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豬價“高光”時刻:粗放管理時代終結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陳姍 陸理寧 “賣豬肉十幾年來,我還從沒遇到過今年這種情況。往年豬價都是漲漲跌跌,而今年是一直上漲。”8月29日傍晚,上海浦東新區一家菜市場的肉攤老闆劉明(化名)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以前豬肉批發價最高時才十二塊五一斤,今年一口氣漲到了十九塊多。

這一天,劉明店裡的白毛豬進價是19.5元/斤,黑毛豬進價23.8元一斤。當收到次日(8月30日)白毛豬批發價漲至19.8元/斤時,劉明嘆了口氣:最近兩週批發價基本上每天都會漲兩到三毛錢。

據全國農產品商務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顯示,7月北京某批發市場豬肉價格達21.56元/公斤,同比去年7月漲幅達到38.6%。8月份以來,上海農產品批發中心的豬肉價格每公斤上漲了將近10元,漲幅達46.6%。

客戶嫌貴,銷量就提不上去,劉明的生意反倒沒有往年那麼好。

與劉明一樣的還有生豬養殖企業們。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披露,豬價走高、生豬養殖企業股價飆漲與養豬業的業績虧損同時出現。

“金豬”時代

“金豬”時代畜禽養殖類上市公司看似風生水起,但賺錢的多集中在雞、鴨、牛養殖上。多家企業上半年在生豬養殖上栽了跟頭,相關業務要麼業績下滑,要麼出現虧損。

溫氏股份(300498.SZ)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業總收入為304.35億元,同比增長20.2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83億元,同比增長50.76%。漂亮的成績單背後,主要得益於公司養禽業業績表現良好,同時投資收益也同比上升。而作為主營業務之一的養豬業上半年非但沒有賺錢,還出現了小幅虧損。對此,溫氏股份表示,公司生物安全防控設施、設備及人員投入增加,上半年公司商品肉豬生產成本有所上升,同時,1、2月份生豬價格低迷,導致上半年公司養豬業務整體出現小幅虧損。

與之類似,因公司持續提升生物安全硬件基礎設施的改造,強化物品、人員的管理,加大生物安全防控成本的投入,以及受到一季度生豬銷售價格較低等因素影響,牧原股份上半年淨利潤虧損1.56億元,正邦科技虧損2.75億元,羅牛山(000735.SZ)業績預告中也表示上半年淨利虧損4300萬-4800萬元。此外,新三板上市公司龍鳳山上半年虧損2.03億元,港股上市公司中糧肉食半年報顯示生豬養殖分部虧損了4.36億元。

龍鳳山公司總經理李文獻表示,2019年第一季度生豬價格低迷,下游客戶補欄積極性較往年明顯下降,公司豬隻銷售不暢,出欄量同比減少33.78%。“一方面由於銷售不暢,豬隻飼養週期延長,相應豬群耗用增加,同時,公司相應消毒設施、設備、物料、人工等投入增多,導致營業成本上浮較多。”

但和業績不佳相左的是市場表現。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9日,豬產業指數2019年以來累計上漲了81.4%;個股方面,正邦科技(002157.SZ)上漲了279.25%,新五豐(600975.SH)上漲了237.28%;牧原股份(002714.SZ)、天康生物(002100.SZ)、順鑫農業(000860.SZ)、傲農生物(603363.SH)、唐人神(002567.SZ)、新希望(000876.SZ)漲幅都超過了100%;此外,大北農(002385.SZ)上漲了 80.51%,溫氏股份上漲61.74%。

德邦證券分析師劉敏分析稱,上半年豬價整體並不理想,全國平均價來看1、2月遠在成本價之下,3月中旬開始價格有所反彈,但也僅是在成本線附近。對於生豬養殖企業來說,只有6月才是盈利的月份。此外,生豬價格也存在地區差異,比如溫氏所在的兩廣地區,生豬價格一直到6月下旬才開始反彈,而北方地區,價格回升較早,盈利情況較好。

溫氏股份半年報道出了上半年養豬虧損背後的豬價走勢及企業生存狀況。其中指出,全國生豬價格1、2月走勢低迷,養豬行業整體出現虧損;3月份生豬價格開始快速上漲,4月後生豬養殖戶提前出欄拋售增加;同時,部分地區豬肉消費需求轉移至禽肉,階段性的豬肉需求有所下降,生豬價格略有下跌;5月底至6月,隨著生豬產能持續降低,出欄量減少,全國生豬價格開始穩步攀升並呈不斷走高趨勢。

粗放管理時代結束

經濟觀察報記者查詢全國農產品商務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獲悉,8月27日,上海、北京等地批發市場的豬肉價格已經達到了31元到33.7元每公斤不等。按走勢圖來看,每年3月到9月,因天氣等原因豬肉價格均有所上漲,但今年該時間段的豬肉價格總體比往年高了5元到6元每公斤。

另據卓創資訊監測,8月23日-29日當週,全國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為27.21元/公斤,周度漲幅為6.96%,不到一個月漲幅超過30%。8月29日全國生豬自繁自養盈利均值1595.27元/頭,屬於近十年來的最高點。在這之前,最高點為2016年6月1日的853.38元/頭。

在卓創資訊分析師王亞男看來,豬價的走勢決定了自繁自養盈利的大致趨勢。其認為,豬價的大幅上漲正是此次生豬自繁自養盈利值不斷突破高點的主要原因。而除此之外,飼料行情對盈利亦有一定的輔助影響。

王亞男表示,全國生豬自繁自養盈利均值不斷創新高,會吸引一部分養殖戶加大養殖規模,或者重新開始養殖。此外,因生豬相關疾病防控工作逐步落實,一部分地區疾病風險開始慢慢減少,養殖場開始慢慢恢復養殖,或者加大補欄量。

記者發現,豬價持續飆漲之下,的確有不少生豬養殖企業相繼開始擴建產能。據瞭解,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增加預留後備種豬,牧原股份減少了7月商品豬出欄量。8月份,溫氏股份在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公告中透露,基礎母豬(能繁母豬)存欄量已經比較穩定,將單個合作農戶養殖規模從原來的平均500多頭/批提升到了730頭/批,並提高公司明年肉豬出欄量目標。

8月13日,牧原股份公告表示將擬斥資1.2億元,在依安縣、康平縣等6個知名養殖縣設立子公司。此前,唐人神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公司與祿豐縣人民政府簽署《年出欄15萬頭生豬綠色養殖項目投資協議書》,其計劃投資3億元,在祿豐縣設立生豬綠色養殖項目,項目建設期為18個月,項目建成達產後,年產生豬15萬頭,實現年銷售收入3億元。6月份,天邦股份也公告稱與浙農發集團簽訂合作協議,雙方擬合作在5年之內建成年出欄500萬頭生豬的產業基地。

在生豬供應短缺、養殖利潤前景比較好的情況下,據李文獻介紹,龍鳳山公司也提前加大了留種力度儲備更多後備豬隻,促進恢復產能和優化經產母豬。

“行業的規模化程度會大大提升。”劉敏向記者表示,2016年的數據顯示,500頭以下養殖戶的出欄量佔我國總出欄量的50%。而經過此輪豬週期之後,這一類小型養殖戶比例將大幅減少。一是因為資金短缺,在之前養豬出現虧損的情況下,散戶很難籌集資金復養;二是養殖門檻被拉高,過去粗放管理的時代已經結束。

供應“保衛戰”

面對持續走高的豬價,各地政府也紛紛打響了豬肉供應“保衛戰”。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央視財經採訪時表示,今年4月份以來,全國已經有29個省份啟動了價補聯動機制,共計發放價格臨時補貼超過20億元,補貼困難群眾8000餘萬人次。

8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措施。具體包括採取多種措施加大對生豬調出大縣和養殖場(戶)的支持,引導有效增加生豬存欄量。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生豬禁養、限養規定。發展規模養殖,支持農戶養豬等。

8月2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當前國內豬肉市場供應總體是有保障的,商務部將密切跟蹤市場動態,會同相關部門適時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和牛羊肉,增加肉類市場的供應。同時,指導產銷區建立穩定的購銷協作關係,促進區域間產銷銜接,暢通肉類供應渠道。還將按照市場化的原則,繼續鼓勵擴大豬肉進口。“全國生豬養殖的平均成本在17元/公斤左右,上市公司更低,而目前全國平均價已經達到了26元/公斤,所以下半年養殖企業的業績將迎來爆發。”劉敏說。

李文獻也表示,豬產業產能恢復需要一定週期,預計2-3年企業會有不錯的獲利。他認為,只要生豬的價格能夠維持高位,便可以對衝掉上半年業績下滑的影響,實現扭虧為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