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往事 | 運河邊上的文化事兒

▲上世紀90年代初,在東方紅路原市委院門口北廠舞獅子的熱鬧場面

大運河的貫通,不僅增加了南北物資交流,更促進了文化的交融。作為運河重要碼頭的德州,更是被賦予了獨特的文化底蘊,被後人評價為“人文飆起,名卿蟬連,實甲山左”之城。

乾隆皇帝在德州行宮聽戲

"
往事 | 運河邊上的文化事兒

▲上世紀90年代初,在東方紅路原市委院門口北廠舞獅子的熱鬧場面

大運河的貫通,不僅增加了南北物資交流,更促進了文化的交融。作為運河重要碼頭的德州,更是被賦予了獨特的文化底蘊,被後人評價為“人文飆起,名卿蟬連,實甲山左”之城。

乾隆皇帝在德州行宮聽戲

往事 | 運河邊上的文化事兒

▲1964年,漁鼓腔民歌演員合影

據考證,早在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作為京劇前身的徽戲就已傳入山東,並和德州沿運一帶的梆子聯合會同臺演出。當時徽戲的婉約並沒有被當地的群眾所認同,老德州人聽慣了梆子的“大江東去”,兩種腔調在演出中不斷碰撞融合。

1776年,皇帝南巡駐蹕德州,常年活躍在德州城鄉的徽劇社班到德州行宮為其演出,受到乾隆皇帝的高度讚賞。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為給乾隆祝壽,從揚州徵調了以著名戲曲藝人高朗亭為臺柱的“三慶班”入京,成為徽班進京的開始。此後又有四喜、啟秀、霓翠、和春、春臺等徽班相繼進京。作為神京門戶的德州,不僅為必經之路,更成為四大徽班進京前休整、排練的重要場所和中轉站,德州人也愛上了聽這口。

1850年(道光三十年),道光皇帝駕崩,北京停止娛樂3年,不少梨園弟子遠走德州,德州京劇有了較大發展。在河西五里莊業餘劇團的基礎上,先後成立了徐家、刁李貴、紀莊、閻屯等京劇班子,票房達10餘處,票友遍佈整個德州城。

1917年,德州京劇進入鼎盛時期。眾多戲曲業餘組織在繼承傳統並努力吸收民間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把民族自強、反對封建壓迫的思想編成新劇目,在山東、河北一帶廣泛開展演出活動。1933年,德州駐軍七十四師師長李漢章、喬立志在今交通局禮堂和城隍廟東建立了“移風社”和“國民大戲院”,專演國劇。當時京津一帶的京劇、評劇戲班常來德州演出。

1933年德州京劇圈還出了一件大事:德州富連成小科班在樂陵成立了。當時主要學習排練、演出京劇,兼演河北梆子,學員多為德州本地人,另外還有河北、天津以及山東濱州的,邊練基本功邊排戲,為德州京劇教育歷史上時間最長、造就人才最多、影響最大的一所科班。學習期間,北京富連成科班的喜、連、富、盛、世五大科班的京劇名家都曾到此授課,主要有:馬連良、唐連詩、李少春、趙盛碧、時世寶及著名京劇教育家王連平等。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德州富連成戲班進濟南“大觀園”第一劇場演出,頗得好評,送名“山東富連成社”。該社共分三科,一科在樂陵,二科在天津,三科在東北。這個科班曾培養出一批知名的京劇演員,如長春市京劇團團長宋富林、青島市呂劇團導演李世蘭、德州京劇團王富巖、田富振等。

運河岸邊書碼頭

"
往事 | 運河邊上的文化事兒

▲上世紀90年代初,在東方紅路原市委院門口北廠舞獅子的熱鬧場面

大運河的貫通,不僅增加了南北物資交流,更促進了文化的交融。作為運河重要碼頭的德州,更是被賦予了獨特的文化底蘊,被後人評價為“人文飆起,名卿蟬連,實甲山左”之城。

乾隆皇帝在德州行宮聽戲

往事 | 運河邊上的文化事兒

▲1964年,漁鼓腔民歌演員合影

據考證,早在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作為京劇前身的徽戲就已傳入山東,並和德州沿運一帶的梆子聯合會同臺演出。當時徽戲的婉約並沒有被當地的群眾所認同,老德州人聽慣了梆子的“大江東去”,兩種腔調在演出中不斷碰撞融合。

1776年,皇帝南巡駐蹕德州,常年活躍在德州城鄉的徽劇社班到德州行宮為其演出,受到乾隆皇帝的高度讚賞。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為給乾隆祝壽,從揚州徵調了以著名戲曲藝人高朗亭為臺柱的“三慶班”入京,成為徽班進京的開始。此後又有四喜、啟秀、霓翠、和春、春臺等徽班相繼進京。作為神京門戶的德州,不僅為必經之路,更成為四大徽班進京前休整、排練的重要場所和中轉站,德州人也愛上了聽這口。

1850年(道光三十年),道光皇帝駕崩,北京停止娛樂3年,不少梨園弟子遠走德州,德州京劇有了較大發展。在河西五里莊業餘劇團的基礎上,先後成立了徐家、刁李貴、紀莊、閻屯等京劇班子,票房達10餘處,票友遍佈整個德州城。

1917年,德州京劇進入鼎盛時期。眾多戲曲業餘組織在繼承傳統並努力吸收民間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把民族自強、反對封建壓迫的思想編成新劇目,在山東、河北一帶廣泛開展演出活動。1933年,德州駐軍七十四師師長李漢章、喬立志在今交通局禮堂和城隍廟東建立了“移風社”和“國民大戲院”,專演國劇。當時京津一帶的京劇、評劇戲班常來德州演出。

1933年德州京劇圈還出了一件大事:德州富連成小科班在樂陵成立了。當時主要學習排練、演出京劇,兼演河北梆子,學員多為德州本地人,另外還有河北、天津以及山東濱州的,邊練基本功邊排戲,為德州京劇教育歷史上時間最長、造就人才最多、影響最大的一所科班。學習期間,北京富連成科班的喜、連、富、盛、世五大科班的京劇名家都曾到此授課,主要有:馬連良、唐連詩、李少春、趙盛碧、時世寶及著名京劇教育家王連平等。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德州富連成戲班進濟南“大觀園”第一劇場演出,頗得好評,送名“山東富連成社”。該社共分三科,一科在樂陵,二科在天津,三科在東北。這個科班曾培養出一批知名的京劇演員,如長春市京劇團團長宋富林、青島市呂劇團導演李世蘭、德州京劇團王富巖、田富振等。

運河岸邊書碼頭

往事 | 運河邊上的文化事兒

▲老詞譜《十美圖放風箏》

九達天衢,運河之水,賦予了德州“米碼頭”“貨驛站”等美譽。殊不知,過去德州還有個名字叫“書碼頭”。尤其是清末民初,岸邊、城內大小書場上百家,聽客雲集。

書場的前身,其實就是茶館內說書的場子。舊時上午熱鬧的茶館,午後便冷清下來,可爐火依舊旺,桌椅也現成,不請上一位說書先生來說一下午,生意便少了許多。到這些小茶館來說書的先生,不是剛剛滿師出來歷練的新人,便是“說漂了”的藝人。當年說書,如果中途說到聽客跑掉而停書,就叫“說漂了”。他們的要求不高,茶館一下午七八十個聽客,一天下來他們也可以分到三四元的收入,約合現在的50元。好在場東免費提供住宿,自己的飲食也比較簡單,維持生活不在話下。

1928年,德州開展破除迷信活動,將城隍廟改為中山市場,賀風山等在中山市場東廂房興辦“同友茶社”,內設茶座茶凳,有100多個座位,由天津書段說唱隊進行首場演出,主演是樂亭大鼓演員張雲芳,演出轟動一時,場場爆滿,為德州建立固定書場之始。稍後,付立山在中山市場內開設書場,有100個座位。1933年後,火神廟南、德縣進德分會西(今迎賓南路附近)、大王廟、楊家墳等地也先後開設了書場,演出曲藝、皮影等。1946年,德州解放,書場大部分關閉。

1948年,張太泉在火車站南下崖搭建100餘人的簡易書棚,說唱西河大鼓,1950年夏天,藝術大師侯寶林先生曾到這裡進行表演。張玉芳在火車站北側,開設容納80餘人的書場,由演員徐浩嵐當家,主說評詞;範景堯則在中山市場內恢復了原付立山書場。

1953年,張太泉、範景堯先後將書場遷到今解放路新華書店位置和東方紅布匹批發市場位置。1958年,拓寬東方紅路時均被拆除。

1958年,市政府投資18000元,在今南小市位置興建了德州市曲藝廳,兩層150平方米,設有聯邦椅,可容納聽眾200多人,是當時最大的書場,由德州市曲藝隊經管。繼而,曲藝隊又分別在黎明街東、西街(今又一村飯店和曙光浴池附近)設立可容納百人的書場各一處。1960年在今東方紅旅館附近開設夜市露天書場。當時四五個場地的演出同時進行,互相較勁,每個場地每天演出三四場,日均聽眾2000多人。

那時,早上忙碌的家庭婦女,到下午空閒時便會到書場聽書,而且一般是帶了孩子去。可小孩聽不懂書,就會吵鬧。好在書場裡有各種瓜子、花生等小吃,孩子們一有了吃食便安靜下來,大人們也就可以安心聽書了。這些從小為了“貪吃”隨大人進書場的孩子,耳濡目染後對聽書也有了興趣,長大後也慢慢成了書場中的常客。這好比聽客無意中培養了新生代聽眾,聽客源源不斷,書場的生意也隨之興旺。大部分書場聽客坐的是條凳,中間是一張正對書檯的長臺子,俗話叫做“狀元臺”。坐在狀元臺邊的都是資深的老聽客,說書先生對這些老聽眾是不敢得罪的,因為這些老人非常挑剔,一不留神說漏了嘴當場就會提出批評。

號子是首流淌的歌

"
往事 | 運河邊上的文化事兒

▲上世紀90年代初,在東方紅路原市委院門口北廠舞獅子的熱鬧場面

大運河的貫通,不僅增加了南北物資交流,更促進了文化的交融。作為運河重要碼頭的德州,更是被賦予了獨特的文化底蘊,被後人評價為“人文飆起,名卿蟬連,實甲山左”之城。

乾隆皇帝在德州行宮聽戲

往事 | 運河邊上的文化事兒

▲1964年,漁鼓腔民歌演員合影

據考證,早在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作為京劇前身的徽戲就已傳入山東,並和德州沿運一帶的梆子聯合會同臺演出。當時徽戲的婉約並沒有被當地的群眾所認同,老德州人聽慣了梆子的“大江東去”,兩種腔調在演出中不斷碰撞融合。

1776年,皇帝南巡駐蹕德州,常年活躍在德州城鄉的徽劇社班到德州行宮為其演出,受到乾隆皇帝的高度讚賞。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為給乾隆祝壽,從揚州徵調了以著名戲曲藝人高朗亭為臺柱的“三慶班”入京,成為徽班進京的開始。此後又有四喜、啟秀、霓翠、和春、春臺等徽班相繼進京。作為神京門戶的德州,不僅為必經之路,更成為四大徽班進京前休整、排練的重要場所和中轉站,德州人也愛上了聽這口。

1850年(道光三十年),道光皇帝駕崩,北京停止娛樂3年,不少梨園弟子遠走德州,德州京劇有了較大發展。在河西五里莊業餘劇團的基礎上,先後成立了徐家、刁李貴、紀莊、閻屯等京劇班子,票房達10餘處,票友遍佈整個德州城。

1917年,德州京劇進入鼎盛時期。眾多戲曲業餘組織在繼承傳統並努力吸收民間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把民族自強、反對封建壓迫的思想編成新劇目,在山東、河北一帶廣泛開展演出活動。1933年,德州駐軍七十四師師長李漢章、喬立志在今交通局禮堂和城隍廟東建立了“移風社”和“國民大戲院”,專演國劇。當時京津一帶的京劇、評劇戲班常來德州演出。

1933年德州京劇圈還出了一件大事:德州富連成小科班在樂陵成立了。當時主要學習排練、演出京劇,兼演河北梆子,學員多為德州本地人,另外還有河北、天津以及山東濱州的,邊練基本功邊排戲,為德州京劇教育歷史上時間最長、造就人才最多、影響最大的一所科班。學習期間,北京富連成科班的喜、連、富、盛、世五大科班的京劇名家都曾到此授課,主要有:馬連良、唐連詩、李少春、趙盛碧、時世寶及著名京劇教育家王連平等。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德州富連成戲班進濟南“大觀園”第一劇場演出,頗得好評,送名“山東富連成社”。該社共分三科,一科在樂陵,二科在天津,三科在東北。這個科班曾培養出一批知名的京劇演員,如長春市京劇團團長宋富林、青島市呂劇團導演李世蘭、德州京劇團王富巖、田富振等。

運河岸邊書碼頭

往事 | 運河邊上的文化事兒

▲老詞譜《十美圖放風箏》

九達天衢,運河之水,賦予了德州“米碼頭”“貨驛站”等美譽。殊不知,過去德州還有個名字叫“書碼頭”。尤其是清末民初,岸邊、城內大小書場上百家,聽客雲集。

書場的前身,其實就是茶館內說書的場子。舊時上午熱鬧的茶館,午後便冷清下來,可爐火依舊旺,桌椅也現成,不請上一位說書先生來說一下午,生意便少了許多。到這些小茶館來說書的先生,不是剛剛滿師出來歷練的新人,便是“說漂了”的藝人。當年說書,如果中途說到聽客跑掉而停書,就叫“說漂了”。他們的要求不高,茶館一下午七八十個聽客,一天下來他們也可以分到三四元的收入,約合現在的50元。好在場東免費提供住宿,自己的飲食也比較簡單,維持生活不在話下。

1928年,德州開展破除迷信活動,將城隍廟改為中山市場,賀風山等在中山市場東廂房興辦“同友茶社”,內設茶座茶凳,有100多個座位,由天津書段說唱隊進行首場演出,主演是樂亭大鼓演員張雲芳,演出轟動一時,場場爆滿,為德州建立固定書場之始。稍後,付立山在中山市場內開設書場,有100個座位。1933年後,火神廟南、德縣進德分會西(今迎賓南路附近)、大王廟、楊家墳等地也先後開設了書場,演出曲藝、皮影等。1946年,德州解放,書場大部分關閉。

1948年,張太泉在火車站南下崖搭建100餘人的簡易書棚,說唱西河大鼓,1950年夏天,藝術大師侯寶林先生曾到這裡進行表演。張玉芳在火車站北側,開設容納80餘人的書場,由演員徐浩嵐當家,主說評詞;範景堯則在中山市場內恢復了原付立山書場。

1953年,張太泉、範景堯先後將書場遷到今解放路新華書店位置和東方紅布匹批發市場位置。1958年,拓寬東方紅路時均被拆除。

1958年,市政府投資18000元,在今南小市位置興建了德州市曲藝廳,兩層150平方米,設有聯邦椅,可容納聽眾200多人,是當時最大的書場,由德州市曲藝隊經管。繼而,曲藝隊又分別在黎明街東、西街(今又一村飯店和曙光浴池附近)設立可容納百人的書場各一處。1960年在今東方紅旅館附近開設夜市露天書場。當時四五個場地的演出同時進行,互相較勁,每個場地每天演出三四場,日均聽眾2000多人。

那時,早上忙碌的家庭婦女,到下午空閒時便會到書場聽書,而且一般是帶了孩子去。可小孩聽不懂書,就會吵鬧。好在書場裡有各種瓜子、花生等小吃,孩子們一有了吃食便安靜下來,大人們也就可以安心聽書了。這些從小為了“貪吃”隨大人進書場的孩子,耳濡目染後對聽書也有了興趣,長大後也慢慢成了書場中的常客。這好比聽客無意中培養了新生代聽眾,聽客源源不斷,書場的生意也隨之興旺。大部分書場聽客坐的是條凳,中間是一張正對書檯的長臺子,俗話叫做“狀元臺”。坐在狀元臺邊的都是資深的老聽客,說書先生對這些老聽眾是不敢得罪的,因為這些老人非常挑剔,一不留神說漏了嘴當場就會提出批評。

號子是首流淌的歌

往事 | 運河邊上的文化事兒

▲女學員正在練習蹺功

南北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形成燦爛的德州運河文化,運河號子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運河上的船民們在勞動生活中,逐漸創造了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船工號子。沿河居住的人們一聽到不同的船工號子,便知道又有船隻起航或歇錨靠岸了。

船工號子是船工們在勞作時的即興創作,可以說,船上有多少道操作工序,便有多少種船工號子。常用的有起錨號、衝號、拉縴號、招號、纜頭號、攪關號、撐篙號和搖櫓號等,作用各不相同。比如,起錨號是在用力拔錨時所唱的,船工們抓住錨繩,邊拉邊唱:“千斤呀,萬斤呀,嗨!鐵錨呀,動身呀,嗨!”於是鐵錨便在眾人的齊聲唱和中被緩緩拔起。船工們所唱的衝號,亦稱鳳凰三點頭,是在船舶即將開航時唱的:船工大師傅將纖繩搭在肩上,口中唱“我要拉——喲嗨!”這一句便是給船上夥計的一個信號——船要出發了。聽到這一句號子,夥計們無論是正在吃飯,還是正在幹別的活,都要立刻起身,一邊撤掉搭板,拿起竹篙,一邊口中長長地應道“哎……”,於是便進入工作狀態,各司其職。大師傅再接著唱“喂喂,啊——我要拉喲,嗨”,眾人再隨號應和,一齊用力,如此反覆三次,船便緩緩啟動了。

船工號子種類不同,節拍也有所不同。撐篙號就有快拍和慢拍之分:逆水行舟時需用力撐篙,而且撐篙的節奏要加快,所以就用快拍號子;順流航行時船隻行駛平穩,撐篙不需太大力氣,節奏也無需太快,便可用慢拍號子。

唱號子一般需要領號者,待領號者唱出,其他人隨之應和。領號者要根據船舶行駛狀態,掌握號子的輕重緩急,以調動大家的情緒,把勁往一處使。唱號者不但可以邊幹邊唱,也可以不參加勞動,站在船上專司其職,船民們稱此類號子為“甩手號”。

當年運河上來來往往的船都唱號子,行駛到船多、人多之處,哪隻船的號子響亮有力,氣勢不凡,引人注目,哪隻船的主人便會倍感榮光與自豪。因此,號子也便成了船主實力的一種標誌。領號者多為有經驗的船工,一般船上的大師傅每月工薪為10塊大洋,而唱號者則可拿到12塊,由此可以看出領號者待遇不低。

光緒末年,朝廷改徵糧為折徵銀兩,漕運廢除。水運衰敗,陸路興起,運河碼頭地位逐漸消失。運河號子也失掉了它原有的功能,但它那富有特點的音調,至今在人們中間流傳。

掛白鬍子的北廠獅子

過節上街看演出,是德州人喜慶日子裡必不可少的節目,而北廠的獅子,人們更是翹首以盼。

德州的傳統民間演出主要有龍燈、獅子、跑驢、竹馬、彩車、旱船、雲燈、腰鼓、武術、地秧歌等。每逢節日,以村為單位的民間文藝愛好者,濃妝豔抹,鑼鼓喧天,奔赴街頭,亮相表演,各有各的絕活。其中小鍋市、二郎廟角、柴市街、後寨子、羅家院的高蹺;北廠北街、市場街、和平街、許莊的龍燈、獅子;金城街、北廠西南街的雲燈;索莊、河西小莊的地秧歌最是有名。

北廠獅子始於明朝,乘運河漕船而來,以剽悍、凶猛著稱。當年乾隆南巡過德州,北廠的舞獅和小鍋市的高蹺都曾出城迎送。德州城鄉的舞獅多由北廠傳授,表演的時候,北廠獅子掛白鬍子,有“獅子老會”之稱。北廠獅子有大小獅子各2個,大獅子長3米,數十公斤重。獅頭由紙漿拌膠糊成,嘴巴、眼睛能動。每頭獅子由兩人表演,舞獅者穿獅爪形狀的布鞋,前者手罩獅頭,雙手高擎;後者騎馬蹲襠式,上身前傾約90度,雙手牽動獅尾木棒,獅尾掛有銅鈴。舞者按鼓點和腳掌點默契配合,動作有急跑、慢跑、打滾、蹬球壓板、爬高臺等,憨態可掬,扣人心絃。大獅子另有一人引逗,叫領獅,領獅者是戲曲中的武士打扮,手持能旋轉的綵球,以虎跳前撲、飛腳旋子等動作出場。雄獅在綵球引逗下變換花樣,躥跳翻滾,故有獅子滾繡球之說。

舞獅由大鼓、鈸、鐃、鑔等樂器伴奏,節奏簡潔明快,粗獷有力,是舞獅專用點。早年的北廠舞獅有這樣一段道白:“我是西域回回首,一世生來愛喝酒,喝酒喝得酩酊醉,躺在山坡睡。師傅讓我來取寶,我到東土取寶貝,東土有毒蟲去不得,囫圇吃來囫圇拉,不斷拿眼瞪著我。師傅賜給我寶貝,斬妖旗,擒妖鎖,拿他便了。”

每年演出的高潮是正月十四到十六,各街各村拜場的、應邀的隊伍,順著街道邊走邊演,遇到大的路口,就打開場子舞起來,鑼鼓喧天,人山人海。愛看熱鬧的大人孩子,追著鑼鼓點,一路走來。有組織的民間文藝比賽匯演,一般也在這3天舉行。

民歌《十美圖放風箏》

鄉土情,歌韻美,德州民歌由於運河的原因,既有地方民歌的原始性,更融合了部分外來曲牌,是地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結合體,具有獨特的演唱風格。

德州有首膾炙人口的民歌,叫《十美圖放風箏》,用表演唱的形式,為人們立體展現了十姐妹在春日裡踏青放風箏的場景;沿運河而上天津楊柳青,有一幅名為《十美圖放風箏》的年畫,細膩地描繪了民歌裡的場景。同一個題材,因一幅年畫、一首民歌傳遍運河沿岸,更將兩個運河城市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這就是文化的魅力。

《十美圖放風箏》是德州傳統民歌,歌曲唱腔優美、舞姿婀娜、道具新奇、通俗風趣,由宋官屯胡莊的崔璽與藝人大鴿子共同編創。崔璽酷愛文藝,年輕時就在天津等地學習,編有《尼姑思凡》《長亭餞別》等說唱節目。大鴿子也是胡莊人,說唱賣藝為生。1932年,崔璽到運河邊的索莊當老師,將《十美圖放風箏》教唱給村民,並迅速傳唱開來。《十美圖放風箏》講述的是陽春三月,10個姐妹結伴踏青、遊春、放風箏的快樂場景,表現了她們愉悅的心情,嬉笑歡娛間帶著嬌嫩柔婉的氣質,簡練淳樸中又有細緻曲折。

演出時,10名俊俏的演員扮演放風箏的十姐妹,手中擎著自己演唱內容的紙紮模型,模型內點燃蠟燭,邊演邊唱。其中大姑娘放的是八卦圖;二姑娘放的是花蝴蝶;三姑娘放的是三河縣的小老媽;四姑娘放的是天津衛的東洋車和東洋狗;五姑娘放的是韓湘子的大花籃;六姑娘放的是4對金魚;七姑娘放的是大母雞帶領小雞;八姑娘放的是一串紅燈籠;九姑娘放的是大氣球;十姑娘放的是綠蓋大螃蟹。

1954年,德州市文化館組織專門人員對《十美圖放風箏》的詞曲進行了挖掘和改編,既保留了原有旋律,又增加了時代風格。

(原創:王德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