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報:“在家上學”?先把“功利”拋一邊

大學 心理健康 語文 朋友圈 新民網 2017-05-27

小編先說:

“在家上學”是指以家庭為主要場所,由父母或家庭教師組織開展教育活動。從小編了解到的情況看,目前四川的“在家上學”主要是指脫離學校而對孩子進行教育,包括放家裡自己教以及幾個家庭聯合起來將孩子送到某個類似私塾的機構學習等教育形式。究竟實踐“在家上學”的家庭為何做出這樣的選擇以及具體是怎麼在家“上學”的?這些孩子又承載著父母什麼樣的特殊期望呢?(應當事人要求,文中不涉及真實姓名及單位。)

為什麼選擇“在家上學”?

在家怎麼“上學”?

田女士(成都某高校教師):剛開始,我們也是把孩子送去學校的,但是孩子入學後我們才知道學校要求孩子的學習程度比較高,所以,入學後學著非常吃力。第二個學年開始孩子一點兒學習的興趣都沒有了。學校要求高、孩子性格又是稍微“弱”一點那種,綜合這些情形,我們夫妻商量了一下,也徵求了孩子的意見,他也挺願意在家學習的,所以就乾脆搞回來自己教了。

我跟孩子的爸爸都有大學學歷,輪流利用業餘時間跟孩子一起學習。至於教的內容,數學是按照學校教材教的,語文我就自己給他找一些文章讓他看,有時會讓他寫寫字什麼的。小學階段,不指望他學多少東西,順順利利把小學度過了就可以了。我們也不只是知識的學習,也根據需要和孩子的興趣給他報一些輔導班,比如說體育運動什麼的。很多人擔心孩子脫離了學校的群體生活,會影響社交能力等,我家孩子性格乖巧但是並不內向,人緣很好,平時的朋友也不限於同班,週末都會有同齡的或者比他略大的小朋友主動到家裡找他或者他主動找別的小朋友玩。到初中後就要把他送學校去了,因為狀態足夠好了,而且他也願意再回到學校學習了。

李女士(成都某私塾學生家長):現在的教育體制是孩子最後拿到了一張文憑,但是這張文憑遠不夠讓孩子在社會上立足。現在的學生,甚至大學畢業了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備,我覺得這樣的教育是與現實生活有些脫節的,是不太成功的,所以想暫時讓孩子脫離學校試一試。

孩子所在的私塾是幾個家庭聯合起來一起學習的那種。在知識上側重傳統文化,但是其它方面也有涉及。私塾提倡的是家庭學習的氛圍,畢竟教育不是某一個人的事情,所以,在這裡學習的孩子,家長也要跟著學習一些東西,學校不也講“家校共育”嗎?在這裡,孩子和家長會定時地通過活動等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小至洗衣做飯,大到染布裁衣等等。我們老師、家長都沒有受足夠教育的時候,“教育”這輛車是拉不動的, “教育孩子,匹夫有責”,如果教育出現了問題,搞不好就是我們家長自身出了問題。現在家長不惜重金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在孩子的培養上砸錢,其實最重要的是父母學好了,做父母該有的“味道”出來了,兒女自然也就有了兒女該有的味道了。

我們只是現行教育的補充

滿足於有一個平凡的孩子

王女士(自由職業):孩子第一學年學得很吃力,但成績還行,只是明顯地表現出不大想學。對於我來說,這是個危險的信號,因為我覺得首要保證的是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在面對一大堆作業時,興趣明顯被擊退了。作業多,還真是這個時代的教育的一個特色,其實也不完全是學校的原因,還要從家長身上找原因。我們這個社會就有一種急功近利的氛圍,家長也跟著急功近利起來。在這種氛圍下,學校如果把孩子的作業搞少了,說不定首先不滿的就是家長了,因為他們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像我這種對孩子成績沒要求的家長太少了。既要搞素質教育,又要保證考試成績,學校也很無奈。但體制是死的,人是活的,那麼我們只好自己採取一些變通的方法了。我們把孩子接回來自己教,練習和作業安排得比較少,孩子的學習興趣就來了。

講到孩子將來能否出人頭地,我從來沒想過。我就是覺得一個人應該保持一種學習的樂趣,人的天性中就有求知、探索的成分,絕不能因為孩子短期的勝出而過早扼殺了這種天性。

關於孩子的人生規劃,我們只有一個要求,希望他一生都活得快樂、深刻,就像打井一樣,如果前期是被我們逼著去打的,最後他因為沒有興趣和熱情而停止了,那麼孩子此生只能停留在這個層面了,永遠沒法活在另一個層面了。

有人說我們想“取代”現行教育,不是這樣的。我覺得現在的教育體制也很不錯,但一種方式不可能適合所有情況,所以,我覺得我這樣的選擇其實是對它的一種補充。

蘇先生(某社會組織高管):我對學校的排名和考試成績等東西沒有興趣,我更關心的是,孩子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不希望他將來成為一個因為沒考進名牌大學、沒進好的公司就失望,或者比別人少點什麼就難受的人。我們希望他成為一個強大的、快樂的男人,能微笑面對任何困境,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其實就是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極端點說,身體健康,將來至少能拉得動闆闆車自食其力;心理健康,即使拉闆闆車,也並不會覺得低人一等、依然快樂。

王先生(企業白領):那種為了高分、為了所謂的好學校而必須付出的代價太高:孩子的身心健康、道德水準、獨立思考判斷能力的喪失;家庭生活方式、節奏和格局的相應改變等等,都高到我無法承受。一句話,性價比太低,何必?前些日子,一篇網文《父母必須面對的現實:你的孩子終將平凡》刷爆朋友圈,它告訴我們,作為父母,可以有望子成龍的夢想,但當不得真。不可忽略的一個事實是:99%的人99%的可能會平凡地度過一生。而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忽略了這99%的部分,而是將精力集中在剩下1%極其渺茫的希望中。這樣子下來,父母不得輕鬆,孩子更是痛苦、壓抑。所以,我對女兒只有一個簡單的要求:在平凡的生活與工作中找到快樂、幸福與平靜,足夠了。

專家觀點

教育渠道可以多元化

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在家上學”作為家長的多樣選擇,應該通過立法來規範教育內容、質量評價、和體制內學校接軌以及日後出路等問題,尤其是父母的資質。

劉老師(教育專家):對這個現象,我想說三點。一、學習渠道多元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特別是科技日益發達的今日,它不會隨個人意願而轉移;二、多渠道的學習及其方式,我更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習品質;三、民間小微學校的興起,只要符合國家法律,符合育人規律,可理解為是對政府主導學校的補充。

選擇“在家上學”還需要勇氣

一位“在家上學”的踐行者根據自己的體驗,表示這個選擇其實是十分艱難、限制條件多多的:

第一,你敢於放棄代表世俗所認同的價值觀念的一些東西:文憑、公務員、白領、安穩、權勢、財富、豪宅、名車……

第二,你有比較充分的自由(人身自由、思想自由、財務自由)。

第三,你真正懂教育,包括教育的目的、方向和任務;有耐性,喜歡教育,你會因整天和孩子在一起而開心、幸福;擅長教育,深入淺出、循循善誘;你還得有成為教師的知識儲備。

第四,最關鍵的一條:你的孩子喜歡你、尊重你、佩服你,願意讓你教,跟你學。

資料袋

“在家上學”風從美國來

1872年,美國頒佈《義務教育法》,實施約100年後,人們習慣了這種大規模集約化教學模式的同時也開始意識到這種教學方式的刻板和機械化,致使受教育者缺乏個性、創造力和競爭力,“在家教育”開始正式走入人們的視線。至上世紀80年代初,逐步為公眾所接受,並逐漸波及到其它國家。有資料顯示,至2016年,在家上學的美國學生約有230萬人。

中國“在家上學”群體在擴大

21世紀教育研究院上個月發佈《中國“在家上學”調查報告(2017)》,顯示“在家上學”群體規模不斷擴大,從 2013年至2017年,以年均 30%左右的速度在增長。截至2017年2月,密切關注並有意嘗試讓孩子“在家上學”的群體規模約為5萬人,其中真正實踐“在家上學”的學生數約為6000人。不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是“在家上學”主要原因。

鏈接

兩位家長的表白

他幻想著它(“在家上學”)有一天能夠生根發芽,和傳統的學校模式形成互補——而不是所有孩子都在一條人頭攢動、黑壓壓的路上擠……他用探索者來定義自己現在的身份,“有可能犧牲,也有可能就成了。面對未來,也必然要面對試錯。”(2016年《法制晚報》:在家上學聯盟|一場關於教育的家庭實驗)

物以稀為貴。當全社會千軍萬馬在大家看好的“高速公路”上擁堵之時,我兒子為何不走一條雖沒那麼平直,可畢竟悠然從容、說不定還能風景這邊獨好的羊腸小道呢?當全社會人手一籮筐石頭和敲門磚之時,我兒子手裡卻只有一棵芳香的小草,那時候很難說那一筐石頭就一定比一棵小草值錢了。再說,只要方向正確,走一走彎路、小路,未必見不到一路好風光。(“知乎”上一位踐行“在家上學”的父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