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連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縱橫家始祖鬼谷子,都曾跟隨老子學道,汲取智慧。

老子的傳世哲學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還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魯迅先生說:“不讀《老子》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所以我們要抽空多讀讀這本書。我們若能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會越來越有福氣。一個人,讀懂了老子的這3句話,福報自然深厚。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連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縱橫家始祖鬼谷子,都曾跟隨老子學道,汲取智慧。

老子的傳世哲學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還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魯迅先生說:“不讀《老子》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所以我們要抽空多讀讀這本書。我們若能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會越來越有福氣。一個人,讀懂了老子的這3句話,福報自然深厚。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第八章

釋義: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

理解老子的這句箴言,要把握好三個關鍵點:何為善、水的品性、不爭。

第一,何為“上善”?即至善,最完美的德行,而不是指崇尚善良。什麼是真正的“善”?老子緊接著用“七個善”來解釋說明——“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即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連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縱橫家始祖鬼谷子,都曾跟隨老子學道,汲取智慧。

老子的傳世哲學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還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魯迅先生說:“不讀《老子》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所以我們要抽空多讀讀這本書。我們若能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會越來越有福氣。一個人,讀懂了老子的這3句話,福報自然深厚。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第八章

釋義: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

理解老子的這句箴言,要把握好三個關鍵點:何為善、水的品性、不爭。

第一,何為“上善”?即至善,最完美的德行,而不是指崇尚善良。什麼是真正的“善”?老子緊接著用“七個善”來解釋說明——“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即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第二,水的品性。水是避高趨下,有“謙下之德”,所以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包容萬象,海納百川。水是世界上最柔的東西,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以柔克剛。水能澤被萬物,洗滌汙淖,而不與萬物不爭名利,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它最接近於“道”。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所以孔子說:“水有九德,是故君子逢水必觀“。

第三,不爭。水不爭,而能以柔克剛,成為百谷王者;人不爭,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所以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實乃大爭;不爭,則天下人與之不爭。

我們若能深刻理解“善、水、不爭”的特徵,並將三者互相融會貫通,遵天道,學水性,行人事,則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無往而不利。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連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縱橫家始祖鬼谷子,都曾跟隨老子學道,汲取智慧。

老子的傳世哲學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還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魯迅先生說:“不讀《老子》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所以我們要抽空多讀讀這本書。我們若能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會越來越有福氣。一個人,讀懂了老子的這3句話,福報自然深厚。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第八章

釋義: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

理解老子的這句箴言,要把握好三個關鍵點:何為善、水的品性、不爭。

第一,何為“上善”?即至善,最完美的德行,而不是指崇尚善良。什麼是真正的“善”?老子緊接著用“七個善”來解釋說明——“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即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第二,水的品性。水是避高趨下,有“謙下之德”,所以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包容萬象,海納百川。水是世界上最柔的東西,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以柔克剛。水能澤被萬物,洗滌汙淖,而不與萬物不爭名利,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它最接近於“道”。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所以孔子說:“水有九德,是故君子逢水必觀“。

第三,不爭。水不爭,而能以柔克剛,成為百谷王者;人不爭,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所以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實乃大爭;不爭,則天下人與之不爭。

我們若能深刻理解“善、水、不爭”的特徵,並將三者互相融會貫通,遵天道,學水性,行人事,則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無往而不利。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2、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道德經》第五章

釋義:人說的話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把話留在心裡。

這句話結合《道德經》中的語境,本意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因為老子倡導“無為而治”的理念,無為而無不為。但是後來,這句話慢慢衍變成了對“多言”的勸告,告誡人們要少說閒話。如孔子所說的“中庸之道”,如鬼谷子所說的“言多必有數短之處”,甚至又產生了很多俗語:“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直言賈禍”等等。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連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縱橫家始祖鬼谷子,都曾跟隨老子學道,汲取智慧。

老子的傳世哲學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還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魯迅先生說:“不讀《老子》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所以我們要抽空多讀讀這本書。我們若能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會越來越有福氣。一個人,讀懂了老子的這3句話,福報自然深厚。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第八章

釋義: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

理解老子的這句箴言,要把握好三個關鍵點:何為善、水的品性、不爭。

第一,何為“上善”?即至善,最完美的德行,而不是指崇尚善良。什麼是真正的“善”?老子緊接著用“七個善”來解釋說明——“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即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第二,水的品性。水是避高趨下,有“謙下之德”,所以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包容萬象,海納百川。水是世界上最柔的東西,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以柔克剛。水能澤被萬物,洗滌汙淖,而不與萬物不爭名利,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它最接近於“道”。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所以孔子說:“水有九德,是故君子逢水必觀“。

第三,不爭。水不爭,而能以柔克剛,成為百谷王者;人不爭,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所以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實乃大爭;不爭,則天下人與之不爭。

我們若能深刻理解“善、水、不爭”的特徵,並將三者互相融會貫通,遵天道,學水性,行人事,則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無往而不利。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2、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道德經》第五章

釋義:人說的話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把話留在心裡。

這句話結合《道德經》中的語境,本意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因為老子倡導“無為而治”的理念,無為而無不為。但是後來,這句話慢慢衍變成了對“多言”的勸告,告誡人們要少說閒話。如孔子所說的“中庸之道”,如鬼谷子所說的“言多必有數短之處”,甚至又產生了很多俗語:“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直言賈禍”等等。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三寸不爛之舌可以榮身,也可以殺身,昔日蘇秦、楊修就是最好的例子。正如老子所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往往說話漂亮的人,不值得信賴,因為他們虛情假意,喜歡投機取巧,不懂裝懂。

做人要懂得內藏智慧,看透不說透,多說不如少說,少說不如好說,畢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能力並不是真聰明,真正的聰明是低調內涵,大智若愚,不鋒芒畢露,知其雄,守其雌,知其榮,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最後才能“藏者盛”。所以說,我們若能深刻理解老子的“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句話,福報自然深厚,福氣也會越來越多!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連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縱橫家始祖鬼谷子,都曾跟隨老子學道,汲取智慧。

老子的傳世哲學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還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魯迅先生說:“不讀《老子》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所以我們要抽空多讀讀這本書。我們若能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會越來越有福氣。一個人,讀懂了老子的這3句話,福報自然深厚。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第八章

釋義: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

理解老子的這句箴言,要把握好三個關鍵點:何為善、水的品性、不爭。

第一,何為“上善”?即至善,最完美的德行,而不是指崇尚善良。什麼是真正的“善”?老子緊接著用“七個善”來解釋說明——“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即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第二,水的品性。水是避高趨下,有“謙下之德”,所以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包容萬象,海納百川。水是世界上最柔的東西,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以柔克剛。水能澤被萬物,洗滌汙淖,而不與萬物不爭名利,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它最接近於“道”。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所以孔子說:“水有九德,是故君子逢水必觀“。

第三,不爭。水不爭,而能以柔克剛,成為百谷王者;人不爭,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所以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實乃大爭;不爭,則天下人與之不爭。

我們若能深刻理解“善、水、不爭”的特徵,並將三者互相融會貫通,遵天道,學水性,行人事,則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無往而不利。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2、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道德經》第五章

釋義:人說的話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把話留在心裡。

這句話結合《道德經》中的語境,本意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因為老子倡導“無為而治”的理念,無為而無不為。但是後來,這句話慢慢衍變成了對“多言”的勸告,告誡人們要少說閒話。如孔子所說的“中庸之道”,如鬼谷子所說的“言多必有數短之處”,甚至又產生了很多俗語:“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直言賈禍”等等。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三寸不爛之舌可以榮身,也可以殺身,昔日蘇秦、楊修就是最好的例子。正如老子所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往往說話漂亮的人,不值得信賴,因為他們虛情假意,喜歡投機取巧,不懂裝懂。

做人要懂得內藏智慧,看透不說透,多說不如少說,少說不如好說,畢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能力並不是真聰明,真正的聰明是低調內涵,大智若愚,不鋒芒畢露,知其雄,守其雌,知其榮,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最後才能“藏者盛”。所以說,我們若能深刻理解老子的“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句話,福報自然深厚,福氣也會越來越多!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3、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釋義:災禍啊,幸福依傍在它的裡面;幸福啊,災禍藏伏在它的裡面。

人世間的福與禍,常常是相互依存,互相轉化,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福氣過了頭就會走下坡路。世無常貴,事無常師,物極必反,世間沒有永恆的富貴,處事也沒有固定不變的準則。所以說,穩定、成功、幸福、福氣等等都是相對的,沒有一成不變的福與禍。

我們知道了福與禍的“天規”後,就該多存一份敬畏之心,遵守“惜福之道”,勝不驕,敗不餒,享用福氣而不放縱,正如曾國藩所說“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求缺惜福,花未全開月未圓”才是最佳人生境界。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連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縱橫家始祖鬼谷子,都曾跟隨老子學道,汲取智慧。

老子的傳世哲學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還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魯迅先生說:“不讀《老子》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所以我們要抽空多讀讀這本書。我們若能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會越來越有福氣。一個人,讀懂了老子的這3句話,福報自然深厚。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第八章

釋義: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

理解老子的這句箴言,要把握好三個關鍵點:何為善、水的品性、不爭。

第一,何為“上善”?即至善,最完美的德行,而不是指崇尚善良。什麼是真正的“善”?老子緊接著用“七個善”來解釋說明——“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即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第二,水的品性。水是避高趨下,有“謙下之德”,所以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包容萬象,海納百川。水是世界上最柔的東西,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以柔克剛。水能澤被萬物,洗滌汙淖,而不與萬物不爭名利,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它最接近於“道”。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所以孔子說:“水有九德,是故君子逢水必觀“。

第三,不爭。水不爭,而能以柔克剛,成為百谷王者;人不爭,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所以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實乃大爭;不爭,則天下人與之不爭。

我們若能深刻理解“善、水、不爭”的特徵,並將三者互相融會貫通,遵天道,學水性,行人事,則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無往而不利。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2、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道德經》第五章

釋義:人說的話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把話留在心裡。

這句話結合《道德經》中的語境,本意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因為老子倡導“無為而治”的理念,無為而無不為。但是後來,這句話慢慢衍變成了對“多言”的勸告,告誡人們要少說閒話。如孔子所說的“中庸之道”,如鬼谷子所說的“言多必有數短之處”,甚至又產生了很多俗語:“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直言賈禍”等等。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三寸不爛之舌可以榮身,也可以殺身,昔日蘇秦、楊修就是最好的例子。正如老子所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往往說話漂亮的人,不值得信賴,因為他們虛情假意,喜歡投機取巧,不懂裝懂。

做人要懂得內藏智慧,看透不說透,多說不如少說,少說不如好說,畢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能力並不是真聰明,真正的聰明是低調內涵,大智若愚,不鋒芒畢露,知其雄,守其雌,知其榮,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最後才能“藏者盛”。所以說,我們若能深刻理解老子的“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句話,福報自然深厚,福氣也會越來越多!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3、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釋義:災禍啊,幸福依傍在它的裡面;幸福啊,災禍藏伏在它的裡面。

人世間的福與禍,常常是相互依存,互相轉化,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福氣過了頭就會走下坡路。世無常貴,事無常師,物極必反,世間沒有永恆的富貴,處事也沒有固定不變的準則。所以說,穩定、成功、幸福、福氣等等都是相對的,沒有一成不變的福與禍。

我們知道了福與禍的“天規”後,就該多存一份敬畏之心,遵守“惜福之道”,勝不驕,敗不餒,享用福氣而不放縱,正如曾國藩所說“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求缺惜福,花未全開月未圓”才是最佳人生境界。

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

讀懂了老子的“福禍”哲學,我們也就讀懂了做人的道理。

人生順境時,我們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小心因為自己的狂妄自大、驕傲自滿,繼而由福轉禍;夫差、項羽、關羽就是最好的例子。人生逆境時,我們要懂得忍辱負重,磨練心智,鍛鍊本領,勤奮刻苦,方可變逆境為順境,由苦而甜,玉汝於成。

《太上感應篇》雲:“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即我們後天的行為,才是招致“福與禍”的根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多做積善積德的事情,才能最終收穫好的福報。而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以上三句箴言,就是幫助我們多積累福報的祕訣。所以說,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你會越來越有福氣。一個人,讀懂了老子的這3句話,福報自然越來越深厚!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您最欣賞老子的哪一句話呢?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動!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