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PA發表中國威脅論 禁售燃油車等於把市場先機交給中國?

隨著各國燃油車禁售令的頒佈,零部件供應商正在慎重考慮發展電動車可能會給歐洲汽車產業帶來的影響。

CLEPA發表中國威脅論 禁售燃油車等於把市場先機交給中國?

“歐洲不應該急於拋棄內燃機,而應該發展自己的電池產業。”這是法蘭克福車展上眾多供應商的心聲。

歐洲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聯合會(CLEPA)主席羅伯託·瓦瓦索裡(Roberto Vavassori)指出,目前全球電動車電池的生產主要由中國、韓國以及日本主導,貿然發展電動車會讓中國獲得市場先機。

作為許多歐洲國家的支柱產業,汽車產業為當地創造了1260萬個就業機會,其中,零部件產業解決了500萬人的就業問題。汽車行業的轉型無疑會給這一產業帶來巨大的變化,在這一重大決定上,車企和政府應該謹慎而為之。

CLEPA發表中國威脅論 禁售燃油車等於把市場先機交給中國?

▲歐洲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聯合會主席羅伯託·瓦瓦索裡指出,目前全球電動車電池的生產主要由中國、韓國以及日本主導,貿然發展電動車會讓中國獲得市場先機。

“我們需要有一段理性的過渡期,不然就相當於把市場拱手讓給了中國。”瓦瓦索裡指出,歐洲車企每生產一輛電動車,需要向中國支付4000到7000歐元的電池費用。

相比盲目地禁售柴油車,瓦瓦索裡認為,歐洲更應該大力發展下一代動力電池。在他看來,車企和政府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比如研發更加高效的內燃機和合成燃料。

CLEPA發表中國威脅論 禁售燃油車等於把市場先機交給中國?

受大眾排放事件以及電池技術進步的影響,近來,歐洲各大車企紛紛在電動車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

前段時間,沃爾沃、阿斯頓馬丁以及捷豹路虎相繼宣佈向電動化轉型。法蘭克福車展上,戴姆勒和大眾也公佈了相應的計劃,以期加快各自的電動化進程。

不過,鑑於歐洲的電池技術與中國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很多供應商希望汽車產業不要將賭注全部押在電動車上,而應該給自己更多選擇。

CLEPA發表中國威脅論 禁售燃油車等於把市場先機交給中國?

▲法蘭克福車展上,戴姆勒和大眾公佈了各自的電動車戰略。

“目前相關問題的討論還比較片面。”博世董事會主席沃爾克馬爾·鄧納爾(Volkmar Denner)指出,博世正在對傳統內燃機進行優化,同時也在探索新的合成燃料,這些技術的優勢在於它們可以更好地利用現有的發動機和加油站。

“這是抑制全球變暖的一種更加快速的方式。”他說道,“除了電動車,我們還在做這些。”

與此同時,各大工會也希望車企能在現有工廠裡進行電動車的生產,並在歐洲建立電池生產設施,而不是把業務外包給亞洲的國家。

“獨立、完整的供應鏈是我們工業模式的核心,這也是德國經濟之所以能成功的關鍵。” 德國金屬產業工會主席約爾格·霍夫曼(Joerg Hofmann)如是說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