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的管理哲學:從楚漢爭霸中的一件小事談決策能力'

"
"
歷史中的管理哲學:從楚漢爭霸中的一件小事談決策能力

公元前204年十二月,距離劉邦自漢中起兵已經過去了兩年。

在這盤以天下為枰的棋局之上,劉邦執黑先行,直接還定三秦,開了一個好頭。然後借勢東進,搶佔中原,並且以天下之名討楚,趁虛攻入彭城。

雖然說隨即就被項羽打了一劫,倉惶退入滎陽,但他又一手置韓信於河北,盤活了河北的局勢;另一手以隨何策反英布於淮南,為自己爭取了幾個月的時間。

但項羽哪能坐視他抄自己老家?所以轉頭就把英布給收拾了,然後再次回兵包圍了滎陽,斷了滎陽與黃河之間的甬道。

要知道,蕭何從關中徵調的兵員和糧食,都是通過黃河順流直下,然後利用甬道運送到滎陽的,甬道被截,滎陽的糧草頓時緊張起來。

糧食一緊張,劉邦也緊張了。於是,他求計於自己的謀士酈食其。

酈食其到底是讀過聖賢書的文化人,他充分借鑑了前朝的經驗,給劉邦出了個主意:重新扶立六國後裔。

他的理論依據是當年商湯伐夏,將夏室後裔封在杞國;周武伐商,將商室後裔封在宋國。

他的現實依據是現在秦朝倒行逆施,將六國給滅了,讓六國後裔沒地方享受了。

理論聯繫實現,所以說,如果劉邦能再次分封六國後裔,那麼六國治下的君臣百姓必將對劉邦感恩戴德。然後,劉邦就可以面南稱帝了,到時候,就連楚王項羽也會心甘情願地臣服於劉邦治下。

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所以,劉邦馬上下令刻了一堆玉璽,交給 酈食其,讓他去民間搜尋六國後裔,這就要重立六國。

但張良聽說此事後,馬上向劉邦進言,告訴他您要是真採用這個辦法,那你統一天下的大業就要徹底完蛋了。

然後張良對酈食其的建議進行了逐條反駁,最後問他一個問題:現在楚國最為強大,假如復立後的六國都又投靠了楚國,到時候你猜面南背北當皇帝的會是誰呢?

聽張良說完,劉邦當即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破口大罵:酈食其你個殺千刀的,險些壞了老子的大事(以下內容過於粗俗,系統無法顯示)。

罵完以後,馬上把剛刻好的六國印璽全部銷燬。

"
歷史中的管理哲學:從楚漢爭霸中的一件小事談決策能力

公元前204年十二月,距離劉邦自漢中起兵已經過去了兩年。

在這盤以天下為枰的棋局之上,劉邦執黑先行,直接還定三秦,開了一個好頭。然後借勢東進,搶佔中原,並且以天下之名討楚,趁虛攻入彭城。

雖然說隨即就被項羽打了一劫,倉惶退入滎陽,但他又一手置韓信於河北,盤活了河北的局勢;另一手以隨何策反英布於淮南,為自己爭取了幾個月的時間。

但項羽哪能坐視他抄自己老家?所以轉頭就把英布給收拾了,然後再次回兵包圍了滎陽,斷了滎陽與黃河之間的甬道。

要知道,蕭何從關中徵調的兵員和糧食,都是通過黃河順流直下,然後利用甬道運送到滎陽的,甬道被截,滎陽的糧草頓時緊張起來。

糧食一緊張,劉邦也緊張了。於是,他求計於自己的謀士酈食其。

酈食其到底是讀過聖賢書的文化人,他充分借鑑了前朝的經驗,給劉邦出了個主意:重新扶立六國後裔。

他的理論依據是當年商湯伐夏,將夏室後裔封在杞國;周武伐商,將商室後裔封在宋國。

他的現實依據是現在秦朝倒行逆施,將六國給滅了,讓六國後裔沒地方享受了。

理論聯繫實現,所以說,如果劉邦能再次分封六國後裔,那麼六國治下的君臣百姓必將對劉邦感恩戴德。然後,劉邦就可以面南稱帝了,到時候,就連楚王項羽也會心甘情願地臣服於劉邦治下。

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所以,劉邦馬上下令刻了一堆玉璽,交給 酈食其,讓他去民間搜尋六國後裔,這就要重立六國。

但張良聽說此事後,馬上向劉邦進言,告訴他您要是真採用這個辦法,那你統一天下的大業就要徹底完蛋了。

然後張良對酈食其的建議進行了逐條反駁,最後問他一個問題:現在楚國最為強大,假如復立後的六國都又投靠了楚國,到時候你猜面南背北當皇帝的會是誰呢?

聽張良說完,劉邦當即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破口大罵:酈食其你個殺千刀的,險些壞了老子的大事(以下內容過於粗俗,系統無法顯示)。

罵完以後,馬上把剛刻好的六國印璽全部銷燬。

歷史中的管理哲學:從楚漢爭霸中的一件小事談決策能力

這個事情不大,但看到這裡之後,我不由得沉思起來:假如我是劉邦,我會聽酈食其的,還是聽張良的?

領導難當,難就難在下屬可以隨便提意見,蒙對了大功一件,蒙錯了大不了換個老闆再來一次;可老闆有且只有一次選擇機會,選對了皆大歡喜,選錯了承擔後果。這個後果小一點可能罰酒三杯,大一點就得傾家蕩產。

比如項羽在鴻門宴上,范增勸他殺劉邦,項伯勸他不要殺。他做出了選擇,並且承擔了後果——烏江自刎。

所以領導的能力不體現在是否能在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而在於帷幄之中是否能夠決策得當。

那麼我們是如何決策一件事情呢?

一般來說,當一件事情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我以前是怎麼做的?

經驗之於決策,就如同酸梅之於口水一樣,不需要去品嚐,只要看一眼,就會生出自然而然的反應。

但世界上沒有哪兩件事是一模一樣的情況,所以依靠經驗來決策,其實是相對最不靠譜的辦法。

就拿楚漢相爭中的一些案例進行分析。

當初陳餘、張耳也曾勸陳勝分封諸王,復立六國,結果成功地加速了秦朝的滅亡。那是因為,陳勝封出去的地方在當時都是秦朝的地盤,被分封的人都是成功地奪取了秦朝地盤的人。所以,他分封的人越多,秦朝的實力就越被削弱。

而現在,佔領六國地盤最大的,其實還是他劉邦自己。所以,他再搞分封,就相當於拿自己的地盤去樹立敵人。

這就是經驗相同,卻得失各異的例子。

再說當初宋義坐視秦、趙相爭,以期達到兩虎博牛,卞莊得利的結果。

現在很多人為宋義翻案,試圖以此來證明宋義其實是被屈殺的名將。

可是,司馬光先生早就分析得很透徹了:這套理論應用在彼時,是行不通的。

卞莊刺虎這個辦法之所以在戰國時期能用,是因為那年頭影響勝敗的因素很多,一場戰爭的勝負未必能決定一個國家的生死。比如處在秦、趙長平之戰那樣的局面下,如果有個實力不弱的第三方在旁環伺,就可以靈活行事、隨機應變。

而宋義面前的秦、趙,實力跟本不在一個重量級上,勝敗之勢,關乎存亡大局。而你楚國能與秦朝抗衡的唯一原因是聯合了天下諸侯,如果不能奮勇前進,火中取粟,等到章邯滅了趙國,騰出手來,你再兵對兵、將對將的跟章邯打,怎麼可能打得過?

要知道,後來項羽破釜沉舟,趁章邯與趙國相持不下擊敗章邯,其實也只是險勝而已,並沒有徹底擊敗章邯。至少從兵力上來說,章邯至少還有20萬大軍,仍然是多於諸侯聯軍的。

這就是情形相同,而時機各異的例子。

記得在悟空問答上,曾經看到個關於“軍心在戰爭中有多重要”的問題。

當初漢軍彭城大敗,被楚軍追到睢水之畔,這與韓信在趙國的背水之戰何其相似?可結果卻是一敗一勝,這就是軍心不同導致的結果。

漢軍攻入彭城後,從上至下都抱著極為樂觀的情緒,結果戰意不穩。而楚軍則是急於挽回敗勢,所以同仇敵愾。結果就是,在睢水之畔,倍眾於楚軍的漢軍,反倒被擠入河中,死傷慘重。

而韓信的背水之戰則於之相反,漢軍不勝即死,戰意堅定;趙軍卻是勝可進,敗可退,瞻前顧後。

這就是事情相同,而心理各異的例子。

"
歷史中的管理哲學:從楚漢爭霸中的一件小事談決策能力

公元前204年十二月,距離劉邦自漢中起兵已經過去了兩年。

在這盤以天下為枰的棋局之上,劉邦執黑先行,直接還定三秦,開了一個好頭。然後借勢東進,搶佔中原,並且以天下之名討楚,趁虛攻入彭城。

雖然說隨即就被項羽打了一劫,倉惶退入滎陽,但他又一手置韓信於河北,盤活了河北的局勢;另一手以隨何策反英布於淮南,為自己爭取了幾個月的時間。

但項羽哪能坐視他抄自己老家?所以轉頭就把英布給收拾了,然後再次回兵包圍了滎陽,斷了滎陽與黃河之間的甬道。

要知道,蕭何從關中徵調的兵員和糧食,都是通過黃河順流直下,然後利用甬道運送到滎陽的,甬道被截,滎陽的糧草頓時緊張起來。

糧食一緊張,劉邦也緊張了。於是,他求計於自己的謀士酈食其。

酈食其到底是讀過聖賢書的文化人,他充分借鑑了前朝的經驗,給劉邦出了個主意:重新扶立六國後裔。

他的理論依據是當年商湯伐夏,將夏室後裔封在杞國;周武伐商,將商室後裔封在宋國。

他的現實依據是現在秦朝倒行逆施,將六國給滅了,讓六國後裔沒地方享受了。

理論聯繫實現,所以說,如果劉邦能再次分封六國後裔,那麼六國治下的君臣百姓必將對劉邦感恩戴德。然後,劉邦就可以面南稱帝了,到時候,就連楚王項羽也會心甘情願地臣服於劉邦治下。

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所以,劉邦馬上下令刻了一堆玉璽,交給 酈食其,讓他去民間搜尋六國後裔,這就要重立六國。

但張良聽說此事後,馬上向劉邦進言,告訴他您要是真採用這個辦法,那你統一天下的大業就要徹底完蛋了。

然後張良對酈食其的建議進行了逐條反駁,最後問他一個問題:現在楚國最為強大,假如復立後的六國都又投靠了楚國,到時候你猜面南背北當皇帝的會是誰呢?

聽張良說完,劉邦當即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破口大罵:酈食其你個殺千刀的,險些壞了老子的大事(以下內容過於粗俗,系統無法顯示)。

罵完以後,馬上把剛刻好的六國印璽全部銷燬。

歷史中的管理哲學:從楚漢爭霸中的一件小事談決策能力

這個事情不大,但看到這裡之後,我不由得沉思起來:假如我是劉邦,我會聽酈食其的,還是聽張良的?

領導難當,難就難在下屬可以隨便提意見,蒙對了大功一件,蒙錯了大不了換個老闆再來一次;可老闆有且只有一次選擇機會,選對了皆大歡喜,選錯了承擔後果。這個後果小一點可能罰酒三杯,大一點就得傾家蕩產。

比如項羽在鴻門宴上,范增勸他殺劉邦,項伯勸他不要殺。他做出了選擇,並且承擔了後果——烏江自刎。

所以領導的能力不體現在是否能在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而在於帷幄之中是否能夠決策得當。

那麼我們是如何決策一件事情呢?

一般來說,當一件事情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我以前是怎麼做的?

經驗之於決策,就如同酸梅之於口水一樣,不需要去品嚐,只要看一眼,就會生出自然而然的反應。

但世界上沒有哪兩件事是一模一樣的情況,所以依靠經驗來決策,其實是相對最不靠譜的辦法。

就拿楚漢相爭中的一些案例進行分析。

當初陳餘、張耳也曾勸陳勝分封諸王,復立六國,結果成功地加速了秦朝的滅亡。那是因為,陳勝封出去的地方在當時都是秦朝的地盤,被分封的人都是成功地奪取了秦朝地盤的人。所以,他分封的人越多,秦朝的實力就越被削弱。

而現在,佔領六國地盤最大的,其實還是他劉邦自己。所以,他再搞分封,就相當於拿自己的地盤去樹立敵人。

這就是經驗相同,卻得失各異的例子。

再說當初宋義坐視秦、趙相爭,以期達到兩虎博牛,卞莊得利的結果。

現在很多人為宋義翻案,試圖以此來證明宋義其實是被屈殺的名將。

可是,司馬光先生早就分析得很透徹了:這套理論應用在彼時,是行不通的。

卞莊刺虎這個辦法之所以在戰國時期能用,是因為那年頭影響勝敗的因素很多,一場戰爭的勝負未必能決定一個國家的生死。比如處在秦、趙長平之戰那樣的局面下,如果有個實力不弱的第三方在旁環伺,就可以靈活行事、隨機應變。

而宋義面前的秦、趙,實力跟本不在一個重量級上,勝敗之勢,關乎存亡大局。而你楚國能與秦朝抗衡的唯一原因是聯合了天下諸侯,如果不能奮勇前進,火中取粟,等到章邯滅了趙國,騰出手來,你再兵對兵、將對將的跟章邯打,怎麼可能打得過?

要知道,後來項羽破釜沉舟,趁章邯與趙國相持不下擊敗章邯,其實也只是險勝而已,並沒有徹底擊敗章邯。至少從兵力上來說,章邯至少還有20萬大軍,仍然是多於諸侯聯軍的。

這就是情形相同,而時機各異的例子。

記得在悟空問答上,曾經看到個關於“軍心在戰爭中有多重要”的問題。

當初漢軍彭城大敗,被楚軍追到睢水之畔,這與韓信在趙國的背水之戰何其相似?可結果卻是一敗一勝,這就是軍心不同導致的結果。

漢軍攻入彭城後,從上至下都抱著極為樂觀的情緒,結果戰意不穩。而楚軍則是急於挽回敗勢,所以同仇敵愾。結果就是,在睢水之畔,倍眾於楚軍的漢軍,反倒被擠入河中,死傷慘重。

而韓信的背水之戰則於之相反,漢軍不勝即死,戰意堅定;趙軍卻是勝可進,敗可退,瞻前顧後。

這就是事情相同,而心理各異的例子。

歷史中的管理哲學:從楚漢爭霸中的一件小事談決策能力

夫立策決勝之術,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勢,三曰情。形者,言其大體得失之數也;勢者,言其臨時之宜、進退之機也;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實也。故策同、事等而功殊者,三術不同也——荀悅。

這段話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在決策之前,先想好三件事:得失如何?形勢或時機如何?心志如何?

那麼,它的現實意義在什麼地方呢?

所謂得失,其實是相對於個體而言的,有人求名,有人求利,有人求長遠,有人求眼前。所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是一切決策的根本。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決策其實就是逼著自己,必須在兩難之間做出選擇。因為,只有在兩難之間選擇得多了,才能培養出果斷和一往無前的決策素質。

只有明確了目的,才能看清當前的局勢和時機是否對自己有利。

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碰到太多不由我們所掌控的情況,這使得決策的結果充滿了變數。遇到這種情況,沒有別的捷徑可循,只有八個字:

實事求是,隨機而變。

可問題是,並不是所有的決策都是正確的。就算我們向著目標,順應形勢做出了決策,但依然會有遺憾或後悔的地方。

所以,假如真的做了錯誤的決策,怎麼辦?

就像我玩遊戲,註冊賬號、建立角色、選擇門派、確定暱稱,進去以後還要面臨比如加點或職業的選擇,而往往玩一陣子,我就會覺得這個暱稱不好聽,這個門派不好玩等等。

怎麼辦呢?

我會選擇重建賬號,重選職業,重起暱稱……

結果就是當初跟我一起玩的朋友都已經滿身神裝了,可我還在升級的路上苦苦掙扎。

我記得荀子曾說過一句話,大意是:把事情做到不後悔就可以了,不必非要去追求盡善盡美。

其實,決策無所謂對錯,不同的決策無非是不同的道路。但前提是你得有堅強的心態,當發現你的決策使你走上了一條滿是荊棘的道路時,與其浪費時間回頭重來,不如咬緊牙關把荊棘之道走成個陽關大道。

項羽沒有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只是給他樹立了一個敵人,並不妨礙他在未來的幾年間,堵在劉邦門口,把劉邦打成個夜不能寐。只不過,真正讓他烏江自刎的,是他決策的目標始終停留在劉邦身上,而非天下。

而劉邦卻把韓信、曹參等最能打的人派去了河北,經略魏、趙、燕、齊等國,讓彭越在楚軍糧道上縱橫馳奔,而他,則以百敗之姿,死死將項羽牽制在滎陽城下。四年間,他數次遊走在兵敗身亡的邊緣,但始終沒有調派其它任何將領來接替自己。

所以說,一旦做出決策,就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後悔上。沒有錯誤的決策,只有不徹底的前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