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消失在中國的老品種

相對於雜交水稻,自留種的老品種大米,大多統稱為常規稻。

水稻是中國人飲食的主角,早在70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了水稻種植,伴隨著中華民族的誕生和遷徙,崛起和苦難。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曾經存在著上千個水稻品種。

1972年,袁隆平院士從海南島上的一株天然野生稻中培育出了雜交水稻。1975 年雜交水稻在我國各省市始種,從此,迅速佔領南方的稻田,傳統水稻品種在夾縫中艱難生存,幾近消失。

水稻只是一個縮影,這樣的命運幾乎發生在整個中國農業。從20世紀至今,已有75%的農作物品種都已經消失在我們的餐桌上。

黃豆,中國是大豆的故鄉,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一度處於世界壟斷地位。1996年年我國取消進口配額,放開大豆市場,我國成為轉基因大豆的淨進口國。如今,中國的大豆消費量的87%都來自國外轉基因大豆。

玉米,在中國已經有了四百多年的種植歷史,是我國僅次於水稻、小麥的第三大糧食物種,卻是目前農民留種率最低的農作物,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數據顯示,2014年玉米的留種率已經不到1%。

以高產、個大、抗蟲、耐運輸為目的培育出來的商品性蔬糧品種,大多采用雜交技術,綜合具有優勢的兩個親本而形成的第一代種子。然而,雜交品種的作物,往往第二代便會產生性狀分離現象,所以幾乎不能傳代留種。

這種幾千年來的育種方式,隨著雜交種子迅速佔領農業而丟失,如今的農民,已經沒有一粒屬於自己的種子了。

常規品種本身是通過自然規律生長出來的種子,通過不斷的選育留種,能保持穩定的優勢性狀,且不斷適應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具有一方水土特性,也早已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中了。

這場農作物的品種之戰,大多以老品種的退位收場。以商品性為主導的新品種,犧牲著口感,威脅著安全,破壞在地化的生態平衡,一次次挑戰著速度與產量,登上了每個中國人的餐桌。

但這樣的食物真的是我們今天想要的嗎?

▲米易貢米,遺落民間的自留種(圖:原鄉味覺)

2、留種,留住我們的根

小的時候,母親每年總會將地裡最大最漂亮的瓜果蔬菜留著做種,每到秋冬季節,灰褐色的土坯牆上,總掛滿了紅紅黃黃的自留種,煞是好看。

記得有一年,母親從一年的花生中選出最飽滿的一筐,掛在屋頂的竹籃子裡面,作為第二年的花生種子。我就在裝滿花生的籃子下面,寫作業,日復一日。頭頂上吊著的花生,總讓我心神不寧,不能安心寫字。等母親去地裡幹活的時候,我常常會站在凳子上,用一根小竹竿,戳一把下來,邊吃邊寫。到了第二天春天,當母親再去取下竹籃的時候,花生已經所剩無幾了,可憐兮兮的幾顆擺在籃子底部。

因為偷吃種子,無論是花生還是黃瓜,沒有少挨我母親的罵。那個時候,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母親留的種子是最誘人的。

“民以食為天,農以種為先”。作為天生的育種專家,中國的農民深諳如何將各類種子的保存方法,往往把那些碩大、健壯、美觀的果實作為種子,提前儲存下來,其餘的才作為食物。“餓死爹孃,不吃種糧”,正是農業社會對於留種的重視。

留種,留存的更是來年的希望。

而如今的農村,早已不是曾經的樣子。幾乎每一個鄉鎮,春分之後最火的門店,永遠是擠破門檻的農資店,人們排著隊購買種子,然後又排著隊購買化肥和農藥。農民留種,早已成為過去式。

不是農民不願意留種,而是現在的品種已經留不了種。

青島農業科學院王殿純老師曾說:為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種業公司的種子99%以上是雜交種,無法繁殖。

當種子進入商業化後,資本化的種業公司猶如卡住了農民的喉嚨,控制著整個農業的命脈。

"

1、 消失在中國的老品種

相對於雜交水稻,自留種的老品種大米,大多統稱為常規稻。

水稻是中國人飲食的主角,早在70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了水稻種植,伴隨著中華民族的誕生和遷徙,崛起和苦難。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曾經存在著上千個水稻品種。

1972年,袁隆平院士從海南島上的一株天然野生稻中培育出了雜交水稻。1975 年雜交水稻在我國各省市始種,從此,迅速佔領南方的稻田,傳統水稻品種在夾縫中艱難生存,幾近消失。

水稻只是一個縮影,這樣的命運幾乎發生在整個中國農業。從20世紀至今,已有75%的農作物品種都已經消失在我們的餐桌上。

黃豆,中國是大豆的故鄉,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一度處於世界壟斷地位。1996年年我國取消進口配額,放開大豆市場,我國成為轉基因大豆的淨進口國。如今,中國的大豆消費量的87%都來自國外轉基因大豆。

玉米,在中國已經有了四百多年的種植歷史,是我國僅次於水稻、小麥的第三大糧食物種,卻是目前農民留種率最低的農作物,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數據顯示,2014年玉米的留種率已經不到1%。

以高產、個大、抗蟲、耐運輸為目的培育出來的商品性蔬糧品種,大多采用雜交技術,綜合具有優勢的兩個親本而形成的第一代種子。然而,雜交品種的作物,往往第二代便會產生性狀分離現象,所以幾乎不能傳代留種。

這種幾千年來的育種方式,隨著雜交種子迅速佔領農業而丟失,如今的農民,已經沒有一粒屬於自己的種子了。

常規品種本身是通過自然規律生長出來的種子,通過不斷的選育留種,能保持穩定的優勢性狀,且不斷適應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具有一方水土特性,也早已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中了。

這場農作物的品種之戰,大多以老品種的退位收場。以商品性為主導的新品種,犧牲著口感,威脅著安全,破壞在地化的生態平衡,一次次挑戰著速度與產量,登上了每個中國人的餐桌。

但這樣的食物真的是我們今天想要的嗎?

▲米易貢米,遺落民間的自留種(圖:原鄉味覺)

2、留種,留住我們的根

小的時候,母親每年總會將地裡最大最漂亮的瓜果蔬菜留著做種,每到秋冬季節,灰褐色的土坯牆上,總掛滿了紅紅黃黃的自留種,煞是好看。

記得有一年,母親從一年的花生中選出最飽滿的一筐,掛在屋頂的竹籃子裡面,作為第二年的花生種子。我就在裝滿花生的籃子下面,寫作業,日復一日。頭頂上吊著的花生,總讓我心神不寧,不能安心寫字。等母親去地裡幹活的時候,我常常會站在凳子上,用一根小竹竿,戳一把下來,邊吃邊寫。到了第二天春天,當母親再去取下竹籃的時候,花生已經所剩無幾了,可憐兮兮的幾顆擺在籃子底部。

因為偷吃種子,無論是花生還是黃瓜,沒有少挨我母親的罵。那個時候,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母親留的種子是最誘人的。

“民以食為天,農以種為先”。作為天生的育種專家,中國的農民深諳如何將各類種子的保存方法,往往把那些碩大、健壯、美觀的果實作為種子,提前儲存下來,其餘的才作為食物。“餓死爹孃,不吃種糧”,正是農業社會對於留種的重視。

留種,留存的更是來年的希望。

而如今的農村,早已不是曾經的樣子。幾乎每一個鄉鎮,春分之後最火的門店,永遠是擠破門檻的農資店,人們排著隊購買種子,然後又排著隊購買化肥和農藥。農民留種,早已成為過去式。

不是農民不願意留種,而是現在的品種已經留不了種。

青島農業科學院王殿純老師曾說:為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種業公司的種子99%以上是雜交種,無法繁殖。

當種子進入商業化後,資本化的種業公司猶如卡住了農民的喉嚨,控制著整個農業的命脈。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川東北本土小黃豆(圖:趙天勇)

3、被資本裹挾的種業入侵

1980年代,既是全面推廣雜交稻的起始年代,也是國外種業公司進入國內市場的時期。這場由孟山都公司主導的轉基因入侵,不亞於一場新的鴉片戰爭。

臭名昭著的孟山都,是一個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也是轉基因種子的領先生產商,佔據了多種農作物種子70%–100%的市場份額。

轉基因進入中國,不僅會帶來不可預料的食品安全危機,更嚴重的便是汙染本土種子。

農民不僅不能留種,連種地都需要小心翼翼。轉基因作物汙染本土作物,本來是受害者,卻會被轉基因巨頭當成偷了他們的種子。

早在2009年,據《中國經濟週刊》報道,中國大豆的最後“堡壘”黑龍江已經被進口轉基因大豆“攻陷”,長驅直入的外國轉基因大豆,在國內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之下,如入無人之境,具有優質蛋白的本土大豆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大豆產業,只是中國農業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全球 80%的食物市場都被包括孟山都公司在內的 5 家跨國公司所控制。

每個家庭能吃到什麼食物,都已經在這幾家跨國種業公司的牢牢掌控之中。從生產、種植、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壟斷控制,形成了上下游貫通的全產業鏈,在農產品市場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2012年,在中高端蔬菜領域,外資控種就已經達到了50%。2018年6月,為了吸引外資,發改委、商務部更是取消了之前種子生產必須有中方控股的限制,徹底打開的國門,讓本就岌岌可危的種子主權面臨更大的挑戰。

逐漸邊緣化的中國小農和沒有任何保護的本土種子,在這場來勢洶洶的外資種業入侵下,不堪一擊,危若累卵。

"

1、 消失在中國的老品種

相對於雜交水稻,自留種的老品種大米,大多統稱為常規稻。

水稻是中國人飲食的主角,早在70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了水稻種植,伴隨著中華民族的誕生和遷徙,崛起和苦難。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曾經存在著上千個水稻品種。

1972年,袁隆平院士從海南島上的一株天然野生稻中培育出了雜交水稻。1975 年雜交水稻在我國各省市始種,從此,迅速佔領南方的稻田,傳統水稻品種在夾縫中艱難生存,幾近消失。

水稻只是一個縮影,這樣的命運幾乎發生在整個中國農業。從20世紀至今,已有75%的農作物品種都已經消失在我們的餐桌上。

黃豆,中國是大豆的故鄉,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一度處於世界壟斷地位。1996年年我國取消進口配額,放開大豆市場,我國成為轉基因大豆的淨進口國。如今,中國的大豆消費量的87%都來自國外轉基因大豆。

玉米,在中國已經有了四百多年的種植歷史,是我國僅次於水稻、小麥的第三大糧食物種,卻是目前農民留種率最低的農作物,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數據顯示,2014年玉米的留種率已經不到1%。

以高產、個大、抗蟲、耐運輸為目的培育出來的商品性蔬糧品種,大多采用雜交技術,綜合具有優勢的兩個親本而形成的第一代種子。然而,雜交品種的作物,往往第二代便會產生性狀分離現象,所以幾乎不能傳代留種。

這種幾千年來的育種方式,隨著雜交種子迅速佔領農業而丟失,如今的農民,已經沒有一粒屬於自己的種子了。

常規品種本身是通過自然規律生長出來的種子,通過不斷的選育留種,能保持穩定的優勢性狀,且不斷適應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具有一方水土特性,也早已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中了。

這場農作物的品種之戰,大多以老品種的退位收場。以商品性為主導的新品種,犧牲著口感,威脅著安全,破壞在地化的生態平衡,一次次挑戰著速度與產量,登上了每個中國人的餐桌。

但這樣的食物真的是我們今天想要的嗎?

▲米易貢米,遺落民間的自留種(圖:原鄉味覺)

2、留種,留住我們的根

小的時候,母親每年總會將地裡最大最漂亮的瓜果蔬菜留著做種,每到秋冬季節,灰褐色的土坯牆上,總掛滿了紅紅黃黃的自留種,煞是好看。

記得有一年,母親從一年的花生中選出最飽滿的一筐,掛在屋頂的竹籃子裡面,作為第二年的花生種子。我就在裝滿花生的籃子下面,寫作業,日復一日。頭頂上吊著的花生,總讓我心神不寧,不能安心寫字。等母親去地裡幹活的時候,我常常會站在凳子上,用一根小竹竿,戳一把下來,邊吃邊寫。到了第二天春天,當母親再去取下竹籃的時候,花生已經所剩無幾了,可憐兮兮的幾顆擺在籃子底部。

因為偷吃種子,無論是花生還是黃瓜,沒有少挨我母親的罵。那個時候,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母親留的種子是最誘人的。

“民以食為天,農以種為先”。作為天生的育種專家,中國的農民深諳如何將各類種子的保存方法,往往把那些碩大、健壯、美觀的果實作為種子,提前儲存下來,其餘的才作為食物。“餓死爹孃,不吃種糧”,正是農業社會對於留種的重視。

留種,留存的更是來年的希望。

而如今的農村,早已不是曾經的樣子。幾乎每一個鄉鎮,春分之後最火的門店,永遠是擠破門檻的農資店,人們排著隊購買種子,然後又排著隊購買化肥和農藥。農民留種,早已成為過去式。

不是農民不願意留種,而是現在的品種已經留不了種。

青島農業科學院王殿純老師曾說:為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種業公司的種子99%以上是雜交種,無法繁殖。

當種子進入商業化後,資本化的種業公司猶如卡住了農民的喉嚨,控制著整個農業的命脈。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川東北本土小黃豆(圖:趙天勇)

3、被資本裹挾的種業入侵

1980年代,既是全面推廣雜交稻的起始年代,也是國外種業公司進入國內市場的時期。這場由孟山都公司主導的轉基因入侵,不亞於一場新的鴉片戰爭。

臭名昭著的孟山都,是一個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也是轉基因種子的領先生產商,佔據了多種農作物種子70%–100%的市場份額。

轉基因進入中國,不僅會帶來不可預料的食品安全危機,更嚴重的便是汙染本土種子。

農民不僅不能留種,連種地都需要小心翼翼。轉基因作物汙染本土作物,本來是受害者,卻會被轉基因巨頭當成偷了他們的種子。

早在2009年,據《中國經濟週刊》報道,中國大豆的最後“堡壘”黑龍江已經被進口轉基因大豆“攻陷”,長驅直入的外國轉基因大豆,在國內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之下,如入無人之境,具有優質蛋白的本土大豆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大豆產業,只是中國農業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全球 80%的食物市場都被包括孟山都公司在內的 5 家跨國公司所控制。

每個家庭能吃到什麼食物,都已經在這幾家跨國種業公司的牢牢掌控之中。從生產、種植、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壟斷控制,形成了上下游貫通的全產業鏈,在農產品市場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2012年,在中高端蔬菜領域,外資控種就已經達到了50%。2018年6月,為了吸引外資,發改委、商務部更是取消了之前種子生產必須有中方控股的限制,徹底打開的國門,讓本就岌岌可危的種子主權面臨更大的挑戰。

逐漸邊緣化的中國小農和沒有任何保護的本土種子,在這場來勢洶洶的外資種業入侵下,不堪一擊,危若累卵。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越來越多的人離開了土地(圖源:原鄉味覺)

4、成本越來越高的商品種子

農民全部購買種子,給種子公司帶來了巨大利潤,雜交種子與轉基因種子為了保證產量,往往與相應的農藥、化肥配套使用,原本的農民種地只需要付出勞力,而如今化學農業下的農民有時辛苦一年種地的收成,還不能彌補種地的成本。

以玉米為例,種子便佔了畝均投入的15%,而這隻佔了小頭,再加上化肥、農藥、尿素、地膜等,小農模式下越來越難承擔起鉅額的支出。

而這只是這場滾雪球的開始。

由於掠奪式的種植,土壤遭到嚴重破壞,害蟲也開始形成抗體,要想保持原有的產量,我們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農藥與化肥。

農民的勞動經驗被剝奪,再也不能依靠原本的生產經驗去因地制宜,只能種植著無法適應當地水土、氣候的商業種子。

種地成本也越來越高,農民不得不離開土地,從2000年以來,不到20年的時間裡,已經有超過2千萬農民自發或被迫的離開土地,農村社會面臨凋零。

在地大物博的中國,雜交種子和轉基因種子,並不能完全適應各個地方的局部環境,土地往往經過多年的耕種之後,反而並不如老品種的穩定和產量。

6、老品種保留基因來源

老品種不一定口感都優於新品種,但卻一定是優良新品種的基因來源。

經歷過大自然的考驗,一方水土下培育了上千年的品種,早已適應了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一方水土養育出來的老品種,在耐旱、耐寒、耐水、抗蟲性、抗倒伏……各有不同,保留著優秀的遺傳基因。

且通過與土壤周而復始的交換,讓這些種子的優質基因不斷強化和繁殖,讓劣質基因自然淘汰,最終從根兒上保證其物種本身的活性與多樣性。這些自然培育出來的老品種,更是一座基因寶庫。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讓四萬萬中國人免於餓死,功不可沒的背後,卻少不了老品種的助力:一株天然存在的雄性不育水稻,才讓雜交水稻成為可能。

2017年因意外去世的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鍾揚,一生都在致力於蒐集西藏植物種子,與其團隊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萬顆種子,他曾說過:“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

而有很多未被發現的農作物,人類還沒來得及搞清楚它的作用,就因為人類的影響而消失了,成為了人類的一大遺憾。

"

1、 消失在中國的老品種

相對於雜交水稻,自留種的老品種大米,大多統稱為常規稻。

水稻是中國人飲食的主角,早在70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了水稻種植,伴隨著中華民族的誕生和遷徙,崛起和苦難。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曾經存在著上千個水稻品種。

1972年,袁隆平院士從海南島上的一株天然野生稻中培育出了雜交水稻。1975 年雜交水稻在我國各省市始種,從此,迅速佔領南方的稻田,傳統水稻品種在夾縫中艱難生存,幾近消失。

水稻只是一個縮影,這樣的命運幾乎發生在整個中國農業。從20世紀至今,已有75%的農作物品種都已經消失在我們的餐桌上。

黃豆,中國是大豆的故鄉,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一度處於世界壟斷地位。1996年年我國取消進口配額,放開大豆市場,我國成為轉基因大豆的淨進口國。如今,中國的大豆消費量的87%都來自國外轉基因大豆。

玉米,在中國已經有了四百多年的種植歷史,是我國僅次於水稻、小麥的第三大糧食物種,卻是目前農民留種率最低的農作物,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數據顯示,2014年玉米的留種率已經不到1%。

以高產、個大、抗蟲、耐運輸為目的培育出來的商品性蔬糧品種,大多采用雜交技術,綜合具有優勢的兩個親本而形成的第一代種子。然而,雜交品種的作物,往往第二代便會產生性狀分離現象,所以幾乎不能傳代留種。

這種幾千年來的育種方式,隨著雜交種子迅速佔領農業而丟失,如今的農民,已經沒有一粒屬於自己的種子了。

常規品種本身是通過自然規律生長出來的種子,通過不斷的選育留種,能保持穩定的優勢性狀,且不斷適應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具有一方水土特性,也早已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中了。

這場農作物的品種之戰,大多以老品種的退位收場。以商品性為主導的新品種,犧牲著口感,威脅著安全,破壞在地化的生態平衡,一次次挑戰著速度與產量,登上了每個中國人的餐桌。

但這樣的食物真的是我們今天想要的嗎?

▲米易貢米,遺落民間的自留種(圖:原鄉味覺)

2、留種,留住我們的根

小的時候,母親每年總會將地裡最大最漂亮的瓜果蔬菜留著做種,每到秋冬季節,灰褐色的土坯牆上,總掛滿了紅紅黃黃的自留種,煞是好看。

記得有一年,母親從一年的花生中選出最飽滿的一筐,掛在屋頂的竹籃子裡面,作為第二年的花生種子。我就在裝滿花生的籃子下面,寫作業,日復一日。頭頂上吊著的花生,總讓我心神不寧,不能安心寫字。等母親去地裡幹活的時候,我常常會站在凳子上,用一根小竹竿,戳一把下來,邊吃邊寫。到了第二天春天,當母親再去取下竹籃的時候,花生已經所剩無幾了,可憐兮兮的幾顆擺在籃子底部。

因為偷吃種子,無論是花生還是黃瓜,沒有少挨我母親的罵。那個時候,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母親留的種子是最誘人的。

“民以食為天,農以種為先”。作為天生的育種專家,中國的農民深諳如何將各類種子的保存方法,往往把那些碩大、健壯、美觀的果實作為種子,提前儲存下來,其餘的才作為食物。“餓死爹孃,不吃種糧”,正是農業社會對於留種的重視。

留種,留存的更是來年的希望。

而如今的農村,早已不是曾經的樣子。幾乎每一個鄉鎮,春分之後最火的門店,永遠是擠破門檻的農資店,人們排著隊購買種子,然後又排著隊購買化肥和農藥。農民留種,早已成為過去式。

不是農民不願意留種,而是現在的品種已經留不了種。

青島農業科學院王殿純老師曾說:為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種業公司的種子99%以上是雜交種,無法繁殖。

當種子進入商業化後,資本化的種業公司猶如卡住了農民的喉嚨,控制著整個農業的命脈。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川東北本土小黃豆(圖:趙天勇)

3、被資本裹挾的種業入侵

1980年代,既是全面推廣雜交稻的起始年代,也是國外種業公司進入國內市場的時期。這場由孟山都公司主導的轉基因入侵,不亞於一場新的鴉片戰爭。

臭名昭著的孟山都,是一個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也是轉基因種子的領先生產商,佔據了多種農作物種子70%–100%的市場份額。

轉基因進入中國,不僅會帶來不可預料的食品安全危機,更嚴重的便是汙染本土種子。

農民不僅不能留種,連種地都需要小心翼翼。轉基因作物汙染本土作物,本來是受害者,卻會被轉基因巨頭當成偷了他們的種子。

早在2009年,據《中國經濟週刊》報道,中國大豆的最後“堡壘”黑龍江已經被進口轉基因大豆“攻陷”,長驅直入的外國轉基因大豆,在國內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之下,如入無人之境,具有優質蛋白的本土大豆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大豆產業,只是中國農業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全球 80%的食物市場都被包括孟山都公司在內的 5 家跨國公司所控制。

每個家庭能吃到什麼食物,都已經在這幾家跨國種業公司的牢牢掌控之中。從生產、種植、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壟斷控制,形成了上下游貫通的全產業鏈,在農產品市場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2012年,在中高端蔬菜領域,外資控種就已經達到了50%。2018年6月,為了吸引外資,發改委、商務部更是取消了之前種子生產必須有中方控股的限制,徹底打開的國門,讓本就岌岌可危的種子主權面臨更大的挑戰。

逐漸邊緣化的中國小農和沒有任何保護的本土種子,在這場來勢洶洶的外資種業入侵下,不堪一擊,危若累卵。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越來越多的人離開了土地(圖源:原鄉味覺)

4、成本越來越高的商品種子

農民全部購買種子,給種子公司帶來了巨大利潤,雜交種子與轉基因種子為了保證產量,往往與相應的農藥、化肥配套使用,原本的農民種地只需要付出勞力,而如今化學農業下的農民有時辛苦一年種地的收成,還不能彌補種地的成本。

以玉米為例,種子便佔了畝均投入的15%,而這隻佔了小頭,再加上化肥、農藥、尿素、地膜等,小農模式下越來越難承擔起鉅額的支出。

而這只是這場滾雪球的開始。

由於掠奪式的種植,土壤遭到嚴重破壞,害蟲也開始形成抗體,要想保持原有的產量,我們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農藥與化肥。

農民的勞動經驗被剝奪,再也不能依靠原本的生產經驗去因地制宜,只能種植著無法適應當地水土、氣候的商業種子。

種地成本也越來越高,農民不得不離開土地,從2000年以來,不到20年的時間裡,已經有超過2千萬農民自發或被迫的離開土地,農村社會面臨凋零。

在地大物博的中國,雜交種子和轉基因種子,並不能完全適應各個地方的局部環境,土地往往經過多年的耕種之後,反而並不如老品種的穩定和產量。

6、老品種保留基因來源

老品種不一定口感都優於新品種,但卻一定是優良新品種的基因來源。

經歷過大自然的考驗,一方水土下培育了上千年的品種,早已適應了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一方水土養育出來的老品種,在耐旱、耐寒、耐水、抗蟲性、抗倒伏……各有不同,保留著優秀的遺傳基因。

且通過與土壤周而復始的交換,讓這些種子的優質基因不斷強化和繁殖,讓劣質基因自然淘汰,最終從根兒上保證其物種本身的活性與多樣性。這些自然培育出來的老品種,更是一座基因寶庫。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讓四萬萬中國人免於餓死,功不可沒的背後,卻少不了老品種的助力:一株天然存在的雄性不育水稻,才讓雜交水稻成為可能。

2017年因意外去世的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鍾揚,一生都在致力於蒐集西藏植物種子,與其團隊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萬顆種子,他曾說過:“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

而有很多未被發現的農作物,人類還沒來得及搞清楚它的作用,就因為人類的影響而消失了,成為了人類的一大遺憾。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諸暨香榧古園,聯合國農業活化石(圖源:原鄉味覺)

6、老品種維護生物多樣性


越來越無常的自然氣候,對於從事農業的人也越來越考驗。春季的雲南大旱、8月連續的西南地區暴雨、颱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非洲豬瘟讓偌大一箇中國陷入豬慌、草地貪夜蛾半年之間危害全國……今年對於農業來說,似乎格外艱難。

生態災難的一次次上演,與老品種的消失也脫不了干係。老品種的留種,不僅保障了農民正常生產活動的進行,也在不斷選種、育種的過程中產生更加適應生態環境變化的新品種。

自然災害來襲,單一品種下的農作物往往全軍覆沒;失去了品種輪作,土地也成為了病蟲害的溫床;雜交品種持續的化肥催產,土壤抗洪抗旱能力也越來越低……

傳統農業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依靠不同作物的相互依存,可持續生長。而工業化的農業,更像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惡戰,毀了一塊地的生態系統的同時,也讓食品安全成為整個社會的隱患。

"

1、 消失在中國的老品種

相對於雜交水稻,自留種的老品種大米,大多統稱為常規稻。

水稻是中國人飲食的主角,早在70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了水稻種植,伴隨著中華民族的誕生和遷徙,崛起和苦難。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曾經存在著上千個水稻品種。

1972年,袁隆平院士從海南島上的一株天然野生稻中培育出了雜交水稻。1975 年雜交水稻在我國各省市始種,從此,迅速佔領南方的稻田,傳統水稻品種在夾縫中艱難生存,幾近消失。

水稻只是一個縮影,這樣的命運幾乎發生在整個中國農業。從20世紀至今,已有75%的農作物品種都已經消失在我們的餐桌上。

黃豆,中國是大豆的故鄉,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一度處於世界壟斷地位。1996年年我國取消進口配額,放開大豆市場,我國成為轉基因大豆的淨進口國。如今,中國的大豆消費量的87%都來自國外轉基因大豆。

玉米,在中國已經有了四百多年的種植歷史,是我國僅次於水稻、小麥的第三大糧食物種,卻是目前農民留種率最低的農作物,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數據顯示,2014年玉米的留種率已經不到1%。

以高產、個大、抗蟲、耐運輸為目的培育出來的商品性蔬糧品種,大多采用雜交技術,綜合具有優勢的兩個親本而形成的第一代種子。然而,雜交品種的作物,往往第二代便會產生性狀分離現象,所以幾乎不能傳代留種。

這種幾千年來的育種方式,隨著雜交種子迅速佔領農業而丟失,如今的農民,已經沒有一粒屬於自己的種子了。

常規品種本身是通過自然規律生長出來的種子,通過不斷的選育留種,能保持穩定的優勢性狀,且不斷適應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具有一方水土特性,也早已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中了。

這場農作物的品種之戰,大多以老品種的退位收場。以商品性為主導的新品種,犧牲著口感,威脅著安全,破壞在地化的生態平衡,一次次挑戰著速度與產量,登上了每個中國人的餐桌。

但這樣的食物真的是我們今天想要的嗎?

▲米易貢米,遺落民間的自留種(圖:原鄉味覺)

2、留種,留住我們的根

小的時候,母親每年總會將地裡最大最漂亮的瓜果蔬菜留著做種,每到秋冬季節,灰褐色的土坯牆上,總掛滿了紅紅黃黃的自留種,煞是好看。

記得有一年,母親從一年的花生中選出最飽滿的一筐,掛在屋頂的竹籃子裡面,作為第二年的花生種子。我就在裝滿花生的籃子下面,寫作業,日復一日。頭頂上吊著的花生,總讓我心神不寧,不能安心寫字。等母親去地裡幹活的時候,我常常會站在凳子上,用一根小竹竿,戳一把下來,邊吃邊寫。到了第二天春天,當母親再去取下竹籃的時候,花生已經所剩無幾了,可憐兮兮的幾顆擺在籃子底部。

因為偷吃種子,無論是花生還是黃瓜,沒有少挨我母親的罵。那個時候,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母親留的種子是最誘人的。

“民以食為天,農以種為先”。作為天生的育種專家,中國的農民深諳如何將各類種子的保存方法,往往把那些碩大、健壯、美觀的果實作為種子,提前儲存下來,其餘的才作為食物。“餓死爹孃,不吃種糧”,正是農業社會對於留種的重視。

留種,留存的更是來年的希望。

而如今的農村,早已不是曾經的樣子。幾乎每一個鄉鎮,春分之後最火的門店,永遠是擠破門檻的農資店,人們排著隊購買種子,然後又排著隊購買化肥和農藥。農民留種,早已成為過去式。

不是農民不願意留種,而是現在的品種已經留不了種。

青島農業科學院王殿純老師曾說:為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種業公司的種子99%以上是雜交種,無法繁殖。

當種子進入商業化後,資本化的種業公司猶如卡住了農民的喉嚨,控制著整個農業的命脈。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川東北本土小黃豆(圖:趙天勇)

3、被資本裹挾的種業入侵

1980年代,既是全面推廣雜交稻的起始年代,也是國外種業公司進入國內市場的時期。這場由孟山都公司主導的轉基因入侵,不亞於一場新的鴉片戰爭。

臭名昭著的孟山都,是一個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也是轉基因種子的領先生產商,佔據了多種農作物種子70%–100%的市場份額。

轉基因進入中國,不僅會帶來不可預料的食品安全危機,更嚴重的便是汙染本土種子。

農民不僅不能留種,連種地都需要小心翼翼。轉基因作物汙染本土作物,本來是受害者,卻會被轉基因巨頭當成偷了他們的種子。

早在2009年,據《中國經濟週刊》報道,中國大豆的最後“堡壘”黑龍江已經被進口轉基因大豆“攻陷”,長驅直入的外國轉基因大豆,在國內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之下,如入無人之境,具有優質蛋白的本土大豆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大豆產業,只是中國農業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全球 80%的食物市場都被包括孟山都公司在內的 5 家跨國公司所控制。

每個家庭能吃到什麼食物,都已經在這幾家跨國種業公司的牢牢掌控之中。從生產、種植、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壟斷控制,形成了上下游貫通的全產業鏈,在農產品市場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2012年,在中高端蔬菜領域,外資控種就已經達到了50%。2018年6月,為了吸引外資,發改委、商務部更是取消了之前種子生產必須有中方控股的限制,徹底打開的國門,讓本就岌岌可危的種子主權面臨更大的挑戰。

逐漸邊緣化的中國小農和沒有任何保護的本土種子,在這場來勢洶洶的外資種業入侵下,不堪一擊,危若累卵。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越來越多的人離開了土地(圖源:原鄉味覺)

4、成本越來越高的商品種子

農民全部購買種子,給種子公司帶來了巨大利潤,雜交種子與轉基因種子為了保證產量,往往與相應的農藥、化肥配套使用,原本的農民種地只需要付出勞力,而如今化學農業下的農民有時辛苦一年種地的收成,還不能彌補種地的成本。

以玉米為例,種子便佔了畝均投入的15%,而這隻佔了小頭,再加上化肥、農藥、尿素、地膜等,小農模式下越來越難承擔起鉅額的支出。

而這只是這場滾雪球的開始。

由於掠奪式的種植,土壤遭到嚴重破壞,害蟲也開始形成抗體,要想保持原有的產量,我們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農藥與化肥。

農民的勞動經驗被剝奪,再也不能依靠原本的生產經驗去因地制宜,只能種植著無法適應當地水土、氣候的商業種子。

種地成本也越來越高,農民不得不離開土地,從2000年以來,不到20年的時間裡,已經有超過2千萬農民自發或被迫的離開土地,農村社會面臨凋零。

在地大物博的中國,雜交種子和轉基因種子,並不能完全適應各個地方的局部環境,土地往往經過多年的耕種之後,反而並不如老品種的穩定和產量。

6、老品種保留基因來源

老品種不一定口感都優於新品種,但卻一定是優良新品種的基因來源。

經歷過大自然的考驗,一方水土下培育了上千年的品種,早已適應了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一方水土養育出來的老品種,在耐旱、耐寒、耐水、抗蟲性、抗倒伏……各有不同,保留著優秀的遺傳基因。

且通過與土壤周而復始的交換,讓這些種子的優質基因不斷強化和繁殖,讓劣質基因自然淘汰,最終從根兒上保證其物種本身的活性與多樣性。這些自然培育出來的老品種,更是一座基因寶庫。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讓四萬萬中國人免於餓死,功不可沒的背後,卻少不了老品種的助力:一株天然存在的雄性不育水稻,才讓雜交水稻成為可能。

2017年因意外去世的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鍾揚,一生都在致力於蒐集西藏植物種子,與其團隊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萬顆種子,他曾說過:“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

而有很多未被發現的農作物,人類還沒來得及搞清楚它的作用,就因為人類的影響而消失了,成為了人類的一大遺憾。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諸暨香榧古園,聯合國農業活化石(圖源:原鄉味覺)

6、老品種維護生物多樣性


越來越無常的自然氣候,對於從事農業的人也越來越考驗。春季的雲南大旱、8月連續的西南地區暴雨、颱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非洲豬瘟讓偌大一箇中國陷入豬慌、草地貪夜蛾半年之間危害全國……今年對於農業來說,似乎格外艱難。

生態災難的一次次上演,與老品種的消失也脫不了干係。老品種的留種,不僅保障了農民正常生產活動的進行,也在不斷選種、育種的過程中產生更加適應生態環境變化的新品種。

自然災害來襲,單一品種下的農作物往往全軍覆沒;失去了品種輪作,土地也成為了病蟲害的溫床;雜交品種持續的化肥催產,土壤抗洪抗旱能力也越來越低……

傳統農業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依靠不同作物的相互依存,可持續生長。而工業化的農業,更像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惡戰,毀了一塊地的生態系統的同時,也讓食品安全成為整個社會的隱患。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7、老品種守護國家糧食安全

老種子需要保護,但更需要保護的是農民的自主選擇權。

擁有自己的種子,並能夠改良和交換種子,稱為種子主權。它和農產品定價權一樣,都是生產者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

中科院農業政策研究員、農民種子網絡發起人宋一青說:“在當前的中國,農民這種獨有的權利正在喪失。”

不僅農民失去了種子主權,連國家的糧食安全也被虎視眈眈。

前兩天中美貿易談崩,農業又一次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大豆短缺8660萬噸,價格上漲了70%。也把中國目前的大豆行業揭開了傷疤:中國本土大豆產業已經全面淪陷。

每年我國進口超過 8700 萬噸的大豆,佔了全國大豆消費量的87%,中國市場上消費的食用豆油幾乎全部來自於國外進口的轉基因大豆。

而目前美國、巴西等國在孟山都等轉基因技術為主的公司們入侵飽和,2017年中國的轉基因種植面積為280萬公頃,佔耕地面積4%,對於致力於推廣轉基因作物的公司來說,中國幾乎還可以算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

一旦中國政府完成對多種轉基因作物的審查,中國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將有可能重複美國和巴西快速增長的道路。

大豆產業,不會只是個例。

"

1、 消失在中國的老品種

相對於雜交水稻,自留種的老品種大米,大多統稱為常規稻。

水稻是中國人飲食的主角,早在70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了水稻種植,伴隨著中華民族的誕生和遷徙,崛起和苦難。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曾經存在著上千個水稻品種。

1972年,袁隆平院士從海南島上的一株天然野生稻中培育出了雜交水稻。1975 年雜交水稻在我國各省市始種,從此,迅速佔領南方的稻田,傳統水稻品種在夾縫中艱難生存,幾近消失。

水稻只是一個縮影,這樣的命運幾乎發生在整個中國農業。從20世紀至今,已有75%的農作物品種都已經消失在我們的餐桌上。

黃豆,中國是大豆的故鄉,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一度處於世界壟斷地位。1996年年我國取消進口配額,放開大豆市場,我國成為轉基因大豆的淨進口國。如今,中國的大豆消費量的87%都來自國外轉基因大豆。

玉米,在中國已經有了四百多年的種植歷史,是我國僅次於水稻、小麥的第三大糧食物種,卻是目前農民留種率最低的農作物,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數據顯示,2014年玉米的留種率已經不到1%。

以高產、個大、抗蟲、耐運輸為目的培育出來的商品性蔬糧品種,大多采用雜交技術,綜合具有優勢的兩個親本而形成的第一代種子。然而,雜交品種的作物,往往第二代便會產生性狀分離現象,所以幾乎不能傳代留種。

這種幾千年來的育種方式,隨著雜交種子迅速佔領農業而丟失,如今的農民,已經沒有一粒屬於自己的種子了。

常規品種本身是通過自然規律生長出來的種子,通過不斷的選育留種,能保持穩定的優勢性狀,且不斷適應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具有一方水土特性,也早已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中了。

這場農作物的品種之戰,大多以老品種的退位收場。以商品性為主導的新品種,犧牲著口感,威脅著安全,破壞在地化的生態平衡,一次次挑戰著速度與產量,登上了每個中國人的餐桌。

但這樣的食物真的是我們今天想要的嗎?

▲米易貢米,遺落民間的自留種(圖:原鄉味覺)

2、留種,留住我們的根

小的時候,母親每年總會將地裡最大最漂亮的瓜果蔬菜留著做種,每到秋冬季節,灰褐色的土坯牆上,總掛滿了紅紅黃黃的自留種,煞是好看。

記得有一年,母親從一年的花生中選出最飽滿的一筐,掛在屋頂的竹籃子裡面,作為第二年的花生種子。我就在裝滿花生的籃子下面,寫作業,日復一日。頭頂上吊著的花生,總讓我心神不寧,不能安心寫字。等母親去地裡幹活的時候,我常常會站在凳子上,用一根小竹竿,戳一把下來,邊吃邊寫。到了第二天春天,當母親再去取下竹籃的時候,花生已經所剩無幾了,可憐兮兮的幾顆擺在籃子底部。

因為偷吃種子,無論是花生還是黃瓜,沒有少挨我母親的罵。那個時候,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母親留的種子是最誘人的。

“民以食為天,農以種為先”。作為天生的育種專家,中國的農民深諳如何將各類種子的保存方法,往往把那些碩大、健壯、美觀的果實作為種子,提前儲存下來,其餘的才作為食物。“餓死爹孃,不吃種糧”,正是農業社會對於留種的重視。

留種,留存的更是來年的希望。

而如今的農村,早已不是曾經的樣子。幾乎每一個鄉鎮,春分之後最火的門店,永遠是擠破門檻的農資店,人們排著隊購買種子,然後又排著隊購買化肥和農藥。農民留種,早已成為過去式。

不是農民不願意留種,而是現在的品種已經留不了種。

青島農業科學院王殿純老師曾說:為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種業公司的種子99%以上是雜交種,無法繁殖。

當種子進入商業化後,資本化的種業公司猶如卡住了農民的喉嚨,控制著整個農業的命脈。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川東北本土小黃豆(圖:趙天勇)

3、被資本裹挾的種業入侵

1980年代,既是全面推廣雜交稻的起始年代,也是國外種業公司進入國內市場的時期。這場由孟山都公司主導的轉基因入侵,不亞於一場新的鴉片戰爭。

臭名昭著的孟山都,是一個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也是轉基因種子的領先生產商,佔據了多種農作物種子70%–100%的市場份額。

轉基因進入中國,不僅會帶來不可預料的食品安全危機,更嚴重的便是汙染本土種子。

農民不僅不能留種,連種地都需要小心翼翼。轉基因作物汙染本土作物,本來是受害者,卻會被轉基因巨頭當成偷了他們的種子。

早在2009年,據《中國經濟週刊》報道,中國大豆的最後“堡壘”黑龍江已經被進口轉基因大豆“攻陷”,長驅直入的外國轉基因大豆,在國內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之下,如入無人之境,具有優質蛋白的本土大豆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大豆產業,只是中國農業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全球 80%的食物市場都被包括孟山都公司在內的 5 家跨國公司所控制。

每個家庭能吃到什麼食物,都已經在這幾家跨國種業公司的牢牢掌控之中。從生產、種植、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壟斷控制,形成了上下游貫通的全產業鏈,在農產品市場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2012年,在中高端蔬菜領域,外資控種就已經達到了50%。2018年6月,為了吸引外資,發改委、商務部更是取消了之前種子生產必須有中方控股的限制,徹底打開的國門,讓本就岌岌可危的種子主權面臨更大的挑戰。

逐漸邊緣化的中國小農和沒有任何保護的本土種子,在這場來勢洶洶的外資種業入侵下,不堪一擊,危若累卵。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越來越多的人離開了土地(圖源:原鄉味覺)

4、成本越來越高的商品種子

農民全部購買種子,給種子公司帶來了巨大利潤,雜交種子與轉基因種子為了保證產量,往往與相應的農藥、化肥配套使用,原本的農民種地只需要付出勞力,而如今化學農業下的農民有時辛苦一年種地的收成,還不能彌補種地的成本。

以玉米為例,種子便佔了畝均投入的15%,而這隻佔了小頭,再加上化肥、農藥、尿素、地膜等,小農模式下越來越難承擔起鉅額的支出。

而這只是這場滾雪球的開始。

由於掠奪式的種植,土壤遭到嚴重破壞,害蟲也開始形成抗體,要想保持原有的產量,我們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農藥與化肥。

農民的勞動經驗被剝奪,再也不能依靠原本的生產經驗去因地制宜,只能種植著無法適應當地水土、氣候的商業種子。

種地成本也越來越高,農民不得不離開土地,從2000年以來,不到20年的時間裡,已經有超過2千萬農民自發或被迫的離開土地,農村社會面臨凋零。

在地大物博的中國,雜交種子和轉基因種子,並不能完全適應各個地方的局部環境,土地往往經過多年的耕種之後,反而並不如老品種的穩定和產量。

6、老品種保留基因來源

老品種不一定口感都優於新品種,但卻一定是優良新品種的基因來源。

經歷過大自然的考驗,一方水土下培育了上千年的品種,早已適應了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一方水土養育出來的老品種,在耐旱、耐寒、耐水、抗蟲性、抗倒伏……各有不同,保留著優秀的遺傳基因。

且通過與土壤周而復始的交換,讓這些種子的優質基因不斷強化和繁殖,讓劣質基因自然淘汰,最終從根兒上保證其物種本身的活性與多樣性。這些自然培育出來的老品種,更是一座基因寶庫。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讓四萬萬中國人免於餓死,功不可沒的背後,卻少不了老品種的助力:一株天然存在的雄性不育水稻,才讓雜交水稻成為可能。

2017年因意外去世的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鍾揚,一生都在致力於蒐集西藏植物種子,與其團隊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萬顆種子,他曾說過:“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

而有很多未被發現的農作物,人類還沒來得及搞清楚它的作用,就因為人類的影響而消失了,成為了人類的一大遺憾。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諸暨香榧古園,聯合國農業活化石(圖源:原鄉味覺)

6、老品種維護生物多樣性


越來越無常的自然氣候,對於從事農業的人也越來越考驗。春季的雲南大旱、8月連續的西南地區暴雨、颱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非洲豬瘟讓偌大一箇中國陷入豬慌、草地貪夜蛾半年之間危害全國……今年對於農業來說,似乎格外艱難。

生態災難的一次次上演,與老品種的消失也脫不了干係。老品種的留種,不僅保障了農民正常生產活動的進行,也在不斷選種、育種的過程中產生更加適應生態環境變化的新品種。

自然災害來襲,單一品種下的農作物往往全軍覆沒;失去了品種輪作,土地也成為了病蟲害的溫床;雜交品種持續的化肥催產,土壤抗洪抗旱能力也越來越低……

傳統農業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依靠不同作物的相互依存,可持續生長。而工業化的農業,更像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惡戰,毀了一塊地的生態系統的同時,也讓食品安全成為整個社會的隱患。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7、老品種守護國家糧食安全

老種子需要保護,但更需要保護的是農民的自主選擇權。

擁有自己的種子,並能夠改良和交換種子,稱為種子主權。它和農產品定價權一樣,都是生產者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

中科院農業政策研究員、農民種子網絡發起人宋一青說:“在當前的中國,農民這種獨有的權利正在喪失。”

不僅農民失去了種子主權,連國家的糧食安全也被虎視眈眈。

前兩天中美貿易談崩,農業又一次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大豆短缺8660萬噸,價格上漲了70%。也把中國目前的大豆行業揭開了傷疤:中國本土大豆產業已經全面淪陷。

每年我國進口超過 8700 萬噸的大豆,佔了全國大豆消費量的87%,中國市場上消費的食用豆油幾乎全部來自於國外進口的轉基因大豆。

而目前美國、巴西等國在孟山都等轉基因技術為主的公司們入侵飽和,2017年中國的轉基因種植面積為280萬公頃,佔耕地面積4%,對於致力於推廣轉基因作物的公司來說,中國幾乎還可以算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

一旦中國政府完成對多種轉基因作物的審查,中國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將有可能重複美國和巴西快速增長的道路。

大豆產業,不會只是個例。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交換種子的深山農戶(圖源:農民種子網絡)

8、大山裡的種子銀行

在中國最西南處,有一座石頭城,如同中國所有的農村一般,在過去的30年中,周邊12個村共有50個農家品種丟失,其中最嚴峻的便是水稻,13種已經消失。

2014年,農民種子網絡的發起人宋一青老師帶領著團隊來到了這裡,與當地村民悄無聲息地恢復著當地傳統品種。

花了兩年時間,在這個偏遠的納西族大山深處,建立起了石頭城社區種子銀行,找回了113個農作物的老品種,當地村民也積極參與選育,重新種植起了傳統老品種。

如今五年時間過去,這片土地的生物多樣性已經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復,為國內其他地區種子就地保護,提供了豐富的成功經驗。

宋一青老師及其團隊並不止於此,2015年國家再次對《種子法》進行修訂時,成功建言《種子法》允許自留種在當地集市上進行售賣,在這場種子保衛戰中,終於為老品種爭得了一席之地。

種子主權丟得容易,撿回來卻需要無數人的努力。

古代山水畫般的張家界的奇山連綿裡,坐落著一座“空中花園”,2008年,回到老家的童軍在這裡創辦了耕心園,種植著自己從全國各地收集來的多個老品種稻米。

不僅如此,老童還在網絡上發起“自然農法自留種種子庫”,參與人數已突破千人大關,來自全國各地的農友可以在這裡自由交換自己的老品種。

“家有餘糧睡覺不慌,倉有留種來年不荒”,跟幾千年來的先人一般,許多消失在市場上的老品種,在老童與這些老種子愛好者們的手裡重新發了芽。

"

1、 消失在中國的老品種

相對於雜交水稻,自留種的老品種大米,大多統稱為常規稻。

水稻是中國人飲食的主角,早在70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了水稻種植,伴隨著中華民族的誕生和遷徙,崛起和苦難。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曾經存在著上千個水稻品種。

1972年,袁隆平院士從海南島上的一株天然野生稻中培育出了雜交水稻。1975 年雜交水稻在我國各省市始種,從此,迅速佔領南方的稻田,傳統水稻品種在夾縫中艱難生存,幾近消失。

水稻只是一個縮影,這樣的命運幾乎發生在整個中國農業。從20世紀至今,已有75%的農作物品種都已經消失在我們的餐桌上。

黃豆,中國是大豆的故鄉,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一度處於世界壟斷地位。1996年年我國取消進口配額,放開大豆市場,我國成為轉基因大豆的淨進口國。如今,中國的大豆消費量的87%都來自國外轉基因大豆。

玉米,在中國已經有了四百多年的種植歷史,是我國僅次於水稻、小麥的第三大糧食物種,卻是目前農民留種率最低的農作物,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數據顯示,2014年玉米的留種率已經不到1%。

以高產、個大、抗蟲、耐運輸為目的培育出來的商品性蔬糧品種,大多采用雜交技術,綜合具有優勢的兩個親本而形成的第一代種子。然而,雜交品種的作物,往往第二代便會產生性狀分離現象,所以幾乎不能傳代留種。

這種幾千年來的育種方式,隨著雜交種子迅速佔領農業而丟失,如今的農民,已經沒有一粒屬於自己的種子了。

常規品種本身是通過自然規律生長出來的種子,通過不斷的選育留種,能保持穩定的優勢性狀,且不斷適應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具有一方水土特性,也早已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中了。

這場農作物的品種之戰,大多以老品種的退位收場。以商品性為主導的新品種,犧牲著口感,威脅著安全,破壞在地化的生態平衡,一次次挑戰著速度與產量,登上了每個中國人的餐桌。

但這樣的食物真的是我們今天想要的嗎?

▲米易貢米,遺落民間的自留種(圖:原鄉味覺)

2、留種,留住我們的根

小的時候,母親每年總會將地裡最大最漂亮的瓜果蔬菜留著做種,每到秋冬季節,灰褐色的土坯牆上,總掛滿了紅紅黃黃的自留種,煞是好看。

記得有一年,母親從一年的花生中選出最飽滿的一筐,掛在屋頂的竹籃子裡面,作為第二年的花生種子。我就在裝滿花生的籃子下面,寫作業,日復一日。頭頂上吊著的花生,總讓我心神不寧,不能安心寫字。等母親去地裡幹活的時候,我常常會站在凳子上,用一根小竹竿,戳一把下來,邊吃邊寫。到了第二天春天,當母親再去取下竹籃的時候,花生已經所剩無幾了,可憐兮兮的幾顆擺在籃子底部。

因為偷吃種子,無論是花生還是黃瓜,沒有少挨我母親的罵。那個時候,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母親留的種子是最誘人的。

“民以食為天,農以種為先”。作為天生的育種專家,中國的農民深諳如何將各類種子的保存方法,往往把那些碩大、健壯、美觀的果實作為種子,提前儲存下來,其餘的才作為食物。“餓死爹孃,不吃種糧”,正是農業社會對於留種的重視。

留種,留存的更是來年的希望。

而如今的農村,早已不是曾經的樣子。幾乎每一個鄉鎮,春分之後最火的門店,永遠是擠破門檻的農資店,人們排著隊購買種子,然後又排著隊購買化肥和農藥。農民留種,早已成為過去式。

不是農民不願意留種,而是現在的品種已經留不了種。

青島農業科學院王殿純老師曾說:為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種業公司的種子99%以上是雜交種,無法繁殖。

當種子進入商業化後,資本化的種業公司猶如卡住了農民的喉嚨,控制著整個農業的命脈。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川東北本土小黃豆(圖:趙天勇)

3、被資本裹挾的種業入侵

1980年代,既是全面推廣雜交稻的起始年代,也是國外種業公司進入國內市場的時期。這場由孟山都公司主導的轉基因入侵,不亞於一場新的鴉片戰爭。

臭名昭著的孟山都,是一個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也是轉基因種子的領先生產商,佔據了多種農作物種子70%–100%的市場份額。

轉基因進入中國,不僅會帶來不可預料的食品安全危機,更嚴重的便是汙染本土種子。

農民不僅不能留種,連種地都需要小心翼翼。轉基因作物汙染本土作物,本來是受害者,卻會被轉基因巨頭當成偷了他們的種子。

早在2009年,據《中國經濟週刊》報道,中國大豆的最後“堡壘”黑龍江已經被進口轉基因大豆“攻陷”,長驅直入的外國轉基因大豆,在國內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之下,如入無人之境,具有優質蛋白的本土大豆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大豆產業,只是中國農業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全球 80%的食物市場都被包括孟山都公司在內的 5 家跨國公司所控制。

每個家庭能吃到什麼食物,都已經在這幾家跨國種業公司的牢牢掌控之中。從生產、種植、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壟斷控制,形成了上下游貫通的全產業鏈,在農產品市場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2012年,在中高端蔬菜領域,外資控種就已經達到了50%。2018年6月,為了吸引外資,發改委、商務部更是取消了之前種子生產必須有中方控股的限制,徹底打開的國門,讓本就岌岌可危的種子主權面臨更大的挑戰。

逐漸邊緣化的中國小農和沒有任何保護的本土種子,在這場來勢洶洶的外資種業入侵下,不堪一擊,危若累卵。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越來越多的人離開了土地(圖源:原鄉味覺)

4、成本越來越高的商品種子

農民全部購買種子,給種子公司帶來了巨大利潤,雜交種子與轉基因種子為了保證產量,往往與相應的農藥、化肥配套使用,原本的農民種地只需要付出勞力,而如今化學農業下的農民有時辛苦一年種地的收成,還不能彌補種地的成本。

以玉米為例,種子便佔了畝均投入的15%,而這隻佔了小頭,再加上化肥、農藥、尿素、地膜等,小農模式下越來越難承擔起鉅額的支出。

而這只是這場滾雪球的開始。

由於掠奪式的種植,土壤遭到嚴重破壞,害蟲也開始形成抗體,要想保持原有的產量,我們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農藥與化肥。

農民的勞動經驗被剝奪,再也不能依靠原本的生產經驗去因地制宜,只能種植著無法適應當地水土、氣候的商業種子。

種地成本也越來越高,農民不得不離開土地,從2000年以來,不到20年的時間裡,已經有超過2千萬農民自發或被迫的離開土地,農村社會面臨凋零。

在地大物博的中國,雜交種子和轉基因種子,並不能完全適應各個地方的局部環境,土地往往經過多年的耕種之後,反而並不如老品種的穩定和產量。

6、老品種保留基因來源

老品種不一定口感都優於新品種,但卻一定是優良新品種的基因來源。

經歷過大自然的考驗,一方水土下培育了上千年的品種,早已適應了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一方水土養育出來的老品種,在耐旱、耐寒、耐水、抗蟲性、抗倒伏……各有不同,保留著優秀的遺傳基因。

且通過與土壤周而復始的交換,讓這些種子的優質基因不斷強化和繁殖,讓劣質基因自然淘汰,最終從根兒上保證其物種本身的活性與多樣性。這些自然培育出來的老品種,更是一座基因寶庫。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讓四萬萬中國人免於餓死,功不可沒的背後,卻少不了老品種的助力:一株天然存在的雄性不育水稻,才讓雜交水稻成為可能。

2017年因意外去世的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鍾揚,一生都在致力於蒐集西藏植物種子,與其團隊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萬顆種子,他曾說過:“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

而有很多未被發現的農作物,人類還沒來得及搞清楚它的作用,就因為人類的影響而消失了,成為了人類的一大遺憾。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諸暨香榧古園,聯合國農業活化石(圖源:原鄉味覺)

6、老品種維護生物多樣性


越來越無常的自然氣候,對於從事農業的人也越來越考驗。春季的雲南大旱、8月連續的西南地區暴雨、颱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非洲豬瘟讓偌大一箇中國陷入豬慌、草地貪夜蛾半年之間危害全國……今年對於農業來說,似乎格外艱難。

生態災難的一次次上演,與老品種的消失也脫不了干係。老品種的留種,不僅保障了農民正常生產活動的進行,也在不斷選種、育種的過程中產生更加適應生態環境變化的新品種。

自然災害來襲,單一品種下的農作物往往全軍覆沒;失去了品種輪作,土地也成為了病蟲害的溫床;雜交品種持續的化肥催產,土壤抗洪抗旱能力也越來越低……

傳統農業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依靠不同作物的相互依存,可持續生長。而工業化的農業,更像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惡戰,毀了一塊地的生態系統的同時,也讓食品安全成為整個社會的隱患。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7、老品種守護國家糧食安全

老種子需要保護,但更需要保護的是農民的自主選擇權。

擁有自己的種子,並能夠改良和交換種子,稱為種子主權。它和農產品定價權一樣,都是生產者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

中科院農業政策研究員、農民種子網絡發起人宋一青說:“在當前的中國,農民這種獨有的權利正在喪失。”

不僅農民失去了種子主權,連國家的糧食安全也被虎視眈眈。

前兩天中美貿易談崩,農業又一次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大豆短缺8660萬噸,價格上漲了70%。也把中國目前的大豆行業揭開了傷疤:中國本土大豆產業已經全面淪陷。

每年我國進口超過 8700 萬噸的大豆,佔了全國大豆消費量的87%,中國市場上消費的食用豆油幾乎全部來自於國外進口的轉基因大豆。

而目前美國、巴西等國在孟山都等轉基因技術為主的公司們入侵飽和,2017年中國的轉基因種植面積為280萬公頃,佔耕地面積4%,對於致力於推廣轉基因作物的公司來說,中國幾乎還可以算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

一旦中國政府完成對多種轉基因作物的審查,中國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將有可能重複美國和巴西快速增長的道路。

大豆產業,不會只是個例。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交換種子的深山農戶(圖源:農民種子網絡)

8、大山裡的種子銀行

在中國最西南處,有一座石頭城,如同中國所有的農村一般,在過去的30年中,周邊12個村共有50個農家品種丟失,其中最嚴峻的便是水稻,13種已經消失。

2014年,農民種子網絡的發起人宋一青老師帶領著團隊來到了這裡,與當地村民悄無聲息地恢復著當地傳統品種。

花了兩年時間,在這個偏遠的納西族大山深處,建立起了石頭城社區種子銀行,找回了113個農作物的老品種,當地村民也積極參與選育,重新種植起了傳統老品種。

如今五年時間過去,這片土地的生物多樣性已經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復,為國內其他地區種子就地保護,提供了豐富的成功經驗。

宋一青老師及其團隊並不止於此,2015年國家再次對《種子法》進行修訂時,成功建言《種子法》允許自留種在當地集市上進行售賣,在這場種子保衛戰中,終於為老品種爭得了一席之地。

種子主權丟得容易,撿回來卻需要無數人的努力。

古代山水畫般的張家界的奇山連綿裡,坐落著一座“空中花園”,2008年,回到老家的童軍在這裡創辦了耕心園,種植著自己從全國各地收集來的多個老品種稻米。

不僅如此,老童還在網絡上發起“自然農法自留種種子庫”,參與人數已突破千人大關,來自全國各地的農友可以在這裡自由交換自己的老品種。

“家有餘糧睡覺不慌,倉有留種來年不荒”,跟幾千年來的先人一般,許多消失在市場上的老品種,在老童與這些老種子愛好者們的手裡重新發了芽。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石頭城的種子銀行(圖源:農民種子網絡)


9、世界範圍內的保種運動


綠色革命,一場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亞洲地區廣泛流行的農業運動,使命是:將農業轉變為工業化單一種植型農業。

不可否認這場綠色革命在推行早期,經過澆灌的肥沃土壤上確實增加了產量,但到了八十年代,沉重的代價也隨之而來。

不僅土壤被化肥、農藥嚴重汙染,也越來越依賴外界供應種子。在綠色革命之前,菲律賓的大約有4000多個水稻品種,但是到了80年代中期,只剩下3-5個水稻品種。

早期的盈利也漸漸變成了負債。一位泰國的農民曾說:在綠色革命之前,他們很窮,在綠色革命之後,他們依舊很窮。被逼無奈的數千印度農民曾發起“孟山都滾出印度日”,遊行捍衛食物和種子主權,抵制大公司強行接管農業。

21世紀初,不堪重負的東南亞各國終於發起了新一輪的抵抗。

印度的DDS聯盟、孟加拉的新農業運動以及菲律賓的農民科學家協會相繼誕生,要求歸還生物多樣性的控制權,被剝奪的種子主權重新還給農民,與當地農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找回了幾千個適宜當地種植的本地品種。

不僅如此,這些組織並不侷限於農民培育當地物種,還致力於將傳統的以化學品為基礎的農業轉變為有機農業,十幾年發展下來,讓如今的東南亞成為了中國有機農業的取經地。

保種運動不僅保住農民應有的種子主權,更是為了保住人類的希望。

2019年9月,新一屆的“種子世界•2019”國際會議將在班加羅爾舉辦,來自全球的農業組織就農作物的遺傳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等問題展開討論。

"

1、 消失在中國的老品種

相對於雜交水稻,自留種的老品種大米,大多統稱為常規稻。

水稻是中國人飲食的主角,早在70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了水稻種植,伴隨著中華民族的誕生和遷徙,崛起和苦難。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曾經存在著上千個水稻品種。

1972年,袁隆平院士從海南島上的一株天然野生稻中培育出了雜交水稻。1975 年雜交水稻在我國各省市始種,從此,迅速佔領南方的稻田,傳統水稻品種在夾縫中艱難生存,幾近消失。

水稻只是一個縮影,這樣的命運幾乎發生在整個中國農業。從20世紀至今,已有75%的農作物品種都已經消失在我們的餐桌上。

黃豆,中國是大豆的故鄉,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一度處於世界壟斷地位。1996年年我國取消進口配額,放開大豆市場,我國成為轉基因大豆的淨進口國。如今,中國的大豆消費量的87%都來自國外轉基因大豆。

玉米,在中國已經有了四百多年的種植歷史,是我國僅次於水稻、小麥的第三大糧食物種,卻是目前農民留種率最低的農作物,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數據顯示,2014年玉米的留種率已經不到1%。

以高產、個大、抗蟲、耐運輸為目的培育出來的商品性蔬糧品種,大多采用雜交技術,綜合具有優勢的兩個親本而形成的第一代種子。然而,雜交品種的作物,往往第二代便會產生性狀分離現象,所以幾乎不能傳代留種。

這種幾千年來的育種方式,隨著雜交種子迅速佔領農業而丟失,如今的農民,已經沒有一粒屬於自己的種子了。

常規品種本身是通過自然規律生長出來的種子,通過不斷的選育留種,能保持穩定的優勢性狀,且不斷適應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具有一方水土特性,也早已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中了。

這場農作物的品種之戰,大多以老品種的退位收場。以商品性為主導的新品種,犧牲著口感,威脅著安全,破壞在地化的生態平衡,一次次挑戰著速度與產量,登上了每個中國人的餐桌。

但這樣的食物真的是我們今天想要的嗎?

▲米易貢米,遺落民間的自留種(圖:原鄉味覺)

2、留種,留住我們的根

小的時候,母親每年總會將地裡最大最漂亮的瓜果蔬菜留著做種,每到秋冬季節,灰褐色的土坯牆上,總掛滿了紅紅黃黃的自留種,煞是好看。

記得有一年,母親從一年的花生中選出最飽滿的一筐,掛在屋頂的竹籃子裡面,作為第二年的花生種子。我就在裝滿花生的籃子下面,寫作業,日復一日。頭頂上吊著的花生,總讓我心神不寧,不能安心寫字。等母親去地裡幹活的時候,我常常會站在凳子上,用一根小竹竿,戳一把下來,邊吃邊寫。到了第二天春天,當母親再去取下竹籃的時候,花生已經所剩無幾了,可憐兮兮的幾顆擺在籃子底部。

因為偷吃種子,無論是花生還是黃瓜,沒有少挨我母親的罵。那個時候,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母親留的種子是最誘人的。

“民以食為天,農以種為先”。作為天生的育種專家,中國的農民深諳如何將各類種子的保存方法,往往把那些碩大、健壯、美觀的果實作為種子,提前儲存下來,其餘的才作為食物。“餓死爹孃,不吃種糧”,正是農業社會對於留種的重視。

留種,留存的更是來年的希望。

而如今的農村,早已不是曾經的樣子。幾乎每一個鄉鎮,春分之後最火的門店,永遠是擠破門檻的農資店,人們排著隊購買種子,然後又排著隊購買化肥和農藥。農民留種,早已成為過去式。

不是農民不願意留種,而是現在的品種已經留不了種。

青島農業科學院王殿純老師曾說:為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種業公司的種子99%以上是雜交種,無法繁殖。

當種子進入商業化後,資本化的種業公司猶如卡住了農民的喉嚨,控制著整個農業的命脈。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川東北本土小黃豆(圖:趙天勇)

3、被資本裹挾的種業入侵

1980年代,既是全面推廣雜交稻的起始年代,也是國外種業公司進入國內市場的時期。這場由孟山都公司主導的轉基因入侵,不亞於一場新的鴉片戰爭。

臭名昭著的孟山都,是一個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也是轉基因種子的領先生產商,佔據了多種農作物種子70%–100%的市場份額。

轉基因進入中國,不僅會帶來不可預料的食品安全危機,更嚴重的便是汙染本土種子。

農民不僅不能留種,連種地都需要小心翼翼。轉基因作物汙染本土作物,本來是受害者,卻會被轉基因巨頭當成偷了他們的種子。

早在2009年,據《中國經濟週刊》報道,中國大豆的最後“堡壘”黑龍江已經被進口轉基因大豆“攻陷”,長驅直入的外國轉基因大豆,在國內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之下,如入無人之境,具有優質蛋白的本土大豆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大豆產業,只是中國農業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全球 80%的食物市場都被包括孟山都公司在內的 5 家跨國公司所控制。

每個家庭能吃到什麼食物,都已經在這幾家跨國種業公司的牢牢掌控之中。從生產、種植、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壟斷控制,形成了上下游貫通的全產業鏈,在農產品市場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2012年,在中高端蔬菜領域,外資控種就已經達到了50%。2018年6月,為了吸引外資,發改委、商務部更是取消了之前種子生產必須有中方控股的限制,徹底打開的國門,讓本就岌岌可危的種子主權面臨更大的挑戰。

逐漸邊緣化的中國小農和沒有任何保護的本土種子,在這場來勢洶洶的外資種業入侵下,不堪一擊,危若累卵。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越來越多的人離開了土地(圖源:原鄉味覺)

4、成本越來越高的商品種子

農民全部購買種子,給種子公司帶來了巨大利潤,雜交種子與轉基因種子為了保證產量,往往與相應的農藥、化肥配套使用,原本的農民種地只需要付出勞力,而如今化學農業下的農民有時辛苦一年種地的收成,還不能彌補種地的成本。

以玉米為例,種子便佔了畝均投入的15%,而這隻佔了小頭,再加上化肥、農藥、尿素、地膜等,小農模式下越來越難承擔起鉅額的支出。

而這只是這場滾雪球的開始。

由於掠奪式的種植,土壤遭到嚴重破壞,害蟲也開始形成抗體,要想保持原有的產量,我們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農藥與化肥。

農民的勞動經驗被剝奪,再也不能依靠原本的生產經驗去因地制宜,只能種植著無法適應當地水土、氣候的商業種子。

種地成本也越來越高,農民不得不離開土地,從2000年以來,不到20年的時間裡,已經有超過2千萬農民自發或被迫的離開土地,農村社會面臨凋零。

在地大物博的中國,雜交種子和轉基因種子,並不能完全適應各個地方的局部環境,土地往往經過多年的耕種之後,反而並不如老品種的穩定和產量。

6、老品種保留基因來源

老品種不一定口感都優於新品種,但卻一定是優良新品種的基因來源。

經歷過大自然的考驗,一方水土下培育了上千年的品種,早已適應了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一方水土養育出來的老品種,在耐旱、耐寒、耐水、抗蟲性、抗倒伏……各有不同,保留著優秀的遺傳基因。

且通過與土壤周而復始的交換,讓這些種子的優質基因不斷強化和繁殖,讓劣質基因自然淘汰,最終從根兒上保證其物種本身的活性與多樣性。這些自然培育出來的老品種,更是一座基因寶庫。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讓四萬萬中國人免於餓死,功不可沒的背後,卻少不了老品種的助力:一株天然存在的雄性不育水稻,才讓雜交水稻成為可能。

2017年因意外去世的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鍾揚,一生都在致力於蒐集西藏植物種子,與其團隊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萬顆種子,他曾說過:“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

而有很多未被發現的農作物,人類還沒來得及搞清楚它的作用,就因為人類的影響而消失了,成為了人類的一大遺憾。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諸暨香榧古園,聯合國農業活化石(圖源:原鄉味覺)

6、老品種維護生物多樣性


越來越無常的自然氣候,對於從事農業的人也越來越考驗。春季的雲南大旱、8月連續的西南地區暴雨、颱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非洲豬瘟讓偌大一箇中國陷入豬慌、草地貪夜蛾半年之間危害全國……今年對於農業來說,似乎格外艱難。

生態災難的一次次上演,與老品種的消失也脫不了干係。老品種的留種,不僅保障了農民正常生產活動的進行,也在不斷選種、育種的過程中產生更加適應生態環境變化的新品種。

自然災害來襲,單一品種下的農作物往往全軍覆沒;失去了品種輪作,土地也成為了病蟲害的溫床;雜交品種持續的化肥催產,土壤抗洪抗旱能力也越來越低……

傳統農業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依靠不同作物的相互依存,可持續生長。而工業化的農業,更像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惡戰,毀了一塊地的生態系統的同時,也讓食品安全成為整個社會的隱患。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7、老品種守護國家糧食安全

老種子需要保護,但更需要保護的是農民的自主選擇權。

擁有自己的種子,並能夠改良和交換種子,稱為種子主權。它和農產品定價權一樣,都是生產者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

中科院農業政策研究員、農民種子網絡發起人宋一青說:“在當前的中國,農民這種獨有的權利正在喪失。”

不僅農民失去了種子主權,連國家的糧食安全也被虎視眈眈。

前兩天中美貿易談崩,農業又一次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大豆短缺8660萬噸,價格上漲了70%。也把中國目前的大豆行業揭開了傷疤:中國本土大豆產業已經全面淪陷。

每年我國進口超過 8700 萬噸的大豆,佔了全國大豆消費量的87%,中國市場上消費的食用豆油幾乎全部來自於國外進口的轉基因大豆。

而目前美國、巴西等國在孟山都等轉基因技術為主的公司們入侵飽和,2017年中國的轉基因種植面積為280萬公頃,佔耕地面積4%,對於致力於推廣轉基因作物的公司來說,中國幾乎還可以算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

一旦中國政府完成對多種轉基因作物的審查,中國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將有可能重複美國和巴西快速增長的道路。

大豆產業,不會只是個例。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交換種子的深山農戶(圖源:農民種子網絡)

8、大山裡的種子銀行

在中國最西南處,有一座石頭城,如同中國所有的農村一般,在過去的30年中,周邊12個村共有50個農家品種丟失,其中最嚴峻的便是水稻,13種已經消失。

2014年,農民種子網絡的發起人宋一青老師帶領著團隊來到了這裡,與當地村民悄無聲息地恢復著當地傳統品種。

花了兩年時間,在這個偏遠的納西族大山深處,建立起了石頭城社區種子銀行,找回了113個農作物的老品種,當地村民也積極參與選育,重新種植起了傳統老品種。

如今五年時間過去,這片土地的生物多樣性已經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復,為國內其他地區種子就地保護,提供了豐富的成功經驗。

宋一青老師及其團隊並不止於此,2015年國家再次對《種子法》進行修訂時,成功建言《種子法》允許自留種在當地集市上進行售賣,在這場種子保衛戰中,終於為老品種爭得了一席之地。

種子主權丟得容易,撿回來卻需要無數人的努力。

古代山水畫般的張家界的奇山連綿裡,坐落著一座“空中花園”,2008年,回到老家的童軍在這裡創辦了耕心園,種植著自己從全國各地收集來的多個老品種稻米。

不僅如此,老童還在網絡上發起“自然農法自留種種子庫”,參與人數已突破千人大關,來自全國各地的農友可以在這裡自由交換自己的老品種。

“家有餘糧睡覺不慌,倉有留種來年不荒”,跟幾千年來的先人一般,許多消失在市場上的老品種,在老童與這些老種子愛好者們的手裡重新發了芽。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石頭城的種子銀行(圖源:農民種子網絡)


9、世界範圍內的保種運動


綠色革命,一場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亞洲地區廣泛流行的農業運動,使命是:將農業轉變為工業化單一種植型農業。

不可否認這場綠色革命在推行早期,經過澆灌的肥沃土壤上確實增加了產量,但到了八十年代,沉重的代價也隨之而來。

不僅土壤被化肥、農藥嚴重汙染,也越來越依賴外界供應種子。在綠色革命之前,菲律賓的大約有4000多個水稻品種,但是到了80年代中期,只剩下3-5個水稻品種。

早期的盈利也漸漸變成了負債。一位泰國的農民曾說:在綠色革命之前,他們很窮,在綠色革命之後,他們依舊很窮。被逼無奈的數千印度農民曾發起“孟山都滾出印度日”,遊行捍衛食物和種子主權,抵制大公司強行接管農業。

21世紀初,不堪重負的東南亞各國終於發起了新一輪的抵抗。

印度的DDS聯盟、孟加拉的新農業運動以及菲律賓的農民科學家協會相繼誕生,要求歸還生物多樣性的控制權,被剝奪的種子主權重新還給農民,與當地農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找回了幾千個適宜當地種植的本地品種。

不僅如此,這些組織並不侷限於農民培育當地物種,還致力於將傳統的以化學品為基礎的農業轉變為有機農業,十幾年發展下來,讓如今的東南亞成為了中國有機農業的取經地。

保種運動不僅保住農民應有的種子主權,更是為了保住人類的希望。

2019年9月,新一屆的“種子世界•2019”國際會議將在班加羅爾舉辦,來自全球的農業組織就農作物的遺傳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等問題展開討論。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世界範圍內的保種運動(圖源:視覺中國)

10、末日種子庫:人類最後的希望

末日種子庫由此誕生。

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北極永久凍土深處,有一座冰封地窖存放著100多萬份生物種子“備份”樣本,是全球最大的農作物種子庫。

科學家對這座地窖將要應對“災難”的設定包括自然災害、疫病、戰爭,甚至“世界末日”。

這並不是杞人憂天,早在2015年,因為連續的戰火,敘利亞農業遭到嚴重破壞,不得不從中提取樣本,恢復本國的種植。

2008年投入使用以來,這是第一個啟用這所“農作物的避難所”的國家,也希望是最後一個。

老品種的未來,也終會在人們的堅持中,被市場接受。

"

1、 消失在中國的老品種

相對於雜交水稻,自留種的老品種大米,大多統稱為常規稻。

水稻是中國人飲食的主角,早在70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了水稻種植,伴隨著中華民族的誕生和遷徙,崛起和苦難。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曾經存在著上千個水稻品種。

1972年,袁隆平院士從海南島上的一株天然野生稻中培育出了雜交水稻。1975 年雜交水稻在我國各省市始種,從此,迅速佔領南方的稻田,傳統水稻品種在夾縫中艱難生存,幾近消失。

水稻只是一個縮影,這樣的命運幾乎發生在整個中國農業。從20世紀至今,已有75%的農作物品種都已經消失在我們的餐桌上。

黃豆,中國是大豆的故鄉,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一度處於世界壟斷地位。1996年年我國取消進口配額,放開大豆市場,我國成為轉基因大豆的淨進口國。如今,中國的大豆消費量的87%都來自國外轉基因大豆。

玉米,在中國已經有了四百多年的種植歷史,是我國僅次於水稻、小麥的第三大糧食物種,卻是目前農民留種率最低的農作物,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數據顯示,2014年玉米的留種率已經不到1%。

以高產、個大、抗蟲、耐運輸為目的培育出來的商品性蔬糧品種,大多采用雜交技術,綜合具有優勢的兩個親本而形成的第一代種子。然而,雜交品種的作物,往往第二代便會產生性狀分離現象,所以幾乎不能傳代留種。

這種幾千年來的育種方式,隨著雜交種子迅速佔領農業而丟失,如今的農民,已經沒有一粒屬於自己的種子了。

常規品種本身是通過自然規律生長出來的種子,通過不斷的選育留種,能保持穩定的優勢性狀,且不斷適應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具有一方水土特性,也早已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中了。

這場農作物的品種之戰,大多以老品種的退位收場。以商品性為主導的新品種,犧牲著口感,威脅著安全,破壞在地化的生態平衡,一次次挑戰著速度與產量,登上了每個中國人的餐桌。

但這樣的食物真的是我們今天想要的嗎?

▲米易貢米,遺落民間的自留種(圖:原鄉味覺)

2、留種,留住我們的根

小的時候,母親每年總會將地裡最大最漂亮的瓜果蔬菜留著做種,每到秋冬季節,灰褐色的土坯牆上,總掛滿了紅紅黃黃的自留種,煞是好看。

記得有一年,母親從一年的花生中選出最飽滿的一筐,掛在屋頂的竹籃子裡面,作為第二年的花生種子。我就在裝滿花生的籃子下面,寫作業,日復一日。頭頂上吊著的花生,總讓我心神不寧,不能安心寫字。等母親去地裡幹活的時候,我常常會站在凳子上,用一根小竹竿,戳一把下來,邊吃邊寫。到了第二天春天,當母親再去取下竹籃的時候,花生已經所剩無幾了,可憐兮兮的幾顆擺在籃子底部。

因為偷吃種子,無論是花生還是黃瓜,沒有少挨我母親的罵。那個時候,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母親留的種子是最誘人的。

“民以食為天,農以種為先”。作為天生的育種專家,中國的農民深諳如何將各類種子的保存方法,往往把那些碩大、健壯、美觀的果實作為種子,提前儲存下來,其餘的才作為食物。“餓死爹孃,不吃種糧”,正是農業社會對於留種的重視。

留種,留存的更是來年的希望。

而如今的農村,早已不是曾經的樣子。幾乎每一個鄉鎮,春分之後最火的門店,永遠是擠破門檻的農資店,人們排著隊購買種子,然後又排著隊購買化肥和農藥。農民留種,早已成為過去式。

不是農民不願意留種,而是現在的品種已經留不了種。

青島農業科學院王殿純老師曾說:為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種業公司的種子99%以上是雜交種,無法繁殖。

當種子進入商業化後,資本化的種業公司猶如卡住了農民的喉嚨,控制著整個農業的命脈。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川東北本土小黃豆(圖:趙天勇)

3、被資本裹挾的種業入侵

1980年代,既是全面推廣雜交稻的起始年代,也是國外種業公司進入國內市場的時期。這場由孟山都公司主導的轉基因入侵,不亞於一場新的鴉片戰爭。

臭名昭著的孟山都,是一個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也是轉基因種子的領先生產商,佔據了多種農作物種子70%–100%的市場份額。

轉基因進入中國,不僅會帶來不可預料的食品安全危機,更嚴重的便是汙染本土種子。

農民不僅不能留種,連種地都需要小心翼翼。轉基因作物汙染本土作物,本來是受害者,卻會被轉基因巨頭當成偷了他們的種子。

早在2009年,據《中國經濟週刊》報道,中國大豆的最後“堡壘”黑龍江已經被進口轉基因大豆“攻陷”,長驅直入的外國轉基因大豆,在國內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之下,如入無人之境,具有優質蛋白的本土大豆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大豆產業,只是中國農業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全球 80%的食物市場都被包括孟山都公司在內的 5 家跨國公司所控制。

每個家庭能吃到什麼食物,都已經在這幾家跨國種業公司的牢牢掌控之中。從生產、種植、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壟斷控制,形成了上下游貫通的全產業鏈,在農產品市場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2012年,在中高端蔬菜領域,外資控種就已經達到了50%。2018年6月,為了吸引外資,發改委、商務部更是取消了之前種子生產必須有中方控股的限制,徹底打開的國門,讓本就岌岌可危的種子主權面臨更大的挑戰。

逐漸邊緣化的中國小農和沒有任何保護的本土種子,在這場來勢洶洶的外資種業入侵下,不堪一擊,危若累卵。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越來越多的人離開了土地(圖源:原鄉味覺)

4、成本越來越高的商品種子

農民全部購買種子,給種子公司帶來了巨大利潤,雜交種子與轉基因種子為了保證產量,往往與相應的農藥、化肥配套使用,原本的農民種地只需要付出勞力,而如今化學農業下的農民有時辛苦一年種地的收成,還不能彌補種地的成本。

以玉米為例,種子便佔了畝均投入的15%,而這隻佔了小頭,再加上化肥、農藥、尿素、地膜等,小農模式下越來越難承擔起鉅額的支出。

而這只是這場滾雪球的開始。

由於掠奪式的種植,土壤遭到嚴重破壞,害蟲也開始形成抗體,要想保持原有的產量,我們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農藥與化肥。

農民的勞動經驗被剝奪,再也不能依靠原本的生產經驗去因地制宜,只能種植著無法適應當地水土、氣候的商業種子。

種地成本也越來越高,農民不得不離開土地,從2000年以來,不到20年的時間裡,已經有超過2千萬農民自發或被迫的離開土地,農村社會面臨凋零。

在地大物博的中國,雜交種子和轉基因種子,並不能完全適應各個地方的局部環境,土地往往經過多年的耕種之後,反而並不如老品種的穩定和產量。

6、老品種保留基因來源

老品種不一定口感都優於新品種,但卻一定是優良新品種的基因來源。

經歷過大自然的考驗,一方水土下培育了上千年的品種,早已適應了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一方水土養育出來的老品種,在耐旱、耐寒、耐水、抗蟲性、抗倒伏……各有不同,保留著優秀的遺傳基因。

且通過與土壤周而復始的交換,讓這些種子的優質基因不斷強化和繁殖,讓劣質基因自然淘汰,最終從根兒上保證其物種本身的活性與多樣性。這些自然培育出來的老品種,更是一座基因寶庫。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讓四萬萬中國人免於餓死,功不可沒的背後,卻少不了老品種的助力:一株天然存在的雄性不育水稻,才讓雜交水稻成為可能。

2017年因意外去世的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鍾揚,一生都在致力於蒐集西藏植物種子,與其團隊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萬顆種子,他曾說過:“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

而有很多未被發現的農作物,人類還沒來得及搞清楚它的作用,就因為人類的影響而消失了,成為了人類的一大遺憾。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諸暨香榧古園,聯合國農業活化石(圖源:原鄉味覺)

6、老品種維護生物多樣性


越來越無常的自然氣候,對於從事農業的人也越來越考驗。春季的雲南大旱、8月連續的西南地區暴雨、颱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非洲豬瘟讓偌大一箇中國陷入豬慌、草地貪夜蛾半年之間危害全國……今年對於農業來說,似乎格外艱難。

生態災難的一次次上演,與老品種的消失也脫不了干係。老品種的留種,不僅保障了農民正常生產活動的進行,也在不斷選種、育種的過程中產生更加適應生態環境變化的新品種。

自然災害來襲,單一品種下的農作物往往全軍覆沒;失去了品種輪作,土地也成為了病蟲害的溫床;雜交品種持續的化肥催產,土壤抗洪抗旱能力也越來越低……

傳統農業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依靠不同作物的相互依存,可持續生長。而工業化的農業,更像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惡戰,毀了一塊地的生態系統的同時,也讓食品安全成為整個社會的隱患。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7、老品種守護國家糧食安全

老種子需要保護,但更需要保護的是農民的自主選擇權。

擁有自己的種子,並能夠改良和交換種子,稱為種子主權。它和農產品定價權一樣,都是生產者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

中科院農業政策研究員、農民種子網絡發起人宋一青說:“在當前的中國,農民這種獨有的權利正在喪失。”

不僅農民失去了種子主權,連國家的糧食安全也被虎視眈眈。

前兩天中美貿易談崩,農業又一次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大豆短缺8660萬噸,價格上漲了70%。也把中國目前的大豆行業揭開了傷疤:中國本土大豆產業已經全面淪陷。

每年我國進口超過 8700 萬噸的大豆,佔了全國大豆消費量的87%,中國市場上消費的食用豆油幾乎全部來自於國外進口的轉基因大豆。

而目前美國、巴西等國在孟山都等轉基因技術為主的公司們入侵飽和,2017年中國的轉基因種植面積為280萬公頃,佔耕地面積4%,對於致力於推廣轉基因作物的公司來說,中國幾乎還可以算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

一旦中國政府完成對多種轉基因作物的審查,中國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將有可能重複美國和巴西快速增長的道路。

大豆產業,不會只是個例。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交換種子的深山農戶(圖源:農民種子網絡)

8、大山裡的種子銀行

在中國最西南處,有一座石頭城,如同中國所有的農村一般,在過去的30年中,周邊12個村共有50個農家品種丟失,其中最嚴峻的便是水稻,13種已經消失。

2014年,農民種子網絡的發起人宋一青老師帶領著團隊來到了這裡,與當地村民悄無聲息地恢復著當地傳統品種。

花了兩年時間,在這個偏遠的納西族大山深處,建立起了石頭城社區種子銀行,找回了113個農作物的老品種,當地村民也積極參與選育,重新種植起了傳統老品種。

如今五年時間過去,這片土地的生物多樣性已經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復,為國內其他地區種子就地保護,提供了豐富的成功經驗。

宋一青老師及其團隊並不止於此,2015年國家再次對《種子法》進行修訂時,成功建言《種子法》允許自留種在當地集市上進行售賣,在這場種子保衛戰中,終於為老品種爭得了一席之地。

種子主權丟得容易,撿回來卻需要無數人的努力。

古代山水畫般的張家界的奇山連綿裡,坐落著一座“空中花園”,2008年,回到老家的童軍在這裡創辦了耕心園,種植著自己從全國各地收集來的多個老品種稻米。

不僅如此,老童還在網絡上發起“自然農法自留種種子庫”,參與人數已突破千人大關,來自全國各地的農友可以在這裡自由交換自己的老品種。

“家有餘糧睡覺不慌,倉有留種來年不荒”,跟幾千年來的先人一般,許多消失在市場上的老品種,在老童與這些老種子愛好者們的手裡重新發了芽。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石頭城的種子銀行(圖源:農民種子網絡)


9、世界範圍內的保種運動


綠色革命,一場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亞洲地區廣泛流行的農業運動,使命是:將農業轉變為工業化單一種植型農業。

不可否認這場綠色革命在推行早期,經過澆灌的肥沃土壤上確實增加了產量,但到了八十年代,沉重的代價也隨之而來。

不僅土壤被化肥、農藥嚴重汙染,也越來越依賴外界供應種子。在綠色革命之前,菲律賓的大約有4000多個水稻品種,但是到了80年代中期,只剩下3-5個水稻品種。

早期的盈利也漸漸變成了負債。一位泰國的農民曾說:在綠色革命之前,他們很窮,在綠色革命之後,他們依舊很窮。被逼無奈的數千印度農民曾發起“孟山都滾出印度日”,遊行捍衛食物和種子主權,抵制大公司強行接管農業。

21世紀初,不堪重負的東南亞各國終於發起了新一輪的抵抗。

印度的DDS聯盟、孟加拉的新農業運動以及菲律賓的農民科學家協會相繼誕生,要求歸還生物多樣性的控制權,被剝奪的種子主權重新還給農民,與當地農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找回了幾千個適宜當地種植的本地品種。

不僅如此,這些組織並不侷限於農民培育當地物種,還致力於將傳統的以化學品為基礎的農業轉變為有機農業,十幾年發展下來,讓如今的東南亞成為了中國有機農業的取經地。

保種運動不僅保住農民應有的種子主權,更是為了保住人類的希望。

2019年9月,新一屆的“種子世界•2019”國際會議將在班加羅爾舉辦,來自全球的農業組織就農作物的遺傳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等問題展開討論。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世界範圍內的保種運動(圖源:視覺中國)

10、末日種子庫:人類最後的希望

末日種子庫由此誕生。

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北極永久凍土深處,有一座冰封地窖存放著100多萬份生物種子“備份”樣本,是全球最大的農作物種子庫。

科學家對這座地窖將要應對“災難”的設定包括自然災害、疫病、戰爭,甚至“世界末日”。

這並不是杞人憂天,早在2015年,因為連續的戰火,敘利亞農業遭到嚴重破壞,不得不從中提取樣本,恢復本國的種植。

2008年投入使用以來,這是第一個啟用這所“農作物的避難所”的國家,也希望是最後一個。

老品種的未來,也終會在人們的堅持中,被市場接受。

“我們想保護的那些老品種,75%已經消失在餐桌”

▲位於挪威的世界種子庫(圖源:視覺中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