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開故鄉,來到南方已有二十餘載,鄉愁也註定在我心中紮下了根。少不經事的懵懂年紀,別離故鄉親人,甚是不捨,那種滋味一輩子揮之不去。本就是一個多愁善感之人,闖入陌生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遇不到那些熟悉的面孔,耳邊繞過的已不再是鄉音。

想家,這是一個多麼普通又無味的詞語,但在很多遊子心中分量很重,特別是剛經歷過離別的人,是內心深處最痛苦的梗。離家之初,最思念的則是家裡人,恨當時在家為什麼總是惹父母生氣,為什麼總是不讓著弟弟妹妹,總之,家裡的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值得去懷念的。那時候,電話還沒有普及,思念的情緒都交給了信件。當時,信裡不只是字,更多的是淚痕,沾滿了信紙,模糊了字跡,溼潤了遊子的心。當時的天空已不再蔚藍,窗外的世界異常昏暗,好像是坐牢,這個世界只有自己一個,所有東西與我無關。眼睜的大大的,望向北方,所有思緒已飛向遙遠的故鄉,漂浮在空中,瀰漫在田野間。抬頭望天,北面有云輕輕飄過,漫不經心,不驕不躁,白的有點嚇人,它是不是故鄉的雲,是不是也在故鄉的天空發呆過,有沒有看到過我的父母親人呢?他們在田間勞作,時不時會直起腰來,在擦汗的空當仰視天空,也會想起遠在他鄉的兒子。覺得一定有,因為它是那麼的輕柔、純白,還帶著一絲故鄉的氣味。它現在好像停留在天空一動也不動,留戀著,眷顧著。我擠出幾個月以來難得一見的一絲笑容,那真是故鄉飄來的雲彩,那麼的熟悉,那麼的溫暖。我陶醉了,閉上眼睛,支起耳朵,妄想也可以聆聽到故鄉的聲音。

時隔多年,更懷念是故鄉的四季。春天萬物復甦,光禿禿的樹枝吐出新綠,新鮮極了。帶上弟弟妹妹去折柳枝去,把柳枝擰幾個圈,把皮和樹骨分開來,皮拿來做“哨子”,吹起來發出聲音,短的聲音尖脆美妙,長的則沉悶悠揚,都是那麼的悅耳動聽。再晚些時候,榆樹上就會結滿榆錢兒,爬樹去摘。乍暖還寒的季節,榆樹皮把棉褲磨破了也不在乎,只顧著吃著香甜的榆錢兒,忘記了一切煩惱。有時會多摘一些,母親就會做一餐美味來,慰勞我們兄妹幾個。榆錢兒加上些許麵粉,弄成窩窩頭形狀,放在鍋裡蒸,當鍋裡的蒸汽飄滿院落的時候,榆錢兒窩窩頭的香氣也撲面而來,一起坐在小窩門前吃了起來。春末夏初是柳絮飛舞的時節,滿天柳絮兒毫無目的飄散到每個角落,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讓人誤以為冬天又回來了,我們小孩子們歡欣雀舞,與柳絮兒玩個痛快。隨著柳絮兒的逐漸消散,夏天來到了,小孩們下河摸魚,河邊逮青蛙,傍晚摸知了龜(金蟬),白天捕蟬,日子快樂著呢!從小就喜歡這個季節,特別是炎熱的午後,這個時候通常會下雷陣雨。我喜歡下雨,坐在屋簷下,看著第一滴雨落到院子裡一剎那間彈起的塵土,迷戀屋簷瓦礫滴下的水滴,敲打在門嵌子上崩到腳上的涼爽。沒有一絲風,萬物好像靜止不動,只有雨滴拍打著樹葉,翩翩起舞。遠處,只有小鳥呼呼的飛入樹林,歸巢避雨,一簇簇、一群群,慌而不亂。這個季節的來的很急,下的很大,但時間不是很長,傍晚時分結束,雨過天晴,正是黃昏時刻,這是雨水帶來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充滿了你的鼻孔,甚是新鮮,忍不住會多吸上幾口。長大後,下雨對我來說則是令一種意境,喜歡獨自待在一個角落,看一本書,聽些音樂,雨滴和音樂則會自發蔓延到書裡,融合著大千世界、愛恨情仇,滲透心靈。愛上這種雨天無拘無束的感覺,試著寫幾首小詩抒發心情,實在享受。家鄉最美的季節非秋天莫屬了,天高雲淡,秋高氣爽。玉米、紅薯等一些農作物開始收穫了,樹上的果子成熟了,我們小孩子可有口福了,挖個小土窯,搭上樹枝,把搗鼓來的玉米、紅薯分上下兩層放進去,填上乾草把火點著,等到玉米和紅薯烤到半熟的時候,土窯也燒的滾燙,小夥伴們齊齊用腳丫把小土窯弄塌,靜待美味。不知是誰在瓜地摸來一個大西瓜,你一拳我一拳的,把它打裂開來,每人分到一塊不規則的西瓜,津津有味的吃起來。西瓜吃完,再齊心合力扒開泥土,玉米和紅薯帶著香甜氣味從泥土裡鑽了出來,好吃極了。吃飽了,打著嗝,摸著小肚皮,在沙土上美美的睡上一覺,秋天是非常短暫的,可能是太多好吃的緣故。一覺醒來,推開門,眼前白茫茫一片,下雪了!不顧母親勸阻,帶上弟弟妹妹衝向田野,撒歡的在雪地裡奔跑,堆雪人,打雪仗。凍得紅腫的小手,從棉衣兜裡掏出一包糖精,一人分一顆,放在雪裡,團成一團,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聽大人說,那時候的冬天特別冷,每家每戶躲在屋裡不出門,棉帽、棉襖、棉褲、棉鞋穿起來,雙手縮在袖筒裡不敢出來,門上吊著棉被子抵禦風寒,屋裡生起火爐取暖。小時候家裡窮,一到這個季節吃不到什麼新鮮蔬菜,有的只是放在地窖裡土豆、大白菜。記得家裡有一個很深的地窖,裡面很黑,但是很暖和,這裡存放著冬天所需的食物。隔上幾天,母親就會讓我下去地窖,她牽著一條用長長繩子拴著的竹籃子站在窖口,等我把食物放滿竹籃,釣上來,去準備飯菜。小時候的日子過得很慢,雖然生活拮据,但是很快樂。

所謂鄉愁,其實是有家回不去,找不回那時的感覺和記憶。所謂鄉愁,是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更品味不出那時的樂趣。與其說眷戀故鄉,懷念小時候的各種味道和經歷的每一個如詩如畫的季節,不如說是懷念一去不復返的青春記憶。

"

離開故鄉,來到南方已有二十餘載,鄉愁也註定在我心中紮下了根。少不經事的懵懂年紀,別離故鄉親人,甚是不捨,那種滋味一輩子揮之不去。本就是一個多愁善感之人,闖入陌生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遇不到那些熟悉的面孔,耳邊繞過的已不再是鄉音。

想家,這是一個多麼普通又無味的詞語,但在很多遊子心中分量很重,特別是剛經歷過離別的人,是內心深處最痛苦的梗。離家之初,最思念的則是家裡人,恨當時在家為什麼總是惹父母生氣,為什麼總是不讓著弟弟妹妹,總之,家裡的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值得去懷念的。那時候,電話還沒有普及,思念的情緒都交給了信件。當時,信裡不只是字,更多的是淚痕,沾滿了信紙,模糊了字跡,溼潤了遊子的心。當時的天空已不再蔚藍,窗外的世界異常昏暗,好像是坐牢,這個世界只有自己一個,所有東西與我無關。眼睜的大大的,望向北方,所有思緒已飛向遙遠的故鄉,漂浮在空中,瀰漫在田野間。抬頭望天,北面有云輕輕飄過,漫不經心,不驕不躁,白的有點嚇人,它是不是故鄉的雲,是不是也在故鄉的天空發呆過,有沒有看到過我的父母親人呢?他們在田間勞作,時不時會直起腰來,在擦汗的空當仰視天空,也會想起遠在他鄉的兒子。覺得一定有,因為它是那麼的輕柔、純白,還帶著一絲故鄉的氣味。它現在好像停留在天空一動也不動,留戀著,眷顧著。我擠出幾個月以來難得一見的一絲笑容,那真是故鄉飄來的雲彩,那麼的熟悉,那麼的溫暖。我陶醉了,閉上眼睛,支起耳朵,妄想也可以聆聽到故鄉的聲音。

時隔多年,更懷念是故鄉的四季。春天萬物復甦,光禿禿的樹枝吐出新綠,新鮮極了。帶上弟弟妹妹去折柳枝去,把柳枝擰幾個圈,把皮和樹骨分開來,皮拿來做“哨子”,吹起來發出聲音,短的聲音尖脆美妙,長的則沉悶悠揚,都是那麼的悅耳動聽。再晚些時候,榆樹上就會結滿榆錢兒,爬樹去摘。乍暖還寒的季節,榆樹皮把棉褲磨破了也不在乎,只顧著吃著香甜的榆錢兒,忘記了一切煩惱。有時會多摘一些,母親就會做一餐美味來,慰勞我們兄妹幾個。榆錢兒加上些許麵粉,弄成窩窩頭形狀,放在鍋裡蒸,當鍋裡的蒸汽飄滿院落的時候,榆錢兒窩窩頭的香氣也撲面而來,一起坐在小窩門前吃了起來。春末夏初是柳絮飛舞的時節,滿天柳絮兒毫無目的飄散到每個角落,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讓人誤以為冬天又回來了,我們小孩子們歡欣雀舞,與柳絮兒玩個痛快。隨著柳絮兒的逐漸消散,夏天來到了,小孩們下河摸魚,河邊逮青蛙,傍晚摸知了龜(金蟬),白天捕蟬,日子快樂著呢!從小就喜歡這個季節,特別是炎熱的午後,這個時候通常會下雷陣雨。我喜歡下雨,坐在屋簷下,看著第一滴雨落到院子裡一剎那間彈起的塵土,迷戀屋簷瓦礫滴下的水滴,敲打在門嵌子上崩到腳上的涼爽。沒有一絲風,萬物好像靜止不動,只有雨滴拍打著樹葉,翩翩起舞。遠處,只有小鳥呼呼的飛入樹林,歸巢避雨,一簇簇、一群群,慌而不亂。這個季節的來的很急,下的很大,但時間不是很長,傍晚時分結束,雨過天晴,正是黃昏時刻,這是雨水帶來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充滿了你的鼻孔,甚是新鮮,忍不住會多吸上幾口。長大後,下雨對我來說則是令一種意境,喜歡獨自待在一個角落,看一本書,聽些音樂,雨滴和音樂則會自發蔓延到書裡,融合著大千世界、愛恨情仇,滲透心靈。愛上這種雨天無拘無束的感覺,試著寫幾首小詩抒發心情,實在享受。家鄉最美的季節非秋天莫屬了,天高雲淡,秋高氣爽。玉米、紅薯等一些農作物開始收穫了,樹上的果子成熟了,我們小孩子可有口福了,挖個小土窯,搭上樹枝,把搗鼓來的玉米、紅薯分上下兩層放進去,填上乾草把火點著,等到玉米和紅薯烤到半熟的時候,土窯也燒的滾燙,小夥伴們齊齊用腳丫把小土窯弄塌,靜待美味。不知是誰在瓜地摸來一個大西瓜,你一拳我一拳的,把它打裂開來,每人分到一塊不規則的西瓜,津津有味的吃起來。西瓜吃完,再齊心合力扒開泥土,玉米和紅薯帶著香甜氣味從泥土裡鑽了出來,好吃極了。吃飽了,打著嗝,摸著小肚皮,在沙土上美美的睡上一覺,秋天是非常短暫的,可能是太多好吃的緣故。一覺醒來,推開門,眼前白茫茫一片,下雪了!不顧母親勸阻,帶上弟弟妹妹衝向田野,撒歡的在雪地裡奔跑,堆雪人,打雪仗。凍得紅腫的小手,從棉衣兜裡掏出一包糖精,一人分一顆,放在雪裡,團成一團,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聽大人說,那時候的冬天特別冷,每家每戶躲在屋裡不出門,棉帽、棉襖、棉褲、棉鞋穿起來,雙手縮在袖筒裡不敢出來,門上吊著棉被子抵禦風寒,屋裡生起火爐取暖。小時候家裡窮,一到這個季節吃不到什麼新鮮蔬菜,有的只是放在地窖裡土豆、大白菜。記得家裡有一個很深的地窖,裡面很黑,但是很暖和,這裡存放著冬天所需的食物。隔上幾天,母親就會讓我下去地窖,她牽著一條用長長繩子拴著的竹籃子站在窖口,等我把食物放滿竹籃,釣上來,去準備飯菜。小時候的日子過得很慢,雖然生活拮据,但是很快樂。

所謂鄉愁,其實是有家回不去,找不回那時的感覺和記憶。所謂鄉愁,是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更品味不出那時的樂趣。與其說眷戀故鄉,懷念小時候的各種味道和經歷的每一個如詩如畫的季節,不如說是懷念一去不復返的青春記憶。

回不去的鄉愁

"

離開故鄉,來到南方已有二十餘載,鄉愁也註定在我心中紮下了根。少不經事的懵懂年紀,別離故鄉親人,甚是不捨,那種滋味一輩子揮之不去。本就是一個多愁善感之人,闖入陌生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遇不到那些熟悉的面孔,耳邊繞過的已不再是鄉音。

想家,這是一個多麼普通又無味的詞語,但在很多遊子心中分量很重,特別是剛經歷過離別的人,是內心深處最痛苦的梗。離家之初,最思念的則是家裡人,恨當時在家為什麼總是惹父母生氣,為什麼總是不讓著弟弟妹妹,總之,家裡的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值得去懷念的。那時候,電話還沒有普及,思念的情緒都交給了信件。當時,信裡不只是字,更多的是淚痕,沾滿了信紙,模糊了字跡,溼潤了遊子的心。當時的天空已不再蔚藍,窗外的世界異常昏暗,好像是坐牢,這個世界只有自己一個,所有東西與我無關。眼睜的大大的,望向北方,所有思緒已飛向遙遠的故鄉,漂浮在空中,瀰漫在田野間。抬頭望天,北面有云輕輕飄過,漫不經心,不驕不躁,白的有點嚇人,它是不是故鄉的雲,是不是也在故鄉的天空發呆過,有沒有看到過我的父母親人呢?他們在田間勞作,時不時會直起腰來,在擦汗的空當仰視天空,也會想起遠在他鄉的兒子。覺得一定有,因為它是那麼的輕柔、純白,還帶著一絲故鄉的氣味。它現在好像停留在天空一動也不動,留戀著,眷顧著。我擠出幾個月以來難得一見的一絲笑容,那真是故鄉飄來的雲彩,那麼的熟悉,那麼的溫暖。我陶醉了,閉上眼睛,支起耳朵,妄想也可以聆聽到故鄉的聲音。

時隔多年,更懷念是故鄉的四季。春天萬物復甦,光禿禿的樹枝吐出新綠,新鮮極了。帶上弟弟妹妹去折柳枝去,把柳枝擰幾個圈,把皮和樹骨分開來,皮拿來做“哨子”,吹起來發出聲音,短的聲音尖脆美妙,長的則沉悶悠揚,都是那麼的悅耳動聽。再晚些時候,榆樹上就會結滿榆錢兒,爬樹去摘。乍暖還寒的季節,榆樹皮把棉褲磨破了也不在乎,只顧著吃著香甜的榆錢兒,忘記了一切煩惱。有時會多摘一些,母親就會做一餐美味來,慰勞我們兄妹幾個。榆錢兒加上些許麵粉,弄成窩窩頭形狀,放在鍋裡蒸,當鍋裡的蒸汽飄滿院落的時候,榆錢兒窩窩頭的香氣也撲面而來,一起坐在小窩門前吃了起來。春末夏初是柳絮飛舞的時節,滿天柳絮兒毫無目的飄散到每個角落,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讓人誤以為冬天又回來了,我們小孩子們歡欣雀舞,與柳絮兒玩個痛快。隨著柳絮兒的逐漸消散,夏天來到了,小孩們下河摸魚,河邊逮青蛙,傍晚摸知了龜(金蟬),白天捕蟬,日子快樂著呢!從小就喜歡這個季節,特別是炎熱的午後,這個時候通常會下雷陣雨。我喜歡下雨,坐在屋簷下,看著第一滴雨落到院子裡一剎那間彈起的塵土,迷戀屋簷瓦礫滴下的水滴,敲打在門嵌子上崩到腳上的涼爽。沒有一絲風,萬物好像靜止不動,只有雨滴拍打著樹葉,翩翩起舞。遠處,只有小鳥呼呼的飛入樹林,歸巢避雨,一簇簇、一群群,慌而不亂。這個季節的來的很急,下的很大,但時間不是很長,傍晚時分結束,雨過天晴,正是黃昏時刻,這是雨水帶來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充滿了你的鼻孔,甚是新鮮,忍不住會多吸上幾口。長大後,下雨對我來說則是令一種意境,喜歡獨自待在一個角落,看一本書,聽些音樂,雨滴和音樂則會自發蔓延到書裡,融合著大千世界、愛恨情仇,滲透心靈。愛上這種雨天無拘無束的感覺,試著寫幾首小詩抒發心情,實在享受。家鄉最美的季節非秋天莫屬了,天高雲淡,秋高氣爽。玉米、紅薯等一些農作物開始收穫了,樹上的果子成熟了,我們小孩子可有口福了,挖個小土窯,搭上樹枝,把搗鼓來的玉米、紅薯分上下兩層放進去,填上乾草把火點著,等到玉米和紅薯烤到半熟的時候,土窯也燒的滾燙,小夥伴們齊齊用腳丫把小土窯弄塌,靜待美味。不知是誰在瓜地摸來一個大西瓜,你一拳我一拳的,把它打裂開來,每人分到一塊不規則的西瓜,津津有味的吃起來。西瓜吃完,再齊心合力扒開泥土,玉米和紅薯帶著香甜氣味從泥土裡鑽了出來,好吃極了。吃飽了,打著嗝,摸著小肚皮,在沙土上美美的睡上一覺,秋天是非常短暫的,可能是太多好吃的緣故。一覺醒來,推開門,眼前白茫茫一片,下雪了!不顧母親勸阻,帶上弟弟妹妹衝向田野,撒歡的在雪地裡奔跑,堆雪人,打雪仗。凍得紅腫的小手,從棉衣兜裡掏出一包糖精,一人分一顆,放在雪裡,團成一團,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聽大人說,那時候的冬天特別冷,每家每戶躲在屋裡不出門,棉帽、棉襖、棉褲、棉鞋穿起來,雙手縮在袖筒裡不敢出來,門上吊著棉被子抵禦風寒,屋裡生起火爐取暖。小時候家裡窮,一到這個季節吃不到什麼新鮮蔬菜,有的只是放在地窖裡土豆、大白菜。記得家裡有一個很深的地窖,裡面很黑,但是很暖和,這裡存放著冬天所需的食物。隔上幾天,母親就會讓我下去地窖,她牽著一條用長長繩子拴著的竹籃子站在窖口,等我把食物放滿竹籃,釣上來,去準備飯菜。小時候的日子過得很慢,雖然生活拮据,但是很快樂。

所謂鄉愁,其實是有家回不去,找不回那時的感覺和記憶。所謂鄉愁,是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更品味不出那時的樂趣。與其說眷戀故鄉,懷念小時候的各種味道和經歷的每一個如詩如畫的季節,不如說是懷念一去不復返的青春記憶。

回不去的鄉愁

回不去的鄉愁

"

離開故鄉,來到南方已有二十餘載,鄉愁也註定在我心中紮下了根。少不經事的懵懂年紀,別離故鄉親人,甚是不捨,那種滋味一輩子揮之不去。本就是一個多愁善感之人,闖入陌生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遇不到那些熟悉的面孔,耳邊繞過的已不再是鄉音。

想家,這是一個多麼普通又無味的詞語,但在很多遊子心中分量很重,特別是剛經歷過離別的人,是內心深處最痛苦的梗。離家之初,最思念的則是家裡人,恨當時在家為什麼總是惹父母生氣,為什麼總是不讓著弟弟妹妹,總之,家裡的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值得去懷念的。那時候,電話還沒有普及,思念的情緒都交給了信件。當時,信裡不只是字,更多的是淚痕,沾滿了信紙,模糊了字跡,溼潤了遊子的心。當時的天空已不再蔚藍,窗外的世界異常昏暗,好像是坐牢,這個世界只有自己一個,所有東西與我無關。眼睜的大大的,望向北方,所有思緒已飛向遙遠的故鄉,漂浮在空中,瀰漫在田野間。抬頭望天,北面有云輕輕飄過,漫不經心,不驕不躁,白的有點嚇人,它是不是故鄉的雲,是不是也在故鄉的天空發呆過,有沒有看到過我的父母親人呢?他們在田間勞作,時不時會直起腰來,在擦汗的空當仰視天空,也會想起遠在他鄉的兒子。覺得一定有,因為它是那麼的輕柔、純白,還帶著一絲故鄉的氣味。它現在好像停留在天空一動也不動,留戀著,眷顧著。我擠出幾個月以來難得一見的一絲笑容,那真是故鄉飄來的雲彩,那麼的熟悉,那麼的溫暖。我陶醉了,閉上眼睛,支起耳朵,妄想也可以聆聽到故鄉的聲音。

時隔多年,更懷念是故鄉的四季。春天萬物復甦,光禿禿的樹枝吐出新綠,新鮮極了。帶上弟弟妹妹去折柳枝去,把柳枝擰幾個圈,把皮和樹骨分開來,皮拿來做“哨子”,吹起來發出聲音,短的聲音尖脆美妙,長的則沉悶悠揚,都是那麼的悅耳動聽。再晚些時候,榆樹上就會結滿榆錢兒,爬樹去摘。乍暖還寒的季節,榆樹皮把棉褲磨破了也不在乎,只顧著吃著香甜的榆錢兒,忘記了一切煩惱。有時會多摘一些,母親就會做一餐美味來,慰勞我們兄妹幾個。榆錢兒加上些許麵粉,弄成窩窩頭形狀,放在鍋裡蒸,當鍋裡的蒸汽飄滿院落的時候,榆錢兒窩窩頭的香氣也撲面而來,一起坐在小窩門前吃了起來。春末夏初是柳絮飛舞的時節,滿天柳絮兒毫無目的飄散到每個角落,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讓人誤以為冬天又回來了,我們小孩子們歡欣雀舞,與柳絮兒玩個痛快。隨著柳絮兒的逐漸消散,夏天來到了,小孩們下河摸魚,河邊逮青蛙,傍晚摸知了龜(金蟬),白天捕蟬,日子快樂著呢!從小就喜歡這個季節,特別是炎熱的午後,這個時候通常會下雷陣雨。我喜歡下雨,坐在屋簷下,看著第一滴雨落到院子裡一剎那間彈起的塵土,迷戀屋簷瓦礫滴下的水滴,敲打在門嵌子上崩到腳上的涼爽。沒有一絲風,萬物好像靜止不動,只有雨滴拍打著樹葉,翩翩起舞。遠處,只有小鳥呼呼的飛入樹林,歸巢避雨,一簇簇、一群群,慌而不亂。這個季節的來的很急,下的很大,但時間不是很長,傍晚時分結束,雨過天晴,正是黃昏時刻,這是雨水帶來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充滿了你的鼻孔,甚是新鮮,忍不住會多吸上幾口。長大後,下雨對我來說則是令一種意境,喜歡獨自待在一個角落,看一本書,聽些音樂,雨滴和音樂則會自發蔓延到書裡,融合著大千世界、愛恨情仇,滲透心靈。愛上這種雨天無拘無束的感覺,試著寫幾首小詩抒發心情,實在享受。家鄉最美的季節非秋天莫屬了,天高雲淡,秋高氣爽。玉米、紅薯等一些農作物開始收穫了,樹上的果子成熟了,我們小孩子可有口福了,挖個小土窯,搭上樹枝,把搗鼓來的玉米、紅薯分上下兩層放進去,填上乾草把火點著,等到玉米和紅薯烤到半熟的時候,土窯也燒的滾燙,小夥伴們齊齊用腳丫把小土窯弄塌,靜待美味。不知是誰在瓜地摸來一個大西瓜,你一拳我一拳的,把它打裂開來,每人分到一塊不規則的西瓜,津津有味的吃起來。西瓜吃完,再齊心合力扒開泥土,玉米和紅薯帶著香甜氣味從泥土裡鑽了出來,好吃極了。吃飽了,打著嗝,摸著小肚皮,在沙土上美美的睡上一覺,秋天是非常短暫的,可能是太多好吃的緣故。一覺醒來,推開門,眼前白茫茫一片,下雪了!不顧母親勸阻,帶上弟弟妹妹衝向田野,撒歡的在雪地裡奔跑,堆雪人,打雪仗。凍得紅腫的小手,從棉衣兜裡掏出一包糖精,一人分一顆,放在雪裡,團成一團,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聽大人說,那時候的冬天特別冷,每家每戶躲在屋裡不出門,棉帽、棉襖、棉褲、棉鞋穿起來,雙手縮在袖筒裡不敢出來,門上吊著棉被子抵禦風寒,屋裡生起火爐取暖。小時候家裡窮,一到這個季節吃不到什麼新鮮蔬菜,有的只是放在地窖裡土豆、大白菜。記得家裡有一個很深的地窖,裡面很黑,但是很暖和,這裡存放著冬天所需的食物。隔上幾天,母親就會讓我下去地窖,她牽著一條用長長繩子拴著的竹籃子站在窖口,等我把食物放滿竹籃,釣上來,去準備飯菜。小時候的日子過得很慢,雖然生活拮据,但是很快樂。

所謂鄉愁,其實是有家回不去,找不回那時的感覺和記憶。所謂鄉愁,是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更品味不出那時的樂趣。與其說眷戀故鄉,懷念小時候的各種味道和經歷的每一個如詩如畫的季節,不如說是懷念一去不復返的青春記憶。

回不去的鄉愁

回不去的鄉愁

回不去的鄉愁

"

離開故鄉,來到南方已有二十餘載,鄉愁也註定在我心中紮下了根。少不經事的懵懂年紀,別離故鄉親人,甚是不捨,那種滋味一輩子揮之不去。本就是一個多愁善感之人,闖入陌生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遇不到那些熟悉的面孔,耳邊繞過的已不再是鄉音。

想家,這是一個多麼普通又無味的詞語,但在很多遊子心中分量很重,特別是剛經歷過離別的人,是內心深處最痛苦的梗。離家之初,最思念的則是家裡人,恨當時在家為什麼總是惹父母生氣,為什麼總是不讓著弟弟妹妹,總之,家裡的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值得去懷念的。那時候,電話還沒有普及,思念的情緒都交給了信件。當時,信裡不只是字,更多的是淚痕,沾滿了信紙,模糊了字跡,溼潤了遊子的心。當時的天空已不再蔚藍,窗外的世界異常昏暗,好像是坐牢,這個世界只有自己一個,所有東西與我無關。眼睜的大大的,望向北方,所有思緒已飛向遙遠的故鄉,漂浮在空中,瀰漫在田野間。抬頭望天,北面有云輕輕飄過,漫不經心,不驕不躁,白的有點嚇人,它是不是故鄉的雲,是不是也在故鄉的天空發呆過,有沒有看到過我的父母親人呢?他們在田間勞作,時不時會直起腰來,在擦汗的空當仰視天空,也會想起遠在他鄉的兒子。覺得一定有,因為它是那麼的輕柔、純白,還帶著一絲故鄉的氣味。它現在好像停留在天空一動也不動,留戀著,眷顧著。我擠出幾個月以來難得一見的一絲笑容,那真是故鄉飄來的雲彩,那麼的熟悉,那麼的溫暖。我陶醉了,閉上眼睛,支起耳朵,妄想也可以聆聽到故鄉的聲音。

時隔多年,更懷念是故鄉的四季。春天萬物復甦,光禿禿的樹枝吐出新綠,新鮮極了。帶上弟弟妹妹去折柳枝去,把柳枝擰幾個圈,把皮和樹骨分開來,皮拿來做“哨子”,吹起來發出聲音,短的聲音尖脆美妙,長的則沉悶悠揚,都是那麼的悅耳動聽。再晚些時候,榆樹上就會結滿榆錢兒,爬樹去摘。乍暖還寒的季節,榆樹皮把棉褲磨破了也不在乎,只顧著吃著香甜的榆錢兒,忘記了一切煩惱。有時會多摘一些,母親就會做一餐美味來,慰勞我們兄妹幾個。榆錢兒加上些許麵粉,弄成窩窩頭形狀,放在鍋裡蒸,當鍋裡的蒸汽飄滿院落的時候,榆錢兒窩窩頭的香氣也撲面而來,一起坐在小窩門前吃了起來。春末夏初是柳絮飛舞的時節,滿天柳絮兒毫無目的飄散到每個角落,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讓人誤以為冬天又回來了,我們小孩子們歡欣雀舞,與柳絮兒玩個痛快。隨著柳絮兒的逐漸消散,夏天來到了,小孩們下河摸魚,河邊逮青蛙,傍晚摸知了龜(金蟬),白天捕蟬,日子快樂著呢!從小就喜歡這個季節,特別是炎熱的午後,這個時候通常會下雷陣雨。我喜歡下雨,坐在屋簷下,看著第一滴雨落到院子裡一剎那間彈起的塵土,迷戀屋簷瓦礫滴下的水滴,敲打在門嵌子上崩到腳上的涼爽。沒有一絲風,萬物好像靜止不動,只有雨滴拍打著樹葉,翩翩起舞。遠處,只有小鳥呼呼的飛入樹林,歸巢避雨,一簇簇、一群群,慌而不亂。這個季節的來的很急,下的很大,但時間不是很長,傍晚時分結束,雨過天晴,正是黃昏時刻,這是雨水帶來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充滿了你的鼻孔,甚是新鮮,忍不住會多吸上幾口。長大後,下雨對我來說則是令一種意境,喜歡獨自待在一個角落,看一本書,聽些音樂,雨滴和音樂則會自發蔓延到書裡,融合著大千世界、愛恨情仇,滲透心靈。愛上這種雨天無拘無束的感覺,試著寫幾首小詩抒發心情,實在享受。家鄉最美的季節非秋天莫屬了,天高雲淡,秋高氣爽。玉米、紅薯等一些農作物開始收穫了,樹上的果子成熟了,我們小孩子可有口福了,挖個小土窯,搭上樹枝,把搗鼓來的玉米、紅薯分上下兩層放進去,填上乾草把火點著,等到玉米和紅薯烤到半熟的時候,土窯也燒的滾燙,小夥伴們齊齊用腳丫把小土窯弄塌,靜待美味。不知是誰在瓜地摸來一個大西瓜,你一拳我一拳的,把它打裂開來,每人分到一塊不規則的西瓜,津津有味的吃起來。西瓜吃完,再齊心合力扒開泥土,玉米和紅薯帶著香甜氣味從泥土裡鑽了出來,好吃極了。吃飽了,打著嗝,摸著小肚皮,在沙土上美美的睡上一覺,秋天是非常短暫的,可能是太多好吃的緣故。一覺醒來,推開門,眼前白茫茫一片,下雪了!不顧母親勸阻,帶上弟弟妹妹衝向田野,撒歡的在雪地裡奔跑,堆雪人,打雪仗。凍得紅腫的小手,從棉衣兜裡掏出一包糖精,一人分一顆,放在雪裡,團成一團,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聽大人說,那時候的冬天特別冷,每家每戶躲在屋裡不出門,棉帽、棉襖、棉褲、棉鞋穿起來,雙手縮在袖筒裡不敢出來,門上吊著棉被子抵禦風寒,屋裡生起火爐取暖。小時候家裡窮,一到這個季節吃不到什麼新鮮蔬菜,有的只是放在地窖裡土豆、大白菜。記得家裡有一個很深的地窖,裡面很黑,但是很暖和,這裡存放著冬天所需的食物。隔上幾天,母親就會讓我下去地窖,她牽著一條用長長繩子拴著的竹籃子站在窖口,等我把食物放滿竹籃,釣上來,去準備飯菜。小時候的日子過得很慢,雖然生活拮据,但是很快樂。

所謂鄉愁,其實是有家回不去,找不回那時的感覺和記憶。所謂鄉愁,是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更品味不出那時的樂趣。與其說眷戀故鄉,懷念小時候的各種味道和經歷的每一個如詩如畫的季節,不如說是懷念一去不復返的青春記憶。

回不去的鄉愁

回不去的鄉愁

回不去的鄉愁

回不去的鄉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