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一季度中,《芝麻胡同》《都挺好》等現實題材劇吸引了大批觀眾熱議。數據顯示,今年春交會共收錄參展項目約900部,較去年減少320餘部,其中電視劇推介項目約700部,也比去年減少160餘部。在資本退潮、稅務整改、泡沫剔除等因素影響下,電視劇總體數量精簡瘦身,但在品質與口碑上迎來了大幅度的提升。


我要怎樣才能拍出你愛看的電視劇?


連年重大節慶,現實題材獻禮

近幾年來,現實題材成各大電視臺關注的焦點。據春交會期間發佈的《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2019》數據顯示,2018年央視和衛視收視率前30電視劇中,都市、年代題材分別佔據33%、30%,古裝題材與農村題材均佔7%。

近幾年多逢重大節慶,2018是改革開放40週年,2019則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未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1年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在這些時間節點推出主旋律獻禮劇,已是大勢所趨。


我要怎樣才能拍出你愛看的電視劇?


聚焦建國70週年題材的重點劇目中,有重筆墨還原歷史的,有大力度謳歌發展的,有聚焦特殊行業的,有關注鄉村振興的,豐富多彩。《覺醒年代》從1915年《青年雜誌》問世,講到1921年《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講述李大釗、陳獨秀、胡適等人的百態人生,展現了從新文化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光輝歷程。《新世界》則以小人物為著眼點,講述北平和平解放前22天的故事,在各方勢力的暗潮湧動下,用“三兄弟”人設展現家國情、民族義。

《奔騰年代》全景式展現1958年至今我國電力機車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山海藍圖》講述北鋼成長曆程,禮讚產業工人的奉獻精神、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不說再見》《破冰行動》等刑偵題材劇圍繞警察這一特殊職業,在主旋律和市場化之間尋求平衡;農村題材劇《富貴盈門》則歌頌當代新農村建設中勤懇、赤誠的勞動者。有動人故事、有宏大背景的作品將形成霸屏之勢。

政策市場決定,古裝劇目收緊

不久前,有媒體報道廣電行業限制古裝劇播出的消息,涵蓋武俠、玄幻、歷史、神話、穿越、傳記、宮鬥等類型,引發熱議,後有網民爆料,幾大視頻網站也將獨播古裝劇撤下推薦位,一時間,行業對古裝劇推出的審慎程度加劇。加之根據網絡文學改編的古裝劇近年來口碑與市場效果大多不達預期,電視行業持續多年熱度的古裝題材已然開始逐步降溫。


我要怎樣才能拍出你愛看的電視劇?


統計顯示,2018年1至8月,電視端總計播出古裝劇8部,播出數量持續得到控制。其中,古裝劇最高收視率1.5%,平均收視率0.92%,豆瓣評分平均5.0分,各項指數均低於2017年同期,古裝劇市場整體回落。

從成本投入來看,古裝劇需要大製作、高投資來保證品質。而在政策調控與觀眾口味提升的情況之下,傾注大量資金、冒風險投入,似乎不再是個明智的選擇。《如懿傳》從開拍到播出可謂一波多折,播出後又面臨爆款劇《延禧攻略》的碾壓與網民的口水,效果遠不及預期;幾個億投資的《巴清傳》上映無望,導致製作公司一度陷入困境。相比於現實題材,需要片方承擔的風險太大。此外,古裝劇拍攝週期長,耗時較大,且隨著“天價片酬”的去火降溫,出演古裝劇對於藝人特別是頭部流量來說,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接片意願大打折扣。

目前,《大明皇妃》《大宋宮詞》《帝凰業》等傾向於宋明兩朝的古裝劇漸有興起之勢。由此看出,所謂對古裝劇的限制,從不是“一刀切”,對於有現實主義思考的古裝歷史題材,監管與市場都不會拒絕。古裝劇收緊是趨勢,但展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優良傳統美德的古裝題材,仍會擺脫時代限制,持續受到歡迎。

從業人員自律,共建清明生態

從行業長期健康發展角度考慮,從業人員應主動進行自身修煉,以適應當下發展需求。隨著政策的傾向加劇,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會積極佈局,但在現實題材的巨大盤子中,也極易出現借政策紅利混水摸魚者,因此要主動規避那些拉大旗作虎皮、創作離題萬里或宣揚落後思想的行為。電視劇的創作要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紮根群眾,深度參與並感受人民質樸的情感掛念、火熱的奮鬥實踐,在真實、有溫度的前提下,講述中國故事,繪就中國形象,弘揚中國旋律,從而展現出中國人民昂揚的精神風貌和進取的價值觀。


我要怎樣才能拍出你愛看的電視劇?


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大數據、雲計算成為廣告主和製片方新的寵兒。對此,老生常談的話題依然要注意,評價作品不可唯數據論,特別是單一的收視率、點擊量、閱讀量等,要結合觀眾與業內專家的感受與評價,藉助第三方機構,建立電視劇綜合評估體系。更重要的是,有一些藉助AI大數據指導影視製作中IP價值評估、劇本評估、選角系統等應用,讓人眼前一亮,然而投資方切莫盲目迷信數據,智能學習難保萬無一失,還要充分、綜合考慮政策導向、大環境趨勢和突發事件對播出的負面影響。

總之,電視劇工作者應加強自身職業功力和道德素養建設,建立責任意識,在廣闊的創作空間中穩紮穩打,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在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中挖掘素材,在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捕捉靈感,在前進道路上的機遇挑戰中發現故事,打造出更多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精品力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