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出現這幾種情況,謹防沙門氏菌病!

畜牧業 腹瀉 飼料 養豬 豬專家 豬專家 2017-09-10

急性型:多發生於斷乳前後的仔豬,常突然死亡。病程稍長,體溫高達41℃~42℃,腹瀉,下痢,呼吸困難,耳根、胸前、腹下皮膚有紫斑,多以死亡告終。 亞急性和慢性型:表現體溫升高,眼結膜發炎,有膿性分泌物。初便祕後腹瀉,排灰白色或黃綠色惡臭糞便。病豬消瘦,皮膚有痂狀溼疹。病程可達數週,最終死亡或僵豬。

仔豬出現這幾種情況,謹防沙門氏菌病!

本病主要侵害仔豬,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陰雨潮溼季節多發。病豬和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可從糞、尿、乳汁、流產的胎兒、胎衣、羊水排菌,主要經消化道感染。在子宮內也可能感染。健康豬帶菌相當普遍,當受外界不良因素影響以及抵抗力下降時,常導致內源性感染。主要特徵是腹瀉、下痢,若不及時準確治療,很快就脫水死亡,死亡率高,經濟損失大。

仔豬出現這幾種情況,謹防沙門氏菌病!

  針對此病有什麼較好的防治措施呢?

預防:加強防疫注射或投喂副傷寒苗。把好豬源關,自繁自養極佳。改善飼管及衛生條件,消除發病誘因,增強仔豬抵抗力。常洗用具、食槽,保持圈舍清潔、乾燥,不留糞尿,以減少感染機會。哺乳及培育仔豬防止舔食髒物,喂優質、易消化飼料,勿突然更換飼料。

  治療:肌注恩諾沙星、鹽酸環丙沙星,服土黴素片;肌注氯黴素、慶大黴素,服土黴素片;肌注氯黴素、磺胺嘧啶鈉,服土黴素片;肌注恩諾沙星、氯黴素,服土黴素片;鹽酸環丙沙星、氯黴素,服土黴素片。

仔豬出現這幾種情況,謹防沙門氏菌病!

致養殖戶的一句話:

路再遠,也有盡頭;苦再深,也會結束,只要不放棄,就有希望。在漫漫的長途中跋涉,在深深的痛苦中掙扎,我們常常為環境所迫,被困難所迷惑,你是否放棄了希望,厭倦了生活,你是否覺得路越走越窄,苦越來越深。堅持住啊親愛的養殖戶們,窄的不是路,是思想與感情,深的不是苦,是感受與心情。養殖的路艱辛且漫長,只要挺過這一段美好的未來就在眼前,為了媳婦,為了孩子,為了家庭,為了美好的生活,加油!

想了解更多關於養豬的方式和方法,請關注畜牧專家網,畜牧專家網您身邊的養豬專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