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家畜乳房炎是指因各種原因引起的乳汁理化性質、細菌學以及乳腺病理學發生的變化。包括乳汁改變顏色和性狀,乳腺炎症、乳房腫脹等臨床症狀。是產仔母畜多發、常見病之一,特別是牛、羊更多發。乳房炎不僅使患畜機體受到傷害,而且會降低乳汁及乳產品的質量,給畜牧業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

病因

導致乳房炎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內因又有外因,當然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1.內因:乳腺結構具有特殊性,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入侵而發生炎症。乳腺發育是受內分泌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調節的,如果母畜腦垂體有疾患就會導致乳腺發育障礙;健康機體的多種生長激素對乳腺的發育也會起到一定作用,所以激素分泌異常對乳房發育也會起到障礙。另外,乳腺的防衛功能(如乳頭管、乳中的吞噬細胞、酶類、免疫球蛋白)也會維護乳房的健康發育,一旦防衛功能減低就會引發乳房炎。

2.外因:就是因微生物入侵引起的乳房內炎症乃至全身表現出臨床症狀。導致細菌入侵與下列外部因素有關:如生活壞境衛生條件較差,病原菌汙染乳頭;不正確扎乳導致乳頭括約肌損傷或括約肌鬆弛;免疫功能下降導致乳汁中保護因子減少;感染病原菌的數量多或毒力強等等因素都是構成乳房炎的外因。

"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家畜乳房炎是指因各種原因引起的乳汁理化性質、細菌學以及乳腺病理學發生的變化。包括乳汁改變顏色和性狀,乳腺炎症、乳房腫脹等臨床症狀。是產仔母畜多發、常見病之一,特別是牛、羊更多發。乳房炎不僅使患畜機體受到傷害,而且會降低乳汁及乳產品的質量,給畜牧業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

病因

導致乳房炎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內因又有外因,當然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1.內因:乳腺結構具有特殊性,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入侵而發生炎症。乳腺發育是受內分泌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調節的,如果母畜腦垂體有疾患就會導致乳腺發育障礙;健康機體的多種生長激素對乳腺的發育也會起到一定作用,所以激素分泌異常對乳房發育也會起到障礙。另外,乳腺的防衛功能(如乳頭管、乳中的吞噬細胞、酶類、免疫球蛋白)也會維護乳房的健康發育,一旦防衛功能減低就會引發乳房炎。

2.外因:就是因微生物入侵引起的乳房內炎症乃至全身表現出臨床症狀。導致細菌入侵與下列外部因素有關:如生活壞境衛生條件較差,病原菌汙染乳頭;不正確扎乳導致乳頭括約肌損傷或括約肌鬆弛;免疫功能下降導致乳汁中保護因子減少;感染病原菌的數量多或毒力強等等因素都是構成乳房炎的外因。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病原

病原微生物中的細菌、真菌、病毒、黴形體是引發乳房炎的主要病因,但在不同母畜的不同病程中,感染的主要病原性微生物是有差異的。

1.牛的:最主要的有無乳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還有乳房、停乳、獸疫、糞、化膿及肺炎鏈球菌,也有化膿棒狀桿菌、克雷伯氏桿菌、牛分支桿菌、多殺性巴氏桿菌等,多達幾十種。真菌有毛孢子菌、煙麴黴、構巢麴黴等。

2.綿羊的:常見的有溶血性巴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乳房鏈球菌、無乳鏈球菌及李氏放線桿菌等。

3.山羊的:發病率比牛少得多,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病原菌,還有無乳、停乳、化膿鏈球菌及偽結核等。

4.豬的:以產氣桿菌、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菌、銅綠假單胞菌、無乳、停乳、乳房鏈球菌為多見。臨床中豬的乳房炎病變不明顯。

5.馬的:很少發生乳房炎,其病原菌主要有假結核棒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獸疫鏈球菌和馬鏈球菌。

分類

根據乳汁中能否分離出病原微生物及有無臨床症狀分為如下三型:

1.隱性型(非臨床型):也稱潛在性乳房炎,該型的乳房及乳汁都沒有肉眼可見的變化,但理化性質已發生改變,只有用特殊的方法才能檢出。其乳汁的品質下降、產量減少,是常發多見的乳房炎型,也是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的類型。

2.臨床型:乳房與乳汁都有肉眼可見的臨床變化。發病率為2%~5%,管理水平較差的大牛群發病率較高。根據發病程度分為三種。

①輕度:乳腺組織病理變化輕微,臨床症狀也較輕,乳房不見異常或有輕度發熱和痛感,或腫脹。乳汁有絮狀物或凝塊、變稀、偏鹼性。如及時治療可以治癒。

②重度:乳腺組織有嚴重的病理變化,患病乳區腫脹、發紅,觸摸乳房發熱、有硬塊,痛感明顯,患畜拒絕檢查。乳量減少、乳汁異常,黃白色或呈血清樣,內有乳塊。全身症狀不明顯,精神、食慾正常,體溫或略高。如能及早治療,可以痊癒,一般預後良好。

③急性:乳腺組織受到嚴重損害,突然發病,病情嚴重,發展迅速。患病乳區腫脹嚴重,皮膚髮紅髮亮,乳頭腫脹,乳房發熱、疼痛,全乳區發硬。患畜全身症狀明顯,體溫持續升高,心率、呼吸加快,精神萎靡,食慾減少。如不及早治療,可危及生命。

3.慢性型:一般是因對急性乳房炎治療不及時或處理不當而轉化的。乳腺組織形成漸進性炎症,臨床症狀不明顯,全身情況也較正常,但產乳量下降,可能有反覆發病史。可能導致乳腺組織纖維化,乳房萎縮。此類乳房炎治療意義不大,可能成為母畜中的傳染源,應及早淘汰。

"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家畜乳房炎是指因各種原因引起的乳汁理化性質、細菌學以及乳腺病理學發生的變化。包括乳汁改變顏色和性狀,乳腺炎症、乳房腫脹等臨床症狀。是產仔母畜多發、常見病之一,特別是牛、羊更多發。乳房炎不僅使患畜機體受到傷害,而且會降低乳汁及乳產品的質量,給畜牧業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

病因

導致乳房炎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內因又有外因,當然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1.內因:乳腺結構具有特殊性,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入侵而發生炎症。乳腺發育是受內分泌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調節的,如果母畜腦垂體有疾患就會導致乳腺發育障礙;健康機體的多種生長激素對乳腺的發育也會起到一定作用,所以激素分泌異常對乳房發育也會起到障礙。另外,乳腺的防衛功能(如乳頭管、乳中的吞噬細胞、酶類、免疫球蛋白)也會維護乳房的健康發育,一旦防衛功能減低就會引發乳房炎。

2.外因:就是因微生物入侵引起的乳房內炎症乃至全身表現出臨床症狀。導致細菌入侵與下列外部因素有關:如生活壞境衛生條件較差,病原菌汙染乳頭;不正確扎乳導致乳頭括約肌損傷或括約肌鬆弛;免疫功能下降導致乳汁中保護因子減少;感染病原菌的數量多或毒力強等等因素都是構成乳房炎的外因。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病原

病原微生物中的細菌、真菌、病毒、黴形體是引發乳房炎的主要病因,但在不同母畜的不同病程中,感染的主要病原性微生物是有差異的。

1.牛的:最主要的有無乳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還有乳房、停乳、獸疫、糞、化膿及肺炎鏈球菌,也有化膿棒狀桿菌、克雷伯氏桿菌、牛分支桿菌、多殺性巴氏桿菌等,多達幾十種。真菌有毛孢子菌、煙麴黴、構巢麴黴等。

2.綿羊的:常見的有溶血性巴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乳房鏈球菌、無乳鏈球菌及李氏放線桿菌等。

3.山羊的:發病率比牛少得多,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病原菌,還有無乳、停乳、化膿鏈球菌及偽結核等。

4.豬的:以產氣桿菌、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菌、銅綠假單胞菌、無乳、停乳、乳房鏈球菌為多見。臨床中豬的乳房炎病變不明顯。

5.馬的:很少發生乳房炎,其病原菌主要有假結核棒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獸疫鏈球菌和馬鏈球菌。

分類

根據乳汁中能否分離出病原微生物及有無臨床症狀分為如下三型:

1.隱性型(非臨床型):也稱潛在性乳房炎,該型的乳房及乳汁都沒有肉眼可見的變化,但理化性質已發生改變,只有用特殊的方法才能檢出。其乳汁的品質下降、產量減少,是常發多見的乳房炎型,也是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的類型。

2.臨床型:乳房與乳汁都有肉眼可見的臨床變化。發病率為2%~5%,管理水平較差的大牛群發病率較高。根據發病程度分為三種。

①輕度:乳腺組織病理變化輕微,臨床症狀也較輕,乳房不見異常或有輕度發熱和痛感,或腫脹。乳汁有絮狀物或凝塊、變稀、偏鹼性。如及時治療可以治癒。

②重度:乳腺組織有嚴重的病理變化,患病乳區腫脹、發紅,觸摸乳房發熱、有硬塊,痛感明顯,患畜拒絕檢查。乳量減少、乳汁異常,黃白色或呈血清樣,內有乳塊。全身症狀不明顯,精神、食慾正常,體溫或略高。如能及早治療,可以痊癒,一般預後良好。

③急性:乳腺組織受到嚴重損害,突然發病,病情嚴重,發展迅速。患病乳區腫脹嚴重,皮膚髮紅髮亮,乳頭腫脹,乳房發熱、疼痛,全乳區發硬。患畜全身症狀明顯,體溫持續升高,心率、呼吸加快,精神萎靡,食慾減少。如不及早治療,可危及生命。

3.慢性型:一般是因對急性乳房炎治療不及時或處理不當而轉化的。乳腺組織形成漸進性炎症,臨床症狀不明顯,全身情況也較正常,但產乳量下降,可能有反覆發病史。可能導致乳腺組織纖維化,乳房萎縮。此類乳房炎治療意義不大,可能成為母畜中的傳染源,應及早淘汰。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症狀

主要臨床症狀包括乳汁異常,乳房大小、質地、溫度異常及全身反應。乳汁異常是指色澤異常,出現凝塊、絮片或膿汁,顏色變化,表明乳腺有嚴重的炎症。病原微生物侵入乳房會發生乳房炎,出現乳房發熱、紅腫、纖維化症狀。不同的病原微生菌引起的炎症在臨床上是有差異的。

1.陽性菌引起的:病原主要是鏈球菌和葡萄球菌,潛伏期3~5天,侵入乳管和乳腺後釋放毒素,引起乳房細胞水腫,乳汁凝塊、乳管堵塞,泌乳減少,乳房纖維化變硬。引起的乳房炎能恢復的很少,均可遺留一定成度的乳腺永久性損傷。

2.陰性菌引起的:通常是大腸桿菌引起的,乳房炎症和全身症狀突然發作,乳房感染區均勻腫大,乳汁呈水樣,含有小凝塊,也稱無乳症。

3.其他菌引起的:主要是由黴形體和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

①黴形體引起的:這是乳房炎中較嚴重的一種,潛伏期2~3天,突然發作,開始時一個乳區,隨後整個乳區同時腫脹。產乳量急劇下降,乳色變為黃褐色,併發關節炎,引起跛行。無明顯全身症狀,乳房發硬,乳腺萎縮。

②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是次要病原菌,因在環境中普遍存在,可經常在泌乳口中分離到。引起隱性或輕度乳房炎,不表現臨床症狀。

"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家畜乳房炎是指因各種原因引起的乳汁理化性質、細菌學以及乳腺病理學發生的變化。包括乳汁改變顏色和性狀,乳腺炎症、乳房腫脹等臨床症狀。是產仔母畜多發、常見病之一,特別是牛、羊更多發。乳房炎不僅使患畜機體受到傷害,而且會降低乳汁及乳產品的質量,給畜牧業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

病因

導致乳房炎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內因又有外因,當然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1.內因:乳腺結構具有特殊性,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入侵而發生炎症。乳腺發育是受內分泌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調節的,如果母畜腦垂體有疾患就會導致乳腺發育障礙;健康機體的多種生長激素對乳腺的發育也會起到一定作用,所以激素分泌異常對乳房發育也會起到障礙。另外,乳腺的防衛功能(如乳頭管、乳中的吞噬細胞、酶類、免疫球蛋白)也會維護乳房的健康發育,一旦防衛功能減低就會引發乳房炎。

2.外因:就是因微生物入侵引起的乳房內炎症乃至全身表現出臨床症狀。導致細菌入侵與下列外部因素有關:如生活壞境衛生條件較差,病原菌汙染乳頭;不正確扎乳導致乳頭括約肌損傷或括約肌鬆弛;免疫功能下降導致乳汁中保護因子減少;感染病原菌的數量多或毒力強等等因素都是構成乳房炎的外因。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病原

病原微生物中的細菌、真菌、病毒、黴形體是引發乳房炎的主要病因,但在不同母畜的不同病程中,感染的主要病原性微生物是有差異的。

1.牛的:最主要的有無乳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還有乳房、停乳、獸疫、糞、化膿及肺炎鏈球菌,也有化膿棒狀桿菌、克雷伯氏桿菌、牛分支桿菌、多殺性巴氏桿菌等,多達幾十種。真菌有毛孢子菌、煙麴黴、構巢麴黴等。

2.綿羊的:常見的有溶血性巴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乳房鏈球菌、無乳鏈球菌及李氏放線桿菌等。

3.山羊的:發病率比牛少得多,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病原菌,還有無乳、停乳、化膿鏈球菌及偽結核等。

4.豬的:以產氣桿菌、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菌、銅綠假單胞菌、無乳、停乳、乳房鏈球菌為多見。臨床中豬的乳房炎病變不明顯。

5.馬的:很少發生乳房炎,其病原菌主要有假結核棒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獸疫鏈球菌和馬鏈球菌。

分類

根據乳汁中能否分離出病原微生物及有無臨床症狀分為如下三型:

1.隱性型(非臨床型):也稱潛在性乳房炎,該型的乳房及乳汁都沒有肉眼可見的變化,但理化性質已發生改變,只有用特殊的方法才能檢出。其乳汁的品質下降、產量減少,是常發多見的乳房炎型,也是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的類型。

2.臨床型:乳房與乳汁都有肉眼可見的臨床變化。發病率為2%~5%,管理水平較差的大牛群發病率較高。根據發病程度分為三種。

①輕度:乳腺組織病理變化輕微,臨床症狀也較輕,乳房不見異常或有輕度發熱和痛感,或腫脹。乳汁有絮狀物或凝塊、變稀、偏鹼性。如及時治療可以治癒。

②重度:乳腺組織有嚴重的病理變化,患病乳區腫脹、發紅,觸摸乳房發熱、有硬塊,痛感明顯,患畜拒絕檢查。乳量減少、乳汁異常,黃白色或呈血清樣,內有乳塊。全身症狀不明顯,精神、食慾正常,體溫或略高。如能及早治療,可以痊癒,一般預後良好。

③急性:乳腺組織受到嚴重損害,突然發病,病情嚴重,發展迅速。患病乳區腫脹嚴重,皮膚髮紅髮亮,乳頭腫脹,乳房發熱、疼痛,全乳區發硬。患畜全身症狀明顯,體溫持續升高,心率、呼吸加快,精神萎靡,食慾減少。如不及早治療,可危及生命。

3.慢性型:一般是因對急性乳房炎治療不及時或處理不當而轉化的。乳腺組織形成漸進性炎症,臨床症狀不明顯,全身情況也較正常,但產乳量下降,可能有反覆發病史。可能導致乳腺組織纖維化,乳房萎縮。此類乳房炎治療意義不大,可能成為母畜中的傳染源,應及早淘汰。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症狀

主要臨床症狀包括乳汁異常,乳房大小、質地、溫度異常及全身反應。乳汁異常是指色澤異常,出現凝塊、絮片或膿汁,顏色變化,表明乳腺有嚴重的炎症。病原微生物侵入乳房會發生乳房炎,出現乳房發熱、紅腫、纖維化症狀。不同的病原微生菌引起的炎症在臨床上是有差異的。

1.陽性菌引起的:病原主要是鏈球菌和葡萄球菌,潛伏期3~5天,侵入乳管和乳腺後釋放毒素,引起乳房細胞水腫,乳汁凝塊、乳管堵塞,泌乳減少,乳房纖維化變硬。引起的乳房炎能恢復的很少,均可遺留一定成度的乳腺永久性損傷。

2.陰性菌引起的:通常是大腸桿菌引起的,乳房炎症和全身症狀突然發作,乳房感染區均勻腫大,乳汁呈水樣,含有小凝塊,也稱無乳症。

3.其他菌引起的:主要是由黴形體和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

①黴形體引起的:這是乳房炎中較嚴重的一種,潛伏期2~3天,突然發作,開始時一個乳區,隨後整個乳區同時腫脹。產乳量急劇下降,乳色變為黃褐色,併發關節炎,引起跛行。無明顯全身症狀,乳房發硬,乳腺萎縮。

②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是次要病原菌,因在環境中普遍存在,可經常在泌乳口中分離到。引起隱性或輕度乳房炎,不表現臨床症狀。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診斷

診斷方法很多,分為臨床型和隱性型乳房炎的診斷。

1.臨床型診斷法:臨床型的主要靠傳統的視診和觸診,根據乳房的病理表現,如紅、腫、熱、痛;母牛拒絕擠奶;乳汁分泌不暢,出現凝塊、血液;產奶量大減或停止等變化。病情分為亞急性、急性、最急性和慢性型。也可根據炎症性質分為漿液性、卡他性、化膿性和出血性的。

2.隱性型診斷法:隱性型乳房炎要靠實驗室的各種檢驗方法來診斷。如乳汁細胞檢查法中的白細胞直接計數法、體細胞間接計數法(SCC);乳汁酸鹼度(PH)檢查法;乳汁的細菌培養法;其他方法中還有乳汁電導率法、酶檢查法、乳清電泳法、桶奶試驗等很多方法,因篇幅有限在此不具體介紹。

治療

治療主要指臨床型的乳房炎,治療是否有效的判定標準是:臨床症狀減輕或消失;乳汁體細胞計數降至正常範圍(50萬/毫升以下);乳汁病原菌轉陰率。隱性型乳房炎要靠控制及預防,其效果以治療判定的後兩條標準衡量。

治療手段很多,但都以抗生素為首選藥物,其次是磺胺類藥物。途徑是靜脈、肌肉注射或乳房內部給藥。主要治療方法有:

1.全身治療:主要用於有全身症狀並乳房腫脹,不能進行乳房關注的病例。多采用速效殺菌抗生素,並按每公斤體重用藥。如青黴素1.6萬單位,或土黴素10毫克,或泰樂菌素、紅黴素12.5毫克或磺胺二甲氧嘧啶200毫克。每日1—2次,連4—5天。其中土黴素和泰樂菌素的抗菌譜廣,較青黴素、鏈黴素、新黴素和氯黴素效果好。如又發熱、全身症狀較嚴重的,應配合退熱、強心、抑制出血等緩解症狀的全身療法。

2.乳房灌注:方便有效,是治療乳房炎的好方法。治療時應嚴格消毒,避免細菌二次感染。一般是在擠奶後的傍晚灌注。每次用青黴素100萬單位或氨苄青黴素100毫克,或螺旋黴素250毫克,或利福黴素100毫克,或土黴素300毫克,或金黴素200毫克均可。每日一次,一般連用3~5次,或直至明顯好轉。

3.輔助療法:靜脈注射大劑量的等滲液,如5%葡萄糖、0.9%鹽水、複方氯化鈉、糖鹽水,並加入適量的抗組織胺類藥物。在藥物治療的同時,乳房外部可以用冷毛巾或冰敷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4.其他藥物法:民間治療該病的藥劑很多,可以作為輔助性治療。如:六茜素、乳房寧1號、複方宮乳康注射劑、雙丁注射液、血清療法、雙黃連注射液、穿心蓮注射液等;灌服用的乳黃散、乳康寧;外用乳玉紅膏等等。

"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家畜乳房炎是指因各種原因引起的乳汁理化性質、細菌學以及乳腺病理學發生的變化。包括乳汁改變顏色和性狀,乳腺炎症、乳房腫脹等臨床症狀。是產仔母畜多發、常見病之一,特別是牛、羊更多發。乳房炎不僅使患畜機體受到傷害,而且會降低乳汁及乳產品的質量,給畜牧業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

病因

導致乳房炎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內因又有外因,當然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1.內因:乳腺結構具有特殊性,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入侵而發生炎症。乳腺發育是受內分泌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調節的,如果母畜腦垂體有疾患就會導致乳腺發育障礙;健康機體的多種生長激素對乳腺的發育也會起到一定作用,所以激素分泌異常對乳房發育也會起到障礙。另外,乳腺的防衛功能(如乳頭管、乳中的吞噬細胞、酶類、免疫球蛋白)也會維護乳房的健康發育,一旦防衛功能減低就會引發乳房炎。

2.外因:就是因微生物入侵引起的乳房內炎症乃至全身表現出臨床症狀。導致細菌入侵與下列外部因素有關:如生活壞境衛生條件較差,病原菌汙染乳頭;不正確扎乳導致乳頭括約肌損傷或括約肌鬆弛;免疫功能下降導致乳汁中保護因子減少;感染病原菌的數量多或毒力強等等因素都是構成乳房炎的外因。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病原

病原微生物中的細菌、真菌、病毒、黴形體是引發乳房炎的主要病因,但在不同母畜的不同病程中,感染的主要病原性微生物是有差異的。

1.牛的:最主要的有無乳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還有乳房、停乳、獸疫、糞、化膿及肺炎鏈球菌,也有化膿棒狀桿菌、克雷伯氏桿菌、牛分支桿菌、多殺性巴氏桿菌等,多達幾十種。真菌有毛孢子菌、煙麴黴、構巢麴黴等。

2.綿羊的:常見的有溶血性巴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乳房鏈球菌、無乳鏈球菌及李氏放線桿菌等。

3.山羊的:發病率比牛少得多,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病原菌,還有無乳、停乳、化膿鏈球菌及偽結核等。

4.豬的:以產氣桿菌、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菌、銅綠假單胞菌、無乳、停乳、乳房鏈球菌為多見。臨床中豬的乳房炎病變不明顯。

5.馬的:很少發生乳房炎,其病原菌主要有假結核棒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獸疫鏈球菌和馬鏈球菌。

分類

根據乳汁中能否分離出病原微生物及有無臨床症狀分為如下三型:

1.隱性型(非臨床型):也稱潛在性乳房炎,該型的乳房及乳汁都沒有肉眼可見的變化,但理化性質已發生改變,只有用特殊的方法才能檢出。其乳汁的品質下降、產量減少,是常發多見的乳房炎型,也是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的類型。

2.臨床型:乳房與乳汁都有肉眼可見的臨床變化。發病率為2%~5%,管理水平較差的大牛群發病率較高。根據發病程度分為三種。

①輕度:乳腺組織病理變化輕微,臨床症狀也較輕,乳房不見異常或有輕度發熱和痛感,或腫脹。乳汁有絮狀物或凝塊、變稀、偏鹼性。如及時治療可以治癒。

②重度:乳腺組織有嚴重的病理變化,患病乳區腫脹、發紅,觸摸乳房發熱、有硬塊,痛感明顯,患畜拒絕檢查。乳量減少、乳汁異常,黃白色或呈血清樣,內有乳塊。全身症狀不明顯,精神、食慾正常,體溫或略高。如能及早治療,可以痊癒,一般預後良好。

③急性:乳腺組織受到嚴重損害,突然發病,病情嚴重,發展迅速。患病乳區腫脹嚴重,皮膚髮紅髮亮,乳頭腫脹,乳房發熱、疼痛,全乳區發硬。患畜全身症狀明顯,體溫持續升高,心率、呼吸加快,精神萎靡,食慾減少。如不及早治療,可危及生命。

3.慢性型:一般是因對急性乳房炎治療不及時或處理不當而轉化的。乳腺組織形成漸進性炎症,臨床症狀不明顯,全身情況也較正常,但產乳量下降,可能有反覆發病史。可能導致乳腺組織纖維化,乳房萎縮。此類乳房炎治療意義不大,可能成為母畜中的傳染源,應及早淘汰。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症狀

主要臨床症狀包括乳汁異常,乳房大小、質地、溫度異常及全身反應。乳汁異常是指色澤異常,出現凝塊、絮片或膿汁,顏色變化,表明乳腺有嚴重的炎症。病原微生物侵入乳房會發生乳房炎,出現乳房發熱、紅腫、纖維化症狀。不同的病原微生菌引起的炎症在臨床上是有差異的。

1.陽性菌引起的:病原主要是鏈球菌和葡萄球菌,潛伏期3~5天,侵入乳管和乳腺後釋放毒素,引起乳房細胞水腫,乳汁凝塊、乳管堵塞,泌乳減少,乳房纖維化變硬。引起的乳房炎能恢復的很少,均可遺留一定成度的乳腺永久性損傷。

2.陰性菌引起的:通常是大腸桿菌引起的,乳房炎症和全身症狀突然發作,乳房感染區均勻腫大,乳汁呈水樣,含有小凝塊,也稱無乳症。

3.其他菌引起的:主要是由黴形體和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

①黴形體引起的:這是乳房炎中較嚴重的一種,潛伏期2~3天,突然發作,開始時一個乳區,隨後整個乳區同時腫脹。產乳量急劇下降,乳色變為黃褐色,併發關節炎,引起跛行。無明顯全身症狀,乳房發硬,乳腺萎縮。

②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是次要病原菌,因在環境中普遍存在,可經常在泌乳口中分離到。引起隱性或輕度乳房炎,不表現臨床症狀。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診斷

診斷方法很多,分為臨床型和隱性型乳房炎的診斷。

1.臨床型診斷法:臨床型的主要靠傳統的視診和觸診,根據乳房的病理表現,如紅、腫、熱、痛;母牛拒絕擠奶;乳汁分泌不暢,出現凝塊、血液;產奶量大減或停止等變化。病情分為亞急性、急性、最急性和慢性型。也可根據炎症性質分為漿液性、卡他性、化膿性和出血性的。

2.隱性型診斷法:隱性型乳房炎要靠實驗室的各種檢驗方法來診斷。如乳汁細胞檢查法中的白細胞直接計數法、體細胞間接計數法(SCC);乳汁酸鹼度(PH)檢查法;乳汁的細菌培養法;其他方法中還有乳汁電導率法、酶檢查法、乳清電泳法、桶奶試驗等很多方法,因篇幅有限在此不具體介紹。

治療

治療主要指臨床型的乳房炎,治療是否有效的判定標準是:臨床症狀減輕或消失;乳汁體細胞計數降至正常範圍(50萬/毫升以下);乳汁病原菌轉陰率。隱性型乳房炎要靠控制及預防,其效果以治療判定的後兩條標準衡量。

治療手段很多,但都以抗生素為首選藥物,其次是磺胺類藥物。途徑是靜脈、肌肉注射或乳房內部給藥。主要治療方法有:

1.全身治療:主要用於有全身症狀並乳房腫脹,不能進行乳房關注的病例。多采用速效殺菌抗生素,並按每公斤體重用藥。如青黴素1.6萬單位,或土黴素10毫克,或泰樂菌素、紅黴素12.5毫克或磺胺二甲氧嘧啶200毫克。每日1—2次,連4—5天。其中土黴素和泰樂菌素的抗菌譜廣,較青黴素、鏈黴素、新黴素和氯黴素效果好。如又發熱、全身症狀較嚴重的,應配合退熱、強心、抑制出血等緩解症狀的全身療法。

2.乳房灌注:方便有效,是治療乳房炎的好方法。治療時應嚴格消毒,避免細菌二次感染。一般是在擠奶後的傍晚灌注。每次用青黴素100萬單位或氨苄青黴素100毫克,或螺旋黴素250毫克,或利福黴素100毫克,或土黴素300毫克,或金黴素200毫克均可。每日一次,一般連用3~5次,或直至明顯好轉。

3.輔助療法:靜脈注射大劑量的等滲液,如5%葡萄糖、0.9%鹽水、複方氯化鈉、糖鹽水,並加入適量的抗組織胺類藥物。在藥物治療的同時,乳房外部可以用冷毛巾或冰敷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4.其他藥物法:民間治療該病的藥劑很多,可以作為輔助性治療。如:六茜素、乳房寧1號、複方宮乳康注射劑、雙丁注射液、血清療法、雙黃連注射液、穿心蓮注射液等;灌服用的乳黃散、乳康寧;外用乳玉紅膏等等。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預防

由於乳房的解剖和生理特點以及乳的生產特性決定了乳房隨時隨地都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威脅。所以,在母牛懷孕、泌乳初期的飼養管理中,就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預防方案,長期堅持。比如:加強牛舍環境衛生管理;建立定期消毒制度;正確扎乳並注意擠奶衛生和乳頭浸浴;定期檢查、及時發現並治療或淘汰病牛等綜合預防措施。

1.泌乳期的預防:擠奶後的1~2個小時乳頭鬆弛,是細菌最易感染階段,所以此時期進行乳頭浸浴對易感的鏈球菌和葡萄球菌有最有效的抗感染作用,每次擠奶後浸浴乳頭可降低新感染率75%,降低臨床型乳房炎50%。如擠奶前後各浸浴一次效果更好。常用的乳頭浸浴藥有0.5%的洗必泰、3%~4%次氯酸鈉或過氧乙酸、0.5%~1.0%威力碘或碘消靈。也可用護乳膏塗擦在乳頭表面,如當歸護乳膏、丙烯溶液等。

2.幹奶期的預防:乳牛在幹奶期是較易受細菌感染的,所以在幹奶期前、後10天及臨產前10天每日浸浴乳頭2次,可減少圍產期乳房炎的感染率。浸浴時最好將整個乳房基部都浸漬在藥液中。因為幹奶期沒有奶的丟棄等損失,而且能起到預防和治療的雙重作用。常使用的水劑或油劑治療藥物有:複方(長效)青黴素油劑、幹奶安、中草藥複方注射劑、複方氟哌酸製劑等等。

總之,因為乳房具有特殊的組織結構和生理特點,極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而發生炎症,所以應以預防為主,一旦發生炎症,就比較難以治癒。

"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家畜乳房炎是指因各種原因引起的乳汁理化性質、細菌學以及乳腺病理學發生的變化。包括乳汁改變顏色和性狀,乳腺炎症、乳房腫脹等臨床症狀。是產仔母畜多發、常見病之一,特別是牛、羊更多發。乳房炎不僅使患畜機體受到傷害,而且會降低乳汁及乳產品的質量,給畜牧業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

病因

導致乳房炎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內因又有外因,當然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1.內因:乳腺結構具有特殊性,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入侵而發生炎症。乳腺發育是受內分泌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調節的,如果母畜腦垂體有疾患就會導致乳腺發育障礙;健康機體的多種生長激素對乳腺的發育也會起到一定作用,所以激素分泌異常對乳房發育也會起到障礙。另外,乳腺的防衛功能(如乳頭管、乳中的吞噬細胞、酶類、免疫球蛋白)也會維護乳房的健康發育,一旦防衛功能減低就會引發乳房炎。

2.外因:就是因微生物入侵引起的乳房內炎症乃至全身表現出臨床症狀。導致細菌入侵與下列外部因素有關:如生活壞境衛生條件較差,病原菌汙染乳頭;不正確扎乳導致乳頭括約肌損傷或括約肌鬆弛;免疫功能下降導致乳汁中保護因子減少;感染病原菌的數量多或毒力強等等因素都是構成乳房炎的外因。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病原

病原微生物中的細菌、真菌、病毒、黴形體是引發乳房炎的主要病因,但在不同母畜的不同病程中,感染的主要病原性微生物是有差異的。

1.牛的:最主要的有無乳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還有乳房、停乳、獸疫、糞、化膿及肺炎鏈球菌,也有化膿棒狀桿菌、克雷伯氏桿菌、牛分支桿菌、多殺性巴氏桿菌等,多達幾十種。真菌有毛孢子菌、煙麴黴、構巢麴黴等。

2.綿羊的:常見的有溶血性巴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乳房鏈球菌、無乳鏈球菌及李氏放線桿菌等。

3.山羊的:發病率比牛少得多,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病原菌,還有無乳、停乳、化膿鏈球菌及偽結核等。

4.豬的:以產氣桿菌、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菌、銅綠假單胞菌、無乳、停乳、乳房鏈球菌為多見。臨床中豬的乳房炎病變不明顯。

5.馬的:很少發生乳房炎,其病原菌主要有假結核棒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獸疫鏈球菌和馬鏈球菌。

分類

根據乳汁中能否分離出病原微生物及有無臨床症狀分為如下三型:

1.隱性型(非臨床型):也稱潛在性乳房炎,該型的乳房及乳汁都沒有肉眼可見的變化,但理化性質已發生改變,只有用特殊的方法才能檢出。其乳汁的品質下降、產量減少,是常發多見的乳房炎型,也是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的類型。

2.臨床型:乳房與乳汁都有肉眼可見的臨床變化。發病率為2%~5%,管理水平較差的大牛群發病率較高。根據發病程度分為三種。

①輕度:乳腺組織病理變化輕微,臨床症狀也較輕,乳房不見異常或有輕度發熱和痛感,或腫脹。乳汁有絮狀物或凝塊、變稀、偏鹼性。如及時治療可以治癒。

②重度:乳腺組織有嚴重的病理變化,患病乳區腫脹、發紅,觸摸乳房發熱、有硬塊,痛感明顯,患畜拒絕檢查。乳量減少、乳汁異常,黃白色或呈血清樣,內有乳塊。全身症狀不明顯,精神、食慾正常,體溫或略高。如能及早治療,可以痊癒,一般預後良好。

③急性:乳腺組織受到嚴重損害,突然發病,病情嚴重,發展迅速。患病乳區腫脹嚴重,皮膚髮紅髮亮,乳頭腫脹,乳房發熱、疼痛,全乳區發硬。患畜全身症狀明顯,體溫持續升高,心率、呼吸加快,精神萎靡,食慾減少。如不及早治療,可危及生命。

3.慢性型:一般是因對急性乳房炎治療不及時或處理不當而轉化的。乳腺組織形成漸進性炎症,臨床症狀不明顯,全身情況也較正常,但產乳量下降,可能有反覆發病史。可能導致乳腺組織纖維化,乳房萎縮。此類乳房炎治療意義不大,可能成為母畜中的傳染源,應及早淘汰。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症狀

主要臨床症狀包括乳汁異常,乳房大小、質地、溫度異常及全身反應。乳汁異常是指色澤異常,出現凝塊、絮片或膿汁,顏色變化,表明乳腺有嚴重的炎症。病原微生物侵入乳房會發生乳房炎,出現乳房發熱、紅腫、纖維化症狀。不同的病原微生菌引起的炎症在臨床上是有差異的。

1.陽性菌引起的:病原主要是鏈球菌和葡萄球菌,潛伏期3~5天,侵入乳管和乳腺後釋放毒素,引起乳房細胞水腫,乳汁凝塊、乳管堵塞,泌乳減少,乳房纖維化變硬。引起的乳房炎能恢復的很少,均可遺留一定成度的乳腺永久性損傷。

2.陰性菌引起的:通常是大腸桿菌引起的,乳房炎症和全身症狀突然發作,乳房感染區均勻腫大,乳汁呈水樣,含有小凝塊,也稱無乳症。

3.其他菌引起的:主要是由黴形體和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

①黴形體引起的:這是乳房炎中較嚴重的一種,潛伏期2~3天,突然發作,開始時一個乳區,隨後整個乳區同時腫脹。產乳量急劇下降,乳色變為黃褐色,併發關節炎,引起跛行。無明顯全身症狀,乳房發硬,乳腺萎縮。

②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是次要病原菌,因在環境中普遍存在,可經常在泌乳口中分離到。引起隱性或輕度乳房炎,不表現臨床症狀。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診斷

診斷方法很多,分為臨床型和隱性型乳房炎的診斷。

1.臨床型診斷法:臨床型的主要靠傳統的視診和觸診,根據乳房的病理表現,如紅、腫、熱、痛;母牛拒絕擠奶;乳汁分泌不暢,出現凝塊、血液;產奶量大減或停止等變化。病情分為亞急性、急性、最急性和慢性型。也可根據炎症性質分為漿液性、卡他性、化膿性和出血性的。

2.隱性型診斷法:隱性型乳房炎要靠實驗室的各種檢驗方法來診斷。如乳汁細胞檢查法中的白細胞直接計數法、體細胞間接計數法(SCC);乳汁酸鹼度(PH)檢查法;乳汁的細菌培養法;其他方法中還有乳汁電導率法、酶檢查法、乳清電泳法、桶奶試驗等很多方法,因篇幅有限在此不具體介紹。

治療

治療主要指臨床型的乳房炎,治療是否有效的判定標準是:臨床症狀減輕或消失;乳汁體細胞計數降至正常範圍(50萬/毫升以下);乳汁病原菌轉陰率。隱性型乳房炎要靠控制及預防,其效果以治療判定的後兩條標準衡量。

治療手段很多,但都以抗生素為首選藥物,其次是磺胺類藥物。途徑是靜脈、肌肉注射或乳房內部給藥。主要治療方法有:

1.全身治療:主要用於有全身症狀並乳房腫脹,不能進行乳房關注的病例。多采用速效殺菌抗生素,並按每公斤體重用藥。如青黴素1.6萬單位,或土黴素10毫克,或泰樂菌素、紅黴素12.5毫克或磺胺二甲氧嘧啶200毫克。每日1—2次,連4—5天。其中土黴素和泰樂菌素的抗菌譜廣,較青黴素、鏈黴素、新黴素和氯黴素效果好。如又發熱、全身症狀較嚴重的,應配合退熱、強心、抑制出血等緩解症狀的全身療法。

2.乳房灌注:方便有效,是治療乳房炎的好方法。治療時應嚴格消毒,避免細菌二次感染。一般是在擠奶後的傍晚灌注。每次用青黴素100萬單位或氨苄青黴素100毫克,或螺旋黴素250毫克,或利福黴素100毫克,或土黴素300毫克,或金黴素200毫克均可。每日一次,一般連用3~5次,或直至明顯好轉。

3.輔助療法:靜脈注射大劑量的等滲液,如5%葡萄糖、0.9%鹽水、複方氯化鈉、糖鹽水,並加入適量的抗組織胺類藥物。在藥物治療的同時,乳房外部可以用冷毛巾或冰敷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4.其他藥物法:民間治療該病的藥劑很多,可以作為輔助性治療。如:六茜素、乳房寧1號、複方宮乳康注射劑、雙丁注射液、血清療法、雙黃連注射液、穿心蓮注射液等;灌服用的乳黃散、乳康寧;外用乳玉紅膏等等。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預防

由於乳房的解剖和生理特點以及乳的生產特性決定了乳房隨時隨地都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威脅。所以,在母牛懷孕、泌乳初期的飼養管理中,就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預防方案,長期堅持。比如:加強牛舍環境衛生管理;建立定期消毒制度;正確扎乳並注意擠奶衛生和乳頭浸浴;定期檢查、及時發現並治療或淘汰病牛等綜合預防措施。

1.泌乳期的預防:擠奶後的1~2個小時乳頭鬆弛,是細菌最易感染階段,所以此時期進行乳頭浸浴對易感的鏈球菌和葡萄球菌有最有效的抗感染作用,每次擠奶後浸浴乳頭可降低新感染率75%,降低臨床型乳房炎50%。如擠奶前後各浸浴一次效果更好。常用的乳頭浸浴藥有0.5%的洗必泰、3%~4%次氯酸鈉或過氧乙酸、0.5%~1.0%威力碘或碘消靈。也可用護乳膏塗擦在乳頭表面,如當歸護乳膏、丙烯溶液等。

2.幹奶期的預防:乳牛在幹奶期是較易受細菌感染的,所以在幹奶期前、後10天及臨產前10天每日浸浴乳頭2次,可減少圍產期乳房炎的感染率。浸浴時最好將整個乳房基部都浸漬在藥液中。因為幹奶期沒有奶的丟棄等損失,而且能起到預防和治療的雙重作用。常使用的水劑或油劑治療藥物有:複方(長效)青黴素油劑、幹奶安、中草藥複方注射劑、複方氟哌酸製劑等等。

總之,因為乳房具有特殊的組織結構和生理特點,極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而發生炎症,所以應以預防為主,一旦發生炎症,就比較難以治癒。

家畜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

來源:開犁

作者:12582農信通獸醫專家 劉清河

編輯:李萌

如有轉載請標明出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