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合夥人郭靖:不要一創業就想做BAT|湖畔大學

創業 電子商務 大學 eBay 筆記俠 2017-06-16

阿里合夥人郭靖:不要一創業就想做BAT|湖畔大學

阿里合夥人郭靖:不要一創業就想做BAT|湖畔大學


內容來源:湖畔大學出品,喜馬拉雅FM播出的《湖畔三板斧》音頻節目。筆記俠經授權整理筆記版。

今日筆記俠客| 月芽 責編 | Even

第1498篇深度好文:2727字 | 3分鐘閱讀

—每週三,在筆記俠遇見湖畔大學—

筆記君說——

俠客們,晚上好!新商業路上,筆記俠與你守望相助。

1、還記得你的創業初心嗎?

2、你創業的目的是什麼?是否堅持,又因何改變了?

3、抱著一個超越BAT的目標來創業,是好是壞?

帶著以上3個問題,一起來學習今天的乾貨。

一、不要一創業就想做BAT

一家創業公司如果就想著要把自己做成阿里,目標就錯了。阿里剛開始做的時候沒對標哪一家公司,我們既沒有說要去做eBay,也沒說要去做亞馬遜。我們只是覺得中國的中小企業需要這樣的互聯網工具,幫助它們拓展業務,幫助它們出口,幫助它們接單,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們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去做這件事情。

公司未來能不能做到亞馬遜那麼大,能不能做到eBay那麼大,是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我們需要再去思考的問題。創業的人一來就說我要做個阿里、要做個BAT的公司。這種目標一設立,基本上他的初心就不對,因為他是為做大而大。

越是到互聯網時代,我們就越應該去想:我們能解決一個什麼社會問題?能幫助你的某個特定用戶群創造一個什麼樣的特殊價值入手?要把這些問題想透。

阿里合夥人郭靖:不要一創業就想做BAT|湖畔大學

公司大多數是一個自然規律,是一個自然的結果。除了這個方向以外,還有執行是否到位的原因。執行不到位,即使方向對了,也不見得能把公司做出來,但其實你不需要去想我要跟阿里一般大,我要跟誰一樣。

因為你只要盯著這些事,踏踏實實做下去,真的把用戶創造的價值體現出來,真的把大家頭痛的問題解決了,這個業務就能做起來。

二、怎麼比別人做得更好、更快?

做起來之後要解決的問題是:如果還有其他人共同做這件事,我怎麼比別人做得更好、做得更快?所以能形成多大規模,真不用去想,首先他的目標就是錯的。

盲目地樂觀、盲目地擴張、經不住誘惑,或者對未來2—5年的市場變化沒有預判沒有感知,必然會死在這些地方。

有的人做到10億就說,一兩年之內我就可以超越誰。隨後大量地投入,大量地擴張規模,資金捲入,用戶體驗急劇下降,產品流程的體驗沒有當作一個最重要的東西,這一定是忘掉初心的表現。

阿里合夥人郭靖:不要一創業就想做BAT|湖畔大學

對於這個行業外部環境,未來2—3年會發生急劇的變化你沒有判斷出來,就像三年前還有很多人在建設線下的實體市場,但到今天實體市場一個都賣不出去。

你沒有預判到三年以後實體市場沒有人在做了,那對這種東西預判不足。儘管他五年前做實體市場的時候,他搶到市場上的最後一波生意了,他迅速做大,用你的話就是10億的規模,他認為他還能做三年做到100億,那是對於市場的變化沒有判斷,所以很多公司往往都是在這種地方出現了問題。

三、堅守底線:不去做和業務不相關的事

回到根本性的問題上:

  • 你今天面對的這些用戶是誰?

  • 他今天的需求滿足了沒有?

  • 或者你給他創造了什麼價值?

  • 未來三年用戶在這方面的需求有沒有產生變化?

  • 變化可能在什麼地方?

你要紮紮實實地去想這些,而不是去想10億到100億。你是有可能到一百億的,但如果你單純地為了這一百億,中間就可能亂來,收購公司,把流水擴大,把市場規模做大,那麼你有考慮過文化融入、業務融合的問題嗎?

其實這些都是會面臨的非常複雜的問題,包括你要學會如何面臨整個國家、經濟環境、經濟政策、政府的一些監管體系的變化。因為當你做的是一些小創新的時候,對這些外部環境的感知度沒有那麼明顯。

但是到了一定規模以後,跟外部環境的任何變化的敏感度會迅速增加。那時候一丁點事都可能對你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你依然對這些東西無所謂,有可能冷不丁的是哪天摔在哪個地方都不知道,因為小的時候是感受不到的。

最早我剛來公司的時候,B2B的中文網站還在,那個時候考核PV(頁面瀏覽量)。那個時候我也是來了才學的,所以要經常關注Alexa(一家專門發佈網站世界排名的網站)。

如果你只考核PV數,就可能導致用戶體驗上本來一個頁面可以完成的事情,團隊可能把它做成了三個頁面。也不能說他錯了,但是從阿里巴巴的價值觀上就錯了。因為你必須堅守客戶第一、極致的用戶體驗上的PV,而不是玩了一個遊戲,看看PV排名是不是很高。

那實際用戶呢?他的價值呢?他的體驗呢?反而會受到影響。所以如果在最後,你單純地拿一個你要的結果考核,一定不是最好的方法。而是要根據公司的價值觀、公司自己的戰略,設定如何得到這個結果,對這個過程的衡量可能會變成KPI考核非常至關重要的關鍵點。

阿里合夥人郭靖:不要一創業就想做BAT|湖畔大學

有些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難的,比如“不忘初心”,“有什麼、要什麼、放棄什麼”。其實人最難的不是說“我有了,不去拿”,或者是“有機會,我沒抓住”,最大的挑戰不在於這裡,最大的挑戰是當你有能力,同時又有機會和極強的誘惑,你能忍著不去幹。

因為任何一家公司如果有任何誘惑、任何賺錢的機會,你就會抑制不住自己的慾望,想插一手。如果是這樣,這家公司的戰略一定會亂掉,核心的價值也一定體現不出來,因為你的初心會被你忘掉。

阿里巴巴為什麼特別強調我們自己的使命、願景,也永遠告訴大家“我們要去哪兒,我們想做什麼”。因為初心這個東西一旦忘掉了,後面你對於哪些該做?就沒有了判斷的標準。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跟商業有關,跟商業無關的業務我們堅決不碰。淘寶這個平臺為什麼一直都沒有做自營,因為淘寶是一個開放的平臺,當時的條件完全不具備:自己做自營,同時還能保證這個平臺公正性。因為我們的整個生態體系完全不健全,還在建設的過程中。

那個時候從數據上能看得出淘寶的平臺上哪幾件東西最好賣,如果看到最好賣的、利潤最大的,其實我們完全可以自己下單,找代工廠生產,自己賣。但是這樣做,以後還會有商家在平臺上進行銷售嗎?這個平臺未來長遠發展的公平性、公正性還存在嗎?

所以,我們堅持不碰死原則,當然這些東西在特定的條件下也會被轉換,同時也可以做戰略的調整,但是它必須根據外圍整個形勢的變化調整。

阿里始終堅守著這一條:不去做跟阿里自身業務不相干的事。無論從淘寶開始,到金融,到物流,到雲計算,這都是商業的基礎體系建設。因為我們堅守我們的使命、願景、價值觀,有這東西就非常好判斷。

收入的增加,靠的是我們每一次對每個人的個性化的瞭解,精準的推送實現我們商業利益的最大化,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堅守的東西。

阿里合夥人郭靖:不要一創業就想做BAT|湖畔大學

今天公司人多了,光是這群人高度統一是不夠的,怎麼往下落到中層,再往下落到主管這一層,再往下落到員工,其實難度還是非常大。但越是這樣,越需要有那麼一群人天天的、年年的講這件事,堅守這些事情,要有一個“合夥人”這樣的組織來傳承、弘揚我們自己的使命、願景、價值觀。

隨著公司的繼續擴大會被稀釋更多,這就是我們合夥人最大的挑戰,最難的目標。公司越來越大,業務規模越來越大,業務模塊越來越細,如何堅守原則,這是對公司最大的挑戰;也是為什麼要把它變成我們“合夥人”組織的核心,它的使命就是:傳承公司的使命、願景、價值觀。

我們要有這麼一個組織來確保這件事情能夠被傳承下去,堅持下來。

延伸閱讀:湖畔大學孫權演講:好的目標像一門大炮,打得又準又遠

如果把一家公司比作一個作戰艦隊的話,我對阿里巴巴的使命、願景、價值觀、戰略、策略是這麼認為的:

使命——必須明確我們今天為什麼要遠航?

願景——希望知道我們到底要駛向何方?

戰略——這支艦隊之間的協同機制是什麼?

策略——出去以後必須回得來,回來以後,我們的路線目標是什麼?

在整個策略和戰略當中,我認為非常重要的就是定目標。

阿里合夥人郭靖:不要一創業就想做BAT|湖畔大學

第一,希望我們定的目標能像架起一門大炮,打得又準又遠。

這就意味著我們的目標不能設得太小,需要跟我們三年、五年的戰略相一致。這樣我們前面的一年、兩年、三年才能不斷地前行,最終跟我們的願景使命保持一致。

同樣我們要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也便於團隊能夠被鼓勵、被激勵,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要根據競爭對手、市場的變化,給團隊訂一個“只有跳起來才能夠得到”的目標。

第二,定目標不是一個簡單的目標分解動作,在定目標過程當中,我們需要根據之前定的路線、航期重新分解。

比如:給大家定了“一百萬會員”的目標,如果你今天把這個目標簡單做了分解給各團隊,團隊也不知道怎麼實行。

這個協同機制也就意味著,要說明白每個團隊做哪幾步,通過這些組合最後可以拿到一個結果。

給大家一個建議:定策略、目標的時候一定要夠簡單,便於執行,不要囉嗦。這時你的團隊一定可以知道老闆到底在想什麼,你的同事也知道公司的負責人到底想怎麼幹,這些都不僅僅是在傳達文化,同時也確定了目標。

如何更好地執行目標?

在執行過程當中,我認為有一些非常簡單的方式能夠讓大家(特別是管理者)在團隊管理中很好地執行目標,完成你的策略。在阿里雲,我做的事情是:

第一,堅持阿里老的策略,每一個最小單位都要求每天開晨會。

晨會制度是為了便於讓主管和團隊、相關同事之間,瞭解我昨天做了什麼?今天做了什麼?同樣為明天準備了什麼?

阿里合夥人郭靖:不要一創業就想做BAT|湖畔大學

同時也可以讓團隊成員知道你的夥伴有什麼需要幫助的,他是不是有一些項目被延遲了,我們能不能幫助他?

這是我在阿里巴巴堅持做的,這給我帶來的功效是非常大的。

10—15分鐘的晨會,對一天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它匯到一年,就是我們每一天的一個行動目標變成每一年的組織行動目標。

第二,務必要確定過程。

確定過程是當一個管理者定了目標以後,你是否每天都在看團隊完成的情況,是否知道了客戶對我們的服務滿意或不滿意。這些可以便於你能夠在過程當中調整策略,調配兵力,讓組織完成目標。

第三,一定要明確方向,並且能進行獎優罰劣。

你只有通過獎優罰劣,才知道誰拿到結果,他就應該被表揚;誰沒有結果,他需要更努力。這自然地就變成了一個組織的行動,變成了一個組織的習慣。

(最有價值的乾貨分享給你!感謝閱讀,我是筆記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