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擁有這種心態,就是一種智慧,可以淡定而坦然

道德經 老子 國學書舍 2019-04-24

《道德經》:不要自恃功高,也是一種智慧,就是好的心態。

《道德經》:擁有這種心態,就是一種智慧,可以淡定而坦然

在道德經中,老子認為聖人悟懂了大道的心,沒有了分別之心,對於很多事情不會區別對待。用一種順其自然的狀態去對待,無所謂名利,淡然而又寧靜,不會有爭搶,不會有你爭我奪,這便是大道的智慧。

老子在第22章,聖人報一中,舉了一些例子,來闡述一個大道的規律。老子開篇說了這樣一句話: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道德經》:擁有這種心態,就是一種智慧,可以淡定而坦然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樹木長得捲曲不合規矩,反而會免除先伐之禍,屈就反而伸展,低窪反而充盈,破舊反而生出新的東西,老子拿樹木,水坑,這樣一些東西舉的一個例子。它反映的都是一個道理,不完美才是一種真正的完美,用低姿態活著才是最好的生存態度,委曲求全,不要求完美,反而能夠保全自己。以免受到外界的傷害,用低姿態反而不會招致橫禍,能夠安全的生存。

一個樹木,如果傲然挺立,不畏嚴寒,反而容易招致雷電的暴虐,但是像柳樹一樣保持一個低姿態,左右搖擺,能夠保持一個平衡,不會受損,反而能夠長久。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

《道德經》:擁有這種心態,就是一種智慧,可以淡定而坦然

所以聖人掌握了萬事歸一的法則,可以治理天下,不單憑自己所見的,反而能夠看得清楚,沒有自以為是,反而能夠受人尊敬,沒有自高自大,反而能夠長久。這就是老子所強調的大道的智慧,德是道的一種體現,體現出了道的無形無為。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古人所說的曲則全的道理,也並不是一句空話,對於辯證法對立統一的這種規律,誠心誠意的去追尋,就是古人常說的自然的道理。

老子認為,古代的人所說的曲則全,枉則直,也是一種做人的智慧,並不是說空口無憑說出來的。在現代這樣一個社會中來說,這句話更是符合這樣的一個道理。有的時候學會圓潤,學會通融,反而能保全自己最好的一個名聲。

《道德經》:擁有這種心態,就是一種智慧,可以淡定而坦然

如果一個人太過於直接,太過於直性子,反而沒有那些懂得圓潤通融的人混得風生水起。對於所有人來說,當你懂得低調謙虛的時候,反而能夠保全自己,這是委曲求全的一種心態。

得到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他們都懂得低調和謙遜的狀態,他們的眼裡沒有說光是看到自己,自然也就沒有任何東西遮擋,內心自然也會清澈明亮。什麼東西都能看得見,聖人也沒有等級觀念,自然也沒有善惡是非的標準,沒有出現對錯的時候也沒有出現善惡

《道德經》:擁有這種心態,就是一種智慧,可以淡定而坦然

對於自己的成績沒有炫耀,沒有誇耀,沒有自恃功高,也不會驕傲,這樣和別人處事的時候,才是一種最好的狀態。但是普通人容易犯這樣的一個機會,生活中大多數人有一點功勞的時候就自視甚高,這個就是不懂得曲則全的一個道理,最後的結果,最後就是讓別人厭煩。

無法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別人的敬佩,一個人只有通過一個長久的智慧,得到別人長久信任的時候,他才能有一個更好的成績,一時的功過,並不足以說明什麼,長久的樹立一個好的狀態才是人生的智慧。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你對這句話怎麼看的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