善好施,解民於倒懸。甘肅省隴中地區位居大陸腹地,遠離海洋,其東、南兩面都有秦嶺等大山阻擋,海洋暖溼氣流不易到達,而西、北兩面則地形開闊,途經蒙新高原的西伯利亞乾冷空氣從河西走廊直貫無阻,所處地理位置決定了該區氣候乾燥。


從大氣環流方面分析,準定常的東亞大槽其後部之下沉氣流構成了本地冬春乾旱的大環流背景,在青藏高原東北側由於高原的熱力和動力作用形成一個氣候上的反氣旋環流,定西地區正處在反氣旋的下沉氣流之中,降水天氣系統常受其影響而減弱或消失,所以乾旱是該地區最主要也是影響最嚴重的氣象災害,其特點是發生頻率高,影響範圍大,危害程度重。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而該地區又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乾旱缺水歷來成為制約該地區農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一碗油換不來一碗水”“十年九旱”適當地氣候環境的真式寫照。姑娘找婆家,首要條件就是先看男方家有沒有穩定的人畜水源。同時冰雹也是該地區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每年4—9月都有不同程度的雹災出現,往往對農業生產、國民經濟甚至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嚴重損失。所以當地百姓敬神的最大動機是期盼神靈保佑每年風調雨順。哪座廟裡的神靈能在乾旱時節降下甘霖,就會受到老百姓就信仰和膜拜。反之亦然。


據說四娘娘很靈驗,常常施以甘霖。所以贏得了當地百姓的信仰。廟裡香火不斷,供品如山。而蟾蜍廟裡冷冷清清,日漸荒涼。蟾蜍神惱羞成怒,決心和四娘娘一決高下。雙方就在剪金山斗起了法,蟾蜍神跳躍著要降冰雹,四娘娘駕彩雲要施甘霖。互相阻撓對方。


你來我往,鬥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回合,四娘娘將五色麻繩在手中一晃,化為一把金燦燦的剪刀,朝蟾蜍神的後左脛奮力一剪,蟾蜍神功力頓減,跌落山頭,落荒而逃。此後人們管被剪脛後的蟾蜍神叫跛蛤蟆,管四娘娘廟所在的山叫剪脛山。又因 “脛”“金”諧音(隴中地區前後鼻音不分),且 “金”為五行之一,貨幣之首,在生活中使用頻率很高,所以就將“剪脛山”寫成了“剪金山”。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白銀剪金山又名百花山,今白銀市靖遠縣(原屬定西地區)四龍鎮北 15 公里、距白銀市區 40 公里處。山的周圍都是萬仞石崖,峰巒巍峨,紫氣繚繞,盤山有羊腸小道,可通山頂廟宇。走羊腸小道約二里,從山腰正面開始有“天梯”,共三百六十二個用石塊砌成的臺階,是通向廟宇的捷徑。因“天梯”扶搖直上,一般不敢回首,膽小的人都是繞走羊腸小道。


百花山之所以又稱剪金山有三種說法,一說形似剪刀。二傳四聖母有一把神剪刀,為鎮山之寶,能夠為民除害,逢凶化吉,賜福眾生。三傳山下盛產黃金,很久很久以前,人們都在山裡掏金子,故名“揀金山”。山狀呈三角形,頂端有廟宇,遠眺呈“品”字形。



廟裡有個劉老道,常年修行供香火。深秋的一天夜裡,劉老道夢見“四聖母”對他說:“這山底下有金礦,你找白公雞一隻,渡到三百六十五天,就可成為神雞,那時它可提起大山,會幫你把金子都取出來,你只用少量的整修廟宇、備供香火外,剩餘部分都分給貧苦百姓,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另外,你在大山正面修一條直通廟宇的‘天梯’。

"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一、四娘娘的來歷

甘肅省隴中地區有很多娘娘廟,供奉著大娘娘、二孃娘、三娘娘娘四娘娘、五娘娘、六娘娘、七娘娘等七位女性神象。每座廟裡信士們根據自己的信仰只選供著其中的一位。其中信奉四娘娘的地域最遼闊。以定西、白銀二市為核心,輻射天水、平涼、隴南及陝西、河南兩省的部分地區。


定西市隴西縣宏偉鄉和安定區寧遠、李家堡二鎮交界處有一座剪金山,山上有一座四娘娘廟。其廟址原來並不是當今所在地,而在相鄰的今安定區寧遠鎮王坪村陽屲山上的四姑灣。民間有一個傳說:安定區東南部的蟾姆山(安定、通渭、隴西三區縣交界處。為東河、牛谷河、大河分水嶺。因主峰形似蟾姆,又為當地民間神話中蛤蟆神的道場,故名。


又名禪牧山,牛營大山。為隴西黃土高原上的巖島。拔一般為2000~2 500米,主峰海拔2 521米,差500~600米。山勢平緩,山坡上覆黃土,多滑坡,屬溫帶半乾早氣候區,山坡早年為牧場,現多闢為農田。)下有一鄭姓人家的第四個女兒出生了。此女面目嬌俏,琳瓏剔透。稍長,見人愛人,樂善好施。人們就叫她“鄭家四姑娘”。她非常崇拜剛強、善良、友愛的女神——涇川回山瑤池邊的西王母,每日在家跪拜。


有一天西王母從回山登大鳥之翼,去與東王公會面。經過蟾姆山,但見四面山坡綠草茵茵,山澗清水潺潺,牛羊撒歡,山花爛漫。突然一陣清脆的女高音傳來響遏行雲,何人的歌聲如此美妙?即使和自己瑤池會上仙女的歌聲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連自己駕的鯤鵬大鳥也陶醉忘飛了。真實此曲只應人間有,仙界哪得幾回聞啊!往下一看,原來是一位姑娘正在抱著一隻剛出生的小綿羊在花草叢中邊走邊唱:“三月裡來三月三(呀),桃花盛開杏花紅(呀)(哎嗨呀)。


採花的蜜蜂你就花心上站(呀),(那哈一呀嗨)……”看這姑娘的情態,感覺似曾相識。掐指一算,原來這位姑娘與自己有份師徒情緣。返回王母宮後派自己的使者、黃帝的老師九天玄女去蟾姆牧場教她修仙之法。她,就是鄭家四姑娘。漸漸地首先是她的父母,後來村裡的人都發現她變了。變得好清靜了,同時也更喜歡助人為樂了。


同時還有了一個令所有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怪”行為:一有閒暇就擰五色麻繩。轉眼間鄭家四姑娘二十歲的生日悄悄地到來了,十年前定的娃娃情,婆家已經催了四年了。可她死活不肯出嫁,近四年來她擰的麻繩已經長到足以接到南天門了。近四年來婆家和父兄逼婚的情形越來越急迫。她知道那一刻就要來臨了,忙著做各種準備工作。生日後又過了十天,婆家又派人來商量四姑娘的婚事來了。


四姑娘的父兄已答應了對方選擇的吉期。數十日後到了吉期前的最後一天。十幾天來家人什麼活都不讓她幹,她也不肯聲,只是在自己的閨房裡不分晝夜地擰著五色麻繩。這天一大早四姑娘手裡拿著五色麻繩走出閨房,聲稱要去蟾姆山放羊。哥哥不讓她去。只見妹妹將手輕輕一拋,那手中的五色麻繩恰似離弦的響箭射向九霄雲外。頃刻間,天空出現了一朵五彩祥雲,妹妹站在雲端,飄然而去。


哥哥慌了,騎馬追趕。這樣,妹妹在天空中飛,哥哥在地面上跑,兄妹倆先後到了前述寧遠鎮王坪村的陽屲山上,妹妹說“哥你回去吧,回去就把我的婚退了。這兒才是我落腳之處,我哪兒也不去,誰也別想讓我離開這裡。”哥哥聽說,大怒,上前捉拿,只見妹妹用手一指,剎那間哥哥眼前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他慌了,立刻醒悟妹妹已不是凡人了。忙說“如果妹妹能讓哥的眼睛明亮,哥回去和父母商量,不但給你退婚,並傾全家之力,在這裡為妹妹修一間供妹妹繼續修煉的廟宇。”話剛一說完,眼睛立刻就明亮了。


不久陽屲山上的一眼泉水旁出現了一座寺廟,人們管它叫“清泉寺”,寺廟裡修行的就是鄭家四姑娘。時間一久,人們省了“鄭家”二字,統稱 “四姑娘”,簡稱“四姑”。寺廟所處的灣叫 “四姑灣”。寺廟下面有一平坦地勢,約定俗成為“寺下川”。 此後,四娘娘一直保佑著當地一方平安。老百姓對她頂禮膜拜。


廟裡有一本《隴西剪金山祖廟籤簿》,其序雲:“四元君出世於雪花之世,登殿於祥符之年。”所謂“雪花之世”指遠古時代,語出《老母三元救生歸原真經》之“雪花飄飄生,生生朝世靈”句。 “祥符之年”為北宋真宗的第三個年號(1008年—1016年)。


據《宋史·本紀第七》:“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有黃帛曳左承天門南鴟尾上,守門卒塗榮告,有司以聞。上召群臣拜迎於朝元殿啟封,號稱天書。丁卯,紫雲見,如龍鳳覆宮殿。戊辰,大赦,改元。” 祥符年間中國古代第一部由官方主修的韻書《廣韻》及北宋四大部書之一《冊府元龜》成書。 另外軍事家狄青、楊延昭,理學家邵雍,政治家書法家蔡襄,政治家天文學家劉羲叟,政治家呂蒙正及後來的仁宗皇帝均出生於這一時期。


如此算來四娘娘在甘肅隴中一帶被供奉的時間最遲為北宋真宗祥符年間,距今已有1000年曆史了。


後來由於世事滄桑,年久失修,寺廟破敗不堪。據傳某天夜裡當地一位姓董的富人夢見一人向他借牛,說是建廟用。第二天佛曉他去牽牛犁地,發現牛大汗淋漓,突然想到昨夜的夢,大吃一驚,忙到四娘娘廟上去看,只見一片斷垣殘壁,磚瓦椽檁不翼而飛。忙帶村鄰們四處查尋,發現建廟材料全都集中在距原址不遠的奭家岔山上(今屬隴西宏偉,當時都屬今安定區)。原來是自家的牛一夜之間運來的!


於是他和信士們集資在這裡為心目中的偶像修建了一座嶄新的廟宇,並稱之為四娘娘廟,即剪金山祖廟。神廟的建築基本上以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風格為主,磚木結構,青磚藍瓦,圓木為柱,漆紅油彩,託舉華蓋,頂部起脊臥閣,四角飛簷高翹,配以雕刻和藍磚燒製的龍、羊等圖形,古樸典雅、莊重含蓄。


大殿裡供奉四娘娘和蓋國爺(將軍爺)的神位。對當地百姓來說,敬四娘娘成了他們精神生活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為了供奉方便,很多地方還為她修建了歇馬店(相當於皇帝的行宮)。原先寺廟裡有一座大鍾,為明朝正統年(公元1436——1449)鑄造,說明剪金山寺廟建成迄今已有近560多年的歷史了。


可惜該鍾大躍進時被砸碎鍊鋼了。寺廟裡還有兩棵大白楊樹,每棵樹幹需要六人合抱,才能圍住。就當地的乾旱條件,沒有五、六百年是長不成如此大樹的。其中一棵在1972年被砍下做了40套課桌凳。另一棵尚存,當為鎮山之寶。此廟文革期間拆掉建了學校(即今隴西縣金山學校,筆者曾在該校讀完了初中),上世紀八十年代依原樣進行了重建。


關於這位四元君 (有的地方稱四姑娘、四娘娘、四菩薩或四聖母)的來歷還有一種說法,她是王母娘娘的第四個女兒。神話中的王母娘娘共生了七個女兒。她們在《西遊記》裡依次是:紅衣仙女、素衣仙女、青衣仙女、皁衣仙女、紫衣仙女、黃衣仙女、綠衣仙女。名字分別是天壽、天陽、天榮、天昌、天顯、天慶、天羽。其中三仙女嫁給了劉彥昌(《寶蓮燈》裡的故事),七仙女嫁給了董永(《天仙配》裡的故事)。


相傳北宋仁宗年間,今白銀市靖遠縣(原屬定西地區)四龍鎮有一座百花山(又名剪金山)。書生崔文瑞在百花山下耕讀砍柴為生。有一天,天氣晴朗,他便上山去砍柴。恰逢四姑娘從天上路過,眺望百花山,主峰巍峨,紫氣氤氳,周邊五座山峰環繞。山上萬木蔥蘢,百花爭妍,鳥鳴翠綠;山下,黃河巨龍,從西向東,波光熠熠,舒緩而行。兩岸沃野,碧波萬頃,麥浪飄香,魚肥果美,真乃豐裕富庶之地也。


四仙姑心中甚喜,於是扮做村姑在百花山上駐足漫步,巧遇砍柴的崔文瑞,倆人寒暄交談後,看到崔文瑞相貌英俊,談吐文雅,勤奮善良,便生愛慕之情。於是羨慕人間幸福生活,私自下凡,嫁與崔文瑞,男耕女織,郎讀妻伴,琴瑟和諧。不料,好景不長,消息走漏,天庭震怒,玉帝傳旨,硬是將一對鴛鴦拆散。


四仙姑留戀人間,整日以淚洗面,淚水每每化做甘霖,滋潤著山川大地和黃河兩岸的父老鄉親,使百花山一帶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當地老百姓感念四仙姑的大慈大恩,遂建廟塑身,尊為聖母,香火不斷。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據確切記載,山上的寺廟群,始建於北宋天聖元年(公元 1023 年),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 1754 年)兩次維修擴建,文革被毀,後又重建。兩種傳說,筆者覺得定西的傳說更原始。白銀的傳說顯然了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從建廟年代上也可以印證這一點:定西建廟時間在北宋祥符年間(1008—1016年), 白銀建廟時間在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2年)當然,不管是白銀,還是定西,虔誠善良的百姓們都認為四娘娘很靈驗:為他們都指點過迷津,開啟過愚頑,消弭過災難,慰藉過心靈。


所以他們對她無比信賴,頂禮膜拜。為她開廟會,為她獻牛羊,為他唱大戲,為她打大醮,為她燒香表。但凡神廟都開廟會,在時間的的選擇上都有一定的歷史淵源。定西剪金山廟會是陰曆三月初三,不知道剪金山廟會的日子是怎樣形成傳統而流傳的,但從現實角度分析,陰曆三月三,正是春播剛剛結束,,料峭春寒已去,酷熱暑夏未到。


微風拂袖,渾身清爽;楊柳依依,心曠神怡。放眼望去:綠秧茵茵,莊家茁壯的長;桃杏花開,牛羊正在撒歡。離夏收尚有一段時間,農活較閒。加上在這樣的季節辦廟會,既可滿足求神祈雨,拜神還願的宗教情懷,又可以藉此消閒,觀看秦腔大戲,享受精神愉悅,還可以銷售瓜果等農產品,促進經濟的交流發展。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每逢剪金山廟會,人群熙攘,車水馬龍;男女老幼,摩肩接踵;善男信女,燒香抽籤;鼓樂協奏,戲曲悅目又悅耳;餐飲張隆,美味飄香;吆喊叫賣,不絕於聲。


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類活動基本的出發點,而對大自然的敬畏,使人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時候總是有不如願。到寺廟祈福,不是祈求五穀豐登,就是祈求天將甘霖。生活貧困時,祈求神靈改變現狀;生活富裕時,祈求永享康泰。


總之,為了彌補精神的空虛,生活的缺憾,無論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都想從敬奉神靈中找到慰藉和啟迪。當然,其間不乏長期以來形成的民俗文化傳統。作為漢族的敬神並不像西方人具有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那樣的宗教信仰和情懷,其一切出發點都源自於現實利益的考慮。但它所湧動的文化光芒和精神情操是社會文明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剪金山的來歷


甘肅隴中地區有兩座剪金山。一座是白銀市四龍剪金山,另一座是定西市宏偉剪金山。兩處剪金山都有寺廟,廟裡主殿供奉的都是四娘娘。


定西剪金山由“剪脛山”而來。蟾姆山原名禪牧山,即封為放牧的山。相傳山裡有一隻蟾蜍採天地之靈氣,攝日月之精華修行萬年,終有道行。但他道行雖深,卻品行不端。專以禍害百姓為能事,被當地百姓稱為邪神。他規定老百姓每月都要供給牛羊果品。要是那個地方供不及時,就馬上讓那裡出現滅頂之災。


自從四娘娘成道後樂善好施,解民於倒懸。甘肅省隴中地區位居大陸腹地,遠離海洋,其東、南兩面都有秦嶺等大山阻擋,海洋暖溼氣流不易到達,而西、北兩面則地形開闊,途經蒙新高原的西伯利亞乾冷空氣從河西走廊直貫無阻,所處地理位置決定了該區氣候乾燥。


從大氣環流方面分析,準定常的東亞大槽其後部之下沉氣流構成了本地冬春乾旱的大環流背景,在青藏高原東北側由於高原的熱力和動力作用形成一個氣候上的反氣旋環流,定西地區正處在反氣旋的下沉氣流之中,降水天氣系統常受其影響而減弱或消失,所以乾旱是該地區最主要也是影響最嚴重的氣象災害,其特點是發生頻率高,影響範圍大,危害程度重。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而該地區又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乾旱缺水歷來成為制約該地區農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一碗油換不來一碗水”“十年九旱”適當地氣候環境的真式寫照。姑娘找婆家,首要條件就是先看男方家有沒有穩定的人畜水源。同時冰雹也是該地區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每年4—9月都有不同程度的雹災出現,往往對農業生產、國民經濟甚至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嚴重損失。所以當地百姓敬神的最大動機是期盼神靈保佑每年風調雨順。哪座廟裡的神靈能在乾旱時節降下甘霖,就會受到老百姓就信仰和膜拜。反之亦然。


據說四娘娘很靈驗,常常施以甘霖。所以贏得了當地百姓的信仰。廟裡香火不斷,供品如山。而蟾蜍廟裡冷冷清清,日漸荒涼。蟾蜍神惱羞成怒,決心和四娘娘一決高下。雙方就在剪金山斗起了法,蟾蜍神跳躍著要降冰雹,四娘娘駕彩雲要施甘霖。互相阻撓對方。


你來我往,鬥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回合,四娘娘將五色麻繩在手中一晃,化為一把金燦燦的剪刀,朝蟾蜍神的後左脛奮力一剪,蟾蜍神功力頓減,跌落山頭,落荒而逃。此後人們管被剪脛後的蟾蜍神叫跛蛤蟆,管四娘娘廟所在的山叫剪脛山。又因 “脛”“金”諧音(隴中地區前後鼻音不分),且 “金”為五行之一,貨幣之首,在生活中使用頻率很高,所以就將“剪脛山”寫成了“剪金山”。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白銀剪金山又名百花山,今白銀市靖遠縣(原屬定西地區)四龍鎮北 15 公里、距白銀市區 40 公里處。山的周圍都是萬仞石崖,峰巒巍峨,紫氣繚繞,盤山有羊腸小道,可通山頂廟宇。走羊腸小道約二里,從山腰正面開始有“天梯”,共三百六十二個用石塊砌成的臺階,是通向廟宇的捷徑。因“天梯”扶搖直上,一般不敢回首,膽小的人都是繞走羊腸小道。


百花山之所以又稱剪金山有三種說法,一說形似剪刀。二傳四聖母有一把神剪刀,為鎮山之寶,能夠為民除害,逢凶化吉,賜福眾生。三傳山下盛產黃金,很久很久以前,人們都在山裡掏金子,故名“揀金山”。山狀呈三角形,頂端有廟宇,遠眺呈“品”字形。



廟裡有個劉老道,常年修行供香火。深秋的一天夜裡,劉老道夢見“四聖母”對他說:“這山底下有金礦,你找白公雞一隻,渡到三百六十五天,就可成為神雞,那時它可提起大山,會幫你把金子都取出來,你只用少量的整修廟宇、備供香火外,剩餘部分都分給貧苦百姓,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另外,你在大山正面修一條直通廟宇的‘天梯’。

定西最美傳說:四娘娘和剪金山


你要記住,從你渡雞的第一天開始,每天修一臺,但不能間斷,當神雞渡成時,天梯也就修成了,神雞就幫你取金子”。第二天一早,劉老道供畢香火,胡亂吃了些東西,就下山到附近村子,找了一隻白毛大公雞。回山後,作好一切準備,從第三天開始,一邊渡雞,一邊砌“天梯”,每天修一個臺階(均一尺餘寬,二尺長),每天都念咒渡雞,兩件大事從不中斷。


到三百六十二天(再有三天一切都就成功),即九月九日,這天下午,劉老道正在砌臺階,忽然白公雞驚叫著轟雷般的一聲巨響飛了起來,老道即慌慌張張地跑去看時,竟是一隻大狐狸,還在追撲著已經飛起的公雞。白公雞繞山頂上空飛了三圈,石山被提起來,只見下邊金光回射,耀眼奪目。霎時,又被合攏,白公雞口吐鮮血,墮落於山腰。原來是咒渡時限未滿,它被掙死了,連劉老道也憂累成疾,不日而亡。


從此,人們把“揀金山”叫“見金山”。以後又誤叫成“剪金山”,而“天梯”迄今還是三百六十二個臺階。人們把劉老道掩埋在“天梯”對岸山腰間(今還在),在墳頂修一座塔,並在山腳下修建廟宇和戲臺。每年九月九日都要在這裡開廟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