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之一:新時代的舊人物

春秋戰國 宋襄公 齊孝公 商朝 百度知道 2017-05-13

春秋時代,天下鉅變,能夠順應歷史潮流應時而動的人物,往往能成就一番事業。然而大多數人並不能敏銳地察覺時代的主題。如果是普通人,還在用舊時代的思維行事,可能並不會有太大的損失;但是如果是一國之君,認不清世界的變化,以為在自己的想象中沉醉,造成的損失就大了。

宋襄公之一:新時代的舊人物

一 、宋襄公的美好願望

宋國是中原東部的一個諸侯國,在春秋初年屬於一箇中等國家,雖然比不上晉楚齊秦四個大國,但是國土面積不小,比中原周邊的小國國力要強一些。宋國的第一任國君是商紂王的兄弟微子啟,周王室處於“統戰”的需要,把微子啟分封到了商丘建立宋國。宋國的地位較為特殊,周王室允許作為商朝王室後代的宋國公室使用商朝的禮儀祭祀,實際上是給了商朝遺民一個寄託哀思的途徑。宋國國君為子姓。

宋國作為中等國,在春秋初年尚未受到周邊大國的侵襲,因此在國際舞臺上還有一定的空間。宋襄公的父親宋桓公曾多次參加會盟,並派兵幫助鄭、邢等國。宋襄公名叫茲甫,是宋桓公的長子,有一位賢能的庶兄目夷。

商代的國君繼承順序,兄終弟及比較常見;而周朝是嫡長子繼承製。宋桓公準備讓嫡長子公子茲甫繼位,但是公子茲甫不知是回想起了祖先的傳統,還是真的一心為國,又或者是受伯夷叔齊故事的啟發,想要把繼承人的位置讓給公子目夷。

宋襄公之一:新時代的舊人物

公子茲甫對病重的父親說:“公子目夷年齡比我大,也比我更加賢能,我要把君位讓給他。”宋桓公告訴公子目夷之後,目夷說:“能把君位讓出來,不就說明他比我更加賢能仁義嗎?”於是公子目夷逃到了衛國,使得公子茲甫讓賢失敗,登上了國君的位置。

春秋時代禮崩樂壞,為了爭奪君位兄弟之間互相殘殺的事件屢見不鮮,宋襄公的這種行為不好說是迂腐還是高尚,但是想必在天下為他贏得了一定的名聲。

二 、齊桓公託孤

公元前651年,宋襄公即位後,迎回公子目夷任用為相國,頗有一番勵精圖治的樣子。這一年正是齊桓公霸業的頂峰,宋襄公參加了著名的葵丘會盟。此時的齊桓公已近晚年,希望能找到一個有能力的國君照應齊國的世子公子昭。

縱觀天下,除了齊國之外,楚國被中原諸侯貶低成南方的蠻夷,不能託付;晉國雖然蒸蒸日上,可是晉獻公沒能及時趕到而且晉國離齊國較遠;秦國就更遠了。中原各國,要麼太小,要麼太亂,只有宋國看上去頗有實力。

宋襄公之一:新時代的舊人物

於是,齊桓公把公子昭託付給宋襄公。公子昭雖然不是作為人質前往宋國,而是繼續留在齊國,但是宋襄公答應將來齊桓公去世後會支持公子昭。前643年,齊桓公病死,國內大亂,五個公子爭奪國君之位,史稱“五子爭位”。公子昭果然逃到宋國尋求支持。前642年,宋襄公號召曹、衛、邾三個小國一起率軍護送公子昭回國。

齊國貴族對公子昭相對比較同情,因此沒有阻攔宋襄公的聯軍,而是殺掉了易牙和開方,驅逐豎刁,歡迎公子昭即為,就是後來的齊孝公。

三 、笨拙的嘗試

宋襄公在位期間,宋與齊國關係緊密,經常參與齊國主持的會盟,參加齊國召集的聯軍;比如曾多次幫助受淮夷侵凌的小國遷都或者築城。可能宋襄公早就想緊跟著齊桓公的腳步,在中原的霸業上有所作為。不過宋襄公的賢兄公子目夷還是非常清醒,他說:“宋是小國,盲目追求爭霸,會招來禍患的。”但是宋襄公完全聽不進去。

宋襄公之一:新時代的舊人物

宋襄公還有一個更加不現實的幻想,他一直對自己商朝後裔的身份念念不忘。他曾說自己是“亡國之餘”,而且宋國的大司馬公孫固曾經勸他說:“天之棄商久矣, 君將興之, 弗可赦也已。”有可能宋襄公甚至想趁中原混亂,恢復商王朝。所以他一方面緊跟著齊桓公尊王攘夷的腳步,另一方面卻在齊桓公死後再也沒有過尊王之舉。

宋襄公在公元前641年首次嘗試召集諸侯會盟,他知道大國不好請,就先請滕、曹、邾、鄫這幾個小國來試試自己的威望。沒想到這些小國也不太服氣,尤其是滕國和鄫國。於是宋襄公囚禁了不服氣滕國國君,而把遲到的鄫國國君當做祭品殺掉。

接著,由於曹國在禮節上不足,宋襄公就攻打曹國。宋襄公想通過這種方式在小國當中立威。可是沒想到適得其反,陳國國君提議魯、陳、蔡、鄭、齊在齊國會盟,號稱要緬懷齊桓公的霸業,實際上是對宋襄公的所作所為表示不滿。

看到自己的努力沒有收到良好效果,宋襄公就想召集齊楚等大國會盟,來嘗一嘗真正霸主的滋味。可是,他這麼做卻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災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