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振幹部“精氣神”

創業 政治 時政 北京市通州區信訪辦 2017-06-04

來源: 人民論壇網 作者: 魏朝陽

當下,絕大部分幹部是講政治、顧大局、能吃苦、會幹事、過得硬的。但是,仍有少數幹部身上存在“差口氣”、“牢騷多”、“挑崗位”、“溫吞水”等精氣神不足的現象。要破解這一問題,不妨採用以形補形的方法,以“四種精神”來提升。

樹立“工匠精神”,事事追求極致。“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吳良鏞先生“耗時十年、九易其稿”,師昌緒先生“與各種材料打了一輩子交道”,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都體現了工匠風範,詮釋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反觀當下,“差不多”、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等滿足一般化的思想仍有市場。事實上,“差不多”往往差很多,“一般化”留下的是缺憾。以打保齡球為例,滿足一般與追求極致的距離不是差之毫釐,而是“90分”與“300分”的謬以千里。創業幹事,要不滿足於現狀,每件事都應追求極致。要執著於行,既在其位、挑了擔,就要對每一項工作極端負責、嚴格執行、有始有終,不獲全勝絕不收兵;要細處留心,在每一個細節上“吹毛求疵”、精雕細琢,把能事先預料、提前考慮到的都想到實處,做到小處著手、細處著力;要臻於完美,樹立工作標杆,提高工作標準,力爭每一項工作都能出精品、出亮點、出特色、出成效。

樹立“愚公精神”,敢於克己克難。“愚公精神”的可貴之處在於面對質疑和諷刺能秉持著內心的一份信念,專心在自己的事業上。我們在改革攻堅的道路上所面臨的境況與“愚公”是如此相似,所要面臨的挑戰也是“萬仞高山”。信念的力量是攻堅克難的強大後盾,要堅定信念,以信念鑄魂,用理想作骨,“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要專於精進,堅持每一項好的做法與經驗,做“安專迷”久久為功。不輕視尺寸間的變化,不忽略量變積累引起質變的效應,每天努力進步一點點,看清“0.99”和“1.01”相差不止“0.02”,365次方後其實是1260倍的差距。還要敢於刀刃向內,揣一份自我革命的勇氣,向慵懶懈怠,向“煩”“散”開刀;敢於下猛藥、治沉痾,用刮骨療毒的決心去除“精神萎靡、碌碌無為”等病根。

樹立“黃牛精神”,講忠誠求實幹。“老黃牛”不止是傳統觀念中默默無聞的典型,還具有埋頭實幹、忠心忠誠的美好品質。對於幹部來說,忠誠就是要絕對忠於事業。“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那一句“對祖國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詮釋的是他對國家事業的一片赤誠;要絕對忠於人民,把人民群眾利益置於心中最高的位置,從始至終踐行為民宗旨;要把黨規黨紀當作鐵律來執行,深學細照篤行,真正從思想上、工作上、作風上嚴起來、實起來。學習“黃牛精神”還要埋頭實幹。要專心一意地刻苦工作,絕非耽於幻想,更非投機取巧。少數幹部出現“為官不易”“多幹多錯”消極想法,清閒、冷門的部門成了“香餑餑”等現象與當下大力推崇“實幹”的導向顯然格格不入。幹字當頭,要激發幹事的熱情,困難再多不畏懼,壓力再重不低頭,挑戰再大不服輸,心無旁騖地想事、幹事、成事;要有崗位平臺意識,面對工作不分心、不分神,一個聲音喊到底,一個目標幹到底,對難關不躲不繞,動真碰硬,全力以赴。

樹立“團隊精神”,彰顯集體力量。說起團隊精神,常令人想起兩種動物:狼和獅子。有人總結,就是因為對工作、事業有“貪性”,永無止境地去奮鬥和探索這樣一種“狼性文化”,才造就了躍居世界500強的華為公司。倡導和主張的“獅子型”團隊的打造,也正基於獅群在戰鬥中相互依存、協同作戰,總能依靠團隊的力量這樣的特性。“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群羊,可以打敗一頭羊帶領的一群獅子。”幹部隊伍需要這樣一種精氣神,互相搭臺而非拆臺,通力合作而非“各人自掃門前雪”。要把幹事創業的熱情煮沸,堅決補齊“不能為”的能力短板,堅決消除“不作為”的作風頑疾,堅決克服“不敢為”的畏難情緒,不斷提升團隊的凝聚力、競爭力和戰鬥力,以良好的精神狀態迎接新的挑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