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齡仔豬高發病高死亡!這豬病,養豬人要注意

學習養殖技術、瞭解市場最新行情,在線諮詢養殖難題和老師零距離交流,請點擊右上角關注↗豬訊網

豬傳染性胃腸炎又稱幼豬的胃腸炎,是一種高度接觸傳染性,以嘔吐、嚴重腹瀉、脫水,致兩週齡內仔豬高死亡率為特徵的病毒性傳染病。豬胃腸炎其實並不是什麼很嚴重的病,但是一旦得了也是很讓人頭疼的,怎麼才能預防這種病的發生?

2周齡仔豬高發病高死亡!這豬病,養豬人要注意

一、疾病特點

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對乙醚、氯仿、次氯酸鹽、氫氧化鈉、甲醛、碘、碳酸以及季銨化合物等敏感。不耐光照,糞便中的病毒在陽光下6小時失去活性。病毒對膽汁有抵抗力,耐酸。在經過乳酸發酵的肉製品裡病毒仍能存活、但病毒不能在腐敗的組織中存活。

1、豬對傳染性胃腸炎是最敏感的動物、其它的動物如:貓狗等不致病、但是可以體內帶毒,排毒、所以小娜提醒大家豬場最好不要養這些動物,以免傳染給豬群就得不償失了。

2、帶毒豬或發病豬通過鼻內分泌物、糞便、乳汁排毒、所以發現以後一定及時的隔離治療。

二、臨床症狀

  • 1、一般2周齡以內的仔豬感染後12-24小時會出現嘔吐,繼而出現嚴重的水樣或糊狀腹瀉,糞便呈黃色,常夾有未消化的凝乳塊,惡臭,體重迅速下降。
  • 2、仔豬明顯脫水,發病2-7天死亡,死亡率達100%;在2-3周齡的仔豬,死亡率在0-10%。3、斷乳豬感染後2-4天發病,表現水瀉,呈噴射狀,糞便呈灰色或褐色,個別豬嘔吐,在5-8天后腹瀉停止,極少死亡,但體重下降,常表現發育不良,成為僵豬。
  • 4、有些母豬與患病仔豬密切接觸反覆感染,症狀較重,體溫升高,泌乳停止,嘔吐、食慾不振和腹瀉,也有些哺乳母豬不表現臨診症狀。

三、病理變化

屍體脫水明顯,胃底粘膜輕度充血,仔豬胃內充滿凝乳塊。腸壁變薄,內充黃綠色或灰白液體,含有氣泡。小腸繫膜淋巴管內缺乏乳糜、將空腸剪開,用生理鹽水沖掉腸內容物,平鋪在玻璃平皿內,加少量生理鹽水,低倍顯微鏡觀察,可見到空腸絨毛變短、萎縮及上皮細胞變性、壞死和脫落。

四、防治措施

預防:經常及時的打掃、清理豬舍糞水等,無疫情時每週用3%~4%氫氧化鈉溶液沖洗、消毒1~2次,後用清水沖洗1~2次;嚴謹狗貓進入豬場。發生疫情時,每天噴灑1次0.2%過氧乙酸溶液、1%~3%漂白粉溶液等。懷孕母豬在產前25~30天,每頭後耳穴注射豬傳染性胃腸炎滅活苗3毫升,仔豬可通過吃母乳獲得被動免疫效果。初生仔豬每頭後耳穴注射0.5~1毫升本病毒滅活苗,10~15千克豬每頭注射2毫升,50千克以上豬每頭注射3毫升,都能獲主動免疫。

治療:西藥用氯化鈉3.5克、氯化鉀1.5克、碳酸氫鈉2.5克、葡萄糖20克、冷開水1000毫升配成口服液,讓仔豬自飲。為防2周齡以下仔豬發生繼發感染,可口服磺胺脒0.5~4克、次硝酸鉍3~5克、小蘇打2~4克的混合液,也可每千克體重肌射慶大黴素注射液2~4毫克,每天2次。

中藥用茶葉、陳皮、葛根、炒六曲、炒山楂、酒赤芍各14克,水煎服,25千克的豬每天1劑,一般服1~2劑就可治癒。每頭仔豬取桂圓15克,加水200毫升,煎汁至50毫升左右,去渣候涼,胃管灌服或拌料自食,每日2次,病輕豬1日可治癒,重病豬2~3天可治癒。取黃柏10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候溫,進行肛門灌注,1劑三煎,當天早晚各灌注1次,次日再灌1次,可治癒。15千克以下豬肌注藿香正氣水3~5毫升、鹽酸山莨菪鹼15~25毫升;50千克以上豬肌注藿香正氣水15~20毫升、鹽酸山莨菪鹼30~40毫升;15~50千克豬肌注藿香正氣水5~10毫升、鹽酸山莨菪鹼15~25毫升;都為每日用藥1次,連用3天,療效很好。

文章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