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鮮生杭州首店開業,成為阿里新零售樣本

盒馬鮮生杭州首店開業,成為阿里新零售樣本

盒馬鮮生是阿里巴巴對線下超市完全重構的新零售業態。不像傳統超市,也不是便利店,更不像餐飲店或菜市場,它是一家“四不像"的生鮮超市,商品來自100多個國家,種類多達3000多個,其中80%是食品,生鮮產品佔到20%左右。

在這裡可以買到加州的車釐子、法國名酒莊的葡萄酒,還有航空直達的澳洲生蠔,由專業團隊從全球各地直採。價格比一般生鮮電商平臺更低。

超市裡有駐店大廚現殺現煮,還設置了專門堂食區。你可以在裡面邊逛邊吃,有大廚伺候。如果沒時間逛,也可以直接在手機App上下單,3公里內半小時送到。

目前,盒馬鮮生只在北京、上海和寧波有門店。未來幾個月內,將會陸續在杭州、深圳等地開店。而目前有關杭州的消息是,今年將至少開出兩家。

盒馬是超市,是餐飲店,也是菜市場,但這樣的描述似乎又都不準確。消費者可到店購買,也可以在盒馬App下單。而盒馬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快速配送:門店附近3公里範圍內,30分鐘送貨上門。

盒馬鮮生多開在居民聚集區,下單購物需要下載盒馬App,只支持支付寶付款,不接受現金、銀行卡等任何其他支付方式。

實際上,在強推支付寶支付背後,是盒馬未來將對用戶消費行為大數據挖掘的野心。阿里巴巴為盒馬鮮生的消費者提供會員服務,用戶可以使用淘寶或支付寶賬戶註冊,以便消費者從最近的商店查看和購買商品。盒馬未來可以跟蹤消費者購買行為,藉助大數據做出個性化的建議。

盒馬鮮生杭州首店開業,成為阿里新零售樣本

實現盈利

2017年7月,盒馬鮮生創始人兼CEO侯毅在接受新聞採訪時表示,盒馬營業時間超過半年的門店已經基本實現盈利。侯毅原是京東物流負責人。

盒馬首家店上海金橋店目前每天平均營業額可達100萬元左右,已經實現單店盈利。

華泰證券2016年12月的研報顯示,盒馬上海金橋店2016年全年營業額約2.5億元,坪效(編注:每坪的面積可以產出的營業額)約5.6萬元,遠高於同業平均水平(1.5萬元)。

侯毅透露,盒馬實現用戶月購買次數達到4.5次,坪效是傳統超市的3-5倍。

此外,盒馬用戶的黏性和線上轉化率相當驚人。據侯毅透露,線上訂單佔比超過50%,營業半年以上的成熟店鋪更是可以達到70%,而且線上商品轉化率高達35%,遠高於傳統電商。目前,成熟門店如上海金橋店的線上訂單與線下訂單比例約為7:3。

盒馬鮮生杭州首店開業,成為阿里新零售樣本

服務對象

侯毅稱,盒馬未來主要將服務三類人群。第一,晚上大部分時間在家的家庭用戶。第二,基於辦公室場景推出針對性便利店或輕餐。第三,週末會去超市帶著孩子出去走走的用戶。

盒馬鮮生杭州首店開業,成為阿里新零售樣本

物流體系

與傳統零售最大區別是,盒馬運用大數據、移動互聯、智能物聯網、自動化等技術及先進設備,實現人、貨、場三者之間的最優化匹配,從供應鏈、倉儲到配送,盒馬都有自己的完整物流體系。

不過,這一模式也給盒馬的前期投入帶來巨大成本。公開報道顯示,侯毅曾透露,盒馬鮮生的單店開店成本在幾千萬元不等。

店內掛著金屬鏈條的網格麻繩是盒馬全鏈路數字化系統的一部分。

能做到30分鐘配送速度,在於算法驅動的核心能力。據店員介紹,店內掛著金屬鏈條的網格麻繩是盒馬全鏈路數字化系統的一部分。盒馬的供應鏈、銷售、物流履約鏈路是完全數字化的。從商品的到店、上架、揀貨、打包、配送任務等,作業人員都是通過智能設備去識別和作業,簡易高效,而且出錯率極低。整個系統分為前臺和後臺,用戶下單10分鐘之內分揀打包,20分鐘實現3公里以內的配送,實現店倉分離。

盒馬鮮生杭州首店開業,成為阿里新零售樣本

價格優勢

盒馬在價格上也具有一定優勢。盒馬鮮生超市和線上APP上的價格顯示,上海本地菜中常見的青菜、雞毛菜、生菜、韭菜僅需1.5元/包,空心菜、菜心、紅米莧、香芹、油麥菜、茼蒿菜僅2.5元/包,價格低於傳統菜場10%以上。這些菜品的質量都不超過480克。

張國宏稱,這是緣於沒有中間環節,每天從崇明、奉賢等地的蔬菜基地直採直供,經過全程冷鏈運輸並精細包裝後,直接進入盒馬鮮生超市冷櫃售賣,商品賣不完當晚銷燬, “我們不收取供應商一分錢的進場費,將全鏈條上節省下來的費用,直接補貼到消費者的身上,確保了盒馬在微利情況下將該模式可持續運作。”

盒馬鮮生杭州首店開業,成為阿里新零售樣本

未來計劃

盒馬目前總部擁有員工900餘人,其中一半是軟件技術開發人員。

盒馬計劃在2017年內全國範圍內開設至20家門店,擴展到杭州、深圳等城市。

阿里巴巴表示,創造盒馬,不是單單為了要在線下開店(畢竟中國並不缺海鮮賣場),而是希望通過線上驅動淘系消費數據能力,線下佈局盒馬與銀泰商業,以及和百聯、三江購物等開展更豐富的合作形式。模式跑通後,其數據能力和技術能力會對合作夥伴開放共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