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通過貼標籤來定義某個人:這個人是“二次元少女”,那個人是“夜店女王”,長得好看的帥哥叫“哈爾濱吳彥祖”,奇怪的中年男人都是“怪蜀黍”,美女都是“宅男殺手”。

當一個人被一個詞語貼上標籤時,公眾就會形成對他固化的印象,同時不自覺的,他自己的行為也會與這個標籤的描述相一致。這種現象稱為“標籤效應”。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通過貼標籤來定義某個人:這個人是“二次元少女”,那個人是“夜店女王”,長得好看的帥哥叫“哈爾濱吳彥祖”,奇怪的中年男人都是“怪蜀黍”,美女都是“宅男殺手”。

當一個人被一個詞語貼上標籤時,公眾就會形成對他固化的印象,同時不自覺的,他自己的行為也會與這個標籤的描述相一致。這種現象稱為“標籤效應”。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心理學家克勞特在1973年做了一個實驗。他要求人們為慈善事業作出捐獻,然後根據他們是否有捐獻,標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試則沒有用標籤法。後來再次要求他們做捐獻時,標籤就有了使他們以第一次的行為方式去行動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錢並被標籤為“慈善的”人,比那些沒有標籤過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沒有捐錢被標籤為“不慈善的”人比沒有標籤的貢獻更少。

什麼會出現這種“標籤效應”呢?

因為貼標籤符合「最省力規則」,大腦在用最快的速度將人和事歸類。

我們每天要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接觸的人多了之後,就很難記住每一個人。大腦也愛偷懶,它總在尋找捷徑去認知世界,而貼標籤可以簡單快速地把抽象概念與具體行為聯繫起來。某種程度上,我們每個人都在這麼做。

“標籤效應”影響著人們的印象管理。貼上一個標籤,就相當於我們把握了一個人最核心的特質,這個特質有可能是一個人的特長,也有可能是他的不足,或者和他本人的興趣愛好相貌閱歷等等相關。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通過貼標籤來定義某個人:這個人是“二次元少女”,那個人是“夜店女王”,長得好看的帥哥叫“哈爾濱吳彥祖”,奇怪的中年男人都是“怪蜀黍”,美女都是“宅男殺手”。

當一個人被一個詞語貼上標籤時,公眾就會形成對他固化的印象,同時不自覺的,他自己的行為也會與這個標籤的描述相一致。這種現象稱為“標籤效應”。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心理學家克勞特在1973年做了一個實驗。他要求人們為慈善事業作出捐獻,然後根據他們是否有捐獻,標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試則沒有用標籤法。後來再次要求他們做捐獻時,標籤就有了使他們以第一次的行為方式去行動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錢並被標籤為“慈善的”人,比那些沒有標籤過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沒有捐錢被標籤為“不慈善的”人比沒有標籤的貢獻更少。

什麼會出現這種“標籤效應”呢?

因為貼標籤符合「最省力規則」,大腦在用最快的速度將人和事歸類。

我們每天要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接觸的人多了之後,就很難記住每一個人。大腦也愛偷懶,它總在尋找捷徑去認知世界,而貼標籤可以簡單快速地把抽象概念與具體行為聯繫起來。某種程度上,我們每個人都在這麼做。

“標籤效應”影響著人們的印象管理。貼上一個標籤,就相當於我們把握了一個人最核心的特質,這個特質有可能是一個人的特長,也有可能是他的不足,或者和他本人的興趣愛好相貌閱歷等等相關。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既然別人對我們的認識有可能只停留在標籤上,那我們為什麼不主動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呢?

這就需要我們來主動來設計我們的個人標籤,而不是被動的等待別人給我們貼上一個他們“自以為是”的標籤。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佔領別人的心智空間,從來產生更快速、有效的連接機會。

當別人需要從自己的關係網中篩選某個方面的人時,能夠第一時間想起你,靠的就是你在他的心智空間中所佔的位置。

現在,請閉上眼睛,想象自己正處在一個萬人的舞臺上,聚光燈瞬間鎖定你,此刻你要介紹自己,你會怎麼說?即使你對自己足夠了解,但關於你的所有信息會很少的進入觀眾腦海中,過多的信息甚至會干擾重要點的吸收。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通過貼標籤來定義某個人:這個人是“二次元少女”,那個人是“夜店女王”,長得好看的帥哥叫“哈爾濱吳彥祖”,奇怪的中年男人都是“怪蜀黍”,美女都是“宅男殺手”。

當一個人被一個詞語貼上標籤時,公眾就會形成對他固化的印象,同時不自覺的,他自己的行為也會與這個標籤的描述相一致。這種現象稱為“標籤效應”。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心理學家克勞特在1973年做了一個實驗。他要求人們為慈善事業作出捐獻,然後根據他們是否有捐獻,標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試則沒有用標籤法。後來再次要求他們做捐獻時,標籤就有了使他們以第一次的行為方式去行動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錢並被標籤為“慈善的”人,比那些沒有標籤過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沒有捐錢被標籤為“不慈善的”人比沒有標籤的貢獻更少。

什麼會出現這種“標籤效應”呢?

因為貼標籤符合「最省力規則」,大腦在用最快的速度將人和事歸類。

我們每天要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接觸的人多了之後,就很難記住每一個人。大腦也愛偷懶,它總在尋找捷徑去認知世界,而貼標籤可以簡單快速地把抽象概念與具體行為聯繫起來。某種程度上,我們每個人都在這麼做。

“標籤效應”影響著人們的印象管理。貼上一個標籤,就相當於我們把握了一個人最核心的特質,這個特質有可能是一個人的特長,也有可能是他的不足,或者和他本人的興趣愛好相貌閱歷等等相關。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既然別人對我們的認識有可能只停留在標籤上,那我們為什麼不主動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呢?

這就需要我們來主動來設計我們的個人標籤,而不是被動的等待別人給我們貼上一個他們“自以為是”的標籤。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佔領別人的心智空間,從來產生更快速、有效的連接機會。

當別人需要從自己的關係網中篩選某個方面的人時,能夠第一時間想起你,靠的就是你在他的心智空間中所佔的位置。

現在,請閉上眼睛,想象自己正處在一個萬人的舞臺上,聚光燈瞬間鎖定你,此刻你要介紹自己,你會怎麼說?即使你對自己足夠了解,但關於你的所有信息會很少的進入觀眾腦海中,過多的信息甚至會干擾重要點的吸收。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所以你現在的表達,不應該是普通意義上的傳遞信息,而是篩選。篩選出那些最容易被觀眾記住的詞彙,你的關鍵標籤是什麼?這時,你腦海中就要考慮你的角色,你的特點,你跟其他人有什麼不同。

那麼你應該給自己打什麼標籤?

一、角色標籤

角色標籤就是告知別人,你的角色是什麼?你是學生黨?還是上班族?還是創業者?抑或是網紅?角色不同,決定你的標籤不同。依據所處行業不同,角色標籤非常多,比如郭德剛就是“說相聲的”、馮小剛就是“大導演”、MC天佑就是“網紅”等等

如果你是個學生黨,那麼你可以是學霸?學神、還是學渣?還是考神?在這個角色裡,你的特殊標籤是什麼?比如,你是“學霸”——手持課本、心懷難題,整日遊走在高難度練習冊中。或者你是“學神”——不食人間煙火,天下難題都不在話下,數學148分算髮揮失常。還是“考試之王”——讓繩命在考場上盡情燃燒!老師,請再來一份考卷!

如果你是個上班族,那麼你的職業角色是什麼?比如“程序猿”——錢多話少下班晚,代碼BUG修不完;還是“運營汪”——上班刷網站,下班繼續刷,我們一起喜刷刷;還是“設計溼”——熬夜拼設計,餓了困了就喝紅牛。

如果你是個創業者,那你是 “幼教人”“健康防護專家”“出行達人”“安全使者”….,用一個關鍵詞去給自己打上角色標籤。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通過貼標籤來定義某個人:這個人是“二次元少女”,那個人是“夜店女王”,長得好看的帥哥叫“哈爾濱吳彥祖”,奇怪的中年男人都是“怪蜀黍”,美女都是“宅男殺手”。

當一個人被一個詞語貼上標籤時,公眾就會形成對他固化的印象,同時不自覺的,他自己的行為也會與這個標籤的描述相一致。這種現象稱為“標籤效應”。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心理學家克勞特在1973年做了一個實驗。他要求人們為慈善事業作出捐獻,然後根據他們是否有捐獻,標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試則沒有用標籤法。後來再次要求他們做捐獻時,標籤就有了使他們以第一次的行為方式去行動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錢並被標籤為“慈善的”人,比那些沒有標籤過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沒有捐錢被標籤為“不慈善的”人比沒有標籤的貢獻更少。

什麼會出現這種“標籤效應”呢?

因為貼標籤符合「最省力規則」,大腦在用最快的速度將人和事歸類。

我們每天要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接觸的人多了之後,就很難記住每一個人。大腦也愛偷懶,它總在尋找捷徑去認知世界,而貼標籤可以簡單快速地把抽象概念與具體行為聯繫起來。某種程度上,我們每個人都在這麼做。

“標籤效應”影響著人們的印象管理。貼上一個標籤,就相當於我們把握了一個人最核心的特質,這個特質有可能是一個人的特長,也有可能是他的不足,或者和他本人的興趣愛好相貌閱歷等等相關。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既然別人對我們的認識有可能只停留在標籤上,那我們為什麼不主動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呢?

這就需要我們來主動來設計我們的個人標籤,而不是被動的等待別人給我們貼上一個他們“自以為是”的標籤。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佔領別人的心智空間,從來產生更快速、有效的連接機會。

當別人需要從自己的關係網中篩選某個方面的人時,能夠第一時間想起你,靠的就是你在他的心智空間中所佔的位置。

現在,請閉上眼睛,想象自己正處在一個萬人的舞臺上,聚光燈瞬間鎖定你,此刻你要介紹自己,你會怎麼說?即使你對自己足夠了解,但關於你的所有信息會很少的進入觀眾腦海中,過多的信息甚至會干擾重要點的吸收。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所以你現在的表達,不應該是普通意義上的傳遞信息,而是篩選。篩選出那些最容易被觀眾記住的詞彙,你的關鍵標籤是什麼?這時,你腦海中就要考慮你的角色,你的特點,你跟其他人有什麼不同。

那麼你應該給自己打什麼標籤?

一、角色標籤

角色標籤就是告知別人,你的角色是什麼?你是學生黨?還是上班族?還是創業者?抑或是網紅?角色不同,決定你的標籤不同。依據所處行業不同,角色標籤非常多,比如郭德剛就是“說相聲的”、馮小剛就是“大導演”、MC天佑就是“網紅”等等

如果你是個學生黨,那麼你可以是學霸?學神、還是學渣?還是考神?在這個角色裡,你的特殊標籤是什麼?比如,你是“學霸”——手持課本、心懷難題,整日遊走在高難度練習冊中。或者你是“學神”——不食人間煙火,天下難題都不在話下,數學148分算髮揮失常。還是“考試之王”——讓繩命在考場上盡情燃燒!老師,請再來一份考卷!

如果你是個上班族,那麼你的職業角色是什麼?比如“程序猿”——錢多話少下班晚,代碼BUG修不完;還是“運營汪”——上班刷網站,下班繼續刷,我們一起喜刷刷;還是“設計溼”——熬夜拼設計,餓了困了就喝紅牛。

如果你是個創業者,那你是 “幼教人”“健康防護專家”“出行達人”“安全使者”….,用一個關鍵詞去給自己打上角色標籤。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二、特色標籤

所謂特色就是你的個人特質,找到你個人當中最突出的部分,放大它。舉個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歡樂頌》中的五美:

首先看,安迪,就是“女精英”的特色標籤。紐約歸國的高級商業精英,投資公司高管,女強人的角色,表面上風光,但內心卻有著常人體會不到的孤苦。

第二,曲筱綃,就是古靈精怪的“小狐狸”乾脆利落、有鮮明的人生目標,性格豪爽,熱愛賺錢的角色設定,說話直接,有些刻薄,人脈廣,見到大事才知道義氣。

第三,關雎爾:就是“乖乖女”,作為500強實習生,上進,劇中的溫和角色的設定,不太擅長表達自己的情感,處於被動狀態,樂於接受樸實樸素的愛情,其他人的意見對他而言很重要。

第四,樊勝美,就是“資深美女”,作為一個資深HR,劇中糾結角色,表面上一切看得透透的,實則內心亂成一團麻,大道理明白一堆,就是過不好自己的人生。

第五,邱瑩瑩,典型的“傻白甜”,公司文員到銷售,橫衝直闖的角色,對什麼事充滿好奇,頭腦過於簡單。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通過貼標籤來定義某個人:這個人是“二次元少女”,那個人是“夜店女王”,長得好看的帥哥叫“哈爾濱吳彥祖”,奇怪的中年男人都是“怪蜀黍”,美女都是“宅男殺手”。

當一個人被一個詞語貼上標籤時,公眾就會形成對他固化的印象,同時不自覺的,他自己的行為也會與這個標籤的描述相一致。這種現象稱為“標籤效應”。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心理學家克勞特在1973年做了一個實驗。他要求人們為慈善事業作出捐獻,然後根據他們是否有捐獻,標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試則沒有用標籤法。後來再次要求他們做捐獻時,標籤就有了使他們以第一次的行為方式去行動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錢並被標籤為“慈善的”人,比那些沒有標籤過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沒有捐錢被標籤為“不慈善的”人比沒有標籤的貢獻更少。

什麼會出現這種“標籤效應”呢?

因為貼標籤符合「最省力規則」,大腦在用最快的速度將人和事歸類。

我們每天要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接觸的人多了之後,就很難記住每一個人。大腦也愛偷懶,它總在尋找捷徑去認知世界,而貼標籤可以簡單快速地把抽象概念與具體行為聯繫起來。某種程度上,我們每個人都在這麼做。

“標籤效應”影響著人們的印象管理。貼上一個標籤,就相當於我們把握了一個人最核心的特質,這個特質有可能是一個人的特長,也有可能是他的不足,或者和他本人的興趣愛好相貌閱歷等等相關。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既然別人對我們的認識有可能只停留在標籤上,那我們為什麼不主動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呢?

這就需要我們來主動來設計我們的個人標籤,而不是被動的等待別人給我們貼上一個他們“自以為是”的標籤。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佔領別人的心智空間,從來產生更快速、有效的連接機會。

當別人需要從自己的關係網中篩選某個方面的人時,能夠第一時間想起你,靠的就是你在他的心智空間中所佔的位置。

現在,請閉上眼睛,想象自己正處在一個萬人的舞臺上,聚光燈瞬間鎖定你,此刻你要介紹自己,你會怎麼說?即使你對自己足夠了解,但關於你的所有信息會很少的進入觀眾腦海中,過多的信息甚至會干擾重要點的吸收。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所以你現在的表達,不應該是普通意義上的傳遞信息,而是篩選。篩選出那些最容易被觀眾記住的詞彙,你的關鍵標籤是什麼?這時,你腦海中就要考慮你的角色,你的特點,你跟其他人有什麼不同。

那麼你應該給自己打什麼標籤?

一、角色標籤

角色標籤就是告知別人,你的角色是什麼?你是學生黨?還是上班族?還是創業者?抑或是網紅?角色不同,決定你的標籤不同。依據所處行業不同,角色標籤非常多,比如郭德剛就是“說相聲的”、馮小剛就是“大導演”、MC天佑就是“網紅”等等

如果你是個學生黨,那麼你可以是學霸?學神、還是學渣?還是考神?在這個角色裡,你的特殊標籤是什麼?比如,你是“學霸”——手持課本、心懷難題,整日遊走在高難度練習冊中。或者你是“學神”——不食人間煙火,天下難題都不在話下,數學148分算髮揮失常。還是“考試之王”——讓繩命在考場上盡情燃燒!老師,請再來一份考卷!

如果你是個上班族,那麼你的職業角色是什麼?比如“程序猿”——錢多話少下班晚,代碼BUG修不完;還是“運營汪”——上班刷網站,下班繼續刷,我們一起喜刷刷;還是“設計溼”——熬夜拼設計,餓了困了就喝紅牛。

如果你是個創業者,那你是 “幼教人”“健康防護專家”“出行達人”“安全使者”….,用一個關鍵詞去給自己打上角色標籤。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二、特色標籤

所謂特色就是你的個人特質,找到你個人當中最突出的部分,放大它。舉個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歡樂頌》中的五美:

首先看,安迪,就是“女精英”的特色標籤。紐約歸國的高級商業精英,投資公司高管,女強人的角色,表面上風光,但內心卻有著常人體會不到的孤苦。

第二,曲筱綃,就是古靈精怪的“小狐狸”乾脆利落、有鮮明的人生目標,性格豪爽,熱愛賺錢的角色設定,說話直接,有些刻薄,人脈廣,見到大事才知道義氣。

第三,關雎爾:就是“乖乖女”,作為500強實習生,上進,劇中的溫和角色的設定,不太擅長表達自己的情感,處於被動狀態,樂於接受樸實樸素的愛情,其他人的意見對他而言很重要。

第四,樊勝美,就是“資深美女”,作為一個資深HR,劇中糾結角色,表面上一切看得透透的,實則內心亂成一團麻,大道理明白一堆,就是過不好自己的人生。

第五,邱瑩瑩,典型的“傻白甜”,公司文員到銷售,橫衝直闖的角色,對什麼事充滿好奇,頭腦過於簡單。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電視劇中的人設是有編劇和導演來設定,而你要作為人物品牌的人設,則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如果你主動為自己打上“女精英”的標籤,那一定會指導你的外在、言行、不自覺地規範自己的行為超“女精英”看齊,新接觸的人也會依靠這個標籤來認識你。

三、專業標籤

要成為人物品牌,就要給自己貼上專業標籤。你在某個領域,有著專業化和職業化的素養,能夠源源不斷輸出專業化的內容,而非曇花一現。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為專業化的代名詞,聚焦一個行業,把專業做到1米寬,1000米深。

吳曉波:財經分析,從最初的《激盪30年》《大敗局》為自己貼上財經專家的標籤,再到如今的自媒體“吳曉波頻道”,注重商業之美,始終專注財經領域。

羅振宇,從最初羅輯思維的自媒體,每天堅持60秒的語音,和優酷自媒體的視頻。如今進入知識付費領域,紮根終身學習,做足“讀書人”的專業化標籤。

王凱:凱叔講故事,把故事陪伴成長的角色一直深化,成為親子教育的知名人物品牌。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通過貼標籤來定義某個人:這個人是“二次元少女”,那個人是“夜店女王”,長得好看的帥哥叫“哈爾濱吳彥祖”,奇怪的中年男人都是“怪蜀黍”,美女都是“宅男殺手”。

當一個人被一個詞語貼上標籤時,公眾就會形成對他固化的印象,同時不自覺的,他自己的行為也會與這個標籤的描述相一致。這種現象稱為“標籤效應”。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心理學家克勞特在1973年做了一個實驗。他要求人們為慈善事業作出捐獻,然後根據他們是否有捐獻,標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試則沒有用標籤法。後來再次要求他們做捐獻時,標籤就有了使他們以第一次的行為方式去行動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錢並被標籤為“慈善的”人,比那些沒有標籤過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沒有捐錢被標籤為“不慈善的”人比沒有標籤的貢獻更少。

什麼會出現這種“標籤效應”呢?

因為貼標籤符合「最省力規則」,大腦在用最快的速度將人和事歸類。

我們每天要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接觸的人多了之後,就很難記住每一個人。大腦也愛偷懶,它總在尋找捷徑去認知世界,而貼標籤可以簡單快速地把抽象概念與具體行為聯繫起來。某種程度上,我們每個人都在這麼做。

“標籤效應”影響著人們的印象管理。貼上一個標籤,就相當於我們把握了一個人最核心的特質,這個特質有可能是一個人的特長,也有可能是他的不足,或者和他本人的興趣愛好相貌閱歷等等相關。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既然別人對我們的認識有可能只停留在標籤上,那我們為什麼不主動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呢?

這就需要我們來主動來設計我們的個人標籤,而不是被動的等待別人給我們貼上一個他們“自以為是”的標籤。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佔領別人的心智空間,從來產生更快速、有效的連接機會。

當別人需要從自己的關係網中篩選某個方面的人時,能夠第一時間想起你,靠的就是你在他的心智空間中所佔的位置。

現在,請閉上眼睛,想象自己正處在一個萬人的舞臺上,聚光燈瞬間鎖定你,此刻你要介紹自己,你會怎麼說?即使你對自己足夠了解,但關於你的所有信息會很少的進入觀眾腦海中,過多的信息甚至會干擾重要點的吸收。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所以你現在的表達,不應該是普通意義上的傳遞信息,而是篩選。篩選出那些最容易被觀眾記住的詞彙,你的關鍵標籤是什麼?這時,你腦海中就要考慮你的角色,你的特點,你跟其他人有什麼不同。

那麼你應該給自己打什麼標籤?

一、角色標籤

角色標籤就是告知別人,你的角色是什麼?你是學生黨?還是上班族?還是創業者?抑或是網紅?角色不同,決定你的標籤不同。依據所處行業不同,角色標籤非常多,比如郭德剛就是“說相聲的”、馮小剛就是“大導演”、MC天佑就是“網紅”等等

如果你是個學生黨,那麼你可以是學霸?學神、還是學渣?還是考神?在這個角色裡,你的特殊標籤是什麼?比如,你是“學霸”——手持課本、心懷難題,整日遊走在高難度練習冊中。或者你是“學神”——不食人間煙火,天下難題都不在話下,數學148分算髮揮失常。還是“考試之王”——讓繩命在考場上盡情燃燒!老師,請再來一份考卷!

如果你是個上班族,那麼你的職業角色是什麼?比如“程序猿”——錢多話少下班晚,代碼BUG修不完;還是“運營汪”——上班刷網站,下班繼續刷,我們一起喜刷刷;還是“設計溼”——熬夜拼設計,餓了困了就喝紅牛。

如果你是個創業者,那你是 “幼教人”“健康防護專家”“出行達人”“安全使者”….,用一個關鍵詞去給自己打上角色標籤。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二、特色標籤

所謂特色就是你的個人特質,找到你個人當中最突出的部分,放大它。舉個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歡樂頌》中的五美:

首先看,安迪,就是“女精英”的特色標籤。紐約歸國的高級商業精英,投資公司高管,女強人的角色,表面上風光,但內心卻有著常人體會不到的孤苦。

第二,曲筱綃,就是古靈精怪的“小狐狸”乾脆利落、有鮮明的人生目標,性格豪爽,熱愛賺錢的角色設定,說話直接,有些刻薄,人脈廣,見到大事才知道義氣。

第三,關雎爾:就是“乖乖女”,作為500強實習生,上進,劇中的溫和角色的設定,不太擅長表達自己的情感,處於被動狀態,樂於接受樸實樸素的愛情,其他人的意見對他而言很重要。

第四,樊勝美,就是“資深美女”,作為一個資深HR,劇中糾結角色,表面上一切看得透透的,實則內心亂成一團麻,大道理明白一堆,就是過不好自己的人生。

第五,邱瑩瑩,典型的“傻白甜”,公司文員到銷售,橫衝直闖的角色,對什麼事充滿好奇,頭腦過於簡單。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電視劇中的人設是有編劇和導演來設定,而你要作為人物品牌的人設,則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如果你主動為自己打上“女精英”的標籤,那一定會指導你的外在、言行、不自覺地規範自己的行為超“女精英”看齊,新接觸的人也會依靠這個標籤來認識你。

三、專業標籤

要成為人物品牌,就要給自己貼上專業標籤。你在某個領域,有著專業化和職業化的素養,能夠源源不斷輸出專業化的內容,而非曇花一現。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為專業化的代名詞,聚焦一個行業,把專業做到1米寬,1000米深。

吳曉波:財經分析,從最初的《激盪30年》《大敗局》為自己貼上財經專家的標籤,再到如今的自媒體“吳曉波頻道”,注重商業之美,始終專注財經領域。

羅振宇,從最初羅輯思維的自媒體,每天堅持60秒的語音,和優酷自媒體的視頻。如今進入知識付費領域,紮根終身學習,做足“讀書人”的專業化標籤。

王凱:凱叔講故事,把故事陪伴成長的角色一直深化,成為親子教育的知名人物品牌。

做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貼一個好標籤?

當你處在一個大的社會群體中時,需要的就是如何快速、有效的連接到你想要連接的人。想要你的人物品牌迅速被大眾認知,就要篩選最容易進入心智的代表詞彙,大膽為自己貼標籤。

在打標籤的時候,切忌直接模仿別人的標籤,艾默生曾說過:“模仿他人無異於自殺。”每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品牌,找到自己的獨特標籤,你就是那顆最閃亮的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