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

文 / 鋇鈮

和他們的大哥哥大姐姐相比,00後更喜歡國貨。騰訊在2018年發佈的《00後研究報告》顯示,超過一半00後認為國產品牌更具優勢。

然而就在幾年前,國貨遠得不到這樣的待遇,相反還飽受“歧視”。原因也很簡單,當時國內普遍有一個潛規則:同一個品牌、同樣是產自中國的產品,出口國外的比內銷國內的質量更好。

甚至還有網友做過實驗:分別在國外和國內購買了一雙鞋,同品牌同型號同產地,然後兩雙球鞋輪流穿,在同等“折磨”下,半年後,國內買的已經出現明顯破損,國外購買的卻沒有出現問題。

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別對待”呢?


"

文 / 鋇鈮

和他們的大哥哥大姐姐相比,00後更喜歡國貨。騰訊在2018年發佈的《00後研究報告》顯示,超過一半00後認為國產品牌更具優勢。

然而就在幾年前,國貨遠得不到這樣的待遇,相反還飽受“歧視”。原因也很簡單,當時國內普遍有一個潛規則:同一個品牌、同樣是產自中國的產品,出口國外的比內銷國內的質量更好。

甚至還有網友做過實驗:分別在國外和國內購買了一雙鞋,同品牌同型號同產地,然後兩雙球鞋輪流穿,在同等“折磨”下,半年後,國內買的已經出現明顯破損,國外購買的卻沒有出現問題。

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別對待”呢?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改革開放伊始,中國憑藉人口紅利,依靠外貿開始了致富的第一步,成為了像“亞洲四小龍”那樣出口導向型的國家。

與此同時,國內發展需要的先進設備,又要依靠外匯從國外進口,兩個作用疊加下,“出口創匯”成了大部分製造企業的第一要務。

彼時為了賺取更多外匯,這些企業往往會優先滿足國外客戶的高要求。其結果就是,從生產端,業內開始盛行一流產品供給國外,二流產品內銷國內的“潛規則”。

於是,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眾多產品雖然均為“中國製造”,但其中最優質產品,卻並不在國內銷售,而是被直接運送至國外市場銷售,有些深知“內情”的人,就往往會想辦法找人從國外“代購”國貨。

中國市場也由此成了一個“質量窪地”。而這也在國內消費者心中,埋下了對國產產品質疑的種子。


"

文 / 鋇鈮

和他們的大哥哥大姐姐相比,00後更喜歡國貨。騰訊在2018年發佈的《00後研究報告》顯示,超過一半00後認為國產品牌更具優勢。

然而就在幾年前,國貨遠得不到這樣的待遇,相反還飽受“歧視”。原因也很簡單,當時國內普遍有一個潛規則:同一個品牌、同樣是產自中國的產品,出口國外的比內銷國內的質量更好。

甚至還有網友做過實驗:分別在國外和國內購買了一雙鞋,同品牌同型號同產地,然後兩雙球鞋輪流穿,在同等“折磨”下,半年後,國內買的已經出現明顯破損,國外購買的卻沒有出現問題。

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別對待”呢?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改革開放伊始,中國憑藉人口紅利,依靠外貿開始了致富的第一步,成為了像“亞洲四小龍”那樣出口導向型的國家。

與此同時,國內發展需要的先進設備,又要依靠外匯從國外進口,兩個作用疊加下,“出口創匯”成了大部分製造企業的第一要務。

彼時為了賺取更多外匯,這些企業往往會優先滿足國外客戶的高要求。其結果就是,從生產端,業內開始盛行一流產品供給國外,二流產品內銷國內的“潛規則”。

於是,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眾多產品雖然均為“中國製造”,但其中最優質產品,卻並不在國內銷售,而是被直接運送至國外市場銷售,有些深知“內情”的人,就往往會想辦法找人從國外“代購”國貨。

中國市場也由此成了一個“質量窪地”。而這也在國內消費者心中,埋下了對國產產品質疑的種子。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2017年,人民日報曾刊登題為《我們成了質量窪地嗎?》的文章,明確點出當時存在於企業對品牌外銷內銷的兩個標準、兩條生產線的問題。

"

文 / 鋇鈮

和他們的大哥哥大姐姐相比,00後更喜歡國貨。騰訊在2018年發佈的《00後研究報告》顯示,超過一半00後認為國產品牌更具優勢。

然而就在幾年前,國貨遠得不到這樣的待遇,相反還飽受“歧視”。原因也很簡單,當時國內普遍有一個潛規則:同一個品牌、同樣是產自中國的產品,出口國外的比內銷國內的質量更好。

甚至還有網友做過實驗:分別在國外和國內購買了一雙鞋,同品牌同型號同產地,然後兩雙球鞋輪流穿,在同等“折磨”下,半年後,國內買的已經出現明顯破損,國外購買的卻沒有出現問題。

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別對待”呢?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改革開放伊始,中國憑藉人口紅利,依靠外貿開始了致富的第一步,成為了像“亞洲四小龍”那樣出口導向型的國家。

與此同時,國內發展需要的先進設備,又要依靠外匯從國外進口,兩個作用疊加下,“出口創匯”成了大部分製造企業的第一要務。

彼時為了賺取更多外匯,這些企業往往會優先滿足國外客戶的高要求。其結果就是,從生產端,業內開始盛行一流產品供給國外,二流產品內銷國內的“潛規則”。

於是,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眾多產品雖然均為“中國製造”,但其中最優質產品,卻並不在國內銷售,而是被直接運送至國外市場銷售,有些深知“內情”的人,就往往會想辦法找人從國外“代購”國貨。

中國市場也由此成了一個“質量窪地”。而這也在國內消費者心中,埋下了對國產產品質疑的種子。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2017年,人民日報曾刊登題為《我們成了質量窪地嗎?》的文章,明確點出當時存在於企業對品牌外銷內銷的兩個標準、兩條生產線的問題。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人民日報的發佈時間點耐人尋味。

2017年中國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基本相當於1975年的美國、1980年的日本和1990年的韓國水平。當時,這些國家都迎來了消費需求的爆發。

據美、日、韓的發展經驗,消費升級基本可以分為4個階段:

1.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消費以“吃穿”為代表的非耐用品為主,處於解決溫飽的階段;2.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消費逐漸升級為以房子和車子為代表的耐用消費品,在溫飽基礎上,開始強調品質的重要性;3.人均GDP超過9000美元,耐用品消費增速放緩,服務消費開始佔據主導,人們更加追求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個性化;4.而當人均GDP達到12000美元,就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進入到第四消費階段,消費需求進一步昇華至精神上的富裕;


而這一年的中國正處於第三階段,大消費時代呼之欲出。而實際上,從2015年開始,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內需消費就成為了核心馬車嶄露頭角。

在此背景下,企業長期以來出口導向型的生產思維也發生了改變。

最典型的轉型,就是企業的生產重心由外轉內,以國內市場為基準,充分滿足國內消費升級的需要。


"

文 / 鋇鈮

和他們的大哥哥大姐姐相比,00後更喜歡國貨。騰訊在2018年發佈的《00後研究報告》顯示,超過一半00後認為國產品牌更具優勢。

然而就在幾年前,國貨遠得不到這樣的待遇,相反還飽受“歧視”。原因也很簡單,當時國內普遍有一個潛規則:同一個品牌、同樣是產自中國的產品,出口國外的比內銷國內的質量更好。

甚至還有網友做過實驗:分別在國外和國內購買了一雙鞋,同品牌同型號同產地,然後兩雙球鞋輪流穿,在同等“折磨”下,半年後,國內買的已經出現明顯破損,國外購買的卻沒有出現問題。

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別對待”呢?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改革開放伊始,中國憑藉人口紅利,依靠外貿開始了致富的第一步,成為了像“亞洲四小龍”那樣出口導向型的國家。

與此同時,國內發展需要的先進設備,又要依靠外匯從國外進口,兩個作用疊加下,“出口創匯”成了大部分製造企業的第一要務。

彼時為了賺取更多外匯,這些企業往往會優先滿足國外客戶的高要求。其結果就是,從生產端,業內開始盛行一流產品供給國外,二流產品內銷國內的“潛規則”。

於是,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眾多產品雖然均為“中國製造”,但其中最優質產品,卻並不在國內銷售,而是被直接運送至國外市場銷售,有些深知“內情”的人,就往往會想辦法找人從國外“代購”國貨。

中國市場也由此成了一個“質量窪地”。而這也在國內消費者心中,埋下了對國產產品質疑的種子。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2017年,人民日報曾刊登題為《我們成了質量窪地嗎?》的文章,明確點出當時存在於企業對品牌外銷內銷的兩個標準、兩條生產線的問題。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人民日報的發佈時間點耐人尋味。

2017年中國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基本相當於1975年的美國、1980年的日本和1990年的韓國水平。當時,這些國家都迎來了消費需求的爆發。

據美、日、韓的發展經驗,消費升級基本可以分為4個階段:

1.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消費以“吃穿”為代表的非耐用品為主,處於解決溫飽的階段;2.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消費逐漸升級為以房子和車子為代表的耐用消費品,在溫飽基礎上,開始強調品質的重要性;3.人均GDP超過9000美元,耐用品消費增速放緩,服務消費開始佔據主導,人們更加追求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個性化;4.而當人均GDP達到12000美元,就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進入到第四消費階段,消費需求進一步昇華至精神上的富裕;


而這一年的中國正處於第三階段,大消費時代呼之欲出。而實際上,從2015年開始,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內需消費就成為了核心馬車嶄露頭角。

在此背景下,企業長期以來出口導向型的生產思維也發生了改變。

最典型的轉型,就是企業的生產重心由外轉內,以國內市場為基準,充分滿足國內消費升級的需要。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另一種轉型方式,是企業主動填平“質量窪地”,不管是面對全球市場還是國內市場,都以國際標準要求自己,拒絕做二流產品。

這個轉型其實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具全球視野和格局。

事實證明,這也成了中國企業全球化戰略的制勝法寶。

根據2019年BrandZ發佈的中國出海品牌50強榜單,以華為、聯想、小米為首的電子消費產品首當其衝,其中華為以1862分的得分超越聯想(1698分)成為中國出海品牌50強中的“最強”品牌,成長率達22%。

"

文 / 鋇鈮

和他們的大哥哥大姐姐相比,00後更喜歡國貨。騰訊在2018年發佈的《00後研究報告》顯示,超過一半00後認為國產品牌更具優勢。

然而就在幾年前,國貨遠得不到這樣的待遇,相反還飽受“歧視”。原因也很簡單,當時國內普遍有一個潛規則:同一個品牌、同樣是產自中國的產品,出口國外的比內銷國內的質量更好。

甚至還有網友做過實驗:分別在國外和國內購買了一雙鞋,同品牌同型號同產地,然後兩雙球鞋輪流穿,在同等“折磨”下,半年後,國內買的已經出現明顯破損,國外購買的卻沒有出現問題。

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別對待”呢?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改革開放伊始,中國憑藉人口紅利,依靠外貿開始了致富的第一步,成為了像“亞洲四小龍”那樣出口導向型的國家。

與此同時,國內發展需要的先進設備,又要依靠外匯從國外進口,兩個作用疊加下,“出口創匯”成了大部分製造企業的第一要務。

彼時為了賺取更多外匯,這些企業往往會優先滿足國外客戶的高要求。其結果就是,從生產端,業內開始盛行一流產品供給國外,二流產品內銷國內的“潛規則”。

於是,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眾多產品雖然均為“中國製造”,但其中最優質產品,卻並不在國內銷售,而是被直接運送至國外市場銷售,有些深知“內情”的人,就往往會想辦法找人從國外“代購”國貨。

中國市場也由此成了一個“質量窪地”。而這也在國內消費者心中,埋下了對國產產品質疑的種子。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2017年,人民日報曾刊登題為《我們成了質量窪地嗎?》的文章,明確點出當時存在於企業對品牌外銷內銷的兩個標準、兩條生產線的問題。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人民日報的發佈時間點耐人尋味。

2017年中國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基本相當於1975年的美國、1980年的日本和1990年的韓國水平。當時,這些國家都迎來了消費需求的爆發。

據美、日、韓的發展經驗,消費升級基本可以分為4個階段:

1.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消費以“吃穿”為代表的非耐用品為主,處於解決溫飽的階段;2.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消費逐漸升級為以房子和車子為代表的耐用消費品,在溫飽基礎上,開始強調品質的重要性;3.人均GDP超過9000美元,耐用品消費增速放緩,服務消費開始佔據主導,人們更加追求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個性化;4.而當人均GDP達到12000美元,就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進入到第四消費階段,消費需求進一步昇華至精神上的富裕;


而這一年的中國正處於第三階段,大消費時代呼之欲出。而實際上,從2015年開始,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內需消費就成為了核心馬車嶄露頭角。

在此背景下,企業長期以來出口導向型的生產思維也發生了改變。

最典型的轉型,就是企業的生產重心由外轉內,以國內市場為基準,充分滿足國內消費升級的需要。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另一種轉型方式,是企業主動填平“質量窪地”,不管是面對全球市場還是國內市場,都以國際標準要求自己,拒絕做二流產品。

這個轉型其實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具全球視野和格局。

事實證明,這也成了中國企業全球化戰略的制勝法寶。

根據2019年BrandZ發佈的中國出海品牌50強榜單,以華為、聯想、小米為首的電子消費產品首當其衝,其中華為以1862分的得分超越聯想(1698分)成為中國出海品牌50強中的“最強”品牌,成長率達22%。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榜單


華為從幕後到臺前開始做手機,對品質的定位一直是超高標準。2018年華為光在研發上就支出人民幣1015億元,而在這十年累計研發投入已經超過人民幣4850億元。

根據歐盟報告顯示,華為2018年研發投入排名全球第五,中國企業中排名第一。

因此,儘管華為在過去一年裡紛爭不斷,但其在2018年智能手機發貨量(含榮耀)卻已突破2億臺,這個成績充分證明了一流標準下的華為,雖有干擾卻不會被牽制。

而大疆就更為簡單粗暴。創立於2006年的大疆,只用了不到12年,就成為全球無人機市場的領導者。在全球規模最大、競爭最激烈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美國,大疆在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0%。在全球無人機市場佔有率達80%左右。

而它們的“訣竅”也很簡單,大疆創始人汪滔曾說:“不管是生產50臺產品,還是5萬臺產品,我們已經不習慣去做一個二流產品。”

"

文 / 鋇鈮

和他們的大哥哥大姐姐相比,00後更喜歡國貨。騰訊在2018年發佈的《00後研究報告》顯示,超過一半00後認為國產品牌更具優勢。

然而就在幾年前,國貨遠得不到這樣的待遇,相反還飽受“歧視”。原因也很簡單,當時國內普遍有一個潛規則:同一個品牌、同樣是產自中國的產品,出口國外的比內銷國內的質量更好。

甚至還有網友做過實驗:分別在國外和國內購買了一雙鞋,同品牌同型號同產地,然後兩雙球鞋輪流穿,在同等“折磨”下,半年後,國內買的已經出現明顯破損,國外購買的卻沒有出現問題。

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別對待”呢?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改革開放伊始,中國憑藉人口紅利,依靠外貿開始了致富的第一步,成為了像“亞洲四小龍”那樣出口導向型的國家。

與此同時,國內發展需要的先進設備,又要依靠外匯從國外進口,兩個作用疊加下,“出口創匯”成了大部分製造企業的第一要務。

彼時為了賺取更多外匯,這些企業往往會優先滿足國外客戶的高要求。其結果就是,從生產端,業內開始盛行一流產品供給國外,二流產品內銷國內的“潛規則”。

於是,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眾多產品雖然均為“中國製造”,但其中最優質產品,卻並不在國內銷售,而是被直接運送至國外市場銷售,有些深知“內情”的人,就往往會想辦法找人從國外“代購”國貨。

中國市場也由此成了一個“質量窪地”。而這也在國內消費者心中,埋下了對國產產品質疑的種子。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2017年,人民日報曾刊登題為《我們成了質量窪地嗎?》的文章,明確點出當時存在於企業對品牌外銷內銷的兩個標準、兩條生產線的問題。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人民日報的發佈時間點耐人尋味。

2017年中國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基本相當於1975年的美國、1980年的日本和1990年的韓國水平。當時,這些國家都迎來了消費需求的爆發。

據美、日、韓的發展經驗,消費升級基本可以分為4個階段:

1.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消費以“吃穿”為代表的非耐用品為主,處於解決溫飽的階段;2.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消費逐漸升級為以房子和車子為代表的耐用消費品,在溫飽基礎上,開始強調品質的重要性;3.人均GDP超過9000美元,耐用品消費增速放緩,服務消費開始佔據主導,人們更加追求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個性化;4.而當人均GDP達到12000美元,就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進入到第四消費階段,消費需求進一步昇華至精神上的富裕;


而這一年的中國正處於第三階段,大消費時代呼之欲出。而實際上,從2015年開始,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內需消費就成為了核心馬車嶄露頭角。

在此背景下,企業長期以來出口導向型的生產思維也發生了改變。

最典型的轉型,就是企業的生產重心由外轉內,以國內市場為基準,充分滿足國內消費升級的需要。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另一種轉型方式,是企業主動填平“質量窪地”,不管是面對全球市場還是國內市場,都以國際標準要求自己,拒絕做二流產品。

這個轉型其實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具全球視野和格局。

事實證明,這也成了中國企業全球化戰略的制勝法寶。

根據2019年BrandZ發佈的中國出海品牌50強榜單,以華為、聯想、小米為首的電子消費產品首當其衝,其中華為以1862分的得分超越聯想(1698分)成為中國出海品牌50強中的“最強”品牌,成長率達22%。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榜單


華為從幕後到臺前開始做手機,對品質的定位一直是超高標準。2018年華為光在研發上就支出人民幣1015億元,而在這十年累計研發投入已經超過人民幣4850億元。

根據歐盟報告顯示,華為2018年研發投入排名全球第五,中國企業中排名第一。

因此,儘管華為在過去一年裡紛爭不斷,但其在2018年智能手機發貨量(含榮耀)卻已突破2億臺,這個成績充分證明了一流標準下的華為,雖有干擾卻不會被牽制。

而大疆就更為簡單粗暴。創立於2006年的大疆,只用了不到12年,就成為全球無人機市場的領導者。在全球規模最大、競爭最激烈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美國,大疆在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0%。在全球無人機市場佔有率達80%左右。

而它們的“訣竅”也很簡單,大疆創始人汪滔曾說:“不管是生產50臺產品,還是5萬臺產品,我們已經不習慣去做一個二流產品。”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到了今天,要消除國內消費者對於“一流外銷,二流內銷”的記憶,同時更好地實現“出海”,中國企業最終還是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產品標準。

以剛過去的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為例,就發生了一次因翻譯而引起的誤會。

論壇上,蒙牛CEO盧敏放分享了品牌發展國際化業務經驗與體會,當場主持人向盧敏放提問“是否已克服2008年乳業質量危機後消費者對中國乳品形成的偏見?”

盧敏放表示,“The main reason is that we always want to go there with the best product, the premium product, high quality innovation, so that change the perspective. (翻譯:我們總是希望向當地展示最好的,最高端的和高水平創新的產品,由此來改變他們對中國產品的偏見。)”


"

文 / 鋇鈮

和他們的大哥哥大姐姐相比,00後更喜歡國貨。騰訊在2018年發佈的《00後研究報告》顯示,超過一半00後認為國產品牌更具優勢。

然而就在幾年前,國貨遠得不到這樣的待遇,相反還飽受“歧視”。原因也很簡單,當時國內普遍有一個潛規則:同一個品牌、同樣是產自中國的產品,出口國外的比內銷國內的質量更好。

甚至還有網友做過實驗:分別在國外和國內購買了一雙鞋,同品牌同型號同產地,然後兩雙球鞋輪流穿,在同等“折磨”下,半年後,國內買的已經出現明顯破損,國外購買的卻沒有出現問題。

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別對待”呢?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改革開放伊始,中國憑藉人口紅利,依靠外貿開始了致富的第一步,成為了像“亞洲四小龍”那樣出口導向型的國家。

與此同時,國內發展需要的先進設備,又要依靠外匯從國外進口,兩個作用疊加下,“出口創匯”成了大部分製造企業的第一要務。

彼時為了賺取更多外匯,這些企業往往會優先滿足國外客戶的高要求。其結果就是,從生產端,業內開始盛行一流產品供給國外,二流產品內銷國內的“潛規則”。

於是,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眾多產品雖然均為“中國製造”,但其中最優質產品,卻並不在國內銷售,而是被直接運送至國外市場銷售,有些深知“內情”的人,就往往會想辦法找人從國外“代購”國貨。

中國市場也由此成了一個“質量窪地”。而這也在國內消費者心中,埋下了對國產產品質疑的種子。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2017年,人民日報曾刊登題為《我們成了質量窪地嗎?》的文章,明確點出當時存在於企業對品牌外銷內銷的兩個標準、兩條生產線的問題。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人民日報的發佈時間點耐人尋味。

2017年中國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基本相當於1975年的美國、1980年的日本和1990年的韓國水平。當時,這些國家都迎來了消費需求的爆發。

據美、日、韓的發展經驗,消費升級基本可以分為4個階段:

1.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消費以“吃穿”為代表的非耐用品為主,處於解決溫飽的階段;2.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消費逐漸升級為以房子和車子為代表的耐用消費品,在溫飽基礎上,開始強調品質的重要性;3.人均GDP超過9000美元,耐用品消費增速放緩,服務消費開始佔據主導,人們更加追求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個性化;4.而當人均GDP達到12000美元,就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進入到第四消費階段,消費需求進一步昇華至精神上的富裕;


而這一年的中國正處於第三階段,大消費時代呼之欲出。而實際上,從2015年開始,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內需消費就成為了核心馬車嶄露頭角。

在此背景下,企業長期以來出口導向型的生產思維也發生了改變。

最典型的轉型,就是企業的生產重心由外轉內,以國內市場為基準,充分滿足國內消費升級的需要。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另一種轉型方式,是企業主動填平“質量窪地”,不管是面對全球市場還是國內市場,都以國際標準要求自己,拒絕做二流產品。

這個轉型其實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具全球視野和格局。

事實證明,這也成了中國企業全球化戰略的制勝法寶。

根據2019年BrandZ發佈的中國出海品牌50強榜單,以華為、聯想、小米為首的電子消費產品首當其衝,其中華為以1862分的得分超越聯想(1698分)成為中國出海品牌50強中的“最強”品牌,成長率達22%。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榜單


華為從幕後到臺前開始做手機,對品質的定位一直是超高標準。2018年華為光在研發上就支出人民幣1015億元,而在這十年累計研發投入已經超過人民幣4850億元。

根據歐盟報告顯示,華為2018年研發投入排名全球第五,中國企業中排名第一。

因此,儘管華為在過去一年裡紛爭不斷,但其在2018年智能手機發貨量(含榮耀)卻已突破2億臺,這個成績充分證明了一流標準下的華為,雖有干擾卻不會被牽制。

而大疆就更為簡單粗暴。創立於2006年的大疆,只用了不到12年,就成為全球無人機市場的領導者。在全球規模最大、競爭最激烈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美國,大疆在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0%。在全球無人機市場佔有率達80%左右。

而它們的“訣竅”也很簡單,大疆創始人汪滔曾說:“不管是生產50臺產品,還是5萬臺產品,我們已經不習慣去做一個二流產品。”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到了今天,要消除國內消費者對於“一流外銷,二流內銷”的記憶,同時更好地實現“出海”,中國企業最終還是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產品標準。

以剛過去的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為例,就發生了一次因翻譯而引起的誤會。

論壇上,蒙牛CEO盧敏放分享了品牌發展國際化業務經驗與體會,當場主持人向盧敏放提問“是否已克服2008年乳業質量危機後消費者對中國乳品形成的偏見?”

盧敏放表示,“The main reason is that we always want to go there with the best product, the premium product, high quality innovation, so that change the perspective. (翻譯:我們總是希望向當地展示最好的,最高端的和高水平創新的產品,由此來改變他們對中國產品的偏見。)”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沒想到,當上述內容被翻譯成中文後,在網絡上引發了蒙牛是不是對國內與國外市場區別對待的爭論。

從當時蒙牛CEO盧敏放回答的場合來看,他回答的目的性很明確,就是為了給境外市場消費者建立信任,但這並不代表留給國內市場的產品就是不好的,這其中就存在一個典型的邏輯誤區。

而部分讀者會有這樣的解讀,正是因為曾經存在的“質量窪地”現象,導致國內消費者的信心受損。

品牌“走出去”意味著企業在科研、技術、法律等方面,都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從而達到全球化的標準,這個要求並不是針對國外市場,這是實現國內外市場的統一標準,企業理當為市場提供同等優質的產品,重建消費者的信任。

蒙牛對此也表示在品牌全球化發展中,達到全球化標準品質的同時,也一直堅持著“三同”原則,這分別為:同線、同標、同質。是指對於內外銷產品在同一生產線、按相同的標準生產,從而達到相同的質量水平。


"

文 / 鋇鈮

和他們的大哥哥大姐姐相比,00後更喜歡國貨。騰訊在2018年發佈的《00後研究報告》顯示,超過一半00後認為國產品牌更具優勢。

然而就在幾年前,國貨遠得不到這樣的待遇,相反還飽受“歧視”。原因也很簡單,當時國內普遍有一個潛規則:同一個品牌、同樣是產自中國的產品,出口國外的比內銷國內的質量更好。

甚至還有網友做過實驗:分別在國外和國內購買了一雙鞋,同品牌同型號同產地,然後兩雙球鞋輪流穿,在同等“折磨”下,半年後,國內買的已經出現明顯破損,國外購買的卻沒有出現問題。

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別對待”呢?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改革開放伊始,中國憑藉人口紅利,依靠外貿開始了致富的第一步,成為了像“亞洲四小龍”那樣出口導向型的國家。

與此同時,國內發展需要的先進設備,又要依靠外匯從國外進口,兩個作用疊加下,“出口創匯”成了大部分製造企業的第一要務。

彼時為了賺取更多外匯,這些企業往往會優先滿足國外客戶的高要求。其結果就是,從生產端,業內開始盛行一流產品供給國外,二流產品內銷國內的“潛規則”。

於是,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眾多產品雖然均為“中國製造”,但其中最優質產品,卻並不在國內銷售,而是被直接運送至國外市場銷售,有些深知“內情”的人,就往往會想辦法找人從國外“代購”國貨。

中國市場也由此成了一個“質量窪地”。而這也在國內消費者心中,埋下了對國產產品質疑的種子。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2017年,人民日報曾刊登題為《我們成了質量窪地嗎?》的文章,明確點出當時存在於企業對品牌外銷內銷的兩個標準、兩條生產線的問題。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人民日報的發佈時間點耐人尋味。

2017年中國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基本相當於1975年的美國、1980年的日本和1990年的韓國水平。當時,這些國家都迎來了消費需求的爆發。

據美、日、韓的發展經驗,消費升級基本可以分為4個階段:

1.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消費以“吃穿”為代表的非耐用品為主,處於解決溫飽的階段;2.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消費逐漸升級為以房子和車子為代表的耐用消費品,在溫飽基礎上,開始強調品質的重要性;3.人均GDP超過9000美元,耐用品消費增速放緩,服務消費開始佔據主導,人們更加追求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個性化;4.而當人均GDP達到12000美元,就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進入到第四消費階段,消費需求進一步昇華至精神上的富裕;


而這一年的中國正處於第三階段,大消費時代呼之欲出。而實際上,從2015年開始,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內需消費就成為了核心馬車嶄露頭角。

在此背景下,企業長期以來出口導向型的生產思維也發生了改變。

最典型的轉型,就是企業的生產重心由外轉內,以國內市場為基準,充分滿足國內消費升級的需要。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另一種轉型方式,是企業主動填平“質量窪地”,不管是面對全球市場還是國內市場,都以國際標準要求自己,拒絕做二流產品。

這個轉型其實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具全球視野和格局。

事實證明,這也成了中國企業全球化戰略的制勝法寶。

根據2019年BrandZ發佈的中國出海品牌50強榜單,以華為、聯想、小米為首的電子消費產品首當其衝,其中華為以1862分的得分超越聯想(1698分)成為中國出海品牌50強中的“最強”品牌,成長率達22%。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榜單


華為從幕後到臺前開始做手機,對品質的定位一直是超高標準。2018年華為光在研發上就支出人民幣1015億元,而在這十年累計研發投入已經超過人民幣4850億元。

根據歐盟報告顯示,華為2018年研發投入排名全球第五,中國企業中排名第一。

因此,儘管華為在過去一年裡紛爭不斷,但其在2018年智能手機發貨量(含榮耀)卻已突破2億臺,這個成績充分證明了一流標準下的華為,雖有干擾卻不會被牽制。

而大疆就更為簡單粗暴。創立於2006年的大疆,只用了不到12年,就成為全球無人機市場的領導者。在全球規模最大、競爭最激烈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美國,大疆在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0%。在全球無人機市場佔有率達80%左右。

而它們的“訣竅”也很簡單,大疆創始人汪滔曾說:“不管是生產50臺產品,還是5萬臺產品,我們已經不習慣去做一個二流產品。”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到了今天,要消除國內消費者對於“一流外銷,二流內銷”的記憶,同時更好地實現“出海”,中國企業最終還是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產品標準。

以剛過去的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為例,就發生了一次因翻譯而引起的誤會。

論壇上,蒙牛CEO盧敏放分享了品牌發展國際化業務經驗與體會,當場主持人向盧敏放提問“是否已克服2008年乳業質量危機後消費者對中國乳品形成的偏見?”

盧敏放表示,“The main reason is that we always want to go there with the best product, the premium product, high quality innovation, so that change the perspective. (翻譯:我們總是希望向當地展示最好的,最高端的和高水平創新的產品,由此來改變他們對中國產品的偏見。)”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沒想到,當上述內容被翻譯成中文後,在網絡上引發了蒙牛是不是對國內與國外市場區別對待的爭論。

從當時蒙牛CEO盧敏放回答的場合來看,他回答的目的性很明確,就是為了給境外市場消費者建立信任,但這並不代表留給國內市場的產品就是不好的,這其中就存在一個典型的邏輯誤區。

而部分讀者會有這樣的解讀,正是因為曾經存在的“質量窪地”現象,導致國內消費者的信心受損。

品牌“走出去”意味著企業在科研、技術、法律等方面,都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從而達到全球化的標準,這個要求並不是針對國外市場,這是實現國內外市場的統一標準,企業理當為市場提供同等優質的產品,重建消費者的信任。

蒙牛對此也表示在品牌全球化發展中,達到全球化標準品質的同時,也一直堅持著“三同”原則,這分別為:同線、同標、同質。是指對於內外銷產品在同一生產線、按相同的標準生產,從而達到相同的質量水平。


誰說同一件國貨,內銷的不如出口的?| 品牌新事



而在2019年BrandZ發佈的“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中,蒙牛以67.6億美元(約460億元人民幣)的品牌價值,位居榜單第27位,同時還入選品牌貢獻榜第1名,這是對2018年蒙牛推動品牌建設的認可。

最後,正如本次達沃斯論壇的主題一樣,全球化的領導力的另一面,就是企業以全球為導向,領導自身的發展,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一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