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變身“牛”老闆

畜牧業 財經 正北方網 2017-04-14

從貧困戶到“牛”老闆,林西縣統部鎮統部村50歲的王瑞民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成功逆襲“人生贏家”。引領王瑞民脫貧走上致富路的,是林西縣北方活畜交易這個“大牛場”,更是統部鎮精準脫貧產業扶持的結果。

林西縣北方活畜交易市場位於統部鎮政府所在地,該鎮依託毗鄰錫林郭勒大草原、周邊均為半農半牧區的地源優勢,在精準脫貧中大力發展養殖業特別是肉牛產業,使許多貧困戶變成了“牛”老闆。

在王瑞民的牛舍裡,幾十頭健壯的肉牛在悠閒地吃草,陽光空場下,小牛犢撒歡雀躍。“我今年打算再擴大點養殖規模,肉牛增加到50頭以上,棚圈面積達到300平方米。”站在牛舍旁,王瑞民說出了今年的打算。

幾年前的王瑞民可是一個好幾年也買不起一身新衣服的貧困戶,因家就住在交易市場旁邊,長期耳濡目染下,眼看著鄰居們靠販牛把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他再也坐不住了,就學著別人貸款在交易市場買牛帶回家育肥,3個月後再到交易市場去賣,幾番辛苦,王瑞民找到了適合自己脫貧致富的新路子。憑著公平誠信,王瑞民的事業越做越大,並且擁有了自己固定的客戶,效益也越來越好。現在的他,不僅在林西縣城給自己買了樓房,還在錫盟給兒子也購置了房產。平日裡,王瑞民每天上午去交易市場看牛,下午在家裡喂喂牛、遛遛彎,小日子過得很是愜意。

“做經紀人最好要有自己的客戶,這樣買賣都不發愁了,投入就有回報,風險相對小一些。”王瑞民這樣評價這個行業。“家裡種著幾畝地的玉米和草,這都是現成的糧食,用來養十幾頭牛足夠了,一年就能收入10來萬元,既輕快又賺錢。”正在交易市場賣牛的統部村村民邊玉生也早已加入了“牛”老闆的行列。

林西縣北方活畜交易市場始建於1998年,佔地110畝,市場設有辦公室、裝卸臺、暫存圈、育肥牛羊圈舍、交易圈、草料庫等基礎設施,是集交易、中轉、儲運、餐飲、住宿、信息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市場。市場輻射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東等10多個省市,外來固定客戶150多個,吸納周邊60多個鄉鎮(蘇木)的400多名經紀人進場交易。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統部鎮充分利用這一扶貧領地,引導、鼓勵當地的貧困戶大力發展肉牛產業,通過買、養、賣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

“鄧小平不是說了嘛,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帶動其他人一起富。我就是咱們統部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我要帶動其他貧困戶,依託咱們北方活畜交易市場一起發家致富!”王瑞民自信地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