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局,是為武漢打造發展新引擎

大學 陳一新 經濟 創業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 2017-08-25

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局,是為武漢打造發展新引擎

長江日報融媒體記者鄭汝可

現有63名院士、89所高校、95家科研院所的武漢,擁有科技科教資源這一得天獨厚的“富礦”。

如何變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和競爭勝勢?14日,武漢在全國率先提出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局,採取“虛擬機構、實體運作”,專門承擔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統籌協調、服務對接和督促落實。

會上,湖北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陳一新詳細闡釋科技成果轉化局成立始末,並就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他指出,成立市科技成果轉化局,是武漢以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從領導體制和組織結構的頂層設計入手,強化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改革和舉措創新,努力開闢在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新路子,真正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思想新要求落到實處的探索實踐。

破解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對接難題

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局是為武漢打造發展新引擎

立足武漢實際,陳一新分析當前在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存在的兩個主要問題:一是轉化率不高,通道不順暢;二是轉化對接服務不夠,各方聯動協同推進不力。

“不論是吸引數以百萬計的大學生、校友、海歸三類人才留漢回漢來漢,還是鼓勵20多萬現有教學科研人員投身創新創業;不論是集聚產業核心龍頭項目,還是孵化培育‘四新’經濟,關鍵都取決於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給和轉化。”陳一新表示,成立市科技成果轉化局,正是針對當前現狀的“破題之舉”。

——針對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困難,根本解決途徑在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通過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局,以體制創新、機制創新、政策創新為突破口,形成產學研協同互動機制,構建良好的產業創新體系,真正使科技創新成為武漢趕超發展的第一動力;

——針對科技成果的轉化推進不利,實施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工程”是關鍵,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局的成立,搭建起科技轉化服務平臺,促進科技與資本、與企業精準對接,促進科研成果就地產業化,形成源源不斷的現實生產力。

“這一切入點很小,但著眼點很大。”陳一新認為,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局,抓住了產學研一體的關鍵環鏈,抓住了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的著力點,抓住了創新驅動發展的牛鼻子,對於打造武漢創新發展新引擎、提升武漢核心競爭力,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改革意義。

採取“虛擬機構 實體運作”

力爭5年內科技成果就地轉化佔比達到80%

會上,陳一新介紹,新成立的市科技成果轉化局實行“虛擬機構、實體運作”,掛靠市科技局,不新增人員編制,工作人員從市科技局現有職能處室及局屬事業單位中調整,專門承擔在漢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統籌協調、服務對接和督促落實工作,由市委常委李有祥兼任局長。

他列舉市科技成果轉化局幾項主要職責:擬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措施;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培育技術轉移人才和機構;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服務活動;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參與科技成果轉化,指導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營;組織專家開展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評審評估,協調推進項目落地等。

為市科技成果轉化局描繪發展“路線圖”,陳一新強調,要堅持市場主導、政府服務的原則,以體制創新、機制創新、政策創新為突破口,著力解決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技術供給、渠道打通、企業承接、資金支持等關鍵問題,形成符合科技創新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的科技成果轉化新格局,打造成“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服務樞紐、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的服務樞紐,力爭5年內在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轉化佔比達到80%。

“這是一項全新的探索,沒有現成的模式可遵循。”陳一新指出,市科技成果轉化局成立後,將與市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領導小組、在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院士專家顧問團、各有關高校院所建立的專業化科技成果轉移服務平臺一同,構成武漢科技成果轉化的“四層架構”,探索建立起統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組織模式。

建立市級科技成果轉化交易網絡平臺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市科技成果轉化局的成立,為我市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展開了新篇章。陳一新希望:充分發揮新機構、新機制、新職能效用,堅持問題導向,勇於創新、善於突破,抓緊出臺促進在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的政策意見,著力打通在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結合武漢當前科技成果轉化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陳一新為下步工作做出部署:

——針對科技成果供給端與需求端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要建立市級科技成果轉化交易網絡平臺,形成線上線下科技成果交易服務體系;策劃舉辦中國(武漢)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會;支持企業開展面向在漢高校院所的技術難題競標、科技懸賞等“研發眾包”活動。

——針對本地企業承接科技成果動力不夠強、科技金融規模相對偏小的問題,要堅持一手抓科技與企業結合,一手抓科技與金融結合;充分激發本地企業參與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吸引更多海內外創新型企業來武漢投資、轉化科技成果;支持設立更多的科技銀行、科技保險、融資租賃公司,引導科技金融參與科技成果轉化。

——針對科技成果轉化承接平臺不足的問題,要大力度推動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創建更多的研發中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新型孵化器、創新創業街區、環大學創新帶、小微科創園等科技成果轉化承接平臺;積極探索眾籌、眾創、眾研、眾包等社會化科技成果轉化方式。

——針對科技成果轉化政務服務不精準、不到位、不集成的問題,要深化“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改革;籌建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支持武漢知識產權審判庭發揮作用,爭取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加強信用體系建設。

——針對“政產學研用”協同不夠的問題,要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各方協調和協作;建立市級領導聯繫科技轉化工作制度,每位市領導對口聯繫一所高校、一家工研院,協調解決重大問題,打通關鍵環節;功能區要發揮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陣地作用,圍繞產業發展主攻方向,推動一批具有全球、全國影響力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各區要結合自身產業發展定位,加強與在漢高校院所聯繫合作,打造一批科技成果轉化特色集聚區。

【編輯:田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