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之後,晝夜溫差大!身體這三處位置注意特別保暖

處暑 推拿 睡眠 穴位 麗群在路上 麗群在路上 2017-09-06

處暑之後,晝夜溫差大!身體這三處位置注意特別保暖

處暑之後,大家明顯感覺晚上冷了很多,俗話說“春捂秋凍”,可是身體有三處位置需要特別保暖!

第一:頭部

處暑之後,晝夜溫差大!身體這三處位置注意特別保暖

中醫講:頭是諸陽之匯,容易受風邪侵襲,所以,固護頭部陽氣尤為重要。

換個角度,從西醫講:氣溫低時,頭部暴露於外部,容易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引發頭暈、頭痛,還有可能伴有心煩、失眠、耳鳴、易怒、煩躁、多夢等症狀。

怎麼破解呢?

保暖方法:

(1)帶帽

溫度低或者大風時,最好帶帽來給頭部保暖,帽子最好遮住前額,而且不要一出汗就隨意摘掉帽子,熱量流失特別容易導致感冒!

(2)幹梳頭

處暑之後,晝夜溫差大!身體這三處位置注意特別保暖

幹梳頭是目前免費、最簡單的頭部按摩方式,做法非常簡單易學,只需要將雙手彎曲(如上圖)成梳子狀,從前額髮髻向後推,梳到後髮髻,每天梳上5遍就可以。

經常按摩可以疏通頭部脈絡、通暢氣血,增強頭部禦寒能力,還能滋養頭髮,一定程度的防止脫髮和生白髮。

第二:腹部

處暑之後,晝夜溫差大!身體這三處位置注意特別保暖

腹部是個特別易受涼的部位,容易引起經脈氣血淤帶不通,而且很疼痛,例如有胃病的人受涼後,容易胃疼。

怎麼破解呢?

保暖方法:

(1)穿上衣

這裡需要特別強調女性在秋天不要穿露肚臍的衣服和低腰褲子,老人、小孩、寒性體質的女性出門時,穿一件上衣,避免腰腹部受涼。

(2)搓腹

每天睡前把雙手搓熱,一手放肚臍上,一手放另一手背上,然後繞肚臍順時針、逆時針搓10遍,長時間堅持做,不僅僅可以緩解因受涼導致的胃部不舒服,還可以調理脾胃、便祕等疾病。

第三:足部

處暑之後,晝夜溫差大!身體這三處位置注意特別保暖

其實腳是人身體最怕冷的部位,腳的皮膚薄、脂肪少,保暖效果不佳,加上腳上血管和神經較多,一旦腳受涼,整個人都會感覺不適。

怎麼破解呢?

保暖方法:

(1)姜或花椒水泡腳

姜或花椒水泡腳有利於氣血運行、疏通經脈、解表散寒,能很有效的緩解手腳冰冷的症狀。

特別注意:泡腳水的溫度控制在35到40度,不要超過30分鐘。

(2)按摩腳掌

腳掌上有著豐富的穴位和經絡,是人體臟腑的反射區,經常按摩可以刺激氣血運行,可改善腳部冰冷的狀況。

特別注意:秋天少吃或不吃寒性的食物,多食用清潤、溫潤的食物,如芝麻、糯米、核桃等。

俗話說:“病從口入”。在注意保暖的同時,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