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以無為之念,將兩者統一,才能專氣致柔

道德經 國學 元氣 高明 國學書舍 2019-05-28

《道德經》:以無為之念,將兩者統一,才能專氣致柔。

《道德經》:以無為之念,將兩者統一,才能專氣致柔

讓人感到痛苦,是因為心有餘而力不足,大多數人都有這種深切的體會,因為我們的靈魂和肉體是處於分離的狀態。什麼叫做分離呢,就是說靈魂是具備著一定的高度,但是肉體是存在於俗世之中。

如果想讓兩者成為同一個高度,那麼需要收回我們的靈魂,符合我們肉體的地位,因為肉體顯得非常笨重,他無法和靈魂一起翱翔,無法一起到達同一個高度。

《道德經》:以無為之念,將兩者統一,才能專氣致柔

我們在這裡可以把靈魂比作人生的慾望和理想,但是我們的肉體就是現實,於是理想和現實之間有很大的一個差距,就是因為我們把慾望定得太高,讓靈魂處在很高的一個位置,但是肉體無法達到這個高度,所以說我們產生了痛苦,無奈而又彷徨。

在《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這是《道德經》中長而不宰這一篇章中的一句話,意思說:形神合二為一,能不分離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道德經》:以無為之念,將兩者統一,才能專氣致柔

這句話意思就說,聚精會神達到柔和,能像嬰兒一樣純真嗎?清除內心的私慾,能像明鏡一樣沒有瑕疵嗎?愛民治國,能不用智慧自然無為嗎?開合呼吸吐納,內心就能保持一種安寧嗎?高明通達,就能大智若愚嗎?

我們作為一個很聰明的生物,智商高於其他的生物,但正是因為這樣的一種聰明,讓我們的慾望更高,讓我們的靈魂能更加的追求慾望,但是脫離了肉體的束縛,所以為此感到懊惱和痛苦。

作為人類這一種生物,擁有情感體驗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事情,但是也是我們痛苦的來源,當慾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產生的落差一定會讓自己感到痛苦和失落。

《道德經》:以無為之念,將兩者統一,才能專氣致柔

在《道德經》中所說的專氣致柔,就是把自己的精神和元氣聚集起來,保持嬰兒柔軟的狀態。《道德經》中有幾次拿嬰兒舉例子,他覺得嬰兒處在一個柔弱的狀態,嬰兒無慾無求,他沒有很高的欲求,如果我們能夠保持嬰兒一樣的狀態才能夠長盛不衰。

《道德經》中就提出要像嬰兒一樣,無慾無為順應自然,不添加慾望的因素,一切無為而治,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這也是符合自然規律的。

《道德經》有這樣一句話: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持,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德經》:以無為之念,將兩者統一,才能專氣致柔

也就是說,生長萬物,養育萬物,生長而不佔有,養育卻沒有自持有功。滋潤萬物,卻沒有處在他們之上,自然無為才是最高的德行。

這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一個道理,我們要做到符合大道的規律,靈魂和肉體和諧統一,不要把自己慾望定得太高,做到無為而治,如溫柔的嬰兒一樣,內心通明,內心沒有瑕疵和慾念,也就沒有了痛苦。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您對這一篇國學智慧怎麼理解的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