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申請中的背景提升誤區(美本)

大學 高考 託福 馬克·吐溫 留學看這兒 2017-05-02

關注喜馬拉雅FM:留學看這兒

“背景提升”這個概念這幾年被炒的非常熱,由於學生心中都有名校夢,家長呢,又都有望子成龍的心態,而“背景提升”又或多或少的暗含著那麼一點“扭轉乾坤”的希望,所以很多學生在這方面可謂沒少下本。當然,也正是因為過度迷信“背景提升”的這種心態,留學這行近兩年也衍生出了一個業務分支,專門做背景提升,比如:夏校、科研、志願者、實習等等。那麼選擇多了,問題也就來了,今天,我們就幫各位梳理一下學生在參與“背景提升”時常常會犯的錯誤。

問題一:捨近求遠

留學申請中的背景提升誤區(美本)

中國學生常常會犯一個毛病,那就是在做背景提升時捨近求遠,總以為離自己遠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就會出現這樣一個尷尬的現象,在參加背景提升活動的時候,能出國的出國,出不了國的出省,出不了省的出市,出不了市的出村兒。問題是,跑的越遠就真的越好麼?

去年年初,哈佛大學發佈過一份報告,倡議學校在招生時要更加關注學生對自己所在社區做出的貢獻。而且這個倡議一發布,美國各大高校紛紛點贊,因為它是想通過大學招生,激發學生對他人和自己所在社區公共利益的關注。這份報告出爐後,美國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等主流媒體都給予了高度關注。從這項倡議本身,大家就可以看出,背景提升這方面,跑得遠的活動未必就越好。其實不難理解,如果一個人連解決自己身邊的公共問題都缺乏熱情,發現不了,解決不了,你又有何能耐跑去外面拯救世界麼?當然,並不是說國際志願者之類的活動經歷就沒有意義了,只不過志願者這樣的活動,遠近的區別,不代表貴賤的區別。

說到這兒,我就想到前幾天自己親身經歷的一個事兒。一個朋友的奶奶因為患有輕度的老年痴呆,走丟了。當時經過今日頭條幫忙發佈了尋人啟事後,有志願者就主動找上了門,幫忙一起尋找老人。這批志願者身穿制服,小到打印尋人啟事,大到如何聯絡各方調取監控,做起事來非常專業,幾個小時就把老人找到了。找到之後,這群志願者馬上結束任務,拍個照就散了,不圖任何回報。

我後來查了一下,這個志願者機構就叫志願北京,人人都可以註冊的,對你的要求就是你要具備一顆關注公共利益的心。裡面提供各種做志願者的機會和平臺,社區、教育、醫療、文化,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只要是有心人,就可以參加的。而且很多服務非常專業,大家可以從中收穫很多東西。這其實就是很好的經歷。大家不妨想一下,北京寒冬臘月的,對於80多歲的走丟老人來說是很危險的,如果你的參與和努力讓一個老人儘早找到了家人,避免了獨自在外頭捱餓過夜,這樣的經歷寫在申請材料裡,不正是哈佛大學那份報告裡所提倡的東西嗎??

問題二:“花錢、名氣大”才是好的

留學申請中的背景提升誤區(美本)

我曾在一個Q群裡看到一個學生,說為了提升個人背景,幫助後面申請到名校,自己花了2萬塊錢給中介,找了個不錯的公司實習,時間是一個月。我一邊看吶,我一邊直樂。我見過有實習生抱怨企業把自己當廉價勞動力的;我還真沒見過有人花2萬塊錢,求著企業找活兒乾的。在中國這麼大的市場裡,除非你這個人眼高手低,否則怎麼可能找不到一個好的實習機會呢?大不了你不要實習工資,也不至於倒貼2萬塊錢吧?

大家要明白,對於留學申請來說,你過去的實習經歷本身是不分貴賤的,能把你和他人區別開來的,是你在實習中的收穫,而不是實習企業的名字本身。有人在小企業實習,可以接觸到更多層面的業務,實習的時間長久一點,興許對小企業經營會有更全面的認識,寫起收穫來可以寫滿好幾篇A4紙;有人在大企業實習,雖然名字聽著很光鮮,但是能分配給你的業務就那麼一小塊,再加上實習就那麼一個月,說誇張點,連辦公室的人都沒認全,讓你把這段經歷寫成文書,你能寫出多少打動人的東西呢?如果你是申請人,你又會錄取哪個人呢?

類似花這種冤枉錢的情況多了去了,比如夏校。很多學生和家長迷信夏校,以為只有參加了夏校才有錄取到排名前50甚至前30學校的可能。結果非要花幾萬塊錢,跑去國外待半個月。有些夏校確實本身質量還不錯,這錢花的也值。有些夏校的情況,我也聽說過,質量是參差不齊的,可能自己花同樣的錢,到某個地方深度遊一個月,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收穫都比它多。

說實話,好的夏校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卻不是唯一的選擇。如果學生沒有選擇夏校,那麼就可以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其他提升個人背景的內容身上。他們的權重是等價的。每年我們見到學生,參加過夏校後進名校的有不少,沒參加夏校同樣進名校的也不少。關鍵在於,每段經歷之後,學生真正的收穫有多少。

問題三:重視數量,忽視質量

留學申請中的背景提升誤區(美本)

中國學生在參加活動提升背景時,常常會有貪多的心理。然而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味的貪多意味著每一項活動做的都不精。

舉個例子,我們在指導學生準備申請材料的時候,發現很多學生的活動實踐非常豐富,如果用A4紙做成簡歷,洋洋灑灑能寫好幾頁。但稍一留意,就會發現每一項活動內容寫的卻很虛,而且當外教跟學生去聊的時候,發現學生根本說不出什麼東西。更有甚者,直接就跟外教坦白,自己的實習是個水實習,就是為了掛個名,對以後申請有幫助。

這是一個非常不可取的做法。我曾經聽過一位常春藤的招生官講如何錄取學生,招生官在看學生的申請材料時,如果發現一個學生的活動過於豐富了,那麼招生官往往會標上問號。如果你的每項活動寫的都很虛,那麼申請基本上會被直接pass掉;如果有的活動寫的比較有乾貨,那麼招生官會適當標記,後面再做考慮,比如聯繫推薦人,或者安排面試等等。所以大家在參加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有這樣一個意識:要麼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千萬不要每一樣東西都不落,每一樣東西又都沒有做好。最後,反而給申請幫倒忙。畢竟,比起數量,招生官更看重質量。

問題四:背景提升模式化

留學申請中的背景提升誤區(美本)

中國學生的留學申請這幾年出現了一個不太好的趨勢,就是背景提升模式化。這個在本科申請,尤其是想衝刺名校的學生中,非常明顯。彷彿每個學生手裡都有一張表,表中列了一串固定的指標,比如:學術方面,GPA達到多少,託福要考多少,SAT要考多少,ACT要考多少,SAT2要考多少,AP要考幾門;活動方面,競賽有沒有參加,國際交換生有沒有參加,夏校有沒有參加,志願者有沒有參加。於是,在招生官看來,如果不見學生本人,單從學生的材料上看,所有的學生都是一個模樣。對於學生而言呢,如果自己有一項做的不如別人好,自己就會擔憂申請受影響,所以稀裡糊塗的把所有上述列出來的指標全部參加了一遍。比如託福100的人非要刷到110;你參加了四門AP,我就要參加6門;到了某個時間我就必須去參加國際交換生;到了高二暑假我就必須去參加國際夏校,等等。至於我為什麼要參加這些東西,除了能想到這對申請有幫助,別的理由也想不出來了。

大家細細想一下,這種背景提升模式化的申請思路,和你參加高考有多大區別呢?無非是把高考幾門科目的指標,換成了另一系列的指標。按照這樣的思路,所有的學生都是這幾個指標,完成的越好,申請的排名越高,反之,申請的排名越低。那麼,能體現每個學生身上特有的東西,能夠加強校園多樣化的東西,也就自然而然的被忽視掉了。

所以,如果有陷入這種固化思維的同學,不妨即使調整自己的申請思路。英語裡有句話,叫think outside the box。這句話或許大部分學生都聽過,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其實少之又少。倘若你能做到這一點,做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事情,那麼勢必可以給招生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問題五:忽略閱讀

留學申請中的背景提升誤區(美本)

由於閱讀對背景提升的效果需要時間的積累,不像學生參加活動,可以在簡歷中立竿見影的展示出來,因此很多學生花費大量時間在標準化考試和活動上,卻嚴重忽略了閱讀的重要性。這是非常可惜的。

實際上,閱讀是成本最低,效果卻非常好的背景提升方法。我記得前段時間在微信上看到過一句話,叫“閱讀,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大量的閱讀可以開闊視野,增強思辨,發現新的興趣,獲得精神上的自由。

放到留學申請環節裡,相似的活動經歷,有些同學可以在文書中流露出很多深刻的思考,很多直觀上別人不一定能感受到的收穫,使文書的內容非常有厚度,讓招生官看過文書後,就想看看學生本人;有些同學的文書卻只能流於表面,讓招生官讀起來索然無味,看過文書後,反而失去了見見本尊的慾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其實就在於前面的學生背後一定有大量的閱讀和思考做基礎,而後者卻缺乏這樣的基礎,所以活動雖然參加的很多,但依然不如前者的申請結果好。

另外,說到閱讀,也想額外跟大家強調一點。很多在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對目標國家,比如美國的歷史、文化、文學作品等等倒是瞭解的不少。比如我們的外教常常遇到有些學生可以和他們聊馬克·吐溫、聊海明威,聊喬治·華盛頓,聊得頭頭是道;等外教和他們聊中國文化、中國歷史的時候,很多學生還不如外教知道的多。這其實是很尷尬的。從某種程度上,西方高校對中國學生感興趣,就是因為在中國學生身上體現出來的東方文化,你的五千年曆史,民間風俗、飲食文化、文學等等。結果學生對華盛頓、對海明威倒是頗有了解,對自己的中國文化上反倒說不出什麼東西來,比如唐詩除了考試要背的,其他的都沒聽說過;中國那麼豐富的飲食文化,而你自己連像樣的兩道家常菜都做不了。

大家知道,西方高校錄取學生,有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學生的diversity,也就是多元文化。如果你自己對自己的文化都瞭解有限,那麼如何指望西方高校對你產生興趣呢?所以在這裡也想跟大家提個醒,多多瞭解我們自己的文化,閱讀我們自己的歷史,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背景提升的方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