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以退為進,恪守柔弱之強,方能保全自我

道德經 老子 國學 國學書舍 2019-07-11

《道德經》:以退為進,恪守柔弱之強,方能保全自我。

《道德經》:以退為進,恪守柔弱之強,方能保全自我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總是希望展現自己剛強的一面,他認為只有與剛強示人的時候,才能保證自我不受傷害,才能讓更多的人尊敬和佩服自己。

但是這恰巧是一個誤區,如果你總是以剛硬和不拘一格為人的時候,事物往往會往相反的一面去發展。

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不是以力量取勝,無論針對於任何人,任何角色,都企圖於用力量戰勝對方,那麼這樣的人就是一種有勇無謀。

當你轉換一個角度去考慮,以柔弱勝強,以退為進,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一份收穫。

對於人生整個狀態來說,你所認為的剛強,或許只是一種偏激和執念,未必是最好的一種狀態。

《道德經》:以退為進,恪守柔弱之強,方能保全自我

我們需要明白一種中庸之道的智慧,以弱勝強才可以左右逢源,避開災禍,從而保全自我。

所以《道德經》中老子就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深知自己的剛強,反而要持守柔弱的德行,甘為天下的溪澗,甘作天下的溪澗,永恆的德就不會離去,就會復歸於嬰兒般純真柔和的狀態。

《道德經》中的思想就是說:剛強是一種有為的表現形式,柔弱是無為的表現形式。

很多人自以為擁有一種力量,擁有一種強硬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其實真正的得到是一種柔弱,能夠容納萬物。

《道德經》:以退為進,恪守柔弱之強,方能保全自我

就好像對於一個領導來說,如果你只是強硬的對待自己的下屬,並非能夠讓下屬歸順於你,從內心真正的敬佩你。

而是需要有一種容納,需要有一種包容,包容下屬的不同個性存在,這樣才能更好的管理一個團隊,而且更重要的是,能讓下屬從內心真正的尊敬你,佩服你。

一個人最大的一種力量,並非是表現在表面,而是真正的蘊藏於自我的內心中間,自我內心的力量,有一份包容的胸懷,才是真正的一種得到。

《道德經》中老子所說“上善若水”的一個道理,所謂的上善若水,就是能夠有一個如水的胸懷,不和萬物相爭,處在眾人都厭惡的低下的地方。

順其自然的以坦然的心胸面對一切,一切順其自然,保持一種平靜。

《道德經》:以退為進,恪守柔弱之強,方能保全自我

這樣的一種順其自然,其實在無形之中就是符合了天時地利與人和,這樣的人為人處事,不會招致怨恨,不會因為自己的強硬而得罪他人,所以更不會留下禍患。

這是一種不偏不倚的好處,能夠在合適的時間以退為進,不爭不奪,無過無不及的一種體現。

比如說,有一些非常有名的人,他們對於自己的事業,對於自己的工作,當到達一個巔峰的時候,並沒有永遠的待在那個地方守住那一份強硬,而是懂得退下來,把這一份榮耀和剛強讓給別人,讓自己保留一份柔和。

在這樣一個無形的過程中,他避開的是強硬的姿態,所謂的“木秀於林,而風必摧之”。

《道德經》:以退為進,恪守柔弱之強,方能保全自我

當他學會避開鋒芒畢露的狀態時,自然能夠避開災禍,永遠的守住那一份榮耀。而且在另外一個轉角處,他們或許還會收穫另外一份成就。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您對於《道德經》中的這一篇章智慧怎麼理解的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