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

《道德經》中說:飄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狂風吹不了一個早上,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狂風暴雨由誰製造的呢?

由天地。

天地如此大的力量,可以製造風雨,但是風雨尚不能長久,而更何況是人的一個狂妄行為呢。

"

《道德經》中說:飄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狂風吹不了一個早上,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狂風暴雨由誰製造的呢?

由天地。

天地如此大的力量,可以製造風雨,但是風雨尚不能長久,而更何況是人的一個狂妄行為呢。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道德經》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就是要謙遜低調,不過分誇大自己的力量。

但是反觀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卻總是陷入一個人性的弱點之中無法自拔,這個弱點就是“狂妄”。

在道家思想中,認為天地是無限循環的一個狀態。

宇宙生出天地萬物,萬物周而復始,春夏交替,黑夜與白天轉換,都是循環往復的,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人生的規律也是循環不定,有高峰有低谷。

有這樣一句非常通俗的話:三窮三富過到老。

人的一生,短短几十載,也會有不停不斷的一個變化和轉換。

我們的人生是由內在和外在不同的因素所促成,但是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狀態之中,人都不可狂妄。

"

《道德經》中說:飄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狂風吹不了一個早上,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狂風暴雨由誰製造的呢?

由天地。

天地如此大的力量,可以製造風雨,但是風雨尚不能長久,而更何況是人的一個狂妄行為呢。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道德經》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就是要謙遜低調,不過分誇大自己的力量。

但是反觀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卻總是陷入一個人性的弱點之中無法自拔,這個弱點就是“狂妄”。

在道家思想中,認為天地是無限循環的一個狀態。

宇宙生出天地萬物,萬物周而復始,春夏交替,黑夜與白天轉換,都是循環往復的,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人生的規律也是循環不定,有高峰有低谷。

有這樣一句非常通俗的話:三窮三富過到老。

人的一生,短短几十載,也會有不停不斷的一個變化和轉換。

我們的人生是由內在和外在不同的因素所促成,但是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狀態之中,人都不可狂妄。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關於人生,當我們究其根源的時候,會發現促成人生結局的原因可分為兩種:

1:自然的更替和循環。

2:人為的轉換

一:自然更替和循環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會飛起來。

我們所處的一個社會是一個由大環境創造的一個狀態,大環境是不斷的變化的,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無論在什麼樣的行業,都是不斷的在循環變化。

一個人只有適用的循環,找到循變化的契機,才有一個良好的結局。

而一個人,無論選擇什麼樣的職業,站在什麼樣的位置,當他能夠適應變化,抓住風口的時候,找到這一個時代變化的起點,就能更好的讓自己擁有名利,擁有自己期待的事物。

"

《道德經》中說:飄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狂風吹不了一個早上,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狂風暴雨由誰製造的呢?

由天地。

天地如此大的力量,可以製造風雨,但是風雨尚不能長久,而更何況是人的一個狂妄行為呢。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道德經》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就是要謙遜低調,不過分誇大自己的力量。

但是反觀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卻總是陷入一個人性的弱點之中無法自拔,這個弱點就是“狂妄”。

在道家思想中,認為天地是無限循環的一個狀態。

宇宙生出天地萬物,萬物周而復始,春夏交替,黑夜與白天轉換,都是循環往復的,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人生的規律也是循環不定,有高峰有低谷。

有這樣一句非常通俗的話:三窮三富過到老。

人的一生,短短几十載,也會有不停不斷的一個變化和轉換。

我們的人生是由內在和外在不同的因素所促成,但是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狀態之中,人都不可狂妄。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關於人生,當我們究其根源的時候,會發現促成人生結局的原因可分為兩種:

1:自然的更替和循環。

2:人為的轉換

一:自然更替和循環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會飛起來。

我們所處的一個社會是一個由大環境創造的一個狀態,大環境是不斷的變化的,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無論在什麼樣的行業,都是不斷的在循環變化。

一個人只有適用的循環,找到循變化的契機,才有一個良好的結局。

而一個人,無論選擇什麼樣的職業,站在什麼樣的位置,當他能夠適應變化,抓住風口的時候,找到這一個時代變化的起點,就能更好的讓自己擁有名利,擁有自己期待的事物。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但是自然的規律存在著這樣一個狀態,它是客觀的,不會隨著一個人的主觀意識而改變。

也就是說,有的時候客觀規律會讓一個人往好的方面轉換,有時也會往壞的方面轉換。

對於一個人來說,無論是他多麼聰明多麼努力,當自然的更替對他產生有利影響的時候,那麼他就會走向一個好運的狀態。

自然的更替和循環對他產生不利影響的時候,那麼他就會往壞的方向去發展,這一些自然的環境,有的時候並非是我們主觀能控制的。

"

《道德經》中說:飄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狂風吹不了一個早上,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狂風暴雨由誰製造的呢?

由天地。

天地如此大的力量,可以製造風雨,但是風雨尚不能長久,而更何況是人的一個狂妄行為呢。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道德經》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就是要謙遜低調,不過分誇大自己的力量。

但是反觀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卻總是陷入一個人性的弱點之中無法自拔,這個弱點就是“狂妄”。

在道家思想中,認為天地是無限循環的一個狀態。

宇宙生出天地萬物,萬物周而復始,春夏交替,黑夜與白天轉換,都是循環往復的,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人生的規律也是循環不定,有高峰有低谷。

有這樣一句非常通俗的話:三窮三富過到老。

人的一生,短短几十載,也會有不停不斷的一個變化和轉換。

我們的人生是由內在和外在不同的因素所促成,但是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狀態之中,人都不可狂妄。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關於人生,當我們究其根源的時候,會發現促成人生結局的原因可分為兩種:

1:自然的更替和循環。

2:人為的轉換

一:自然更替和循環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會飛起來。

我們所處的一個社會是一個由大環境創造的一個狀態,大環境是不斷的變化的,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無論在什麼樣的行業,都是不斷的在循環變化。

一個人只有適用的循環,找到循變化的契機,才有一個良好的結局。

而一個人,無論選擇什麼樣的職業,站在什麼樣的位置,當他能夠適應變化,抓住風口的時候,找到這一個時代變化的起點,就能更好的讓自己擁有名利,擁有自己期待的事物。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但是自然的規律存在著這樣一個狀態,它是客觀的,不會隨著一個人的主觀意識而改變。

也就是說,有的時候客觀規律會讓一個人往好的方面轉換,有時也會往壞的方面轉換。

對於一個人來說,無論是他多麼聰明多麼努力,當自然的更替對他產生有利影響的時候,那麼他就會走向一個好運的狀態。

自然的更替和循環對他產生不利影響的時候,那麼他就會往壞的方向去發展,這一些自然的環境,有的時候並非是我們主觀能控制的。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二:人為的轉換

有人看到這裡的時候就認為: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們的努力豈不是無用嗎?

當然不是這樣,我接下來所說的第二個因素“人為的轉換”,就是講述主觀意識的力量。

也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重點“人為的轉換”,所謂人為的轉換,就是一個人在萬物不停的循環和變化的時候,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個方向和契機,發揮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發展起來,這樣人生就會往好的方向去轉化和循環。

但是反之,如果一個人在萬物轉換的時候,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或者自己做的事情並不符合這一個客觀規律和循環的變化,那麼就會陷入被動,往壞的方向去循環,這也是因為一個人主觀妄為而產生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情,對於一個人來說,“不合理的言行”都會給他招致問題。

如果一個人處在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是居功自傲,太過於的浮躁狂妄,因為他的狂妄行為招致了災禍,在他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就會開始走了下坡路,往壞的方向去轉換。

"

《道德經》中說:飄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狂風吹不了一個早上,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狂風暴雨由誰製造的呢?

由天地。

天地如此大的力量,可以製造風雨,但是風雨尚不能長久,而更何況是人的一個狂妄行為呢。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道德經》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就是要謙遜低調,不過分誇大自己的力量。

但是反觀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卻總是陷入一個人性的弱點之中無法自拔,這個弱點就是“狂妄”。

在道家思想中,認為天地是無限循環的一個狀態。

宇宙生出天地萬物,萬物周而復始,春夏交替,黑夜與白天轉換,都是循環往復的,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人生的規律也是循環不定,有高峰有低谷。

有這樣一句非常通俗的話:三窮三富過到老。

人的一生,短短几十載,也會有不停不斷的一個變化和轉換。

我們的人生是由內在和外在不同的因素所促成,但是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狀態之中,人都不可狂妄。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關於人生,當我們究其根源的時候,會發現促成人生結局的原因可分為兩種:

1:自然的更替和循環。

2:人為的轉換

一:自然更替和循環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會飛起來。

我們所處的一個社會是一個由大環境創造的一個狀態,大環境是不斷的變化的,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無論在什麼樣的行業,都是不斷的在循環變化。

一個人只有適用的循環,找到循變化的契機,才有一個良好的結局。

而一個人,無論選擇什麼樣的職業,站在什麼樣的位置,當他能夠適應變化,抓住風口的時候,找到這一個時代變化的起點,就能更好的讓自己擁有名利,擁有自己期待的事物。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但是自然的規律存在著這樣一個狀態,它是客觀的,不會隨著一個人的主觀意識而改變。

也就是說,有的時候客觀規律會讓一個人往好的方面轉換,有時也會往壞的方面轉換。

對於一個人來說,無論是他多麼聰明多麼努力,當自然的更替對他產生有利影響的時候,那麼他就會走向一個好運的狀態。

自然的更替和循環對他產生不利影響的時候,那麼他就會往壞的方向去發展,這一些自然的環境,有的時候並非是我們主觀能控制的。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二:人為的轉換

有人看到這裡的時候就認為: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們的努力豈不是無用嗎?

當然不是這樣,我接下來所說的第二個因素“人為的轉換”,就是講述主觀意識的力量。

也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重點“人為的轉換”,所謂人為的轉換,就是一個人在萬物不停的循環和變化的時候,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個方向和契機,發揮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發展起來,這樣人生就會往好的方向去轉化和循環。

但是反之,如果一個人在萬物轉換的時候,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或者自己做的事情並不符合這一個客觀規律和循環的變化,那麼就會陷入被動,往壞的方向去循環,這也是因為一個人主觀妄為而產生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情,對於一個人來說,“不合理的言行”都會給他招致問題。

如果一個人處在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是居功自傲,太過於的浮躁狂妄,因為他的狂妄行為招致了災禍,在他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就會開始走了下坡路,往壞的方向去轉換。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明武宗正德二年的時候,安吉州發生了旱災,很多地方顆粒無收,但是有一個村子依賴水壩的水源獲得了大豐收,但是即便是這樣,州官也同樣以接受災害的申請,免除了這個村子的稅收。

第二年,同樣又發生了水災,其他地方的禾苗都被淹了,但是唯獨這個村子又因為地勢頗高,又免受災害,獲得了大豐收。州官照樣接受災害申請,把這個村子免除了租稅。

沒過多久,這個村子依靠自己所產的物品去以高價獲利,獲利有三倍之多,這一個村的大戶小戶人家,沒有一天不大吃大喝的。

在這個時候,明朝的進士陳良謨剛好居住在湖州安吉州這個村子裡。

"

《道德經》中說:飄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狂風吹不了一個早上,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狂風暴雨由誰製造的呢?

由天地。

天地如此大的力量,可以製造風雨,但是風雨尚不能長久,而更何況是人的一個狂妄行為呢。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道德經》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就是要謙遜低調,不過分誇大自己的力量。

但是反觀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卻總是陷入一個人性的弱點之中無法自拔,這個弱點就是“狂妄”。

在道家思想中,認為天地是無限循環的一個狀態。

宇宙生出天地萬物,萬物周而復始,春夏交替,黑夜與白天轉換,都是循環往復的,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人生的規律也是循環不定,有高峰有低谷。

有這樣一句非常通俗的話:三窮三富過到老。

人的一生,短短几十載,也會有不停不斷的一個變化和轉換。

我們的人生是由內在和外在不同的因素所促成,但是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狀態之中,人都不可狂妄。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關於人生,當我們究其根源的時候,會發現促成人生結局的原因可分為兩種:

1:自然的更替和循環。

2:人為的轉換

一:自然更替和循環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會飛起來。

我們所處的一個社會是一個由大環境創造的一個狀態,大環境是不斷的變化的,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無論在什麼樣的行業,都是不斷的在循環變化。

一個人只有適用的循環,找到循變化的契機,才有一個良好的結局。

而一個人,無論選擇什麼樣的職業,站在什麼樣的位置,當他能夠適應變化,抓住風口的時候,找到這一個時代變化的起點,就能更好的讓自己擁有名利,擁有自己期待的事物。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但是自然的規律存在著這樣一個狀態,它是客觀的,不會隨著一個人的主觀意識而改變。

也就是說,有的時候客觀規律會讓一個人往好的方面轉換,有時也會往壞的方面轉換。

對於一個人來說,無論是他多麼聰明多麼努力,當自然的更替對他產生有利影響的時候,那麼他就會走向一個好運的狀態。

自然的更替和循環對他產生不利影響的時候,那麼他就會往壞的方向去發展,這一些自然的環境,有的時候並非是我們主觀能控制的。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二:人為的轉換

有人看到這裡的時候就認為: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們的努力豈不是無用嗎?

當然不是這樣,我接下來所說的第二個因素“人為的轉換”,就是講述主觀意識的力量。

也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重點“人為的轉換”,所謂人為的轉換,就是一個人在萬物不停的循環和變化的時候,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個方向和契機,發揮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發展起來,這樣人生就會往好的方向去轉化和循環。

但是反之,如果一個人在萬物轉換的時候,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或者自己做的事情並不符合這一個客觀規律和循環的變化,那麼就會陷入被動,往壞的方向去循環,這也是因為一個人主觀妄為而產生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情,對於一個人來說,“不合理的言行”都會給他招致問題。

如果一個人處在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是居功自傲,太過於的浮躁狂妄,因為他的狂妄行為招致了災禍,在他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就會開始走了下坡路,往壞的方向去轉換。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明武宗正德二年的時候,安吉州發生了旱災,很多地方顆粒無收,但是有一個村子依賴水壩的水源獲得了大豐收,但是即便是這樣,州官也同樣以接受災害的申請,免除了這個村子的稅收。

第二年,同樣又發生了水災,其他地方的禾苗都被淹了,但是唯獨這個村子又因為地勢頗高,又免受災害,獲得了大豐收。州官照樣接受災害申請,把這個村子免除了租稅。

沒過多久,這個村子依靠自己所產的物品去以高價獲利,獲利有三倍之多,這一個村的大戶小戶人家,沒有一天不大吃大喝的。

在這個時候,明朝的進士陳良謨剛好居住在湖州安吉州這個村子裡。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陳良謨就對族人說:“我們村子要大禍臨頭了?”

族人問他:“為什麼?”

陳良謨說:“無福消受,其中有兩個大戶根基稍厚一點,勉強可以熬過去這個坎,另外四個小戶恐怕無法避免這一個災禍。”

後來沒過多久,村子發生了瘟疫,那四家小戶很多人都夭折了,只有其中一家還剩下五六個男子。

村子裡面的人想起來陳良謨說過的話,就問他:“那剩下的幾家大戶會如何?”

陳良謨說:“他們不會那麼慘,但是還是有損失。”

後來經過一年,這三家大戶又發生了災禍。

"

《道德經》中說:飄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狂風吹不了一個早上,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狂風暴雨由誰製造的呢?

由天地。

天地如此大的力量,可以製造風雨,但是風雨尚不能長久,而更何況是人的一個狂妄行為呢。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道德經》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就是要謙遜低調,不過分誇大自己的力量。

但是反觀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卻總是陷入一個人性的弱點之中無法自拔,這個弱點就是“狂妄”。

在道家思想中,認為天地是無限循環的一個狀態。

宇宙生出天地萬物,萬物周而復始,春夏交替,黑夜與白天轉換,都是循環往復的,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人生的規律也是循環不定,有高峰有低谷。

有這樣一句非常通俗的話:三窮三富過到老。

人的一生,短短几十載,也會有不停不斷的一個變化和轉換。

我們的人生是由內在和外在不同的因素所促成,但是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狀態之中,人都不可狂妄。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關於人生,當我們究其根源的時候,會發現促成人生結局的原因可分為兩種:

1:自然的更替和循環。

2:人為的轉換

一:自然更替和循環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會飛起來。

我們所處的一個社會是一個由大環境創造的一個狀態,大環境是不斷的變化的,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無論在什麼樣的行業,都是不斷的在循環變化。

一個人只有適用的循環,找到循變化的契機,才有一個良好的結局。

而一個人,無論選擇什麼樣的職業,站在什麼樣的位置,當他能夠適應變化,抓住風口的時候,找到這一個時代變化的起點,就能更好的讓自己擁有名利,擁有自己期待的事物。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但是自然的規律存在著這樣一個狀態,它是客觀的,不會隨著一個人的主觀意識而改變。

也就是說,有的時候客觀規律會讓一個人往好的方面轉換,有時也會往壞的方面轉換。

對於一個人來說,無論是他多麼聰明多麼努力,當自然的更替對他產生有利影響的時候,那麼他就會走向一個好運的狀態。

自然的更替和循環對他產生不利影響的時候,那麼他就會往壞的方向去發展,這一些自然的環境,有的時候並非是我們主觀能控制的。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二:人為的轉換

有人看到這裡的時候就認為: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們的努力豈不是無用嗎?

當然不是這樣,我接下來所說的第二個因素“人為的轉換”,就是講述主觀意識的力量。

也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重點“人為的轉換”,所謂人為的轉換,就是一個人在萬物不停的循環和變化的時候,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個方向和契機,發揮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發展起來,這樣人生就會往好的方向去轉化和循環。

但是反之,如果一個人在萬物轉換的時候,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或者自己做的事情並不符合這一個客觀規律和循環的變化,那麼就會陷入被動,往壞的方向去循環,這也是因為一個人主觀妄為而產生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情,對於一個人來說,“不合理的言行”都會給他招致問題。

如果一個人處在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是居功自傲,太過於的浮躁狂妄,因為他的狂妄行為招致了災禍,在他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就會開始走了下坡路,往壞的方向去轉換。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明武宗正德二年的時候,安吉州發生了旱災,很多地方顆粒無收,但是有一個村子依賴水壩的水源獲得了大豐收,但是即便是這樣,州官也同樣以接受災害的申請,免除了這個村子的稅收。

第二年,同樣又發生了水災,其他地方的禾苗都被淹了,但是唯獨這個村子又因為地勢頗高,又免受災害,獲得了大豐收。州官照樣接受災害申請,把這個村子免除了租稅。

沒過多久,這個村子依靠自己所產的物品去以高價獲利,獲利有三倍之多,這一個村的大戶小戶人家,沒有一天不大吃大喝的。

在這個時候,明朝的進士陳良謨剛好居住在湖州安吉州這個村子裡。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陳良謨就對族人說:“我們村子要大禍臨頭了?”

族人問他:“為什麼?”

陳良謨說:“無福消受,其中有兩個大戶根基稍厚一點,勉強可以熬過去這個坎,另外四個小戶恐怕無法避免這一個災禍。”

後來沒過多久,村子發生了瘟疫,那四家小戶很多人都夭折了,只有其中一家還剩下五六個男子。

村子裡面的人想起來陳良謨說過的話,就問他:“那剩下的幾家大戶會如何?”

陳良謨說:“他們不會那麼慘,但是還是有損失。”

後來經過一年,這三家大戶又發生了災禍。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這一個故事印證的就是剛才所說的兩個道理,一個是自然交替的循環影響。

水災旱災的時候沒有淹到那個村子,那個村子達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獲得了豐富的糧食和財物,這個就是順應了自然交替影響,所以才能收穫頗豐。

而在下面一個轉換之中,這個村子遭受了瘟疫,對於這個村子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打擊,這是一個壞的循環。

對於自然交替的循環,我們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在這個村子敗落的是最大的一個原因,還是人為的驅使。

村子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獲得糧食和財物的時候,並不是保持低調謙遜,而是揮霍無度。他們這樣一個揮霍無度的狀態就是違背了自然規律,這樣的行為必然會給自己造成災禍,這個就是人為形成災禍的一個原因。

"

《道德經》中說:飄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狂風吹不了一個早上,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狂風暴雨由誰製造的呢?

由天地。

天地如此大的力量,可以製造風雨,但是風雨尚不能長久,而更何況是人的一個狂妄行為呢。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道德經》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就是要謙遜低調,不過分誇大自己的力量。

但是反觀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卻總是陷入一個人性的弱點之中無法自拔,這個弱點就是“狂妄”。

在道家思想中,認為天地是無限循環的一個狀態。

宇宙生出天地萬物,萬物周而復始,春夏交替,黑夜與白天轉換,都是循環往復的,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人生的規律也是循環不定,有高峰有低谷。

有這樣一句非常通俗的話:三窮三富過到老。

人的一生,短短几十載,也會有不停不斷的一個變化和轉換。

我們的人生是由內在和外在不同的因素所促成,但是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狀態之中,人都不可狂妄。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關於人生,當我們究其根源的時候,會發現促成人生結局的原因可分為兩種:

1:自然的更替和循環。

2:人為的轉換

一:自然更替和循環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會飛起來。

我們所處的一個社會是一個由大環境創造的一個狀態,大環境是不斷的變化的,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無論在什麼樣的行業,都是不斷的在循環變化。

一個人只有適用的循環,找到循變化的契機,才有一個良好的結局。

而一個人,無論選擇什麼樣的職業,站在什麼樣的位置,當他能夠適應變化,抓住風口的時候,找到這一個時代變化的起點,就能更好的讓自己擁有名利,擁有自己期待的事物。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但是自然的規律存在著這樣一個狀態,它是客觀的,不會隨著一個人的主觀意識而改變。

也就是說,有的時候客觀規律會讓一個人往好的方面轉換,有時也會往壞的方面轉換。

對於一個人來說,無論是他多麼聰明多麼努力,當自然的更替對他產生有利影響的時候,那麼他就會走向一個好運的狀態。

自然的更替和循環對他產生不利影響的時候,那麼他就會往壞的方向去發展,這一些自然的環境,有的時候並非是我們主觀能控制的。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二:人為的轉換

有人看到這裡的時候就認為: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們的努力豈不是無用嗎?

當然不是這樣,我接下來所說的第二個因素“人為的轉換”,就是講述主觀意識的力量。

也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重點“人為的轉換”,所謂人為的轉換,就是一個人在萬物不停的循環和變化的時候,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個方向和契機,發揮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發展起來,這樣人生就會往好的方向去轉化和循環。

但是反之,如果一個人在萬物轉換的時候,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或者自己做的事情並不符合這一個客觀規律和循環的變化,那麼就會陷入被動,往壞的方向去循環,這也是因為一個人主觀妄為而產生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情,對於一個人來說,“不合理的言行”都會給他招致問題。

如果一個人處在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是居功自傲,太過於的浮躁狂妄,因為他的狂妄行為招致了災禍,在他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就會開始走了下坡路,往壞的方向去轉換。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明武宗正德二年的時候,安吉州發生了旱災,很多地方顆粒無收,但是有一個村子依賴水壩的水源獲得了大豐收,但是即便是這樣,州官也同樣以接受災害的申請,免除了這個村子的稅收。

第二年,同樣又發生了水災,其他地方的禾苗都被淹了,但是唯獨這個村子又因為地勢頗高,又免受災害,獲得了大豐收。州官照樣接受災害申請,把這個村子免除了租稅。

沒過多久,這個村子依靠自己所產的物品去以高價獲利,獲利有三倍之多,這一個村的大戶小戶人家,沒有一天不大吃大喝的。

在這個時候,明朝的進士陳良謨剛好居住在湖州安吉州這個村子裡。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陳良謨就對族人說:“我們村子要大禍臨頭了?”

族人問他:“為什麼?”

陳良謨說:“無福消受,其中有兩個大戶根基稍厚一點,勉強可以熬過去這個坎,另外四個小戶恐怕無法避免這一個災禍。”

後來沒過多久,村子發生了瘟疫,那四家小戶很多人都夭折了,只有其中一家還剩下五六個男子。

村子裡面的人想起來陳良謨說過的話,就問他:“那剩下的幾家大戶會如何?”

陳良謨說:“他們不會那麼慘,但是還是有損失。”

後來經過一年,這三家大戶又發生了災禍。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這一個故事印證的就是剛才所說的兩個道理,一個是自然交替的循環影響。

水災旱災的時候沒有淹到那個村子,那個村子達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獲得了豐富的糧食和財物,這個就是順應了自然交替影響,所以才能收穫頗豐。

而在下面一個轉換之中,這個村子遭受了瘟疫,對於這個村子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打擊,這是一個壞的循環。

對於自然交替的循環,我們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在這個村子敗落的是最大的一個原因,還是人為的驅使。

村子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獲得糧食和財物的時候,並不是保持低調謙遜,而是揮霍無度。他們這樣一個揮霍無度的狀態就是違背了自然規律,這樣的行為必然會給自己造成災禍,這個就是人為形成災禍的一個原因。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正如同《道德經》中所說“飄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風雨都不能持續很久,更何況是他們狂妄的行為呢,而在這個村子之中,他們這個狂妄的行為,就是導致他們敗落的最大一個原因。

永遠要記住一句話,當你的人生出現了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和諧局面,讓你的人生達到了一個高峰。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因為一時的得意而居功自傲,更不可得意而忘形。

你的成功,自己的努力只是佔了一部分,最大的因素是自然交替循環的一個結果。

"

《道德經》中說:飄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狂風吹不了一個早上,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狂風暴雨由誰製造的呢?

由天地。

天地如此大的力量,可以製造風雨,但是風雨尚不能長久,而更何況是人的一個狂妄行為呢。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道德經》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就是要謙遜低調,不過分誇大自己的力量。

但是反觀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卻總是陷入一個人性的弱點之中無法自拔,這個弱點就是“狂妄”。

在道家思想中,認為天地是無限循環的一個狀態。

宇宙生出天地萬物,萬物周而復始,春夏交替,黑夜與白天轉換,都是循環往復的,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人生的規律也是循環不定,有高峰有低谷。

有這樣一句非常通俗的話:三窮三富過到老。

人的一生,短短几十載,也會有不停不斷的一個變化和轉換。

我們的人生是由內在和外在不同的因素所促成,但是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狀態之中,人都不可狂妄。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關於人生,當我們究其根源的時候,會發現促成人生結局的原因可分為兩種:

1:自然的更替和循環。

2:人為的轉換

一:自然更替和循環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會飛起來。

我們所處的一個社會是一個由大環境創造的一個狀態,大環境是不斷的變化的,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無論在什麼樣的行業,都是不斷的在循環變化。

一個人只有適用的循環,找到循變化的契機,才有一個良好的結局。

而一個人,無論選擇什麼樣的職業,站在什麼樣的位置,當他能夠適應變化,抓住風口的時候,找到這一個時代變化的起點,就能更好的讓自己擁有名利,擁有自己期待的事物。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但是自然的規律存在著這樣一個狀態,它是客觀的,不會隨著一個人的主觀意識而改變。

也就是說,有的時候客觀規律會讓一個人往好的方面轉換,有時也會往壞的方面轉換。

對於一個人來說,無論是他多麼聰明多麼努力,當自然的更替對他產生有利影響的時候,那麼他就會走向一個好運的狀態。

自然的更替和循環對他產生不利影響的時候,那麼他就會往壞的方向去發展,這一些自然的環境,有的時候並非是我們主觀能控制的。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二:人為的轉換

有人看到這裡的時候就認為: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們的努力豈不是無用嗎?

當然不是這樣,我接下來所說的第二個因素“人為的轉換”,就是講述主觀意識的力量。

也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重點“人為的轉換”,所謂人為的轉換,就是一個人在萬物不停的循環和變化的時候,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個方向和契機,發揮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發展起來,這樣人生就會往好的方向去轉化和循環。

但是反之,如果一個人在萬物轉換的時候,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或者自己做的事情並不符合這一個客觀規律和循環的變化,那麼就會陷入被動,往壞的方向去循環,這也是因為一個人主觀妄為而產生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情,對於一個人來說,“不合理的言行”都會給他招致問題。

如果一個人處在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是居功自傲,太過於的浮躁狂妄,因為他的狂妄行為招致了災禍,在他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就會開始走了下坡路,往壞的方向去轉換。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明武宗正德二年的時候,安吉州發生了旱災,很多地方顆粒無收,但是有一個村子依賴水壩的水源獲得了大豐收,但是即便是這樣,州官也同樣以接受災害的申請,免除了這個村子的稅收。

第二年,同樣又發生了水災,其他地方的禾苗都被淹了,但是唯獨這個村子又因為地勢頗高,又免受災害,獲得了大豐收。州官照樣接受災害申請,把這個村子免除了租稅。

沒過多久,這個村子依靠自己所產的物品去以高價獲利,獲利有三倍之多,這一個村的大戶小戶人家,沒有一天不大吃大喝的。

在這個時候,明朝的進士陳良謨剛好居住在湖州安吉州這個村子裡。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陳良謨就對族人說:“我們村子要大禍臨頭了?”

族人問他:“為什麼?”

陳良謨說:“無福消受,其中有兩個大戶根基稍厚一點,勉強可以熬過去這個坎,另外四個小戶恐怕無法避免這一個災禍。”

後來沒過多久,村子發生了瘟疫,那四家小戶很多人都夭折了,只有其中一家還剩下五六個男子。

村子裡面的人想起來陳良謨說過的話,就問他:“那剩下的幾家大戶會如何?”

陳良謨說:“他們不會那麼慘,但是還是有損失。”

後來經過一年,這三家大戶又發生了災禍。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這一個故事印證的就是剛才所說的兩個道理,一個是自然交替的循環影響。

水災旱災的時候沒有淹到那個村子,那個村子達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獲得了豐富的糧食和財物,這個就是順應了自然交替影響,所以才能收穫頗豐。

而在下面一個轉換之中,這個村子遭受了瘟疫,對於這個村子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打擊,這是一個壞的循環。

對於自然交替的循環,我們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在這個村子敗落的是最大的一個原因,還是人為的驅使。

村子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獲得糧食和財物的時候,並不是保持低調謙遜,而是揮霍無度。他們這樣一個揮霍無度的狀態就是違背了自然規律,這樣的行為必然會給自己造成災禍,這個就是人為形成災禍的一個原因。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正如同《道德經》中所說“飄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風雨都不能持續很久,更何況是他們狂妄的行為呢,而在這個村子之中,他們這個狂妄的行為,就是導致他們敗落的最大一個原因。

永遠要記住一句話,當你的人生出現了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和諧局面,讓你的人生達到了一個高峰。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因為一時的得意而居功自傲,更不可得意而忘形。

你的成功,自己的努力只是佔了一部分,最大的因素是自然交替循環的一個結果。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人生有高有低,在高處的時候不居功自傲,不狂妄,才能在低處的時候順應自然,保全自己。

《道德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道德經》之中說:君子行事的時候從來不會輕舉妄動,雖然有豪華樓臺,但是依然安靜脫俗。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中,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在得意的時候不得意忘形呢,能夠依然秉持穩重的作風,拋開青澀的習氣呢?大多數人都很難做到。

但是很難做到的這一種狀態,恰恰是我們人生更應該修行和學習的。

"

《道德經》中說:飄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狂風吹不了一個早上,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狂風暴雨由誰製造的呢?

由天地。

天地如此大的力量,可以製造風雨,但是風雨尚不能長久,而更何況是人的一個狂妄行為呢。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道德經》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就是要謙遜低調,不過分誇大自己的力量。

但是反觀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卻總是陷入一個人性的弱點之中無法自拔,這個弱點就是“狂妄”。

在道家思想中,認為天地是無限循環的一個狀態。

宇宙生出天地萬物,萬物周而復始,春夏交替,黑夜與白天轉換,都是循環往復的,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人生的規律也是循環不定,有高峰有低谷。

有這樣一句非常通俗的話:三窮三富過到老。

人的一生,短短几十載,也會有不停不斷的一個變化和轉換。

我們的人生是由內在和外在不同的因素所促成,但是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狀態之中,人都不可狂妄。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關於人生,當我們究其根源的時候,會發現促成人生結局的原因可分為兩種:

1:自然的更替和循環。

2:人為的轉換

一:自然更替和循環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會飛起來。

我們所處的一個社會是一個由大環境創造的一個狀態,大環境是不斷的變化的,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無論在什麼樣的行業,都是不斷的在循環變化。

一個人只有適用的循環,找到循變化的契機,才有一個良好的結局。

而一個人,無論選擇什麼樣的職業,站在什麼樣的位置,當他能夠適應變化,抓住風口的時候,找到這一個時代變化的起點,就能更好的讓自己擁有名利,擁有自己期待的事物。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但是自然的規律存在著這樣一個狀態,它是客觀的,不會隨著一個人的主觀意識而改變。

也就是說,有的時候客觀規律會讓一個人往好的方面轉換,有時也會往壞的方面轉換。

對於一個人來說,無論是他多麼聰明多麼努力,當自然的更替對他產生有利影響的時候,那麼他就會走向一個好運的狀態。

自然的更替和循環對他產生不利影響的時候,那麼他就會往壞的方向去發展,這一些自然的環境,有的時候並非是我們主觀能控制的。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二:人為的轉換

有人看到這裡的時候就認為: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們的努力豈不是無用嗎?

當然不是這樣,我接下來所說的第二個因素“人為的轉換”,就是講述主觀意識的力量。

也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重點“人為的轉換”,所謂人為的轉換,就是一個人在萬物不停的循環和變化的時候,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個方向和契機,發揮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發展起來,這樣人生就會往好的方向去轉化和循環。

但是反之,如果一個人在萬物轉換的時候,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或者自己做的事情並不符合這一個客觀規律和循環的變化,那麼就會陷入被動,往壞的方向去循環,這也是因為一個人主觀妄為而產生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情,對於一個人來說,“不合理的言行”都會給他招致問題。

如果一個人處在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是居功自傲,太過於的浮躁狂妄,因為他的狂妄行為招致了災禍,在他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就會開始走了下坡路,往壞的方向去轉換。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明武宗正德二年的時候,安吉州發生了旱災,很多地方顆粒無收,但是有一個村子依賴水壩的水源獲得了大豐收,但是即便是這樣,州官也同樣以接受災害的申請,免除了這個村子的稅收。

第二年,同樣又發生了水災,其他地方的禾苗都被淹了,但是唯獨這個村子又因為地勢頗高,又免受災害,獲得了大豐收。州官照樣接受災害申請,把這個村子免除了租稅。

沒過多久,這個村子依靠自己所產的物品去以高價獲利,獲利有三倍之多,這一個村的大戶小戶人家,沒有一天不大吃大喝的。

在這個時候,明朝的進士陳良謨剛好居住在湖州安吉州這個村子裡。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陳良謨就對族人說:“我們村子要大禍臨頭了?”

族人問他:“為什麼?”

陳良謨說:“無福消受,其中有兩個大戶根基稍厚一點,勉強可以熬過去這個坎,另外四個小戶恐怕無法避免這一個災禍。”

後來沒過多久,村子發生了瘟疫,那四家小戶很多人都夭折了,只有其中一家還剩下五六個男子。

村子裡面的人想起來陳良謨說過的話,就問他:“那剩下的幾家大戶會如何?”

陳良謨說:“他們不會那麼慘,但是還是有損失。”

後來經過一年,這三家大戶又發生了災禍。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這一個故事印證的就是剛才所說的兩個道理,一個是自然交替的循環影響。

水災旱災的時候沒有淹到那個村子,那個村子達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獲得了豐富的糧食和財物,這個就是順應了自然交替影響,所以才能收穫頗豐。

而在下面一個轉換之中,這個村子遭受了瘟疫,對於這個村子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打擊,這是一個壞的循環。

對於自然交替的循環,我們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在這個村子敗落的是最大的一個原因,還是人為的驅使。

村子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獲得糧食和財物的時候,並不是保持低調謙遜,而是揮霍無度。他們這樣一個揮霍無度的狀態就是違背了自然規律,這樣的行為必然會給自己造成災禍,這個就是人為形成災禍的一個原因。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正如同《道德經》中所說“飄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風雨都不能持續很久,更何況是他們狂妄的行為呢,而在這個村子之中,他們這個狂妄的行為,就是導致他們敗落的最大一個原因。

永遠要記住一句話,當你的人生出現了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和諧局面,讓你的人生達到了一個高峰。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因為一時的得意而居功自傲,更不可得意而忘形。

你的成功,自己的努力只是佔了一部分,最大的因素是自然交替循環的一個結果。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人生有高有低,在高處的時候不居功自傲,不狂妄,才能在低處的時候順應自然,保全自己。

《道德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道德經》之中說:君子行事的時候從來不會輕舉妄動,雖然有豪華樓臺,但是依然安靜脫俗。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中,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在得意的時候不得意忘形呢,能夠依然秉持穩重的作風,拋開青澀的習氣呢?大多數人都很難做到。

但是很難做到的這一種狀態,恰恰是我們人生更應該修行和學習的。

《道德經》:尊重自然循環的規律,以謙遜治身

無論你面對著多少樓臺停歇,無論你的人生處於多麼得意的時候,永遠要記住要學會安靜脫俗,以謙虛自居,讓自己的行為成為一個合理的人為因素。

才能讓自己處於自然循環之中,無論外界是否得利或者失利,都能遊刃有餘。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看了《道德經》中的智慧,您是怎麼理解的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