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社交恐懼症,你就是懶

大學 英國 心理學 真人秀 社會 富書 2018-11-28

作者:韓老白(富書籤約作者)

這兩年,你越來越喜歡宅在家裡。

看電腦、玩遊戲、叫外賣、拆快遞,出來聚餐不去、看電影不參加、打球更不可能,每天你只想躺在床上,不想出門、不想見客戶、不想見同事、不想見朋友……

聯繫的唯一方式就是微信,還半天才回覆。

家人朋友實在看不過去,勸你出去走走。

哎呀,我有社交恐懼症

什麼是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是恐懼症的一種亞型,過分的害怕外界的事物,內心明知這種恐懼是不合理,但這種恐懼依舊反覆出現。

你是這種情況嗎?

不是。

你只是貪圖冬天的暖床,你只是嫌麻煩懶得洗頭去參加聚會,你只是懶得費神費力去社交。

承認吧,你才不是社交恐懼症,你只是懶。

你不是社交恐懼症,你就是懶

你不是社交恐懼症,你就是懶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的喜歡把懶得社交披上“社交恐懼症”的外衣?

因為這樣,自己的懶就顯得不那麼可惡,顯得情有可原,有了“社交恐懼症”的藉口,就可以心安得的懶下去了。

心理學發現,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借口,其實是為了掩蓋我們的不足。

“社交恐懼症”就是最常見的一種。

大部分人們拿“社交恐懼”做藉口,只是因為自己懶,只想呆在自己的舒適區,不想改變,就找出各種藉口出來辯解。改變是需要付出努力,而懶是世界上最不費力的事了。

“先提高自己,再混圈子”

“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你那不叫人脈,叫好友數量”

很多人,拿這些雞湯安慰自己。

精神上似乎贏了,其實現實中敗得一塌糊塗。

生活中因為懶得社交,錯過機會才的現象比比皆是。

我公司新入職兩名員工,兩位工作能力旗鼓相當,但兩人社交方式卻迥然不同。

其中一位比較樂意參加部門聚餐,組織各種活動,社交能力非常強。

另一位,幾乎從不參加任何活動,下班到點就走,週末從不參加團建活動,經理找他談話,回答都是:“懶得參加,工作完就很累了,需要休息。”

年初,總部培訓部門有一個空缺,兩人都進行了申請,結果顯而易見,經理批准了社交能力強的員工調崗。

社交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社交是流動的,它是瞭解別人,也讓別人瞭解自己的過程。

懶是社交的大敵,因為懶,你身上的發光點不為人所知,你的優點被埋沒,你的能力被低估,你的機會被錯過。

不要輕易給自己貼上“社交恐懼”的標籤,而要認清下面隱藏的那個“懶”字,因為才能一旦被社交懶癌拖累,常常一無可為。

你不是社交恐懼症,你就是懶

你不是社交恐懼症,你就是懶

管理學名家弗雷德·盧森斯曾經做過一個研究統計。

他研究了多個國家的管理人員,發現這樣一個規律:用在社交上的時間越多的人,越容易成功

成功的人工作時間裡,社交時間佔比高達48%;

普通人工作時間裡,社交時間佔比只有19%。

在這個需要高度協作才能生存的社會,沒有人會是一個孤島。

懶得社交的人,要想成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與代價,因為沒有社交途徑,他的閃光點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機會,才能被人知曉。

有出色社交能力的人,更容易成功。

因為社交豐富的人,有著優先掌握信息的能力,他們總是能夠站在信息高地,收穫新鮮的資訊,視野更開闊,目光更長遠。

同樣,他能力展示的途徑與平臺也更加廣闊。

社交能力出色的人,自帶IP屬性。

大學裡經常有這樣的現象,在大一的時候,原本水平差不多的同學,到畢業時,能力卻天差地別。

為什麼?

因為有的同學只埋頭學習,獨來獨往,也不參與任何社交活動,學習以外的能力為零,而有的同學除了學習之外,積極參加更多社群,組織各類活動,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到畢業找工作的時候,誰優誰劣,結果就非常明顯。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中心和教育研究院,於2010年啟動了中國大學生就業追蹤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社會交際能力對畢業生工資有正向作用

大學期間擔任過學生幹部、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的畢業生,月平均工資高出其他畢業生8%。這說明個人社交能力在職業生涯中非常重要。

只自己埋頭學習,不與人交往的懶癌患者,容易知識狹隘、視野侷限。

《禮記·學記》有這樣一句話: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大學如此,畢業後的生活比學校更加殘酷。

可以肯定的說,你在社交路上偷的懶,都會成為成功路上的坑。

你不是社交恐懼症,你就是懶

你不是社交恐懼症,你就是懶

人是社會性動物,社交功能不經常鍛鍊,會漸漸喪失。

一個人如果與社會群體疏離太久,他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行動能力、思考能力會全線衰退,最重要的是,心理會越來越消極,最終崩潰。

人,是註定要與人產生連接的。

精神病學家阿德勒曾說過:“人需要在與他人的聯結中體驗幸福。”

英國第五頻道做了一個電視真人秀《InSolitary》(禁閉)。

節目中,包括主持人在內的四位志願者,挑戰為期五天的緊閉。

三名嘉賓和一名主持人各自分別呆在四個集裝箱裡。

你不是社交恐懼症,你就是懶

集裝箱裡只有床和馬桶,生活必需品,不能有任何電子產品,他們都無法與外界聯絡,唯一的聯絡辦法就是牆上的按鈕,如果有人按下按鈕,那就表示他退出挑戰。

你不是社交恐懼症,你就是懶

這位28歲的女性志願者,她剛開始非常高興,還稱這五天時間就像度假,但僅僅在禁閉4個多小時之後,她就心理崩潰,大哭著退出實驗。

你不是社交恐懼症,你就是懶

這位單身媽媽剛進去不久,就非常不適,她煩躁、呆滯,甚至開始嘔吐,最後,她一直昏睡著熬過了實驗。

你不是社交恐懼症,你就是懶

主持人也因為極度無聊而情緒崩潰,一天過後,他選擇放棄。

你不是社交恐懼症,你就是懶

這位小夥子是搞笑視頻博主、資深網癮青年,他雖然最終完成五天的挑戰,但是在禁閉中,他出現了呆滯、抓狂等情緒崩潰的症狀。

其實我們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即使不是在這種極端條件下,只要自己在家悶了超過三天,不與外界聯繫,情緒就非常容易低落。

人如果沒有正常的社交,就容易陷入情緒困境。

懶於社交是有慣性的,越是懶得社交,情緒越是低落,越是情緒低落,越是懶得社交。

這樣一個死循環,讓人看不到自己未來。

你不是社交恐懼症,你就是懶

你不是社交恐懼症,你就是懶

社交懶癌,意味著喪失了溝通的執行力。

要克服社交懶癌,需要自己勇敢地走出舒適圈,逼自己去面對,去熟悉。

戴爾·卡耐基曾說過:

在社交過程中,不要用選擇朋友甚至是知心朋友的條件作標準,凡是志趣不符,性格不合的人一概拒之門外。在社交圈中認識的新朋友,應是與你有較大差別的人才好。

很多人對於沒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懶得去傾聽與分享,卻不知道自己錯過了解他人、瞭解世界的一個機會。

社交最大的益處,是帶來不同的思想與價值觀

作家余光中曾說過:

你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習慣,你才能瞭解到,並不是每個人都按照你的生活方式在生活。這樣,人的心胸才會變得寬廣。

接觸越多的人,遇到越多的事,你才會知道這個世界的人和事的複雜性,才有不輕易苛責和讚美的習慣,這種胸懷和格局才是成熟的人認識世界的態度。

世界因為多元而可愛,社交的意義在於接觸到不同的人,瞭解不同的思想。

作家蕭伯納曾說:“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甚至多於兩種思想。”

認識相同的人,你瞭解的還是原來的世界;

認識不同的人,你瞭解了不同的世界。

社交從來就不是件輕鬆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你花費心思與心血。

正如斯科特·派克在暢銷書《少有人走的路》所寫的:

大部分的恐懼與懶惰有關,我深以為然。我們常常會害怕改變,其實是因為自己太懶了,懶得去適應新的環境,懶得去學習新的知識,涉足新的領域。但如果總是這樣的話,如何能讓自己成熟起來呢?

一個成熟的人,懂得如何讓自己更優秀。

丟棄社交恐懼的藉口,離開你的舒適圈,用行動去克服懶癌,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你不是社交恐懼症,你就是懶

作者簡介:韓老白,獅子座正能量辣媽,小清新文案培訓師,讀研時擔任校報主編,畢業後工作五年從設計院裸辭。懂點心理學,專注塑造女性職場、婚姻幸福力,願我的文字,陪伴萬千女性共同成長,簡書、微博@韓老白。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