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中性包一直是我們比較推崇的,儘管設計理念有不少軍事味,但 PORTER 簡約實用不乏設計的風格作為中性包當之無愧,誰不想擁有呢?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中性包一直是我們比較推崇的,儘管設計理念有不少軍事味,但 PORTER 簡約實用不乏設計的風格作為中性包當之無愧,誰不想擁有呢?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中性包一直是我們比較推崇的,儘管設計理念有不少軍事味,但 PORTER 簡約實用不乏設計的風格作為中性包當之無愧,誰不想擁有呢?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中性包一直是我們比較推崇的,儘管設計理念有不少軍事味,但 PORTER 簡約實用不乏設計的風格作為中性包當之無愧,誰不想擁有呢?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中性包一直是我們比較推崇的,儘管設計理念有不少軍事味,但 PORTER 簡約實用不乏設計的風格作為中性包當之無愧,誰不想擁有呢?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中性包一直是我們比較推崇的,儘管設計理念有不少軍事味,但 PORTER 簡約實用不乏設計的風格作為中性包當之無愧,誰不想擁有呢?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儘管以介紹品牌為主軸,但《magazine B》是一本無廣告、不接受品牌贊助的雜誌。

PORTER 包之所以出彩,源自於強大的產品力吸引各方目光,當然能讓我們看到對 PORTER 如此深入、精彩的描述就要歸功於《magazine B》了,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健康循環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中性包一直是我們比較推崇的,儘管設計理念有不少軍事味,但 PORTER 簡約實用不乏設計的風格作為中性包當之無愧,誰不想擁有呢?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儘管以介紹品牌為主軸,但《magazine B》是一本無廣告、不接受品牌贊助的雜誌。

PORTER 包之所以出彩,源自於強大的產品力吸引各方目光,當然能讓我們看到對 PORTER 如此深入、精彩的描述就要歸功於《magazine B》了,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健康循環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hilosophy(經營哲理)

beauty(美感傳達)

price(價值定位)

practicality(實用性)

《magazine B》以其獨特的評鑑標準來篩選品牌,每期雜誌只針對一個品牌進行深度挖掘其價值意義。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中性包一直是我們比較推崇的,儘管設計理念有不少軍事味,但 PORTER 簡約實用不乏設計的風格作為中性包當之無愧,誰不想擁有呢?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儘管以介紹品牌為主軸,但《magazine B》是一本無廣告、不接受品牌贊助的雜誌。

PORTER 包之所以出彩,源自於強大的產品力吸引各方目光,當然能讓我們看到對 PORTER 如此深入、精彩的描述就要歸功於《magazine B》了,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健康循環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hilosophy(經營哲理)

beauty(美感傳達)

price(價值定位)

practicality(實用性)

《magazine B》以其獨特的評鑑標準來篩選品牌,每期雜誌只針對一個品牌進行深度挖掘其價值意義。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所帶來的閱讀美感,每一頁排版都經過精準的思考,讓讀者在閱讀過程變得更加享受,可見紙媒獨有的編排思維與魅力所在

這本由韓國人 Suyong Joh 創辦的雜誌擁有韓文與英文版本,其實最初只打算做英文版的,旨在向更廣大的群體分享、傳遞理念,可能是因為亞洲人編寫的關係,英文版的句式、詞彙相對簡單,讀起來沒什麼壓力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中性包一直是我們比較推崇的,儘管設計理念有不少軍事味,但 PORTER 簡約實用不乏設計的風格作為中性包當之無愧,誰不想擁有呢?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儘管以介紹品牌為主軸,但《magazine B》是一本無廣告、不接受品牌贊助的雜誌。

PORTER 包之所以出彩,源自於強大的產品力吸引各方目光,當然能讓我們看到對 PORTER 如此深入、精彩的描述就要歸功於《magazine B》了,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健康循環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hilosophy(經營哲理)

beauty(美感傳達)

price(價值定位)

practicality(實用性)

《magazine B》以其獨特的評鑑標準來篩選品牌,每期雜誌只針對一個品牌進行深度挖掘其價值意義。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所帶來的閱讀美感,每一頁排版都經過精準的思考,讓讀者在閱讀過程變得更加享受,可見紙媒獨有的編排思維與魅力所在

這本由韓國人 Suyong Joh 創辦的雜誌擁有韓文與英文版本,其實最初只打算做英文版的,旨在向更廣大的群體分享、傳遞理念,可能是因為亞洲人編寫的關係,英文版的句式、詞彙相對簡單,讀起來沒什麼壓力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中性包一直是我們比較推崇的,儘管設計理念有不少軍事味,但 PORTER 簡約實用不乏設計的風格作為中性包當之無愧,誰不想擁有呢?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儘管以介紹品牌為主軸,但《magazine B》是一本無廣告、不接受品牌贊助的雜誌。

PORTER 包之所以出彩,源自於強大的產品力吸引各方目光,當然能讓我們看到對 PORTER 如此深入、精彩的描述就要歸功於《magazine B》了,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健康循環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hilosophy(經營哲理)

beauty(美感傳達)

price(價值定位)

practicality(實用性)

《magazine B》以其獨特的評鑑標準來篩選品牌,每期雜誌只針對一個品牌進行深度挖掘其價值意義。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所帶來的閱讀美感,每一頁排版都經過精準的思考,讓讀者在閱讀過程變得更加享受,可見紙媒獨有的編排思維與魅力所在

這本由韓國人 Suyong Joh 創辦的雜誌擁有韓文與英文版本,其實最初只打算做英文版的,旨在向更廣大的群體分享、傳遞理念,可能是因為亞洲人編寫的關係,英文版的句式、詞彙相對簡單,讀起來沒什麼壓力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中性包一直是我們比較推崇的,儘管設計理念有不少軍事味,但 PORTER 簡約實用不乏設計的風格作為中性包當之無愧,誰不想擁有呢?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儘管以介紹品牌為主軸,但《magazine B》是一本無廣告、不接受品牌贊助的雜誌。

PORTER 包之所以出彩,源自於強大的產品力吸引各方目光,當然能讓我們看到對 PORTER 如此深入、精彩的描述就要歸功於《magazine B》了,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健康循環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hilosophy(經營哲理)

beauty(美感傳達)

price(價值定位)

practicality(實用性)

《magazine B》以其獨特的評鑑標準來篩選品牌,每期雜誌只針對一個品牌進行深度挖掘其價值意義。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所帶來的閱讀美感,每一頁排版都經過精準的思考,讓讀者在閱讀過程變得更加享受,可見紙媒獨有的編排思維與魅力所在

這本由韓國人 Suyong Joh 創辦的雜誌擁有韓文與英文版本,其實最初只打算做英文版的,旨在向更廣大的群體分享、傳遞理念,可能是因為亞洲人編寫的關係,英文版的句式、詞彙相對簡單,讀起來沒什麼壓力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雜誌聚焦於品牌背後的故事,更有觀點輸出與文化分享,比如對使用 PORTER 包的人群、經營者進行了採訪,令對市場營銷品牌管理感興趣的讀者一本滿足。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中性包一直是我們比較推崇的,儘管設計理念有不少軍事味,但 PORTER 簡約實用不乏設計的風格作為中性包當之無愧,誰不想擁有呢?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儘管以介紹品牌為主軸,但《magazine B》是一本無廣告、不接受品牌贊助的雜誌。

PORTER 包之所以出彩,源自於強大的產品力吸引各方目光,當然能讓我們看到對 PORTER 如此深入、精彩的描述就要歸功於《magazine B》了,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健康循環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hilosophy(經營哲理)

beauty(美感傳達)

price(價值定位)

practicality(實用性)

《magazine B》以其獨特的評鑑標準來篩選品牌,每期雜誌只針對一個品牌進行深度挖掘其價值意義。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所帶來的閱讀美感,每一頁排版都經過精準的思考,讓讀者在閱讀過程變得更加享受,可見紙媒獨有的編排思維與魅力所在

這本由韓國人 Suyong Joh 創辦的雜誌擁有韓文與英文版本,其實最初只打算做英文版的,旨在向更廣大的群體分享、傳遞理念,可能是因為亞洲人編寫的關係,英文版的句式、詞彙相對簡單,讀起來沒什麼壓力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雜誌聚焦於品牌背後的故事,更有觀點輸出與文化分享,比如對使用 PORTER 包的人群、經營者進行了採訪,令對市場營銷品牌管理感興趣的讀者一本滿足。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中性包一直是我們比較推崇的,儘管設計理念有不少軍事味,但 PORTER 簡約實用不乏設計的風格作為中性包當之無愧,誰不想擁有呢?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儘管以介紹品牌為主軸,但《magazine B》是一本無廣告、不接受品牌贊助的雜誌。

PORTER 包之所以出彩,源自於強大的產品力吸引各方目光,當然能讓我們看到對 PORTER 如此深入、精彩的描述就要歸功於《magazine B》了,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健康循環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hilosophy(經營哲理)

beauty(美感傳達)

price(價值定位)

practicality(實用性)

《magazine B》以其獨特的評鑑標準來篩選品牌,每期雜誌只針對一個品牌進行深度挖掘其價值意義。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所帶來的閱讀美感,每一頁排版都經過精準的思考,讓讀者在閱讀過程變得更加享受,可見紙媒獨有的編排思維與魅力所在

這本由韓國人 Suyong Joh 創辦的雜誌擁有韓文與英文版本,其實最初只打算做英文版的,旨在向更廣大的群體分享、傳遞理念,可能是因為亞洲人編寫的關係,英文版的句式、詞彙相對簡單,讀起來沒什麼壓力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雜誌聚焦於品牌背後的故事,更有觀點輸出與文化分享,比如對使用 PORTER 包的人群、經營者進行了採訪,令對市場營銷品牌管理感興趣的讀者一本滿足。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數字媒體發展得極快的情況下,《magazine B》在紙媒市場仍佔有一席之地。相信在紙媒中,我們仍然能夠看到一些真情實感的資訊,靜下心來用一種欣賞的目光去看待紙媒所帶來的優質文化,而不是甘願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接收快餐信息的青年。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中性包一直是我們比較推崇的,儘管設計理念有不少軍事味,但 PORTER 簡約實用不乏設計的風格作為中性包當之無愧,誰不想擁有呢?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儘管以介紹品牌為主軸,但《magazine B》是一本無廣告、不接受品牌贊助的雜誌。

PORTER 包之所以出彩,源自於強大的產品力吸引各方目光,當然能讓我們看到對 PORTER 如此深入、精彩的描述就要歸功於《magazine B》了,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健康循環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hilosophy(經營哲理)

beauty(美感傳達)

price(價值定位)

practicality(實用性)

《magazine B》以其獨特的評鑑標準來篩選品牌,每期雜誌只針對一個品牌進行深度挖掘其價值意義。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所帶來的閱讀美感,每一頁排版都經過精準的思考,讓讀者在閱讀過程變得更加享受,可見紙媒獨有的編排思維與魅力所在

這本由韓國人 Suyong Joh 創辦的雜誌擁有韓文與英文版本,其實最初只打算做英文版的,旨在向更廣大的群體分享、傳遞理念,可能是因為亞洲人編寫的關係,英文版的句式、詞彙相對簡單,讀起來沒什麼壓力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雜誌聚焦於品牌背後的故事,更有觀點輸出與文化分享,比如對使用 PORTER 包的人群、經營者進行了採訪,令對市場營銷品牌管理感興趣的讀者一本滿足。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數字媒體發展得極快的情況下,《magazine B》在紙媒市場仍佔有一席之地。相信在紙媒中,我們仍然能夠看到一些真情實感的資訊,靜下心來用一種欣賞的目光去看待紙媒所帶來的優質文化,而不是甘願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接收快餐信息的青年。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中性包一直是我們比較推崇的,儘管設計理念有不少軍事味,但 PORTER 簡約實用不乏設計的風格作為中性包當之無愧,誰不想擁有呢?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儘管以介紹品牌為主軸,但《magazine B》是一本無廣告、不接受品牌贊助的雜誌。

PORTER 包之所以出彩,源自於強大的產品力吸引各方目光,當然能讓我們看到對 PORTER 如此深入、精彩的描述就要歸功於《magazine B》了,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健康循環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hilosophy(經營哲理)

beauty(美感傳達)

price(價值定位)

practicality(實用性)

《magazine B》以其獨特的評鑑標準來篩選品牌,每期雜誌只針對一個品牌進行深度挖掘其價值意義。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所帶來的閱讀美感,每一頁排版都經過精準的思考,讓讀者在閱讀過程變得更加享受,可見紙媒獨有的編排思維與魅力所在

這本由韓國人 Suyong Joh 創辦的雜誌擁有韓文與英文版本,其實最初只打算做英文版的,旨在向更廣大的群體分享、傳遞理念,可能是因為亞洲人編寫的關係,英文版的句式、詞彙相對簡單,讀起來沒什麼壓力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雜誌聚焦於品牌背後的故事,更有觀點輸出與文化分享,比如對使用 PORTER 包的人群、經營者進行了採訪,令對市場營銷品牌管理感興趣的讀者一本滿足。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數字媒體發展得極快的情況下,《magazine B》在紙媒市場仍佔有一席之地。相信在紙媒中,我們仍然能夠看到一些真情實感的資訊,靜下心來用一種欣賞的目光去看待紙媒所帶來的優質文化,而不是甘願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接收快餐信息的青年。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現在有自己風格的紙媒已經很少了,能堅持自己的核心理念很可貴,《magazine B》之所以出色,無外乎“平衡”二字:

與品牌共存的平衡

有好的品牌才有這本雜誌,而雜誌反過來為品牌增色

受眾群體的平衡

小白可以隨便翻翻感受美感,發燒友可以深度瞭解品牌背後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中性包一直是我們比較推崇的,儘管設計理念有不少軍事味,但 PORTER 簡約實用不乏設計的風格作為中性包當之無愧,誰不想擁有呢?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儘管以介紹品牌為主軸,但《magazine B》是一本無廣告、不接受品牌贊助的雜誌。

PORTER 包之所以出彩,源自於強大的產品力吸引各方目光,當然能讓我們看到對 PORTER 如此深入、精彩的描述就要歸功於《magazine B》了,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健康循環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hilosophy(經營哲理)

beauty(美感傳達)

price(價值定位)

practicality(實用性)

《magazine B》以其獨特的評鑑標準來篩選品牌,每期雜誌只針對一個品牌進行深度挖掘其價值意義。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所帶來的閱讀美感,每一頁排版都經過精準的思考,讓讀者在閱讀過程變得更加享受,可見紙媒獨有的編排思維與魅力所在

這本由韓國人 Suyong Joh 創辦的雜誌擁有韓文與英文版本,其實最初只打算做英文版的,旨在向更廣大的群體分享、傳遞理念,可能是因為亞洲人編寫的關係,英文版的句式、詞彙相對簡單,讀起來沒什麼壓力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雜誌聚焦於品牌背後的故事,更有觀點輸出與文化分享,比如對使用 PORTER 包的人群、經營者進行了採訪,令對市場營銷品牌管理感興趣的讀者一本滿足。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數字媒體發展得極快的情況下,《magazine B》在紙媒市場仍佔有一席之地。相信在紙媒中,我們仍然能夠看到一些真情實感的資訊,靜下心來用一種欣賞的目光去看待紙媒所帶來的優質文化,而不是甘願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接收快餐信息的青年。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現在有自己風格的紙媒已經很少了,能堅持自己的核心理念很可貴,《magazine B》之所以出色,無外乎“平衡”二字:

與品牌共存的平衡

有好的品牌才有這本雜誌,而雜誌反過來為品牌增色

受眾群體的平衡

小白可以隨便翻翻感受美感,發燒友可以深度瞭解品牌背後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本期!送你一本《magazine B》

關注 SC 微博(ID:SmartChic)

轉發並點贊這篇文章的微博

截圖發送到公眾號後臺

我們將抽取其中一位,送出一本全新的

《magazine B》NO.17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喜歡一個品牌,從產品開始

若想深入瞭解,從書刊開始

在電子化年代,一本用心的紙質雜誌介紹你喜歡的品牌,無疑讓人非常期待,《magazine B》NO.17 就以我們欣賞多年的 PORTER 為主題,一起翻開來看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回過頭看,不少以前大熱的潮牌已經老化,但 PORTER 並不只屬於一代人,在它漫長的歷史裡總能適時翻起熱度。

母公司 YOSHIDA & CO. LTD. 由日本工匠吉田吉藏(Kichizo Yoshida)於 1935 年成立,長時間來埋頭鑽研製包工藝,後來吉田先生才發現產品需要被消費者記住,終於在196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個品牌 PORTER。

幾十年來 PORTER 已經發展出超過 1500 種包袋樣式和 200 多個系列,每一個都是功能性與美感的融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無意一一介紹眾多系列,但最具代表性的 TANKER 系列不得不說,以美國空軍“MA-1”夾克為設計靈感,軍綠色(SAGE GREEN)外表、橙色內芯的組合最為經典,就像是把 MA-1 做成各種樣式的包,一經推出便對日本流行產生衝擊。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表面高密度尼龍、中間棉材質夾層,再搭上尼龍塔夫綢的三層結構,將包袋的觀感、手感、柔軟度發揮到極致,包的格調自然就變高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正面兩個立體感十足的大袋是 TANKER 系列的標誌性元素,除了 SAGE GREEN,更發展出多個低調耐看的配色,不變的是內芯悶騷的橙色。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讀初中時就開始留意並喜歡上 PORTER,多年來都沒有看厭,前幾年創立 Smart Chic,視覺元素採用低沉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輔以橙色點綴,可能就是潛意識受 PORTER 的影響哈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我使用多年的 TANKER 2-WAY HELMET BAG

除了 TANKER,HEAT 系列也非常值得留意,延續軍事理念,而 HEAT 更偏向野戰的風格,採用耐高溫的防火布料,卻不會很狂野,很適合通勤。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可能是尼龍包太有代表性了,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 PORTER 的皮包系列 BARON,融入了品牌一貫的功能性設計。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堅持手工製作、品質至上的理念,沒有考慮要降低成本而把生產移出日本,也沒有因為品牌走紅後的需求量上升而盲目擴大產能,這種堅定,並不是一般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容易貫徹的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還展示了不少從年輕時就一直服務於 YOSHIDA & CO. LTD. 的匠人阿伯們的工作狀態。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極致的工藝帶來結實的品質,和讓處女座極度舒適的工整走線,這種堅持還成就了 PORTER 包極強的收納設計,“一個包首先應該是攜帶東西的工具”,這是吉田先生對於創業理念最精簡的總結。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對 PORTER 的印象之一是聯名一切,這也是品牌熱度不減的法寶,關鍵是聯名款都很精彩啊,可以說是用 PORTER 的方式去詮釋不同品牌的精髓。

就如最近的村上隆 x PORTER的合作款,每款包袋上面都有著村上隆的 Kaikai Kiki 太陽花,將兩者特色結合在一起。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sacai x PORTER則充滿結構風格,把 MA-1 外層軍綠內層橙色的概念翻轉,再加上 M-65 特有的絎縫車線,絕了!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ORTER 和不少重磅品牌的聯名已經持續多年,比如和 Marni 已經合作過 13 次了,每一次的 Marni x PORTER都能將 Marni 的撞色元素與浮誇圖案有新的展現。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除了重磅聯名,PORTER 和一眾國內外品牌都有層出不窮的聯名,反正在日本逛街,每進一個品牌店或集合店,都很容易發現他們與 PORTER 合作款就是了,而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要拜碼頭般和 PORTER 聯名一番,比如我之前入手的這個美國集合店 Fred Segal x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中性包一直是我們比較推崇的,儘管設計理念有不少軍事味,但 PORTER 簡約實用不乏設計的風格作為中性包當之無愧,誰不想擁有呢?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儘管以介紹品牌為主軸,但《magazine B》是一本無廣告、不接受品牌贊助的雜誌。

PORTER 包之所以出彩,源自於強大的產品力吸引各方目光,當然能讓我們看到對 PORTER 如此深入、精彩的描述就要歸功於《magazine B》了,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健康循環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philosophy(經營哲理)

beauty(美感傳達)

price(價值定位)

practicality(實用性)

《magazine B》以其獨特的評鑑標準來篩選品牌,每期雜誌只針對一個品牌進行深度挖掘其價值意義。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magazine B》所帶來的閱讀美感,每一頁排版都經過精準的思考,讓讀者在閱讀過程變得更加享受,可見紙媒獨有的編排思維與魅力所在

這本由韓國人 Suyong Joh 創辦的雜誌擁有韓文與英文版本,其實最初只打算做英文版的,旨在向更廣大的群體分享、傳遞理念,可能是因為亞洲人編寫的關係,英文版的句式、詞彙相對簡單,讀起來沒什麼壓力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雜誌聚焦於品牌背後的故事,更有觀點輸出與文化分享,比如對使用 PORTER 包的人群、經營者進行了採訪,令對市場營銷品牌管理感興趣的讀者一本滿足。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數字媒體發展得極快的情況下,《magazine B》在紙媒市場仍佔有一席之地。相信在紙媒中,我們仍然能夠看到一些真情實感的資訊,靜下心來用一種欣賞的目光去看待紙媒所帶來的優質文化,而不是甘願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接收快餐信息的青年。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現在有自己風格的紙媒已經很少了,能堅持自己的核心理念很可貴,《magazine B》之所以出色,無外乎“平衡”二字:

與品牌共存的平衡

有好的品牌才有這本雜誌,而雜誌反過來為品牌增色

受眾群體的平衡

小白可以隨便翻翻感受美感,發燒友可以深度瞭解品牌背後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本期!送你一本《magazine B》

關注 SC 微博(ID:SmartChic)

轉發並點贊這篇文章的微博

截圖發送到公眾號後臺

我們將抽取其中一位,送出一本全新的

《magazine B》NO.17 PORTER

喜歡一個包的第 5000 天

編輯 / Kooncong & 二筒

拍攝 / 二筒

ENJOY!

Wechat / kooncong

微博 / SmartChic

品味不能一天養成 」

搜索Smart Chic關注我們

不要錯過精彩文章

特別聲明

本文由 Smart Chic 原創,轉載請後臺聯繫獲取授權。

給 我 們 愛 的 鼓 勵 吧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