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診斷技術總結(二)

傳染病 流感 呼吸道疾病 畜牧業 濰坊永昌家禽管理 濰坊永昌家禽管理 2017-08-27

二、 病史和疫情

1、 瞭解既往病史

畜禽場或養禽專業戶的禽群過去發生過什麼重大疫情,有無類似疾病發生其經過及結果如何等情況,藉以分析本次發病和過去發病的關係。如過去發生大腸桿菌、新城疫、而為對禽舍進行徹底的消毒,禽也未進行預防注射,可考慮舊病復發。

2、 調查附近的家禽養殖場的疫情

調查附近家禽場(戶)是否有與本場相似的疫情,若有可考慮空氣傳播性傳染病,如新城疫、流感、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等。若禽場飼養有兩種以上禽類,單一禽種發病,則提示為該禽的特有傳染病,若所有家禽都發病,則提示為家禽共患的傳染病,如霍亂、流感等。

3、 調查引種情況

有許多疾病是引進種禽(蛋)傳遞的,如雞白痢、黴形體病、禽腦脊髓炎等。進行引種情況調查可為本地區疫病的診斷線索。若新進帶菌、帶病毒的種禽與本地禽群混和飼養,常引起新的傳染病暴發。

禽病診斷技術總結(二)

4、 平時的防疫措施落實情況

瞭解禽群發病前後採用何種免疫方法、使用何種疫苗。通過詢問和調查,可獲得許多對診斷有幫助的第一手資料,有利於作出正確診斷。

三、 臨床檢查

1、 群體檢查

在雞舍內一角或外惻直接觀察,也可以進入禽舍對整個禽群進行檢查。因為禽類是一個相對敏感的動物,特別是山雞、雞。因此進入禽舍應慢慢進入,以防止驚擾禽群。檢查群體主要觀察禽群精神狀態、運動狀態、採食、飲水、糞便、呼吸以及生產性能等。

(1) 禽群精神狀態檢查

① 正常狀態下,家禽對外界刺激反應比較敏感,聽覺敏銳,兩眼圓睜有神。有一點刺激家禽頭部高抬,來回觀察周圍動靜,嚴重刺激會引起驚群、壓堆、亂飛、亂跑、發出鳴叫。

② 在病理狀態下,家禽首先反應到精神狀態變化,會出現精神興奮,精神沉鬱和嗜睡。

精神興奮:家禽對外界輕微的刺激或沒有刺激表現強烈的反應,引起驚群、亂飛、鳴叫,臨床多表現為藥物中毒,維生素缺乏等。

精神沉鬱:禽群對外界刺激反應輕微,甚至沒有任何反應,表現家禽離群呆立、頭頸捲縮、兩眼半閉、行動呆滯等。臨床上許多疾病均會引起精神沉鬱,如雛雞沙門氏菌感染、霍亂、法氏囊、新城疫、禽流感、腎支、球蟲病等。

嗜睡:重度的萎靡、閉眼似睡、站立不動或臥地不起,給以強烈刺激才引起輕微反應甚至無反應,可見於許多疾病後期,往往癒合不良。

禽病診斷技術總結(二)

(2) 運動狀態檢查

① 正常狀態下,家禽行動敏捷活動自如,休息時往往兩肢彎曲臥地,起臥自如,有一點刺激馬上站立活動。

② 病理狀態下的運動異常

跛行:是臨床最常見的一種運動異常,臨床表現為腿軟、癱瘓、喜臥地,運動時明顯跛行,臨床多見Ca、P比例不當、維生素D3缺乏、痛風、病毒性關節炎、滑液囊黴形體、中毒;小雞跛行多見於新城疫、腦脊髓炎、VE亞硒酸鈉缺乏;肉仔雞跛行多見於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感染;剛接回雛雞出現癱瘓多見於小雞腿部受寒或禽腦脊髓炎等。

劈叉:青年雞一腿伸向前,一腿伸向後,形成劈叉姿勢或兩翅下垂,多見神經型馬立克,小雞出現劈叉多為肉仔雞腿病。

觀星狀:雞的頭部向後極度彎曲形成所謂的“觀星狀”姿勢,興奮時更為明顯,多見於維生素B1缺乏。

扭頭:病雞頭部扭曲,在受驚嚇後表現更為明顯,臨床多見新城疫後遺症。

偏癱:小雞偏癱在一側,兩肢後伸,頭部出現振顫,多見於禽腦脊髓炎。

肘部外翻:家禽運動時肘部外翻,關節變短、變粗,臨床多見於錳缺乏。

企鵝狀姿勢:病禽腹部較大,運動時左右搖擺浮度較大,象企鵝一樣運動,臨床上肉雞多見於腹水綜合症;蛋雞多見於早期傳染性支氣管炎或衣原體感染導致輸卵管永久性不可逆損傷引起“大檔雞”,或大腸桿菌引起的嚴重輸卵管炎(輸卵管內有大量乾酪物)。

趾曲內側:兩肢趾彎曲、捲縮、趾曲於內側,以肢關節著地,並展翅維持平衡,臨床多見維生素B2缺乏。

兩腿後伸:產蛋雞早上起來發現兩腿向後伸直,出現癱瘓,不能直立,個別雞舍外運動後恢復,多為籠養雞產蛋疲勞症。

蹼尖點地:水禽運動時蹼尖著地,頭部高昂,尾部下壓,多見於葡萄球菌感染。

角弓反張:小鴨若出現全身抽搐,向一側仰脖,頭彎向背部,兩腿陣發性向後踢蹬,有時在地上旋轉,多為鴨病毒性肝炎。

犬坐姿勢:禽類呼吸困難時往往表現呈犬坐姿勢,頭部高抬,張口呼吸,跖部著地。小雞多見於麴黴菌感染,肺型白痢,成雞多見於喉氣管炎,白喉型雞痘等。

強迫採食:家禽出現頭頸部不自主的盲目點地象採食一樣,多見於強毒新城疫,球蟲病,壞死性腸炎等。

頸部麻痺:表現頭頸部向前伸直,平鋪於地面,不能抬起,又稱軟頸病,同時出現腿翅麻痺,多見於鴨肉毒素中毒病。

轉圈運動:雛鵝在暴飲後30分鐘左右出現共濟失調,兩腿翅無力,行走步態不穩,兩腿急步呈直線前進或後退,或轉圈運動,多為雛鵝水中毒病。

禽病診斷技術總結(二)

(3) 採食狀態檢查

① 正常狀態下,家禽採食量相對比較大,特別是籠養產蛋雞加料後1~2小時可將食物吃光,觀察採食量可根據每天飼料記錄就能準確掌握攝食增減情況,也可以觀察雞的素囊大小,料槽內的剩餘料的多少和採食時雞的採食狀態等來判斷禽類的採食情況。如舍內溫度較高,採食會減少;舍內溫度偏低則採食量會上升。採食量減少是反映禽病最敏感的一個症狀,能最早反映禽群健康狀況。

② 病理狀態下采食量增減直接反映禽群健康狀態,臨床多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採食量減少:表現加入料後,採食不積極,食幾口後退縮到一側,料槽餘量過多。比正常採食量下降,臨床中許多病均能使採食量下降,如沙門氏菌、霍亂、大腸桿菌病、敗血型支原體、新城疫、流感等。

採食量廢絕:多見於禽病後期,往往預後不良。

採食量增加:多見於食鹽過量,飼料能量偏低,或在疾病恢復過程中採食量會不斷增加,反映疾病好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