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廣西及周邊省份的同學,特別少數名族同學來說,廣西民族大學是相當不錯的學校。

廣西民族大學坐落於廣西首府南寧市風景秀麗的相思湖畔,具有鮮明的壯鄉民族特色和東南亞異域風情,學校入選《環球人文地理》中國九所最富有詩情畫意的大學之一。廣西民族大學砥礪出“厚德博學和而不同”的校訓,凝鍊了“民族性、區域性、國際性”三性合一的鮮明的辦學特色。校友會版2019廣西民族大學排名全國第230名,廣西省第4名。

廣西民族大學創辦於1952年,原為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廣西分院,1953年更名為廣西省民族學院,1958年更名為廣西民族學院,2006年更名為廣西民族大學,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現有東校區、西校區和武鳴校區三個校區,佔地面積約3500畝,校園建築面積685209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8908.06萬元,圖書館藏書170.25萬冊,中文、外文電子期刊60352種,中文、外文現刊821種,電子圖書584.29萬冊。現有26個學院(含1個獨立學院),學科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學校現有民族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共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6個學術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11個類別的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79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2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建成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2個博士後流動站科研基地。

學校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1個。教育部區域研究中心(培育中心)1個,教育部民族教育發展中心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民委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中國-東盟國際創新平臺2個,廣西院士工作站1個,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含培育基地)3個,自治區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廣西知識產權培訓基地1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廣西重點教學實驗中心5個,廣西高校協同創新中心3個,廣西科學實驗(研究)中心1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5個,廣西高校重點研究基地(中心)9個,廣西科普教育基地2個。

學校現有教職工1990人,其中專任教師987人,正高職稱199人,副高職稱315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305人,具有碩士學位的483人;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歐洲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1人,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0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文化部優秀專家1人,自治區“八桂學者”4人,自治區“特聘專家”3人,自治區優秀專家17人,具有博士生導師資格85人,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3人,廣西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8人,廣西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3人,廣西高等學校卓越學者4人,廣西高校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百人計劃”人選4人。自治區人才小高地1個,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4個,自治區“八桂名師”2人,自治區級教學名師7人。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9924人,其中研究生1625人,本科生16545人,專科生798人,預科生328人,留學生628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佔50%,涵蓋壯、漢、苗、瑤、侗等53個民族。

廣西民族大學是培養民族地區幹部和各類高級專門人才的搖籃和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基地。

學校積極開展科學研究,不斷推進科技創新。2011年以來,學校教師承擔國家級課題166項,省部級課題398項,外來科研經費達到23169.438萬元。學校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187項,其中國家級獎勵5項,省部級獎勵182項。人文社會科學方面:國家級獎勵5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山花獎1項),省部級獎勵172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53項,三等獎102項,銅鼓獎6項,其他榮譽3項)。自然科學方面:省部級獎勵10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先後入選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教育部名刊建設工程、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選用期刊,其“人類學研究”欄目入選首批教育部名欄建設工程。

學校大力實施國際性大學發展戰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