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

祖孫七代,一脈相承,持續二百餘年專力於輿地學研究,著述之豐、成果之巨,為古今所罕見,影響中國地理學長達兩個世紀!隆回縣,地處湖南省西南部、資水上游,古稱“都樑”。

自清中葉以來,這裡人才輩出,我族清代道鹹時期著名輿地學家鄒漢勳(1805─1853)及其“鄒氏輿地世家”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

祖孫七代,一脈相承,持續二百餘年專力於輿地學研究,著述之豐、成果之巨,為古今所罕見,影響中國地理學長達兩個世紀!隆回縣,地處湖南省西南部、資水上游,古稱“都樑”。

自清中葉以來,這裡人才輩出,我族清代道鹹時期著名輿地學家鄒漢勳(1805─1853)及其“鄒氏輿地世家”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漢勳故居,坐落在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北部的羅洪鎮官樹下村,由其父鄒文蘇始建於清乾嘉時期,故也稱“鄒氏輿地世家”之祖居。它是一座常見於湘西南山區的普通農家院落,由五、六、幢兩正四橫的木板房錯落其間,每兩棟一字排開,間鋪青石小道。外匝以青石圍牆、木構槽門。整個院落色調灰暗陳舊,與羅洪的其他農舍並無二致。就是這座其貌不揚的農舍,近兩個世紀以來,見證了鄒漢勳、鄒代鈞、鄒新垓等一代又一代人,走出“草莽中”,成為蜚聲中外的著名學者……

"

祖孫七代,一脈相承,持續二百餘年專力於輿地學研究,著述之豐、成果之巨,為古今所罕見,影響中國地理學長達兩個世紀!隆回縣,地處湖南省西南部、資水上游,古稱“都樑”。

自清中葉以來,這裡人才輩出,我族清代道鹹時期著名輿地學家鄒漢勳(1805─1853)及其“鄒氏輿地世家”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漢勳故居,坐落在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北部的羅洪鎮官樹下村,由其父鄒文蘇始建於清乾嘉時期,故也稱“鄒氏輿地世家”之祖居。它是一座常見於湘西南山區的普通農家院落,由五、六、幢兩正四橫的木板房錯落其間,每兩棟一字排開,間鋪青石小道。外匝以青石圍牆、木構槽門。整個院落色調灰暗陳舊,與羅洪的其他農舍並無二致。就是這座其貌不揚的農舍,近兩個世紀以來,見證了鄒漢勳、鄒代鈞、鄒新垓等一代又一代人,走出“草莽中”,成為蜚聲中外的著名學者……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其間新秀迭出、魁傑踵繼,形成傳承七代、集結學者46人的地理、地圖學術“湘軍”。為後人留下學術精神楷模與數百種理論著述、上千種出版地圖等優秀學術成果。

"

祖孫七代,一脈相承,持續二百餘年專力於輿地學研究,著述之豐、成果之巨,為古今所罕見,影響中國地理學長達兩個世紀!隆回縣,地處湖南省西南部、資水上游,古稱“都樑”。

自清中葉以來,這裡人才輩出,我族清代道鹹時期著名輿地學家鄒漢勳(1805─1853)及其“鄒氏輿地世家”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漢勳故居,坐落在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北部的羅洪鎮官樹下村,由其父鄒文蘇始建於清乾嘉時期,故也稱“鄒氏輿地世家”之祖居。它是一座常見於湘西南山區的普通農家院落,由五、六、幢兩正四橫的木板房錯落其間,每兩棟一字排開,間鋪青石小道。外匝以青石圍牆、木構槽門。整個院落色調灰暗陳舊,與羅洪的其他農舍並無二致。就是這座其貌不揚的農舍,近兩個世紀以來,見證了鄒漢勳、鄒代鈞、鄒新垓等一代又一代人,走出“草莽中”,成為蜚聲中外的著名學者……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其間新秀迭出、魁傑踵繼,形成傳承七代、集結學者46人的地理、地圖學術“湘軍”。為後人留下學術精神楷模與數百種理論著述、上千種出版地圖等優秀學術成果。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漢勳、鄒代鈞的部分著述

早在清代乾嘉時代末期(1796─1820年),由鄒文蘇(1769─1831)吳瑚珊(1777—1831)伉儷開創了羅洪山坳“鄒氏輿地學”的第一代。“名儒”與“才女”,聯袂教其六個兒子“經世致用”之學。吳瑚珊——“中國第一位女地理學家”(何光嶽語),曾隨父學習而“周知天下方輿沿革”的她,用知識和母愛把幼小的孩子們引入“輿地學”殿堂;以“聚灰畫禹貢山川地圖”方法,寓教於樂,誘導孩子們對的學習興趣。其成效大著。六子“皆以經學、音韻聞名於世,尤長於輿地之學,並各有著述”。

"

祖孫七代,一脈相承,持續二百餘年專力於輿地學研究,著述之豐、成果之巨,為古今所罕見,影響中國地理學長達兩個世紀!隆回縣,地處湖南省西南部、資水上游,古稱“都樑”。

自清中葉以來,這裡人才輩出,我族清代道鹹時期著名輿地學家鄒漢勳(1805─1853)及其“鄒氏輿地世家”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漢勳故居,坐落在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北部的羅洪鎮官樹下村,由其父鄒文蘇始建於清乾嘉時期,故也稱“鄒氏輿地世家”之祖居。它是一座常見於湘西南山區的普通農家院落,由五、六、幢兩正四橫的木板房錯落其間,每兩棟一字排開,間鋪青石小道。外匝以青石圍牆、木構槽門。整個院落色調灰暗陳舊,與羅洪的其他農舍並無二致。就是這座其貌不揚的農舍,近兩個世紀以來,見證了鄒漢勳、鄒代鈞、鄒新垓等一代又一代人,走出“草莽中”,成為蜚聲中外的著名學者……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其間新秀迭出、魁傑踵繼,形成傳承七代、集結學者46人的地理、地圖學術“湘軍”。為後人留下學術精神楷模與數百種理論著述、上千種出版地圖等優秀學術成果。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漢勳、鄒代鈞的部分著述

早在清代乾嘉時代末期(1796─1820年),由鄒文蘇(1769─1831)吳瑚珊(1777—1831)伉儷開創了羅洪山坳“鄒氏輿地學”的第一代。“名儒”與“才女”,聯袂教其六個兒子“經世致用”之學。吳瑚珊——“中國第一位女地理學家”(何光嶽語),曾隨父學習而“周知天下方輿沿革”的她,用知識和母愛把幼小的孩子們引入“輿地學”殿堂;以“聚灰畫禹貢山川地圖”方法,寓教於樂,誘導孩子們對的學習興趣。其成效大著。六子“皆以經學、音韻聞名於世,尤長於輿地之學,並各有著述”。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位於鄒漢勳故居附近的鄒門歐陽式牌坊

鄒漢勳,字叔績。鄒文蘇之第三子、“鄒氏輿地世家”第二代兄弟六人中的傑出代表。他的學問涉及經、史、音韻、方誌、典籍校刊等多方面,著述宏富。曾刊定王船山遺書51部300餘卷,並加按語以助閱讀。使當時已埋沒200餘年的珍貴文化遺產重見天日!1851年(清咸豐元年)秋,鄒漢勳參加湖南鄉試中舉。1853年12月,隨正在的安徽巡撫江忠源一起守廬州城,抗擊太平天國起義軍,“遂同及於難”:1854年1月14日,廬州城陷,太平軍攻入,次日,鄒漢勳被殺,年僅48歲。

"

祖孫七代,一脈相承,持續二百餘年專力於輿地學研究,著述之豐、成果之巨,為古今所罕見,影響中國地理學長達兩個世紀!隆回縣,地處湖南省西南部、資水上游,古稱“都樑”。

自清中葉以來,這裡人才輩出,我族清代道鹹時期著名輿地學家鄒漢勳(1805─1853)及其“鄒氏輿地世家”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漢勳故居,坐落在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北部的羅洪鎮官樹下村,由其父鄒文蘇始建於清乾嘉時期,故也稱“鄒氏輿地世家”之祖居。它是一座常見於湘西南山區的普通農家院落,由五、六、幢兩正四橫的木板房錯落其間,每兩棟一字排開,間鋪青石小道。外匝以青石圍牆、木構槽門。整個院落色調灰暗陳舊,與羅洪的其他農舍並無二致。就是這座其貌不揚的農舍,近兩個世紀以來,見證了鄒漢勳、鄒代鈞、鄒新垓等一代又一代人,走出“草莽中”,成為蜚聲中外的著名學者……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其間新秀迭出、魁傑踵繼,形成傳承七代、集結學者46人的地理、地圖學術“湘軍”。為後人留下學術精神楷模與數百種理論著述、上千種出版地圖等優秀學術成果。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漢勳、鄒代鈞的部分著述

早在清代乾嘉時代末期(1796─1820年),由鄒文蘇(1769─1831)吳瑚珊(1777—1831)伉儷開創了羅洪山坳“鄒氏輿地學”的第一代。“名儒”與“才女”,聯袂教其六個兒子“經世致用”之學。吳瑚珊——“中國第一位女地理學家”(何光嶽語),曾隨父學習而“周知天下方輿沿革”的她,用知識和母愛把幼小的孩子們引入“輿地學”殿堂;以“聚灰畫禹貢山川地圖”方法,寓教於樂,誘導孩子們對的學習興趣。其成效大著。六子“皆以經學、音韻聞名於世,尤長於輿地之學,並各有著述”。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位於鄒漢勳故居附近的鄒門歐陽式牌坊

鄒漢勳,字叔績。鄒文蘇之第三子、“鄒氏輿地世家”第二代兄弟六人中的傑出代表。他的學問涉及經、史、音韻、方誌、典籍校刊等多方面,著述宏富。曾刊定王船山遺書51部300餘卷,並加按語以助閱讀。使當時已埋沒200餘年的珍貴文化遺產重見天日!1851年(清咸豐元年)秋,鄒漢勳參加湖南鄉試中舉。1853年12月,隨正在的安徽巡撫江忠源一起守廬州城,抗擊太平天國起義軍,“遂同及於難”:1854年1月14日,廬州城陷,太平軍攻入,次日,鄒漢勳被殺,年僅48歲。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

祖孫七代,一脈相承,持續二百餘年專力於輿地學研究,著述之豐、成果之巨,為古今所罕見,影響中國地理學長達兩個世紀!隆回縣,地處湖南省西南部、資水上游,古稱“都樑”。

自清中葉以來,這裡人才輩出,我族清代道鹹時期著名輿地學家鄒漢勳(1805─1853)及其“鄒氏輿地世家”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漢勳故居,坐落在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北部的羅洪鎮官樹下村,由其父鄒文蘇始建於清乾嘉時期,故也稱“鄒氏輿地世家”之祖居。它是一座常見於湘西南山區的普通農家院落,由五、六、幢兩正四橫的木板房錯落其間,每兩棟一字排開,間鋪青石小道。外匝以青石圍牆、木構槽門。整個院落色調灰暗陳舊,與羅洪的其他農舍並無二致。就是這座其貌不揚的農舍,近兩個世紀以來,見證了鄒漢勳、鄒代鈞、鄒新垓等一代又一代人,走出“草莽中”,成為蜚聲中外的著名學者……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其間新秀迭出、魁傑踵繼,形成傳承七代、集結學者46人的地理、地圖學術“湘軍”。為後人留下學術精神楷模與數百種理論著述、上千種出版地圖等優秀學術成果。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漢勳、鄒代鈞的部分著述

早在清代乾嘉時代末期(1796─1820年),由鄒文蘇(1769─1831)吳瑚珊(1777—1831)伉儷開創了羅洪山坳“鄒氏輿地學”的第一代。“名儒”與“才女”,聯袂教其六個兒子“經世致用”之學。吳瑚珊——“中國第一位女地理學家”(何光嶽語),曾隨父學習而“周知天下方輿沿革”的她,用知識和母愛把幼小的孩子們引入“輿地學”殿堂;以“聚灰畫禹貢山川地圖”方法,寓教於樂,誘導孩子們對的學習興趣。其成效大著。六子“皆以經學、音韻聞名於世,尤長於輿地之學,並各有著述”。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位於鄒漢勳故居附近的鄒門歐陽式牌坊

鄒漢勳,字叔績。鄒文蘇之第三子、“鄒氏輿地世家”第二代兄弟六人中的傑出代表。他的學問涉及經、史、音韻、方誌、典籍校刊等多方面,著述宏富。曾刊定王船山遺書51部300餘卷,並加按語以助閱讀。使當時已埋沒200餘年的珍貴文化遺產重見天日!1851年(清咸豐元年)秋,鄒漢勳參加湖南鄉試中舉。1853年12月,隨正在的安徽巡撫江忠源一起守廬州城,抗擊太平天國起義軍,“遂同及於難”:1854年1月14日,廬州城陷,太平軍攻入,次日,鄒漢勳被殺,年僅48歲。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他在地理學領域的貢獻如下:

聞名遐邇的“西南方誌大家” 35歲的鄒漢勳,受到同縣鄧顯鶴的器重,參與纂修地方誌,久困“於草莽中”的鄒漢勳終於“厚積薄發”:1840年至1850年間,先後參與編制《新化縣誌》,《寶慶府志》、《寶慶疆裡圖》;應官方邀請赴黔,修撰《貴陽府志》、《大定府志》、《興義府志》、《安順府志》。五年修四府志(共計二百六十六卷)。

協助魏源編纂《海國圖志》。鄒漢勳與中國近代史上編寫世界地理著作作者中最傑出的人物——魏源,有著深厚的鄉誼。兩人的故居都在隆回縣望雲山腳下,前者在東麓,後者在西麓,他們皆以“博學”聞名當世。“記不清,問漢勳;記不全,問魏源”的鄉諺流傳至今。鴉片戰爭後,國家邊患日益嚴重,有識之士痛感“外夷形勢當考地圖”。魏源,在林則徐組織編譯成世界地理譯著《四洲志》的基礎上,大加增補,於1842年出版了50卷本的《海國圖志》。1852年(清咸豐二年),正計劃增加圖版、擴為100卷本。正是這年,鄒漢勳專程到江蘇高郵造訪魏源。此間,精心為魏源所著《海國圖志》繪製列國地圖。

學術界對鄒漢勳方誌學貢獻給予高度評價,認為:

1、他是中國地誌史上提出“民生”問題的第一人。

2,首次提出方誌應具備供“行旅”效用。

3,在地理製圖上的除弊與創新、發前人所未發,提出針對舊方誌“二十六病”的改革方案。。

鄒代鈞(1854─1908)。鄒氏第四代傳人,字沅帆。

因家庭環境的薰陶,鄒代鈞自幼仰慕祖父鄒漢勳的才華而致力於地學,父親鄒世繇也曾參修《貴陽府志》。他出生的時代是晚清王朝,受先輩“經世致用”學風的影響,早年即認真學習鑽研我國地理著作,成年後,在中國近代地理學創建史上顯盡風流。

為中國開啟西方地理學窗戶的第一位中國人

鴉片戰爭爆發,封閉的清王朝國門被迫打開,外患日益嚴重,國人、特別是有識之士迫切需要通過地理學瞭解世界。1887年,清政府派劉瑞芬出使英、俄等國。鄒代鈞作劉公使的隨員,成為“第一個”到歐洲學習和研究西方近代地理學的中國人。從傳統“輿地學”根基堅實、具有勘界經歷的稀缺人才而言,鄒代鈞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個”。

此次出訪,是鄒代鈞日後成為中國地理學界風雲人物的“起點”:就在此次出國期間,英方硬說哲孟雄(即錫金)屬於印度。清政府命劉瑞芬與英人交涉,隨員中唯有鄒代鈞慷慨陳詞,雄辯哲孟雄與我西藏的歷史淵源,引用了包括印度自繪國家地圖在內的資料,駁斥了哲孟雄為“印屬小國”的謊言,使英方無以辯駁。

鄒代鈞的地理學才華在外交舞臺嶄露頭角。歸國時帶回歐美諸國各種地理圖冊、書籍,對我國地理學界產生重要影響。在國外期間,創制了“中國輿地尺”。即用西制“邁特”(即公尺,又稱“米突”尺)與華尺換算而成(1尺=0•308642米)。使中國人讀任何外國地圖時,按圖可得中國裡數分率之準。可以說,這一發明,加速了西方地理知識傳入,是中國近代地理學誕生的曙光。

"

祖孫七代,一脈相承,持續二百餘年專力於輿地學研究,著述之豐、成果之巨,為古今所罕見,影響中國地理學長達兩個世紀!隆回縣,地處湖南省西南部、資水上游,古稱“都樑”。

自清中葉以來,這裡人才輩出,我族清代道鹹時期著名輿地學家鄒漢勳(1805─1853)及其“鄒氏輿地世家”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漢勳故居,坐落在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北部的羅洪鎮官樹下村,由其父鄒文蘇始建於清乾嘉時期,故也稱“鄒氏輿地世家”之祖居。它是一座常見於湘西南山區的普通農家院落,由五、六、幢兩正四橫的木板房錯落其間,每兩棟一字排開,間鋪青石小道。外匝以青石圍牆、木構槽門。整個院落色調灰暗陳舊,與羅洪的其他農舍並無二致。就是這座其貌不揚的農舍,近兩個世紀以來,見證了鄒漢勳、鄒代鈞、鄒新垓等一代又一代人,走出“草莽中”,成為蜚聲中外的著名學者……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其間新秀迭出、魁傑踵繼,形成傳承七代、集結學者46人的地理、地圖學術“湘軍”。為後人留下學術精神楷模與數百種理論著述、上千種出版地圖等優秀學術成果。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漢勳、鄒代鈞的部分著述

早在清代乾嘉時代末期(1796─1820年),由鄒文蘇(1769─1831)吳瑚珊(1777—1831)伉儷開創了羅洪山坳“鄒氏輿地學”的第一代。“名儒”與“才女”,聯袂教其六個兒子“經世致用”之學。吳瑚珊——“中國第一位女地理學家”(何光嶽語),曾隨父學習而“周知天下方輿沿革”的她,用知識和母愛把幼小的孩子們引入“輿地學”殿堂;以“聚灰畫禹貢山川地圖”方法,寓教於樂,誘導孩子們對的學習興趣。其成效大著。六子“皆以經學、音韻聞名於世,尤長於輿地之學,並各有著述”。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位於鄒漢勳故居附近的鄒門歐陽式牌坊

鄒漢勳,字叔績。鄒文蘇之第三子、“鄒氏輿地世家”第二代兄弟六人中的傑出代表。他的學問涉及經、史、音韻、方誌、典籍校刊等多方面,著述宏富。曾刊定王船山遺書51部300餘卷,並加按語以助閱讀。使當時已埋沒200餘年的珍貴文化遺產重見天日!1851年(清咸豐元年)秋,鄒漢勳參加湖南鄉試中舉。1853年12月,隨正在的安徽巡撫江忠源一起守廬州城,抗擊太平天國起義軍,“遂同及於難”:1854年1月14日,廬州城陷,太平軍攻入,次日,鄒漢勳被殺,年僅48歲。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他在地理學領域的貢獻如下:

聞名遐邇的“西南方誌大家” 35歲的鄒漢勳,受到同縣鄧顯鶴的器重,參與纂修地方誌,久困“於草莽中”的鄒漢勳終於“厚積薄發”:1840年至1850年間,先後參與編制《新化縣誌》,《寶慶府志》、《寶慶疆裡圖》;應官方邀請赴黔,修撰《貴陽府志》、《大定府志》、《興義府志》、《安順府志》。五年修四府志(共計二百六十六卷)。

協助魏源編纂《海國圖志》。鄒漢勳與中國近代史上編寫世界地理著作作者中最傑出的人物——魏源,有著深厚的鄉誼。兩人的故居都在隆回縣望雲山腳下,前者在東麓,後者在西麓,他們皆以“博學”聞名當世。“記不清,問漢勳;記不全,問魏源”的鄉諺流傳至今。鴉片戰爭後,國家邊患日益嚴重,有識之士痛感“外夷形勢當考地圖”。魏源,在林則徐組織編譯成世界地理譯著《四洲志》的基礎上,大加增補,於1842年出版了50卷本的《海國圖志》。1852年(清咸豐二年),正計劃增加圖版、擴為100卷本。正是這年,鄒漢勳專程到江蘇高郵造訪魏源。此間,精心為魏源所著《海國圖志》繪製列國地圖。

學術界對鄒漢勳方誌學貢獻給予高度評價,認為:

1、他是中國地誌史上提出“民生”問題的第一人。

2,首次提出方誌應具備供“行旅”效用。

3,在地理製圖上的除弊與創新、發前人所未發,提出針對舊方誌“二十六病”的改革方案。。

鄒代鈞(1854─1908)。鄒氏第四代傳人,字沅帆。

因家庭環境的薰陶,鄒代鈞自幼仰慕祖父鄒漢勳的才華而致力於地學,父親鄒世繇也曾參修《貴陽府志》。他出生的時代是晚清王朝,受先輩“經世致用”學風的影響,早年即認真學習鑽研我國地理著作,成年後,在中國近代地理學創建史上顯盡風流。

為中國開啟西方地理學窗戶的第一位中國人

鴉片戰爭爆發,封閉的清王朝國門被迫打開,外患日益嚴重,國人、特別是有識之士迫切需要通過地理學瞭解世界。1887年,清政府派劉瑞芬出使英、俄等國。鄒代鈞作劉公使的隨員,成為“第一個”到歐洲學習和研究西方近代地理學的中國人。從傳統“輿地學”根基堅實、具有勘界經歷的稀缺人才而言,鄒代鈞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個”。

此次出訪,是鄒代鈞日後成為中國地理學界風雲人物的“起點”:就在此次出國期間,英方硬說哲孟雄(即錫金)屬於印度。清政府命劉瑞芬與英人交涉,隨員中唯有鄒代鈞慷慨陳詞,雄辯哲孟雄與我西藏的歷史淵源,引用了包括印度自繪國家地圖在內的資料,駁斥了哲孟雄為“印屬小國”的謊言,使英方無以辯駁。

鄒代鈞的地理學才華在外交舞臺嶄露頭角。歸國時帶回歐美諸國各種地理圖冊、書籍,對我國地理學界產生重要影響。在國外期間,創制了“中國輿地尺”。即用西制“邁特”(即公尺,又稱“米突”尺)與華尺換算而成(1尺=0•308642米)。使中國人讀任何外國地圖時,按圖可得中國裡數分率之準。可以說,這一發明,加速了西方地理知識傳入,是中國近代地理學誕生的曙光。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部分故居建築構架及窗花

我國最早的“輿地學會”與教學地圖集

1896年,鄒代均在武昌成立了中國最早的“輿地學會”和地圖出版機構(後稱“亞新地學社”),他組織綜繪中外地圖千餘幅,在譯繪西人地圖(他從海外選購的地圖精品)時,一律改用“中國輿地尺”,克服因各國尺度不等現象。“輿地學會”開創了以出版方式使各種地理知識書籍和地圖在社會上流通的。同年,他們開始著手編制的“出版時間最早、內容規模最大”的“我國第一本教學地圖集”,於1903年,正式出版發行。在校師生也逐漸有了教學地圖和地圖冊。

值得永久懷念的愛國主義者兼地理學大師

在“鄒氏輿地世家”中,鄒代鈞是“集前賢之大成”,為後人留下豐富而珍貴的文化遺產。作為名副其實的愛國主義者,在民族救亡舞臺上,隨處可見鄒代鈞的身影:

1894年,在中日甲午戰爭的緊急關頭,鄒代鈞冷靜分析我海陸地形、地勢,提出“與日人為久戰計”的數萬言策略。1898年,鄒代鈞又出現在湖南維新運動的“南學會”講堂,作題為《論輿地經緯度之理》的講座。據說,“他的學生黃興、蔡鍔都把他傳授的輿地學知識,運用到各自的革命實踐活動中去,獲益非淺。”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55歲的鄒代鈞病卒於武昌輿地學會。“朝野鹹悼之!”表達了當時舉國對他的深切緬懷。

鄒代鈞在近代地理學方面的理論貢獻與實踐

有學者認為:1鄒代鈞是最早涉足近代地理學要素的中國學者;2、繼其祖父之後進一步強調“民生”問題;3、運用人地關係理論,進行開發利用自然的實踐;4、兼採中西,提高地圖測繪水平

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

鄒代鈞1907年榮登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地理總教習壇席,成為公認的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

鄒新垓(1915─1975)鄒氏第七代傳人,(鄒代鈞之侄曾孫),鄒永煊之孫、鄒興鉅之子。

受父命主持“亞新地學社”社務

1908年,鄒代鈞逝世後,武昌輿地學會由其族侄鄒永煊繼承,並改名為“亞新地學社”。後其子鄒興鉅承繼父業。1939年,從清華大學地學系畢業的鄒新垓,不幸遭父親病故,受祖父之命主持“亞新”社務。據晏孝銘《鄒氏地學源流記.序言》所說:鄒新垓已“由球地表面進而研求地球內部實質”,將鄒氏地理學推向一個更新階段。

更可貴的是,當時正值抗戰烽火,鄒新垓應抗日形勢需要,創制《世界陸空軍用地圖》81幅及《中日航空圖》等,以供盟軍作戰急用,對取得抗日與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中國地圖出版事業的開拓者與組織者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地圖出版事業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鄒新垓積極投入私營地圖出版社與國營新華地圖社(成立於1950年5月,前身是《解放日報》社輿圖部)實行公私合營。1954年12月9日,公私合營的“地圖出版社”(1987年更名為“中國地圖出版社”)在北京成立。鄒新垓出任副總編輯兼編輯行政室主任。至此,雖然經40多年風雨的“亞新”完成歷史使命而告結束,但鄒新垓為國家地理事業的奉獻有了新的開端。

鄒新垓為國家為民族勤於地理事業的一生

解放前,在鄒新垓主持下,即使抗日戰爭的艱難歲月,“亞新地學社”也沒有停止地圖與地理書籍出版。此間,他主編了二十餘種地圖及地理書籍,主要有《亞新版中國分省圖》、《亞新世界地圖》、《世界地理綱要》等。同時主編清華大學《地學集刊》雜誌,發表過許多地理學重要論著,主要有《西北地理與土地利用》、《滇緬鐵路的經濟地理》等。這些作品是鄒新垓精湛的學術造詣、堅實的地理學制圖學研究功底以及豐富的製圖經驗集中體現。

新中國成立,為鄒新垓提供了地理學學術研究、地圖編制出版事業更廣闊的天空。現存他所擬定的《地圖編制設計大綱》,闡述地圖編制的科學性、直觀性、藝術性等思想,是他在地圖編制領域的重要學術成果。學術界認為:“他的這些編圖思想,直到今天仍有指導意義”

此外,特別應該提到的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鄒新垓在清華大學地理學系畢業留校工作期間,曾參與調查滇緬鐵路沿線經濟地理,對中印、中緬、中尼邊界作過實地勘察,掌握大量實地勘查資料,因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我國與鄰國的邊界談判中派上了大用場,受到有關部門的特別重視。據悉,周恩來總理曾批示為他安裝住宅專線電話,以保持特殊聯繫。

1975年10月,隆回“鄒氏輿地世家”最後一位傳人——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地獻身中國地理和地圖事業的鄒新垓,悄然離開了人世,享年60歲。人們震驚地發現:老人在臨終前夕、帶著病痛仍伏案翻譯外文地圖資料!

"

祖孫七代,一脈相承,持續二百餘年專力於輿地學研究,著述之豐、成果之巨,為古今所罕見,影響中國地理學長達兩個世紀!隆回縣,地處湖南省西南部、資水上游,古稱“都樑”。

自清中葉以來,這裡人才輩出,我族清代道鹹時期著名輿地學家鄒漢勳(1805─1853)及其“鄒氏輿地世家”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漢勳故居,坐落在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北部的羅洪鎮官樹下村,由其父鄒文蘇始建於清乾嘉時期,故也稱“鄒氏輿地世家”之祖居。它是一座常見於湘西南山區的普通農家院落,由五、六、幢兩正四橫的木板房錯落其間,每兩棟一字排開,間鋪青石小道。外匝以青石圍牆、木構槽門。整個院落色調灰暗陳舊,與羅洪的其他農舍並無二致。就是這座其貌不揚的農舍,近兩個世紀以來,見證了鄒漢勳、鄒代鈞、鄒新垓等一代又一代人,走出“草莽中”,成為蜚聲中外的著名學者……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其間新秀迭出、魁傑踵繼,形成傳承七代、集結學者46人的地理、地圖學術“湘軍”。為後人留下學術精神楷模與數百種理論著述、上千種出版地圖等優秀學術成果。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漢勳、鄒代鈞的部分著述

早在清代乾嘉時代末期(1796─1820年),由鄒文蘇(1769─1831)吳瑚珊(1777—1831)伉儷開創了羅洪山坳“鄒氏輿地學”的第一代。“名儒”與“才女”,聯袂教其六個兒子“經世致用”之學。吳瑚珊——“中國第一位女地理學家”(何光嶽語),曾隨父學習而“周知天下方輿沿革”的她,用知識和母愛把幼小的孩子們引入“輿地學”殿堂;以“聚灰畫禹貢山川地圖”方法,寓教於樂,誘導孩子們對的學習興趣。其成效大著。六子“皆以經學、音韻聞名於世,尤長於輿地之學,並各有著述”。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位於鄒漢勳故居附近的鄒門歐陽式牌坊

鄒漢勳,字叔績。鄒文蘇之第三子、“鄒氏輿地世家”第二代兄弟六人中的傑出代表。他的學問涉及經、史、音韻、方誌、典籍校刊等多方面,著述宏富。曾刊定王船山遺書51部300餘卷,並加按語以助閱讀。使當時已埋沒200餘年的珍貴文化遺產重見天日!1851年(清咸豐元年)秋,鄒漢勳參加湖南鄉試中舉。1853年12月,隨正在的安徽巡撫江忠源一起守廬州城,抗擊太平天國起義軍,“遂同及於難”:1854年1月14日,廬州城陷,太平軍攻入,次日,鄒漢勳被殺,年僅48歲。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他在地理學領域的貢獻如下:

聞名遐邇的“西南方誌大家” 35歲的鄒漢勳,受到同縣鄧顯鶴的器重,參與纂修地方誌,久困“於草莽中”的鄒漢勳終於“厚積薄發”:1840年至1850年間,先後參與編制《新化縣誌》,《寶慶府志》、《寶慶疆裡圖》;應官方邀請赴黔,修撰《貴陽府志》、《大定府志》、《興義府志》、《安順府志》。五年修四府志(共計二百六十六卷)。

協助魏源編纂《海國圖志》。鄒漢勳與中國近代史上編寫世界地理著作作者中最傑出的人物——魏源,有著深厚的鄉誼。兩人的故居都在隆回縣望雲山腳下,前者在東麓,後者在西麓,他們皆以“博學”聞名當世。“記不清,問漢勳;記不全,問魏源”的鄉諺流傳至今。鴉片戰爭後,國家邊患日益嚴重,有識之士痛感“外夷形勢當考地圖”。魏源,在林則徐組織編譯成世界地理譯著《四洲志》的基礎上,大加增補,於1842年出版了50卷本的《海國圖志》。1852年(清咸豐二年),正計劃增加圖版、擴為100卷本。正是這年,鄒漢勳專程到江蘇高郵造訪魏源。此間,精心為魏源所著《海國圖志》繪製列國地圖。

學術界對鄒漢勳方誌學貢獻給予高度評價,認為:

1、他是中國地誌史上提出“民生”問題的第一人。

2,首次提出方誌應具備供“行旅”效用。

3,在地理製圖上的除弊與創新、發前人所未發,提出針對舊方誌“二十六病”的改革方案。。

鄒代鈞(1854─1908)。鄒氏第四代傳人,字沅帆。

因家庭環境的薰陶,鄒代鈞自幼仰慕祖父鄒漢勳的才華而致力於地學,父親鄒世繇也曾參修《貴陽府志》。他出生的時代是晚清王朝,受先輩“經世致用”學風的影響,早年即認真學習鑽研我國地理著作,成年後,在中國近代地理學創建史上顯盡風流。

為中國開啟西方地理學窗戶的第一位中國人

鴉片戰爭爆發,封閉的清王朝國門被迫打開,外患日益嚴重,國人、特別是有識之士迫切需要通過地理學瞭解世界。1887年,清政府派劉瑞芬出使英、俄等國。鄒代鈞作劉公使的隨員,成為“第一個”到歐洲學習和研究西方近代地理學的中國人。從傳統“輿地學”根基堅實、具有勘界經歷的稀缺人才而言,鄒代鈞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個”。

此次出訪,是鄒代鈞日後成為中國地理學界風雲人物的“起點”:就在此次出國期間,英方硬說哲孟雄(即錫金)屬於印度。清政府命劉瑞芬與英人交涉,隨員中唯有鄒代鈞慷慨陳詞,雄辯哲孟雄與我西藏的歷史淵源,引用了包括印度自繪國家地圖在內的資料,駁斥了哲孟雄為“印屬小國”的謊言,使英方無以辯駁。

鄒代鈞的地理學才華在外交舞臺嶄露頭角。歸國時帶回歐美諸國各種地理圖冊、書籍,對我國地理學界產生重要影響。在國外期間,創制了“中國輿地尺”。即用西制“邁特”(即公尺,又稱“米突”尺)與華尺換算而成(1尺=0•308642米)。使中國人讀任何外國地圖時,按圖可得中國裡數分率之準。可以說,這一發明,加速了西方地理知識傳入,是中國近代地理學誕生的曙光。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部分故居建築構架及窗花

我國最早的“輿地學會”與教學地圖集

1896年,鄒代均在武昌成立了中國最早的“輿地學會”和地圖出版機構(後稱“亞新地學社”),他組織綜繪中外地圖千餘幅,在譯繪西人地圖(他從海外選購的地圖精品)時,一律改用“中國輿地尺”,克服因各國尺度不等現象。“輿地學會”開創了以出版方式使各種地理知識書籍和地圖在社會上流通的。同年,他們開始著手編制的“出版時間最早、內容規模最大”的“我國第一本教學地圖集”,於1903年,正式出版發行。在校師生也逐漸有了教學地圖和地圖冊。

值得永久懷念的愛國主義者兼地理學大師

在“鄒氏輿地世家”中,鄒代鈞是“集前賢之大成”,為後人留下豐富而珍貴的文化遺產。作為名副其實的愛國主義者,在民族救亡舞臺上,隨處可見鄒代鈞的身影:

1894年,在中日甲午戰爭的緊急關頭,鄒代鈞冷靜分析我海陸地形、地勢,提出“與日人為久戰計”的數萬言策略。1898年,鄒代鈞又出現在湖南維新運動的“南學會”講堂,作題為《論輿地經緯度之理》的講座。據說,“他的學生黃興、蔡鍔都把他傳授的輿地學知識,運用到各自的革命實踐活動中去,獲益非淺。”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55歲的鄒代鈞病卒於武昌輿地學會。“朝野鹹悼之!”表達了當時舉國對他的深切緬懷。

鄒代鈞在近代地理學方面的理論貢獻與實踐

有學者認為:1鄒代鈞是最早涉足近代地理學要素的中國學者;2、繼其祖父之後進一步強調“民生”問題;3、運用人地關係理論,進行開發利用自然的實踐;4、兼採中西,提高地圖測繪水平

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

鄒代鈞1907年榮登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地理總教習壇席,成為公認的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

鄒新垓(1915─1975)鄒氏第七代傳人,(鄒代鈞之侄曾孫),鄒永煊之孫、鄒興鉅之子。

受父命主持“亞新地學社”社務

1908年,鄒代鈞逝世後,武昌輿地學會由其族侄鄒永煊繼承,並改名為“亞新地學社”。後其子鄒興鉅承繼父業。1939年,從清華大學地學系畢業的鄒新垓,不幸遭父親病故,受祖父之命主持“亞新”社務。據晏孝銘《鄒氏地學源流記.序言》所說:鄒新垓已“由球地表面進而研求地球內部實質”,將鄒氏地理學推向一個更新階段。

更可貴的是,當時正值抗戰烽火,鄒新垓應抗日形勢需要,創制《世界陸空軍用地圖》81幅及《中日航空圖》等,以供盟軍作戰急用,對取得抗日與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中國地圖出版事業的開拓者與組織者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地圖出版事業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鄒新垓積極投入私營地圖出版社與國營新華地圖社(成立於1950年5月,前身是《解放日報》社輿圖部)實行公私合營。1954年12月9日,公私合營的“地圖出版社”(1987年更名為“中國地圖出版社”)在北京成立。鄒新垓出任副總編輯兼編輯行政室主任。至此,雖然經40多年風雨的“亞新”完成歷史使命而告結束,但鄒新垓為國家地理事業的奉獻有了新的開端。

鄒新垓為國家為民族勤於地理事業的一生

解放前,在鄒新垓主持下,即使抗日戰爭的艱難歲月,“亞新地學社”也沒有停止地圖與地理書籍出版。此間,他主編了二十餘種地圖及地理書籍,主要有《亞新版中國分省圖》、《亞新世界地圖》、《世界地理綱要》等。同時主編清華大學《地學集刊》雜誌,發表過許多地理學重要論著,主要有《西北地理與土地利用》、《滇緬鐵路的經濟地理》等。這些作品是鄒新垓精湛的學術造詣、堅實的地理學制圖學研究功底以及豐富的製圖經驗集中體現。

新中國成立,為鄒新垓提供了地理學學術研究、地圖編制出版事業更廣闊的天空。現存他所擬定的《地圖編制設計大綱》,闡述地圖編制的科學性、直觀性、藝術性等思想,是他在地圖編制領域的重要學術成果。學術界認為:“他的這些編圖思想,直到今天仍有指導意義”

此外,特別應該提到的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鄒新垓在清華大學地理學系畢業留校工作期間,曾參與調查滇緬鐵路沿線經濟地理,對中印、中緬、中尼邊界作過實地勘察,掌握大量實地勘查資料,因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我國與鄰國的邊界談判中派上了大用場,受到有關部門的特別重視。據悉,周恩來總理曾批示為他安裝住宅專線電話,以保持特殊聯繫。

1975年10月,隆回“鄒氏輿地世家”最後一位傳人——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地獻身中國地理和地圖事業的鄒新垓,悄然離開了人世,享年60歲。人們震驚地發現:老人在臨終前夕、帶著病痛仍伏案翻譯外文地圖資料!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代鈞

"

祖孫七代,一脈相承,持續二百餘年專力於輿地學研究,著述之豐、成果之巨,為古今所罕見,影響中國地理學長達兩個世紀!隆回縣,地處湖南省西南部、資水上游,古稱“都樑”。

自清中葉以來,這裡人才輩出,我族清代道鹹時期著名輿地學家鄒漢勳(1805─1853)及其“鄒氏輿地世家”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漢勳故居,坐落在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北部的羅洪鎮官樹下村,由其父鄒文蘇始建於清乾嘉時期,故也稱“鄒氏輿地世家”之祖居。它是一座常見於湘西南山區的普通農家院落,由五、六、幢兩正四橫的木板房錯落其間,每兩棟一字排開,間鋪青石小道。外匝以青石圍牆、木構槽門。整個院落色調灰暗陳舊,與羅洪的其他農舍並無二致。就是這座其貌不揚的農舍,近兩個世紀以來,見證了鄒漢勳、鄒代鈞、鄒新垓等一代又一代人,走出“草莽中”,成為蜚聲中外的著名學者……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其間新秀迭出、魁傑踵繼,形成傳承七代、集結學者46人的地理、地圖學術“湘軍”。為後人留下學術精神楷模與數百種理論著述、上千種出版地圖等優秀學術成果。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漢勳、鄒代鈞的部分著述

早在清代乾嘉時代末期(1796─1820年),由鄒文蘇(1769─1831)吳瑚珊(1777—1831)伉儷開創了羅洪山坳“鄒氏輿地學”的第一代。“名儒”與“才女”,聯袂教其六個兒子“經世致用”之學。吳瑚珊——“中國第一位女地理學家”(何光嶽語),曾隨父學習而“周知天下方輿沿革”的她,用知識和母愛把幼小的孩子們引入“輿地學”殿堂;以“聚灰畫禹貢山川地圖”方法,寓教於樂,誘導孩子們對的學習興趣。其成效大著。六子“皆以經學、音韻聞名於世,尤長於輿地之學,並各有著述”。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位於鄒漢勳故居附近的鄒門歐陽式牌坊

鄒漢勳,字叔績。鄒文蘇之第三子、“鄒氏輿地世家”第二代兄弟六人中的傑出代表。他的學問涉及經、史、音韻、方誌、典籍校刊等多方面,著述宏富。曾刊定王船山遺書51部300餘卷,並加按語以助閱讀。使當時已埋沒200餘年的珍貴文化遺產重見天日!1851年(清咸豐元年)秋,鄒漢勳參加湖南鄉試中舉。1853年12月,隨正在的安徽巡撫江忠源一起守廬州城,抗擊太平天國起義軍,“遂同及於難”:1854年1月14日,廬州城陷,太平軍攻入,次日,鄒漢勳被殺,年僅48歲。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他在地理學領域的貢獻如下:

聞名遐邇的“西南方誌大家” 35歲的鄒漢勳,受到同縣鄧顯鶴的器重,參與纂修地方誌,久困“於草莽中”的鄒漢勳終於“厚積薄發”:1840年至1850年間,先後參與編制《新化縣誌》,《寶慶府志》、《寶慶疆裡圖》;應官方邀請赴黔,修撰《貴陽府志》、《大定府志》、《興義府志》、《安順府志》。五年修四府志(共計二百六十六卷)。

協助魏源編纂《海國圖志》。鄒漢勳與中國近代史上編寫世界地理著作作者中最傑出的人物——魏源,有著深厚的鄉誼。兩人的故居都在隆回縣望雲山腳下,前者在東麓,後者在西麓,他們皆以“博學”聞名當世。“記不清,問漢勳;記不全,問魏源”的鄉諺流傳至今。鴉片戰爭後,國家邊患日益嚴重,有識之士痛感“外夷形勢當考地圖”。魏源,在林則徐組織編譯成世界地理譯著《四洲志》的基礎上,大加增補,於1842年出版了50卷本的《海國圖志》。1852年(清咸豐二年),正計劃增加圖版、擴為100卷本。正是這年,鄒漢勳專程到江蘇高郵造訪魏源。此間,精心為魏源所著《海國圖志》繪製列國地圖。

學術界對鄒漢勳方誌學貢獻給予高度評價,認為:

1、他是中國地誌史上提出“民生”問題的第一人。

2,首次提出方誌應具備供“行旅”效用。

3,在地理製圖上的除弊與創新、發前人所未發,提出針對舊方誌“二十六病”的改革方案。。

鄒代鈞(1854─1908)。鄒氏第四代傳人,字沅帆。

因家庭環境的薰陶,鄒代鈞自幼仰慕祖父鄒漢勳的才華而致力於地學,父親鄒世繇也曾參修《貴陽府志》。他出生的時代是晚清王朝,受先輩“經世致用”學風的影響,早年即認真學習鑽研我國地理著作,成年後,在中國近代地理學創建史上顯盡風流。

為中國開啟西方地理學窗戶的第一位中國人

鴉片戰爭爆發,封閉的清王朝國門被迫打開,外患日益嚴重,國人、特別是有識之士迫切需要通過地理學瞭解世界。1887年,清政府派劉瑞芬出使英、俄等國。鄒代鈞作劉公使的隨員,成為“第一個”到歐洲學習和研究西方近代地理學的中國人。從傳統“輿地學”根基堅實、具有勘界經歷的稀缺人才而言,鄒代鈞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個”。

此次出訪,是鄒代鈞日後成為中國地理學界風雲人物的“起點”:就在此次出國期間,英方硬說哲孟雄(即錫金)屬於印度。清政府命劉瑞芬與英人交涉,隨員中唯有鄒代鈞慷慨陳詞,雄辯哲孟雄與我西藏的歷史淵源,引用了包括印度自繪國家地圖在內的資料,駁斥了哲孟雄為“印屬小國”的謊言,使英方無以辯駁。

鄒代鈞的地理學才華在外交舞臺嶄露頭角。歸國時帶回歐美諸國各種地理圖冊、書籍,對我國地理學界產生重要影響。在國外期間,創制了“中國輿地尺”。即用西制“邁特”(即公尺,又稱“米突”尺)與華尺換算而成(1尺=0•308642米)。使中國人讀任何外國地圖時,按圖可得中國裡數分率之準。可以說,這一發明,加速了西方地理知識傳入,是中國近代地理學誕生的曙光。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部分故居建築構架及窗花

我國最早的“輿地學會”與教學地圖集

1896年,鄒代均在武昌成立了中國最早的“輿地學會”和地圖出版機構(後稱“亞新地學社”),他組織綜繪中外地圖千餘幅,在譯繪西人地圖(他從海外選購的地圖精品)時,一律改用“中國輿地尺”,克服因各國尺度不等現象。“輿地學會”開創了以出版方式使各種地理知識書籍和地圖在社會上流通的。同年,他們開始著手編制的“出版時間最早、內容規模最大”的“我國第一本教學地圖集”,於1903年,正式出版發行。在校師生也逐漸有了教學地圖和地圖冊。

值得永久懷念的愛國主義者兼地理學大師

在“鄒氏輿地世家”中,鄒代鈞是“集前賢之大成”,為後人留下豐富而珍貴的文化遺產。作為名副其實的愛國主義者,在民族救亡舞臺上,隨處可見鄒代鈞的身影:

1894年,在中日甲午戰爭的緊急關頭,鄒代鈞冷靜分析我海陸地形、地勢,提出“與日人為久戰計”的數萬言策略。1898年,鄒代鈞又出現在湖南維新運動的“南學會”講堂,作題為《論輿地經緯度之理》的講座。據說,“他的學生黃興、蔡鍔都把他傳授的輿地學知識,運用到各自的革命實踐活動中去,獲益非淺。”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55歲的鄒代鈞病卒於武昌輿地學會。“朝野鹹悼之!”表達了當時舉國對他的深切緬懷。

鄒代鈞在近代地理學方面的理論貢獻與實踐

有學者認為:1鄒代鈞是最早涉足近代地理學要素的中國學者;2、繼其祖父之後進一步強調“民生”問題;3、運用人地關係理論,進行開發利用自然的實踐;4、兼採中西,提高地圖測繪水平

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

鄒代鈞1907年榮登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地理總教習壇席,成為公認的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

鄒新垓(1915─1975)鄒氏第七代傳人,(鄒代鈞之侄曾孫),鄒永煊之孫、鄒興鉅之子。

受父命主持“亞新地學社”社務

1908年,鄒代鈞逝世後,武昌輿地學會由其族侄鄒永煊繼承,並改名為“亞新地學社”。後其子鄒興鉅承繼父業。1939年,從清華大學地學系畢業的鄒新垓,不幸遭父親病故,受祖父之命主持“亞新”社務。據晏孝銘《鄒氏地學源流記.序言》所說:鄒新垓已“由球地表面進而研求地球內部實質”,將鄒氏地理學推向一個更新階段。

更可貴的是,當時正值抗戰烽火,鄒新垓應抗日形勢需要,創制《世界陸空軍用地圖》81幅及《中日航空圖》等,以供盟軍作戰急用,對取得抗日與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中國地圖出版事業的開拓者與組織者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地圖出版事業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鄒新垓積極投入私營地圖出版社與國營新華地圖社(成立於1950年5月,前身是《解放日報》社輿圖部)實行公私合營。1954年12月9日,公私合營的“地圖出版社”(1987年更名為“中國地圖出版社”)在北京成立。鄒新垓出任副總編輯兼編輯行政室主任。至此,雖然經40多年風雨的“亞新”完成歷史使命而告結束,但鄒新垓為國家地理事業的奉獻有了新的開端。

鄒新垓為國家為民族勤於地理事業的一生

解放前,在鄒新垓主持下,即使抗日戰爭的艱難歲月,“亞新地學社”也沒有停止地圖與地理書籍出版。此間,他主編了二十餘種地圖及地理書籍,主要有《亞新版中國分省圖》、《亞新世界地圖》、《世界地理綱要》等。同時主編清華大學《地學集刊》雜誌,發表過許多地理學重要論著,主要有《西北地理與土地利用》、《滇緬鐵路的經濟地理》等。這些作品是鄒新垓精湛的學術造詣、堅實的地理學制圖學研究功底以及豐富的製圖經驗集中體現。

新中國成立,為鄒新垓提供了地理學學術研究、地圖編制出版事業更廣闊的天空。現存他所擬定的《地圖編制設計大綱》,闡述地圖編制的科學性、直觀性、藝術性等思想,是他在地圖編制領域的重要學術成果。學術界認為:“他的這些編圖思想,直到今天仍有指導意義”

此外,特別應該提到的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鄒新垓在清華大學地理學系畢業留校工作期間,曾參與調查滇緬鐵路沿線經濟地理,對中印、中緬、中尼邊界作過實地勘察,掌握大量實地勘查資料,因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我國與鄰國的邊界談判中派上了大用場,受到有關部門的特別重視。據悉,周恩來總理曾批示為他安裝住宅專線電話,以保持特殊聯繫。

1975年10月,隆回“鄒氏輿地世家”最後一位傳人——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地獻身中國地理和地圖事業的鄒新垓,悄然離開了人世,享年60歲。人們震驚地發現:老人在臨終前夕、帶著病痛仍伏案翻譯外文地圖資料!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鄒代鈞

一個鄒氏家族,七代鄒氏族人,同攻輿地,造就中國地理學百年輝煌

位於鄒漢勳故居對面山上的的鄒代鈞墓

訪問過鄒氏故居的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彭卿雲先生感慨地說:“自古都樑多學士,除了最先倡導‘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魏源,當首推鄒氏七代輿地世家。以鄒漢勳為代表的祖孫七代,一脈相承,持續二百餘年,專力於輿地學研究,著述之豐、成果之巨,為古今所罕見。他們對中國輿地學的創建和發展,對世界地理、地圖學的推進和完備,以至對反侵略的勝利和中外邊界談判所作出的貢獻,也為中外學者所公認。”

從清末到民國、直至新中國建立後的不同時期,“鄒氏輿地世家”總是與祖國和人民息息相關、生死與共。鄒氏地理學者所植根的“經世致用”、“鍥而不捨”等優秀文化傳統:從鄒氏夫婦的精心教子、誨人不倦到鄒漢勳“窮年兀兀,靜對一編,不與世俗接”的耕讀家風;從鄒代鈞“為翻印地圖,傾家蕩產,炊煙幾絕”到鄒新垓為祖國的地圖事業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些思想品格,都是激勵後人的精神財富。平凡的故居與不平凡的影響力之間的強烈反差,也為我們留下太多的震撼、感慨、借鑑與啟迪!看似山野柴扉、尋常庭院,轉眼迴歸為“踏破鐵鞋無覓處”的人文勝蹟。

可喜的是,鄒漢勳故居已由湖南省政府公佈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正如人們所期待的那樣:“鄒氏這個‘風流文采,傾動一時’的學者世家及其故居,必將還歷史的本來面目,在雲山碧水之間,在中外學者之林重放異彩。”

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