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先生陳寅恪名字的讀法

陳寅恪 清華大學 大學 牛津大學 離別以後 2017-05-04

先簡單瞭解瞭解陳先生;

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九江市修水縣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曆史上四大哲人。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其在歷史研究、新考據學、區域文化、宗教語言、詩文等方面均有突出貢獻,學識淵博,著作等身,著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記夢》等。關於先生陳寅恪名字的讀法

再看看他名字中的“恪”到底怎麼讀:

按照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2002年增補本),陳寅恪“恪”應讀作“克”(拼音:Kè)。但有資料表明,由於陳寅恪是客家人,而“恪”在客家話中有“quó”的,因普通話(時稱“國語”)中無此音,於是到中國北方後,便被當然地稱為“yínquè”了。因襲相承,併成為習慣。所以,有學者認為,“陳寅恪”應讀作ChénYínquè。

不過,在使用漢語的人中間,知道這一點的人顯然為少數,包括陳寅恪本人也並不追究。因而,在使用普通話時,仍不妨將陳寅恪的“恪”讀作“克”(Kè)。況且,陳寅恪本人在1940年5月致英國牛津大學的英文親筆信的署名是“TschenYinKoh”。

相關推薦

推薦中...